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800字心理小人与路议论文800字

求高一政治关于金钱的800字小论文_百度知道
求高一政治关于金钱的800字小论文
刚进入高一,还不会写论文,求高手自己写的一篇借鉴
小议金钱金钱是什么?它是一种当你临时须要时找不到它,会让你哭;当它悄悄在你的面前聚集时,会让你笑。活着的时候,拼命想要收集,临终的时候,却觉得剩得太多的奇妙东西。唐朝名臣张说曾写一奇文,名曰《钱本草》,以金钱喻药,语句精炼,内容新奇。他说:“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全文褒贬兼俱,把钱的性质、利弊、积散之道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正如那告别越王的范蠡,用智慧赚取了那富可敌国的家产,成就陶朱美名;相反,处在乾隆身边的和珅,凭借权势,取得了无尽珍宝,最终却只能留下贪官的骂名。比较二者,均有富可敌国之势,而范蠡却成为财富的代表被世人敬仰,而和珅却只能居贪官黑名单的榜首,为后人所唾弃。因此,我们知道:用正确的方式赚得金钱的人会给人们树立榜样,而用旁门左道的方法谋取金钱的人会遗臭万年。在我们的生活中,要以正当的方式获得金钱,不能为一点蝇头小利就做了对不起社会,对不起国家的事。我们应该依法交税,不能偷税、漏税,而且当发现周围的朋友有这些不法行为后,应及时劝他改正,如果不改就应报告给有关部门。金钱不仅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生活。从本质上说,金钱带来的只是虚幻的快乐,金钱必须首先带来真理,才真正有益于人的精神。如果你发现自己为钱所累,就说明你已经成为金钱的奴隶;如果金钱并不能改变你原有的生活,说明你成为了金钱的主人。面对金钱的诱惑,我们要用我们的智慧,正确的是非观念来确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俗话说“知足常乐”,我们应该对这个世界所给予我们的一切感到满足,用平静的心态正确面对。许多人把自己置身于无处不在的金钱枷锁之中,以为自己找到了生存的真理。在灵魂深处跳舞的小人一个个金光闪闪,模糊了灵魂的升华净化之路,因为他们被金钱迷住了双眼.金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疗饥解困、驱寒救难、用于为善、救国救民于危难,也可以杀人、乱事、祸国、为害人间!为善与作恶,全在你灵台的一念之间。
其他类似问题
高一政治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一篇800字左右的哲学论文
求一篇800字左右的哲学论文
主题如下:世界的物质性、规律、联系、发展、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观点、社会理想、个人理想!
要求:1、在上述哲学理论中必须引用一到两条哲学理论。2、在阐述的过程中,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展开。(观点鲜明、层次清晰、分析透彻)
(不需要网站、希望能解析清晰)
补充:应该是800字以上1200字以下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爱因斯坦说过:“神是人类无能的产物。”同理 ,当人类对自己的思维机制尚未搞清时,哲学便产生了。哲学是人类思维无能的产物。哲学要做什么?哲学能做什么?哲学做了什么?哲学雄心勃勃而振振有辞地号称在研究一切,哲学似乎要阐明一切、掌控一切,似乎影射出哲学就是一切的化身。哲学能做到吗?什么叫一切?这宇宙中谁能“一切”?这几乎有点宗教、妖道和江湖骗子语言的味道。在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支持下,哲学中所谓的“一切”就只能是一种虚无、不可知、混乱和疯话!哲学号称是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当心,有人在偷盗上帝的饭碗,可能已经偷到了!)怎么“总和”?我们来试试看:把自然科学总和到一起,就只剩下“物质”二字了;把社会科学总和起来,只能是“精神”。因为精神是物质的反映,或者说精神来源于物质,把精神和物质总和到一块儿,就只能剩下“物质”了。这一总和就让人类和宇宙中最伟大的东西——精神——退居其次了!我们觉得这不大对劲。我们总不能把“物质”当圣旨,总不能把“物质”当阿弥陀佛或者圣经来念吧?这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当然,哲学似乎本来就不需要科学,甚至有意避开和排斥科学,哲学只是在心怀鬼胎地利用科学!哲学号称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在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是高于时代的精神的精华。这无疑是在暗示世界上存在着某种能使人一劳永逸的神秘方法和规律,或是有某种万灵秘诀,或者有某些能掌握未来命运的机密和灵丹妙药什么的。这不过是把古人祁天敬神变相地现代化并发扬光大罢了!哲学并不能解释或把握我们的世界。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应当是靠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全人类的协作精神这三个原则共同来决定的,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任何违背这三个精神的历史时代,无一例外地会遭受惨痛的、无可挽回的历史灾难!关于思维,哲学可真是拼尽了全力,可怜也没有搞出什么实质性的突破。哲学几乎论遍了思维的各个方面,但并没有说清什么叫思维和怎样思维。哲学没有能力搞清人脑一千亿个脑细胞怎样处理思维信息,反而在物质和精神谁决定谁、谁更重要等这些显而易见、已成定论的问题上面闲扯皮!哲学这种在学术上避重就轻的做法,不仅让自己掉进了深渊,还把许多善良的人也忽悠了进去。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早已承认:“自然在时间上是最先的东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同样都承认物质的客观性和先在性,这个问题就没必要再提了。可是辞典和教科书上还在不厌其烦地大说特说,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如果哲学只会干这件事,哲学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呢?!