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下半年以来,造成2010年美元汇率率贬值的直接诱因是美联储的

>>>>>>信息内容【字体:
美元贬值引全球汇率争端:货币体系缺陷是根源
相关专题:
&&&&简要内容:上周五美国财政部宣布推迟发表半年一次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美国暂时没有错误地决定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货币战”的硝烟并未远去。无论是上一次以“广场协议”收场的汇率争端,还是眼下尚不知走向的所谓“货币战”,美元贬值都扮演着最核心的角色。
  在上述背景下,近期美元的大幅主动贬值则频频煽风点火,成为加剧本轮汇率争端的最直接诱因。美元的这一波大幅贬值起始在于美联储恢复购买资产并释放重启量化宽松政策的信号。那么同样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为什么危机期间的那一次实施不仅没有令美元走软,反而令其走强呢?李向阳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美国实施上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时,几乎所有其他国家也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宽松策略,这样美元投资者就不用担心货币币值被稀释。而眼下,欧洲央行更多关注如何部署退出战略,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央行此前已经启动加息(尽管目前受美国影响进一步的收紧举动可能要大大推迟),这样美国就成为发达经济体中首先也是最重要的(相比于日本)表态可能要量化宽松的国家,从而令投资者有了美元贬值以及美国国内出现通胀风险的担忧。
  李向阳表示,尽管此番美元贬值名义上是市场行为,因为政府和美联储并没有直接干预市场,但其所做出的包括向市场进一步注入流动性这样的决策却是主动行为。这种主动性对于美国来说是必要的,符合其经济利益。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未来5年内令美国出口翻番战略要求美元贬值。要实现出口翻番,美国需要几个条件。第一也是最直接的就是默许甚至主动寻求美元贬值,以此提高其出口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第二是寄望于美国以外的经济体,通过其他国家的需求增加来弥补美国的内需不振,以改善其出口业绩,显然这也很难实现。一方面,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仍然处于艰难复苏的进程中,需求萎缩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善;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虽然到目前为止复苏强劲,但其经济更多依赖出口和投资而不是消费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也不大可能帮助美国扩大出口。第三是大幅提高美国出口企业竞争力,目前来看这在短期内同样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任务。由此看来,如果没有美元贬值,奥巴马的出口战略将沦为一纸空谈。事实上,危机过后美国政界学界都曾经提出过重签“广场协议”的建议,即通过美元对别国货币的贬值来缓冲其贸易逆差。然而,今天的背景与上世纪80年代“广场协议”签署时的情况已大不相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意再轻易在汇率上总是平白做出让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方面只有借助市场名义来寻求美元贬值。
  其次,此番美元贬值的另外一个重要动机是转嫁美国债务。“如果说危机爆
  发后的那一波政府救市行为是美国政府在将私人债务国有化的话,那么这一轮美元贬值其实是在将美国债务国际化。”李向阳认为。通过危机阶段的政府救助措施,美国金融机构的大量不良债权转化为政府债务,2009年美国的财政赤字高达1.42万亿美元,是2008年的3.1倍,赤字率也从2008年的3.2%猛升至10%,创下二战后最高水平。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增至6.71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2%。预计2010年美国财政赤字规模仍维持在1.32万亿美元。未来如何在削减财政赤字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难题。李向阳告诉记者,历史经验证明,多数国家的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与一国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进而就是汇率贬值)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美国是一个例外,原因是美元充当着世界货币。例如,美国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46年的121.2%下降到1974年的31.67%。其中,通货膨胀贡献了52.6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贡献了55.86个百分点,联邦盈余贡献了-21.51个百分点。因而,即使美国官方不承认转嫁债务的动机,但客观上难以避免这样的结果。
  最后,这一轮汇率争端还有一定的政治背景。美国国会11月中期选举在即,奥巴马政府在解决就业和促进复苏方面乏善可陈,其本人的支持率也有所下滑。为此,借助美元贬值以及施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民主党转移国内民众视线。事实上,这已成为历届美国政府最常用的政治工具之一,上周五美国政府再次推迟公布汇率报告即显示了本轮汇率争端背后的政治色彩。
