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品区域论文综述怎么写写

千年古城展新姿
区域高地竞风流――城前镇2013年工作综述
您当前的位置:&>&&>&
2014年元旦,城前联合购物广场内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天虽寒冷却挡不住人们的购物热情;蓝陵湿地公园内两对新人身着结婚礼服,笑容洋溢地投入到婚纱照的拍摄中;蓝陵公园处,青年人三三两两地徜徉、老人围坐唠嗑、小孩子跑来跑去,勾勒出一番城市生活新景象&&
该镇2013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举全镇之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全年完成国地税收入1288万元,同比增长121.7%,固定投资完成12.05亿元,同比增长60.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个,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4个,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3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119万元。同时,城镇建设、工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均展开了新的纪元,蓝陵古城焕发出了旺盛生命力,区域小城市迈出了坚实步伐。
产业化蕴育强大支撑& 镇域经济全面振兴
镇驻地西部、岚济路两侧新建的5000亩企业园区,涵盖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加工、轻工产品制造、仓储物流、综合服务五大功能分区。&五纵五横&的交通路网、水网、电网、排污网全部配套,标准化园区已初具规模。一是龙头企业增多。以绿奥土特产、康美食品、金秋粮油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以雪达制衣、锦利源制衣、宝华制衣为引领的服装加工制造基地;以富平工贸、一元工贸为主导主的轻工产品制造业&&与此对应的服装加工业和农产品制造等主导产业渐露端倪。二是产业阶梯化形成。发挥传统商贸物流中心优势,在商贸城、商业街、商贸广场的基础上,交运购物广场、联合购物广场、时尚财富广场等大型综合服务类商贸企业成为继园区企业的第二梯队;在建的中央商务区、CBD酒店、新天地广场也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三是吸收城市新增人口明显。目前,在城前园区工作的人员总数在3000人以上,其中有1400多人为今年城市新增人口;在商贸城、联合购物广场等从事经营、服务的人员总数超过5000人。
城镇建设增质提速 &小城市雏形基本形成
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按照小城市的标准,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一是确定城市规划布局。遵照&北保、东控、西调、南拓&的城市发展思路,整个城区规划为&三河、五区&,&三河&即:依托柳峪河、戈河和刘庄河,构建环城滨水景观功能带;五区:城北蓝陵古城文化区、城中现代商贸核心区、城东生态宜居区、城南高档商务区和城西五个功能区。二是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完成城区&六纵六横&路网规划建设,完成城泰路、城兴路、岳峰山路等主干道路拓宽、绿化、亮化工程,完成人行道和地下各类管网铺设。镇区新安装路灯300余盏,放置垃圾桶350个,启动镇区西一环、东一环、北一环道路建设。三是生活环境得到优化。迎宾公园、戈河花园投入使用,蓝陵湿地、蓝陵广场、水泊绿地全部完工,3处生物技术排污设施投入使用,新建2处压缩式垃圾中转投入使用。惠民服务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兰星石油、天然气项目正进行加油、加气站建设;邹城二院病房综合楼、镇中心敬老院完成主体,群众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富居工程多点开花& 人口虹吸效应显现
坚持城镇化以人为本思想,启动富居工程。不但能让农民群众进的来,更能满足他们住的好、能致富美好愿望。一是合村并点新建社区。按照土地置换政策,启动新农村社区建设,戈河花园、刘庄社区已正式投入使用,富居花园正进行建设,已完成6栋楼房主体;富丽家园、富都新苑已完成选址、规划、设计等工作,明年即可开工建设。二是商业开发标准住宅小区。城前小区,时尚广场等一批以商业开发为主的小区先后投入使用,成为城区的人口高端聚居区。三是商贸繁荣留住流动人口。在城前商业街、商贸城等经商、打工的外来人口、流动人口纷纷购置房产在城前居住,目前全镇新增城镇人口中超过20%为外来人口。
农田水利方兴未艾& 生态农业蓬勃发展
坚持水利先行、突出重点的思路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把农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一是抓好农业大项目。康王岭生态桃花园、康美食品等做为农业基地、农产品加工龙头得到了全镇的大力支持,迅速形成规模和带动效应。该镇承办了邹城首届农展会、主办了第二届特色农展会,提高是全镇农业的知名度。规划建设了大枣、大樱桃、苹果等五大万亩绿色林果基地。二是加快水利塘坝等基础建设。今年新建大小塘坝21座、桥涵16座,建设生产路86公里,完成土地整理5600余亩,三是大兴农业新型合作组织。今年该镇成立了20余家以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超市的农民组织,招引白岩田食品、康美食品等加工企业,先后成立56家各类合作社、协会,提高了群众组织化程度。
精神文明创新频出& 社会氛围愈加和谐
为彰显地方特色,营造和谐氛围。该镇坚持以精神为引领,以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实施乡村文明四季行活动。在年初确定精神文明建设要点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搞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各类评选表彰为依托,搞活村级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群众热情。二是开展&四德&工程、乡村文明行动等活动。全镇111个村全部开展了&四德&工程建设,共评选出&好媳妇&、&道德模范&、&四德之星&等先进典型568人,完成6处&乡村文明示范区&建设,县级以上文明村庄46个;以管区为单位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三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投资400多万元,出动大型机械1256台时,共新建排水沟267公里,粉刷墙壁160万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60万株,安装路灯3657盏。其中大崇村、大岔河两个村被评为济宁市是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村庄。
文字报道:孔金龙
责任编辑:郭文强
免责申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
版权所有:中共邹城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联系电话: Email:
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 鲁ICP备号你的位置:&&&&县情综述(区域图)
永定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苏区、侨区、矿区、烟区,又是蜚声世界的福建土楼之乡,是全国对台工作重点县和全省旅游重点县,是纯客家县。
名称来历 &建县时,朝廷寓“永久平定”之义,取名“永定”。
地理位置 &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6°24′31″~117°04′47″、北纬24°22′24″~25°05′35″。东连漳州市南靖县,东南与漳州市平和县交界,西南与广东省大埔县、梅县接壤,西北与上杭县相连,东北与新罗区毗邻。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中山路1号,电话区号0597,邮政编码364100,距龙岩市区48千米。
政区沿革& 唐天宝元年(742年),属龙岩县。大历四年(769年),在湖雷下堡置上杭场,南唐保大十二年(954年),徙上杭场于秇梓堡(今高陂北山),宋淳化五年(994年)升上杭场为县(至道二年迁至鳖沙),均属上杭场(县)。元朝,亦归上杭县管辖。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析上杭县溪南、金丰、丰田、太平、胜运等5里19图设县,定名永定,属汀州府。
1913年,废府建制,属西路道。1914年,改西路道为汀漳道,属汀漳道。1916年废道,直隶福建省。1933年12月,“福建事变”后,属龙汀省。1934年7月,属福建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35年至1936年1月,属第六行政督察区。1937年4月,属第七区。建县直至民国前期,地域、疆界均无改变。1936年4月,丰稔市划归上杭;合溪划归永定;走马坑、凹下、下岐坑归上杭;池溪、三坝以黄潭河为界,河东归永定,河西归上杭。1940年3月,峰市特种区、上杭县洪山乡和龙岩县竹子炉划归永定。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1929年建立县苏维埃政府,于1930年归属闽西苏维埃政府,下辖12个区,123个乡,1323个村。1935年县苏改属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后属中共闽粤赣边省委。1938年3月,转入革命基点村活动。
1949年9月,成立县人民民主政府,废除民国时期的行政建制,辖9个区,属第八专区。1950年1月,改县人民民主政府为县人民政府,所辖区数不变。1950年4月,第八专区改称龙岩专区,隶龙岩专区。1951年2月,龙溪专区平和县湖山乡划归永定,增设湖山区,即第十区。1952年2月,增设岐东、堂溪2 区。1956年6月,将12个区合并为1个县属镇(凤城镇)、7个区。1957年4月,撤销区建制,设1个镇、36个乡;12月,将上杭属地合溪乡洪教、溪南、武北划归永定。1958年2月,将高陂的悠远(包括龙星、中联、联合3村)划归龙岩县红坊乡;9月,全县37个乡镇并为1个镇、12个乡;10月,建立人民公社体制,将13个乡镇改为13个人民公社。1959年12月,建立先锋烟场。1960年,将13个公社并为9个;1961年调整为38个,其中除城关公社下辖的6个公社和峰市公社下辖的2个公社外,其余30个公社归属于6个工委。1963年设省办西溪农场。1965年3月,西溪公社并入西溪农场;同时撤销工委,将38个公社、2个场并为25个公社、2个场。1970年龙岩专区改称龙岩地区,隶龙岩地区。1970年12月,又并为15个公社、1个场,下辖222个生产大队、2435个生产队。1972年11月,恢复西溪农场。
