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病虫害园林专业毕业论文文总结如何写?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工作报告_工作报告
免费论文网,4年品牌,如需帮助欢迎在线申请帮助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工作报告
本文导读:此文由免费论文网编辑整理,我们为您提供原创论文、免费论文、毕业论文、论文下载、工作总结、简历、论文写作指导等服务!蚂蚁论文网真诚欢迎您的光临与惠顾!这是一篇关于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工作报告的论文范文,摘要: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工作报告  一、重点任务  1、不同区域苹果生产综合管理制度(IFP)研究与试验示范  针对苹果不同产区的生态特点以及不同区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研究与当地气候和栽培制度相协调的病虫防控技术,培训区域内…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一、重点任务
  1、不同区域苹果生产综合管理制度(IFP)研究与试验示范
  针对苹果不同产区的生态特点以及不同区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研究与当地气候和栽培制度相协调的病虫防控技术,培训区域内主产县的农技人员。
  2、果园有害生物控制技术研发与试验示范
  研究苹果腐烂病、轮纹病、早期落叶病、果实病害、二斑叶螨、绵蚜和蠹蛾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流行监测和有效防控技术,提出适于不同地区的主要病虫害防控时期、技术措施、药剂种类,使示范区果园的主要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培训区域内主产县的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
  二、基础性工作
  (1)完善和运行中国苹果病虫害防控信息网,构建基于网络的各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数据库,为病虫防控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2)建立主要农药和农药产品,搜集防治各种苹果病虫害的农药信息,建立农药信息库,根据资料信息和试验结果,提出防治各种病虫害的首选药剂。
  (3)建立主要病虫害防治的推广技术档案,收集整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资料,将各试验站及重点技术用户每年的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进行汇总,通过分析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总结成功的。
  (4)建立全国苹果病虫害研发人员数据库以及大型仪器设备数据库。(分工情况同第3项)
  (5)建立国内外苹果病虫害防控技术发展档案,提供技术进展报告。
  三、前瞻性研究
  开展苹果产业发展的储备性、跟踪性和前沿性研究。
  (1)明确苹果主要病害的病原和致病类型。
  (2)研究轮纹烂果病、炭疽病、褐斑病和腐烂病等危险性高、流行性强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构建预测模型,明确病害流行与天气条件之间的量化关系。
  (3)筛选拮抗性微生物和天然产物抑菌杀虫物质,探索其发酵条件及提取工艺流程,明确其室内和田间防效,研制环境友好型生物药剂。
  (4)研究引起苹果再植病害的病原及防控技术。
  (5)研究建立苹果害虫的天敌的饲养技术,释放条件,探索提高天敌捕食率和寄生率的方法和措施,制定天敌繁殖的技术规程。
  四、应急性任务
  完成部和产业体系交给的各项任务,在任务执行中反映出地域性特点,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将决策信息和建议及时、准确地提供给决策部门。另外,根据研发中心的总体要求,统一行动,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各项任务。
  根据病虫害防控研究室的重点工作、基础性工作、前瞻性研究和应急性任务,我们特制定了2013年的以及相应的考核指标,下面是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
  1 开展追踪活动,写出赴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外,写出关于苹果蠹蛾发生和防治情况的调查报告。
