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mx2怎么样有没有纯黑颜色的

魅族 MX2魅白16G 怎么检测屏幕坏点_百度知道
魅族 MX2魅白16G 怎么检测屏幕坏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在不借助软件帮助的情况下,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将屏幕壁纸的色彩调成纯白,这样很容易就能在屏幕上发现亮点或黑点、纯黑或纯红等颜色
安装这个软件测试下即可
其他类似问题
坏点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魅族MX2 16GB 联通版3G手机(前黑后白)其他图片下载 图片大全 第28张_泡泡网
┊┊┊┊┊┊┊┊
已有903人发表印象,您可以点击投票!
手机图库推荐文章推荐产品推荐帖子您现在的位置: &
魅族MX2深度评测 MX2是否值得拥有?
魅族MX2深度评测 MX2是否值得拥有?
  2012年的手机市场大家都在拼命堆硬件,双核渐渐衰退,四核高歌猛进,720p还不够,1080p崭露头角….而这一切,在Google推出299美元的Nexus 4之后达到了高潮,也将众多Android手机厂商逼上了疯狂的硬件比拼不归路。以小米2、华为荣耀等四核产品更是大大降低了大众对于对于四核高端智能手机的心理价位。众人惊呼,原来四核手机也可以这么便宜。
  这样的趋势我们不能说不好,甚至消费者很大程度上从中受益。但是大家都走这条路的话,肯定也会和当年传统PC硬件一样,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等于从侧面弱化了可供消费者选择的空间,谁也不想看到每拿出一款手机都是相同配置的换壳产品。
  当然,我们也从不少国内厂商身上看到了不断挖掘自家产品差异化卖点的迹象。小米2算最早跨入以性能为卖点辅以低价位的产品,主打性能发烧友,同时又有自家的MIUI,所以在市场早早就抢得了先机。而华为也是这条道的跟随者,四核荣耀一上市就将四核手机价格拉到了心底,内置深度定制的Emotion UI,同时也是国内少见的使用自家处理器的产品。而诸如OPPO、步步高等厂商开始以超薄以及“CD级”音质等作为卖点等等。
《最J.Wong的设计啥样:魅族MX2开箱图赏》
  而每年都“憋”到最后的魅族却似乎有着和一众厂商不一样的想法。在MX2发布会上,魅族CEO白永祥在列出MX2诸如“最J.Wong的设计”、“前所未见的屏幕”、“最好的相机”、“领先的硬件系统”的特色之后,却出人意料的说出一句“忘记参数”。这似乎也在向用户传达这样一个设计理念:重视硬件,但不依赖硬件,手机的本质还是要回归到使用体验上来。
  在硬件比比拼的大环境下,魅族敢于拿出这样的宣传口号是需要具备很强的底气的。毕竟,魅族在M9时代是以硬件配置取胜,甚至是到了MX还是以规格参数作为主要卖点。但从MX到MX2却将硬件参数淡化,那是什么原因让魅族以及黄章在MX2身上做出这样尝试呢?
  我们不是魅族,给不了准确答案。但我们可以从MX2手机的点点滴滴和细枝末节一探究竟,而这就是本文的主要目的。鉴于有关MX2硬件跑分方面的测试已经相当多了,所以下面我们将着重介绍MX2的细节改进以及实际使用体验,包括很多用户玩家关心的手机拍照、Smart Bar的兼容性、手机信号、Wi-Fi信号以及发热量、续航等等,以期作为打算购买MX2的同学的参考。
  超窄边框/革命性Home键:MX2外观/细节
  任何一款手机的外观设计及做工细节都是影响用户购买欲望的第一要素,毕竟,我们买手机不是为了跑分,无论硬件方面再强大,始终还是要建立在外观和做工的基础上,因为它关乎用户最直接的使用体验。从M8、M9再到MX,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魅族在手机外观和做工方面做出的努力,那到了MX2,又会有哪些改变呢?(为了方便对比,我们找来了MX四核。)
  最明显的变化,MX2更大了。具体到三围尺寸上,MX2由MX的121.3x63.3x10.3mm提升到124.9x64.9x10.2mm:MX2更宽、更长而且更薄了。相比MX,MX2的“完整性”更好,在关机的情况下一片漆黑。甚至,不注意的情况下很看分辨手机的上下正反,而主要的改动就是取消了实体按键。在握感上,MX2和MX的差别很小,很难说MX2更好,但是视觉上无疑更有冲击力。
