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培养大学生培养计划知识应用能力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请扫描分享到朋友圈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肖桃华;潘国培;
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的尝试  09一、引言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能力已越来越重要。对听力的基本要求主要是: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一般性题材讲座和语速为每分钟130~150词的英语国家慢速英语节目,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学了将近十年的英语,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和一定量的词汇,具备了初步的英语阅读能力,但是他们的听力与要求明显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二、影响大学非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因素当前影响大学非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的构成要素对听力理解的影响(1)语音方面例如发音不准,这样肯定会影响学生辨音能力的培养:不知道如何连读与不清楚哪里该强读和弱读;分不清单词或句子的重音。(2)词汇方面很多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去记英语单词,但是能活用的单词非常少,所以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单词上,从而影响了对整个句(本文共计2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8.00元/期全年定价:6.40元/期 共76.80元
古为今用,用“历史”启迪“生命”         摘要:通过理科教学改革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成立理综实验班、知行教改班为抓手,构建合理的理科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性的"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提高工科学生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通过理科教学改革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成立理综实验班、知行教改班为抓手,构建合理的理科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性的理科选修课程,扩展理科知识,探索提高工科学生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中国论文网 /9/view-4262221.htm  关键词: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方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大力气,其中写道:“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新形势下如何适应市场需求,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是摆在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   针对工科大学生普遍存在适应性较弱、实践应用能力较差、科技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在现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本文将从提高工科大学生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出发,探索培养理科基础知识扎实、实践与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策略与途径。   一、提高工科大学生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必要性   实践环节作为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然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重视理科知识的传授,容易忽视理科知识与工科实践的有效衔接,致使许多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后劲不足、耐力不够,出现对深层次工程技术问题解决能力有限,难以找到理论突破口的情况。   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践环节中得到加强,这已成为人才培养中的共识,实践环节也成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调查发现,在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工科大学生,虽然动手能力强、工作上手快,但往往却存在后劲不足、创新耐力不够的现象,这是工科大学生理科知识欠缺、理科知识与工科实践衔接不畅、理科知识在工科实践中主要靠个人内化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解决学生创新能力不持久、耐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探索工科大学生培养的新模式,我校通过立项《推进理工融合,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与《拔尖人才“两阶段培养模式”在“知行教改班”中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研究,通过设立理综实验班、知行教改班,培养一批优秀工科大学生。通过理科分级教学,理科和专业双重导师指导、“两阶段”培养模式等一系列培养措施,使教改班的学生接受更加深入、持久的理科知识讲授和运用指导,实现理科知识在工科学习中的贯通,最终形成扎实的理科基础和长久的理科动力源头,使工科实践活动在理科知识的指导和渗透下,更加有效和科学。   二、以培养人才目标为宗旨,推动理科课程教学改革   加强工科大学生理科基础知识和理科知识的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高等工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理科知识素质和创新素质教育的工作,要以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中心,突出教与学的双主体性关系,即以师生互动为基本特点,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存在,互相协同,最后形成一种最优的互动关系。将数学教学、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实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大学物理、物理实验教学与物理实验竞赛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工程化学教学与开放化学实验室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及将理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践与各工科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不断地提高工科大学生的理科基础知识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理科基础、较强的实践与应用能力以及突出的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工科大学生理科知识的实践与应用能力的教育,主要包括①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②课堂授课和课外训练相结合;③结合不同学科的优势和特点,注重学科交叉领域和前沿领域知识的融合。   我们在近几年的大学理科教学和实践过程中,按照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对大学生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进行一系列有益的探索,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在教的环节上下功夫,改变传统大学理科教学方法,在理科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在保证牢固掌握基础的同时,力求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1.在理论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形成。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教师进行指导,并对学生科研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鉴定,突破书本与课堂的局限和范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研究型学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的角色从以“教”为主逐渐转化为以“导”为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经常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教学参考书或文献,教师还可列出自学要点,布置自习思考题与讨论题,便于学生抓住重点与本质,掌握自学方法;举办一定范围的学习交流活动,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在实践教学中,结合实际教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开设实验课程的门数和学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数目;面对师生开放实验室,在物理、化学、工程图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创新学分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设计性实验,通过学生查阅资料或运用已获得的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经过独立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报告的过程,使学生经历了科学研究的初步实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将更注重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的习惯,达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三、构建合理的理科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性的理科选修课程,扩展理科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大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来源于广泛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我们对理综实验班、知行教改班的学生开设了强化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多层次选修课程,作为这些学生的必修课,以达到扩展理科知识,促进理科知识应用的目的。   数学系列课程是工科大学生的主干课程,培养大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因此在打好数学基础的同时,以校级选修课数学实验、数学建模I、数学建模II及其应用为切入点,以数学实验室为场所,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际问题为驱动,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团队,由教师跟踪指导,这样可以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使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相互影响,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工程物理选修课作为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必修课的拓展和补充,通过介绍物理学与诸多其他学科的交叉知识,旨在起到基础理论与高新技术之间的“桥梁”作用,教学内容的选取以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各种新技术的物理学原理、物理效应、实验技术为重点,使物理课程与正在广泛使用的现代技术密切结合起来。