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台2012 macbook 2012pro 15寸的,不知道能不能玩nba2k

查看: 4737|回复: 5
新买的macbook pro 15寸A1286~电池耗尽充不上电?
我的玻璃心阿,真的碎了一地
刚买2个星期的pro.玩着玩着突然就断电当机。电池耗尽。用充电线充电,电源监测也不亮。开机也没有反映。
后来拿到苹果维修,不知道怎么就好了。拿回家,又出现同样的问题。
我可以保证家里的电源插座绝对没有问题。另一台macbook 小黑,从未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后来实在解决不了,苹果公司给换了一台新机。
前几天还好。今天突然又出现了这个问题。。。
奇怪的是。。就算电池没电了。。也应该有预警和休眠才对。。。突然当机是闹哪样……电源也不应该充不上电阿……
现在电源线插着,指示灯也不亮,什么反映都没有……
求助阿。。。或者遇到过同样问题的同学…………传授点经验可以吗……
ps:苹果在2011年11月发布了一个更新,解决pro电池耗尽时当机的补丁。但我刚买了1个月不到,最新的系统难道没有自动包括这个更新~??问题是我现在打不开机……也完全没办法安装阿。。。。。哭。。{121}
。。。这个。。。我无能为力了哈,因为没有MBP,只能帮你顶下帖子,看看别的人是怎么说的了
Ca.s.t.le 发表于
。。。这个。。。我无能为力了哈,因为没有MBP,只能帮你顶下帖子,看看别的人是怎么说的了
谢谢~~QAQ
从问题发生的地点看,都是在你家发生的。所以先排除家里插座是否短路,相对应插口是否老化,家中供电电压是否稳定入手。
我个人使用pro,11年末款,从未出现这种问题。
应该是自家电路的问题吧,苹果的东西质量还是有保障的。
没理由换了新的又出问题哈
要真是这样可真是RP问题了 哈哈
充电器的原因,把充电器拔下来& &放1分钟以上就好了。
Powered by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5寸macbook pro retina高配版为什么玩fifa13还卡? - 3DMGAME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3DMGAME论坛
标题: 15寸macbook pro retina高配版为什么玩fifa13还卡?
作者: ymy1989& & 时间:
15:52 & & 标题: 15寸macbook pro retina高配版为什么玩fifa13还卡?
fifa13入正后,我用15寸macbook pro retina高配版,内存8G,显卡gt650m,cpu i7 主频2.6ghz,用bootcamp装了win7旗舰版,然后装了fifa13 运行,更新了最新的显卡驱动,分辨率是,玩起来很卡,根本没法玩,难道是我的retina屏分辨率太高的原因?后来我改了分辨率改成1300多*900多好像,还是很晃眼而且很模糊,我就奇怪了,家里台式机显卡只是gtx570的,就cpu是i72600k主频比macbook高点,其余都没有macbook好啊。。。为什么台式机我开nv的3d而且游戏开全高,显卡设置全高都相当流畅,但macbook就是卡死了。。。谁知道这是为什么?macbook还是固态硬盘,台式机只是机械硬盘。。。哪位仁兄能帮我解释一下?按理讲我应该可以用macbook开全高而且不卡的啊?
作者: london666& & 时间:
视网膜PRo发热问题+显卡还是不够超班 另外bootcamp的win7毕竟还是跟你台式机的win7有差别 各种综合因素造成的
作者: ymy1989& & 时间:
london666 发表于
视网膜PRo发热问题+显卡还是不够超班 另外bootcamp的win7毕竟还是跟你台式机的win7有差别 各种综合因素造成 ...
发热问题我知道,但我不清楚bootcamp的win7和台式机上普通win7有什么性能上的区别?
作者: lzhpanda& & 时间:
mac的pro的散热一直有问题,其实高端笔记本的散热一直都是如此……请尽量在空调房内玩吧~最好用Mac的fifa
作者: fuhaomin& & 时间:
GT650M带我这个1080P回放的时候有时候都到不了60FPS,更别提retina了,晃眼应该是帧数不稳吧。另外GTX570比GT650M应该强的不知一星半点吧
作者: ymy1989& & 时间:
fuhaomin 发表于
GT650M带我这个1080P回放的时候有时候都到不了60FPS,更别提retina了,晃眼应该是帧数不稳吧。另外GTX570比 ...
我小白了,以为6是5的下一代产品就会更好点,我去查查两者区别
作者: lm& & 时间:
分辨率设成
GTX570、GT650M差的太远 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650M在移动版显卡里算不错了,但和上一代桌面版显卡的次高端完全没有可比性。除非是GTX 680M, 比GTX 570略强 接近GTX 580.
作者: wyxmfj& & 时间:
还真以为macbook是神机啊...装上了win7连普通的笔记本都不如
作者: 老K帮& & 时间:
总有些人喜欢买了苹果WIN7,真有意思
作者: yesdefish& & 时间:
比我家DELL3007分辨率还高
楼主开玩吧 点对点
作者: hezy007& & 时间:
GTX570 在台式机中都算是高端卡。GT650M在笔记本里算高端卡吗?
另外,不要拿笔记本的硬件配置和台式机的比。光是功耗的差距都那么大。
你以为那些高功耗真的全部是多余的?
作者: shyshine& & 时间:
不秦楚啊啊
作者: happywystef& & 时间:
买MAC是装B的. 不是用来玩游戏的.
作者: & & 时间:
我的p7350+GT130都不卡啊& &不过分辨率&&全高& &4倍锯齿&&
不过需显卡驱动里强行开启垂直同步+d3d软件~& &
很奇怪历代fifa都是这个问题 不开这个软件&&帧数超不稳&&极其晃眼 ~开了之后就像两个游戏~&&一直觉得fifa自带的垂直同步有问题,,,
作者: stormzjc& & 时间:
wyxmfj 发表于
还真以为macbook是神机啊...装上了win7连普通的笔记本都不如
是么。用过吗
作者: stormzjc& & 时间:
老K帮 发表于
总有些人喜欢买了苹果WIN7,真有意思
因为很多游戏玩不了
作者: & & 时间:
happywystef 发表于
买MAC是装B的. 不是用来玩游戏的.
难道买电脑不玩游戏就是装b?&&谁说买电脑就是用来玩游戏的?&&lz买个苹果就要被你喷?&&我的电脑是联想~虽不喜欢苹果,但也不至于鄙视,,,,,不同产品的客户群体是不同的。。。。何必那么偏激呢~再说了~lz是来求助的,有不是来秀优越的~
作者: 恶魔细胞& & 时间:
wyxmfj 发表于
还真以为macbook是神机啊...装上了win7连普通的笔记本都不如
MAC PRO确实是神机!但前提是,你必须运行苹果系统,哈哈~~~~~~~~~~
作者: 恶魔细胞& & 时间:
& &这个分辨率碉堡了!!!!!!!!!!!!!!
作者: & & 时间:
ymy1989 发表于
发热问题我知道,但我不清楚bootcamp的win7和台式机上普通win7有什么性能上的区别?
lz试试&&显卡驱动里强行开启垂直同步&&+d3d软件~&&另外分辨率别调太高~& &我的本本 渣配置&&130都能玩&&你试试~
作者: quanli0000& & 时间:
不用想了,随便找个台式机的660ti,HD7870这些接近高端的显卡开2880都不会顺,更别说移动平台的显卡了
作者: cloud226& & 时间:
quanli0000 发表于
不用想了,随便找个台式机的660ti,HD7870这些接近高端的显卡开2880都不会顺,更别说移动平台的显卡了 ...
意瘾的结果就不要随便公布了
FIFA的要求很低很低的 我之前6950的显卡 的分辨率 轻松跑上80fps
作者: sun& & 时间:
macbook 买不起
作者: adrianyeh2008& & 时间:
fifa应该有mac版啊,为什么不用那一版
作者: huangjuncat& & 时间:
adrianyeh2008 发表于
fifa应该有mac版啊,为什么不用那一版
mac版的13好像还没出
作者: adrianyeh2008& & 时间:
huangjuncat 发表于
mac版的13好像还没出
等一等总会有嘛
作者: fish1986jy& & 时间:
happywystef 发表于
买MAC是装B的. 不是用来玩游戏的.