“费西特认为认识论不仅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而且是就是哲学本身”。如果全部的哲学几百年来就在折腾这么一个问题,况且还没有搞出个名堂,这就不应当叫哲学,而应当叫“折腾学”。人脑是精神和物质的统一体,兼有精神和物质两种特性。人脑思维活动,或者说人脑对外界客观信息的处理,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脑内的实践!同时还是精神对物质的能动性,或者说是反作用。这种能动首先是在脑内实现的!这说明了一个事实:精神在物质世界中一旦产生,就和物质牢不可破地形成了一体!谁也无法分开它们了!精神是人脑的精神,精神因人脑而具有了物质的特性。物质不灭,精神同样也是不灭的!精神一但出现,就注定要成为宇宙的主宰。精神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人类也因精神而伟大。但人类却不会因为物质而伟大。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和无限的激情来喊一声:精神万岁!可是谁能喊出“物质万岁”呢?试想一下,物质能摆脱或消灭了精神吗?绝对不可能!“文化大革命”曾企图以物质力量丑化和愚弄人性,并企图强行消灭一些精神,反倒是文化大革命被人性和精神彻底消灭并被可耻地送进了历史博物馆!客观事物、大脑和思维(或精神),三者共同形成和发展了人——这个特殊的有机体。把三者拆开来讨论是谁决定了谁,就已经背离了人这个重要的基础。 对人脑来说,客观事物和思维两者的关系就像物体与镜子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没必要分个高低贵贱、你短我长。可是有一天据说两个哲学家却因此大吵了起来,一个说:没有物体你镜子什么也照不见!另一个反驳倒道:没有镜子你物体晓得自己是什么样子?这两个哲学家第一个叫唯物主义,第二个叫唯心主义。他们俩其实是在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然而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潮流无情地、勇猛地向前奔流,全然不知道他们俩在干什么。至于用哲学这种东西来强词夺理、划分敌我、制造斗争,在中国早就成为一种庸俗无聊、刺耳难听的不和谐音了在批判中思考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哲学以其独有的方式引导人们深层次地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通过一学期的马哲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中阐述的哲学理念和思想精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哲学博大精深,又因为自己的人生阅历有限,可能对它的了解只触及皮毛,对深层次的问题了解不够,在此我仅以自己所学和所知的知识来论述老师给的题目。
一、对教科书的批判性思考
从小到大,我们都以教科书为我们学习的依据,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就我而言,小的时候一直对教科书很崇拜,认为它就是圣言,绝对没有错的,如果老师有和书上讲的不一样的东西,我肯定会认为是老师很差劲,是老师讲错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教科书也是人编的,其中的内容并不是圣言,里面的东西也不一定全对,才明白所谓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上大学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知识层次的加深及知识面的扩广,对书上的一些内容和观点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能够对其作出一些判断和评价。在接受马哲课本中一些诸如唯物论,辨证法的观点时,我觉得也应该对一些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疑问。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哲呢?俗语道:“思想是行动的先锋。”有了正确的思想作旗帜,我们的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就有理可依,有矩可循。同时,马克思主义还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的思想指南,实践也证明它是经受得住考验的。其次,时代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些内容由于其时代局限性,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对其中一些观点予以思考再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不是要我们墨守成规地去接受其中的思想。最后,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教科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学者们编写的,毕竟有其不完善的地方,此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勤思考,多动脑去发现其中那些不完善的细节部分,将自己的一些观点多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从而达到在批判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
二、对批判性思考的批判性思考
如今,几乎整个人类都浸泡在经济的海洋中,思想的花朵开始枯萎,哲学成了不合时宜的“文物”。所以,“批判”这个带有浓重理性色彩的词语几乎被人们忘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性地体验着“竞争”的乐趣。但是,在近现代思想史上,“批判”一词曾经红火过,在今天回忆起这个词语,或许能够获得些微的学术乐趣。因为一个无批判和不再需要批判的时代,可能恰恰是从激烈的批判时代衍生而来的。我想老师出的关于批判性的题目也是想要我们静下心来,对课本以及身边的一些事进行辨证而又理性的思考吧!