涉及内容主要包括纳米材料与科技、Ⅲ-Ⅴ族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生物物理与科技、THz电磁波产生与应用、超快光电导开关的性能与应用等诸多先进领域。课程分别由五位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并鼓励学生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组与在读硕士生、博士生一起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激发学生科研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提出问题的意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设计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工程化学、大学化学基础实验作为校级选修课,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实行“开放实验室”,通过学生实验教学网预约实验时间,一人一台套;同时对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实验项目自选和实验时间自行安排,其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均由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自行拟定,经指导教师审阅修改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大学化学与近代实验方法选修课体现新课程的有关要求,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化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化学,学会学习,具有一定的化学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并运用深人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易于接受,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方法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实施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参加一些科技活动,以求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强化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上,我们坚持基础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逐步完善“厚基础、重技能、高素质、宽知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丰富的理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科人才。   四、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竞赛活动,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理科基础,较强的实践与应用能力,以及突出的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创新性工科人才,除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外,必须在良好训练条件的基础上,提供有力的科学指导,也就是理科知识应用创新阶段,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节能减排科技竞赛、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高等数学竞赛、大学物理实验竞赛、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力学竞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完成理科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过程;通过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完成理科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与深化,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我们在探索提高实践与应用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育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一个成功的培养策略可以通过有计划地、有方案地组织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目的明确地参与创新教育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和发现,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独立学习、独立研究、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使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并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   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赛事,我们认识到竞赛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的载体,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中所激发出来的创造性往往是任何课堂教学都无法做到的。   工科大学生理科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大力合作。把竞赛与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和竞赛活动中来,进一步扩大受益面。   参考文献:   [1]张向东,等.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与途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35-438.   [2]贾贞.探索经济危机形势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J].教育长廊,2009,(10)(上旬刊):57.   [3]徐毅.工程物理实验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1997,(2):53-54.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重点项目(09BZ19);陕西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11BY28)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谈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对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促进作用.doc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浅谈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对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促进作用.doc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3:56:51|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浅谈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对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促进作用.doc.DOC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和实践--《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和实践
【摘要】:本文以地方普通高校为重点研究对象,从这类院校数学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学生的实际出发,探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问题。以认知心理学和现代课程论、教学论基本理论作指导,深入研究了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内涵及其结构;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数学知识的获得的关系;数学知识的继承与现代化的关系。形成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整体策略。用现代新的观点、新的数学思想考察传统的教学内容,探索从新的角度进行处理,精简、调整教学内容,补充现代的实用的知识。首先在一元函数微分的教学中运用同化理论取得了突破,成功后稳步扩展。选择好结合点,整合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建模,淡化手工运算技巧,减少冗长计算,优化教学内容。从基本概念的讲述到知识的综合应用,构建精简、优化、实用的高等数学知识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替代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改善、充实基本理论的教学,建构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认知结构。习题课单设,增开实验课,集中综合练习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建立完备的稳定的应用能力培养体系。这样,三条渠道协调配合,在增长高等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增强数学应用能力,在增强数学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巩固、加深和丰富高等数学知识。实现在整个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应用型知识明显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达到最终目标:使学生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O13-4;G642【目录】:
中文摘要3-4Abstract4-8第一章 绪论8-17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8-10
一、问题的提出8-9
二、研究的意义9-10 第二节 国内外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综述10-13
一、国外的研究综述10-12
二、国内的研究综述12-13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13-14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4-17
一、研究的思路14-15
二、研究的方法15-17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17-26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17-24
一、知识的建构18-19
二、知识的表征19-20
三、知识学习20-22
四、问题解决22-24 第二节 现代课程论、教学论相关理论24-26
一、现代课程论的相关理论24
