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古典音乐鉴赏论文文——南泥湾,谢谢!

急需一篇上音乐鉴赏课的感想论文~~~关于交响乐的~~谢谢大家,帮帮忙啊_百度知道
急需一篇上音乐鉴赏课的感想论文~~~关于交响乐的~~谢谢大家,帮帮忙啊
内容包括感想,对交响乐的认识等~~
提问者采纳
交响乐是一种富于戏剧性的大型管弦乐套曲。也可以说,交响乐就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 最初,交响乐是各种多声部乐曲的泛称,到了18世纪,通常是指意大利式的歌剧序曲。歌剧序曲的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逐步发展成三个乐章,再加上一个“小步舞曲”乐章,便成为四个乐章的古典交响乐的典型形式。古典交响乐是在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手上奠定基础的,他创作了104部交响乐,有“交响乐之父”的称号。 贝多芬是古典交响乐的革新者,创作了《英雄交响乐》和《命运交响乐》,使交响乐成为表现反对专制暴政、争取自由民主的革命热情和英雄性格的重要音乐体裁。继贝多芬以后,19世纪的浪漫派作曲家,把交响乐引向新的广阔世界,加强了标题性,使音乐创作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密切结合起来。如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以德国待人歌德著作中的作物为题材,创作了《浮士德交响乐》。 交响乐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通常采用快板的奏鸣曲式,表现人们的斗争充满戏剧性。全部音乐建立在两个性格不同的主题的对比和发展上。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内容往往与深刻的内心感觉及哲学思考有关。第三乐章通常为中速的舞曲或谐谑曲。第四乐章大多采用快板的回旋曲或回旋奏鸣曲式,表现群众生活、风俗的场面和人民胜利。 不同时期交响乐的乐队规模是不一样的。早期单管编制的管弦乐队,成员有五六十人。浪漫时期的交响乐,常用三管、四管编制的管弦乐队,成员多达一百几十人。 例文:我对交响乐的认识很高兴这个学期学习了交响乐欣赏这门令人陶醉的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交响乐的世界里留连忘返,学习了许多关于交响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历史,了解了许多享誉世界的伟大音乐家,聆听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作品,仿佛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了一个畅快休憩的迷人小岛。我一直很喜欢音乐,音乐带给人的那种闲适心情难以言表,而交响乐正是各种音乐中最能给人以灵魂的洗涤的重要部分,在晴朗的午后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看书,或是在阴雨的傍晚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冥想……似乎所有事情与音乐结合在一起都变得完美起来。音乐的四大要素是旋律、和声、节奏以及音色,欣赏音乐包括纯美感享受、想象与联想、纯音乐鉴赏。交响乐萌芽于十六世纪中叶,即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直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最后定型,巴赫、亨德尔确立了弦乐器在乐队中的地位,交响乐的基本形式由海顿创始并由莫扎特最终确立,贝多芬使交响乐发展到了最高峰。现代意义的交响曲是指一种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器乐套曲,是音乐表现的最高形式,它能表现重大的题材,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从创作到演奏都要求较高超的技巧。为此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音乐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交响乐队由四个部分组成:1、木管乐器组(包括长笛、双簧管、黑管、大管)。2、铜管乐器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3、打击乐器组(包括定音鼓、镲、钢琴、竖琴)。4、弓弦乐器组(包括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一部交响乐作品,一般有四个乐章(但也有三个或多于四个乐章的)。第一乐章为快板,多用奏鸣曲式谱写,很有戏剧性;第二乐章为慢板,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是中快板,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谱写,节奏一般清晰明快,气氛热烈。一部交响乐,大约演奏40分钟左右。课程中我们欣赏了不计其数的美妙音乐作品,除了交响曲,也包括婉转悠扬的室内乐、钢琴协奏曲等,还有令人啧舌的音乐歌舞剧。莫扎特忧郁绝望的安魂曲、贝多芬激情澎湃的命运交响曲、舒伯特洋溢飘洒的小夜曲、柴可夫斯基俏皮灵巧的四小天鹅,总是让我心里无比激动或者平静起来,音乐就是拥有这样神秘的力量。经过课程中与交响乐的相处,我被深深的吸引了,开始更加热爱音乐,特别是交响乐。交响乐欣赏这门课程教给我们的不只是音乐本身,更加包括如何以一个绅士的姿态面对音乐、面对艺术,真正的静下心来感知和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激情与安慰,真的很喜欢这门课程,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交响乐。
其他类似问题
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一篇 音乐剧鉴赏课 论文,大约在2000---3000字,十分感谢!不要百度一下就出来的那种。。。_百度知道
求一篇 音乐剧鉴赏课 论文,大约在2000---3000字,十分感谢!不要百度一下就出来的那种。。。
发到邮箱,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建议进入百度文库教育专业 收索选择使用,祝顺利!有帮助请采纳一下!