  无论是上一次以“广场协议”收场的汇率争端,还是眼下尚不知走向的所谓“货币战”,美元贬值都扮演着最核心的角色。李向阳认为,问题的深层次根源在于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即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使其能够通过寻求贬值来获得其他国家无法达到的目的,特别是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逃避债务。只要这种局面不发生改变,伴随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变化,这种汇率战的威胁可能还会重复上演。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如此关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不过他也表示,意愿和现实之间还存在差距,短期内尚没有办法找到一种货币替代美元,即使是寻求储备货币多元化也存在诸多困难。“现在看,要解决眼下的这一场争端,更多地还是需要在现有框架内依靠国际社会的协调,避免一损俱损的局面。”李向阳表示。(金融时报 陶冶)&&&&&&&&[下一页]&&&&[末页]&&&&选择页数12
来源:新华网 编辑:若玉 实习编辑:贾乃玉
主办单位:人民日报社天津分社网络中心 京ICP00006号 〖〗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您當前的位置 :&&&&正文
美元是匯率戰始作俑者
新華網財經頻道
  近期,由於美元對世界主要貨幣匯率持續走弱,一場全球性競相貶值的『匯率戰』正在展開。一些發達國家開始入市乾預匯率,如果這一趨勢得不到遏制,全球經濟復蘇的進程將會受到負面衝擊。
  這場匯率戰,美元可謂始作俑者。美元匯率的貶值看似市場行為,實則具有很強的主動性貶值色彩。首先,美聯儲表示可能重啟定量寬松貨幣政策,是美元匯率貶值的直接誘因。自美聯儲表示可能重啟定量寬松貨幣政策以來,美元對一攬子貨幣匯率已經貶值7%。名義上重啟定量寬松貨幣政策是為了進一步壓低美國的利率,防止經濟二次探底,但客觀上會稀釋美元幣值,促使美元貶值。鑒於美國短期利率已經處於歷史低位,進一步壓低利率已經促使短期資本流向新興經濟體市場,加速了它們的貨幣昇值。
  其次,美國政府提出的未來5年內實現出口翻番戰略需要美元大幅貶值。對美國而言,後危機時代經濟增長的動力將不能再寄望於房地產市場繁榮與負債消費之上,促進出口是必然選擇。但要實現5年內出口翻番目標談何容易,不少經濟學家曾給予悲觀預測。顯然,短期內依靠美國企業的競爭力提昇出口是不現實的,而依靠貿易伙伴的強勁需求拉動美國出口也很渺茫。除新興經濟體之外,美國的發達國家貿易伙伴都難以走出獨立的增長行情。從美國二戰以來的歷史看,唯一可能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就是美元的大幅貶值。在這種意義上,促使美元貶值已經成為美國經濟擺脫緩慢復蘇困境的重要政策選擇。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美元的大幅貶值長期看將有助於美國轉嫁債務。如果說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私人債務國有化,那麼進入後危機時代,美國迫切需要的是美國債務國際化。通過危機階段的政府救助措施,美國金融機構的大量不良債權轉化為政府債務,2009年美國的財政赤字高達1.42萬億美元,是2008年的3.1倍,赤字率也從2008年的3.2%猛昇至10%,創下二戰後最高水平。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增至6.71萬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7.2%。預計2010年美國財政赤字規模仍維持在1.32萬億美元。未來如何在消減財政赤字的前提下保持經濟增長是一個國家難題。
  歷史經驗證明,多數國家的國債/國內生產總值指標與一國的經濟增長、通貨膨脹(進而就是匯率貶值)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但美國是一個例外,原因是美元充當著世界貨幣。例如,美國國債/國內生產總值指標從1946年的121.2%下降到1974年的31.67%。其中,通貨膨脹貢獻了52.63個百分點,經濟增長貢獻了55.86個百分點,聯邦盈餘貢獻了-21.51個百分點。因而,即使美國官方不承認轉嫁債務的動機,但客觀上難以避免這樣的結果。
  在美國經濟復蘇乏力和已經積累巨額國家債務的情況下,推進美元貶值既符合美國的短期利益,也符合其長期利益。這種看似由市場決定的美元貶值背後有很強的主動性貶值動機,國際社會對此應予以警惕。(李向陽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長)
&· · · · · · · · ·
2002-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麗水網版權所有
浙新辦(2003)18號
浙ICP證 040008
主管單位:中共麗水市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麗水日報社
聯系電話:|||||||||||||||>>>正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持稳 兑美元升幅或扩大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邵莉 王四圣)6月下旬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虽然兑美元汇率明显上升,但实际有效汇率基本稳定?随着美国中期选举的结束,强迫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逐步减弱,我们认为,人民币将进一步追求实际有效汇率的稳定,从而树立稳健货币的形象?市场应从这一角度出发,预期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幅?同时,考虑到抑制输入型通胀的需要,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可能扩大?