买MAC是装B的. 不是用来玩游戏的.强烈支持!!!
作者: diablosang& & 时间:
这个分辨率的游戏笔记本的显卡肯定要扑街的,玩游戏还是老老实实搞一台台式机吧
作者: 呆呆的马猴& & 时间:
智商捉鸡贴
作者: byogo& & 时间:
用笔记本基本来认真玩游戏的,脑抽要么,屏幕就这点大。另外买mb是用来装B的
作者: 老K帮& & 时间:
老K帮 发表于
总有些人喜欢买了苹果WIN7,真有意思
有钱人钱多闲的蛋疼,咱也管不着,发发牢骚而已
作者: 老K帮& & 时间:
stormzjc 发表于
因为很多游戏玩不了
那就没办法了,好的游戏不支持MAC系统,换WINDOWS又没意义
作者: byogo& & 时间:
还有普通笔记本为了考虑续航待机时间,很多都是性能缩减。不是光看型号高就认为他应该比低一个型号的台式机来的强。只是障眼法
要玩游戏买Alienware的,买苹果的来着问这种问题不是找喷么
作者: hnpdshero& & 时间:
刚开始看楼主说的型号不知是啥 百度搜了搜哇靠原来是苹果报价呵呵 再想这么贵的本竟然连FIFA都玩不了 着我妈的龊啊 看来苹果真的是拿来装B用的 这钱拿来买个DELL的外星人 不是啥游戏都能爽吗 哈哈
作者: stormzjc& & 时间:
老K帮 发表于
那就没办法了,好的游戏不支持MAC系统,换WINDOWS又没意义
发热太高,但是感觉图像处理还是好很多
作者: wzx512& & 时间:
智商捉鸡。。。
作者: hyd1017& & 时间: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wzam& & 时间:
老老实实的720不是挺好,用那么高的分辨率不是找死那是什么,8楼的虽然话难听了点不过却是事实,用苹果机装win7玩游戏不觉得蛋疼吗!!!!!!
作者: & & 时间:
为啥不用mac版的fifa 非得多此一举呢。事先声明,我不知道是否有mac版的哦
作者: yayawow& & 时间:
我老爷机 G105M 显卡开1280 分辨率一样流畅的嘛
作者: shenbaocheng& & 时间:
一群酸人说酸话,你试试把你的机器SMC试试
玩游戏最好玩mac版本的,效率会达到最高
作者: roddick1989110& & 时间:
分辨率设置低点试试,显存才1G,你开高分辨率肯定不够的.
作者: 858085& & 时间:
分辨率太高。显卡太低支持不了。散热不好。尤其是苹果这种超薄的。笔记本玩单机游戏就是不行。还是玩休闲的吧。
作者: aus0440& & 时间:
15&mbpr 同是高配的...表示 全高無壓力
樓主提議你重置SMC
作者: rmcer& & 时间:
你把风辨率挑下来就好了,我就是RETINA 高配,FIFA13毫无压力
作者: & & 时间:
这种分辨率即便是gtx680也不能流畅运行 因为厂商都不对这种次世代分辨率进行优化
作者: c932& & 时间:
GTX650M 最多相当于GTX550TI的水平 比570差了几条街了
作者: qiangsen23& & 时间:
mac版的很流畅,就是左上角太烫了 没事玩个30分钟就行了 。我是不会给rmbp装win7的。
作者: happy007& & 时间:
不卡的,最大分辨率,那么高分辨不需要开MSAA,一样精细。卡的话重置下SMC
作者: lyonere& & 时间:
明显LZ还不懂怎么玩MBP,重置SMC,最高分辨率从来没卡过,那些没用过MBP,又讥笑LZ使用苹果玩游戏,并嘲讽MBP性能的人,纯属葡萄心理,中国向来不缺乏这样的“屌”民,
作者: lijialiang& & 时间:
fish1986jy 发表于
买MAC是装B的. 不是用来玩游戏的.强烈支持!!!
你这人真是奇怪,mac就是装B,神一样的逻辑,那用电脑只会玩游戏才是真装B,不知道买个游戏机啊?xbox,wii,ps,ndsl,3ds。你只会用电脑玩游戏装B,我买电脑怎么用还要你指手画脚啊!别人来求助而已,你不帮助就算了,不要指责别人,你算什么玩意!
欢迎光临 3DMGAME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X2作为一个使用Retina2012款快一年的用户,凭我个人而言,完全够用&br&标配&b&256GB &/b&SSD&br&&img src=&/35ffe19bc9ac2852e05abb9f2fb31f62_b.jpg& data-rawwidth=&1400& data-rawheight=&7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0& data-original=&/35ffe19bc9ac2852e05abb9f2fb31f62_r.jpg&&&img src=&/5c4bedf857fd141cdc06e2_b.jpg& data-rawwidth=&2880& data-rawheight=&1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80& data-original=&/5c4bedf857fd141cdc06e2_r.jpg&&&img src=&/eede8f6f679ec5db2bf9e_b.jpg& data-rawwidth=&2880& data-rawheight=&1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80& data-original=&/eede8f6f679ec5db2bf9e_r.jpg&&lunchpad里的软件就这么多,日常娱乐工作完全够用,还给win分了差不多60G,3dsmax没辙。。。(要不然我这个很有精神洁癖的人是完全不会在Mac上装windows的)&br&然后要说内存吃紧~也只是那些蓝光的演唱会啊电影什么的,动辄30—60G大小的文件全在我3T的硬盘里,这个硬盘还被我当做time machine备份来使用,Time Capsule有点儿贵并且我觉着没必要。&br&总结:肯定有人硬盘觉着不够用的,但是!&br&&img src=&/fa21b9bfdf7cb7_b.jpg& data-rawwidth=&736&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fa21b9bfdf7cb7_r.jpg&&觉着不够用的话今年苹果提供了可供选择1T SSD的,价钱嘛,肯定也是水涨船高,记得2012款最高的选配&b&768GB&/b&的价格是28K+。&br&每个人使用习惯不同会导致硬盘空间的使用量不同,我基本上一周一检查硬盘里的杂物,不要的些大文件统统丢到废纸篓里清空,我的方法是:&br&打开&b&finder&/b&——&b&command+F&/b&搜索文件&br&&img src=&/d20d683e36a00fef3862e_b.jpg& data-rawwidth=&2662& data-rawheight=&1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62& data-original=&/d20d683e36a00fef3862e_r.jpg&&然后选择搜索比较大的文件,建议选择大于&b&1GB&/b&的&br&&img src=&/0ae788c4baa7c_b.jpg& data-rawwidth=&492& data-rawheight=&3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2& data-original=&/0ae788c4baa7c_r.jpg&&&img src=&/79e1fcc3defce869e85f38_b.jpg& data-rawwidth=&604& data-rawheight=&2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4& data-original=&/79e1fcc3defce869e85f38_r.jpg&&然后删除不要的文件,&b&比如我那个看了好多遍的AVI文件&/b&&img src=&/0b06ecbeeb04_b.jpg& data-rawwidth=&2662& data-rawheight=&1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62& data-original=&/0b06ecbeeb04_r.jpg&&先回答这么多
作为一个使用Retina2012款快一年的用户,凭我个人而言,完全够用标配256GB SSDlunchpad里的软件就这么多,日常娱乐工作完全够用,还给win分了差不多60G,3dsmax没辙。。。(要不然我这个很有精神洁癖的人是完全不会在Mac上装windows的)然后要说内存吃紧~也…
暂时没发现
暂时没发现
是 Safari。&br&假死是因为 flash 的缘故,去 Safari Extensions 下载一个叫做 “ClickToFlash” 的插件,所有的 flash 会被自动屏蔽,当需要的时候点击其位置即可。&br&当前的 flash 90% 以上都是广告,所以......&br&优秀的平滑滚动、手势、清爽的界面设计及系统的整合,目前没有别的浏览器可以达到这个高度,即使有强大技术靠山的 chrome 和拥抱开源的 firefox。
是 Safari。假死是因为 flash 的缘故,去 Safari Extensions 下载一个叫做 “ClickToFlash” 的插件,所有的 flash 会被自动屏蔽,当需要的时候点击其位置即可。当前的 flash 90% 以上都是广告,所以......优秀的平滑滚动、手势、清爽的界面设计及系统的整…