1983年7月建立凤城镇。1984年5月,改坎市公社为坎市镇;7月,恢复乡镇建制,西溪农场并入西溪乡,设2个镇、15个乡、1个场;9月,金砂从城郊乡划出设乡。1987年6月,下洋撤乡建镇;7月,虎岗从高陂划出设乡,大溪从湖坑划出设乡;至年底,全县设3个镇、17个乡、1个场。1992年10月,抚市、高陂、湖雷先后撤乡建镇。1993年,湖坑撤乡建镇,培丰从坎市划出设乡,龙潭从抚市划出设乡,陈东从岐岭划出设乡。1994年,培丰撤乡建镇。1996年10月,龙岩撤地设市,属龙岩市。1997年,龙潭撤乡建镇,高头从古竹划出设乡。1998年9月,峰市撤乡建镇。至此,全县设10个镇、14个乡。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凤城、高陂、坎市、培丰、抚市、龙潭、湖雷、湖坑、下洋、峰市10个镇,虎岗、堂堡、合溪、高头、古竹、大溪、陈东、岐岭、湖山、城郊、西溪、金砂、仙师、洪山14个乡,共24个乡级政区;有1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61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36个居民小组、3200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8.0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33万人,城镇化率39.5%。另有流动人口7.64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4.92万人,占51.9%;女性23.11万人,占48.1%;18岁以下8.93万人,占18.6%;18~35岁15.05万人,占31.3%;35~60岁18.02万人,占37.6%;60岁以上6.03万人,占12.5%。总人口中,汉族47.96万人,占99.9%;有畲族、壮族、土家族等23个少数民族,均为外地迁入,人口615人,占总人口的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3.3‰,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6.8‰。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9.3千米,总面积2226.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2175.3平方千米,占97.7%;水域51.2平方千米,占2.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16人。
地形地貌& 340%;丘陵,约占15%;河谷盆地和山间盆地,约占45%。全县最高点为虎岗乡汉洋村赤岩头,海拔1547米;最低处为仙师乡芦下坝永定河末端,海拔69米。
气候 &永定地处北回归线北侧、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地段,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湿润温和,夏长而不酷热,冬短而无严寒。多年平均气温20.1℃,1月平均气温11.3℃,极端最低气温-5.1℃(1999年12月23 日);7月平均气温27.5℃,极端最高气温39.2℃(1963年9月 2日)。最低月均气温6.9℃(1963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8.5℃(1969&& 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最大日较差25.1℃(1963年1月15日)。无霜期年平均305天,最长达347天,最短为25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42.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606.9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59天,最多达197天(1961年),最少为134天(1958年)。极端最大年降雨量2479.8毫米(1983年),极端最少年降雨量1157.7毫米(1958年)。降雨集中在每年3―9月,6月最多。
水系水文& 境内河流均属山区性暴涨暴落河流,受地形、气候的影响极大,其特征是水量丰富,河道坡降大,流速快,汇流时间短。境内溪流众多,呈树枝状分布,流域面积在15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41条,分属汀江水系(含汀江干流、永定河、金丰溪、黄潭河,流域面积2153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96.7%)、梅河水系、梅江水系、九龙江水系,河流总长度646.4千米,河网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19.7亿立方米(不含入境径流)。主要河流:汀江干流,自县内西南角入境,流经洪山、峰市,境内河长25.2千米,流域面积212平方千米,入境径流量171立方米/秒,出境径流量234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永定河、黄潭河等。永定河,发源于培丰田地竹子炉和虎岗笔架山,从东北至西南贯穿全境,全长95.1千米,流经高陂、坎市、抚市、堂堡、湖雷、凤城、城郊、仙师、峰市,于芦下坝汇入汀江,流域面积107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30.3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悠远溪、文溪、文馆溪、抚溪、堂堡溪等。历史最大洪水流量2440立方米/秒,重现期118年,发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廿二日,“东关水涨至耥耙街数尺,楼店尽倒,船泊于东城口。”1958年县水文站设站以来,实测最大流量2220立方米/秒,重现期70年,发生于1966年8月17日;次大洪水流量1580立方米/秒,重现期20年,发生于1996年8月8日。金丰溪,发源于古竹乡洋竹村,流经古竹、湖坑、大溪、岐岭、下洋,从下洋镇出境流入广东省大埔县,境内流域面积668平方千米,全长57.5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8.1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高头溪、奥杳溪、南溪、陈东溪等。黄潭河,源于上杭,在仙师乡金寨村齐潭入境,至华侨村河口汇入汀江,境内长13.9千米,流域面积198平方千米,入境年径流量37.4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灌洋溪、汤湖溪、合调溪、金寨溪等。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探明的矿藏资源有36种。其中非金属矿有煤、石灰岩、红色花岗岩、辉绿岩、混合岩、霏细岩、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耐火粘土、水泥原料黏土、瓷砖黏土、建筑砂、建筑石、石墨、石英砂、高岭土、钾长石、铝土、硅石、水晶、矿泉水等22种;金属矿有金、铜、铅、锌、锡、钼、铌、钛、钴、钽、稀土、铁、锰、钨等14种。其中煤储量3.6亿吨。已经开发的煤矿位于虎岗、高陂、坎市、培丰、抚市、龙潭等6个乡镇。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21.7万千瓦,可开发73.1万千瓦,已开发70.5万千瓦,占可开发量96.5%。地热资源有温泉,已开发利用的9处,其中凤城、合溪各1处,城郊2处,下洋5处。林业资源有林业用地1751.9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8.7%,绿化程度91.2%。有桫椤、红豆杉等珍稀植物。珍稀动物有穿山甲、蟒等。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冰雹、寒害等。其中水灾最为频繁,损失也最大。新中国成立至2011年62年中,共发生水灾17次,出现概率为3.7年一遇,主要发生在6~8月。较严重的水灾有3次,分别发生于1966年8月17日、1996年8月8日、2006年6月18日。其中以1996年8月8日水灾造成的损失最为巨大。该年8月7~9日,永定连续3天出现大暴雨,降雨总量406.8毫米,为百年罕见的强降雨过程。水灾使全县23个乡(镇)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总受灾人数28万人,被洪水冲走、房屋倒塌被压埋等原因致死者99人,农田受灾25万亩,倒塌民房32635间。农、林、牧、工厂矿山、水利水电、邮政通讯、道路交通等行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0.45亿元。
旱灾,新中国成立至2011年共发生15次,出现概率为4.1年一遇。尤以春旱、夏秋旱对农作物危害最大。较严重的旱灾有5次,分别为1964年10月至1965年1月冬春旱、1987年春旱、1991年4~6月春夏旱、2004年春夏旱接着秋冬旱、2007年7月夏旱。其中以2004年最为突出,全年雨量1147.9毫米,仅为多年平均雨量1606.9毫米的71.4%。当年,受干旱影响,棉花滩水电厂全年发电量6.4亿千瓦时,仅为装机设计发电量的42.4%。
永定是正在掘起的海西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素有“烤烟之乡”、“南方矿区”、“旅游胜地”、“龙岩的工业大县”、“投资热土”等美誉。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95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0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80.78亿元,增长19.0%;第三产业增加值41.97亿元,增长7.0%。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5.3:55.7:29.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0070元,比增31%。
