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或者12年的 财务案例分析论文舞弊案例 ,写论文用 谢谢

&&& &&&酒店人员流失论文& 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首页& 易趣卖家:& hemfst9382& 总信用度:& 总好评率:& 创店日期:&2015& 认证服务:&
店铺公告&&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代写代发表+▅█【QQ:858544533】▉▇论文代发表包通过代写全程免费修改,不满意能退款。▉█▇▆▅本网站由上百名硕士博士代写论文,文章保证原创优质!包通过,包修改是您写论文最好的选择!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QQ:858544533】▉▊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国内最权威的论文代写,发表论文网站,专业代写毕业论文,代写职称论文,代写硕士论文,代写mba论文,代写博士论文!教师,医生,护士,会计,计算机,评副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论文代发表。具有15年论文发表经验,169名教授博士指导论文写作,300多人发表论文团队,主要从事论文发表、论文写作,发表论文等服务,是目前中国最好最靠谱的论文发表网站官网。...&店内搜索&商品目录&
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代写代发表+▅█【QQ:858544533】▉▇论文代发表包通过代写全程免费修改,不满意能退款。▉█▇▆▅本网站由上百名硕士博士代写论文,文章保证原创优质!包通过,包修改是您写论文最好的选择!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论文中的创新点怎么写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QQ:858544533】▉▊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国内最权威的论文代写,发表论文网站,专业代写毕业论文,代写职称论文,代写硕士论文,代写mba论文,代写博士论文!教师,医生,护士,会计,计算机,评副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论文代发表。具有15年论文发表经验,169名教授博士指导论文写作,300多人发表论文团队,主要从事论文发表、论文写作,发表论文等服务,是目前中国最好最靠谱的论文发表网站官网。&正是教士.他看上一点也不像个活人,而是他的幽魂.这是月光映照的原因,因为在月光下,我们看任何事物,都好象见到其幽灵似的.&......&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别这样转过脸去.听我说,这是一件事关生死的事情.首先,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这一切都不是开玩笑的,我向你发誓.......我说了什么来的?提醒我一下!啊!......大理院做出了判决,把你送上断头台.我刚刚把你从他们手中救了出来.可是他们正在追捕你,你瞧!&......&黑衣人没等他说完,走过去,狠狠推了他一下肩膀.格兰古瓦站起来,说道:真的,我倒忘了时间紧迫.......不过,尊敬的老师,这不成为一个理由可以这样粗暴对待人呀.......我亲爱的小美人,您有生命危险,佳丽也是一样.有人要把您重新抓去吊死.我们是您的朋友,救您来的.快跟我们走.&......&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小船晃动了一下,他们知道船终于靠岸了.老城那边,始终喧嚣不止,令人毛骨悚然.陌生人站起身,朝埃及姑娘走了过来,伸手要挽住她的胳膊,扶她下船.她一把推开了他,紧紧攥住格兰古瓦的袖子,而格兰古瓦一心照料着小山羊,几乎一下子就把她推开去.于是,她独自跳下船去,心慌意乱,连自己要做什么,要到何处去,全都茫然.她就这样稀里糊涂,木然地站了一会儿,望着流水出神.等她稍稍清醒过来,发现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和陌生人一起待在码头上.看来格兰古瓦趁下船之机,已牵着山羊溜走,躲到水上谷仓街的那片密密麻麻的房屋中去了.&......&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放眼四望,巴黎看起来在明暗混合中摇曳不定.伦勃朗的画中就常常有这样的背景.&......&
&在&阿坝职称论文发表&中找到&0&件物品&&留言本&&-
&- &此店铺暂时没有留言…… -&&--|oVqb||rwh8q||moj|石油炼制与化工论文|1qz7JnhJ||QQnfGFz||8mAFNn||Up5s||oVWsvRr|-&&-&
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代写代发表██+【QQ:37566904】▇█▉█▇▆▅本网站由上百名硕士博士代写论文,文章保证原创优质!包通过,包修改是您写论文最好的选择!会计毕业生开题报告博士研究生毕业标准现代企业行政管理论文应用文写作课程总结钱包寻物启事范文如何撰写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选题依据范文高中生毕业准备报告高中数学毕业论文机电类的毕业设计材料工程毕业论文vi设计开题报告ppt批复报告格式范文机电一体化电毕业设计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QQ:37566904】▉█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国内最权威的论文代写,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网站,专业代写毕业论文,代写职称论文,代写硕士论文,代写mba论文,代写博士论文!教师,教育,医生,医学,护士,护理,会计,计算机,评副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论文代发表。具有15年论文发表经验,169名教授博士指导论文写作,300多人发表论文团队,主要从事省级国家级南大北大核心论文发表、毕业论文代笔,职称论文帮写晋级等服务,是目前中国最好最靠谱的论文发表网站官网,论文投稿,期刊征稿,约稿组稿中!&
正是教士.他看上一点也不像个活人,而是他的幽魂.这是月光映照的原因,因为在月光下,我们看任何事物,都好象见到其幽灵似的.&......&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别这样转过脸去.听我说,这是一件事关生死的事情.首先,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这一切都不是开玩笑的,我向你发誓.......我说了什么来的?提醒我一下!啊!......大理院做出了判决,把你送上断头台.我刚刚把你从他们手中救了出来.可是他们正在追捕你,你瞧!&......&黑衣人没等他说完,走过去,狠狠推了他一下肩膀.格兰古瓦站起来,说道:真的,我倒忘了时间紧迫.......不过,尊敬的老师,这不成为一个理由可以这样粗暴对待人呀.......我亲爱的小美人,您有生命危险,佳丽也是一样.有人要把您重新抓去吊死.我们是您的朋友,救您来的.快跟我们走.&......&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小船晃动了一下,他们知道船终于靠岸了.老城那边,始终喧嚣不止,令人毛骨悚然.陌生人站起身,朝埃及姑娘走了过来,伸手要挽住她的胳膊,扶她下船.她一把推开了他,紧紧攥住格兰古瓦的袖子,而格兰古瓦一心照料着小山羊,几乎一下子就把她推开去.于是,她独自跳下船去,心慌意乱,连自己要做什么,要到何处去,全都茫然.她就这样稀里糊涂,木然地站了一会儿,望着流水出神.等她稍稍清醒过来,发现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和陌生人一起待在码头上.看来格兰古瓦趁下船之机,已牵着山羊溜走,躲到水上谷仓街的那片密密麻麻的房屋中去了.&......&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放眼四望,巴黎看起来在明暗混合中摇曳不定.伦勃朗的画中就常常有这样的背景.&......&&话音刚一落,他猝然转身对着埃及少女,脸上焦虑的神色难以言表,只听他说:&...... 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听我说,他开口道.这种阴郁的声音,她已好久没有听到了,不由得浑身战栗起来.他继续往下说,语气急促,断断续续,气喘吁吁,这说明他内心惊惶不安,颤震动荡:听我说,我们就在这里了.我有话要对你说.这是河滩广场.这里是个终点.命运把我俩彼此交付给了对方.我即将决定你的生死;你即将决定我的灵魂.你瞧,这儿是一个广场,现在是个黑夜,越过斯时斯地,便什么也看不见了.因此你要好好地听我讲.我要对你说的......首先,别向我提起你的弗比斯.(他说这话时,就像一个片刻也不能安静的人那样,来回走动,并拖着她跟他走.)千万不要跟我谈他.听见了吗?你要是说到这个名字,我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但肯定是非常可怕的.&......&船缓缓向右岸荡去.姑娘心里怕得要命,一直悄悄观察着那陌生人.他早已把哑灯的光线细心地遮盖起来.黑暗中只能隐隐约约看见他坐在船头上的身影,好象一个幽灵.他的风帽一直耷拉着,脸上好象戴了面具似的:每划一桨,双臂半张,甩动着黑袍的宽大袖子,就像蝙蝠的两只翅膀.再说,他还没有说过一句话呢,还没有喘息过一声.船上只有来来回回划桨的声响,混和着船行进时激起的千重浪的沙沙声.&......&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啊!格兰古瓦以责怪的口气接着说,佳丽倒先认出我来了!&......&拿我的灵魂起誓!格兰古瓦忽然喊叫起来,我们就像猫头鹰一样轻松愉快!可是我们却默不作声,活似毕达哥拉斯的信徒那样缄默,或者像鱼类那般沉寂!帕斯克—上帝啊!朋友们,我倒真想有谁跟我说说话儿.......人说话的声音,在人的耳朵听起来,是听一种音乐.这话不是我讲的,而是亚历山大城的狄迪姆说的,真可谓是名言呀!......诚然,亚历山大的狄迪姆不是一个平庸的哲学家.......说句话吧,漂亮的小姑娘!您和我说句话儿,我求求您.......对啦,您过去常常喜欢噘着小嘴,又可笑又奇特;您现在还常常这样吗?我的心肝宝贝,大理院对所有庇护所都拥有任何的司法权,您躲在圣母院的小屋里太冒险,您知道吗?唉!这不同于小蜂鸟在鳄鱼嘴里筑窝呀!......老师,月亮又出来了.......但愿我们不会被其他人看见!......我们救小姐是做了一件值得称赞的好事,但是,我们要是被逮住,人家就会以国王的名义吊死我们.唉!人类的行为都可以作两面观:人们谴责我的地方,正是赞美你之处.谁赞美凯撒谁就责备卡蒂利纳.对不对,老师?您对这哲理的看法怎样?我掌握哲学,是出自本能,宛若蜜蜂会几何学.......算了!谁也不理睬我.瞧你们两个心情是多么糟糕!只好我独自一个人说了.这在悲剧中叫做'独白’.......帕斯克—上帝!我告诉你俩,我刚看见到了路易十一,这句口头禅是从他那里学来的.......真是帕斯克—上帝!他们在老城还在一直咆哮不已.这个国王卑鄙,狠毒,老朽.全身上下严严实实裹着裘皮.但是一直拖欠我写的祝婚诗的酬金,今晚差一点没下令把我绞死,要是绞死了,我也就讨不了债啦.他对贤良之士真是个吝啬鬼,一毛不拔,真该好好读一读科隆的萨尔维安《斥吝啬》那四卷书.千真万确!就他对待文人而言,他是个心胸狭窄的国王,暴行累累,极为野蛮.他好比是一块海绵,吸尽老百姓的钱财.他的聚敛有如脾脏,身体其他各部分越消瘦,它就越膨胀.因此,时世艰难,怨声载道,也就变成了对君主的怨言.在这个所谓温和笃诚的君王统治下,绞刑架上吊满了绞死的人,斩刑砧上溅满了腐臭的血,监牢里关满了囚犯,好象撑得太满的肚皮都快炸裂了.就是这个国君,一手夺钱,一手要命.加贝尔夫人和吉贝大人的起诉人就是他.大人物被剥夺了荣华富贵,小人物不断遭受压榨欺凌.这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君主,我不喜欢这样的君主.您呢,尊师?&......&求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埃及少女终于对他说道:它令我厌恶的程度,还远远不如你呢.&......&&- &&&您需要先 ,才能给卖家留言。 -&|-&&热词索引:
4月12日 12:40财务舞弊的发现与公司治理的改善--《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财务舞弊的发现与公司治理的改善
【摘要】: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的时间并不长,很多法律和监管制度都不完善,这使得财务舞弊有了大量的生存空间。财务舞弊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严重扰乱了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秩序,对舞弊公司的声誉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很多公司为了挽回公司声誉,都在财务舞弊被发现之后着手改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我们很可能会存在一些疑问,那就是这些企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这些举措到底有没有效果?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因此本文就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希望通过对舞弊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来进一步了解财务舞弊的发现与公司内部治理之间的关系,并对财务舞弊公司的后续治理措施提出建议。
