做为联想电脑经销商的下游经销商,如何得到联想电脑经销商的技术支持?

联想公司供应链管理流程综合分析报告(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5页免费7页免费7页1下载券4页免费21页2下载券 5页免费10页3下载券35页4下载券60页1下载券4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页1下载券5页免费9页免费10页免费7页免费
联想公司供应链管理流程综合分析报告(1)|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我眼中的联想(连载十五)
关于联想近期一系列活动的一些“联想”(写于日)
从7月下旬到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联想结束任由外界评说的沉默期,从青城山会议正式确认渠道模式为“整合营销”,到和亚信之间的循环收购,再到发布2999元低价电脑,一系列决策的密集亮相让外界有点透不气来,我看新浪光专题就做了好几个。从2月份发布新三年战略规划之后,关于联想的报道就整个处于一个愁云密布的状态,即使是奥运TOP身份的取得也被认为是一个不得已的“豪赌”,而由于联想裁员而散布于网上的“联想不是家”更是使这种变革蒙上了一种悲剧的色彩。由于杨元庆的沉默,外界只能通过柳总的只言半语来推断联想的状态,既有“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也有“胡庸医乱用虎狼药”,现在看来联想是在憋着一股劲搞内部调整。当年三国鼎立,魏国联合七路大军范蜀,大臣们眼看边关告急,而诸葛军师反而闭门不出,迫不得已让后主亲自造访丞相府,才恍然大悟,原来破敌良策早就有了,各路大军已经出动。“军机奥妙”,联想看待外界的评说大概也是“腐儒乱国”的不屑一顾吧?“老虎不发威,让你当病猫”,不过现在说是老虎发威还是垂死挣扎还为时太早。但不管怎么说,联想的一举一动还是目前中国IT行业的一个大事,上下游,同行都必须小心应付。东方不败临死奋起一击,还刺瞎了任我行一只眼睛呢。更何况,在联想来看,这是一个“关乎十年好日子”的大战略。
以下“联想”纯属于推测,没有实证的成分,因为自认为还能自圆其说,所以敲出来仅供一乐。
往前“联想”,为什么联想要做这样的调整?
联想的业务发生大的变化了吗?如果说最大的变化的话,就是裁减高端服务器部门,技术的联想更弱了吧?服务部门牵手亚信,亚信要联想三年之内不能减少投资,联想反而自己要求五年之内不减少投资。原来说多元化,现在是二元化,由多变成二,其实也不过是减少了一个服务,就是从三变成二,而且其实还是在联想手里,联想随时可以拉回来,这样看其实联想的变化并不大,但本质的变化是:服务不再是联想成长的方向了,技术也不再是联想努力的目标了。服务的、高科技的、国际的联想,目前就只剩下了国际化的方向,这样看,三去其二,又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调整。
就剩下国际化的联想这一个方向了,联想也并没有象大家希望的那样开拓国际市场,反而转身深耕国内市场,用意又何在呢?
联想的调整开始于一个偶然的因素,那就是进入奥运TOP赞助商的行列。
联想认为这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使得陷入胶着状态的联想“科技的、服务的、国际化的”的布局忽然有了一个突破的通道,联想的奥运TOP是在3月份签订的,但联想的调整在二月份,杨元庆内部发表致员工的信要更早一点,所以联想应该是在去年的冬天就基本上确认自己可以进入TOP赞助商的行列了,联想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开始准备自己的调整,按联想的说法,本来调整方案应该是在发布新年公告时候推出的,但是由于杨元庆给员工的信泄漏到了外面,才不得已提前宣布。那就是说,联想预频耐瞥鏊承蚴牵耗诓康髡┦?SPAN&TOP协议,推出调整方案,这样就成了一个顺理成章的喜剧,没想到顺序一变,局势大乱,使得在媒体面前一贯强势而从容的联想也有点穷于应付。
奥运TOP赞助商的身份可以给联想带来什么呢?是一个组织标识,看看和联想同列在一起的厂商名单就可以清楚TOP赞助商的身份对联想的提升作用,利用这个地位,联想可以增加对上游厂商的要价能力,联想敢于抛开INTEL和AMD合作就是一个例子,联想还会拿这个身份优化供应商和OEM厂商的档次,报道出来的是联想试图收购IBM的生产基地,没有报道出来联想和供应商之间的要价估计应该更多吧
为了使联想的产品和TOP赞助商的地位相称,自己的技术恐怕是力所不及吧,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所以联想干脆又一次放弃了向技术深度的努力,把质量的保证和产品的档次建立在牵手更多更高层次的上游厂商身上。所以可以说联想这次最主要的放弃是技术的放弃,长远来看的成败得失还不好说。
至于服务,主要是考虑第一短期内不可能成为带动联想大规模增长的主要业务,第二在财务上拖累联想的利润指标,所以暂且把这个孩子寄托在别人那里,让整个联想的结构看起来更美一点,过几年,这孩子成才了,就再要回来,自己不争气变成了小痞子,那就由他自生自灭吧。这手法确实是比较精明,不过也反应了联想的机会主义的本质。
那为什么联想拿下了奥运TOP,不去开拓国际市场,反而转向内地去“农村保卫城市”呢?这也是有几个考虑:第一,稳定后方,就像武侯出祈山之前先平定南方蛮荒之地一个道理。第二,产关于联想近期一系列活动的一些“联想”(写于日)