  手机的上部,可以看到MX2的听筒(要比一般手机小,不过实际使用起来并没有太大影响)和前置摄像头并没有改动,这种类似于“感叹号”形状的设计是当初MX的标志之一。此外,这个部分还设计了环境以及红外的感应元件,不过都被很好的隐藏了起来。这里魅族索性把篆体的“魅族”Logo也取消掉了,看起来更加简洁。
  来到手机尾部,这个部位是MX2改动最大的地方。除了中间的实体Home键(这个按键在MX身上出现之后,最开始的口碑并不好),就连两边的辅助按键也拿掉了,就留下一个虚拟Home键,魅族称之为“革命性”Home键,辅以全新Smart Bar(后面具体介绍)。除了带有呼吸灯功能,这个Home键在夜间还会发布隐隐的绿色荧光(不耗电,还能区分手机手机正反...)。坦白来说,取消实体键魅族并不是第一家,但个人认为设计上却是最美观简洁的。
  关于这个“革命性”Home键功能方面,魅族给出了以下几种操作方式:1、锁屏状态下双击Home键可点亮屏幕;2、长按Home键可以锁定屏幕,如果此时按住不放向上滑动可以取消锁屏;3、解锁屏幕之后,双击Home键则可调出最近打开程序以及屏幕亮度调节条;4、应用程序运行下,单击Home键是返回屏幕界面,向上滑动则是退出或后退。
  不难看出,魅族的做法是将所有基本操作都集成到一个Home键上(魅族称之为“触屏体验的一致性”),这一点很像iPhone,但不同的是MX2使用的是触摸按键,而iPhone使用的是实体键。触摸键好处是可以避免实体键的寿命和使用磨损问题(因为使用频繁,想必Home坏掉的iPhone用户深有体会)。
  但缺点也有,很多时候你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尤其是像解锁屏幕时,很多时候会因双击不准确而没有反应,尤其是单手操作的情况下。不知道是不习惯而造成的错觉,还是这个Home键的反应确实有待改进。个人的建议是,MX2应该在双击Home键的时候加入震动反馈,这样以来会大大提升使用时的手感。另外,在解锁之后双击Home键调出后台时,反应有些迟钝,大约停顿0.5-1s后才会出现。应该是系统设定的问题,想必之后版本的Flyme会有所改进。
  MX2的后盖在正式发布之前传闻版本较多,很多小道消息都说材质要变,但事实是MX2依然使用了MX后盖的双色注塑工艺。因为后盖的材质和造型最影响手机的握感,我想这一点魅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猜想大概尝试了几种方案之后,还是觉得之前的版本好,索性就直接沿用了,基本上看不出做了什么改动,所以后盖触感上MX2和之前的MX并没有太大区别。和MX一样,MX2后盖的Logo同样采用激光刻蚀,配合双注塑工艺看起来很有立体感,不用担心掉漆的问题。(不知道魅族为什么没有在MX后面加上一个2呢?)
  至于双注塑工艺我们在之前MX的评测中也介绍过,后盖材质分为两层,表层是透明的,除了能够提升视觉上的质感外,触感上也比较细腻,虽然是实实在在的塑料,但摸上去并没有很强的塑料感。另外,这款后盖在与边框结合处的弧形过渡非常到位,很贴合手掌,拿在手里感觉不到突兀的感觉。客观来说,这一点处理的要比小米2更好,虽然后者宽度更小,但过渡部分过于猛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机的握感。
  音量键的改进值得一提。首先,键程相比MX更长了,回弹力更好,操作的手感提升了不少(MX的音量键使用起来总是软绵绵的感觉,弹力有些不足,按起来很费劲)。另外,仔细看的话,会发现音量键也使用了双注塑工艺,这样看起来和后盖更加浑然一体,这里对魅族的细节处理赞一个。另外一点改动就是MX2加入了不锈钢边框,可以提升手机的稳固度和抗摔性。
  手机顶端对比,这里我们同样看到了3.5mm耳机插孔左侧的小孔。这在上代MX身上也是有的,主要是用于加强GPS信号接收,获得更快的定位速度,不论如何持握手机,都不会有信号衰减的状况。此外,在耳机插孔下方的天线位置,MX2的外露部分更大(Wi-Fi信号会不会更好呢?)。而电源键同样使用了双注塑工艺,手感方面更好。
  在早先MX的评测中,就有不少对MX的扬声器位置提出了有待改进的提议(尤其是右手握持的时候非常容易挡到),在MX2身上,魅族果然将扬声器的位置进行了调整,换到了手机底部右下角,这样不管是左手还是右手握持基本上都不会挡到了。
  手机尾部对比,依然使用了Micro USB接口,上代MX的充电器、线材都能使用。而Micro USB接口旁边的主动降噪麦克风开孔也更大了(通话质量应该会有一定改进,但由于时间关系,这一点并没有长时间测试)。咦,那两个烦人的金属凸扣怎么不见了?