  看待人民币币值的视角需从“对美元汇率”转向“有效汇率(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以专栏形式对“有效汇率”进行了详细介绍,央行强调实际有效汇率基本稳定即“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意图明显?事实上,6月19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多时累计升值近3%,但从实际有效汇率的角度观察,则趋于平稳?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此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一直在118一线上下略有波动?
  图1&2008年1月以来人民币实际/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变动  
  资料来源:新华08&  
  6月19日后,人民币兑美元经过两次比较明显的快速升值?第一次是9月1日至10月15日,累计升值2%?第二次是10月28日至11月12日,累计升值1%?两次快速升值均创出汇改以来的高点?  
  6月19日后,人民币兑美元经过两次比较明显的快速升值?第一次是9月1日至10月15日,累计升值2%?第二次是10月28日至11月12日,累计升值1%?两次快速升值均创出汇改以来的高点?  
  导致人民币兑美元加快升值的根本原因,是美联储再启量化宽松政策,确立了美元贬值的趋势?2010年下半年以来,美元指数加速下滑,非美货币普遍升值,截至11月16日,澳元对美元累计升值约15%,欧元对美元累计升值约8%,日元对美元累计升值约5%?而同期,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约2%,对欧元累计贬值约8%、对澳元贬值约13%、对日元贬值约4%?
  图2 2010年6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走势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新华08 
|相关新闻 · (日 13:19) · (日 09:37) · (日 09:13) · (日 09:45) · (日 07:21) · (日 07:42) · (日 09:25) · (日 09:22) · (日 16:19) · (日 07:12)图文资讯
[每日一词]警惕美元主动性贬值(国际论坛)
E-mail推荐:&&
  近期,由于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汇率持续走弱,一场全球性竞相贬值的“汇率战”正在展开。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入市干预汇率,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将会受到负面冲击。  这场汇率战,美元可谓始作俑者。美元汇率的贬值看似市场行为,实则具有很强的主动性贬值色彩。首先,美联储表示可能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美元汇率贬值的直接诱因。自美联储表示可能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以来,美元对一揽子货币汇率已经贬值7%。名义上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为了进一步压低美国的利率,防止经济二次探底,但客观上会稀释美元币值,促使美元贬值。鉴于美国短期利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进一步压低利率已经促使短期资本流向新兴经济体市场,加速了它们的货币升值。  其次,美国政府提出的未来5年内实现出口翻番战略需要美元大幅贬值。对美国而言,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不能再寄望于房地产市场繁荣与负债消费之上,促进出口是必然选择。但要实现5年内出口翻番目标谈何容易,不少经济学家曾给予悲观预测。显然,短期内依靠美国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出口是不现实的,而依靠贸易伙伴的强劲需求拉动美国出口也很渺茫。除新兴经济体之外,美国的发达国家贸易伙伴都难以走出独立的增长行情。从美国二战以来的历史看,唯一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美元的大幅贬值。在这种意义上,促使美元贬值已经成为美国经济摆脱缓慢复苏困境的重要政策选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美元的大幅贬值长期看将有助于美国转嫁债务。如果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私人债务国有化,那么进入后危机时代,美国迫切需要的是美国债务国际化。通过危机阶段的政府救助措施,美国金融机构的大量不良债权转化为政府债务,2009年美国的财政赤字高达1.42万亿美元,是2008年的3.1倍,赤字率也从2008年的3.2%猛升至10%,创下二战后最高水平。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增至6.71万亿美元,占GDP的47.2%。预计2010年美国财政赤字规模仍维持在1.32万亿美元。未来如何在消减财政赤字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难题。  历史经验证明,多数国家的国债/GDP指标与一国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进而就是汇率贬值)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美国是一个例外,原因是美元充当着世界货币。例如,美国国债/GDP指标从1946年的121.2%下降到1974年的31.67%。其中,通货膨胀贡献了52.6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贡献了55.86个百分点,联邦盈余贡献了-21.51个百分点。因而,即使美国官方不承认转嫁债务的动机,但客观上难以避免这样的结果。  在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和已经积累巨额国家债务的情况下,推进美元贬值既符合美国的短期利益,也符合其长期利益。这种看似由市场决定的美元贬值背后有很强的主动性贬值动机,国际社会对此应予以警惕。
(责任编辑:曹华)
相关专题? ? ?