&blockquote&这么高的分辨率,13寸15寸都能十分流畅带起吗?&br&&/blockquote&日常使用没问题,游戏别想(当然也没几个游戏&br&&blockquote&工作的话,学建筑设计,用一些制图建模软件,买这台电脑能够胜任吗?&br&&/blockquote&不能胜任,这不仅是性能问题,而是OSX下建筑设计要用的常用建模、设计软件压根就没有或者残废&br&&blockquote&系统有那么完美吗?任何系统都会卡顿把。&br&&/blockquote&作为桌面系统用着最省心的*NIX发行版,至于好不好用要看个人习惯。&br&是的,该卡照样卡,该崩照样崩,不存在没有BUG的软件。&br&&blockquote&给配置相近的win装上SSD来跑,结果又如何呢?&br&&/blockquote&win跑的更好,win对SSD支持的更好&br&&blockquote&苹果的屏幕色彩还原度好,难道就没有win本与他媲美了吗?&br&&/blockquote&说苹果电脑屏幕好是就整个win笔电而言的,其包含了大量低端笔电以及侧重点不在屏幕的笔电。&br&Macbook Pro用的其实也就是普通6bit+PFC屏,不过调色比较讨人喜欢。这素质同价位侧重于影音、娱乐的笔电都能达到。Macbook Air用的是普通TN屏,与一般的笔电无异。&br&笔电屏幕最高素质是hp DC2、dell PC屏,这两个是带出厂校色带独立解码板的10bit屏(当然价格和功耗也很感人&br&&blockquote&现在win10也露脸了,win8我体验过,很多方面比较烦人,兼容有时也会出问题,,当mac下也出现如此问题,让人无法选择。&br&&/blockquote&只要别用古董版本软件,基本不用担心兼容性问题。&br&如果win升级还担心兼容问题,切换到OSX平台面临的问题将会更大。&br&&blockquote&对两个系统了解都不是很多,我是准备学建筑设计的学生,爱好摄影和图像处理,不喜欢win8的很多细节,有的繁琐无法忍受。&br&&/blockquote&学建筑设计的话可以彻底排除Mac了,除非你电脑只用来上网和当作拍照背景。&br&&blockquote&但没有体验过Mac ,不知道mac里有哪些问题。求各位指教&br&&/blockquote&习惯就好
这么高的分辨率,13寸15寸都能十分流畅带起吗?日常使用没问题,游戏别想(当然也没几个游戏工作的话,学建筑设计,用一些制图建模软件,买这台电脑能够胜任吗?不能胜任,这不仅是性能问题,而是OSX下建筑设计要用的常用建模、设计软件压根就没有或者残废…
各种卡死……”&br&如果不是硬件太次
我觉得楼主无论用什么操作系统都一样的挫……&br&因为是你的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太挫了
“win7 各种卡死……”如果不是硬件太次 我觉得楼主无论用什么操作系统都一样的挫……因为是你的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太挫了
【注:交代下背景。以下分析发表于 2012 年 8 月,彼时初代 15 寸搭载独显的 Retina MacBook Pro 刚发布,无独显的 13 寸 Retina MacBook Pro 尚未公布。】&br&&br&虽然我也非常希望拥有一部 rMBA,但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看来,个人觉得可能性偏小。讲两个方面的原因:&br&&br&&b&硬件限制&/b&&br&&br&13& Air 的 retina 屏幕分辨率和 15& rMBP 是一模一样的,都是 x = ,在图形上的处理能力需求也就大致相当。11& Air 的 retina 分辨率是 x = ,像素数约为 15& rMBP 的 80%,可以大致的理解为对图形处理能力的要求也在 rMBP 的 80% 左右,也就是说,其实和 15& rMBP 差不了多少。&br&&br&如果你看过 iFixIt 的拆解图就会发现 Air 的超薄机身里面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富裕的空间加独显和配套的散热,所以只能依靠 Intel CPU 的集显驱动。15& rMBP 使用的 Intel Ivy Bridge 的集显 Intel HD 4000 驱动 x 只能说是相当勉强,稍微复杂一点的动画就要切换到独显。所以 Air 能不能上 retina 重点是看 Haswell 的集显性能如何。Haswell 还在开发中,目前根据公开 demo 的信息判断,Haswell 最高性能的集显 GT3 的表现貌似是 HD 4000 的 2~3 倍,但不知道 TDP 能不能满足移动版本的需求。这应该算是尴尬的状况,可能勉强可以上,但流畅度、耗电、散热可能不会理想。晚些时候如果 Intel 公布了更多的细节才好进一步判断。&br&&br&假设集显性能跟得上,下一个问题就是电池。Haswell 和 Ivy Bridge 是同样制程的,都是 22nm,在能耗上差别不会特别大;电池工艺最近两年也没有跨时代的进步;retina 屏幕的能耗我估计短期内也很难缩减多少,所以续航时间能不能保证,全看电池体积大小。Air 渐缩的 (tapered) 机身比 MBP 等高的机身内部空间要小很多。且不说 11& Air 仅有区区 576 立方厘米的体积,同样是 13& 机型,13& Air 的机身体积大约是 737 立方厘米,而 13& MBP 则是 1596 立方厘米,大了两倍不止。目前非 rMBP 内部用的是可插拔内存条、标准的 2.5& SATA 硬盘和光驱,换成更紧凑小巧的板载内存、mSATA 接口的 Flash 卡和去掉光驱都能够节省不少的空间出来增大电池保证续航。但 Air 内部已然没有过多发挥的余地的。所以在不改变外形设计的前提下,Air 很难保证满意的续航时间,2013 年就上 retina 非常悬。&br&&br&&br&&b&市场定位&/b&&br&&br&不要忘了现在 MacBook Air 的定位是入门机型。入门机型保证低价格门槛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上 retina 无疑会让成本上升不少,到时候能不能保证 Air 目前的平价产品线就很成问题了。我觉得苹果更可能的做法是保留 Air 目前的设计和价格区间,而让 MBP 系列进化为 rMBP。
【注:交代下背景。以下分析发表于 2012 年 8 月,彼时初代 15 寸搭载独显的 Retina MacBook Pro 刚发布,无独显的 13 寸 Retina MacBook Pro 尚未公布。】虽然我也非常希望拥有一部 rMBA,但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看来,个人觉得可能性偏小。讲两个方面的原因:…
楼上那么多位都文不对题.何必把软件未优化的不足归到机器的不足上来?是不是有些牵强了?&br&RBMP用了很久了.高配+到了16G内存.使用起来一切良好&br&&br&对比一下老版MBP(带光驱的那种版本)和RMBP的区别&br&CPU.内存等其它大件属性基本上都是均相同的(均可定制)&br&区别是R屏.SSD.抛弃R屏不说.只说SSD.RMBP的价格其实并不比普通MBP贵(可参见MBP订制SSD后和RMBP的价格对比)&br&&br&另外说几点常见的说法:&br&GT650M不足以支撑R屏:不知道何来的这种言论.这块显卡的性能用过的人才知道.扯淡的说法真的不想过多评论&br&Retina技术还不成熟:不成熟你妹.IPHONE和IPAD都使用了多久了还不成熟?&br&软件支持不好:软件支持不好是可以改进的.这和机器本身有毛的关系?这就像软件有BUG.你说机器有问题?&br&散热不好:不玩游戏的情况下.硬盘保持在35度.CPU在40度.GPU在40度.主板在35度左右.何来散热不好的问题?玩游戏.除了火星人那种专门玩游戏的笔记本外.哪个笔记本不热的?求举例&br&&br&关于楼主的几个问题:&br&问题1已经在上边说过了&br&问题2.这是网页本身的问题.并不是R屏的问题.就像你拿超大屏幕玩超级玛利一样.肯定是花的.但是其实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而且是可以优化的.可在R屏看一下苹果自己的网站或者知乎.你会发现什么才是你想要的&br&问题3.低配和高配的性能差别不大.不过仍然建议升级内存.CPU无所谓(个人意见)&br&&br&总之:&br&用过RMBP之后.MBP的屏你连看都不想看.&br&用过SSD之后.你才知道什么叫所有应用全秒开.&br&如果资金有限.入手MBP不加SSD&br&如果MBP加了SSD而不直接入RMBP.我只能说.那是XX行为
楼上那么多位都文不对题.何必把软件未优化的不足归到机器的不足上来?是不是有些牵强了?RBMP用了很久了.高配+到了16G内存.使用起来一切良好对比一下老版MBP(带光驱的那种版本)和RMBP的区别CPU.内存等其它大件属性基本上都是均相同的(均可定制)区别是R屏.SSD.…