其他类似问题
百度一下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大学音乐鉴赏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2页1下载券2页1下载券 2页1下载券4页2下载券2页1下载券2页2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页2下载券2页2下载券2页4下载券2页4下载券2页免费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大​学​音​乐​鉴​赏​期​末​考​试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摘要:文化多样性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大学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蕴含丰富的多元文化素材、具有多元文化教育功能的课程。在"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大学音乐鉴赏课程探析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文化多样性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大学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蕴含丰富的多元文化素材、具有多元文化教育功能的课程。在大学中开设的音乐鉴赏课程就应该树立多元文化教育观,以世界音乐作为教学背景,从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理解音乐,运用感受鉴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中音乐的鉴赏能力与判断能力,从而使音乐鉴赏课程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中国论文网 /7/view-6028337.htm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大学 音乐鉴赏   时至今日,多元一词对我们已经并不陌生。信息多元、教育多元、传播多元等等社会现象的出现都毋庸置疑地告诉我们,当今世界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世界,人类社会无论从生产方式上,还是精神生态上都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复杂带来了人们生存方式和思想意识的改变,从而引起了文化层面势不可挡的更新。面对此情此景,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历史演变中,新的文化形式不断应运而生,也将层出不穷。那么,什么是多元文化,什么又是多元文化教育?   笔者认为,多元文化就是集中人类一切精神财富,囊括一切民族特征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它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方法论,它既可以作为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可以说是多种意识形态交融的混合体。也许,这种归纳法虽然全面,然而仍未能对多元文化的定义提供一个更为精确的解释。我们对多元文化内涵认识上的模糊,原因在于我国对多元文化的认识起步比较晚,追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不到二十年,更由于多元文化涉及的研究领域甚广,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学科都涉及到多元文化的介入和移植,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很难根据一种思维方法去理解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它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提出的目的是要研究当时盛行的族群运动,多元文化教育是渴望通过政府、家庭、学校及其他社会教育机构,提供给学生不同文化团体、族群的发展历史及社会贡献等方面的知识,目的是使学生能了解、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尊重欣赏他人的文化,以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业成就,并帮助其树立团体意识,尊重意识,对不同民族文化采取积极包容的态度,从而帮助弱势学生走向进步,建立自信,使优势学生更加完美,最终培养他们的社会行动力以服务人类。显然,多元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整个人类服务,而不是哪一个国家,或者哪一个民族。这也就决定了多元文化教育的特征。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特征   (一) 多元性   在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文化一直伴随着民族共同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张力。多元文化自问世以来不及百年,然而却形成了当下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流行文化与网络文化、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同时并存的现象。目前,多元文化的最大特质就是文化呈现了多元的态势,不再是一种文化独领风骚,而是百花齐放,各领千秋。   (二) 互补性   多元文化之间是一种平等竞争、自由发展同时又能互相借鉴、相互协调的关系,不同文化之间有着极强的互补性。各民族人民用劳动、智慧、胆略和勇气不断创造和更新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他们创造了大量的精神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包括语言、文字、科学、文学、艺术、风俗、哲学、饮食与宗教,这些文化相互协调,更加丰富。在互补的作用下形成了文化内部的创新,显然,这是多元文化的又一特色。   (三) 包容性   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善于包容,是先进文化的特质,也是先进文化发挥主导作用、走向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而尊重差异并不是倡导文化相对主义,是意味着将更多有进步意义的文明成果应用到人类社会当中,包容是形成飞跃,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必须手段。只有不同民族间的异质文化不断地争鸣和交锋才能刺激一种文化固有的顽强生命力,才能诱发人们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创新,使冲突的各民族文化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落后文化将被先进文化同化,先进文化也能从落后文化中吸取借鉴和营养。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大学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世界音乐大背景为教学基础   如前文所述,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于人类社会,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民族,也就存在着不同的文化,最终不同的文化又会衍生出价值平等的、种类繁多的多元音乐文化体系。顾名思义,世界音乐表现出的是无价值的差距,而仅存于种类的差异,因此,在我们的教学授课当中,教学内容应涵盖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音乐曲风。时下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民族音乐才能反映世界,也只有站在世界大背景下从事创作,才能真正创作出好听的音乐来。近年来,我国的很多影视剧都和日本一些作曲家合作,创作出了人文内涵非常雄厚的音乐作品,比如电影《画皮》,主题曲《画心》就是日本著名作曲家藤原育郎的作品,为此,很多不明理的人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不选用中国作曲家的作品,而要选用一个外国人的作品。这正是说明了目前还有很多人不懂得音乐人类学的内涵:音乐是人类的财富,是世界的财富,而世界没有国界,也只有站在世界大背景下,才能创作出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这是音乐人类学最根本的要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很多武侠电视剧都以日本著名作曲家横山菁儿作品《英雄的黎明》作为插曲,众所周知,横山菁儿是日本音乐界的元老级人物,音乐底蕴极深,他的作品风格跌宕大气,往往能给人酣畅淋漓之感。