战告一段落。不是INTEL不想拉了,而是无法拉了。其实INTEL已经做了芯片大规模降价的准备,只是还没有选好时机。它是想到ANYWHERE的差不多了,再大幅度降低微处理器的价格。AMD抓住了这个可降还没有降的短暂时期开始对英特尔发力,也算选对了时候,不过要从市场公平竞争的角度,我不认为AMD会最后胜利,除非英特尔担心被反垄断法拆解,而留下AMD做为陪衬。一个可以类比的例子是雅马哈和本田在日本市场上的摩托车大战,这是营销课程里面的一个经典的案例:当时本田是日本摩托车市场的王者,雅马哈市场第二,本田在摩托车市场做大之后,想搞产业升级向汽车进军,逐渐把资金向汽车市场投放,雅马哈认为自己称霸日本摩托车市场的机会来了,高调挑战本田摩托车市场的王者之位,结果激怒了本田,本田反身和雅马哈在摩托车市场展开了一场品种和价格大战,好像是雅马哈在半年内向市场推出了20多款产品,而本田却推出了50多款产品,竞争的结果以雅马哈公开认输、总裁辞职告终。那么AMD为什么敢和INTEL公开叫板呢,一方面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另一方面,就象赵老师说饶颖是以他的名声做绑票一样,AMD是以英特尔的股票市场价值和垄断做绑票,英特尔因为失去了莫尔定律对高端市场的拉动,同时anywhere还只是nowhere,顶多是somewhere,还需要微处理器来稳定利润,价格战一开打,利润直线下落,脸面上就不好看了。其实英特尔和联想一样:主业增长乏力,种子业务还没到发芽季节,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样看,联想倒是有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意思。
但就像联想不能不管微机市场任人蚕食一样,既然AMD开打了,英特尔也不得不迎战。这就象打人不大脸一样,你小孩子挠两下子,大人忙不跟你一般见识就是了,没想到还越来越放肆。所以我总的判断AMD做的有点太急了,这一仗英特尔是不得不打,非打不可,而且一打就要打的你几年之内缓不过气来,省的你老来骚扰。对联想呢,英特尔要直接痛下杀手,倒不是怕胀了自己的刀,而是觉得联想只是一时失误,回头没有其他路好走了,好好劝劝,就会迷途知返,反而会更加听话,但是联想从此失宠是必然了。
那联想不服气说是因为你太霸道,还三心二意,一会宠这个,一会宠那个,跟个花花公子是的。所以我才这样,我毕竟是你的客户嘛,你们西方人不是说“用户是上帝”吗?英特尔呵呵一笑,拉过来联想一个经销商给联想:你问问他们是怎么说你的?他们不也是你的客户吗?嘿嘿,等你象DELL那样强大了,才有资格跟我这样讲话。其实竞争战略大师波特已经说了,上下游也是争利的竞争对手,谁强谁说了算,谁就是大爷,“客户是上帝”那个哄小孩子的事情。
从7月下旬到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联想结束任由外界评说的沉默期,从青城山会议正式确认渠道模式为“整合营销”,到和亚信之间的循环收购,再到发布2999元低价电脑,一系列决策的密集亮相让外界有点透不气来,我看新浪光专题就做了好几个。从2月份发布新三年战略规划之后,关于联想的报道就整个处于一个愁云密布的状态,即使是奥运TOP身份的取得也被认为是一个不得已的“豪赌”,而由于联想裁员而散布于网上的“联想不是家”更是使这种变革蒙上了一种悲剧的色彩。由于杨元庆的沉默,外界只能通过柳总的只言半语来推断联想的状态,既有“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也有“胡庸医乱用虎狼药”,现在看来联想是在憋着一股劲搞内部调整。当年三国鼎立,魏国联合七路大军范蜀,大臣们眼看边关告急,而诸葛军师反而闭门不出,迫不得已让后主亲自造访丞相府,才恍然大悟,原来破敌良策早就有了,各路大军已经出动。“军机奥妙”,联想看待外界的评说大概也是“腐儒乱国”的不屑一顾吧?“老虎不发威,让你当病猫”,不过现在说是老虎发威还是垂死挣扎还为时太早。但不管怎么说,联想的一举一动还是目前中国IT行业的一个大事,上下游,同行都必须小心应付。东方不败临死奋起一击,还刺瞎了任我行一只眼睛呢。更何况,在联想来看,这是一个“关乎十年好日子”的大战略。
&以下“联想”纯属于推测,没有实证的成分,因为自认为还能自圆其说,所以敲出来仅供一乐。
品结构还在调整期,联想要利用TOP身份首先去整合上游,拉一批可以和自己并肩战斗的兄弟,壮大了队伍再出去。
那为什么要推出低价电脑呢?这种手段的不利在于:拉低消费者对整个电脑价位的心理值,第二爆发价格战,第三触发INTEL的报复,INTEL高端笔记本芯片转而支持海尔而放弃联想,当时应该是双方的较量就开始了。至于微软,本来很多品牌商对微软就有偷工减料,这次敢于直接说不装WINDOWS,不过是目标消费是4、5级市场,而微软,一、二级市场的盗版还打击不过来,下面的恐怕就更是鞭长莫及了。
那么好处是什么呢?第一避开和DELL的正面交锋,在行业服务、高端市场、一级区域DELL的优势已经形成,暂时无法直狙其锋,联想的直销功力还需要修炼的时间。第二,满足渠道的胃口,渠道吃饱了就心安了,况且联想销售前移,自己的成本增加,给渠道的分配比例应该是更少,就更需要靠量来维持渠道的收益。第三,给渠道安排出4、5级市场,那些可以做直销的市场,就可以让给联想自己来做,这样就可以解决和渠道之间争利的矛盾。至于影响到了神舟和DIY市场,那只能说是顺手牵羊,灭了谁算谁,但不是联想在策略上的主要考虑因素。
这是短期的考虑
长期的考虑目标既不是DELL,更不是同方、神舟之类,而是惠普和TCL,联想在去掉技术和服务之后,变成了一个数字家庭的布局,联想PC和通信的二元化,在3C成形之后,将变成一元化,这叫“分进合击”,而这个目标,和惠普战略中的一极综合数字娱乐高度重合,和TCL形成了从不同方位向中间掩杀的竞争局面。DELL有自己独特的定位,DELL未来的对手主要是沃尔玛和亚马逊,攻击联想的主要是DELL,但联想的目标指向的惠普和TCL,惠普同样是在以低价电脑开道,去完成渠道布局,而TCL借助在家电和通讯上的优势,天然的布局就比PC厂商的渠道要深厚的多,所以长远考虑,联想在低价电脑上的发力意在3C布局,是一个修路的工作。现在DELL反而可以更从容了,而直接着慌的应该是惠普。TCL将会在一两年后和联想遭遇正面交锋。联想应该正在洽谈液晶和其他平板电视的项目。