  原来魅族将其转移到了MX2边框上,而且只有一个。上代MX的后盖难开是出了名的,我们在当时评测的时候还专门写了一个教程(这在手机里也算是个奇葩吧)。不过,到了MX2这一情况不在,由于只有一个金属凸扣,后盖就好开多了,而且魅族在附件中还专门赠送了开盖工具。但是即便这样设计还是免不了被人吐槽,因为开盖的唯一作用就是插拔SIM卡(电池不能更换,也不支持外部扩展卡)...
  摄像头部分对比,可以看到MX2的摄像头和闪光灯刚好和MX是反过来的,而且摄像头的直径小了。由于加入了蓝玻璃滤镜,所在在反光的情况下,MX2的摄像头看起来有些偏蓝。
  此外,MX2的屏幕比例由MX的3:2改成了16:10。在发布会上,白永祥的一句“全世界都用了16:9,魅族也不用”非常让人印象深刻,魅族坚持将16:10作为MX2的比例也是有原因的。在他们(或者是黄章)看来,16:10才是最适合阅读的黄金比例,能够显示更多文字行距的同时,在全键盘上也能获得最舒适的打字手感,而这一切的资本都来自于手机3.15mm的超窄边框。
  正是得益于超窄边框,使得4.4寸的MX2用64.9mm的机身就获得了58.6mm的屏幕宽度,而如果是16:9的话,屏幕至少要达到4.7寸。可能有人会问魅族为什么不把MX2的屏幕做得更大呢?我想可以看看之前发布的iPhone 5和小米2,过于宽大机身并不适合用户单手操作(拇指的盲点很多),这一点苹果看到了,小米看到了,魅族当然也看到了。
  New Mode2咋样?看看和MX四核的比拼吧
  夏普ASV屏幕(CPA面板)、分辨率960x640、每英寸像素292PPI、还原力出色、文字表现细腻、可视角度高等等等等,不得不说上代MX的屏幕就已经非常出色(详细参见这里)。不过魅族却在MX2身上将这一切“好印象”推倒了重来,并带来了全新的“New Mode2”。
  MX2屏幕尺寸为4.4寸,分辨率提升到,每英寸像素达到了347PPI,16:10比例,并使用了单玻璃全贴合工艺,简单来说就是将玻璃层和触摸屏合为一体,屏幕更薄(比上代MX薄了0.1mm应该就是这里的原因吧),通透性更好,iPhone 5使用的in-cell、小米2的TOL都是类似的设计。总之,魅族将其称之为“New Mode 2”,表宣称这是“前所未见的屏幕”,那实际效果呢?
  此外,魅族还在发布会上提到了更快的电子移动、更高的开孔率以及高达1000:1的对比度和更精确的色彩表现。由于规格描述十分接近,不少人猜测这正是夏普的夏普IGZO屏,不过魅族官方并没有给出肯定的说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这里,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为了更直观的反映MX2采用的New Mode2屏幕有哪些改变,我们找来了上代MX四核进行对比。由于分辨率以及PPI更高,所以MX2对于文字以及图片细节的展现肯定要比MX更加细腻,这里主要看看色彩还原、对比度以及可视角度三个方面。对比过程中,两款手机屏幕亮度都调节至最高,关闭自动调节亮度。
  在同为最高亮度下,我们发现魅族MX2的实际亮度要比MX四核稍高。可以明显看到MX2的屏幕更加偏向冷色调,而MX四核则偏暖。图像展现方面,在同一场景MX2的明、暗更加分明(对比度更高),但在着色方面MX四核要比MX2更讨好眼睛。而之后的纯色对比中,MX2的还原更加准确,尤其是纯黑、纯白环境下。可能对于看惯了MX的用户来说,第一次看到MX2会觉得口味偏淡。
  此外,我们印象中可视角度一向不错的MX四核在和MX2的对比中败下阵来。这里不得不赞一下MX2的可视角度,基本上可以做到180度无视野死角,非常出色。此外,我们还在强阳光下对这二者进行了对比,MX2的亮度占优,表现要稍好于MX四核。总得来说,New Mode2带给MX2的改变还是很明显的,至少比我们想象中要好。不过,由于条件限制,通过相机拍摄毕竟很难全面展现一款屏幕的素质,这里还是推荐有条件的同学去实体店看看真机吧。
  F2.4不如F2.2?MX2 vs MX四核拍照对比
  来到很多人关心的MX2摄像头和拍照环节。在发布会上,魅族花了不少时间来介绍MX2的改进之处,并宣称MX2使用的是最好的800W BSI摄像头感光元件,改进的核心就是使用了全新BSI图像传感器以及独立的Fujitsu ISP图像处理芯片,并新增了5枚光学镜片和一枚拥有4层镀膜的蓝玻璃滤光片。