农业& &耕地面积367724亩,人均0.8亩;林地面积264.5万亩。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0.5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0.6亿元;2011年达到36.5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8%。2011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926元,比上年增长18.4%。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粮食产量13.1万吨,人均273千克;其中稻谷12.1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蔬菜等。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4.5万亩,产量5575吨;蔬菜种植面积15.2万亩,产量25.9万吨,主要品种有“六月红”芋、芥菜、萝卜等,其中“六月红”芋产量4.2万吨,芥菜产量3.6万吨,萝卜产量2.6万吨,大白菜产量2.4万吨,包菜产量2.3万吨。永定红柿、“六月红”芋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畜牧业以生猪、家禽养殖为主。2007~2011年,连续5年被财政部、农业部等部委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11年生猪出栏 82.3万头,年末存栏51.6万头;羊出栏3744只,年末存栏3459只;牛出栏7700头,年末存栏1.0万头;兔出栏88.6万只,年末存栏26.4万只;家禽出栏340.8万羽,年末存栏150.5万羽;蜜蜂16341箱,产蜂蜜377吨。2011年肉类总产量68679吨,其中,猪肉62304吨,牛肉772吨,羊肉51吨,禽肉4401吨,兔肉1135吨;禽蛋3846吨,鲜奶93吨。畜牧业总产值16.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7%。
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11.4万亩,其中防护林16098亩,竹林90亩,四旁树木60.8万株,林木覆盖率72.6%,活立木蓄积量773.8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15.2万亩,产量9.7万吨,主要品种有红柿、琯溪蜜柚、芙蓉李、美蕉等,其中红柿45932吨,琯溪蜜柚10360吨,芙蓉李7516吨,美蕉9912吨。
渔业以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罗非鱼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水面7.4万亩。2011年,已利用水面7.2万亩;网箱养鱼150箱,产量302吨;鱼塘养殖面积2197亩,产量1209吨。水产品总产量4667吨,渔业总产值830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3%。
2011年,拥有大型农业机械167台(辆);名优特农产品有红柿、毛竹、瘦肉型猪、巴戟天、“六月红”芋,绿色环保农产品有芙蓉李、“六月红”芋、美蕉、绞股蓝茶。福建省名牌产品有招宝牌山鸡、野猪,古木督牌美蕉,草苞牌兔饲料。“招宝”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土楼牌永定菜干、巴戟天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砂乡上金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工业& 是福建省重要的能源和建材工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以煤炭、建材、电力、机械制造、光电信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其中机械制造、光电信息等非资源型产业正在朝产业集群化方向发展。工业总产值1949年为132万元,1978年达3847万元;2011年达到174.3亿元,比上年增加17.3%,工业增加值65.8亿元。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家,职工29064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1.3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2家,职工3818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49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2家(龙岩盛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永定煤炭公司);工业园区3个(永定工业园区、龙岩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永定工业园南部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2个(培丰工业集中区和金丰工业集中区),其中省级园区1个(永定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1个(龙岩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初步形成以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光电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群。
至2011年末,省名牌产品有闽福牌、十大牌普通硅酸盐水泥,好日子牌绞股蓝茶、红糖姜茶、左酸右甜梅草茶,金丰牌白酒,金德牌啤酒,易佰特、京展牌节能灯,德泓牌冷阴极荧光灯管,德森威龙牌铝塑管,採善堂牌万应茶等11个;省著名商标有採善堂、园东山、好日子、响牌、闽沪、方圆、土楼等7个。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1.1万个,从业人员2.2万人;超市、专卖店等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玉华、万家、旺都、新华都、家润福等超市及精博家电相继落户境内。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6亿元,比增15.7%。有集贸市场26个。
2011年进出口总额2.1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0%。其中进口166.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4%,主要产品有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屏、电容触摸屏、二极管等电子信息配件,日本卧式加工中心设备、水泥包装机、立磨选粉机及各种机械配件等上千种产品;出口2.1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2%,主要产品有工艺制品、服装鞋帽、机械制造、建筑材料、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光电信息等七大类数千种产品,销往32个国家和地区。按贸易方式划分,一般贸易出口7808.9万美元,加工贸易出口107.1万美元,其他贸易出口12755.8万美元;按企业性质分,“三资”企业出口1640.8万美元,内资企业出口19030.9万美元。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17.6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9%。财政总收入是1949年的20681倍,比1978年增长179.7倍。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7亿元,增值税2.1亿元,企业所得税9622万元,个人所得税501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5%、11.1%、76.6%、39.8%。人均财政收入3660元,比上年增长23.0 %,是1949年的7320倍,比1978年增长117倍。2011年财政总支出18.0亿元,比上年增长19.1%。
2011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8.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 至2011年末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兴行、邮储、农村信用社等7家银行类金融机构58个网点;各类存款余额89.5亿元,比上年增加13.9%,是1978年的570.4倍;人均储蓄10824元;各项贷款余额57.3亿元,比上年增加25.2%,是1978年的280.8倍。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0亿元,比上年增加15.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8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2亿元。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文化艺术团体38个,其中有团体会员22个,个人会员190个,创作完成的文化艺术作品有交响乐《土楼回响》、土楼组歌(《土楼谣》等9首)、歌舞集《土楼神韵》、歌剧《土楼》、话剧《土楼村长》等,其中《土楼回响》获中国首届音乐金钟奖,《土楼神韵》于2011年2月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剧院有3座,座位2770个,每万人拥有57.7个, 年演出60场次,观众5.8万人次;电影公司1个,年放映3348场次,观众达24.8万人次;俱乐部5所,文化专业户4个;1个,建筑面积151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个,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藏书5万多册;农家书屋200家,藏书25万册;农民读书社38家,藏书10万册;档案馆1个,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1个,建筑面积1267平方米,藏品13000件;还有县城春霭园、龙凤广场、下坑广场、体育公园、南门商贸广场、各乡镇文化激情广场等娱乐场所。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500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200人。各类主要有汉剧团、土楼艺术团、客家土楼艺术团、夕阳红艺术团、红雨伞演艺公司等7个,演职人员176人。