本文首先对财务舞弊和公司治理的内涵加以定义,总结和介绍国内外学者有关财务舞弊与公司治理之间关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为研究财务舞弊发现后舞弊公司公司治理的后续改善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本文构建实证模型提供了借鉴依据。其次,分析财务舞弊的发现与公司治理变动之间的关系,并对此提出假设,以年由于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或者包含以上原因)而被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或者处罚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且根据一定的条件选取与研究样本相对应的控制样本,通过配对t检验来观察舞弊公司在财务舞弊被发现后是否会采取行动来改善内部公司治理机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来观察这些行动是否会引起一定的经济后果。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财务舞弊的发现使得舞弊公司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完善董事会结构和股权结构,从而对舞弊公司的董事会特征和股权结构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第二,舞弊公司董事会特征和股权结构的变动对公司业绩造成了影响,其中董事会会议次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变动都显著提升了反映公司业绩的托宾Q值,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财务舞弊的发现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机制,从而提高公司绩效。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F231.6;F276.6【目录】:
摘要2-3ABSTRACT3-71 绪论7-12 1.1 研究背景7-8 1.2 研究对象8 1.3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8-9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9-10 1.5 研究方法10 1.6 本文的创新点10-122 文献综述12-19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12-17
2.1.1 国外文献综述12-15
2.1.2 国内文献综述15-17 2.2 国内外文献评述17-19
2.2.1 国外文献评述17-18
2.2.2 国内文献评述18-19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9-27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19-20
3.1.1 财务舞弊的定义19-20
3.1.2 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20 3.2 公司治理与财务舞弊的关系20-27
3.2.1 二职独立性与财务舞弊的发现20-21
3.2.2 董事会规模与财务舞弊的发现21-22
3.2.3 独立董事规模与财务舞弊的发现22-23
3.2.4 董事会会议次数与财务舞弊的发现23-25
3.2.5 股权结构与财务舞弊的发现25-274 实证研究部分27-37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27-28 4.2 研究变量的定义28-29 4.3 样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29-30 4.4 实证分析30-37
4.4.1 配对样本t检验30-33
4.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33-375 结论及建议37-40 5.1 研究结论及建议37-39 5.2 研究局限性39-40附录40-41参考文献41-44后记44-4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贵明;梁明才;;[J];金融经济;2012年22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薇;姚涛;;[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谷祺,于东智;[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1期
刘明辉;韩小芳;;[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2期
赖建清,李常青,谢志锋;[J];当代财经;2004年08期
李国平;;[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11期
于东智,池国华;[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王跃堂;赵子夜;魏晓雁;;[J];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李常青,赖建清;[J];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黄世忠;[J];会计研究;2001年10期
刘立国,杜莹;[J];会计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家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王昌锐;倪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胡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6期
谈江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2期
李刚;林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郭建伟,朱丽英;[J];商业研究;2003年07期
李常青,管连云;[J];商业研究;2004年19期
熊亚;[J];商业研究;2005年09期
夏和平;赵西亮;袁光华;;[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邵晓玲;;[J];商业研究;2006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明华;蔡卫星;曾诚;;[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余劲松;梁红英;;[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周方召;周正;曲振涛;孙凯;;[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李胜兰;何朝丹;;[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崔学刚;赵颖囡;;[A];“2009年北京批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唐跃军;李维安;谢仍明;;[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夏斌;余海;;[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刘跃群;;[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暨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9年
周鲜华;田金信;周冬丽;;[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郑新鹰;李志远;苏少卿;刘新颖;;[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红平;[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李国栋;[D];南开大学;2010年
丁业震;[D];南开大学;2010年
张晓东;[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翟胜宝;[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韩小芳;[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宋淑琴;[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孟丁;[D];武汉大学;2010年
金建培;[D];浙江大学;2010年
曾月明;[D];东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岩;[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陈小雪;[D];湘潭大学;2010年
黄国洁;[D];湘潭大学;2010年
任纪霞;[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陈燕;[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江江;[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杜海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唐丽华;[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熊文娟;[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周军和;[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明洪盛;;[J];当代经济;2012年05期
明洪盛;;[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郝爱文;;[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菡;[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谷祺,于东智;[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1期
陈国进,赵向琴,林辉;[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何顺文;[J];财会通讯;2000年01期
陈关亭,倪彬彬;[J];财会月刊;2005年23期
薛祖云,黄彤;[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李明辉;[J];当代财经;2002年03期
潘坚荣;[J];广东审计;2000年05期
李有根,赵西萍,李怀祖;[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5期
吴淑琨,刘忠明,范建强;[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9期
于东智,谷立日;[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珊;[D];厦门大学;2001年
熊建益;[D];厦门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小萍;[J];经济师;2005年03期
姚烽;;[J];海峡科学;2007年10期
涂添丁;;[J];科技资讯;2007年33期
万晓文;;[J];生产力研究;2007年20期
林建宗;;[J];商情(财经研究);2008年05期
于慧琴;;[J];中国商贸;2009年11期
郭鲜菱;;[J];经济师;2009年09期
李秀彬;蒋文春;;[J];经济纵横;2009年06期
张新红;;[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1期
邓燕红;;[J];金融经济;2010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长利;胡建华;;[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袁小勇;;[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刘颖;杨大勇;;[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韩小芳;陈良;;[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宋小保;王杏芬;阳双凤;;[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汪量;李嘉明;张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度全国“舞弊的防范与检查”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5年
梅丹;;[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陈怡璇;;[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段永毅;;[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汪量;李嘉明;张轶;;[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勇;[N];经济观察报;2013年
洪其华;[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王志毅;[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王志毅(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学士);[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牛永燕;[N];莱芜日报;2009年
张晓泉;[N];财会信报;2014年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发展部主任
胡勇;[N];财会信报;2014年
钟君君;[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本报评论员
袁磊;[N];深圳商报;2005年
本版编辑 证券时报记者  陈霞 何雨华 申草 晓河;[N];证券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春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蔡赟;[D];暨南大学;2010年
韩小芳;[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金花妍;[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升;[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杨宏娜;[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张艳华;[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张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朱玲;[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叶本顺;[D];苏州大学;2010年