  但是在MX2发布之后,不少魅友就对MX2的拍照素质产生了质疑,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MX2的摄像头光圈由F2.2减小到F2.4。单从这一点来说,在同为800W像素的情况下,光圈的缩水肯定会影响到弱光环境下的照片效果,可实际情况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所谓“蓝玻璃滤光片”的作用。
  说到“蓝玻璃”,其实算不上什么新技术新名词。在众多光学滤光片中,蓝玻璃算是其中一种,使用很是广泛。从物理方面来说,蓝光拥有有较长的波长和穿透力,所以蓝玻璃滤片比其他颜色的玻璃滤片有更好的穿透性,可以用来消除红外光以及修整强光下画质偏暖的问题,配合特殊镀膜(主要是增加镜头的透光率)可以明显提升拍摄的画质表现。除了MX2,在拍照见长的iPhone 4S、iPhone 5身上都有应用。
  虽然摄像头像素保持了上一代的800W水准,但全新的BSI图像传感器以及独立的Fujitsu ISP图像处理芯片的加入大大增强了图像降噪能力。此外,MX2的摄像头还支持WDR宽动态(简单说就是场景中特别亮的部位和特别暗的部位同时都能看得特别清楚),同样能增强弱光环境下的成像效果。应该来说,光圈F2.2-F2.4的转变影响甚微。
《魅族MX2官方拍照样张》
  说完摄像头的改进再来看看Flyme OS 2.0的拍照界面。总的来说,MX2的拍照界面基本延续了上代MX的界面设计风格,虽然可供用户自选的功能不是太多,但也基本上够用了,配合Smart Bar操作起来非常容易上手。整个界面主要包括拍摄模式、感光度、场景、白平衡以及其他五大选项。
值得一提的是MX2可以支持1.5秒9连拍,比上代有了很大提升。全景和笑脸也都再列。感光度方面依然是50-800四档手动可调。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拍摄环境选择不同的场景和白平衡模式
照片最大尺寸和MX一样为,录像方面最高支持1080p 30fps。
MX2新增的快捷拍照方式,在锁屏环境下向左滑动可直接进入拍照界面,再向左滑动可查看最后拍摄的照片(录像同理)。
  当然,最终的拍照效果还是需要用实拍样张来说话。这里为了更直观,我们选择了MX四核进行对比。场景设定、ISO以及白平衡都选择自动,选择同一环境景物进行拍摄(时间为早晨8点-9点,天气晴好有阳光),样张仅在尺寸上进行了缩小,未经图像软件处理。以下为MX2(上)、MX四核(下)实拍对比:
  对比之下显而易见,MX2无论在室外强光还是在室内弱光环境下,成像素质较MX四核都有了不小提升。而且照片锐度更好、色彩更加鲜活,尤其是微距效果细节方面更为丰富。唯一有些瑕疵的地方是,有些场景的着色显得有些过度了,部分照片有些偏红。
  另外值得称赞的是摄像头的对焦以及反应速度更加出色(虽然MX四核也不错),照片存储也是瞬间完成。在拍照过程中还发现,打开“手持拍照”选项后,对于成像的稳定性有不小帮助,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手抖照片发虚。至于1.5秒9连拍,个人也进行了简单的试用,速度相当给力,用于瞬间抓拍动态场景非常实用。
MX2全景拍照样张
  此外,上代MX的全景拍照功能在MX2这里也得到了继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改进:1、全景照片拍摄更加容易,只要是按照指示平缓沿同一方向缓慢移动即可,这一点要比MX表现更好(后者很容易出现拍摄失败的情况);2、全景尺寸相比MX更加宽广,基本上可以实现180度的全景扫描。至于前置摄像头的画质,相比MX改进不大,只能说色彩还原上有所进步,但控噪以及细节方面依然差强人意。
  最后再看看MX2的视频拍摄效果。以下为1080p视频实拍,未经压缩:
  支持视频拍摄规格上MX2和上一代MX保持一致,不过在使用了全新感光元件之后,视频拍摄细节有了一定改善。从这段长约两分钟的视频中可以看出,流畅度出色,没有出现丝毫的卡顿现象,细节展现方面也比较到位。虽然和单反以及专业DV还有不小差距,但作为街拍使用还是非常不错的。
  忘记参数MX2就真的弱?PK MX四核/GS III
  在发布会详细介绍完MX2的主要规格之后,白永祥却出人意料的说出一句“忘记参数”。这也像所有用户传达这样一个设计理念,那就是MX2重视参数,但不依赖参数(作为卖点)。在魅族看来,手机不是跑分机器,不是冷冰冰的硬件堆砌,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和用户的交互体验上来。有人嘲讽魅族不过是心虚罢了,那让用户“忘记参数”的MX2真的就很弱吗?