  受澳大利亚BioGlobal的邀请,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曹克强教授、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陈汉杰研究员和涂洪涛助理研究员一行三人,代表中国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于日到达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就澳大利亚苹果蠹蛾防治问题及苹果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考察组先后考察了BioGlobal公司、昆士兰州农业渔业厅、Stanthorpe农业局、Orchard Service咨询公司、果品加及果园、维多利亚州Shepperton农业局及果园。通过考察,了解了澳大利亚苹果病虫害的种类,尤其对澳大利亚BioGlobal公司及其所研制的蠹蛾防控性信息素(Isomate C)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澳大利亚苹果病虫防控体系有了进一步认识。澳大利亚苹果主要病虫害种类少于我国,加之其品种多样化、果园面积的规模化、咨询服务的专业化,使得其整体病虫防控水平较高。针对我国苹果蠹蛾发生的严峻形势,我们引进了澳大利亚性干扰剂产品,并在甘肃开展的试验,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日至19日,由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平谷县果品办一行八人组成的考察团,赴日本青森县、岩手县和长野县,对日本苹果栽培、植保、果园机械以及相关内容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了解到日本苹果上的病虫害远轻于我国苹果上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栽培措施得当,果园通风透光,不利于病害的发生;不盲目追求产量,没有大小年现象,树势壮,不利于腐烂病的发生。虽然很多老果园仍采用乔砧,但是栽植方式是稀植,通常第一主枝离地较高(约1米以上),树冠下不但可以行人,而且还可以进行机器作业。2. 果园化学防治质量高、效果好。在考察当中了解到,日本果园每年普遍进行10-14次的化学防治,涉及的农药多达30余种,每次用药几乎都有2-3种不同的药剂混配,防治时期是按防治历结合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确定,喷药的方式均是弥雾式喷施,药剂均匀、附着性好。药剂种类高效低毒,在使用上严格遵循安全间隔期,使得果品农药残留量保持在安全质量标准要求范围以内。3. 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采用性干扰技术预防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这种技术是通过悬挂含有高浓度性诱剂胶条的方式在田间释放害虫的性激素,干扰害虫的交配行为,使害虫不能正常交配产卵,从而降低田间害虫的数量。一般每亩悬挂60个左右,采用这种方式一年最少可以节省2-3次化学用药,这是一种非常环保的防虫措施。
  针对当前苹果蠹蛾发生的新情况,日至9日,与病虫防控研究室岗位专家陈汉杰、李保华,牡丹江综合试验站站长刘延杰、牡丹江分院程贤民研究员组成考察团,对牡丹江市东宁县、宁安县的苹果蠹蛾进行了考察。近几年来,苹果蠹蛾一直通过西线即新疆和甘肃向我国苹果主产区逼近,2012年已经发展到甘肃省的静宁县以及宁夏中卫市,在宁夏的发生面积已由2012年的20亩发展到2013年的1120亩,从宁夏中卫到陕西苹果主产区洛川不足400公里,其间各地都有苹果种植,没有阻隔,形势异常严峻!在东线已由黑龙江省东宁县发展的哈尔滨附近,由于黑龙江省所种植的苹果属于小果类型,如品种123、K9等,生长期不套袋,非常有利于蠹蛾的传播和危害。另外,2013年岗位专家国立耘教授首次在北京平谷的果园诱捕到苹果蠹蛾成虫,可见苹果蠹蛾对我国苹果产业的威胁已近在咫尺。通过考察形成了防控蠹蛾的五点建议,并已通过体系办转呈农业部有关领导。今年农业部特批准苹果蠹蛾防控公益性行业项目,我们推荐我们产业技术体系的陈汉杰研究员加入到这个项目当中,使得体系成员能够与这个专项的技术人员密切合作,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我国苹果蠹蛾的专项研究和防控。
  2制定出苹果主要病虫害的调查方法,通过“中国苹果病虫害防控信息网”建立病虫害实时监测系统。
  2013年,在苹果产业技术体系24个综合试验站中,46个观测点通过中国苹果病虫害防控信息网(http://www.)进行了病虫害发生实况的报告,经过2013年得运行,这一监测体系基本已经形成,而且很多试验站都非常认真地调查和传送了病虫发生和防治信息,为使整个体系掌握全面的病虫发生情况奠定了基础。
  3 在保定、昌平、三门峡、烟台和白水综合试验站开始建立IFP示范园,找出问题并总结经验。