谢邀&br&又一个“高富帅“(此处我打引号)&br&&b&作为屌丝的我实在搞不懂为什么都要用macbook pro&/b&,&br&因为&b&同样价钱&/b&,你完全可以&b&买个配置更高的别的品牌的笔记本&/b&(我本科一台华硕,工作后又一台华硕,两台一共才1万二),亦或是&b&配个比较极致性能的台式机&/b&(&b&现在I7_4770k,配GTX770显卡的机箱也就五千多一些,绝对胜任你所有的画图任务,包括渲染——以至于你用lumion做动画都可以&/b&)&br&很多人说macbook有高大上的画图软件,特别是平面设计的,好吧,&b&但是我认为一个ps,只要你精通,绝对可以胜任一切平面的工作,当然如果你想更好AI,ID都可以学学,这种软件,mac和windows是一样的,没必要非多花钱买个mac&/b&&br&&br&&br&&b&我原来的一个gf学节目编导,跟我说mac有几个挺好的视频剪辑软件是专业需要的,不得以才买的macbook,这个我倒是挺理解。&/b&&br&&br&&b&试问,学建筑有什么软件或者优势让你非用macbook??&/b&&br&&br&&br&我至今仍能想起我宿舍一位高富帅拿着自己的macbook pro(非高配,但也是1万左右)打开一个2.0m大小的模型时的纠结了五分钟,而我大华硕,6000屌丝机(i7cpu,貌似是GT630的显卡)秒开20多m的模型。&br&&br&当他用着他的macbook每挪动一下模型,就顿三秒的时候,我的大华硕屌丝机流畅建模,毫无压力。&br&&br&胡乱扯了一些,最后说一下题主的正题&br&&br&显卡对设计有多重要,&b&如果你只用cad画平面,或者ps图层叠加的不多,亦或是建模只建很粗糙,不用很精细,那么独立显卡就是没用的&/b&,&br&&br&但是&b&试问,谁干设计敢说我只用cad,或者我ps图层也就五六个,亦或是我从来不建模,或者只建个大白模??&/b&&br&&br&&b&你能允许没挪动一次模型的卡顿一两秒,那就无所谓显卡了.....&/b&..否则,&b&在你能力允许范围内买个显卡做好,cpu最好的机器(cpu影响渲染速度)&/b&&br&&br&之于独显和集显的区别请参看&a href=&/view/19d1fbd0360cba1aa811daa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独立显卡与集成显卡的区别是什么&i class=&icon-external&&&/i&&/a&&br&&b&注意一点,集显只满足日常需要&/b&&br&&b&而3D等显示需要,就需要独显了&/b&&br&&br&屌丝,没用过mac,也无法理解高富帅的心理世界(既然是高富帅,题主还担心什么贵不贵的问题,呵呵!),我只说我亲身体验的,并非黑苹果,也非华硕脑残粉,但是作为学生机,我一直觉得华硕性价比很高,好用耐操,还便宜.......&br&&br&在加一句:&b&为提高逼格,mac的确是首选&/b&,所以经常看到有人用macbookair汇报方案,然后回去拿着自己大笨笔记本画图&br&&br&但是&b&一切为提高逼格而做的事情都是耍流氓&/b&&br&&br&&br&胡乱回答,不知题主满意不&br&&br&——————————————————修改——————————————————&br&昨晚年会,今天还没太醒酒,不知不觉突然发现这个问题有这么激烈的评论,我来仔细说说把,说完补觉去 &a data-hash=&ffc63f187b& href=&/people/ffc63f187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Neo Ko& data-tip=&p$b$ffc63f187b&&@Neo Ko&/a&&a data-hash=&dff9ab71faf7& href=&/people/dff9ab71faf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高超& data-tip=&p$b$dff9ab71faf7&&@高超&/a&&a data-hash=&f0ba84ddf5ac47& href=&/people/f0ba84ddf5ac4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柳哲远& data-tip=&p$b$f0ba84ddf5ac47&&@柳哲远&/a&&a data-hash=&7ce6e1f36bb0b80ee3f64& href=&/people/7ce6e1f36bb0b80ee3f6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楚天歌& data-tip=&p$b$7ce6e1f36bb0b80ee3f64&&@楚天歌&/a&&a data-hash=&2d1fb66ea211f0e53bb8a7514aaea456& href=&/people/2d1fb66ea211f0e53bb8a7514aaea45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屈庆友& data-tip=&p$b$2d1fb66ea211f0e53bb8a7514aaea456&&@屈庆友&/a& 人太多了,我就不一一@ 了&br&&br&关于买东西这件事情,我觉得&b&一定要有目的性&/b&,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是土豪(土豪请自动忽略),特别是像电脑这种东西,动辄就有可能上万。&br&&br&&b&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一万块钱花起来就算值不了一万二,我也得让这一万块花起来值六千把!!&/b&&br&&br&所以,&b&“物有所值”和“物尽其用”是我的购物观。&/b&&br&&br&就好比说买电脑这个事,如果你是为了工作学习用的,特别是建筑专业的,没必要太关注品牌。&br&为什么?&br&&br&因为&b&品牌有品牌价值,而品牌价值对你的设计丝毫没有用处&/b&{莫非你以后画图,都要在图上打上个logo——苹果电脑制作??用了苹果,你的老师就会给你高分??用了苹果,你就能做出很NB的设计??),所以我们没必要为这点品牌价值淘腰包,因为这个品牌价值对你丝毫没有用处。&br&&br&这位看官会说了&b&:苹果电脑的系统很棒哦,怎么能说苹果就有品牌价值呢?&/b&&br&&br&好,&b&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要看产品这点价值值不值得我们多掏钱买?&/b&&br&&br&引用个我下面的评论&br&&blockquote&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用500块钱买个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可以帮你赚1000块钱,但是如果你多加500块钱,这个工具就可以升级到帮你赚1200块钱,那么我问,为了这200块钱,你再多花500值不值?我觉得是不值 &br&&/blockquote&&br&so,&b&你觉得苹果那点所谓系统软件的优越性,值得你比其他同样配置的电脑多掏出来好几千吗?&/b&&br&你要说值,行,那你去买去,&b&因为我这辈子学到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人各有志”&/b&&br&&b&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东西。&/b&&br&&br&&b&当我的同事不能理解我花了200多买了罗技的火星轨迹球时候&/b&(我其实没告诉他,我还有个罗技G500(有配重,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手抖了)和赛钛客的RAT9(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轻可重,贴适手型,欲罢不能啊!!),还有就是火星轨迹球虽然刚用不太顺手,适应后简直是CAD利器)&br&&br&&b&我也不能理解她花了六百多买了个进口的颜料&/b&(她爱画画)&br&&br&我们都有各自追求的东西,&b&我不会说你不对,因为这种事情本没对错,只有你觉得行不行,你要是满意,就是最合适你的。&/b&&br&&br&有点跑题了。&br&&br&但是我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尤其是&b&对于学建筑的人来说,电脑就是个工具&/b&,我们利用这个工具来画图,设计,&b&电脑不是我们的装饰品&/b&,不是我们的收藏品,对于我们来说,&b&电脑好用耐操才是最根本的购电脑需求。&/b&&br&&br&而且现在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当用着感&b&觉跟不上软件更新的节奏的时候,直接换一台,而不会因为前一台花了太多钱而不舍得换。&/b&&br&&br&话到此处,&b&很多人可能以为我黑苹果,其实不然&/b&,我除了自己一台大华硕,和一台i7的台式机外,还有个iphone5和ipad&br&&br&这位看官又说了:&b&你用着苹果还黑苹果,无耻!&/b&&br&&br&先别急着评价&br&我先说说我买iphone5的原因,&b&之前我用过华为的荣耀,三星的啥型号忘了,也就是一年前的事。&/b&&br&&br&&br&&b&我用安卓系统的感觉是&/b&——&b&太堆硬件了&/b&——虽然这和windows一样,&b&但是用windows,你买个中高配的电脑,起码用三年没有问题。&/b&&br&&br&但是安卓呢?&b&我特么用了两个月不到就感觉我打开qq的速度慢了不少&/b&,&b&用了4个月后,我已经猛然发现,接电话点接听需要间隔五秒才会跳到接听通话的页面&/b&——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当时手机配置不高(荣耀1刚出的时候绝对是华为的旗舰机型,尚且如此)&br&&br&好吧,&b&我总不能四个月换一个电话把。&/b&&br&&br&同时,由于当时总跟领导出差,见甲方,&b&我领导不止一次说我拿的手机有点寒酸,有点影响公司形象(好吧,这算提高逼格)&/b&,我说您多给点年终奖,我就换手机(本来我是开玩笑),后来老板年终多给甩了4000,后来我又添了两千签了个联通合约iphone5。&br&&br&说句实话,&b&ios的系统流畅性真不是别的系统能比的,包括app store软件的丰富性&/b&,用了一年,依旧如此,我打算用满两年,看看iphone6咋样,不错的话到时候也换了&br&&br&所以,我买手机就两点&b&1,正常使用能用的住,不会因为时间(两年内)而让体验下降,2,提高逼格,iphone5当时很好的满足了这两点,所以我买了。&/b&&br&&br&ipad同理(没有逼格这项),起码我认为,&b&在平板电脑界,没有比ipad更好用的平板&/b&。&br&&br&修改完毕,撸管睡觉