首先来看看“批判”在哲学家眼中的发展变化吧。在德国哲学家眼中,“批判”一词是倍受青睐的。自从康德用“三大批判”构建起哲学大厦以来,批判就成了哲学家手中的法宝。在黑格尔哲学解体的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曾使批判泛滥过。在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再一次滥用批判,把哲学批判发展到顶点,以致于再也无路可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因为,这种批判对现实中的一切存在所作的绝对否定,使哲学不再是人类的理性,而完全成为哲学家愤世嫉俗的牢骚。
其次是我对“批判”的一些观点。对一件事情为什么有的人持肯定意见也有的持否定意见呢?另外,即使是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为什么呢?这即是哲学上的辨证思想了。辩证法这个概念已经蕴含着否定的含义,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我们对周边发生的事情或者现象能提出自己批判性见解那代表着我们还在理性的思考,即使这种批判带着个人主义色彩,毕竟那也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想法,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就在于人能理性的思考。同时我觉得辩证思考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的思维方式,是关于社会和自然的对抗的普遍解释原则。当然,作为普遍解释原则的辩证法决不停留在对表层的解释上,而是要求对现实的内在联系作以批判性反思。
拿身边的例子来说吧,针对当前学生中普遍的反日情绪及抵制日货的行为,部分自视理智的人便站出来指手画脚了,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持冷静,不应该感情用事,要拿出我们大学生应有的素质来对待这件事情。后者可谓是对前者行为的批判性思考了。然而,在想想呢,既然我们是热血澎湃的知识青年,日本以前对我们的侵略和迫害姑且不说,但是他在今天还不能就历史问题有个清醒而明确的表态,还不能反省他所犯下的历史罪行,同时还一再篡改日本历史教科书。请问这样的行为我们能容忍吗?此外,日本还不遵循国际法上的有关规定,对权属我国的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霸占。再问这样的耻辱我们能一再的忍气吞声吗?最近,日本在不承认历史问题的前提下还要吼着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我想任何一个有点理性的中国人都不会同意的!由此可见,上述事实是对后者观点的批判性思考了。
总的说来,任何事情我们都要用辨证方法去思考,用批判的眼光(即用怀疑的眼光)去看问题,对事情的一个侧面进行质疑,从而可以看到事情的另一个侧面,这样就可以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的看待事情。
三、对自我独立性的现状和成长过程的批判性思考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只能在于摆脱的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我觉得人之所以成为人那是因为人能劳动,能理性的思考问题,这即为人的本质所在。
人是社会存在物,我想这是任何有点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的。然而老师给的题目是叫我们对自己的独立性成长进行批判性思考。在此我就觉得疑惑了,作为社会存在物之一,我从小就生活在家人与朋友的大环境中,即使成长也不是独立的过程啊。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成长的过程的确是独立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这即为事物的矛盾性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因此,任何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第一层含义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第二层含义是说每一件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即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在。另外,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件事物的矛盾及其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有其特点。同样,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从嗷嗷待抚的婴儿到成熟理智的大学生,这一成长过程中有欢笑也有悲伤。可以说对小学一年级之前的事我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印象的了,本文中我将从我的小学生涯开始来阐述一些重要事情对我成长历程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一)认识环境的不同特点任何人的性格特征,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成功与否,都是在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组成的座标系中取座标。换言之,一个人的成功既取决于个体的素质,又取决于你所面临的环境。因此,同学们走向社会,取得成功,既要认识自己,又要认识环境。每个特定的环境,都有其自身的传统、风格,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只有认识环境,适应环境,才能改造环境。同学们毕业生走向社会,岗位千差万别,环境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从学生生活环境进入了职业生活环境。那么,我们首先要研究,把握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特点。首先,学生生活环境是经过加工的。秩序化的环境,职业生活环境是自然的、未经设计的环境。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因此从教学计划到教材、授课、作业,从课内到课外,从班集体的组织到环境的布置,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学生生活很有秩序。职业生活则主要靠自己去摸索、奋斗,再没有人为你去精心设计了。因此,不同的对待方式,结果会大不相同。其次,学生生活是浪漫的、想入非非的;职业生活是现实的、郑重其事的,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思想言行一般不直接转化为社会现实。做作业是为了消化、巩固课程学习,演讲是为了训练口才和思维……错了不要紧,可以重来。