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抚市走古事、坎市打新婚、作大福、客家山歌、陈东“四月八”、“十番”音乐、七盏灯等,举办的文化节有客家土楼文化旅游节、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暨“激情广场·情动永定土楼”大型客家歌会、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福建土楼文化节。下洋镇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教育 &2011年末,全县有幼儿园184所,在园幼儿16985人,幼儿专任教师313人。小学92所,在校生24658人,专任教师211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2所,在校生12787人,专任教师161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普通高中有永定一中,是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完全中学有城关中学、高陂中学、坎市中学、抚市中学、湖雷中学、侨育中学、金丰中学等7所,在校高中生7626人,专任教师97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65人,专任教师20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3528人,专任教师113人。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永定工作站,有专任教师8人,兼任教师24人,在职就读学员496人。
2011年教育经费5.5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5.2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4.5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5%、28.6%、34.4%和34.4%。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4.8%,与上年持平。
科技& 2011年末拥有1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各类科技人才30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4人,经营管理人才1630人,技能人才7100人;农村实用人才23000人。镍氢动力电池、汽车前轴节能节材型精密锻造等生产工艺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授权专利奖励210件。2009年、2011年连续两次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并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主要科研机构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个,其中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所(县医院),二级甲等中医院1所(县中医院),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生局卫生监督所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学校等其他股级县直卫生单位4个,乡(镇)卫生院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全县医疗单位设置病床1464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1张,固定资产总值2.3亿元。专业卫生人员1504人(在编955人),其中执业医师388人(在编370人),执业助理医师64人(在编53人),注册护士554人(在编31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1.2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79.5万人次,住院手术6639台次,出院病人4.6万人次。
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347/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6.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2.9万人,参保率99.3%;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6.7岁,其中男性73.7岁,女性80.1岁;孕产妇死亡率14.47/10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7.5‰、5.6‰、4.3‰。
2011年,主要医院有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及坎市医院。其中坎市医院为全省一流乡镇卫生院。2011年,永定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通过评审验收。
体育& 2011年末,全县有体育场地677处,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1个。 9个、协会12个、俱乐部4个,县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1个,乡镇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20个,各级340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金龙杯”、“土楼杯”男子篮球赛和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举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有省“惠泉杯”少年儿童游泳锦标赛、第13届省运会跆拳道和篮球比赛,“香格里拉”杯少儿女子举重锦标赛、全省少年儿童网球锦标赛等。100%的城市社区和67.7%的村安装了设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2%。有145人次在省级以上体育赛事中获前三名。2010年,姜志平参加广州亚残会获铜牌1枚。
&&& 广播电视& &1952年春,永定县广播收音站成立。1979年12月建成永定广播电视发射台,发射(转播)塔高36米,覆盖半径100千米。1993年8月永定县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至2011年,有广播喇叭1200只,广播通村率100%,通响率99.5%;永定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播出1套永定新闻节目,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5840小时,广播综合覆盖率99.5%。
1990年3月开通有线电视,1993年8月永定电视台正式开播。2011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7.0万户,其中用户3.7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5840小时。
新闻出版& 2011年末境内有《永定乡讯》社、《今日永定》杂志社2家新闻出版单位。《永定乡讯》社,创办于1955年,从业人员2人,2011年出版6期,全年总印数1.2万份,向海(境)内外乡亲发行、赠送。《今日永定》杂志社,创办于2004年1月,从业人员5人,2011年出版12期,期印数2000册,全年总印数2.4万册,属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全县有出版发行企业29家,年产值3000万元;印刷企业13家,年产值1.2亿元。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73户,人数2628人;支出647万元,比上年增长23.9%;月人均204元,比上年增长22.2%。城市医疗救助6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315人次,共支出16.0万元,比上年增长0.7%。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1091人次,支出9.2万元,比上年增长11.7%。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573户,人数16390人,支出1704万元,比上年增长20.1%;月人均87元,比上年增长20.1%。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58人,支出138万元,比上年增长25.3%;分散供养2108人,支出574万元,比上年增长73.8%。农村医疗救助162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3877人次,共支出260.9万元,比上年增长3.1%;农村临时救济400人次,支出93.9万元,比上年增长11.3%。
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3144人,紧急转移安置316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961.2亩,倒塌房屋159间,直接经济损失5807.7万元。救灾支出98.4万元,与上年持平。
国家抚恤、补助各类重点优抚对象3685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20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531.5万元,比上年增长3%。
社会福利费658.8万元,比上年增长311%;社会福利单位25个(农村敬老院23个,光荣院1个,福利院1个),床位814张,其中儿童收养机构床位13张,收养9人。
社区服务设施108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8个,社区服务站18个,其他社区服务设施72个。
销售福利彩票1022.6万元;福利企业3个,安置残疾职工193人,福利企业产值1.6亿元。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959人,有156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4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6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全年共帮助45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组织24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