我要发表留言
&&&&&&&&&&&&&&&&&&&&&&&&&&&&&&&
&&&热图推荐
&&&精彩新闻
&&&精品策划
&&&播客?视频
&&&资本市场热点追踪
???温总理登《时代》说明啥 郎咸平:中国人咋过的辛苦毛泽东咋让国人活得有尊严 张召忠:美日欲夺钓鱼岛?
&&&无线?手机媒体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警惕美元主动性贬值
  警惕主动性贬值
  近期,由于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持续走弱,一场全球性竞相贬值的“汇率战”正在展开。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入市干预汇率,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将会受到负面冲击。
  这场汇率战,美元可谓始作俑者。美元汇率的贬值看似市场行为,实则具有很强的主动性贬值色彩。
  首先,美联储表示可能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美元汇率贬值的直接诱因。自美联储表示可能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以来,美元对一揽子货币汇率已经贬值7%。名义上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为了进一步压低美国的利率,防止经济二次探底,但客观上会稀释美元币值,促使美元贬值。鉴于美国短期利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进一步压低利率已经促使短期资本流向新兴经济体市场,加速了它们的货币升值。
  其次,美国政府提出的未来5年内实现出口翻番战略需要美元大幅贬值。对美国而言,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不能再寄望于房地产市场繁荣与负债之上,促进出口是必然选择。但要实现5年内出口翻番目标谈何容易,不少经济学家曾给予悲观预测。显然,短期内依靠美国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出口是不现实的,而依靠贸易伙伴的强劲需求拉动美国出口也很渺茫。除新兴经济体之外,美国的发达国家贸易伙伴都难以走出独立的增长。从美国二战以来的历史看,唯一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美元的大幅贬值。在这种意义上,促使美元贬值已经成为美国经济摆脱缓慢复苏困境的重要政策选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美元的大幅贬值长期看将有助于美国转嫁债务。如果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私人债务国有化,那么进入后危机时代,美国迫切需要的是美国债务国际化。通过危机阶段的政府救助措施,美国金融机构的大量不良债权转化为政府债务,2009年美国的财政赤字高达1.42万亿美元,是2008年的3.1倍,赤字率也从2008年的3.2%猛升至10%,创下二战后最高水平。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增至6.71万亿美元,占GDP的47.2%。预计2010年美国财政赤字规模仍维持在1.32万亿美元。未来如何在消减财政赤字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难题。
  历史经验证明,多数国家的国债/GDP指标与一国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进而就是汇率贬值)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美国是一个例外,原因是美元充当着世界货币。例如,美国国债/GDP指标从1946年的121.2%下降到1974年的31.67%。其中,通货膨胀贡献了52.6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贡献了55.86个百分点,联邦盈余贡献了-21.51个百分点。因而,即使美国官方不承认转嫁债务的动机,但客观上难以避免这样的结果。
  在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和已经积累巨额国家债务的情况下,推进美元贬值既符合美国的短期利益,也符合其长期利益。这种看似由市场决定的美元贬值背后有很强的主动性贬值动机,国际社会对此应予以警惕。
  "货币战"硝烟弥漫全球 各国决策者汇率分歧突出
  货币战意味着什么?当前欧美主要经济体仍然受困于经济疲软、失业率攀升、公共财政失衡等问题,进口需求萎缩,出口动力增强。这决定了国际贸易可能进入争端高发期。在此敏感时刻开打“货币战”,可能会刺激一些国家压缩进口配额和提高关税,从而引发贸易战,损害各方利益。
  货币战”并不缺乏惨痛教训。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多个主要经济大国放弃金本位,施行货币贬值政策,加剧了危机破坏性,毒化了国际经贸关系,成为诱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因素之一。世界行长佐利克强烈警告称:“如果变成了纷争和保护主义,那就有重演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失败的危险。”谁打响了“货币战”第一枪?
  近来,国际上有关“货币战”的言论甚嚣尘上,众说纷纭。但事实证明,导致当前“货币战”隐忧上升的一个重要根源,却是美元持续贬值及巨额定量宽松政策导致的贬值预期。
(责任编辑:乔玲)
  “钱荒”效应已迫使银行不得不勒紧裤腰带了。
[简介]崇尚中长线波段交易,善于把握股市节奏,每日送出热点个股!
[简介]实盘交割单100%真实发布,连续5年盈利,年平均收益高达40%。
[简介]看大盘最精准最前瞻最直接,对个股非牛不战,出手必攻直击涨停。
关于的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0年美元汇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