上次说道联想应该正在洽谈液晶和其他平板电视项目,猜想的根据有以下原因:第一,杨元庆在以前说过:以后的家电市场的竞争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想这句话是随便说的,但在联想不是随便想的。第二、联想现在所谓的技术就剩下了关联应用,关联应用就是针对3C融合来的,现在联想3C中有了2C,剩下的1C应该要补上,才是一个合理的结构。第三、DELL、惠普、摩托罗拉都在往信息家电上靠,说明这是一个大趋势。有个教授说3C是一个行业趋势,但是不应该做为一个企业的战略,从理论上说这话没错,但对联想来说,3C必须做为一个企业战略,因为和其他中国企业一样,都不占有上游资源,做的只是渠道和终端,产品线上再不宽点,企业规模肯定不够。所以我们看着联想忙着从PC开始往外扩展,MP3、数码相机之类的,不过这些都是小玩意,真正大的东西,手机算一个,联想还没有完全做好,下一个大的东西,就只能选择电视了。
电视机厂家那么多,联想怎么还敢进去呢?这就应了杨元庆说的那句话:家电市场的竞争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进入平板电视之后,那些家电厂商的贴片机之类的生产线估计大部分都得报废,平板电视的结构将简化为一个显示器,一个外置的接收机,跟电脑一样,就是比电脑简单,显示器有专业厂家生产,接收机估计也会变成接插结构,几块板子外面加个壳,也属于可以DIY的东西。INTEL据说正在研究电视接收核心芯片,也是看上了这种趋势变化。
那么这种情况下,没有做过电视机的联想和老牌缡踊淌导噬鲜谴υ诹送黄鹋芟呱希鹊氖枪婺:颓道,这也是联想下探农村市场的原因?SPAN&
平板电视那么贵,有多少人要呀?其实平板电视贵只是因为规模小,技术不成熟,等进入大规模生产了,价格会在几年之内降到比现在的电视机还要便宜,因为他的材料少,成熟之后工艺也简单,生产成本应该是低很多,而且都平板了,什么外观之类的设计也少了,就是尺寸大小的问题,黑的白的还是米的问题。随着3C融合,电视的简化、电脑的普及,硬件厂商将迎来一次最后的晚餐,随后硬件产业将转入后台,变成信息时代的一个基础部件,信息应用登场,信息时代真正成为应用为王的时代。
如果要给3C一个标志性的起点的话,我认为应该把INTEL的“intel
inside”转变到“intel
anywhere”做为一个标志,这表示,无论从应用角度还是器件的物理极限角度,由摩尔定律驱动的以运算速度为标志的PC升级拉练&往前“联想”,为什么联想要做这样的调整?
联想的业务发生大的变化了吗?如果说最大的变化的话,就是裁减高端服务器部门,技术的联想更弱了吧?服务部门牵手亚信,亚信要联想三年之内不能减少投资,联想反而自己要求五年之内不减少投资。原来说多元化,现在是二元化,由多变成二,其实也不过是减少了一个服务,就是从三变成二,而且其实还是在联想手里,联想随时可以拉回来,这样看其实联想的变化并不大,但本质的变化是:服务不再是联想成长的方向了,技术也不再是联想努力的目标了。服务的、高科技的、国际的联想,目前就只剩下了国际化的方向,这样看,三去其二,又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调整。
就剩下国际化的联想这一个方向了,联想也并没有象大家希望的那样开拓国际市场,反而转身深耕国内市场,用意又何在呢?
联想的调整开始于一个偶然的因素,那就是进入奥运TOP赞助商的行列。
联想认为这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使得陷入胶着状态的联想“科技的、服务的、国际化的”的布局忽然有了一个突破的通道,联想的奥运TOP是在3月份签订的,但联想的调整在二月份,杨元庆内部发表致员工的信要更早一点,所以联想应该是在去年的冬天就基本上确认自己可以进入TOP赞助商的行列了,联想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开始准备自己的调整,按联想的说法,本来调整方案应该是在发布新年公告时候推出的,但是由于杨元庆给员工的信泄漏到了外面,才不得已提前宣布。那就是说,联想预频耐瞥鏊承蚴牵耗诓康髡┦?/SPAN&TOP协议,推出调整方案,这样就成了一个顺理成章的喜剧,没想到顺序一变,局势大乱,使得在媒体面前一贯强势而从容的联想也有点穷于应付。
奥运TOP赞助商的身份可以给联想带来什么呢?是一个组织标识,看看和联想同列在一起的厂商名单就可以清楚TOP赞助商的身份对联想的提升作用,利用这个地位,联想可以增加对上游厂商的要价能力,联想敢于抛开INTEL和AMD合作就是一个例子,联想还会拿这个身份优化供应商和OEM厂商的档次,报道出来的是联想试图收购IBM的生产基地,没有报道出来联想和供应商之间的要价估计应该更多吧
关于联想近期一系列活动的一些“联想”(写于日)
从7月下旬到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联想结束任由外界评说的沉默期,从青城山会议正式确认渠道模式为“整合营销”,到和亚信之间的循环收购,再到发布2999元低价电脑,一系列决策的密集亮相让外界有点透不气来,我看新浪光专题就做了好几个。从2月份发布新三年战略规划之后,关于联想的报道就整个处于一个愁云密布的状态,即使是奥运TOP身份的取得也被认为是一个不得已的“豪赌”,而由于联想裁员而散布于网上的“联想不是家”更是使这种变革蒙上了一种悲剧的色彩。由于杨元庆的沉默,外界只能通过柳总的只言半语来推断联想的状态,既有“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也有“胡庸医乱用虎狼药”,现在看来联想是在憋着一股劲搞内部调整。当年三国鼎立,魏国联合七路大军范蜀,大臣们眼看边关告急,而诸葛军师反而闭门不出,迫不得已让后主亲自造访丞相府,才恍然大悟,原来破敌良策早就有了,各路大军已经出动。“军机奥妙”,联想看待外界的评说大概也是“腐儒乱国”的不屑一顾吧?“老虎不发威,让你当病猫”,不过现在说是老虎发威还是垂死挣扎还为时太早。但不管怎么说,联想的一举一动还是目前中国IT行业的一个大事,上下游,同行都必须小心应付。东方不败临死奋起一击,还刺瞎了任我行一只眼睛呢。更何况,在联想来看,这是一个“关乎十年好日子”的大战略。
以下“联想”纯属于推测,没有实证的成分,因为自认为还能自圆其说,所以敲出来仅供一乐。
往前“联想”,为什么联想要做这样的调整?