职业生活则根本不同,你设计桥梁,建造楼房、工厂,错了一个数字,后果不堪设想;你当法官,做记者,不实事求是,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你当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因此,职业生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再次,学生生活属非分配领域,同学之间不发生利益冲突;职业生活属分配领域,相互间利益相关。学生来校是为了学习,相互间不存在利益冲突,同学之间的感情是非常纯洁的,因而保持的时间也最长。在校期间,也会发生一些矛盾,但毕业生回过头来看,大家都会觉得根本算不了什么。职业生活属分配领域,人们通过职业生活既要成就事业,又要养家糊口。选拔干部时,一个或几个名额,大家都想上;工资、奖金的发放,住房的分配等等,都与个人利益相关。职业生活的协调靠政策、机制。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有些同学对此极不适应。总之,认识环境是我们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二)在“无事可干”中走好第一步八十年代末,我和一些做学生工作的同志对我校部分毕业生进行调查。当谈到如何适应社会、走向成功时,几位校友不约而同地提到,要正确对待“无事可干”这一段时间。所谓“无事可干”是指刚刚从学校走向社会时一两年内,本人对社会、对单位、对工作不了解、不熟悉,了解、熟悉要有一个过程;单位领导对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不了解,了解、认识要有一个过程。因此,相对于老职工来说,在这一段时间,他们显得“无事可干”。面对这样一段时期,大体有四种态度:一是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二是充分放松,觉得十多年读书太累,需要好好玩一下了,于是,打扑克、下棋、跳舞;三是埋头学习,准备考研;四是对本单位的情况调查、观察,找准有可能发挥优势的地方,同时,学习、思考,作好相应的准备,一但有机会,马上可以上手。四种不同的对待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无疑,取第四种态度的同学,会比其他同学起步快一些,发展好一些。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为人们的职业所提供的选择机会增多了,开始重视人们择业的和从业机会均等,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学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选择待遇比较优厚,并能帮助自己在事业上有所发展的职业,这也是无可厚非的。由于摆在每位同学面前可供选择的机会比较多,因而,一些同学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好,心老是浮的,飘泊不定,很苦恼。而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首先,要把握选择的原则。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我们选择职业时要考虑两个方面:社会和自身。一是社会的客观现实,它所提供的要求和机遇,因为任何人都只能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二是个人的志向、抱负、特长、潜能和兴趣,能够充分实现个人的主体性。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我们要努力找到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相一致的工作。其次,要把握选择的方法。选择的方法是比较。比较是利弊之间的比较。任何事物总是利弊相交,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是没有的。但我们选择职业时,往往希望有利无弊,名声好,收入高,发展前途大,大城市,离家近……,这是不现实的。“两利相争取其长,两弊相争取其短”,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了。再次,职业、工作一旦选定了,就不要左顾右盼,徘徨不定,而要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埋头苦干,做出创造性的成绩来。行行出状元。任何行为,只要我们选准了方向并坚持下去,都可以做出成绩,为社会作出贡献。任何新事业都是做前人未做过的事。它具有探索性、挑战性和风险性。如果一碰到困难、挑战、风险就退缩不前,就考虑换工作岗位,这样的人一辈子将一事无成,无所作为。(三)会想不等于会做前几年,我在给本科学生上课时,课堂上,让每位学生用三分钟就某一个问题发表演讲。结果,很少有学生讲得好。有的吐词不清,有的词不达意,有的显得很紧张,有的抓不住要点,多数人没有应有的风度,……我边听边想,总结时说了一段话:会想不等于会说,会说不等于会做,个人素质不等于事业成功。同学们以前听课时,可能在想,这些老师讲课,没有几个讲得好的,要是我上去讲肯定强多了。还有一些同学在想,要是我当校长,要是我当厂长,肯定……。大家会想,但会不会做,则是另一回事。比如,我唱歌,很多曲子,想起来好象都能哼,但唱出来就走调。大学本科毕业,读了十五六年书,研究生毕业,读书时间更长,确实有不少的书本知识,但是书毕竟是书,生活中的很多道理并不在书上。从知识的获取,到能力的培养,到经验的取得,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一个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李宗仁归来》一书的作者,在此书的前言中写了一段话,意思是:人,如果不是从1岁活到80岁,而是倒过来,从80岁活到1岁,那么,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这当然不可能,但强调了经验对一个人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所缺少的正是经验。我们来看看一些毕业生的教训和体会:一位学生入厂后,以知识渊深自居,终日足不出室,闭门造车。一天正绘一机械图,一位师傅默然审视良久,说:“这图的某部位似不对。”他一听火了:“我学过。我是书本学来的!”师傅说:“我没上大学,可这机器我摸了几十年,我觉得……”他反讥道:“那你怎么没考上大学?”此事传出,全厂哗然。从此,再无人给他“提意见”,一年后,他郁郁不得志地调出厂。我校有几名毕业生一起分配到天津某单位工作。工作之前,他们就计划着如何在单位大干一番。一到单位就提出一个设计方案送给领导。但时过好久不见回音。为此,他们便认为领导不重视知识分子,原来的冲天干劲化为乌有。过了一年时间,他们回头再看这个设计方案,几个人都笑了。他们说:“想法太幼稚了,初入社会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只能虚心学习。”一位校友在给学校老师写信时说:“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以为自己是个人才,可以大干一番事业,总希望有位明智的领导能起用他,否则便会责怪领导不重视人才。干不了几天便灰心丧气,有的便从此一蹶不振。应该让同学们了解,上至中央机关,下至乡镇企业,要毕业生,首先不是考虑他那里缺少一个当官的人来接班,一旦分来一位大学生、研究生,领导首先考虑的是我们单位来了一位学××专业、干××工作的人。所以评价这位大学生的标准,首先是他的本职工作干得如何,是否是一个好的职员。如果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发现他在某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其他方面的表现也不错,便有可能给他一个能胜任的职务。”