单郁兴;[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李臣臣;[D];吉林大学;2011年
朱孔阳;[D];浙江大学;2006年
翟剑虹;[D];吉林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摘 要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猛,市场机制改革,大量中小企业涌现,但 是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遗留下了很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财务舞弊现象。因为发展过 于迅速,资金供应不足,无法跟上拓宽发展的脚步,导致许多企业为了笼络资金,粉饰财 务数据,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而且大有层出不穷之势,其中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对社
会的危害尤为严重,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财务舞弊的频繁发生,表现出了资本市 场诚信的缺失、社会信用危机的存在,危害了市场信心,并导致市场低迷,而低迷的市场 又导致融资困难,企业利润率下降,而后又引发财务舞弊,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对上 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不严加打击和治理,必将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和谐地发展。 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与治理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在介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危害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财 务舞弊的原因、手法及舞弊行为识别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提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 为治理的对策和建议,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和治理有参考价值。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 ANANLYSIS ON THE CHINA’S LISTED COMPANY’S FINANCIAL FRAUD CASE AND ITS THINKING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China's capital market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such as the reform of marketing mechanism, the privatiz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Howev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also leaves behind a lot of questions, one of the more prominent phenomenon is financial fraud. Because of the economy has grown so quickly and the enterprises are unable to keep up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lack of fund, it has been a significant endless trend that many enterprises whitewash the finical data, provide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win over funds. The listed company's finical fraud problem is particularly harmful to society which has been the hot topic currently.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finical fraud demonstrates the lack of integrity of capital markets, the existence of the social credit crisis, undermines market confidence and leads to the market downturn. Depressed market has led to the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the corporate profit margins declines and later finical fraud appears, which has formed a vicious circle. If the listed company's finical fraud behavior is not strictly stricken and governed, it is bound to affect the sustained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s. Thus,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in listed company's finical fraud. On the basi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s of listed company's finical fraud and its basic theory and the hazard, the paper has made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manipul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the listed company's finical fraud. At last, the paper has given some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governance of listed company's finical fraud which has a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t.KEYWORDS: listed companies,financial frauds,government 目中文摘要 ABSTRACT录第 1 章 绪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1.1.1 选题背景 ...................................................................................... 1 1.1.2 研究意义 ...................................................................................... 1 1.2 财务舞弊的概念及危害分析 .................................................................... 1 1.2.1 财务舞弊的概念 .......................................................................... 1 1.2.2 财务舞弊的危害 .......................................................................... 2 1.3 本文结构与内容 ........................................................................................ 3 第 2 章 2.1 2.2 2.3 2.4 3.1 文献综述及理论回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财务舞弊理论 ............................................................................................ 4 国外财务舞弊的文献回顾 ........................................................................ 5 国内财务舞弊的文献回顾 ........................................................................ 5 文献回顾及财务舞弊理论总结 ................................................................ 6 “会计技术”舞弊 .................................................................................... 7 3.1.1 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性 ............................................................... 7 3.1.2 滥用会计估计 ............................................................................... 7 关联公司内部交易舞弊 ............................................................................ 8 3.2.1 与母公司或者非控股公司 ........................................................... 8 3.2.2 与关联上市公司 ........................................................................... 8 利用资产重组舞弊 .................................................................................... 9 隐瞒重大事项 ............................................................................................ 9 母公司肆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 9 虚拟资产 .................................................................................................... 9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机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利益驱动 .................................................................................................. 11 舞弊成本驱动 .......................................................................................... 11 心理驱动 .................................................................................................. 12 信息不对称 .............................................................................................. 12 地方政府的“溺爱” .............................................................................. 133.23.3 3.4 3.5 3.6 第 四 章 4.1 4.2 4.4 4.5 4.6 第 5 章 5.1 5.2 5.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建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继续加强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 .............................................................. 13 强化外部审计的法制建设 ...................................................................... 14 加强上市公司内部制度建设 .................................................................. 14 5.3.1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 15 5.3.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16 5.4 提高财务舞弊成本 .................................................................................. 17 5.5 5.6 5.7 5.8 6.1 6.25.4.1 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舞弊成本 ................................ 