谢邀又一个“高富帅“(此处我打引号)作为屌丝的我实在搞不懂为什么都要用macbook pro,因为同样价钱,你完全可以买个配置更高的别的品牌的笔记本(我本科一台华硕,工作后又一台华硕,两台一共才1万二),亦或是配个比较极致性能的台式机(现在I7_4770k,…
来自子话题:
作为一个刚买Macbook Pro一个多月的学生,我来说说我的经历吧。&br&&br&起初第一次认识到macbook还是在高中时期,那时候对于电脑的认知还处在「上船!」「两弹一勋黄仁勋」的阶段,动不动就跑个孤岛危机试试看。偶然在一次逛电子商城,第一次看到了Mac系列。当时就在想:「哇塞,笔记本电脑还可以做的这么轻薄和简洁!」没错,第一次被Macbook打动是因为外观。&br&&br&后来上了大学,已经没有过去这么喜好游戏,也不再那么的追求性能。一天只有24小时,我越来越想把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过的「精致」,从国内带到海外的ACER 572实实在在的教了我做人——那块4200转的神器硬盘,竟然可以做仅开Chrome就让硬盘占用率飙升到100%。&br&&br&再后来,有一次写完了Essay,想在Lecture结束后找老师给看看,有哪些改进空间。这一次是Windows教做人了——天杀的在我打开电脑开机的时候,几个赫赫大字映在眼前「windows正在更新...」。这一刻我能看到老师的脸色开始风云变化了。&br&&br&直到今年的WWDC,Apple公布了新的Yosemite,和这整个漂亮无比的生态圈。这时我决定了,纵使我有多喜欢Vaio Pro或者Thinkpad X1 Carbon的设计,我都不能再继续坚守Win阵营了。我不能忍受在我写着论文的同时一条短信或者一通电话让我扭头找手机,不能忍受课堂上同学们在Airdrop笔记和课件的时候我在留邮箱,不能忍受15寸1080p下Windows这反人类的显示。&br&&br&最后,在我决定购买微单,开始把以前花在家里宅着玩游戏的时间,转化成户外的运动与摄影之后,我对绝大多数windows本子已经没有留恋的意义了。说实话Macbook对我来说并不贵,在海外打工的半个月零花钱,足够我购买一台Macbook了。所以最后经过了4个月的闲暇时间打工,最终拿下了Macbook Pro和OMD EM10。&br&&br&最后说一句,一切的购买,源于需求。认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一个刚买Macbook Pro一个多月的学生,我来说说我的经历吧。起初第一次认识到macbook还是在高中时期,那时候对于电脑的认知还处在「上船!」「两弹一勋黄仁勋」的阶段,动不动就跑个孤岛危机试试看。偶然在一次逛电子商城,第一次看到了Mac系列。当时就…
北京时间5月20日晚11时,微软在纽约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了Surface Pro 3。相较于此前的Surface Pro系列的10.6英寸屏幕,新发布的Surface Pro 3采用了更大的12英寸屏幕,分辨率也由提升至,并且分别使用了第四代Intel Core i3/ i5/i7处理器,而厚度则由之前的13mm降低至9mm。其内存方面依旧可选4GB或8GB,其存储空间分别为64GB、128GB、256GB、512GB,起售价5688元。&/p&&p&
与之前的Surface Pro系列相比,Surface Pro 3变的更大,更薄,更轻,并且其分辨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相较于之前的Surface Pro系类,其续航时间为9小时,比&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cn/notebook/microsoft/543282.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urface Pro 2&i class=&icon-external&&&/i&&/a&续航时间延长了10%。其&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cn/itbk/bjbzj/pad/.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屏幕尺寸&i class=&icon-external&&&/i&&/a&为12英寸相较于Surface Pro 2的10.6英寸大了38%其像素比Surface Pro 2多了50%,并且提供了USB 3.0接口。此外,包括摄像头、芯片、以及触控笔等都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br&&/p&&p&
Surface Pro系列的支架也是一直在进步之中,又最开始只能开阖到22°,到Surface Pro 2的二段式支架,而全新的Surface Pro 3支架开阖角度最大达到150°,完全可以满足各种情形下的使用要求。&br&&/p&&p&
Surface Pro 3 重量仅为800克,厚度9mm,屏幕为12吋 ClearType Full HD Plus,,3:2。第一波上市时间:i5机型于日,i3与i7机型于2014年7月,官网已开启预定。&/p&&br&&p&来源:&/p&&p&1.&a href=&/articles/29508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Surface Pro 3处理器确切配置参数曝光_Microsoft &i class=&icon-external&&&/i&&/a&&/p&&p&2.&a href=&/articles/29396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图]Surface Pro 3详细规格和多图上手_Microsoft &i class=&icon-external&&&/i&&/a&&/p&&p&3.维基百科:&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Microsoft_Surfa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icrosoft Surface&i class=&icon-external&&&/i&&/a&&/p&&p&4.&a href=&.cn/480/4806517.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2寸巨无霸到来! Surface Pro 3正式发布&i class=&icon-external&&&/i&&/a&&/p&&p&5.官网预定:&a href=&.cn/%E7%B1%BB%E5%88%AB/Surface/Surface-Pro-3/p/?Icid=surface_NYX_&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urface Pro 3&i class=&icon-external&&&/i&&/a&&/p&&p&————————————————————————————————————&/p&&p&5.28日更新&/p&&p&去掉了原文中的翻译腔,增加引用来源&/p&&img src=&/4d96ccab734f5a69cd9eb_b.jpg& data-rawwidth=&940& data-rawheight=&6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0& data-original=&/4d96ccab734f5a69cd9eb_r.jpg&&&br&&br&&img src=&/1c0c9e75a7f07_b.jpg& data-rawwidth=&978& data-rawheight=&6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8& data-original=&/1c0c9e75a7f07_r.jpg&&
北京时间5月20日晚11时,微软在纽约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了Surface Pro 3。相较于此前的Surface Pro系列的10.6英寸屏幕,新发布的Surface Pro 3采用了更大的12英寸屏幕,分辨率也由提升至,并且分别使用了第四代Intel Core i3/ i5/i7处…