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3.8亿元,比上年增长49.2%,基金支出合计3.3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39700人,比上年末增加4000人;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7300人,比上年末增加3700人。期末离退休人员1010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64000人,比上年末增加5000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7800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25800人,比上年末增加2700人。参加失业保险33200人,比上年末增加9900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450人,比上年末增加23人。参加工伤保险42700人,比上年末增加9200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6000人,比上年末增加3000人。全年认定(视同)工伤450人,比上年减少50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627人,比上年增加158人。参加生育保险33500人,比上年末增加6700人,全年共有63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11人次。
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865元,比上年增加5973元。年末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6%。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89起,时效内全部结案。其中,案外调解结案31件,仲裁调解(含撤诉)结案33件,裁决结案13件,其他方式(不予受理案件)结案12件;结案率为100%,比上年增加85%;为劳动者挽回损失近400万元。
环境保护& 2011年本级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9200万元,占财政支出的5.1%;县城空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大气质量标准二级天数365天,达到二级或优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100%;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值分别为0.009毫克/立方米、0.018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Ⅰ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为0.056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Ⅱ级标准。工业废水处理率100%,城区生活污水处理能力1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70%以上,城区及周边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40.8%。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和养殖场的污水排放及无序采矿、建设水电站等。
交通运输& 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等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铁路漳龙线过境,境内长58千米,为单轨单线铁路,设富岭、坎市、象牙、永定、仙师等5个站,通往昆明、广州、深圳、福州、厦门;永定站为三等车站,日均有6列客车停靠,其中快车有K635/636次、K299/300次、K231/232次。2011年客运量18.4万人次,货运吞吐量9.8万吨。
双永(永春—永定)、湖(雷)—城(关)高速公路过境。其中双永高速公路境内长约62千米,双向四车道,有高陂、永定东(湖雷)、永定土楼(岐岭)、大坪(枢纽,预留)、下洋等5个出口,通往广东省;湖城高速公路(在建)境内长16.5千米,双向四车道,有永定北(西溪)互通出口。省道203线、309线过境。其中省道203线境内长66.7千米,双向四车道,通往广东省梅州市;省道309线境内长74.5千米,双向4车道,通往漳州市。有通建制村以上农村公路1341.5千米。其中,县道23条330.9千米,乡道129条409.1千米,村道144条601.5千米。2011年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3569辆,26091吨位;客运汽车165辆,3347座位;货运周转量万吨·千米,客运周转量26068.3万人·千米。
境内通航河道3条,总长58.5千米,最大通航能力为50吨级船舶。其中龙湖为7级航道。内河航线有汀江航道、黄潭河航道、罗家营航道,定期航班有3艘。2011年客运船舶24艘、389座位;客运量3.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6068万人·千米。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网点24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018千米,投递点26320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451.6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3.4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48.9万件,征订报纸620.5万份、杂志52.6万册,业务收入3163万元。
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936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28170门,固定电话用户57571户,比上年增加392户;平均每百户拥有40部,比上年增长0.7%。移动电话用户330522户,比上年增加38996户;平均每百户拥有232部,比上年增长13.4%。光缆线路总长达6420千米,主干电缆达75777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9.36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4.2万个;宽带接入用户4.2万户,比上年增加10712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5亿元。
能源 &2011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43家,原煤产量619.1万吨,比上年增长4.6%。
全县有水电站193座,装机70.5万千瓦,2011年发电16.1亿千瓦时。其中规模以上水力发电企业有福建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60万千瓦)、福建泰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芦下坝水电厂(1.75万千瓦)、永定县天丰有限公司(1.5万千瓦)、能延实业有限公司等4家。境内220千伏变电站1座,变电容量18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6座,变电容量29.6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9座,变电容量12.36万千伏安。全县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5条,总长192.8千米,1993年10月至2012年7月相继并入国家电网;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20条,总长185.8千米,1986年12月至2011年7月相继并入国家电网。全县用电负荷225兆瓦,是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电网之一。2011年全县电站售电量累计完成16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0%,供电可靠率99.8%。
旅游业概况& 境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龙湖景区等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湖坑镇),历史文化名村1个(下洋镇初溪村)。有王寿山(含东华山)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振成楼、承启楼、福裕楼、奎聚楼、集庆楼、西陂天后宫等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衍香楼、振福楼、环极楼、永康楼、遗经楼、虎豹别墅、胡氏家庙、永定暴动遗址(金谷寺)、中共永定支部旧址(万源楼)等3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有气象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有湖雷招宝生态农庄1个;有湖雷万源楼、金砂金谷寺、永定暴动遗址、岐岭牛牯脖毛泽东主席纪念亭、西溪赤寨村军政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国内旅行社4家,星级饭店5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4家),床位600余张;其他宾馆、旅社、招待所800多家,床位10000多张;有一定规模和接待能力的旅游定点车辆15辆。2011年共接待海外游客13万人次,收入2243.6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2%和15.6%;接待国内游客329.9万人次,收入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26%;旅游总收入23亿元,比上年增长26.2%;旅游业增加值4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0%。
主要风景区
龙湖景区& 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是国家重点工程——棉花滩水电站蓄水形成的湖泊,是目前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泊景区,因其形似腾飞的双龙而命名。景区总区域面积166平方公里,其中湖域面积65平方公里,有岛屿56个、半岛26个,湖水最深处百余米。碧波万顷、烟波浩渺间的大小湖湾,宽则几十公里,窄处仅一线通道。湖边上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王寿山,重峦叠翠。山环水抱,山水相依,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山水风光。2001年9月24日经省政府批复为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2011年接待游客5.1万人次,旅游收入79.82万元。