17 5.4.2 强化审计责任,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惩罚力度 ................ 17 5.4.3 强化责任,加大对舞弊个人的惩罚力度 ................................ 18 强化中注协职能,加强行业监管 .......................................................... 19 建立合理业绩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 .............................................. 19 建立上市公司信息批露准则 .................................................................. 20 建立诚信档案,实施诚信教育 .............................................................. 20 研究总结 .................................................................................................. 22 本文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 22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第 1 章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绪论当今社会,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涌现了许多上市公司,但在证券 市场信息的披露状况不容乐观。上市公司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财务舞弊,为了自身 的利益而粉饰财务数据,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 在损坏公司市场形象的同时, 给股票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重大。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一方面扭曲了公司真 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另一方面,虚假的会计信息严重误导投资者和政府监 管部门的投资决策和有效监管。 1.1.2 研究意义 在股票市场的运作过程中, 在一个健康良性的市场, 会计信息起着重要作用, 影响了各经济主体的决策, 市场各经济主体正是基于对公司已经公开披露的会计 信息来做出相应的经济决策。当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是不真实的信息时,各 经济主体以这种虚假的会计信息作为分析的基础, 就会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和监管 无效。财务舞弊是客观存在的,财务舞弊导致披露的信息扭曲失真,严重影响了 信息使用者的分析和判断。会计报表使用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 判别能力,才能减少投资决策的失误。若能提供一种有效、简单的判别上市公司 是否存在财务舞弊,不论是理论还是现实层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解读能力、 防范和识别财务舞弊成了所有投资者共同关注 的焦点,同时这也是政府监管部门有效监管所关注的紧迫问题。本文正是在总结 已发生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理论、动机、征兆、手段等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计 量经济的判别模型,从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指标、公司治理结构指标等来判 别是否存在财务舞弊,为投资者判断公司价值、政府部门有效监管等提供参考。 ?? 1.2 财务舞弊的概念及危害分析 1.2.1 财务舞弊的概念 美国 《审计准则公告第16号》 明确划定, 舞弊就是故意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 财务舞弊是财务造假主体在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和报告过程中, 为获取不正当的经 济利益,采取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重要性和实质性财务事实的违纪、违法行为。 通常表现为伪造、变造会计分录、凭证,隐瞒或删除交易或者事项,记录虚假的 交易, 蓄意采用不当的会计政策;故意违反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告等。 《中 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一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中对“舞弊”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的定义是:“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者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 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1] 1.2.2 财务舞弊的危害 具体地说,财务舞弊具体有以下危害: (1)导致国家宏观调控失误。 会计信息是国家制定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 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会计信 息是国家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离不开市场的经济信 息,而这些经济信息主要是来自公司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的会计信息将影 响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使政府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偏差。虚假的 会计信息使得国家制定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发生偏差, 无法真实体现经济实体的 需求及现实状况,会导致宏观调控决策失误,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害。 (2)误导投资者经济决策,侵蚀市场经济的诚信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个高效率的市场,会计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上市 公司会计信息是最重要的市场信息,是投资者衡量公司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的依 据。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就会引起投资者经济决策失误,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带 来投资风险。 同时, 诚信是市场的基石。 如果上市公司不讲诚信, 进行财务舞弊, 一方面在损坏自身市场形象的同时,另一方面也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侵害了投 资者的利益。如果不处理好任其恶性发展,将会破坏市场的基础建设,阻碍股票 市场的发展。 (3)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扭曲了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严重影响了外部 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同时对公司自身而言,无法充分挖掘公司存在的客观问 题和公司发展的内部潜力等。一个健康良性的股市,应该起到促进宏观实体经济 的平稳、 健康、 持续发展。 真实的会计信息, 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 虚假的的会计信息,却可能会被内幕人员进行违法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操纵 股价等违法行为提供了条件。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既是其法定义务,也是 投资者鉴别公司质量、进行投资决策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市公司如果不履行信 息披露义务,违背诚信原则搞暗箱操作,虚假披露信息,这破坏了股市赖以存在 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基础,最终还是会被市场发现和淘汰,这将严重损害公司 的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不仅削弱了政府宏观调控的效率,扰乱了股票 市场秩序,侵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2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3 本文结构与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财务舞弊的概念及其 危害等;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回顾。主要阐述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四种理论, 还有文献回顾; 第三章: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方式分析。 主要提示了财务舞弊常用的六大方式; 第四章: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分析。首先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 相关 法律规定;其次进行了财务舞弊动因的环境分析;最后阐述了财务舞弊的动因 分析; 第五章: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建议。根据以上分析,借鉴国际治理财务舞 弊经验,从强化证券市场、外部审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搞高舞弊成 本、强化中注协的行业监管职能、建立合理激励机制、建立信息批露准则、实施 诚信教育等方面提出治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建议措施。 第六章:研究结论,提出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一些建议,及本论文的不足 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第 2 章2.1 财务舞弊理论文献综述及理论回顾1、财务舞弊冰山理论(二因素论) 冰山理论形象地把财务舞弊看作一座海面上的冰山, 能看到的露在海平面上 的只是冰山的一个小角,更庞大、更为危险的部分藏在海平面以下,一旦撞到冰 山,后果不堪设想。利用冰山理论说明一个公司是否发生财务舞弊,不仅取决于 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性和严密性,还取决于该公司是否存在财务状况恶化的压 力、管理层是否有潜在的败德可能性等因素。 2、财务舞弊三角理论(三因素理论) 最早提出该理论的, 是在美国被称之为内部审计之父的德劳伦斯? 索耶先生, 他指出,公司舞弊的产生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即“一个贪污舞弊必须具备 三个条件:异常需要、机会和合乎情理”。该理论为后来的舞弊学理论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随后,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的创始人、现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的 艾伯伦奇特提出三角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司舞弊产生是由压力(Pressure)、机 会(Opportunity)和借口(Rationalization)三要素组成。舞弊三角中的三个因素 是两两相互作用的。在面临压力、获得机会后,真正形成舞弊还有最后一个要素 ――自我合理化,即公司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恰当的理由,使公司舞弊行为与其 本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吻合,而不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法合理。公 司舞弊者常用的理由有:这是公司欠我的,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而且将来 肯定会归还的, 我的目的是善意的, 用途是正当的等。 压力、 机会和借口三要素, 缺少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公司舞弊行为。 3、财务舞弊 GONE 理论(四因素理论) 在美国流传最广的是 GONE 舞弊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舞弊由 G、0、N、E 四因子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没有哪一个因子比其它的更重要,它们 共同决定了企业舞弊风险的程度。 具体地说, 舞弊包括四因素: G 贪婪 (Greed) 、 O 机会(Opportunity)、N 需要(Need)、E 揭露(Exposure)。GONE 理论实 质上阐述了了舞弊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即舞弊者有贪婪之心,且又十分需要钱 财,只要有机会,而且认为不会被发现,他就一定会进行舞弊,最终出现“钱已 丢失(GONE)”的必然结果[10]。 