  保定试验站:核心示范区设在顺平县南神南村,该村属于浅山区,适宜优质苹果的生产。该村有新建果园面积1500亩,品种为富士,树龄4年,矮化密植种植方式,在管理上属于家庭式管理。2013年在示范区选择六个果园,分成三种病虫害管理方式,分别为IPM管理模式、有机果园管理模式和常规果园管理模式。每种模式两个果园。在有机果园的管理中防治病虫害害主要使用植物源杀虫剂和杀菌剂。由于2013年果园除了发生一些黄蚜外,其它各种病虫害发生较轻,不同的管理模式普遍喷药3-4次,对病虫害的防控没有体现出显著差异。目前部分果园开始挂果,明年将继续进行试验示范。2013年在基地进行了两次集中培训,讲解了病虫害防控基本知识,开展了病虫害普查和黑绒金龟子活动规律的观察和防治试验。在保定市清苑县温仁镇温仁村,所选试验果园及所在地其他果园主栽品种多为富士,且枝干轮纹病严重。2013年在选取的4个苹果园进行周年的病虫害防控,该IPM的主要防治对象是苹果轮纹病,兼治对象为斑点落叶病、褐斑病、叶螨、卷叶蛾、黄蚜和绿盲蝽等。新栽植的矮化苗幼树果园和结果期果园采取了不同的用药方式,其他栽培管理措施按当地常规进行。从红蜘蛛的发生来看,在2012年只喷了两次防治红蜘蛛药剂(1.8%阿维菌素倍)的示范园,2013全年红蜘蛛均未达到防治指标。因此,一套苹果园IPM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价除了进行当年评价外,更应该考虑其长期效果和累积效应,在制定IPM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时应予以考虑。
  昌平试验站:在上一年工作的基础上,在北京昌平已建立的基地进一步开展IFP研究和试验示范工作,内容包括:1)调查果园中树体枝干、叶部和果实发生的主要病虫害;2)结合当地的需求实施果园生态防控试验示范;3)利用的技术手段开展病虫害的监测;4)实施以生物防治和栽培措施为主体的生态防控措施;5)继续测试了诱虫板诱杀技术的实施效果;6)进行了果实套袋改进技术初探;7)同时进行了秋季喷施氮肥促叶片降解的效果的试验。在当地果业部门的协助下,完成了农技人员和部分果农的培训工作。结合示范区的试验示范,推动了区域内IFP制度的推广应用。
  三门峡试验站: 2013年三门峡果区害虫以山楂叶螨、苹果黄蚜、苹果绵蚜为害为主,其次为金纹细蛾、苹果小卷叶蛾、苹果球蚧,经过正常防治生产园基本没有造成大的危害,病害主要是褐斑病、斑点落叶病、霉心病、腐烂病、根腐病等,其中褐斑病发生早,在6月下旬出现发病高峰,加强防治以后,病情得到控制,后期发生平稳,腐烂病由于冬春干旱,普遍发生严重,样点病株率达92%,主干严重发病株率达32%,仍然是防治工作的重点。三门峡果区多数果园喷药8-9次。采收期在三门峡果区寺河山东村、川口果园采集苹果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测定,对喷洒的10种农药委托农业部果品苗木中心进行测定,毒死蜱、马拉硫磷、甲氰菊酯等均在国家农药残留限定标准以下。
  烟台试验站:2013年度在海阳市前辛店的两个果园,通过试验研究了套袋前喷施药剂的种类和喷药与套袋的间隔时间对黑星病的影响,研究发现,套袋前喷施药剂的种类、喷药与套袋的间隔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但关系不大。代森锰锌喷药2小时后套袋,黑点病发病率最低,发病率为1.27%;福星处理后72小时套袋发病率次之,发病率为6.25最低;常规药剂处理72小时后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31.58%;铜高尚处理72小时的果实发病率次高,为18.18%。用中间开孔果袋套袋的果实没有发生黑点病,但果锈病发严重;用两角开孔的袋套袋的果发黑点病的发病率与其他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对于多数药剂来说,施药与套袋时间间隔时间越长,黑星病发病率越高;但对福星来说,施药与套袋间隔期越长,黑星病发病率越低。
  白水试验站:2013年在白水县林皋镇可先村阎振才的6亩16年生乔砧红富士苹果园开展了病害综合防治示范,这项工作从日开始,至日结束,先后采用大生M-45、戊唑醇、波尔多液、苯醚甲环唑、甲硫?戊唑醇、代森锰锌等低毒、低残留药剂,全园喷施7次。从生长末期看,保叶效果好,防效显著。经日调查,示范园苹果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零星发生,其中褐斑病的病叶率为4.58%、病情指数为1.36;斑点落叶病的病叶率为2.5%,病情指数为0.28。相比之下,邻居的同树龄的5亩乔砧红富士苹果园,则早期落叶病发生严重,落叶普遍,经同期调查,残留叶片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混合发生,发病率100%,综合病情指数87.56。对该示范园的防治效果,被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和当地果农普遍认可。
  4 研究腐烂病、轮纹病和褐斑病的流行规律,制定出主要害虫田间防治的防治指标。
  针对苹果树腐烂病:初步探明了其病害发展高峰时段,除以往报道的春季高峰以外,秋末和初冬高峰也不容忽视;病原菌除在春季4月份大量产生孢子以外,在冬季多雾时也产生大量孢子,然而冬季产生的孢子在病害流行学上的作用还有待明确。从病原菌具有潜伏侵染特性来看,对病害的防治时期应该提前到幼树期,病害的防治应该是既防扩展又要防侵入,关键期喷药保护非常重要。单纯靠病斑刮治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针对轮纹病:探明病原菌大量产生孢子的时期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份,自落花至采收果实均可被侵染,在保定区域7/12~8/11和9/11~10.23为果实轮纹病侵染高峰期,日最早发现轮纹病果,随后(8月27日、9月11日、9月30日)在试验果园和周边果园发现大量病果。在烟台苹果产区,采收前90%的苹果轮纹烂病果的病果是在8中下旬形成。苹果轮纹病的枝条在整个生长季节都能产生新病瘤,4、5、6、7、8和9月病瘤的产生速度基本一致。