  魅族在发布会上表示MX2使用的是名为“MX5S”的处理器(之前没有这个型号,名字是魅族自己造的,由于市场竞争原因,你懂的),号称是第五代产品,这里魅族没有说明到底是按照什么(工艺、架构)来算的,后来想想原来是MX8、M9、MX双核、MX四核这样排的。
  从魅族公布这张照片来看,依然来自三星,后来经过分析印证了这款处理器正是1.6GHz版本的Exynos 4412四核处理器,集成Mali-400MP图形核心,采用三星32nm HKMG工艺,功耗和发热比双核的Exynos 4210有所优化,搭配的是2GB LPDDR2-1066内存。事实上,这与三星Galaxy Note II上那款处理器无二,所以实际性能也应该在伯仲之间。
  当然,为了更说明问题,还是少不了跑分测试。测试项目上,我们依然选择比较常用的安兔兔、Quadrant Advanced、Nenamark三项软件最新版本进行测试(有人说安兔兔是款娱乐测试软件,可我们买手机不就是为了娱乐的吗,开玩笑^^),测试过程中均选择性能优先模式,关闭所有不必要的应用程序,每项测试均为三遍,以最好的一次结果为准。
安兔兔硬件检测结果
赢MX四核不多,和Galaxy S III接近,跟小米2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Quadrant Advanced得分5339,和之前MX四核基本是一个水平
Nenamark得分60fps,考虑的实际分辨率比小米2稍高,这一环节基本和Adreno320相差不多。
  很明显,以绝对的理论测试来说,MX2并不及小米2这般跑分神器。但MX2的综合性能并不弱,在工程样机的结果中,表现稍好于MX四核,而和三星Galaxy S III水平接近。不过,个人觉得目前的系统固件并未完全发挥出MX2的完全性能,期待下一版固件的优化能够更好。
  抛开理论测试,作为这一小节的结束曲,一起来看看MX2和MX四核在游戏大作《现代战争4》中的载入时间对比吧:
  3452项改进和417项新功能的Flyme OS 2.0
  说完MX2的硬件,再来聊聊MX2的软件。伴随着MX2的发布,魅族基于Android 4.1的深度定制系统Flyme OS 2.0也全新出炉。根据魅族官方的介绍,Flyme OS 2.0较Flyme OS 1.x有了多达3452 项交互改进,并新增了417项新功能,而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Smart bar的加入,关于这一点我们下面会专门开辟一个章节进行介绍。
  我们无法一一列出这诸多新改进和新功能,但经过试用,Flyme OS 2.0的确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Flyme OS 2.0的大体风格保持不变,依然是小清新,但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很多桌面图标已经重新设计,不得不说更具美感了。
  下拉通知单信息更加丰富,基本所有的手机提醒都可在这里找到,很多操作变得更加直接、更迅捷。
  解锁界面及后台界面(双击Home键),关闭最近打开的程序更方便了,只需向上拖动图标即可,当然也可选择一次全部关闭、另外,还新增了屏幕亮度快捷拖动条。
设置界面及手机各项基本信息。
  Flyme OS 2.0自带的应用中心,新增了应用分类,查找应用更方便了。
  Flyme OS 2.0自带的浏览器,三个字“爽歪歪”。得益于支持GPU硬件加速,操作极其顺滑、反应极其灵敏、加载极其迅速,个人觉得,除非特殊需求,否则完全没有必要再装第三方浏览器。
  浏览器的更多选项,支持隐身浏览、分页浏览等等,唯一有些缺憾的就是不支持同步标签。
  图片编辑界面,新增了标记处理功能,可以在图片上涂鸦。
  还可选择多种特殊处理,以及滤镜效果。
  云同步依然是Flyme OS 2.0主打的功能,这里简单试用了手机查找功能,类似于iPhone的“Find my iPhone”。
  首次使用需要登录Flyme账号,并打开允许查找手机选项。
  可在PC段登录Flyme,同步之后,可看到MX2的基本信息。
  选择定位即可在百度、Google地图上确定手机的位置,经过体验,定位精度还是比较高的,而且耗时短,非常好用。
  除了定位,还可以远程锁定手机、播放声音以及给手机发信息等等,这样以来即便手机丢了,只要还保持联网(插SIM卡即可),就能快速定位并控制自己的手机。
  此外,Flyme OS 2.0还新增了一项应用程序加密功能,这在之前的Flyme OS以及原生Android系统都是没有的。
  除了给手机锁屏加密,用户还可根据需求选择任意一项应用程序进行加密。当然,为了不记混,这里要求所有密码必须一致。
最后,MX2终于开放ROOT权限了,而且无需借助第三方工具。