4、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多因素理论) Bologna 和 Wernz 在己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更加细化的舞弊因子理 论,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有关舞弊成因的理论。他们是在在 GONE 理论基础 上进一步发展形成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将舞弊风险因子分为个别风险因子与一般4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风险因子。当一般风险因子与个别风险因子结合在一起,并且被舞弊者认为有利 时,舞弊就会发生。 2.2 国外财务舞弊的文献回顾 国外的学者对财务舞弊的动因、识别、防范与治理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 证研究。Beasley(1996)运用 logistic 回归方法对董事会成员构成与会计舞弊之间 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 舞弊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外部董事的比例显著地低于未舞弊 公司,外部董事的比例与会计舞弊的可能性显著负相关,审计委员会的存在和组 成并不显著地影响会计舞弊的发生率,从而揭示了财务舞弊与董事会、审计委员 会的关系[2]。Persons(1995)运用逐步 Logistic 回归模型成功判定了大部分的会计 舞弊,并指出会计数据包含甄别会计舞弊的有效信息[3]。Bell 和 Carcello(2000) 运用 Logistie 回归模型证明了基于经验数据的预测模型对于舞弊公司的判定的重 要性[4]。 这些学者相信, 运用财务报告中的数据建立模型, 就可以发现财务舞弊。 2.3 国内财务舞弊的文献回顾 国内学者对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发展阶段、证券市场发展特点、上市公司特 殊背景、会计制度准则规定及所处的中国这个特殊大环境,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 舞弊现状作了大量的研究, 这些专家学者为治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作出了一 定的贡献。财政部、证监会及其他相关监管部门的政策法规也是频频重拳出击, 舞弊公司纷纷浮出水面,并受到了严厉打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取得了一 定的成果。 国内学者也有尝试构建模型来提示财务舞弊问题。杨清香、俞麟、陈娜也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检验了董事会规模、持股比例、领导权结构对财务舞弊的影 响[1]。陈国辉、张金松则构建了博弈模型,运用概率和期望理论提出了:注册会计 师进行合谋舞弊的预期效用大于不进行合谋舞弊的效用, 上市公司进行舞弊的预 期效用也大于不进行舞弊的效用, 提示了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合谋舞弊和动机[5]。国内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大多数研究都是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有的采用案例分析法,如魏景义通过科龙电器财务舞弊案例,分析财务舞弊成因, 提出建议。 何劲军通过新 《会计准则》 对财务舞弊防范的效性分析, 提示了新 《会 计准则》对治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意义[6]。也有学者选取研究样本,通过 数理统计得出结论。如杨涛,收集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网站的证监会公告中的处 罚决定( 年),确定了 51 家舞弊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取得所需要 的关于这些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手段的数据, 发现了舞弊公司财务指标的显著差 异[7]。5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2.4 文献回顾及财务舞弊理论总结 国外对于财务舞弊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 完善成熟的股票市场为其财务舞弊 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于财务舞弊特征的研究,从财务困境与财务舞弊、公 司治理与财务舞弊、财务舞弊公司的董事会或专业委员会的特征、财务舞弊公司 财务指标的特征等方面不断深入完善。 对于财务舞弊模型的研究从简单的单因素 识别模型到各种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专家系统。国外在财务舞弊研究 方面已进入不断深化阶段,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且在实践中发挥理论先行 与实践指导的作用。 这些研究成果无疑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提供一 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与国外相比较,国内对财务舞弊的研究起步较晚。受 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样本数量的局限, 国内对财务舞弊研究多集中在财务舞弊识别 的规范研究阶段。利用统计方法总结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一般特征,进而构 建财务舞弊的识别模型,才开始于近几年。国内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多数 仅就舞弊特征进行分析,或仅就统计模型进行构建,很少将两者进行系统整合。 财务舞弊理论方面,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财务舞弊理论分为财务舞弊的成因理 论与财务舞弊的经济学解释。财务舞弊的成因理论从最早的冰山理论(二因素 论),扩展到三角理论(三因素论),再到 GONE 理论(四因素论),最后到 风险因子理论(多因素论),从中可以看出,财务舞弊的成因理论研究越来越全 面,考虑的越来越周到,考察的因素越来越完善,从二因素理论逐步扩展到多因 素理论。这些理论解释了财务舞弊的成因,为研究财务舞弊提供了经济学理论基 础。6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第 3 章财务舞弊方式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经历了从显性到隐性,从单一到多样,从集中在期末 的舞弊到连续、均匀、系统的舞弊,从真账假作到假账真作的过程。常见的方式 有以下几种: 3.1 “会计技术”舞弊 滥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常见的舞弊手法有:选用不当的存货计价方法;选 用不当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无形资产摊销方法;选用不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 选用不当的股权投资核算方法;选用不当的合并政策;选用不当的收入、费用、利 润确认方法;选用不当的减值准备计提方法等。更有甚者,则直接虚构营业收入, 少计成本费用,虚构投资收益。 3.1.1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性 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 方法。会计政策是在允许的会计原则、计量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中作出指定或者 具体选择[11]。 因此,会计政策除了强制性特点外,还具有选择性特点。现代企业经经济业 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决定了一些经济业务在符合企业会计原则和计量基础的前 提下,可以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换句话说,只要存在不只一种可供选择的会计 政策,许多上市公司就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和变更来操纵利润,粉饰 经营业绩。3.1.2滥用会计估计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 础作出的判断。上市公司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会计估计的存在正是 由于主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残余价值,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等,根据新《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有关人员根据经验作出 估计。 因此,无论会计核算还是相关信息披露,会计估计是不可避免的,会计估计 与会计政策同样成了业绩调控的工具。 3.1.3虚构业务,虚增利润 这种方法很简单,通过签定非真实业务合同,甚至伪造销售合同,于会计年 度内虚增收入,次年再用“销售退回”为由,将上年确认的业务收入冲回。仍以7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格林格林柯尔财务舞弊案例,从格林柯尔科技的公开的财务报表看出,1998年公 司收入仅n万元, 利润为一800万元, 而2000年年报时统计的收入则达到3.64亿元, 3年里增长了3,300倍。事后,科龙电器原财务部副部长在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的庭审供词:年间,顾雏军都会下达财务指标,商业承兑汇票的交易 量就是根据指标套算出来的。科龙电器在收到客户的商业承兑汇票后,就相应地 封存了大量库存产品,但是这些商业票据到期都会原样退还给原客户,根本没有 现金收入。销售发生在年底,虚增收入的目的是显然奏效的。 3.2 关联公司内部交易舞弊 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利用关联公司内部交易,掩饰亏损、虚构利润,并且未在 会计报表及附注中按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做恰当、充分的披露。 3.2.1与母公司或者非控股公司 常用的方法有:一是操纵内部购销价格,上市公司以低于市场价格从关联企 业购入材料和劳务或以高于市场价格销售,即以非公允价值产生了内部交易。著 名的格林柯尔财务舞弊案例告诉我们, 年格林柯尔公司通过关联交易 从天津格林柯尔购进制冷剂价值共计3.86亿元,2002年以后再没有购进,至2004 年底库存货值仍达1.18亿元,1999年度天津格林柯尔营业额为8.6亿元、纯利润 5.73亿元,纯利润率居然高达66.7%。二是操纵内部固定资产资产交易价格,具 体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上市公司向母公司企业集团内部其他企业出售自身生产的产品, 作为该企业的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使用, 此种情况与前面所述的操纵内部购销 价格雷同,这里不再重复; 第二种情况类型是上市公司将自身的固定资产资产或者无形资产出售给母 公司企业集团内部其他企业作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使用; 第三种情况是上市公司将自身使用的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出售给母公司 企业集团内部其他企业作为普通商品销售。以上这三种情况,只要上市公司不在 财务报表附注中批露关联关系,隐瞒事实,操纵利润实在是举手之劳。 3.2.2与关联上市公司 一些上市公司通过相互间的持股、控股或股权转让来操纵投资收益。2005 年度最震、凉人的内幕曝光天香集团涉嫌通过一系列资金运作,包装关联公司利 润,从而虚增投资收益,达到包装年报业绩的目的。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会官方网站,天香集团违反有关股权转让投资收益确认条件的相关规定,对2004 年度内发生的3笔股权转让收益提前进行确认,导致虚增当年利润。8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3.3 利用资产重组舞弊 资产重组有资产置换、并购、债务重组等形式,多发生在关联方之间。在实 践中,上市公司舞弊者通过操纵并购日期、交易内容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以达到 虚增利润的目的,实现以资产重组浑水摸鱼的目的。 资产重组,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 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根据新 《企业会计准则》 , “非 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公允 价值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2005年10月天一科技控股股 东平江国资局将所持99%的黄金公司股权与天一科技严重亏损的子公司湖南天 银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的85%股权进行资产置换,天一科技称通过该项资产重组提 高了盈利能力,该公司在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天一科技贡献了978万元和213.5 万元的盈利,而天一科技2006年的净利才272.81万元。 3.4 隐瞒重大事项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发生未决诉讼或者未决仲裁、债务 担保、产口质量保证、亏损合同等情况时,应确认相关的“预计负债”,并在会 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批露。个别上市公司却对此类重大事项秘而不宣,会使投资 者对公司的现状缺乏足够的认识而面临投资风险。 