以實戰結果作答,了結這次心慌經歷。非常感謝 @酷炫爆拽&br&&br&機子是MBP 15' Early 2011,機子在連電源情況下正在使用,半杯清水由電腦的左邊往右邊倒。因為工作中,資料還沒有保存,只好裝作冷靜的用Mouse 點&Shutdown&。&br&&br&可幸的是,電腦旁邊除了不該有的那杯水之外,還有大量的紙巾和鑼絲刀工具盒。&br&&br&電腦關好後,立即使用大量紙巾按吸在鍵盤和觸控上的水。&br&&br&使用吹風筒吹鍵盤( 這個使用起來的確是有危險,但因為有使用經驗,較可取的去水方式),使用時,左手放到電腦上,右手控制吹水筒時冷時熱的吹向左手按機子的部份,左手不能覺得太熱。&br&&br&拿鑼絲刀把機子底壳拆開,一打開,心都涼了,電池有水。用紙巾弄吸乾後,把主板和電池之間的連接線起走,斷掉電源供應。繼續使用風筒吹乾(依舊要使用手去感受有否過熱)&br&&img src=&/63ec73a79bdf3d99e9783b_b.jpg& data-rawwidth=&592&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2& data-original=&/63ec73a79bdf3d99e9783b_r.jpg&&&br&使用另一台電腦,搜到MBP 的分解圖,以及拆除的技巧和工具。&br&&a href=&/Teardown/MacBook+Pro+15-Inch+Unibody+Early+2011+Teardown/4990/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cBook Pro 15& Unibody Early 2011 Teardown&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471bafa517a2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471bafa517a2_r.jpg&&&br&因為,清水由左洒向右,最擔心就是USB 那邊主板入水,也的確那邊的密封性不好。可惜就是現有的工具盒質量不好,拆到一半,就拆不了。&br&&br&&img src=&/54e3f89d7d9b735fa5b8d792352cda52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54e3f89d7d9b735fa5b8d792352cda52_r.jpg&&看到個圖,發現鍵盤和主板有個黒色膜做隔離,檢查後發現主板應該沒有入水,最壞情況是主板和USB 接口那邊有點入水。&br&&br&最後,使用空調調到20度,對著機子,吹了10小時左右。&br&&br&本文是使用該機子完成。經此事,以後都不敢在電腦邊放飲品,還好這次是清水。
以實戰結果作答,了結這次心慌經歷。非常感謝 @酷炫爆拽機子是MBP 15' Early 2011,機子在連電源情況下正在使用,半杯清水由電腦的左邊往右邊倒。因為工作中,資料還沒有保存,只好裝作冷靜的用Mouse 點"Shutdown"。可幸的是,電腦旁邊除了不該有的那杯水之…
来自子话题:
说一个扯淡的理由,忘记哪里看来的一个小故事,跟你情况有点像。&br&有个人去电脑城买电脑,他对销售员说有点贵,想以后降价再买。&br&销售员说,的确,电脑以后肯定会降价。可是今天你买了,你的知识就从今天开始长进了。&br&----------------------------------&br&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对我来说这个故事直接改变了我的消费习惯。
说一个扯淡的理由,忘记哪里看来的一个小故事,跟你情况有点像。有个人去电脑城买电脑,他对销售员说有点贵,想以后降价再买。销售员说,的确,电脑以后肯定会降价。可是今天你买了,你的知识就从今天开始长进了。----------------------------------不知道…
首先简单的背景知识。做过结构设计的人都知道,机械性能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结构,其次是材料。鸡蛋盒子用纸造,照样可以保护鸡蛋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体到水泥地面上毫发无伤。即使有地方戳了个洞,也能提供类似的保护,但是不管多厚实完整的四方形铁盒子都难以提供类似的保护。对于外壳结构来说,材料强度只是一个方面,吸收动量、传递冲击等更重要的机械性能都主要出自结构。&br&&br&那么说苹果的Unibody。这个外壳设计的最大问题是提供了不必要的刚性的同时结构的耐冲击特性并不好。比喻而言,就好像一个人要扛两只沉重的麻袋,最有效率的做法是找条扁担一边一个挑着走省力,而Unibody这个人硬是依靠强大的体力一手拎着俩就走了,费了很大劲,做了别人一样的事情,还容易一撞就倒,但是看起来非常令人惊异。&br&&br&这样并不会导致机身设计的关键机械特性出现明显的缺陷,但是一边倒偏向材料强度是有代价的。其一是冗馀的重量。很多外壳材料实际上并未给结构提供任何支持,只提供了单纯的美观作用。铝合金又远重于塑料,但是不提供支撑的部分又不能太薄不然很容易变得坑坑洼洼,结果这部分材料从机械性能的角度说徒增重量而已。其二是结构设计过于依赖强度(因为也只有这个特性特别突出)。结构设计思路上主要侧重将冲击传递到非重要位置(机身边框,喇叭)来保护核心,可是这样更容易造成永久损坏。其三是铝合金的屈服强度并不理想,承压形变后容易变成永久形变。&br&&br&虽然存在缺点,但是并不是毫无优点,比如美观度和“整体感”远好于复合材料,也没有很多边线、材料之间的间隔。而且,也并不存在不坚固耐用的问题,虽然产生永久形变的可能性较大,但无伤其性能,同等形变下塑料可能也自身难保。
首先简单的背景知识。做过结构设计的人都知道,机械性能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结构,其次是材料。鸡蛋盒子用纸造,照样可以保护鸡蛋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体到水泥地面上毫发无伤。即使有地方戳了个洞,也能提供类似的保护,但是不管多厚实完整的四方形铁盒子都难以提…
硬盘是一个永远不够大的东西,钱也是一个永远不够多的东西。&br&256G 比 128G 贵大约 2k 。2k 可以买大约 4 个 1T 的 USB3.0 移动硬盘,根据经济情况自己掂量吧,反正我觉得买 256G 的不值。&br&另外,别在Mac电脑装Windows系统,否则整个 Mac 电脑都浪费了,损失相当于6k+(因为Win笔记本大约4k,硬盘还大)。非要用网银的话,挂个 15G 左右的虚拟机 XP 足够了。当然,如果你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忽略我的回答。&br&&br&update:&img src=&/ef5c8ee102d_b.jpg& data-rawwidth=&588&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8& data-original=&/ef5c8ee102d_r.jpg&&这是她装完 iWork、iLife 和虚拟机之后的状况。除此之外,还装有 QQ、旺旺 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游戏有 Braid、Limbo、Botanicula。反正她不用 Adobe CS6,我觉得再装个 FCPX 剪片子都没问题。&br&&br&update2:&br&有知友提到方便问题,这个我也想到了,只是前面没说。MacBook Air 机身是挺方便,但还得带电源适配器这么一块砖吧?随身携带的砖块个数为0和1之间“麻烦值”差距较大,因为要有专门的口袋去分配(否则怕把主机压坏),但1和2(砖块个数)之间“麻烦值”差距就相对小很多了,两块砖可以放在一个口袋嘛。使用的时候挂着就挂着,就当它是鼠标或者电源适配器了,况且 USB 3.0 呢,剪片子也刷刷的。所以我认为如果不是很有钱的话,多花2k买这么点方便也不是很划算。
硬盘是一个永远不够大的东西,钱也是一个永远不够多的东西。256G 比 128G 贵大约 2k 。2k 可以买大约 4 个 1T 的 USB3.0 移动硬盘,根据经济情况自己掂量吧,反正我觉得买 256G 的不值。另外,别在Mac电脑装Windows系统,否则整个 Mac 电脑都浪费了,损失相…