  针对褐斑病:苹果褐斑病菌越冬病叶上的分生孢子是在越冬后形成,在山东烟台苹果产区,越冬病叶自3月份开始形成分生孢子,至4月下旬苹果花期,80%以上的分生孢子器都已产生分生孢子。研究还表明,降雨造成的地面湿润是分生孢子形成的先决条件。褐斑病的越冬病叶的分生孢子盘在5--30℃的条件下,经6小时的润湿处理都能产生分生孢子,其中经20℃处理的叶片产孢速度最快,产孢量最大。处理24小时后,产生孢子的分生孢子盘数明显增加,48小时后,达88%。5℃下,经48小时润湿处理后,分生孢子盘的产孢数量才增加。30℃处理的叶片产孢量最小,数量变化不明显。苹果褐斑病斑在5-30℃都能产分生孢子盘,其中在20和25℃下产生的数量最多,两个温度下产生的分生孢子数量没有显著差异。高湿对叶片产孢有利,叶片润湿后最有利于病斑产孢量最大随相对湿度的降低产孢量逐渐减少,当相对湿度降至90%,病斑虽能产孢但产孢量很少。
  苹果黄蚜:通过观察,认为虫口密度与新梢生长势关系密切,当接入第1头蚜虫后,经过约20天,蚜梢虫量可达到饱和状态,通过观察蚜虫数量、新梢长度、基部粗度,蚜虫数量对新梢生长量影响不明显,但通过果台副梢接蚜虫,蚜虫发生对果实污染影响明显,当果台梢出现蚜虫时,后期就会发生果实霉污病,降低果实商品性。综合评价蚜梢增长情况,初步将防治指标定为虫梢率15%。
  5 初步明确苹果病毒的发生情况和种类、苹果煤污病的病原种类。
  在山东烟台、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甘肃天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果园进行采样,经过室内分析发现:苹果花叶病发生普遍,所调查的12个果园中,有8个果园不同程度地表现苹果花叶病的症状,各园发病率为20~75%,病情指数为40~75%。 三种潜隐病毒(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茎沟病毒、苹果茎痘病毒)发生普遍且复合侵染率高。因潜隐病毒引起的症状在田间不易辨别,所以每个果园中采集了5个疑似潜隐病毒病植株上的幼嫩枝条进行了针对上述三种病毒的RT-PCR检测,结果发现所有被测样品均带有至少一种潜隐病毒,且样品中上述3种潜隐病毒的复合侵染率高达60~100%,据此结果及田间调查数据推测所调查的果园中潜隐病毒的发病率在60~80%。 苹果锈果类病毒病发病率高,在调查检测的12个果园中,有4个果园未检测到类病毒,其余8个果园的发生率在10%左右,由于该病危害性极高,严重降低果实价值甚至失去经济价值,而且传染性高,在植株间可经过修剪等传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在中国陕西、山西、河南和甘肃4省25个地区采集苹果煤污病和蝇粪病果实,共采集样品529份,分离得到纯菌种342株。对42株代表性菌株测定其核糖体基因rDNA 的大亚基LSU区域部分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39个菌株归于Peltaster 、Xenostigmina 、Stomiopeltis 、Pseudocercosporella 、Zygophiala 、Dissoconium 、Catenolaria、Ramichloridium 、Mycosphaerella 、Passalora 、Strelitziana 等11个属,其余3个菌株不能归属。结合ITS序列分析、菌落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着重对3个属进行了描述。包括接瓶霉属Zygophiala 2种,Z. cryptogama和Z.月盾霉属Peltaster 2种,Pe. uniformis和Pe. L假小尾孢属Pseudocercosporella 2种,Ps. obclavata和Ps.其中Z. cryptogama为我国新纪录种,其余5个种为新种。根据LSU序列分析将已报道的Ramularia-like真菌初步确定为一个新属,命名为链丝孢属Catenolaria,鉴定描述了该属中的三个新种。
  6 筛选防治苹果腐烂病、轮纹病、褐斑病以及绵蚜、叶螨的有效药剂。
  针对腐烂病:通过室内离体枝条试验,在室内对8种化学药剂测试了其对腐烂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8种药剂分别为:安腐(菌毒清),真高(苯醚甲环唑),异菌脲,甲硫?萘乙酸,醚菌酯,丙环唑,力亮,福星(氟硅唑),以施纳宁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这些药剂在室内都表现出很好的抑菌效果,其EC50值均低于施纳宁。8种药剂均按照标签说明的药剂浓度,采用刮治的方法进行了检测,发现安腐(菌毒清)在树体上的抑菌效果最好。在杨凌、礼泉、蒲城三地对几种化学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刮除病斑后涂抹药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施钠宁以及中科4号、中科5号、中科7号、防治该病的效果明显,药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中科4号、中科5号和中科7号能有效促进病斑愈伤的形成。