联想的业务发生大的变化了吗?如果说最大的变化的话,就是裁减高端服务器部门,技术的联想更弱了吧?服务部门牵手亚信,亚信要联想三年之内不能减少投资,联想反而自己要求五年之内不减少投资。原来说多元化,现在是二元化,由多变成二,其实也不过是减少了一个服务,就是从三变成二,而且其实还是在联想手里,联想随时可以拉回来,这样看其实联想的变化并不大,但本质的变化是:服务不再是联想成长的方向了,技术也不再是联想努力的目标了。服务的、高科技的、国际的联想,目前就只剩下了国际化的方向,这样看,三去其二,又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调整。
就剩下国际化的联想这一个方向了,联想也并没有象大家希望的那样开拓国际市场,反而转身深耕国内市场,用意又何在呢?
联想的调整开始于一个偶然的因素,那就是进入奥运TOP赞助商的行列。
联想认为这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使得陷入胶着状态的联想“科技的、服务的、国际化的”的布局忽然有了一个突破的通道,联想的奥运TOP是在3月份签订的,但联想的调整在二月份,杨元庆内部发表致员工的信要更早一点,所以联想应该是在去年的冬天就基本上确认自己可以进入TOP赞助商的行列了,联想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开始准备自己的调整,按联想的说法,本来调整方案应该是在发布新年公告时候推出的,但是由于杨元庆给员工的信泄漏到了外面,才不得已提前宣布。那就是说,联想预频耐瞥鏊承蚴牵耗诓康髡┦?SPAN&TOP协议,推出调整方案,这样就成了一个顺理成章的喜剧,没想到顺序一变,局势大乱,使得在媒体面前一贯强势而从容的联想也有点穷于应付。
奥运TOP赞助商的身份可以给联想带来什么呢?是一个组织标识,看看和联想同列在一起的厂商名单就可以清楚TOP赞助商的身份对联想的提升作用,利用这个地位,联想可以增加对上游厂商的要价能力,联想敢于抛开INTEL和AMD合作就是一个例子,联想还会拿这个身份优化供应商和OEM厂商的档次,报道出来的是联想试图收购IBM的生产基地,没有报道出来联想和供应商之间的要价估计应该更多吧
为了使联想的产品和TOP赞助商的地位相称,自己的技术恐怕是力所不及吧,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所以联想干脆又一次放弃了向技术深度的努力,把质量的保证和产品的档次建立在牵手更多更高层次的上游厂商身上。所以可以说联想这次最主要的放弃是技术的放弃,长远来看的成败得失还不好说。
至于服务,主要是考虑第一短期内不可能成为带动联想大规模增长的主要业务,第二在财务上拖累联想的利润指标,所以暂且把这个孩子寄托在别人那里,让整个联想的结构看起来更美一点,过几年,这孩子成才了,就再要回来,自己不争气变成了小痞子,那就由他自生自灭吧。这手法确实是比较精明,不过也反应了联想的机会主义的本质。
那为什么联想拿下了奥运TOP,不去开拓国际市场,反而转向内地去“农村保卫城市”呢?这也是有几个考虑:第一,稳定后方,就像武侯出祈山之前先平定南方蛮荒之地一个道理。第二,产
为了使联想的产品和TOP赞助商的地位相称,自己的技术恐怕是力所不及吧,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所以联想干脆又一次放弃了向技术深度的努力,把质量的保证和产品的档次建立在牵手更多更高层次的上游厂商身上。所以可以说联想这次最主要的放弃是技术的放弃,长远来看的成败得失还不好说。
至于服务,主要是考虑第一短期内不可能成为带动联想大规模增长的主要业务,第二在财务上拖累联想的利润指标,所以暂且把这个孩子寄托在别人那里,让整个联想的结构看起来更美一点,过几年,这孩子成才了,就再要回来,自己不争气变成了小痞子,那就由他自生自灭吧。这手法确实是比较精明,不过也反应了联想的机会主义的本质。
那为什么联想拿下了奥运TOP,不去开拓国际市场,反而转向内地去“农村保卫城市”呢?这也是有几个考虑:第一,稳定后方,就像武侯出祈山之前先平定南方蛮荒之地一个道理。第二,产品结构还在调整期,联想要利用TOP身份首先去整合上游,拉一批可以和自己并肩战斗的兄弟,壮大了队伍再出去。
关于联想近期一系列活动的一些“联想”(写于日)
从7月下旬到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联想结束任由外界评说的沉默期,从青城山会议正式确认渠道模式为“整合营销”,到和亚信之间的循环收购,再到发布2999元低价电脑,一系列决策的密集亮相让外界有点透不气来,我看新浪光专题就做了好几个。从2月份发布新三年战略规划之后,关于联想的报道就整个处于一个愁云密布的状态,即使是奥运TOP身份的取得也被认为是一个不得已的“豪赌”,而由于联想裁员而散布于网上的“联想不是家”更是使这种变革蒙上了一种悲剧的色彩。由于杨元庆的沉默,外界只能通过柳总的只言半语来推断联想的状态,既有“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也有“胡庸医乱用虎狼药”,现在看来联想是在憋着一股劲搞内部调整。当年三国鼎立,魏国联合七路大军范蜀,大臣们眼看边关告急,而诸葛军师反而闭门不出,迫不得已让后主亲自造访丞相府,才恍然大悟,原来破敌良策早就有了,各路大军已经出动。“军机奥妙”,联想看待外界的评说大概也是“腐儒乱国”的不屑一顾吧?“老虎不发威,让你当病猫”,不过现在说是老虎发威还是垂死挣扎还为时太早。但不管怎么说,联想的一举一动还是目前中国IT行业的一个大事,上下游,同行都必须小心应付。东方不败临死奋起一击,还刺瞎了任我行一只眼睛呢。更何况,在联想来看,这是一个“关乎十年好日子”的大战略。
以下“联想”纯属于推测,没有实证的成分,因为自认为还能自圆其说,所以敲出来仅供一乐。
往前“联想”,为什么联想要做这样的调整?