3.5 母公司肆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由于于改制不彻底,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管机制 不完备,导致控股股东一股独大,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使 上市公司成为母公司的提款机。在母公司挤占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形式上,有直 接的形式,如通过内部融资、借贷;也有隐形的方式,如通过内部银行结算等。 实际上, 母公司挤占挪用的资金往往因为投资失策或变成其他非货币性资产而不 能按期归还或归还时大打折扣,从而形成上市公司的一笔长期应收账款,存在着 极大的风险。2003年,格林柯尔财务报表中其他应收款达16亿元之巨,而合并报 表后该项目仅为1.3亿元;200年财务报表中其他应收款为17亿元, 而合并报表中该 项目仅为1.2亿元。显然是格林柯尔严重侵占了上市子公司科龙电器资金的现象。 根据毕马威的报告, 科龙部分所属公司的资金与格林柯尔系公司的资金均是在无 任何业务支持的情况下从帐内或帐外银行账户被直接划拨的, 现金流入流出总金 额达75亿元之多。 3.6 虚拟资产9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资产是指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不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 益的,不是企业真实的资产,只是一种虚拟资产。虚拟资产的手法很多,有故意 将收益性支出列为资本性支出的, 如一些上市公司将一些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列 为在建工程。一些公司对于不再对企业有利用价值的项目不予注销,例如己经没 有生产能力的固定资产、 己经超过受益期限的待摊费用、 待处理财产损失等项目, 常年累月挂账以达到虚增资产和利润的目的。10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第 四 章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机分析4.1 利益驱动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目的主要是虚增利润, 而虚增利润一方面能使流通 股股价的上升,另一方面能实现融资和再融资。 理论上,股票价格是由每股收益和市盈率决定的,后两者与前者呈正相关关 系。每股收益分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以基本每股收益为例,基本每 股收益等于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显然,通过虚增利润从而 增加了财务报表的净利润,达到了虚增每股收益的目的。这样,在市盈率的杠杆 作用下,每虚增一元的利润,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便会成倍的增加。而我国证券 市场的市盈率一直以来都是畸形的偏高,在这种市盈率作用下,这种方式的财务 舞弊带来的收益显得相当可观。就上市公司高管而言,股权激励机制也促使为之 挺而走险。股权激励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在施行股权激励后,上市公司管理 层会更加关注公司股价和控制权, 在大股东目标函数变化和股权激励的双重作用 下,会影响高管人员短期经营行为和财务舞弊行为。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 机制,能够引导和管制经理的行为,使得经理更多地关心企业的长期价值.截至 2003年,美国有50%以上的公司使用长期激励计划.据统计,美国的规模在100亿 美元以上的大公司,其CEO的薪酬构成是:基本年薪占17%,奖金占11%,福利计 划占7%,长期激励占65%[12]。 公司通过发行股票不但能给公司带来良好声誉,提高知名度,还能筹得自有 资金,迅速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证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除投资总额和持股比例必须满足 要求外,还须满足“公司近三年连续盈利”的条件。基于这种利益,一些经营状 况和财务状况并不好的公司, 通过粉饰财务报表等舞弊手段, 掩饰公司实际情况, 实现账上盈利,账下亏损,从而获得上市资格,实现了虚假上市,达到了利用股 市“圈钱”的目的;另一种表现是,上市后,一些上市公司通过财务舞弊,达到 增发新股或配股的标准,实现再融资。 总之,不管是首发还是再融资,财务舞弊能实现巨量资金注入。 4.2 舞弊成本驱动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本主要有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资产估计机构、律师事 务所等中介机构的鉴证费,股票承销机构的佣金,这些区区成本与财务舞弊带来 的回报而言,结果不言而喻。舞弊一旦被发现后,舞弊的成本还包括证监会等相 关单位的处罚。例如,根据我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十一章第一百1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九十三条规定, “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 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由证券监督管 理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这种不 力的惩罚与巨大的非法利益相比,根本起不到警示作用,反而加剧了舞弊者进行 舞弊的冲动。 4.3 压力驱动 与利益驱动有异曲同工之妙,根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三章第五 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由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其股票 上市交易,“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由证 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这都会直接影响公司、管理者、股东、债权 人和其他利益相关人,因此,公司会想方设法避免亏损或者尽量做到扭亏为盈, 而一些公司的经营者就不得不用舞弊手段来粉饰其会计报表,保住上市资格。另 一方面, 就上市公司的高管而言, 只要能够筹到资金, 把年报做得漂亮来提高 “业 绩”,就能实现自己的私人利益,比如高工资、奖金、股票期权收益以及职务消 费等等好处,出现虚增收入、少计成本费用等舞弊现象就不以为奇了。 4.4 心理驱动 如上所述,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很多方面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监管 机制尚待优化,上市公司的监管市场、经理人市场等发展还不够,加上外部审计 出于商业利益考虑,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勾结,“独立、客观、公正”的丧 失,导致市场“这双无形的手”还没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财务舞弊行为人就会 存在侥幸的心理,企图逃避被发现的可能。 4.5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中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 在一个信息不 完备的经济环境中,委托人和代理人各自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代理人往往比 委托人拥有更多的信息,作为具有理性的单独个体,代理人更倾向于利用自身优 势为自己谋福利。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同样也存在着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 代理关系,资本所有者(股东)与资本运作者(经营者)始终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 之下。信息不对称在委托代理制度下是始终存在的,人们无法通过法律法规完全 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因此,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就会为欺骗舞弊提供机会和空 间。上市公司在向投资者披露财务报告时,有可能会有选择地批露对自己有利的 信息,隐藏不利信息。上市公司发生了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时,比如说,资12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 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己经存在现时 义务, 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 或者确认一项新负债, 此时上市公司为了粉饰财务报表,就可能违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选择既不调整 财务报表又不批露相关信息。 4.6 地方政府的“溺爱” 在地方政府看来, 利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对推动区域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2001年,顾雏军为收购科龙成立了顺德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 本12亿元。由于当时仅能筹集3亿元现金,余下的9亿元是以其两项专利使用权作 为无形资产出资。按照当时《公司法》规定,无形资产在公司注册资本中的比例 不能超过25%,可见顺德有关部门当时对顾雏军“网开一面”。根据佛山市检察 院的起诉书,2002年4月,由于顺德格林柯尔注册资本中无形资产占75%,远远 高于法律规定的比例,顺德市工商部门不予年检。后凭顺德市容桂区办事处出具 的协助年检函,最终办理了工商年检。但顾雏军无法筹足6.6亿元来置换注册资 本中55%的无形资产,为了骗取公司变更登记,顾雏军指使手下携带相关公司的 印章在顺德市容桂信用社内,通过来回倒款的形式,制造天津厂向顺德格林柯尔 投资6.6亿元的假象,并将相关虚假资料交给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同年12月骗取 了顺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顺德格林柯尔的变更登记。第 5 章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建议5.1 继续加强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 如前所述,正因为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监管经验 确实能少走弯路,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 体制与西方资本主义体制显著不同的国情,所以同样是市场经济,我们不能完全 照搬照抄这些国家的监管经验。因此,一方面,我国的证券监管部门要继续努力 探索,不断完善监管法规,努力杜绝监管漏洞;另一方面,要继续从细化新《企 业会计准则》入手,增强其可操作性。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些规定进一步 限制了公司进行舞弊的可能性,填补了原来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很多空白点, 缩小了上市公司利润操作空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财务舞弊的发生。 以新《企业会计准则》对特殊行业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为例。在新准则中颁 布了四项有关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即:《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金融 资产转移准则》、《套期保值准则》、《金融工具列报准则》。在金融工具确认 和计量准则中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以成本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1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按这一规定,上市 公司进行短期股票投资将不再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而是采用市价法。衍 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 并将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 益,这将实现金融衍生工具表外披露纳入表内披露。这些准则对金融企业的影响 是广泛而深刻的,上市或拟上市的金融机构则首当其冲,以后银行、券商保险公 司等金融企业的利润操纵空间将越来越小。 然而,新准则的制定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也存在一些“漏洞”。在短期内上 市公司比较容易利用这些“漏洞”进行利润操纵。准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 完善:细化准则规定,强化上市公司建立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多角度辅助准则实 施,如引入全面收益、重视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建立全面预算体系等,通过这些 手段建立全面的舞弊防制体系;增加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提高上市公司及会计人员对准则掌握能力。 