二、现代教学论的相关理论24-26第三章 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与高等数学教学的关系26-31 第一节 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及其结构分析26-28
一、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含义26
二、数学应用能力的结构分析26-28 第二节 数学应用能力与高等数学教学的关系28-31
一、数学应用能力与数学知识28
二、数学应用能力与练习(含实训)28-29
三、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与高等数学教学的关系29-31第四章 大学高等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策略31-44 第一节 改革与调整课程内容31-36
一、改革与调整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31-32
二、探索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认知结构构建新的课程体系32-33
三、与专业知识结合构建结合型认知结构33-35
四、介绍数学建模思想增强数学建模意识和能力35-36 第二节 教学方法改革策略36-41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36-37
二、改革基本理论的教学37-40
三、引导学生按现代方式学习40-41 第三节 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41-44
一、改革单一的教学模式41
二、合理分配、安排时间41
三、精心准备、指导41-44第五章 具体案例分析44-68 案例一:一元函数微分的教学44-49 案例二:全微分的教学49-59 案例三:使用MATLAB进行近似计算59-64 案例四:数学建模综合训练64-68附录68-70参考文献70-71后记71-7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岚;;[J];大学数学;2007年04期
董毅;程伟;;[J];大学数学;2011年04期
李远华;刘恒;;[J];大学数学;2011年05期
曾玖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孙勇;;[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8期
谢明初;朱新明;;[J];数学教育学报;2007年01期
史宁中;;[J];数学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曾玖红;;[J];数学教育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阳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苑青松;;[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刘亮;[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杨旭辉;张振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徐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吉执来;;[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王春娜;赵建庄;贾临芳;吴昆明;梁丹;;[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2期
刘四英;桑青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邱冠寰;林琳;;[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5期
车立新;罗香怡;;[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文力;;[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谌安荣;;[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王洪;艾廷华;;[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李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李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贺素芝;;[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潘学丰;孟子厚;;[A];运输噪声的预测与控制——2009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高丽萍;;[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丁俊武;;[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张家贤;;[A];2009航海技术实践研究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洪朋;[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向海英;[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高志明;[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方成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刘翔;[D];西南大学;2011年
李静;[D];西南大学;2011年
陈荣;[D];西南大学;2011年
王忠厚;[D];西南大学;2011年
常志利;[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赵志英;[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明涛;[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刘雄;[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刘圣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严艳琳;[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陈余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喻姗姗;[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李婷;[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丁爽;[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钟海英;[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黄立宇;[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刘银萍;[J];大学数学;2003年05期
李岚;;[J];大学数学;2007年04期
李岚;[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董毅;;[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李生文,朱晓平;[J];高等建筑教育;2001年01期
李岚,周大帅;[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刘楚中,罗汉,李晓沛;[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年01期
刘楚中,黄立宏,庾建设;[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年03期
谢明初;;[J];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廖运章;[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于秀英;;[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3期
汪立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熊蕙萍;[J];高等理科教育;1995年04期
陆峰;;[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陆峰;;[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陆峰;;[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徐小峰;;[J];青春岁月;2010年10期
刘凤芝;;[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富成华;崔殿军;;[J];辽宁高职学报;2007年06期
徐兰栓;李春香;;[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素然;梁宏英;;[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张俊芳;张艳芳;;[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李泽妤;窦家维;郝莹;;[A];2006“数学技术应用科学”[C];2006年
单正垛;;[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刘桂清;;[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2(9)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9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王希胜;;[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蒋维聆;;[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王贺元;;[A];数学及其应用文集——中南模糊数学和系统分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卷)[C];1995年
李晓红;;[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张青民;归庆明;孔绍文;;[A];数学及其应用文集——中南模糊数学和系统分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卷)[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太康县符草楼镇老屯村小学
王玉香;[N];周口日报;2011年
四川渠县天星初级中学
江小琼;[N];学知报;2011年
丁敏;[N];黔西南日报;2009年
;[N];中国教师报;2005年
邬宝山;[N];人民武警;2003年
李丽萍;[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刘向华;[N];吉林日报;2001年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童嘉森;[N];中国教育报;2004年
山东苍山县东苑高级中学
杨传彬 刘林;[N];学知报;2010年
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 王晓云;[N];江苏教育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玖红;[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熊慧军;[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黄展荣;[D];广州大学;2012年
曲靖;[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李小桂;[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王佳;[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冯海铃;[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欧阳红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温启军;[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刘莲;[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培养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