联想的业务发生大的变化了吗?如果说最大的变化的话,就是裁减高端服务器部门,技术的联想更弱了吧?服务部门牵手亚信,亚信要联想三年之内不能减少投资,联想反而自己要求五年之内不减少投资。原来说多元化,现在是二元化,由多变成二,其实也不过是减少了一个服务,就是从三变成二,而且其实还是在联想手里,联想随时可以拉回来,这样看其实联想的变化并不大,但本质的变化是:服务不再是联想成长的方向了,技术也不再是联想努力的目标了。服务的、高科技的、国际的联想,目前就只剩下了国际化的方向,这样看,三去其二,又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调整。
就剩下国际化的联想这一个方向了,联想也并没有象大家希望的那样开拓国际市场,反而转身深耕国内市场,用意又何在呢?
联想的调整开始于一个偶然的因素,那就是进入奥运TOP赞助商的行列。
联想认为这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使得陷入胶着状态的联想“科技的、服务的、国际化的”的布局忽然有了一个突破的通道,联想的奥运TOP是在3月份签订的,但联想的调整在二月份,杨元庆内部发表致员工的信要更早一点,所以联想应该是在去年的冬天就基本上确认自己可以进入TOP赞助商的行列了,联想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开始准备自己的调整,按联想的说法,本来调整方案应该是在发布新年公告时候推出的,但是由于杨元庆给员工的信泄漏到了外面,才不得已提前宣布。那就是说,联想预频耐瞥鏊承蚴牵耗诓康髡┦?SPAN&TOP协议,推出调整方案,这样就成了一个顺理成章的喜剧,没想到顺序一变,局势大乱,使得在媒体面前一贯强势而从容的联想也有点穷于应付。
奥运TOP赞助商的身份可以给联想带来什么呢?是一个组织标识,看看和联想同列在一起的厂商名单就可以清楚TOP赞助商的身份对联想的提升作用,利用这个地位,联想可以增加对上游厂商的要价能力,联想敢于抛开INTEL和AMD合作就是一个例子,联想还会拿这个身份优化供应商和OEM厂商的档次,报道出来的是联想试图收购IBM的生产基地,没有报道出来联想和供应商之间的要价估计应该更多吧
为了使联想的产品和TOP赞助商的地位相称,自己的技术恐怕是力所不及吧,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所以联想干脆又一次放弃了向技术深度的努力,把质量的保证和产品的档次建立在牵手更多更高层次的上游厂商身上。所以可以说联想这次最主要的放弃是技术的放弃,长远来看的成败得失还不好说。
至于服务,主要是考虑第一短期内不可能成为带动联想大规模增长的主要业务,第二在财务上拖累联想的利润指标,所以暂且把这个孩子寄托在别人那里,让整个联想的结构看起来更美一点,过几年,这孩子成才了,就再要回来,自己不争气变成了小痞子,那就由他自生自灭吧。这手法确实是比较精明,不过也反应了联想的机会主义的本质。
那为什么联想拿下了奥运TOP,不去开拓国际市场,反而转向内地去“农村保卫城市”呢?这也是有几个考虑:第一,稳定后方,就像武侯出祈山之前先平定南方蛮荒之地一个道理。第二,产
那为什么要推出低价电脑呢?这种手段的不利在于:拉低消费者对整个电脑价位的心理值,第二爆发价格战,第三触发INTEL的报复,INTEL高端笔记本芯片转而支持海尔而放弃联想,当时应该是双方的较量就开始了。至于微软,本来很多品牌商对微软就有偷工减料,这次敢于直接说不装WINDOWS,不过是目标消费是4、5级市场,而微软,一、二级市场的盗版还打击不过来,下面的恐怕就更是鞭长莫及了。
那么好处是什么呢?第一避开和DELL的正面交锋,在行业服务、高端市场、一级区域DELL的优势已经形成,暂时无法直狙其锋,联想的直销功力还需要修炼的时间。第二,满足渠道的胃口,渠道吃饱了就心安了,况且联想销售前移,自己的成本增加,给渠道的分配比例应该是更少,就更需要靠量来维持渠道的收益。第三,给渠道安排出4、5级市场,那些可以做直销的市场,就可以让给联想自己来做,这样就可以解决和渠道之间争利的矛盾。至于影响到了神舟和DIY市场,那只能说是顺手牵羊,灭了谁算谁,但不是联想在策略上的主要考虑因素。
这是短期的考虑
长期的考虑目标既不是DELL,更不是同方、神舟之类,而是惠普和TCL,联想在去掉技术和服务之后,变成了一个数字家庭的布局,联想PC和通信的二元化,在3C成形之后,将变成一元化,这叫“分进合击”,而这个目标,和惠普战略中的一极综合数字娱乐高度重合,和TCL形成了从不同方位向中间掩杀的竞争局面。DELL有自己独特的定位,DELL未来的对手主要是沃尔玛和亚马逊,攻击联想的主要是DELL,但联想的目标指向的惠普和TCL,惠普同样是在以低价电脑开道,去完成渠道布局,而TCL借助在家电和通讯上的优势,天然的布局就比PC厂商的渠道要深厚的多,所以长远考虑,联想在低价电脑上的发力意在3C布局,是一个修路的工作。现在DELL反而可以更从容了,而直接着慌的应该是惠普。TCL将会在一两年后和联想遭遇正面交锋。联想应该正在洽谈液晶和其他平板电视的项目。
&上次说道联想应该正在洽谈液晶和其他平板电视项目,猜想的根据有以下原因:第一,杨元庆在以前说过:以后的家电市场的竞争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想这句话是随便说的,但在联想不是随便想的。第二、联想现在所谓的技术就剩下了关联应用,关联应用就是针对3C融合来的,现在联想3C中有了2C,剩下的1C应该要补上,才是一个合理的结构。第三、DELL、惠普、摩托罗拉都在往信息家电上靠,说明这是一个大趋势。有个教授说3C是一个行业趋势,但是不应该做为一个企业的战略,从理论上说这话没错,但对联想来说,3C必须做为一个企业战略,因为和其他中国企业一样,都不占有上游资源,做的只是渠道和终端,产品线上再不宽点,企业规模肯定不够。所以我们看着联想忙着从PC开始往外扩展,MP3、数码相机之类的,不过这些都是小玩意,真正大的东西,手机算一个,联想还没有完全做好,下一个大的东西,就只能选择电视了。