同时,三月份刮治病斑后伤口愈伤组织的生成明显快于九月份刮治病斑。针对苹果树腐烂病预防不灵、病疤重犯和伤口难愈等突出问题,将筛选到的最佳配比的各药剂(烯唑醇和EM发酵液)以“腐必帖”的新型式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2.5%烯唑醇的500倍液或EM发酵液50倍都抑制苹果树腐烂病效果显著,其综合防治效果和促进病疤愈合效果方面均优于传统用药40%福美砷和5%菌毒清等,部分愈合宽度达2.6cm(单侧),复发率低。具有杀灭或抑制腐烂病菌的效果,迅速、持久,助于树伤口快速愈合和杜绝感染,对于苹果树的腐烂病相对防效达92.5%左右,为防治苹果腐烂病和无公害生产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针对轮纹病:以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为对照,分别在室内测试了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g/L异菌脲悬浮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70%代森联干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和400g/L氟硅唑悬浮剂的室内毒力;另外在田间通过设置小区试验, 测定了这些药剂在不同使用浓度下对苹果轮纹烂果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除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以外,其它几种化学药剂均表现出优于70%代森锰锌的抑菌和防病效果,在室内测试中,10%的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表现出最高的毒力,EC50为0.017ug/mL,其次是430g/L戊唑醇悬浮剂和400g/L氟硅唑悬浮剂。而在田间测试中,250g/L嘧菌酯悬浮剂在800倍浓度下表现出最好的防病效果,其防效在采收期达92.39%;在贮藏15天和30天分别达到100%和98.59%。其次是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该药剂在1500倍浓度下,防效在采收期为90.78%;在贮藏15天和30天的防效分别达到91.13%和95.76%。该试验结果为这些药剂针对苹果轮纹病进行产品登记以及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另外一个试验,选用的6种杀菌剂均内吸治疗剂,其中福星、戊唑醇、世高为三唑类药剂,多菌灵、甲托为苯并咪唑类药剂,醚菌脂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在离体条件下,6种药剂对轮纹病菌的生长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世高、福星、征露和戊唑醇在试验剂量下,抑菌效果都达100%。在苹果枝干上,6中药剂对轮纹病瘤的形成虽都有抑制效果,但都不理想,其中世高的治疗效果最好,对病病瘤形成的抑制率也仅为55.6%,其他5种药剂的治疗效果都不足50%。
  针对褐斑病:试验测试了11种化学药剂对苹果褐斑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爱可、敌力脱、福星和使百克2号4种对苹果褐斑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的药剂,4种药剂在病菌侵染后第3天施用平均可达96.3%,在病害显症初期施用,能显著抑制病斑扩展和产孢;在产孢初期施用可显著抑制病斑产孢。从本研究的结果推测,在病原菌侵染后1周内用药,可有效防治苹果褐斑病。
  针对绵蚜:在春季苹果绵蚜发生期,利用浇灌的方法试验防治苹果绵蚜,选择地径约20厘米的苹果树,先调查试验树上苹果绵蚜虫落数,然后将根茎部挖小坑,分2次浇灌,每次1升,每株浇灌药液2升,浇灌后将土复原。每处理4株树,处理后7、14、21天调查防治效果,通过调查,在处理后7天调查各处理没有表现出明显防效,处理后14天,21天,250克/升噻虫嗪WG2000倍处理防效分别达到81.2%和94.6%,10%啶、抗乳油200倍防效分别为57.9%和90.7%,10%吡虫啉WP600倍防效分别为48.9%和71.8%。
  针对叶螨:在选取的14种药剂中,经过预备试验剔除,有四种药剂杀成螨活性、一种杀卵活性明显偏低,最终二斑叶螨杀卵试验完成了13种药剂的浸渍法毒力测定试验,杀若螨试验完成了14种药剂的叶片浸液法毒力测定试验,杀成螨试验完成了10种药剂的叶片浸液法毒力测定试验,通过对二斑叶螨的活性、天敌安全性、毒性等因素分析,选出6种药剂作为田间备选示范用药,分别是:浏阳霉素、螺\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酮、虫\腈、炔\特(其中炔\特国外使用多年,未发现抗药性)。混剂配方筛选出阿维菌素:四螨嗪=1:99、甲维盐:噻螨酮=1:14的配比,可以作为防治二斑叶螨的田间示范药剂。
  7 完成“IFP苹果园病虫害防控指南”的初稿。
  IFP苹果园植保技术指南初稿已经完成,全书共8万字,包括十章,准备在2010年春季经修订后,编印出来并寄给各个试验站参考使用。