买些App..&br&===&br&好吧,显然这个答案抖机灵的成分更多,既然已经过了10赞,我就认真回答一下。&br&首先,你可以买一个内胆包,像这样的:&br&&img src=&/c2e64cfcc4a_b.jpg& data-rawwidth=&904& data-rawheight=&6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4& data-original=&/c2e64cfcc4a_r.jpg&&评论区很多要这款包包的链接,&b&需要的知友请直接私我&/b&,我发链接。写在评论区的话容易混在【消息】里面被我miss掉。&br&&br&然后,你可以再买一个背包,像这样的:&br&COTEetCIEL,价格小贵,自行考虑。&br&&img src=&/e54f8ec0a2d_b.jpg& data-rawwidth=&522& data-rawheight=&7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2& data-original=&/e54f8ec0a2d_r.jpg&&&br&如果你不小心把你mac的外壳刮花了,你可以考虑...&br&&img src=&/3c05f7f85d9c4e9d0875_b.jpg& data-rawwidth=&1172& data-rawheight=&8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2& data-original=&/3c05f7f85d9c4e9d0875_r.jpg&&如果刮花的面积比较大,那么...&br&&img src=&/b480c4dfef896ff83cfc0_b.jpg& data-rawwidth=&1372& data-rawheight=&8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72& data-original=&/b480c4dfef896ff83cfc0_r.jpg&&&br&你也可以考虑配个底座,不过鉴于MAC“出众”的散热,我并不建议。&br&&img src=&/54e7a039dea0fbbece9f5_b.jpg& data-rawwidth=&1400& data-rawheight=&9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0& data-original=&/54e7a039dea0fbbece9f5_r.jpg&&也有木质的。&br&&img src=&/17e7bdefabee_b.jpg& data-rawwidth=&1464& data-rawheight=&9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64& data-original=&/17e7bdefabee_r.jpg&&trackpad,评论区知友推荐!&br&&img src=&/c55615eff588b5ef726d66d_b.jpg& data-rawwidth=&982& data-rawheight=&6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2& data-original=&/c55615eff588b5ef726d66d_r.jpg&&&br&评论区知友纷纷&b&不推荐&/b&买一个magic mouse....&br&&img src=&/7689289dfdb813eeafa82e_b.jpg& data-rawwidth=&1262& data-rawheight=&6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2& data-original=&/7689289dfdb813eeafa82e_r.jpg&&当然还有一些键盘贴之类的,就不上图了,TB上都有。
买些App..===好吧,显然这个答案抖机灵的成分更多,既然已经过了10赞,我就认真回答一下。首先,你可以买一个内胆包,像这样的:评论区很多要这款包包的链接,需要的知友请直接私我,我发链接。写在评论区的话容易混在【消息】里面被我miss掉。然后,你可以…
压制君现身说法。&br&&br&简单:&br&&br&不用管,下你能找到的分辨率最大的。&br&&br&同等分辨率,看文件大小,哪个大下哪个。&br&&br&如果有可能,下原片生肉,然后挂字幕看。这可以最大限度发挥retina的效果。&br&&br&10bit也好。虽然主打MPlayer,但是手中要常备VLC,虽然这东西经常把字幕弄毁,但因为核心不同,有时你会发现只有VLC才会拯救你于重新下一遍的悲剧。&br&&br&对于一般用户,retina会给你全新的视觉和色彩体验。retina的意义在于,这块屏幕,或者说,这整套系统给了我们向更清晰,更高分辨率探索的理由和可能性,让以前XGA时代因为离普通用户遥远而被认为不必费心开发的更精细的视频压制、播放、传播手段因为平台的普及而被加速研发与推广。这是开发者需要关注的问题,作为一般用户,如果想跑出全力,就用最好的片子与最佳的字幕,配合最好的播放器喂给MBP吧。&br&&br&&a data-hash=&560dbad83a1b4deb709f6& href=&/people/560dbad83a1b4deb709f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560dbad83a1b4deb709f6&&@梁海&/a& 已点赞,无可指摘的答案。
压制君现身说法。简单:不用管,下你能找到的分辨率最大的。同等分辨率,看文件大小,哪个大下哪个。如果有可能,下原片生肉,然后挂字幕看。这可以最大限度发挥retina的效果。10bit也好。虽然主打MPlayer,但是手中要常备VLC,虽然这东西经常把字幕弄毁,…
panasonic的三防本很有名的,Fujitsū 的商务系列不比小黑差 。基本上,只要你舍得花钱,1.5W以上的本子一般不会让你失望的。要是追求所谓“性价比”,就可能买不到“高品质”的本子,因为很多花钱的地方不是简单从外观,配置就能看出来的。
panasonic的三防本很有名的,Fujitsū 的商务系列不比小黑差 。基本上,只要你舍得花钱,1.5W以上的本子一般不会让你失望的。要是追求所谓“性价比”,就可能买不到“高品质”的本子,因为很多花钱的地方不是简单从外观,配置就能看出来的。
&b&TL;DR&/b&&br&MacBook 的触摸板之好用,不仅仅在于其硬件支持的功能,更在于其与系统深度整合。如果需要「触控板和 MacBook 一样好的笔记本」,需要厂商努力整合硬件与软件,也需要使用者投入一定的精力进行配置。MacBook 是厂商做得非常多非常棒的典范。&br&&br&&a data-title=&@吕岭立&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347cb3f501dfbbf33e48& href=&/people/347cb3f501dfbbf33e48& data-tip=&p$b$347cb3f501dfbbf33e48&&@吕岭立&/a& 提到 Synaptics 的丰富设置,为此最近我对照 Archwiki 的条目 &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Touchpad_Synaptics&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ouchpad Synaptics&i class=&icon-external&&&/i&&/a& 在 Linux 下实验了一些功能。结论是,触摸板本身有很多可以开发的地方,但是要达到或接近 MacBook 的高度,就一定要系统的配合。&br&&br&从触摸板本身出发,可以查看其功能:&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 xinput list-props &SynPS/2 Synaptics TouchPad& | grep Capa
Synaptics Capabilities (315):
1, 0, 1, 1, 1, 1, 1
&/code&&/pre&&/div&&br&最后的七个数字,1 代表支持,0 代表不支持,分别表示:&br&&ul&&li&触摸板是否自带物理左键&br&&/li&&li&触摸板是否自带物理中键&/li&&li& 触摸板是否自带物理右键
&/li&&li& 触摸板是否支持二指操作&/li&&li&触摸板是否支持三指操作
&/li&&li&触摸板是否可以设置纵向分辨率
&/li&&li&触摸板是否可以设置横向分辨率&/li&&/ul&&p&最后两个可以认为是设置触摸板的精度,除此之外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参数。我的笔记本是 11 年中的 Vaio
订制型号,触摸板型号没查。不过可以看见,这个触摸板的功能还是比较丰富的。与此同时,Synaptics
驱动也提供了大量的功能,包括最基本的点按、滚动等,甚至有来自 Let'snote 的环形滚动。&/p&&br&&p&以及各种可以设置的参数(其实多数意义不大……):&/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 synclient
Parameter settings:
BottomEdge
FingerHigh
MaxTapTime
MaxTapMove
MaxDoubleTapTime
SingleTapTimeout
EmulateMidButtonTime
EmulateTwoFingerMinZ
EmulateTwoFingerMinW
VertScrollDelta
HorizScrollDelta
VertEdgeScroll
HorizEdgeScroll
CornerCoasting
VertTwoFingerScroll
HorizTwoFingerScroll
AccelFactor
= 0.0373134
TouchpadOff
LockedDrags
LockedDragTimeout
RTCornerButton
RBCornerButton
LTCornerButton
LBCornerButton
TapButton1
TapButton2
TapButton3
ClickFinger1
ClickFinger2
ClickFinger3
CircularScrolling
CircScrollDelta
CircScrollTrigger
PalmDetect
PalmMinWidth
CoastingSpeed
CoastingFriction
PressureMotionMinZ
PressureMotionMaxZ
PressureMotionMinFactor = 1