  总的来说,Flyme OS 2.0带来的改进和新功能还是比较多的,而且使用上很人性化,只要接触过Android手机的用户都能比较快的上手。但是,系统的稳定性对于Flyme OS 2.0依然是个值得挑战的问题,在试用的过程中,就出现了锁屏上拉电话菜单花屏(后来又莫名奇妙没有了)的情况,其它方面还未发现。当然,我们希望这只是工程测试机上出现的个别情况,零售版不要有就好。否则,因为一些小bug而影响到用户对这样一款系统的吐槽,还是非常不值得的,希望魅族再这方面能够做得更好。
  没了实体键能玩得转?Smart Bar兼容体验
  在Flyme OS 2.0的3452 项交互改进和417项新功能中,魅族宣传力度最大的就是这个所谓的Smart Bar。在魅族看来,它是Flyme OS 2.0的标志,也是最牛X的创新。
  魅族之所以拿出Smart Bar,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原生Android虚拟按键(Navigation Bar)有明显的缺陷:在原生Android界面中,虚拟按键需要占用最下方48dp的高度(可触摸的UI组件通常都是按照48dp的尺寸来设计的,换算成像素大约为96个),也就是说的屏幕,实际上可供观看的分辨率只有。
  而如果是按照Google官方的标准Android 4.x系统框架设计的话,会在这层虚拟按键上再放一排功能键(Action Bar ),这样以来就是两层,既不美观,又占用了更大的屏幕空间。这也是很多Android手机厂商不愿意放弃实体键的很大一个原因。
  一层按键能搞定的事儿为什么要放两层,于是Smart Bar就出现了,简单可以理解为用更精巧简洁的方式来改进上述缺陷,整合Navigation Bar和Action Bar ,节省屏幕空间,让用户视觉体验更好。Google官方的标准Android 4.x系统框架设计要求Action Bar按键不能超过5个,所以我们看到Smart Bar按键也都是5个为上限,最左侧会固定一个返回键,中间为三个功能键(根据应用程序不同选择),最右侧为菜单键,其余未显示的功能键都会隐藏到这里。
  按照魅族的说法,只要是遵照Google官方的标准Android 4.x系统框架设计的应用都能无缝与Samrt Bar完美结合。不过,要知道并非所有应用都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设计的。所以,为了测试Smart Bar的兼容性,我们找了的以下主流应用一一进行体验:
腾讯QQ完美兼容,微信还是出现了两层按键
新浪、腾讯微博同样都是两层
Gamil和Google地图都是一层,完美兼容
Google Play商店、Chrome完美兼容
网易新闻完美兼容,新浪新闻还是两层
腾讯新闻两层,百度新闻完美兼容
搜狐新闻、搜狐视频都是两层
QQ阅读完美兼容,全屏自动隐藏
iReader完美兼容,全屏自动隐藏
墨迹天气、高德地图都是两层
Evernote两层,Snapseed图像处理软件下方的编辑区被遮挡
优酷视频完美兼容
驱动之家新闻客户端完美兼容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试用的这些常用应用中,只有部分应用能够做到完美兼容。当然,这也和部分应用不是按照Google官方的标准Android 4.x系统框架设计有关系。总得来说,Smart Bar对于应用程序的兼容性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标准应用(如Gmail等Google官方推出的应用),可以与Samrt Bar无缝合并为一层显示;2、全屏应用(如iReader、QQ阅读器等),这类应用全屏效果下Smart Bar和自带的功能键自动隐藏,需要使用时长按屏幕即可;3、非标准应用(如微信、微博等),这类应用自带的功能键与Smart Bar并排两列显示,和原生Android的解决方案表现效果一样,而且从数量来看,不在少数。最后还有一种应用比较特殊,比如优酷视频客户端,在MX2上默认横屏显示,此时没有了Smart Bar,只有应用自带的功能键,退出的话需要借助Home键上滑实现。
  很明显,Smart Bar带来的简洁、人性化的使用体验是值得称赞的,但兼容性方面远远称不上完美。这里只能希望魅族能够进一步作出努力,与更多的应用开放商合作推出用户体验更好的配套应用。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Smart Bar不能完美兼容的程序,使用体验上也不会比原生Android差。
  一如既往的出色:MX2影音试听、简评