电视机厂家那么多,联想怎么还敢进去呢?这就应了杨元庆说的那句话:家电市场的竞争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进入平板电视之后,那些家电厂商的贴片机之类的生产线估计大部分都得报废,平板电视的结构将简化为一个显示器,一个外置的接收机,跟电脑一样,就是比电脑简单,显示器有专业厂家生产,接收机估计也会变成接插结构,几块板子外面加个壳,也属于可以DIY的东西。INTEL据说正在研究电视接收核心芯片,也是看上了这种趋势变化。
品结构还在调整期,联想要利用TOP身份首先去整合上游,拉一批可以和自己并肩战斗的兄弟,壮大了队伍再出去。
那为什么要推出低价电脑呢?这种手段的不利在于:拉低消费者对整个电脑价位的心理值,第二爆发价格战,第三触发INTEL的报复,INTEL高端笔记本芯片转而支持海尔而放弃联想,当时应该是双方的较量就开始了。至于微软,本来很多品牌商对微软就有偷工减料,这次敢于直接说不装WINDOWS,不过是目标消费是4、5级市场,而微软,一、二级市场的盗版还打击不过来,下面的恐怕就更是鞭长莫及了。
那么好处是什么呢?第一避开和DELL的正面交锋,在行业服务、高端市场、一级区域DELL的优势已经形成,暂时无法直狙其锋,联想的直销功力还需要修炼的时间。第二,满足渠道的胃口,渠道吃饱了就心安了,况且联想销售前移,自己的成本增加,给渠道的分配比例应该是更少,就更需要靠量来维持渠道的收益。第三,给渠道安排出4、5级市场,那些可以做直销的市场,就可以让给联想自己来做,这样就可以解决和渠道之间争利的矛盾。至于影响到了神舟和DIY市场,那只能说是顺手牵羊,灭了谁算谁,但不是联想在策略上的主要考虑因素。
这是短期的考虑
长期的考虑目标既不是DELL,更不是同方、神舟之类,而是惠普和TCL,联想在去掉技术和服务之后,变成了一个数字家庭的布局,联想PC和通信的二元化,在3C成形之后,将变成一元化,这叫“分进合击”,而这个目标,和惠普战略中的一极综合数字娱乐高度重合,和TCL形成了从不同方位向中间掩杀的竞争局面。DELL有自己独特的定位,DELL未来的对手主要是沃尔玛和亚马逊,攻击联想的主要是DELL,但联想的目标指向的惠普和TCL,惠普同样是在以低价电脑开道,去完成渠道布局,而TCL借助在家电和通讯上的优势,天然的布局就比PC厂商的渠道要深厚的多,所以长远考虑,联想在低价电脑上的发力意在3C布局,是一个修路的工作。现在DELL反而可以更从容了,而直接着慌的应该是惠普。TCL将会在一两年后和联想遭遇正面交锋。联想应该正在洽谈液晶和其他平板电视的项目。
上次说道联想应该正在洽谈液晶和其他平板电视项目,猜想的根据有以下原因:第一,杨元庆在以前说过:以后的家电市场的竞争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想这句话是随便说的,但在联想不是随便想的。第二、联想现在所谓的技术就剩下了关联应用,关联应用就是针对3C融合来的,现在联想3C中有了2C,剩下的1C应该要补上,才是一个合理的结构。第三、DELL、惠普、摩托罗拉都在往信息家电上靠,说明这是一个大趋势。有个教授说3C是一个行业趋势,但是不应该做为一个企业的战略,从理论上说这话没错,但对联想来说,3C必须做为一个企业战略,因为和其他中国企业一样,都不占有上游资源,做的只是渠道和终端,产品线上再不宽点,企业规模肯定不够。所以我们看着联想忙着从PC开始往外扩展,MP3、数码相机之类的,不过这些都是小玩意,真正大的东西,手机算一个,联想还没有完全做好,下一个大的东西,就只能选择电视了。
电视机厂家那么多,联想怎么还敢进去呢?这就应了杨元庆说的那句话:家电市场的竞争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进入平板电视之后,那些家电厂商的贴片机之类的生产线估计大部分都得报废,平板电视的结构将简化为一个显示器,一个外置的接收机,跟电脑一样,就是比电脑简单,显示器有专业厂家生产,接收机估计也会变成接插结构,几块板子外面加个壳,也属于可以DIY的东西。INTEL据说正在研究电视接收核心芯片,也是看上了这种趋势变化。
那么这种情况下,没有做过电视机的联想和老牌缡踊淌导噬鲜谴υ诹送黄鹋芟呱希鹊氖枪婺:颓道,这也是联想下探农村市场的原因?SPAN&
平板电视那么贵,有多少人要呀?其实平板电视贵只是因为规模小,技术不成熟,等进入大规模生产了,价格会在几年之内降到比现在的电视机还要便宜,因为他的材料少,成熟之后工艺也简单,生产成本应该是低很多,而且都平板了,什么外观之类的设计也少了,就是尺寸大小的问题,黑的白的还是米的问题。随着3C融合,电视的简化、电脑的普及,硬件厂商将迎来一次最后的晚餐,随后硬件产业将转入后台,变成信息时代的一个基础部件,信息应用登场,信息时代真正成为应用为王的时代。
如果要给3C一个标志性的起点的话,我认为应该把INTEL的“intel
inside”转变到“intel
anywhere”做为一个标志,这表示,无论从应用角度还是器件的物理极限角度,由摩尔定律驱动的以运算速度为标志的PC升级拉练&&
那么这种情况下,没有做过电视机的联想和老牌缡踊淌导噬鲜谴υ诹送黄鹋芟呱希鹊氖枪婺:颓道,这也是联想下探农村市场的原因?/SPAN&