采用他的音乐作背景往往情景交融,达到了人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以文化内涵作为理解音乐的一把锁   音乐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概念、价值、功能和意义,只有将它放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并作为一种文化意义去理解,才能真正领悟音乐的真谛。鉴赏一种音乐,如鉴赏者若没有对其音乐作品或音乐风格背后蕴藏的文化意义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学习,是很难走近认识它和接纳它的。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认为:文化内涵是理解一种音乐的前提,这是对音乐审美的一种超越,对音乐人类学的一种认知和深化。比如,郭兰英演唱的《南泥湾》对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一直有着不一样的味道,正是因为这首歌符合了那个时期的文化特征,或者说,听到这首歌能唤醒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回忆和思念,所以它成为了红色经典。余秋雨先生曾经有一句名言:“经典就是要反映时代,并要超越时代。”如果没有对当时文化特征的理解,就无法理解《南泥湾》这首歌的内涵,我们有很多红色歌曲,军旅歌曲都是因为反映时代文化特征而成为了经典,成为了人们念念不忘的回忆,这就是文化对于音乐的意义。
  (三)用心感受多元文化带给音乐的魅力   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用多元的方式去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魅力,而要实现这种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采用感受鉴赏的教学方式。简单地说,这种教学方式以注重学生的内在发展为标志,它既不是一种以演唱演奏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也不是一种以音乐知识传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而是建立在一种以音乐文化的感受与鉴赏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是通过联系与之相关的民族信仰、价值观、行为等来聆听音乐的音响,从而达到认识音乐的体裁与形式,最终了解具体可感的音乐文化生活,理解其存在的社会文化意义和实现发展学生对不同文化中音乐的判断能力与鉴赏能力的目的。   三、大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一)弘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在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音乐文化发展历史,早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对音乐文化的描述,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史学都离不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词作为一种文体,出现在晚唐时期,而事实上,它最开始出现就是以音乐的形式。汉乐府作为最早的音乐机构,后来成为了中国最原始的文学体裁。这都能体现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学由于受西方音乐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风格等各个方面逐渐形成了一套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教学价值观念体系。甚至影响了国人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感情,在大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实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重燃国人情感,培养本土音乐感情。   (二) 领会世界音乐文化   音乐是世界各民族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财富之一。可以说,世界上有多少种音乐文化,就有多少种民族文化,每一种类型的音乐都有其存在的合理价值,在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百花园中,它们平等地共同存着。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中,在充分立足本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秉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尊重世界其它民族的音乐文化价值观,通过鉴赏和接纳世界音乐,来认识其它不同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并与之进行对话与交流。因此,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和领会世界民族音乐,体现了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最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 建立多元文化音乐理念   使学生在充分认识和理解本土音乐文化的同时,能够放眼世界,领略千变万化、璀璨夺目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其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树立和形成大学生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念,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今音乐鉴赏教学的崭新使命。   当今音乐教育中提倡的多元文化视野跨文化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音乐教育界的重视。在近几年,我国的中小学开设的音乐欣赏课程中越来越重视多元化教育,音乐欣赏的内容不仅仅是中国的本土音乐,还把欣赏内容拓展到世界音乐文化中去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让学生了解世界各民族音乐曲风、各不同时代音乐风格的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让他们理解和接纳每一种音乐文化必定有它存在的价值。就目前,这样的教育理念正逐渐的推崇到高校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在我国的部分高校里,这样的教育理念已经应用到了音乐鉴赏教学中,所以就多元文化教育这样的理念运用到教学中是我们需要积极去尝试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美]特里斯?M?沃尔克.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M].田林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耀华,伍湘涛.音乐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美]威廉?M?坎贝尔.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M].曹水清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7]管建华.音乐的跨文化交流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01).   [8]陈音池.音乐教育多元化论文综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S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中外音乐鉴赏期末论文(选修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7页免费5页免费2页免费7页4下载券5页免费 2页1下载券4页3下载券2页免费1页免费2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7页免费11页免费4页免费7页4下载券3页免费
中外音乐鉴赏期末论文(选修课)|中​外​音​乐​鉴​赏​,​大​学​公​选​课​期​末​论​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