  大家都知道魅族是以MP3起家,而音乐方面的功底在M8、M9以及MX手机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现在不少用户关心的是,MX2在音质上相比这些前辈们有提升吗?这个稍后再说,先来看看音乐播放界面。
音乐播放界面也融入了Smart Bar的元素,歌词显示更多,不过上方的进度条还是不太显眼。
歌曲可以快速滑动多选
新建列表及专辑封面(和歌词一样,可通过联网下载)
  试听方面,这里还是和MX四核进行对比,耳机使用的是EP30。试听歌曲为APE格式的《渡口》、《天空》以及《加州旅馆》三首,默认均衡器。经过反复试听对比,并未发现MX2较MX四核在音质上有明显改变。无论是高频、低频解析,MX2和MX四核都基本没有太大差别。总得来说,MX2的音质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水准,但用惯了MX的用户想在这里找到突破,恐怕要失望了。
  至于外放方面,反倒是有了些小惊喜,首先是声音更加干净(MX偶尔会出现混音),通透性更好,低音下潜和反弹力都有了改善。其次,扬声器的位置改动效果很明显,不再那么容易挡到了。
  除了音乐播放,Flyme OS 2.0还带来了全新的视频播放界面,横屏效果下和Smart Bar配合相得益彰。
视频播放界面也加入了Smart Bar,横屏效果下更适合双手操作
全屏下,在屏幕左侧滑动可调出声音调节
同理,在右侧滑动为亮度调节
  MX2内置的播放器可以支持在支持MP4、3GP、MOV、MKV、AVI、FLV、MPEG等格式,而音频也囊括了FLAC、APE、AAC、MKA、OGG、MP3、MIDI、M4A、AMR、WAV等格式,基本上无须安装第三方播放器。而播放能力方面,1080p高清视频完全没有压力。
  周边测试:MX2的温度/Wi-Fi/信号/耗电
  在当初MX双核发布之时,不少打算购机的网友纷纷表示,MX一切都很好,但被它的发热量吓退了。事实上,经过“烫手的山芋”之类的吐槽之后,魅族在随后推出的全新32nm双核MX以及MX四核都将发热量作为最重要的一个改进点,而在我们后续的测试中也印证了这一点。那MX2呢?
  在温度测试环节,我们选择了《使命召唤4》这一游戏大作,一是为了更直观,二也更加贴近用户的真实使用环境。在连续运行游戏30分钟之后(手机选择性能优先模式),使用红外测温枪对手机各个部位进行检测(室温20℃):
屏幕中央34.8℃
手机听筒42.3℃
Home键32.6℃
侧边框38.4℃
手机顶部38.2℃
摄像头附近47.7℃
  可以看到,在连续高负载之后,MX2的高发热部分还是集中在手机听筒以及摄像头附近,其中摄像头附近温度最高,达到了47.7 ℃(一度达到48.5℃)。这里我们很难说MX2相比MX四核在控温方面有所改进,因为在随后的测试中,后者也获得了相近的温度数据。当然,在屏幕更大、处理器频率更高的MX2身上,我们不奢求温度控制能够有大幅度的改善,没有太夸张,就算可以接受的了。所以对于打算购买MX2的用户来说,长时间高负载运行之后的高发热肯定还会遇到。
  手机信号测试选择MX四核进行对比,分别选择了笔者所在小区的三个地方:房间、楼道走廊以及电梯进行测试。(Android手机的信号强度分别用dBm(1毫瓦的分贝数)和asu(alone signal unit 独立信号单元)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dBm =-113+2*asu,可以简单为理解asu值越大信号越好,dBm值越小信号越好。)
房间,MX2:-73dBm 20asu MX四核:-75dBm 19asu,表现接近
楼道走廊,MX2:-77dBm 18asu MX四核:-85dBm 14asu
电梯,MX2:-89dBm 18asu MX四核:-95dBm 14asu
  信号方面,MX2较MX四核有了明显改善。在以上三个不同区域的测试中可以发现,在房间内信号较好的地方,MX2和MX四核表现接近。而在信号强度差的楼道走廊以及电梯中,MX2体验出了明显的优势,信号衰减较少,波动浮动更小。
  WiFi信号和速度对比中,我们使用瓦力流量监控软件中的网络测速功能进行测试。两款手机在同一地点选择同一WiFi热点进行连接,为了减少网络波动的影响,同样分别选择三个不同的地点(距离无线路由5米、10米以及20米)进行测试。
选择连接同一无线路由
距离无线路由5米(左:MX2 右:MX四核)
距离无线路由10米(左:MX2 右:MX四核)
距离无线路由20米(左:MX2 右:MX四核)
  WiFi信号、连接速度和手机信号测试结果相仿,在分别距离无线路由5米、10米以及15米的情况下,MX2都比MX四核获得了更快的连接速度。可以肯定的是,MX2在手机以及Wi-Fi天线上做出了不小改进。