王寿山景区& 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永定西部,是闽粤两省的界山。主峰海拔1242米,属花岗岩地貌,山势雄奇,蔚为壮观。“阳持笔、冈甲湖、棋盘石、半天炉、真武殿、隆武岩、风髻石、仙人迹”为山中八景,“登高望八景,景景醉游人”。山中除远近闻名的祥光寺外,更有各种奇形异石,如“螳螂爬壁”,如“金龟窥探”……有的岩石至今残留古人的题刻。山上常年翠绿葱郁,松树、杉树、杂树丛生,山茶、山药、山果遍布,还栖息着多种飞禽走兽。
东华山景区 &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抚市镇东安村,主要由3座相连的山峰组成,主峰海拔1035米,山势陡峭,满山遍布着奇崖怪石。山中云雾常驻,四季如春,峰峦叠翠,石峰攒簇,嵯峨千仞。旧志有载:“当秋深乍晓,白雾弥漫,久之,山尖微露,如圆笋茁生,俄顷骤长。及阳曦上吸,又茫如海洋矣。”山中有东华山寺,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寺庙古朴,寺分上下两厅,占地400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构架。棋盘石、老虎岩、鲤鱼浮塔、一线天、燕子岩、仙人凿字、鹞婆石、天仙峰统称“东华八景”。
南溪土楼群 &位于湖坑镇南溪。在长约8公里的南溪两岸,散落着南江、南中、实佳、新南、吴银5个村的数十个自然村。数百座形态各异、大大小小的土楼,或依山傍水,或彼此相依,方圆杂陈,成为一道“土楼长城”的壮丽景观。其中衍香楼、振福楼是世界文化遗产,环极楼以具有扩音功能和防震性能而闻名。
中川古村落& 位于下洋镇中川村,该村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村中100多座形态各异的土楼,屋宇相连,巷道曲折迂回。其中最早的是弼山楼,已有550余年的历史;虎豹别墅、虎豹塔也坐落在村内。村中的胡氏家庙,建于明万历年间,家庙前矗立着15支石桅杆,其中6支蟠龙桅杆,雕琢精细。
岩太土楼群 &位于陈东乡岩太村。村中40多座大小不等的土楼,均建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其中较大的圆楼6座、方楼18座。其中福盛楼建于1982年,直径84米,是县内现存直径最大的圆土楼。由于地势较高,这里一年四季大多数日子都笼罩在茫茫云雾之中。土楼沿着层层叠叠的梯田拾级而建。每至深秋,楼内楼外云雾缭绕,四周景物若隐若现,更为土楼增添朦胧美和神秘色彩,使人恍若进入仙山琼阁。
大洋塅土楼群 &位于抚市镇,由社前村、新民村的土楼及五联村大冈自然村共百余座土楼组成。土楼或聚或散,融于沃野平畴之中,其中五凤楼有善庆楼、雅文楼、集万祥、永豪楼、福盛楼等十几座之多,且荟萃众多珍贵文物,如福盛楼的“父子登科”匾额,永豪楼内的屏风等。
重点名胜古迹
承启楼&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定县高头乡高北土楼群内。又名天助楼,为高头江姓第18世祖江集成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历世3代,至清康熙48年(1709年)建成。直径72米,由4个同心环组合而成,是县内环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圆楼,有“土楼王”之美誉。有一首民谣对该楼作了极为形象的概括:“高四层,圆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楼内的祖堂雕梁画栋,内摆设有巨型围屏。环与环之间以天井相隔,以石砌小道相通。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的一套“”邮票,其中“”图形即为承启楼。2010年2月13日,总书记胡锦涛亲临承启楼视察。
集庆楼&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土楼群内。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前后初溪三世祖仲富所建,历三代而成。该楼为两环圆形土楼,外环高12米、4层,第四层外墙设9个瞭望台。楼后侧底层有一秘密通道,防御功能十分明显。该楼依山面水,与紧邻的4座圆土楼和31座方土楼相呼应,构成风光秀丽的初溪土楼群。是永定现存结构最特殊的圆土楼,全楼木构件全靠榫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且拥有72道楼梯。
福裕楼&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土楼群内。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占地4000多平方米,为三堂四落府第式楼(五凤楼)。由汀州知府张星炳仿西洋式建筑风格设计并题写楼名。整座建筑中轴对称,三进两横,屋宇错落。前楼是两层楼房,与两侧的横屋相连;后楼5层,与两横相接,构成四周高楼围合的具有防卫性的布局。其结构高低有序、主次分明,强调纵横之间的对称。该楼装饰十分讲究,荟萃木雕、石雕、泥塑、书画等艺术品。
奎聚楼&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土楼群。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坐北朝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三堂两落式结构,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门厅、天井、中厅、天井、大厅、主厅,两侧为横楼。该楼依山而筑,从远处看,楼宇与背后的虎形山脊连成一体,该楼即是“虎头”。此楼最有特色的当数中堂前檐,处理成两层阁楼式的歇山垂檐顶,与后楼的腰檐相连,形成四层重叠的屋檐,楼阁与层叠的屋檐使方楼内院景观别具一格。
金砂金谷寺&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定暴动遗址,位于永定县金砂乡西田村。建于宋景定元年(1260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占地1023.7平方米。是张鼎丞、阮山、卢肇西领导的永定暴动主要策源地、福建第一支红军部队和第一个红色政权溪南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旧址。1931~1934年曾在此多次召开中共永定县代表大会和永定县工农兵代表大会。
虎豹别墅& 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著名华侨胡文虎、胡文豹在家乡的别墅。始建于2005年,2007年建成。别墅坐南朝北,占地2730平方米,建筑布局大体为砖木结构,2层楼房(后侧3层);中间为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两边有毡包式圆形屋顶。其建筑形式融方楼、圆楼、五凤楼的特色于一体,是中西合璧的杰作。
万源楼&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定县湖雷镇上南村。建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占地近150平方米,国地制宜设计,合理、实用。1926年初夏,阮山等人在此创建福建省农村第一个党支部,发展党员,为开展革命斗争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遗经楼&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定县高陂镇上洋村。是永定规模最大的方楼之一,为清朝道光年间陈华兴所建。占地1.13万平方米,正楼是一字相连的三座5层楼房,每座6间起脚,共90间。该楼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坚实牢固,外墙厚1.4米。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独立团和赤卫队在楼内抗击国民党部队和民团的“围剿”,坚守数月大楼仍巍然屹立,足见其坚固。
环极楼&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定县湖坑镇南中村。系苏姓上祖于清朝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兴建,历三代而成。分内外两环,布局科学合理,构造精巧。以具有扩音功能和抗震性能而闻名,为全县土楼中绝无仅有。
裕隆楼 &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陂镇富岭村大塘角。建筑规模大、工艺细,是典型的“三堂两落”式布局的五凤楼。整个外观显得巍峨庄重、富丽雍容。门楼为全楼大门,门顶写着“大夫第”三个刚劲大字。门前高耸一对石“旗杆”(华表),还有一个半月形的大鱼塘连着大门坪。
馥馨楼 &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雷镇下寨村。为方形土楼,约建于唐末宋初,是永定现存最古老的土楼。大墙十分坚硬。前楼虽已坍塌,但残墙仍巍然屹立。未倒塌的楼屋,至今仍有人居住。近二三十年来常有专家学者前往考察研究。
高陂桥 &位于高陂镇和兴村,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因建在陂高路险的悬崖峭壁之上,遂取名“高陂桥”,建筑规模为闽西古代单拱石桥之首。桥上原有座土木结构的桥亭,亭门两旁刻有翰林王见川所作对联:“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桥尚存,桥亭已塌,但联文却脍炙人口,传诵甚广。
孔庙 &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政府大院内。从外到内依次是泮池、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历史上曾多次维修、扩建。“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局部破坏,2007年重修,重建戟门,修复泮池和状元桥,在大成殿安放17尊圣像(孔子、四配、十二哲),并规划1万余平方米用地,新辟孔子文化广场,将其定位为城市文化广场。
茫荡洋& 位于虎岗乡。主峰海拔1447米,与上杭交界,绵延百里,是一座湿雾层云缭绕的茫茫大山,故名“茫荡洋”。山顶有竹子洋、草洋、湖洋,统称“三洋”,平衍各四五里,设有水准点,为旧时军事重地。洋中水泽有倒生竹,是竹中珍品。山南有双峰对峙如山门,另有一地势高耸兀立,如立一指挥官,传说是王母点兵之位。在此可见周围百余个小山头。
燕子岩& 位于培丰镇孔夫村,是永定、新罗的界山,以“洞中多石燕”而得名。山上有著名的灵岩洞庵。该庵依山势砌石墙,叠成平台而建成。庵附近的“燕子深宫”是燕子岩最大最深的洞,明洞暗洞,互为相连。
东福山& 位于大溪乡大溪村,以山上的胜因寺而闻名。胜因寺建在半山腰,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寺院周围森林茂密,山泉清凉。站在寺前,大溪全景一览无遗。