  IFP苹果园植保技术指南目录
  第一章 IFP及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 ---------------------------------------------------------- (曹克强)
  第二章 苹果园有害生物的调查及预测 ---------------------------------------------------------- (曹克强)
  第三章 苹果园重要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控---------(国立耘、陈汉杰、李保华、孙广宇)
  第四章 缺素症及叶面肥施用注意要点 ----------------------------------------------------------- (李保华)
  第五章 杂草和脊椎动物的防控 ------------------------------------------------------------------- (陈汉杰)
  第六章 有机果园病虫害的防控要点 ------------------------------------------------------------- (孙广宇)
  第七章 果园常用农药 ------------------------------------------------------------------ (陈汉杰、孙广宇)
  第八章 农药的安全使用及药害 --------------------------------------------------------------------(国立耘)
  第九章 不同地域苹果物候期及有害生物发生时段 --------------------------------------------- (曹克强)
  第十章 不同物候期果园有害生物的防控要点 --------------------------------------------------- (曹克强)
  8 发布10-15次病虫害预测预报或技术简报信息。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撰写技术简报14期。
  题 目期次作 者
  赴澳大利亚考察报告第8期曹克强 陈汉杰 涂洪涛
  河南旱灾情况及对产区苹果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第14期过国南 阎振立 陈汉杰
  论苹果害虫的防治指标及其应用第20期陈汉杰
  烟台地区苹果园春季病虫管理的几项措施第27期李保华
  苹果病毒病的危害及防控建议第34 期国立耘 周涛 曹克强
  印度小裂绵蚜的发生及防控情况通报第41期曹克强 李强 孔宝华 石安宪 李云国
  保定试验站病虫害发生概况及发生趋势分析第47期曹克强
  烟台苹果产区苹果套袋前病虫害防控措施第52期李保华 张振芳
  5月份烟台地区苹果病害发生趋势预测第53期李保华
  2013年上半年苹果病虫害发生情况通报第60期曹克强 杨军玉 赵增锋 司丽丽
  雨季要有效控制苹果褐斑病仍需波尔多液第67期李保华
  体系岗位专家赴日本考察情况报告第71期孙建设 刘俊峰 曹克强 国立耘 徐继忠等
  赴欧洲“三国”考察情况汇报第91期赵政阳 孙广宇 梅立新 万怡震 高 华
  2013年苹果病虫害发生概况第99期曹克强 杨军玉
  工作快讯4期
  题 目期次作 者
  三门峡综合试验站举办技术骨干培训班并正式开通河南苹果网第4期韩立新 陈汉杰 过国南
  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栽培与机械技术研讨会纪要第16期曹克强 李丙智、孙建设、刘俊峰 徐继忠
  岗位专家西藏林芝地区苹果产业技术指导和调研第27期过国南 阎振立 陈汉杰
  苹果产业经济调研区域性协作研讨会在保定召开第60期霍学喜 孙建设 王金政 刘俊峰 曹克强 徐继忠 赵邦宏
  9 写出国内外苹果腐烂病、轮纹病、褐斑病、绵蚜防控技术现状。
  (技术发展报告已在11月份专门上传,这里不再赘述)
  10 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果农30次以上。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2013年度科技培训情况表
  培训名称或内容培训场次参加人数培训地址备注
  苹果病虫害防控、栽培与机械技术研讨会1150保定2月14-15日
  京冀地区苹果技术骨干短期培训班170保定3月1-6日
  果园春季病虫害管理技术1160石家庄天户峪2月23日
  苹果病虫害防控技术3300保定望都县3月9日
  5月31日
  8月16日
  果园病虫害监测及防控技术1300石家庄行唐县3月15日
  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2300山西运城市3月20日,9月3日
  苹果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190沈阳市6月11日
  苹果轮纹病和红蜘蛛的防治2120保定顺平县4月10日,6月26日
  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180陕西咸阳8月22日