  耗电测试中,我们将两款手机的屏幕亮度均调到最高,开启性能优先模式,测试式关闭无关程序。测试软件使用StabilityTest 2.5烤机软件,在起始电量和电池温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电量99、温度约21℃),分别对于烤机环境下,两款手机在在30分钟后的电池温度和耗电情况。(左:MX2 右:MX四核)
选择CPU+GPU高负载模式
起始电量均为99%
电池起始温度均为21℃左右
30分钟后,MX2电池温度42.9℃,MX四核电池温度34.1℃
  30分钟后,MX2剩余电量63%,MX四核电量77%
  很明显,在耗电和电池温度控制上,MX2表现并不如上一代的MX四核。虽然MX2的电池增加了100mAh,但在更高的CPU频率以及分辨率更高的屏幕面前,想必也是于事无补的。而具体到实际使用上,以笔者的一天使用情况为例:早晨八点充满拔掉充电器,到下午5点剩余43%电量,期间约15分钟电话、2条短信、30分钟《现代战争4》测试、30分钟Wi-Fi上网以及共计约60分钟的其它应用体验。所以,如果是经常玩机的用户,一天一充肯定是免不了的。
  全文总结:MX2值得拥有吗?
  经历了一番试用体验和仔细挖掘之后,我们回归到文章开篇,从MX到MX2到底有了哪些改变?我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说。
  工业设计:一款手机的外观和做工个人觉得是要凌驾于硬件参数和软件系统之上的,对于手机来说不仅是脸面,也是消费者看到和接触最多的地方。虽然魅族MX2再发布前期就有不少外观细节泄露,但真正看到真机的时候还是被它前脸“过分”的完整性震撼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完全放弃实体按键魅族不是第一家,但却是做得最干净漂亮的。尽管按个号称“革命性”Home实际使用起来并不那么完全的“革命”。至于手机的握感,用户大可闭上眼睛摸一下MX,心里想着它的放大版即可。最后,超窄边框和16:10的屏幕比例真的很赞。
  用户体验:Flyme OS 2.0是魅族在Android 4.1推出之后推出的全新定制系统。虽然主体设计风格较上代Flyme OS 1.x变化不大,带在使用体验上却有了长足进步。我们不可能在使用过程中一一对3452 项交互改进和417项新功能进行点评,但其中的核心Smart Bar却非常让人印象深刻。尽管这项创新在面对众多应用时兼容性并没有做到完美,但却从人机交互上和其它Android手机划分出了一道明显的分水岭,这一点魅族迈出了一大步。
  性能水准:在魅族打出“忘记参数”之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魅族心虚了。事实上,以MX2配备的MX5S处理器搭配Mali-400MP显然不是以小米2为代表跑分神器的对手。而为何魅族没用使用更强的处理器更强的GPU?我想还和魅族的设计理念有很大关系,即硬件投入的成本和软件以及工业设计投入的成本要均衡,而不是偏科生。至少,用户使用的时候,不会出现性能不足,能够完全拉的动Flyme OS 2.0,这就已经足够了。
  周边表现:和MX四核比较的话,MX2在手机信号、Wi-Fi信号有了明显改进,在多项测试中都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尤其在信号不太好的地方表现明显,MX2的信号衰减浮动更小,这一点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但是在发热量和续航表现上,可以说MX2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甚至不如MX四核。所以对于MX2发热续航抱有较大幻想的同学,可以洗洗睡了。
  价格定位:和上代产品一样,MX2保持了类似的定价策略,即16GB版本2499元、32GB版本2999元、64GB版本3999元。如果仅看硬件配置的话,可以肯定的讲,MX2没有任何优势。但综合评定之后,个人认为MX2还是有很强竞争力的。还是那句话,既然魅族敢以这个价格推向市场,自然也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当然别忘了,背后还有大批魅友的鼎力支持。
  到此,我们的评测就段落了,对于一款手机来说,简单的几天试用很难展现全面。这里还是推荐有条件的同学去实体店实际体验一下。相信那时,心中自然会有答案。
&&&主编推荐
&&&热门试卷
&&&最新视频
&&&热门阅读
&&&最新问答
&&&&&&&&&&&&&&&
希赛网 版权所有 & &&&&湘教QS2-16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魅族mx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