南华山 &位于古竹乡瑶下村,山腰有一座建于元朝初年的南华山寺,被誉为“东南第一寺”。寺附近环境优美,古木葱茏,是天然氧吧。2010年8月,古竹乡政府成立南华山风景区建设理事会,进行旅游开发。修建完成观音大殿,安放一座9.8米高的观音塑像。
坎市卢姓“打新婚” &流行于坎市镇,起源于明朝中叶。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下午,坎市卢姓族人在林婆太坟前举行“新婚祭”活动,俗称“打新婚”。“新婚祭”主祭者是上年的“新婚头”(第一个结婚的男子),参祭者是上年结婚的新郎官,推举族内一名年高德劭者充任“酒醉公”。祭礼完毕,“酒醉公”手持棉花裹的擀面槌,在两名壮汉搀扶下,在每位新郎官背部有节奏地滚“打”,口吟“左(早)生贵子”、“右(又)生贵子”。此时,鞭炮、锣鼓齐鸣,万众欢腾。整个仪式大约持续两个小时方告结束。
“作大福” &&是永定金丰一带的迎神赛会活动。湖坑镇李姓三年一次的作大福尤为隆重,在农历九月十一至十六日举行。日间,将神轿轮流抬至各村祭祀;晚上,旧时做大班戏(人戏)、吊傀儡(木偶),现多举行歌舞演出文艺晚会、放映电影等活动。
陈东“四月八” &是陈东乡有几百年传统的民俗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七到初九,历时三天,亲友云集。主要活动是迎神游村。游村时,迎神队伍旌旗招展,锣鼓喧天,香烟缭绕,彩车汇聚,观众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直至送神驾回庙,活动才告结束。
抚市迎花灯、走古事& 元宵节前后5天,抚市集镇及周围村庄居民迎花灯、化装踩街游行的民俗活动。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抚市迎花灯的特色是与舞蹈结合,人们提着形形色色的花灯边走边舞,队形变化多端。所谓走古事,化装成古代故事中的人物踩街游行。所表演的故事情节,大都来自历代传说、戏曲,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活动以姓氏为单位轮流举行,届时万人空巷,热闹非凡。
土特产品 &
永定烤烟 &永定烤烟的前身是晒烟。清乾隆年间,永定晒烟加工而成的条丝烟被誉为“烟魁”,并作为贡品。新中国成立后,改晒烟为烤烟。永定素有“烤烟之乡”的美誉,被列为全国41个优质烟基地县之一。烤烟是县内种植面积最大、商品率最高的经济作物,成为永定农民和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永定红柿& 永定是福建省产柿最多的县。永定红柿品质优良,远销省内外以至日本,经济效益高。全县红柿种植面积5330公顷,产量5万吨以上,逐步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的红柿生产经营体系。成功研制柿饼、柿酒、柿脯、柿酱等系列产品,并陆续面市。
永定万应茶& 起源于清嘉庆年间,由陈东乡著名老中医卢曾雄依据三十多年临床经验,应用三十多种地道中药材经过传统中药制剂工艺技术配制而成,可治多种外感和消化道疾病,疗效显著,产品畅销海内外。2007“採善堂”万应茶2008年,“永定万应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永定菜干& 是 “闽西八大干”之一,已有400多年历史。用芥菜经过几蒸几晒精制而成。制作精细,便于贮存,既可清蒸、干炒,亦可泡汤。用永定菜干做的菜干扣肉是闽西名菜之一。2011年,“永定菜干”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永定巴戟天& 是永定县的传统中药材,其中“湖山巴戟天”为该县传统名产中成药。永定县具有栽培巴戟天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山地资源,巴戟天种植历史比较悠久,湖山乡是永定巴戟天原产地。早在20世纪七十年代就已有巴戟天野生转家种的成功经验,药效成份也得到了有关中药材专家的首肯。为发展特色经济,永定建立巴戟天“高产、优质、高效”示范园,打造海西“巴戟天之乡”。在改造原有1500亩巴戟天园地的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计划用5年的时间,新增巴戟天种植面积1万亩。
本辖区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有明天顺、成化年间农民起义,乙卯屠城,永定暴动,土楼列入“世遗”,“两大工程”胜利竣工等。
明天顺、成化年间农民起义& 明天顺六年(1462年),李宗政、阙永华聚众起义,号“白眉”军,声势迅速壮大,不久就攻下上杭县城,震动全省。次年,福建巡抚派兵“围剿”。由于军力悬殊,“白眉”军起义失败。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溪南里钟三、黎仲端又率义军攻占村镇,打击富豪污吏,声势日盛,朝廷震惊。次年,起用右佥都御史高明为福建巡抚,严令“剿平”。起义又被镇压下去。高明与副使刘城等人呈报朝廷,划出远离上杭县城、毗邻广东的一片地区立县,以强化对农民起义的防范。此建议当即获得朝廷批准。十四年,正式从上杭划出5里19图,建立永定县。
乙卯屠城&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郑成功之子郑经举兵攻打漳州,福建巡抚杨熙亲赴广东,向明降清将领平南王尚可喜求援,尚派其子尚之信率兵取道永定援漳。时永定守将石满库响应郑经举义,拒绝尚之信部过境,组织在城兵士和百姓坚守,双方从农历十月初四开始,连续激战三天,初六日城陷,漳州城也于是日被郑经所破。尚以不及援漳之过,归咎永定。攻下城后,纵兵火烧南门城楼、县署、鼓楼及民房数百间,屠杀无辜男女数千人,血流盈圳。并掳去男妇数千人,直至康熙十七年后,才放回原籍。这就是永定历史上骇人听闻的“乙卯屠城”事件。
永定暴动& 1928年6月29~30日,湖雷、金丰先后举行暴动,拉开永定暴动的序幕。驻守县城的反动军队前往镇压。6月30日,以张鼎丞为总指挥的暴动委员会在金砂赤竹凹店边集中千余人,兵分3路围攻永定城。7月1日凌晨4时占领北门炮楼,接着直捣县公署和监狱。由于组织不严密,急于破狱营救被捕同志,没有及时抢占有利阵地,当敌反扑时,未能有效抗击,暴动队伍坚持至9时即撤出城外,围困县城3天后,才撤往农村。随后,成立红军营、召开溪南区工农兵代表会、成立区苏维埃政府、完成分田工作,创建闽西第一块苏维埃区域。永定暴动是福建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群众性武装暴动,创造了“抽多补少”的土改分田经验,由此奠定了福建民主革命胜利的基础,开创了福建土地革命的新纪元。
“两大工程”竣工 &&“两大工程”指棉花滩水电站和梅坎铁路。棉花滩水电站:位于县境内汀江干流下游峰市境内。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60万千瓦,是福建省第二大水电站。2001年12月9日,4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梅坎铁路:起于广东省梅县,止于永定县坎市镇,上连龙坎铁路,下接广梅汕铁路,是沟通闽粤两省的一条捷径,全长146.61千米,其中福建段47.54千米。2000年10月1日,全线开行货物列车。2001年3月,开行旅客列车。梅坎铁路的建成,对促进山区与沿海的横向联系及对外贸易,加快革命老区建设,以及加强国防建设等方面均有深远意义。
&& &福建(永定)土楼列入“世遗”& 1998220087732届大会上,福建(永定)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对提升永定的知名度,促进永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更好地保护、利用土楼,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 本辖区内的著名人物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张鼎丞、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阮山、中央警卫局原局长赖祖烈、国家建材工业部原部长赖际发,有解放军侦技情报创始人之一戴镜元以及苏启胜、张元培、王平水、王全珍、卢仁灿、卢克、陈忠梅、张云龙、张宜步、赖光勋、阙中一、熊奎、范阳春、熊兆仁等14位开国少将和赖铭传、张晓剑、张桃祥、李天德等4位新时期少将,有中国土木工程学家郑华和卢衍豪、卢佩章、林尚安三院士,有画家胡一川、吴勋,有书法家陈荣琚、作家张胜友、音乐家江文也和郑小瑛。此外,还有爱国侨领、“万金油大王”胡文虎,“锡矿大王”胡子春及清朝乾隆进士王见川、开发台湾的先行者胡焯猷、“谜圣”张起南、现代十大少年英雄之一张锦辉、山歌大王李天生等。
王见川&& 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仙师乡人。雍正十年(1732年)乡试中式,次年联捷进士。雍正十三年被派往浙江担任乡试的“同考官”。乾隆元年(1736年)参加殿试,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被任为歙县知县,任期未满就辞职回家,创建丽泽(正)文馆,改建凤山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年)受聘为永定县志总纂。他创建“汲古文会”,并劝募白银建造了一座成为永定胜迹之一的高陂桥。他为此桥创作的对联:“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两百余年来广为传诵。
&&& 胡焯猷&& (1693~?年),下洋镇人。例贡生,通医术,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到台湾淡水新庄定居,是永定籍开发台湾的先驱者之一。雍正乾隆之交,当地发生瘟疫。他热情施医给药,深受人们感戴。他从开垦兴直堡的一片荒滩开始,“出资募佃,建村落、筑陂圳,尽力农功”。又多次回大陆故乡,动员乡亲前往共同开垦。共垦良田数千甲(1甲约为0.687公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捐良田创办义塾明志书院,为台湾私人办学之始,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清廷和台湾总督杨廷璋分别授予其“文开淡北”、“功资丽泽”的匾额,成为在台湾传播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台湾通史》为胡焯猷立传。
&张起南&& (1878~1925年),陈东乡人。童年时聪颖过人,10岁即能猜射谜语。16岁中秀才。后来受维新变法的影响,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潜心致力于博览中外群书。担任辰州(湖南沅陵)中学校长期间,创办“蓬莱灯社”,推动湖南“灯谜”活动的开展。清宣统三年(1911年),在北京组织“北平射虎社”,研“谜字”作新谜,为北派谜宗领袖。著有《橐园春灯话》、《续橐园春灯话》,又与黎国廉合编《张、黎春灯合选录》。一生制谜万则以上,被誉为现代“谜圣”、“谜语大师”。   &
&胡文虎&& (1882~1954年),下洋镇人,著名爱国侨领,华侨企业家,星系报业主。以虎标等成药致富,号称“万金油大王”。他长期捐出巨资致力于救国救灾、振兴文化教育等事业,被世人称为“大慈善家”。抗日战争期间,除积极捐款捐药、购买救国公债外,还动员侨胞踊跃捐款、认购公债。新中国成立后,他表示拥护人民政府,购买公债。他先后创办以“星”字命名的13家中英文报纸,人们称之为“星系报”,是“报业巨子”,对促进抗日救亡、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