5.2 强化外部审计的法制建设 我国审计市场一直存在着僧多粥少的局面,经济上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外 部审计的委托方往往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而不是股东大会,其直接后果就是 管理当局聘请注册会计师来监督管理当局, 因而审计意见在很大程度上是注册会 计师对管理当局妥协后的结果。提高外部审计机构违法成本,加强注册会计师的 法律制裁力度,必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国外完善而严厉的法律惩戒机制,使审 计机构面对巨大的违法成本,迫使它们不得不小心,以免触犯法律,付出惨痛代 价。但迄今为止我国的审计机构违法违规受到的主要还是行政处罚,而且力度不 大,鲜有承担民事责任的。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惩戒机制,严厉打击一些唯利是 图的事务所。根据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中国证监会处罚决定书(行 政处罚决定书)年54号,“根据当事人的违法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 依据《股票条第七十三条的规定,我会决定 :一、对闽都所(福建立信闽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给予警告,并处以10万元 罚款; 二、对邱秋星(签字注册会计师)处以3万元罚 三、对谢炜春(签字注册会计师)给予警告。”事隔五年,前面所举的天香财 务案例终于尘埃落定,但对责任审计机构及当事人处罚力度之轻,可见一斑。 5.3 加强上市公司内部制度建设 加强上市公司内部制度建设,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主题了,“有控则强,失控 弱,无控则乱,不控则败”,要有效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还是需要内部控14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这道基本的“防火墙”发挥重要作用。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制度被明确写入有 法规之中,并在管理实践中广泛地加以推广应用在中国却是近几年的事情。早 1999年,中国证监会在《关于上市公司做好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有关事项的通中 要求上市公司本着审慎经营、化解风险的原则建立内部控制制度。1999年10月修 订后的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要求企业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度, 并在第二十七条中对会计监督制度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2001年6月,政部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基础上作为其配套性规章另行颁布了《内部会控制制 度规范一一一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一一货币资金行)》。很 多上市公司已经按照有关法规的要求建立起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指导和规范 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年分别出台了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引》(以下简 称《指引》)。《指引》的出台与有效实施提高了上市公司对内部制建设的认识, 但在内部控制建设指导上仍不够具体。为此,日由财政部、证监会、 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企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的通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称《基本规范将于日实 施。它提出了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将在很大程度上清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建设 方面所遇到的障碍,从机制和实际操作方面来推进上市司内部控制实施的进程, 企业应根据《基本规范》来制定适合自身的内部控制制但是纵观所有的财务舞弊 案件中的上市公司,其内部控制制度不是漏洞百就是形同虚设。所以,应该将内 部控制建设提升到强制规范的层面,并且要建有效的实施保障机制,将内部控制 的制定和实施效果作为上市公司评价体系的个重要指标, 甚至可以作为首要评价 指标,以督促上市公司自觉执行内部控制度。具体可进行如下制度建设:5.3.1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都设有内部审计机构,但基本上都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 平行的地位,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直接领导往往是公司总会计师、财务总监15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或者总经理;同样,内部审计制度依附于董事会或者总经理或者公司内的其他职 能部门,这无法形成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制约,独立性、客观性以及权威性很 难得到应有的保证。鉴于以上情况,建议:一是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的 机构建设,改职能部门为独立的监督机构,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二是加强内部审 计制度建设,让内部审计制度直接对股东大会和政府监管部门负责。 5.3.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防范财务舞弊最基础的一道防线, 尤其对民营背景的上市公 司来讲,如果没有适当制约机制,很容易出现实际控制人在董事会“一言堂”现 象,将上市公司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内部董事占绝大多 数,董事会结构不合理导致权力失衡。“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等现象 为违规行为洞开了方便之门,从而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近年监管层采取了一系 列措施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包括引进独立董事、成立审计委员会、分类表决制 度,但中国的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别,如何保证这些制 度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是当前鱼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建议如下: (一)完善独立董事的选聘、激励和约束机制 独立董事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条件, 但是目前一些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主 要由政府主管部门、董事会或董事长聘任,聘任中人情董事、名人董事的现象非 常严重, 使得独立董事的知情权和工作时间得不到保证, 造成独立董事形同虚设。 因此选聘独立董事时,应注重所选人选的经济“独立性”、能力“专业性”、人 品“责任性”。 根据“经济人假设”,独立董事也存在激励和约束问题,需要明确谁来评价 独立董事的绩效,如何评价,如何奖惩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独立董事的绩 效评价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这也是独立董事未能发挥作用的一个原因。监管层既 然引进了独立董事制,就有必要制定切合我国国情的激励机制, “独立董事声誉 机制”这种自律的道德约束机制,在国外行之有效,在我国是否有效尚待论证, 但这种机制笔者认为很值得借鉴。现代经济学研究发现,无论是有形产品,还是 服务产品,随着它们本身的公益性和私利性的差异,“经济人假设”适用的程度 也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 “公益性”程度越高的产品,如教育、桥梁、国防等, 其“经济人假设”适用的程度就越低。根据这个研究结果,引导上市公司独立董 事,降低其“经济性”,提高“公益性”,值得我们思考。 (二)加强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监管 首先要加强对股权激励计划的监管, 要求上市公司施行股权激励计划要以完 善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为前提,否则不予推行股权激励计划;再次要建立报酬 返还机制,对于有违规的公司高管人员应返还其报酬和不当得利,并加以处罚;16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最后应建立高管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研究职业操守准则和诚信档案系统, 对于 违规者施行严厉的相关行业和职务终身禁入的罚。 (三)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制度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经过董事会批准才报出, 董事会对财务报告质量负主要 责对财务舞弊有直接影响,因此,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制度势在必行。第一,要 在会中建立共同决策机制。根据组织形为学观点,就特定公司而言,董事会规模 过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就会受限制,董事会容易受到少数大股东操纵,从而难以 形同决策机制。此外,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监督也同样受影响。反之,董事会规模 过就会出现“人云亦云”、“搭便车”现象,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同样大打折扣。 因此建立董事会共同决策机制,首先要控制适度的规模。其次,在董事会中建立 共同机制,还要实行董事长、总经理“二元领导权结构”。虽然目前中国的证券 监管法对上市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一元领导结构”没有限制,但其弊端不难 发现。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规定,以董事长为首的董事会向股东大会 负责,总经理为首的上市公司管理层对董事会负责。据此,我们不难发现,上市 公司董事和管理层是领导和被领导、监督和被监督、决策和执行的关系。因此, 假如把董事和总经理两职合二为一,董事长兼总经理便在公司运营中独揽大权, 这样内部董事会在董事会中占优势地位, 这种内部人控制的董事会使董事会丧失 了监督职能。 5.4 提高财务舞弊成本 加大对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使舞弊者一旦被发现就得不偿失,倾家荡产, 或信用缺失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营造充满诚信的社会氛围,才能根除财务舞弊这 一顽症 5.4.1 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舞弊成本 一是要是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同时改进举证责任,一 改去由原告举证为被告举证。一些西方国家的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即原告没 有证的责任,而被告负有举证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司法使财务报告舞弊法律责 任到实处,特别是将民事赔偿责任落到具体个人和利益集团的关键。 5.4.2 强化审计责任,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惩罚力度 我们的上市公司舞弊丑闻不断与政府及其监管部门的量刑较轻有关, 无足轻 重处罚与巨大的利益形成反差,在美国那样资本市场比较健全、市场经济比较发17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达和制比较健全,并且有很强的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这样的国家财务舞弊事件 尚且层不穷,何况在我国资本市场刚刚建立、市场经济不发达和法制不健全的环 境下政府及其监管部门的惩处力度不够, 致使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本低于财 务舞弊收大范围的财务舞弊事件频频曝光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前所述的天香集团 案例,且不处罚的时效性,区区10万元的罚款会对福建立信闽都会计师事务所有 限公司产生多惩戒力度,值得我们思考。 上面是从事实上阐明了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惩罚力度的必要性, 下面就此必 要性进行理论分析。当前审计业务呈卖方市场,审计质量下降、上市公司和会计 师事务所共同舞弊的现象普遍存在。根据决策树模型,将会计师事务所执业分为 “认真执业”和“不认真执业”。假设会计师事务所认真执业,将会发生60万元 的鉴定成本;不认真执业,将会发生20万元的鉴定成本。某企业的年度审计费用 为100万元。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如果今年认真执业,预计明年的结果有两 种: 企业不再给业务,这样将有40万元的机会成本;企业继续给业务,这样还将 获得40万元的收益。如果今年不认真执业,预计明年的结果也有两种:企业不再 给业务,这样将有80万元的机会成本;企业继续给任务,这样还将获得80万元的 收益。如果注册会计师不认真执业而被处罚的力度和概率都很小,那他们就一定 会选择不认真执业,因为那样才有得到最大收益的可能。