因此,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一定要踏踏实实,从头开始,从小事做起,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切忌急于求成。一年只能收获小麦、玉米,十年才能收获参天大树!(四)工程的实质是综合、创造、实践理工科的毕业生,毕业后不少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或与工程有关的工作。现在,一些涉及面广的工作,也都冠以“工程”二字,从“希望工程”、“人才工程”、“创新工程”到“点亮工程”等等。因而,我们对工程,特别是工程的实质应该有所了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给“工程”界定为:“工程是关于科学知识的开发应用以及关于技术的开发应用的,以便在物质、经济、人力、政治、法律和文化限制内满足社会需要的有创造力的专业。”首先,工程具有综合性。无疑,工程离不开科学、技术,而且需要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同时,工程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种因素,任何一项工程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制约。以三峡工程为例,除了依靠土木、水利、电力、信息、力学、地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深入研究、探讨之外,还需要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的承受力、生态平衡、移民、文化、地震、战争等诸多问题,忽视哪方面,其后果都不堪设想。我们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时,除了自身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外,还要考虑产品的社会需求,如果没有社会需求,这种产品设计毫无意义;产品的社会效益,有无负面的社会影响,这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原材料的产地、价格,这涉及到经济问题;社会、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度,这涉及政治和法律问题;产品的外型、包装,这涉及到美学问题,等等。因此,我们决不能认为工程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不学习、关心和考虑政治、社会、经济、伦理、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其次,工程具有创造性。工程正是通过自己的创造,为社会服务,推动社会前进。没有创造性,这项工程将毫意义,对于个人来说,何谓成功?工作中有创新、有突破,做了别人做不到的事,这就是成功。敢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唯有创新,才有动力,才有力量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即创造。你能将常人看毫无联系的事联系在一起,找出其内在规律,就是创造。因而,创造和综合又是相通的。创造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认为,物理给了他知识,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给了他想象力,他才创立了相对论。培养想象力、创造力、要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再次,工程具有实践性。工程本身就是实践,决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创新也离不开实践,历史上任何一个重大发现,都源于实践。实践又是检验工程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工程的实质是综合、创造、实践,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综合、创造、实践,是我们走向成功之路。(五)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大学毕业以后五年,十年,二十年,同学之间在学识、成就、以至于职位等方面,差别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爱因斯坦等学者则认为,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因为八小时的上班时间,大家都忙于工作,差别不大。而现在实行双休日。五天的工作时间内,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另外每天至少有4小时可以自由支配。两者加起来,每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超过工作时间。对这段时间利用的情况不同,人们今后的发展也大不相同。坚持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研究,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掌握正确使用时间的方法,根据我的体会,还必须把握以下几点: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以盖楼房为例,首先要进行设计,拿出图纸,然后照图施工,从打地基开始。否则将木头,砖头,搬来搬去,几十年下来,仍然是一堆木头,砖头,成不了房子。进行学习、研究,同样需要订出规划,然后集中精力于一个方向,按照自己的规划,日积月累,必然会取得成功。要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世界上的知识浩如烟海,例如一个人要把一年出版的新书看一遍,至少需要600年;一位化学家,要读完一年内发表的有关化学的论文,至少需要48年。这说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一般而言,知识结构包括知识硬核──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理论;知识幔层──以论文形式发表出来的各种理论、学说、观点;知识大气圈──在实践中产生的闪光的思想、判断等。我们要据此建立自己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同时又必须不断吸收新鲜知识,充实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工作、完成、发表。这是法拉第的座右铭。意思是,首先我们要干,干一件事就要干完、干好,完成之后要总结、发表。发表的方式可以是著作、论文,也可以找几位、同事,谈谈你的心得、体会。干一件事要产生多种功能。我1985年至1987年,在中南政法学院当宣传部长,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开始有些苦恼,来回在路上要近一个小时。后来想想,这是锻炼身体的好机会,再想一想,边走还可以边观察社会。因此,不仅不苦恼,还觉得很高兴。