  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160陕西白水8月24日
  苹果区域性病虫害及防治对策1150山东济南8月28日
  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180山西太谷9月2日
  苹果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1170北京昌平10月19日
  果园病虫害监测及防控新技术1210辽宁熊岳12月6日
  体系病虫防控、栽培、机械研讨会1100河北保定2月14日
  黄河故道地区苹果生产技术骨干培训班145河南商丘4月12日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1150商丘宁陵5月18日
  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180江苏、徐州丰县7月3日
  苹果生产技术培训会1150甘肃庆阳9月20日
  苹果病虫害周年综合管理技术179山东泰安
  苹果病虫害周年综合管理技术183山东烟台
  苹果生长前期病虫害综合管理170山东胶洲
  苹果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1150河北保定
  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与栽培技术1150保定
  陕西苹果栽培培训1100杨凌
  苹果早期落叶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1100旬邑县
  苹果腐烂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1130旬邑县
  苹果园春季病虫害防控技术1200蒲城罕井
  果园病虫害测报技术方法130宝鸡陈仓区
  苹果园春夏季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1100白水县
  有机苹果生产园腐烂病防治技术4400旬邑县郑家镇、张洪镇、丈八寺镇
  苹果病害综合防治技术62000洛川县
  苹果病害综合防治技术3700富县
  果树夏剪及病虫害防治1130马跑泉、花牛镇、中滩镇、渭南镇、伯阳镇、甘泉镇
  苹果蠹蛾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1100兰州
  苹果病虫的综合治理与无公害果品生产2500长武县枣园乡武家村、牛王村
  病虫害防控技术(苹果轮纹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治)150河北保定2月14日
  京冀区域苹果产业技术骨干培训197河北保定3月2日
  苹果病害研究进展及防治153北京市林保站3月6日
  苹果病害防治250北京市昌平崔村3月18日
  世界果品综合生产(IFP)制度与
  苹果主要病害的防治1100山西运城3月20日
  苹果及樱桃和杏病虫害的诊断与防治156北京昌平营坊昆利果品合作社4月29日
  农药与植物病害1170河北北戴河6月30日
  世界果品综合生产(IFP)制度与
  苹果主要病害的防治130北京延庆果办12月14日
  农药与植物病害1230河北石家庄7月6日
  有机苹果和SOD苹果生产关键技术1180甘肃省庆阳市党校室12月3日
  苹果与其它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及科学施肥195新疆农一师农业服务公司各兵团技术人员
  苹果与其它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及科学施肥3520新疆温宿县核桃林场1.2.3.4.5.6队果农
  苹果与其它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及科学施肥170塔格拉克牧场
  苹果与其它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及科学施肥150新疆农1师11团
  苹果与其它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及科学施肥170新疆农1师12团
  苹果与其它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及科学施肥150新疆农1师15团
  苹果病虫害的防治及科学施肥技术115北京昌平香堂
  苹果与其它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及科学施肥2180河北衡水南午村果农
  合计739953
  除完成以上考核指标外,病虫防控研究室在2013年出版教材、专著3部、发表论文58篇,国家专利5项、主持或参加相关课题11项,取得科技成果4项。
本文源自:转载保留版权,源头地址
------分隔线----------------------------
上一个报告总结:
下一个报告总结:
欢迎您的光临与惠顾
欢迎您的光临与惠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园林专业毕业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