张鼎丞& (1898~1981年),原名福仁,金砂乡人。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闽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者之一。1928年6月,领导了福建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永定暴动。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奉命留在闽西坚持3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直至1938年3月,率部北上,开赴抗日前线。解放战争期间,担任华中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中局常委兼组织部长。1949年7月,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兼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政委。1953~1954年,相继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四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政法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第一副部长、代理部长。1954年9月至1975年1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75年1月至1980年9月任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第七届至十一届中央委员。1981年12月16日,在北京病逝。
永定与台湾关系
永定是台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又是全国对台工作重点县。早在明末清初,县内就有居民去台谋生。2011年,全县有台胞20余万人,共有49姓,占永定姓氏的三分之二;县内台属2万余人。
改革开放以来,台胞回祖地探亲谒祖、修祠修谱的络绎不绝,台湾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各界人士纷纷组团前来访问,仅2009年,就有3.5万余名台胞到永定参观旅游。最令人瞩目的是2000年11月21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到龙岩参加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大会,并回祖籍地永定下洋思贤村省亲谒祖,这不仅是龙岩、永定与台湾交流的重大突破,也是两岸交流的重大突破。2008年7月,台湾中华两岸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到永定参加“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2008年8月14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偕夫人戴美玉再次回祖籍地省亲。2009年11月14-16日,首届世界永定同乡恳亲大会在永定召开,卢昌群、罗海贤、江秋榕等76位台湾乡亲应邀参加。2010年6月,两岸客家文化研究院在永定湖坑振福楼成立,并与台湾大学客家研究中心缔结交流合作关系。2011年4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偕夫人连方瑀到永定参观客家土楼;同月,由两岸客家研究院主办的“客家土楼与两岸文化交流”论坛在永定县举行。县内有关部门通过定期向在台永定同胞寄发《永定乡讯》、《永定文史资料》及家乡建设资料、图片录影带、贺年片,并在全县广泛收集、整理族谱,为在台永定同胞构建“寻根问祖、寄托乡情、增进感情”的平台。
海峡两岸“大三通”后,永定先后多次组团前往台湾参加“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闽西客家族谱”展览等文化活动。2010年5月,永定原创的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在台北县演出,引起台湾高层和两岸媒体的高度关注,受到热烈欢迎。
县对台部门加强与在台新生代的联系,加强与台湾行业协会的合作,加大经贸交流力度。在旅游方面,与台湾旅游同行共同策划、组织开展“十万同胞看土楼”等系列活动,邀请千名台湾专家、学者到永定考察,扩大永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共同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在工业方面,引进台商在永定成立国产(福建)水泥有限公司。该公司设计年产水泥150万吨,年产值4亿元,已于2010年投产。2010年3月,还引进台商投资“农民创业园”。
永定县是福建省著名侨乡。早在建县之前,就有溪南里芦竹(今仙师乡芦下坝)卢姓人出国谋生。清乾隆十年(1745年),马福春到马来西亚槟城岛珠海屿,他是登上该岛的第二个华侨。据普查,全县有海外华人华侨约28万人,主要分布在缅甸、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全县有归侨2668人。华侨华人眷属58741人,主要分布在下洋、大溪、湖坑、古竹、高头、陈东、岐岭等乡镇。以祖籍永定的华侨华人为主的海外社团12个,如新加坡永定会馆已成立93周年,这些社团为团结乡亲,维护侨益起到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永定出国的大多数为技术移民或赴海外发展创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地。
永定海外华侨华人发扬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客家精神,涌现出许多知名人士和优秀企业家。如祖籍中川的马来西亚“锡矿大王”胡子春;20世纪30年代,祖籍中川的胡文虎、文豹兄弟创制了以老虎作商标的万金油等五种成药,畅销世界,被誉为“万金油大王”,并创办“星系报业”,成为“报业巨子”;胡文虎之女胡仙博士,继承并光大父业,是世界报业的知名人物。此外,印尼侨胞游继志、江庆德,马来西亚矿业大王胡曰皆之子胡万铎兄弟,美国的胡兆明等在当地工商界都具有相当影响。祖籍下洋的胡赐道曾任新加坡卫生部长、财政部长。祖籍湖坑的李志亮现任马来西亚内政部副部长。
永定海外乡亲爱国爱乡,积极支持家乡的建设事业。从1978年到2011年底,永定海外华侨华人捐资家乡公益事业达2亿元人民币。有3人受省政府立碑表彰,受省政府金牌表彰的有33个团体和个人,受银牌表彰的22人,受铜牌表彰的14人。其中胡仙博士向家乡捐资2500多万元。华侨投资企业34家,2011年侨资企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
为加强永定乡亲的团结合作,于2009年11月和2011年10月分别在永定和马来西亚举办世界永定同乡恳亲大会。
永定红土地
永定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辛亥革命爆发,在闽西首举义师响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开展之初,1926年夏,在湖雷建立福建省第一个中共农村支部。1928年6月29日至7月初,举行震撼八闽的“永定暴动”。7月4日,暴动武装成立红军营,成为福建最早的一支红军队伍。次年5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解放永定,建立县苏维埃政权,成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县之一。周恩来、叶剑英、邓发、聂荣臻、林伯渠、罗瑞卿、粟裕、萧劲光、谭震林、陈潭秋、邓子恢、罗明等均在永定工作、战斗过。1934年10月,永定子弟兵王平水、卢仁灿、苏启胜、廖亨禄、阙中一、戴镜元等2000余人参加中央主力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地方革命武装为保卫胜利果实,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地下斗争。1938年春,国共第二次合作,永定又一批优秀儿女奉命加入新四军第二支队,在支队长张鼎丞率领下,北上开赴抗日前线。此后,永定人民在方方、朱曼平、魏金水、刘永生、伍洪祥等领导下,继续开展斗争,直到新中国成立,始终“红旗不倒”。全县革命基点村266个,7000多人参加过红军游击队,革命烈士4693人,涌现出张鼎丞等70多位国家和省(部、军)级领导人,其中17位被授予少将军衔。
城区市政建设
城市道路& 2011年末城区道路总长度61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1米;道路铺装面积19万平方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5.7平方米;城市桥梁17座,总长度1.7千米。
公共交通& 2011年末城区公交汽车线路1条,运营总里程达56.4万千米,无人售票公交运营车辆7辆,万人拥有量为1.1台,年客运量85万人次。
给排水& 2011年末城区自来水厂2座,铺设干线水管64千米,生产能力4万吨/日,年工业用水20万吨、生活用水250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56.9吨;排水管道62.7千米,污水治理工程2项,污水处理厂1座,日污水处理能力1万立方米。
供电  2011年末城区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2座,主变压器4台,总容量75.3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4条,总长度98千米,用电负荷2.5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3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6%,供电可靠率99.9%。
燃气 &2011年末城区供气站1个,液化气用户15400户,燃气普及率为98%。境内管道燃气起步较晚,2010年3月昌宁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至2011年底铺设天然气管线约4.8千米。
园林绿化& 2011年末城区有公园5个,面积56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84公顷,其中公共绿地 74.8公顷,绿化覆盖率40.8%,人均绿地12.5平方米。
主办:福建省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综述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