从这里我悟出,一个人干事要多功能,比如,你干一件工作,首先要把这件事干好,这是一个功能;干完以后,可以总结出工作经验,这是一个功能;进一步可以从中找出规律,提炼出思想,写出一篇论文,直至著作,这又是一个功能。(六)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多数同学都担心社会上人际关系复杂,难以应付,害怕处理不好,影响自己的发展。我们要重视人际关系,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根据我多年来的观察、体验,我悟出一个结论: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多数人是好的,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在一个单位,对你的评价,可能有人把你说成一朵花,超出你的实际情况:也有可能有人把你说得一钱不值。但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你是怎么一种状况,多数人就会对你作出什么样的评价。我们认定“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以后,那么,在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必左顾右盼,瞻前顾后,关键在于很好地把握自己。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你的品德、能力和贡献。得出这样一种认识以后,是不是就不要去重视人际关系了呢?否。我1987年曾组织几位研究生对我校120名毕业生进行调查,当询问:“进入社会后你最苦恼的是什么”时,45人回答是人际关系,13人是“得不到重用”,9人是“得不到理解”,6人是“找不到知心朋友”。这四项都与社会交往有关,共73人,占被调查对象的60.8%。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和人打交道,一个人的成功,同样取决于他人对你的支持。而且,能否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一个人的品德、能力、素质高低的表现。关于处理人际关系,已经出了不少书,提出了许多原则和方法,如与人相知、爱人如己、坦诚相处、大度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一些认识。以诚待人是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心理保证。你待人坦诚、诚实,令人感到与你交往无后顾之忧、放心,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如果时时要对你“设防”,不知道你讲的话哪句是真的,哪句是假的,他还愿意和你交吗?即便是虚伪的人,也愿意与诚实的人打交道。大度宽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社会上的人们,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各人主观努力的不同,其思想、观念、性格千差万别。如果你在交往中设防,只能与自己性格、兴趣相同的人打交道,那么,你就只能与自己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积极增进交往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建立离不开交往。人际关系不是虚无的关系,经存在于你、我、他之间,存在于现实关系之中,表现为人们之间思想和行为的互动过程。只有在交往中,你才能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别人也才能认识你。只有在交往中,才有可能建立感情、相互信任。好酒也怕巷子深。你如果自我封闭,领导和同事对你的能力、水平不了解,就谈不上信任和重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在我调查中,一些领导在谈到毕业生的状况时,谈到了不少人的不注意交往方式,如:有的人一天到晚往领导家里跑,左一个请示,右一个汇报。时间长了,领导就会瞧不起你,认为你没有主见。有的人交往时根本不顾及别人,中午睡觉时,甚至晚上到深夜,一个电话来了,说了半天,又没有什么急事,弄得一家人都睡不好。有的人不会打电话,你跟他打电话,他听的时候一声不吭,说说就没劲了,不想说了……这都是一些很小的例子,但说明交往时方法也很重要。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同样要坚信,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关键在于把握自己、提高自己。(七)机遇富有弹性我在对毕业生进行调查中,当问到“影响你成功的因素”时,40%左右的人回答是“机遇”。有人对中国当代名人成功素质进行分析时,把“抓住机遇”排在第一,其它几项依次是:功底与才华、信念、敬业精神、特殊个性、承受力、人际关系、善于表现自己、口才。可见,机遇对一个人成功有重大影响。机遇可分为先天机遇和后天机遇。先天机遇是指你生下来是男、是女;你是出生在北京的高干家里,还是出生在贫困的山区农家里……这对你今后的事业肯定会产生影响,但你无法改变,这也是人们常被称之为“命运”的东西。后天机遇是在你成长、发展中所遇到的社会需求,其本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必然需求。大机遇就是那种持久的社会需求。我们通常所说的机遇是指后天机遇,这种机遇对我们的成功则是富有弹性的。首先,能否抓住机遇富有弹性。机遇是客观存在,但你能否抓住它,则取决于你的素质。有人分析总结,改革开放20年来,有七大机遇:1978年至1986年是文学艺术家的黄金时代;1979年至1992年是个体户成功的最佳时期;1980年至1986年,是演讲艺术发展中的黄金时期;1980年至1994年是我国计算机市场机遇的最佳时期;1986年至1992年上半年,是中国人在股票市场上成功的最佳时期;1992年初至1993年上半年是房地市场一次罕见的大成功机遇;从1996年开始,下岗也许是一次机遇。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说,在每个人发展的空间内,还有很多的机遇。机遇一般有三个阶段:潜伏、高潮、衰退。在机遇的潜伏时期,它表现出风险大、困难多,要进入机遇将承担很大的压力,但只有早进入才可能取得大的成功。进入机遇晚,机遇就不再成为机遇,而是巨大的负担。抓住机遇,就要审时度势,看准社会发展趋势,及早进入机遇。其次,进入机遇后能否取得成功,同样富有弹性。抓住机遇,取得成功,需要有胆略、学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机遇只偏爱那些为事业的成功作了最充分准备的人,换句话说,只有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东风才显得珍贵和富有价值。因此,我们不要在那里等待机会,而是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使自己具备相应的足以胜任的资格。在长期艰苦准备的基础上,一旦抓住机遇,就可以如鱼得水,干出一番大的事业。任何事业,特别是大的事业的成功,都可能遇到风险,遭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我们决不能“把眼前当永远,把暂时当永恒”。不少人的失败都源于此,自以为一次失败了,就永远会失败,一次成功了,会永远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我们也不要埋怨。有的人,老是埋怨,埋怨社会,埋怨领导,埋怨父母,一辈子下来,背着埋怨两个字走向坟墓,累得要死,一事无成。