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4%的超高啊旋转到党龄从什么时候算起超高的开始啊再到党龄从什么时候算起2%超高的开始啊比如路面宽10米

-->在这里,小伙伴们可以分享设计的经验,提出设计方面的问题,探讨路桥设计上面的任何东西。标签&&&&姓名身份、兴趣爱好、专业什么的,统统可以说哦~&&&看不清楚&
10条回复&&1935次阅读&&&&
如图1,这个计算方法是课本上讲的,直接计算出Lc。图2是设计院带我的老师教我的,这个过程把Lc分成: -2%--0%,0%--2%,2%--8%三个过程(分别定义为L1,L2,L3),L1,L2过程是绕路中线旋转的,路幅宽度是3.5M,L3是整幅路绕边线旋转,其计算过程如下:L1=3.5*(0%-(-2%))/1/175= 12.25 L2=3.5*(2%-0%)/1/175= 12.25 L3=3.5*(8%-2%)/1/125=52.5Lc=1+2+3=77 但是图1计算得到的是52.5,这个怎么解释?请高手帮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
奖励&&&&&&
&&奖励于& 09:24:00
&&发表于&&|&
奖励&&&&&&
&&奖励于& 09:24:00
&&发表于&&|&
奖励&&&&&&
&&奖励于& 09:24:00
&&发表于&&|&
按路线(JTJ011-94)超高缓和段为:Lc=BΔi/P其中Lc--超高缓和段长(m) B--旋转轴至行车道外侧边缘的宽度(m) Δ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P--超高渐变率,可查.根据规范的理解,我觉得设计院老师的做法是对的.超高缓和段关键在旋转轴上.规范7.5.5(2)中对绕内边缘旋转的解释为: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心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因为旋转轴的变更,所以B、Δi、P值也相应的发生变化,正如1楼的算法。课本上的算法值得商榷,其中的Δi应该为8%-(-2%)=10%,而不是6%,也没有考虑旋转轴的变更,所以不可取。我觉得课本上是不是只是演示。
奖励&&&&&&
&&奖励于& 09:24:00
&&发表于&&|&
对于绕路中心线的旋转,因为没有旋转轴的变化,所以计算结果一致,可以印证一下。正常路拱为双向2%,先以路中心为轴旋转外侧车道,内侧不动;待外侧旋转到+2%和正常路拱构成单面坡时,内外侧车道以路中心为轴同时旋转,一直到全超高. 按公式为Lc=3.5×(8%-(-2%))×175=61.25m Lc划分为L1,L2,L3 L1=3.5×(0%-(-2%))×175=12.25 L2=3.5×(2%-0%)×175=12.25 L3=3.5×(8%-2%)×175=36.75 Lc=L1+L2+L3=61.25m 和公式直接计算一致.
奖励&&&&&&
&&奖励于& 09:24:00
&&发表于&&|&
强烈支持lhl3630674的说法!!!
奖励&&&&&&
&&奖励于& 07:36:47
&&发表于&&|&
lhl哥的意思是设计院的老师说的对了?L3是1/125吧 这个样子才对?!
奖励&&&&&&
&&奖励于& 07:36:47
&&发表于&&|&
以下是引用修路狼在 23:29:00的发言:lhl哥的意思是设计院的老师说的对了?L3是1/125吧 这个样子才对?!...对呀。
奖励&&&&&&
&&奖励于& 07:36:47
&&发表于&&|&
哦 明白了 谢谢哈`~~~
奖励&&&&&&
&&奖励于& 07:47:27
&&发表于&&|&
你们学校老师是误人子弟啊。
奖励&&&&&&
&&奖励于& 06:21:31
志同道合的盆友,快来
和大家一起讨论吧~
发表于&&&&&&&1条回复
发表于&&&&&&&2条回复
发表于&&&&&&&2条回复
发表于&&&&&&&3条回复
发表于&&&&&&&3条回复
最新回复网友
删除类型:
&广告/SPAM&恶意灌水&违规内容&文不对题&重复发帖
还可以输入&120&字
还可以输入&120&字
他一定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别替他瞒着了,告诉我们吧~格式:doc&&&
贡献者:Mjtrapkin
上传时间: 17:13
此文档归属以下专题
暂无相关专题
-------------
新增文件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知识培训讲义
分享到:&&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文件大小:992KB
所需积分:& 30
(C) MBA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龄从什么时候算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