平板电视那么贵,有多少人要呀?其实平板电视贵只是因为规模小,技术不成熟,等进入大规模生产了,价格会在几年之内降到比现在的电视机还要便宜,因为他的材料少,成熟之后工艺也简单,生产成本应该是低很多,而且都平板了,什么外观之类的设计也少了,就是尺寸大小的问题,黑的白的还是米的问题。随着3C融合,电视的简化、电脑的普及,硬件厂商将迎来一次最后的晚餐,随后硬件产业将转入后台,变成信息时代的一个基础部件,信息应用登场,信息时代真正成为应用为王的时代。
如果要给3C一个标志性的起点的话,我认为应该把INTEL的“intel inside”转变到“intel
anywhere”做为一个标志,这表示,无论从应用角度还是器件的物理极限角度,由摩尔定律驱动的以运算速度为标志的PC升级拉练战告一段落。不是INTEL不想拉了,而是无法拉了。其实INTEL已经做了芯片大规模降价的准备,只是还没有选好时机。它是想到ANYWHERE的差不多了,再大幅度降低微处理器的价格。AMD抓住了这个可降还没有降的短暂时期开始对英特尔发力,也算选对了时候,不过要从市场公平竞争的角度,我不认为AMD会最后胜利,除非英特尔担心被反垄断法拆解,而留下AMD做为陪衬。一个可以类比的例子是雅马哈和本田在日本市场上的摩托车大战,这是营销课程里面的一个经典的案例:当时本田是日本摩托车市场的王者,雅马哈市场第二,本田在摩托车市场做大之后,想搞产业升级向汽车进军,逐渐把资金向汽车市场投放,雅马哈认为自己称霸日本摩托车市场的机会来了,高调挑战本田摩托车市场的王者之位,结果激怒了本田,本田反身和雅马哈在摩托车市场展开了一场品种和价格大战,好像是雅马哈在半年内向市场推出了20多款产品,而本田却推出了50多款产品,竞争的结果以雅马哈公开认输、总裁辞职告终。那么AMD为什么敢和INTEL公开叫板呢,一方面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另一方面,就象赵老师说饶颖是以他的名声做绑票一样,AMD是以英特尔的股票市场价值和垄断做绑票,英特尔因为失去了莫尔定律对高端市场的拉动,同时anywhere还只是nowhere,顶多是somewhere,还需要微处理器来稳定利润,价格战一开打,利润直线下落,脸面上就不好看了。其实英特尔和联想一样:主业增长乏力,种子业务还没到发芽季节,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样看,联想倒是有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意思。
品结构还在调整期,联想要利用TOP身份首先去整合上游,拉一批可以和自己并肩战斗的兄弟,壮大了队伍再出去。
那为什么要推出低价电脑呢?这种手段的不利在于:拉低消费者对整个电脑价位的心理值,第二爆发价格战,第三触发INTEL的报复,INTEL高端笔记本芯片转而支持海尔而放弃联想,当时应该是双方的较量就开始了。至于微软,本来很多品牌商对微软就有偷工减料,这次敢于直接说不装WINDOWS,不过是目标消费是4、5级市场,而微软,一、二级市场的盗版还打击不过来,下面的恐怕就更是鞭长莫及了。
那么好处是什么呢?第一避开和DELL的正面交锋,在行业服务、高端市场、一级区域DELL的优势已经形成,暂时无法直狙其锋,联想的直销功力还需要修炼的时间。第二,满足渠道的胃口,渠道吃饱了就心安了,况且联想销售前移,自己的成本增加,给渠道的分配比例应该是更少,就更需要靠量来维持渠道的收益。第三,给渠道安排出4、5级市场,那些可以做直销的市场,就可以让给联想自己来做,这样就可以解决和渠道之间争利的矛盾。至于影响到了神舟和DIY市场,那只能说是顺手牵羊,灭了谁算谁,但不是联想在策略上的主要考虑因素。
这是短期的考虑
长期的考虑目标既不是DELL,更不是同方、神舟之类,而是惠普和TCL,联想在去掉技术和服务之后,变成了一个数字家庭的布局,联想PC和通信的二元化,在3C成形之后,将变成一元化,这叫“分进合击”,而这个目标,和惠普战略中的一极综合数字娱乐高度重合,和TCL形成了从不同方位向中间掩杀的竞争局面。DELL有自己独特的定位,DELL未来的对手主要是沃尔玛和亚马逊,攻击联想的主要是DELL,但联想的目标指向的惠普和TCL,惠普同样是在以低价电脑开道,去完成渠道布局,而TCL借助在家电和通讯上的优势,天然的布局就比PC厂商的渠道要深厚的多,所以长远考虑,联想在低价电脑上的发力意在3C布局,是一个修路的工作。现在DELL反而可以更从容了,而直接着慌的应该是惠普。TCL将会在一两年后和联想遭遇正面交锋。联想应该正在洽谈液晶和其他平板电视的项目。
上次说道联想应该正在洽谈液晶和其他平板电视项目,猜想的根据有以下原因:第一,杨元庆在以前说过:以后的家电市场的竞争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想这句话是随便说的,但在联想不是随便想的。第二、联想现在所谓的技术就剩下了关联应用,关联应用就是针对3C融合来的,现在联想3C中有了2C,剩下的1C应该要补上,才是一个合理的结构。第三、DELL、惠普、摩托罗拉都在往信息家电上靠,说明这是一个大趋势。有个教授说3C是一个行业趋势,但是不应该做为一个企业的战略,从理论上说这话没错,但对联想来说,3C必须做为一个企业战略,因为和其他中国企业一样,都不占有上游资源,做的只是渠道和终端,产品线上再不宽点,企业规模肯定不够。所以我们看着联想忙着从PC开始往外扩展,MP3、数码相机之类的,不过这些都是小玩意,真正大的东西,手机算一个,联想还没有完全做好,下一个大的东西,就只能选择电视了。
