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食疗的食疗方法有那些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  有时宝宝经常摇头或抓耳朵,还特别喜欢大人给他揉耳。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宝宝的外耳道长了湿疹。和头上、脸上长湿疹一样,外耳道也常常会长湿疹。有些成人也会和宝宝一样,患上外耳道湿疹,得了外耳道湿疹怎么办?小编教你治疗法。
  治疗外耳湿疹的方法有哪些
  西医治疗法
  1、病因治疗:找出病因,去除过敏原。病因不明者,停食辛辣、刺激性或有较强变化原性食物。不要抓挠外耳道,不要用水清洗;如怀疑为局部用药引起应停用这些药物;如由中耳流脓液刺激引起者应积极治疗中耳炎。
  2、全身治疗: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啶、西替利嗪等。如继发感染,应口服抗生素。
  3、局部治疗:急性湿疹渗液较多者,用炉甘石洗剂清洗渗液和痂皮后,用硼酸溶液或醋酸铝溶液湿敷。干燥后用氧化锌糊剂或硼酸氧化锌糊剂涂搽。局部可用紫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亚急性湿疹用氧化锌糊剂或硼酸氧化锌糊剂涂搽。慢性湿疹、涂搽氧化锌糊剂或硼酸氧化锌糊剂、10%的氧化锌软膏。白降汞软膏、抗生素激素软膏、或艾洛松等软膏。皮肤增厚者可用3%[的水杨酸软膏。
  4、急性、亚急性期间暂缓预防注射和接种牛痘。
  中医治疗法
  一、辩证选方
  1.风热湿邪侵袭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方药:除湿汤(《眼科纂要》)加减。连翘10g,滑石15g,车前子10g,枳壳6g,黄连6g,黄芩10g,木通12g,陈皮10g,荆芥10g,防风10g,茯苓10g,甘草6g。若风盛面痒剧者,加蝉蜕、白蒺藜法风止痒;湿盛而黄水淋漓,糜烂为主者,加泽泻、苡仁等渗利水湿之品;热毒盛而红肿痛剧者,加黄柏、栀子、丹皮等清热解毒凉血。
  2.血虚生风化燥
  治法:养血滋阴,祛风止痒。
  方药:四物消风汤(《外伤科学》)。当归10g,川芎10g,生地15g,赤芍10g,荆芥穗6g,防风10g,白鲜皮10g,薏苡仁10g。若有出血点或血痂者,加黄芩、丹皮清热凉血;皮肤粗糙、增厚甚者,加丹参、路路通、姜黄活血生新;气虚之证明显者,加黄芪、党参、白术以助益气养血。
  三、其他疗法
  (一)局部清洗
  黄水淋漓、糜烂者,用防风15g,苦参、银花各30g煎水,加枯矾适量,清洗患处。结干痂或脓痂者,用野菊花、蒲公英各60g煎水,清洗患处并湿敷。
  (二)涂、搽、敷药
  急性湿疹,可于局部清洗后吹青黛散(青黛60g,石膏120g,滑石120g,黄柏60g,研粉和匀),或搽三黄洗剂(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量,水煎去渣)或25%黄连油混悬液(黄连粉25g加入75ml蓖麻油内),或患处撒布黄连粉。慢性湿疹,可用黄瓜藤烧炭存性,香油调搽,或搽紫连膏(黄连、黄柏、紫草各15g,生地、当归各30g,冰片3g,凡士林500g)。
  中西医结合治疗
  局部先用西药清洗,然后外用中药。其方案是:先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及耳廓疮面,再外用冰硼散、西瓜霜、或蒸馏水调雄白散(雄黄、松香、明矾、枯矾、黄丹各等分,共为细未。)为糊状涂于患处,每日2次。
  宝宝得了外耳道湿疹怎么办?
  外耳道湿疹,药物或其他过敏性物质刺激,以及湿热、毛织品、食物尤其是蛋白质等因素刺激,都可能诱发此病。家长需要仔细寻找病因并除去,宝宝应适当减少容易致敏的食物,如鱼、虾、蛋类及奶制品。才能避免此病复发。
  如果宝宝的耳朵已经患有湿疹了,妈妈不可用温水清洁耳部,保持宝宝耳朵的干燥很重要。如果渗液较多,可用炉甘石洗剂或70%酒精涂抹,并保持局部干燥。如果渗液较少,可涂抹1—2%龙胆紫药水、激素软膏、氧化锌油等。较干燥无渗水者,可用10—15%氧化锌软膏、派瑞松(1%硝酸益康唑或0.1%曲安奈德)外涂。有少量渗液者,可用龙胆紫水溶液或氧化锌糊剂等。渗出多者可用3%双氧水清洗后,再用3%硼酸溶液湿敷。外耳道湿疹不便湿敷,可单用双氧水清洗。待渗水减少后,可用上述药物涂布。遇渗液过多,可同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感染明显者,要使用抗生素。
  小贴士:千万不要用肥皂水清洗湿疹部位,否则会加重局部刺激,也不可涂抹红霉素药膏。防止因痒搔抓患处,应给病儿剪短指甲或戴布手套。毕竟外耳道湿疹不是什么大病,对全身无严重影响,一般待宝宝2—3岁多能自行痊愈。
[] [] [] []
[责任编辑: 王化强]
| 分享到:
请点击进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新华网重庆频道编辑部 电话:023-
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为广大民众所认同
[深度] [言论]
社区\博客\微博
[推荐] [直播] [访谈] [专访] [新闻发布会]
重庆新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湿疹食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