PressureMotionMaxFactor = 1
GrabEventDevice
TapAndDragGesture
AreaLeftEdge
AreaRightEdge
AreaTopEdge
AreaBottomEdge
HorizHysteresis
VertHysteresis
&/code&&/pre&&/div&&br&&p&比较简单的滚动功能,包括边沿滚动,双指滚动以及滚动方向,就算不用 synclient,在各个 DE 的 GUI 选项中也都可以设置。Xfce 方面只能设置纵向的滚动方向,不过用 Xmodmap 直接修改触摸板的方向也可以达到和 OS X 接近的效果。&/p&&br&&p&和程序的整合,例如 Safari 或 Preview 的放大、缩小、前进、后退,乃至旋转,理论上 Linux 也可以实现;但是我估计 Linux 圈子里很少有人会专门研究这个,作为开发者可能也会先考虑键盘快捷键而非鼠标动作。&br&&/p&&br&&p&(比较有意思的是来自 Let'snote 环形滚动,由于现在的笔记本触摸板多为方形,所以触发方式也改成了「从边沿划入然后旋转」。实际上这一触发条件极为严苛,以致在普通触摸板上环形滚动远比其它方式慢。关于环形滚动本身,可以参考&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p=14028&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圆形触控板的奥妙。&i class=&icon-external&&&/i&&/a&)&br&&/p&&br&&p&DE 层面的功能难度就更大了。例如 Xfce 可以设置在桌面空白处使用滚轮切换工作区,但是切换之后,如果鼠标落在程序窗口内,就会被程序捕捉,滚轮也就不能用来切换工作区。&/p&&br&&p&(有人提到用 Touchegg 设置用触摸板手势设置切换工作区:&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questions/92169/touchpad-gestures-to-change-workspace&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ouchpad gestures to change workspace&i class=&icon-external&&&/i&&/a&,不过目前 AUR 里的 touchegg 1.1.1-3 在我这装不上,依赖的包编译不过)&/p&&br&&p&另外 Synaptics 还有「打字时自动关闭触摸板」的功能。PC 厂商的做法是触摸板左移,与空格键居中对齐,这样打字时触摸板与手掌的重叠面积会比较小,从而降低误触机会。但相对的是,如果软件层开启了这个功能,反而会导致触摸板暂时失灵、打完字后不能及时进入工作状态。MacBook 触摸板虽然体积更大,而且相对位置偏左的空格键也是处于机身中央的位置,但是其性能本身就胜过多数触摸板,而且算法良好,很大程度上也能避免误触。&br&&/p&&br&&p&Gnome 似乎支持类似 OS X Mission Control 的功能,KDE 也有类似 Launchpad 的应用程序列表,但是要达到 OS X 的整合程度还是比较难。实际上这些功能要移植到别的 DE 也是非常费神的事,比如 Qt 和 GTK 各自都有可以放在 panel 上的、和 OS X 类似的全局菜单,但是基本没有混用的可能。至于系统全局的通知中心,Linux 下还没有替代品。&br&&/p&&br&&p&对 Linux 用户来说,OS X 可以视作一切 DE 的最终形态。Gnome,KDE,Xfce 等,都深受 OS X 的影响;它们很多功能的模仿对象,也正是 OS X。但是很显然,它们的战场和 OS X 并不重叠,所以在某些方面它们追不上 OS X 也是理所当然。&/p&&br&&p&从系统整合的角度来说,Windows 的情况应该比 Linux 理想一些。不过 Windows 我也很长时间没有用过,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p&
TL;DRMacBook 的触摸板之好用,不仅仅在于其硬件支持的功能,更在于其与系统深度整合。如果需要「触控板和 MacBook 一样好的笔记本」,需要厂商努力整合硬件与软件,也需要使用者投入一定的精力进行配置。MacBook 是厂商做得非常多非常棒的典范。 提…
谈不上糟糕与否,只是诚实地说一下自己的感受:&br&1. 我最不喜欢的一点是画面太“绚丽”,动画过多。launch pad里的图标都是又大又光亮,我的视线很容易被细节捕获,反而一眼识别不出来;窗口切换都会渐变、放大,各种动画感觉拖慢了速度,有些不耐烦;最受不了的一点是xcode里括号匹配都要“咕咚”跳一下,非常干扰注意力,感觉是被吓得愣了一下。总体感觉,有点幼稚,像美工用的,不够专业。&br&2. 个人感觉上手比Windows、Ubuntu都要慢。一开始到处抓瞎,受不了了就直接在shell里写。根源在于很多功能并不那么直观,对于老手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但是新手就觉得很费劲。&br&举个例子:第一次想在Apple Store里下载软件,发现整个软件页面上到处也没有“下载”按钮,也没有任何我一眼就能看出来点了就能开始下载、安装的入口。只有一个按钮上写着“免费”,点了一下,它竟然变成“下载”按钮了。但是之前我怎么知道呢?……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如注册开发者那一套证书时,好像是需要知道设备某个属性信息,窗口某处就是普通的对话框文本,但不是我想要的内容;上网查了,说要在文本上点一下,我点了没有用,自己发挥一下,按着Command点一下,那个文本竟然变了。的确是我需要的信息,但当时我真的震惊了,首先那样的静态文本会变是完全意想不到的,其次,我真想对苹果大喊一句:你希望我怎么能知道要点这呢???&br&顺带说一下,第一次在Apple Store下应用,点了下载之后,弹出让我登录Apple ID。我没有,就点了“注册”,然后就开始等待。过了漫长的1分钟之后,竟然弹出一个对话框,告诉我Apple Store现在没有注册功能,让我在itunes注册。当时就崩溃了,一个注册功能有那么难么??而且,不能提供这个功能,你还需要慢慢地耗1分钟再告诉我么?我当时理解的itunes就是一个放音乐什么的应用,非要在那上注册,感觉不伦不类极了。当即内心对OS X恨到了顶点……&br&3. 对一般用户隐藏了一些功能。比如我一上来就对文件系统不习惯,不知道怎么进根目录(至今也只会凭快捷键进)。我很喜欢组织好自己的文件系统,把一堆东西全扔在“下载”里是不能忍受的事情,但是四下里都找不到地方建立我的“大本营”。&br&不得已忍受了一天,直到写第一个objective-c程序,练习读取某个目录下的文件。这时我发现,自带的文本编辑器,竟然找不到地方输入保存路径!上网查了,才知道要按一下斜杠键。我就很惊异,一般人肯定不会想到去按斜杠键,或者把键盘上的键轮流抹一遍,看抹到哪个会突然弹出输入路径的框。&br&我领导对此的解释如下:OS X是一个很“人性化”的系统,它对普通用户隐藏了一些功能,因此不会干扰到他们。但这也是我讨厌它的地方:这也不算多么“高级”的功能,用不着你来帮我隐藏起来好不好…… 包括objective-c,一定要写getter setter;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b&苹果这个公司非常傲慢,它很喜欢强迫性地告诉我,我应该怎样怎样&/b&。可是,我偏不愿意……&br&好吧,相信我要被嘲笑了。但是,这的确是我诚实的感受。
谈不上糟糕与否,只是诚实地说一下自己的感受:1. 我最不喜欢的一点是画面太“绚丽”,动画过多。launch pad里的图标都是又大又光亮,我的视线很容易被细节捕获,反而一眼识别不出来;窗口切换都会渐变、放大,各种动画感觉拖慢了速度,有些不耐烦;最受不…
买一盒有机鸡蛋和Premiere Pro CC&br&&br&打开Premiere渲染一个高清视频,然后把电脑翻过来放,可以优雅地煎鸡蛋。&br&&br&转自 &a href=&/watch?v=G38BrxR5QZ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G38BrxR5QZ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Nzc2OTcwMzk2/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40D663A3D8D042C02C0EEA8F438-6B80-70E3-39C1-&&&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Cooking egg with macbook pro part 2-G38BrxR5QZM&/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Nzc2OTcwMzk2.html&/div&
&/div&&/div&
买一盒有机鸡蛋和Premiere Pro CC打开Premiere渲染一个高清视频,然后把电脑翻过来放,可以优雅地煎鸡蛋。转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cbook 201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