电视机厂家那么多,联想怎么还敢进去呢?这就应了杨元庆说的那句话:家电市场的竞争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进入平板电视之后,那些家电厂商的贴片机之类的生产线估计大部分都得报废,平板电视的结构将简化为一个显示器,一个外置的接收机,跟电脑一样,就是比电脑简单,显示器有专业厂家生产,接收机估计也会变成接插结构,几块板子外面加个壳,也属于可以DIY的东西。INTEL据说正在研究电视接收核心芯片,也是看上了这种趋势变化。
那么这种情况下,没有做过电视机的联想和老牌缡踊淌导噬鲜谴υ诹送黄鹋芟呱希鹊氖枪婺:颓道,这也是联想下探农村市场的原因?SPAN&
平板电视那么贵,有多少人要呀?其实平板电视贵只是因为规模小,技术不成熟,等进入大规模生产了,价格会在几年之内降到比现在的电视机还要便宜,因为他的材料少,成熟之后工艺也简单,生产成本应该是低很多,而且都平板了,什么外观之类的设计也少了,就是尺寸大小的问题,黑的白的还是米的问题。随着3C融合,电视的简化、电脑的普及,硬件厂商将迎来一次最后的晚餐,随后硬件产业将转入后台,变成信息时代的一个基础部件,信息应用登场,信息时代真正成为应用为王的时代。
如果要给3C一个标志性的起点的话,我认为应该把INTEL的“intel
inside”转变到“intel
anywhere”做为一个标志,这表示,无论从应用角度还是器件的物理极限角度,由摩尔定律驱动的以运算速度为标志的PC升级拉练&&&
但就像联想不能不管微机市场任人蚕食一样,既然AMD开打了,英特尔也不得不迎战。这就象打人不大脸一样,你小孩子挠两下子,大人忙不跟你一般见识就是了,没想到还越来越放肆。所以我总的判断AMD做的有点太急了,这一仗英特尔是不得不打,非打不可,而且一打就要打的你几年之内缓不过气来,省的你老来骚扰。对联想呢,英特尔要直接痛下杀手,倒不是怕胀了自己的刀,而是觉得联想只是一时失误,回头没有其他路好走了,好好劝劝,就会迷途知返,反而会更加听话,但是联想从此失宠是必然了。
那联想不服气说是因为你太霸道,还三心二意,一会宠这个,一会宠那个,跟个花花公子是的。所以我才这样,我毕竟是你的客户嘛,你们西方人不是说“用户是上帝”吗?英特尔呵呵一笑,拉过来联想一个经销商给联想:你问问他们是怎么说你的?他们不也是你的客户吗?嘿嘿,等你象DELL那样强大了,才有资格跟我这样讲话。其实竞争战略大师波特已经说了,上下游也是争利的竞争对手,谁强谁说了算,谁就是大爷,“客户是上帝”那个哄小孩子的事情。
战告一段落。不是INTEL不想拉了,而是无法拉了。其实INTEL已经做了芯片大规模降价的准备,只是还没有选好时机。它是想到ANYWHERE的差不多了,再大幅度降低微处理器的价格。AMD抓住了这个可降还没有降的短暂时期开始对英特尔发力,也算选对了时候,不过要从市场公平竞争的角度,我不认为AMD会最后胜利,除非英特尔担心被反垄断法拆解,而留下AMD做为陪衬。一个可以类比的例子是雅马哈和本田在日本市场上的摩托车大战,这是营销课程里面的一个经典的案例:当时本田是日本摩托车市场的王者,雅马哈市场第二,本田在摩托车市场做大之后,想搞产业升级向汽车进军,逐渐把资金向汽车市场投放,雅马哈认为自己称霸日本摩托车市场的机会来了,高调挑战本田摩托车市场的王者之位,结果激怒了本田,本田反身和雅马哈在摩托车市场展开了一场品种和价格大战,好像是雅马哈在半年内向市场推出了20多款产品,而本田却推出了50多款产品,竞争的结果以雅马哈公开认输、总裁辞职告终。那么AMD为什么敢和INTEL公开叫板呢,一方面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另一方面,就象赵老师说饶颖是以他的名声做绑票一样,AMD是以英特尔的股票市场价值和垄断做绑票,英特尔因为失去了莫尔定律对高端市场的拉动,同时anywhere还只是nowhere,顶多是somewhere,还需要微处理器来稳定利润,价格战一开打,利润直线下落,脸面上就不好看了。其实英特尔和联想一样:主业增长乏力,种子业务还没到发芽季节,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样看,联想倒是有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意思。
但就像联想不能不管微机市场任人蚕食一样,既然AMD开打了,英特尔也不得不迎战。这就象打人不大脸一样,你小孩子挠两下子,大人忙不跟你一般见识就是了,没想到还越来越放肆。所以我总的判断AMD做的有点太急了,这一仗英特尔是不得不打,非打不可,而且一打就要打的你几年之内缓不过气来,省的你老来骚扰。对联想呢,英特尔要直接痛下杀手,倒不是怕胀了自己的刀,而是觉得联想只是一时失误,回头没有其他路好走了,好好劝劝,就会迷途知返,反而会更加听话,但是联想从此失宠是必然了。
那联想不服气说是因为你太霸道,还三心二意,一会宠这个,一会宠那个,跟个花花公子是的。所以我才这样,我毕竟是你的客户嘛,你们西方人不是说“用户是上帝”吗?英特尔呵呵一笑,拉过来联想一个经销商给联想:你问问他们是怎么说你的?他们不也是你的客户吗?嘿嘿,等你象DELL那样强大了,才有资格跟我这样讲话。其实竞争战略大师波特已经说了,上下游也是争利的竞争对手,谁强谁说了算,谁就是大爷,“客户是上帝”那个哄小孩子的事情。
&来源:() - 我眼中的联想(连载十五)_秦合舫_新浪博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想电脑经销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