永远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八)做应该而能够做的事人的一生无非是做人与做事两件事,而这两者又是互相联系的。做事,要做应该做而又能够做的事。应该是价值判断,意即做事要选择那些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有益的事,符合法律、法规的事,这与我们做人密切相关。做应该做的事,这就要为我们自己的行为立法。德国哲学家康德指出,人在自然界中获得知识和在社会中获得自由的过程,就是人为自然立法和为自己的行为立法的过程。人为自然立法,人便能够得到以因果律为内容的科学知识;人为自己的行为立法,人便能够得到道德律为基础的自由。康德还认为,在审美领域,人的理性表现为判断力,判断力则使人产生审美情感。因而也可以说,判断力就是人在审美领域中的立法。在做事中,人主要面临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主要遵循效率法则,要求人们掌握科学知识,要求真,遵循自然的规律。在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中,主要遵循公平法则,要求人们具有道德人格,要求善,维护和推进群体和国家的利益。在处理人与自身关系中,主要遵循超越法则,要求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我们要做到真、善、美的统一,即宇宙、人类群体和个体这三种存在形式的对立统一。我们不仅要做应该做的事,而且要做能够做的事。世界上应该做的事多得很,还要看能不能够。例如,我们中国人应该不应该像美国人那样,有小汽车,有小洋房?应该!完全应该!我们中国人在聪明、勤劳方面,决不比美国人差。但能不能够,不能够,至少现在不能够。我们的基础差,地少人多,如果我们中国人都像美国那样消费,至少还得有两、三个地球。我们做事,受历史的限制。人只能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不可能超越历史,我们做事,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回顾我们二十年来的改革历程,有些改革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原因之一是忽视了环境条件的影响。我们做事,还受自身能力、素质、兴趣、爱好的限制。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分析,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和工作,以便自己一生最大限度地发热、发光。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人们,有的人能够做的事不去做,不能够做的事老在做,一辈子下来辛辛苦苦,累得要死却一事无成。我们要引以为鉴。(九)关键在于提高素质我在进行毕业生调查时,一位校友深有体会地说,适应社会,走向成功,关键在于自身素质,大学本科四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素质。他还以运动员类比,认为运动员不管你是从事球类,还是田径,都要进行体能训练。事实说明,一个素质高的人,他会主动寻找发展的目标空间,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创新,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事业中取得成功。素质,简言之,就是人的内在的素养和品质,是在先天和后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素质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内在性,是本而不是末,是里而不是表,是质而不是量。但它可以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如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包括行为规范、习惯,对人对事的态度;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模型、方式、深度,以及独立性、敏捷性和创造性;精神境界,包括对自我超越的程度,奉献精神,处理各种关系时在理论和实践上所站的高度等等。素质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综合性。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对广大学生而言,要十分重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怎样提高素质,美国学者劳厄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所剩下的东西就是素质。提高素质,首先要学习,广泛地学习人文和科学知识,以广博的知识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开阔视野。但知识不等于素质,要通过努力将知识内化为素质、精神。人吃牛肉不长牛肉,吃猪肉不长猪肉,为什么?因为人有消化机能。同样,人要有将知识内化为素质的机制。首先,要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实践,从自己的言行开始,一点一滴去做,用自己的生命,生活、言行,把自己选择的“道”体现出来,并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其次,要感悟。“迷其为凡,悟则为圣”,意即凡人和圣人之间的区别在一个“悟”字上。用我们自己的人生阅历、经验、知识去体悟,体悟科学,体悟人生哲理,许多道理,你如果悟通了,终生受益。雷锋所说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中去,就是最好的人生体悟。再次,我们要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去感受、体验、不断地与之交流、碰撞,在信息的交流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学习社会、学习书本!
&
&
你可以删减一些,谢谢采纳
矛盾观点
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和理解其他规律、范畴的钥匙;矛盾分析方法是辩证法中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否承认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的作用
(一)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辩证矛盾不同于逻辑矛盾。辩证矛盾是事物固有的,客观的。逻辑矛盾是人们思维中违反形式逻辑规则造成的思维混乱。任何科学认识,既要排除逻辑矛盾,又要研究逻辑矛盾。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基础(不是冤家不聚头),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4.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要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反对只见同一或只见对立的形而上学片面性。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事物发展中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同一性为矛盾双方的存在与发展提供场所;是矛盾双方相互汲取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共同发展;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2)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3)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
2.事物发展中的内因和外因:(1)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哲学基础。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二是指同类事物的矛盾有共同性。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1)从性质看,有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2)从地位看,有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3)从解决形式看,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以及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长期共存的形式。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科学认识与区分事物的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的基础,因而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两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个别包含着一般,一般寓于个别并通过个别而存在;两者区分是相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意义:理论上,它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实践上,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5.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1)主、次矛盾及其关系:在事物的许多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规定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矛盾的主、次方面及其关系:在一个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次要方面,次要方面影响主要方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3)两点论是指在一个事物中要看到许多矛盾,在一个矛盾中要看到两个方面。重点论是指在一个事物中要抓主要矛盾,在一个矛盾中要抓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要求我们抓住重点,带动全盘;看主流,注意支流;在克服一种主要倾向时,要注意可能掩盖的另一种倾向,防止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四、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1.中国传统矛盾观的内容:(1)用“有两”“有对”“有耦”等来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如程灏说“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朱熹提出“万物皆有两端”“独中又自有对”。(2)用“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等来阐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如《易经》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提出“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朱熹提出“一分为二”,方以智提出“合二为一”。(3)用“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等来分析矛盾的解决方式。如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为贵”,《中庸》提出“致中和”。2.中国传统矛盾关的现代意义:(1)中国传统矛盾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有许多相通之处,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了思想文化土壤。但它属于朴素辩证法,思想是零碎的,并带有神秘色彩。(2)中国传统矛盾观注重和谐统一,对于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争取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和平共处,创造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有启迪意义。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2)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是我们学习和了解这一哲学原理的根本目的和归宿。①从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来看,学习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掌握“有特殊到普遍,再有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从而正确的认识事物。②从工作方法来看,学习该原理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③从我国革命建设的指导思想来看,学习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从该原理的地位来看,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论,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⑤从运用这一原理应克服的错误倾向来看,我们要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等待您来回答
哲学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与路议论文8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