对企业来说,对不认真 执业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再给业务的可能性很小, 这样也必然与会计师事务所的选 择一致:“不认真执业,继续给业务。”显然,强化审计责任,加大对审计中介 的惩罚力度是不言而喻的。 5.4.3 强化责任,加大对舞弊个人的惩罚力度 除了加强上市公司高管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笔者认为也要对上市公司财务人 员和注册会计师强化责任,并加大处罚力度。对财务人员,一旦发现舞弊形为, 可采取严厉措施,一方面可实行行政处罚,由财政部门吊销会计资格从业证书, 并规定其数年内不得参加从业资格考试,甚至终身禁止其从事财务工作,同时对 其较大数额的罚款;另一方面可视情节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注册会计师也 可采取类似措施,注册会计师如审计过程中未勤勉尽责,未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 执业准则规定的程序审计,未对所依据文件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进行核查和验证,出具了含有虚假内容的审计报告,不再是简单的几万元经济罚 款,而是没收其全部个人财产,吊销其注册会计师证书,永久禁止其执业,并视 情节轻重,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追究刑事责任。18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5.5 强化中注协职能,加强行业监管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和《社会团体登记条例》的有 关规定设立的社会团体法人,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组织,成立于1988年11 月。根据其协会章程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服务、监督、管理、协调,即以诚 信建设为主线,服务本会会员,监督会员执业质量、职业道德,依法实施注册会 计师行业管理,协调行业内、外部关系,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会员合法权益,促 进行业健康发展。”,作为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组织,社会团体法人,显然,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没有行政执法权。根据中注协2009年执业质量检查结果, 2009年, 各地方协会共抽查了1551家事务所的8093份审计报告、 6065份验资报告、 24份其他业务报告,平均每家事务所抽查了9份业务报告。各地方协会对于检查 发现存在严重问题的121家事务所和133名注册会计师给予了相应的惩戒,其中, 对犯家事务所、45名注册会计师给予公开谴责,对89家事务所、88名注册会计师 给予行业内通报批评。没有行政执法权而只有“惩戒”、“公开谴责”、“通报 批评”,这种行业监管效果令人深思。我们再来看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虽然, 美国长期以来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以民间自律为主, 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却拥有规则制订权、业务监管权和部分违规处罚权。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政府借鉴美国,赋予中注协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制定权、会计立法建议 权、会计师事务所注册权,以及包括但不限于永久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 师执业的行政处罚权。以会计准则为例,我国的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制定的部门 规章制度,而中注协汇聚了广大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财会人 才,因此,如果由中注协参与修改制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必将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这些规章制度更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指 导意义。 二是政府要加大对中注协的政府资助,有投入才会有产出,壮大其监管力 量,使其更好地监督会员执业质量、职业道德,依法实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 协调行业内、 外部关系, 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会员合法权益,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中注协要在经常组织业务交流,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大对会计师事 务所尤其是证券资格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检查,要在频度和力度上下功夫,对检查 发现存在严重问题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实施更加严厉的行业惩戒, 以净 化审计市场,提高审计质量,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5.6 建立合理业绩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 业绩评价是构建激励机制的重要前提,激励机制是业绩评价的必然结果。业 绩评价是按照企业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特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特19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判断。业绩评 价包括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基础管理、资本运营、经营风险、长远发展能力等多 方面内容,能够全方位判断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对 管理层实施奖惩,通过业绩评价克服上市公司短期行为。 激励机制分财务激励和非财务激励, 我国上市公司常用的股票期权就是财务 激励方式之一。由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拥有的公司股票期权,使得他们的个人财 富与公司的股票价格息息相关, 分享剩余收益带来的巨额利益冲动诱使他们过分 关注股价的波动,甚至操纵上市公司的业绩以抬高股价,这种急功近利的激励机 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财务舞弊的动力来源。当前,在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机制 尚不健全的实际情况下, 笔者并不否定这种财务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 而是认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尚 不到全面普及的时候,建议可以在内部控制机制较健全的上市公司试点推行。这 里笔者要强调的是非财务激励机制的作用,事实上,培训、提升、留用等非财务 激励机制也能有效调动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 5.7 建立上市公司信息批露准则 中国证监会于日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旨在强化上 市公司信息披露, 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这一办法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在信息披露操作程序、方法、处罚等方面的 空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效补充。 《办 法》具有确实有效的可操作性,如果建立一部相关准则,以准则作为办法的指导 思想,也许更有利于我国上市信息批露的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设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制定信息披露的准 则,二是制定信息披露的规则体系。信息披露准则是上市公司组织信息披露工作 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是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准绳。信息披露规则体 系是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具体规定,是从内容、形式、时间等方面对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工作的强制性要求和约束,纵观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准则至少应该包括:诚信、持续、对称、重要性四部分内容重要性[13]。 5.8 建立诚信档案,实施诚信教育 任何完备的监督都只能杜绝部分虚假的财务信息, 任何制度都要靠人来贯彻 执行,如果执行者缺乏道德标准,再紧密的制度体系也仍然会出现漏洞,因此实 施诚信道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诚信教育不仅仅是上市公司财务人员、管理层、 董事会的必修课,更是全社会、全民的必修课,实施诚信教育必将是我国一项长20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期的工作。笔者认为建立诚信档案或许行之有效。当前,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 信系统工程己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该系统成为衡量个人信用状况的重要指标。因 此, 建议我国有关行政执法部门, 借鉴人行的个人征信系统, 建立职业诚信档案。2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第 6 章6.1 研究总结结论与展望目前,中国尚处于市场经济初期,形形色色的造假行为层出不穷,作为计量 经济活动的会计活动,不可避免地出现财务舞弊行为。财务舞弊的理论也从二因 素理论发展至今,对财务舞弊的成因及手段也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目的就是为 了杜绝财务舞弊现象。财务舞弊去社会经济的影响范围之大小,时间之长远都是 非常巨大和深远的。 唯有从根本上治理才能真正让财务舞弊现在从现实生活中消 失。财务舞弊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深层次道德信念的显形。所以,对财务 舞弊行为的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社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监管体 系中各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只有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才能为中国经济 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6.2 本文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就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进行分析及思考,介绍了财务舞弊的方法,成因及 杜绝方法。主要还是从前人的经验及分析出发,对于最新或者最深入的财务舞弊 手法及案例没有进行分析及研究。 根据舞弊三角形理论, 在构成舞弊的压力、机会和借口因素中, 只要有一个 因素为零, 那么舞弊发生率就为零。因此, 建议在治理财务报告舞弊工作中,集中 优势监管力量, 重点弱化其中某一因素―比如, 化解上市公司压力, 使之不必舞 弊提升管理者职业道德, 使之不愿舞弊加强财务舞弊惩罚力度,使之不敢舞弊控 制公司舞弊机会, 使之不能舞弊。就控制舞弊机会而言, 根据本文考察结果, 主 要建议为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分散股权集中度提高独立董事比例, 保证独立 董事的独立性增加董事会会议数量, 加强监督效果董事长不能兼任总经理董事 会成员独立董事除外可持有一定股份监事会应扩大监管权限, 并承担监管不力 责任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建立、执行、评价和披露内部控制重点监控变更会计师事 务所的公司, 严惩胁迫外部审计的违规行为。22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参 考 文 献[1] 中国法制出版社((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与准则》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年 3 月 [2] 杨清香,俞麟,陈娜.董事会特征与财务舞弊一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会研 究》2009 年第 7 期 [3] 何劲军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财会研究》2008 年第 3 期 [4] 杨涛.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特征对比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 年第 21 期 [5] 张新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 2010 年第 21 期 [6] 朱国乱.财务报告舞弊的二元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7] 娄权.财务报告舞弊的四因子假说.财会通讯.2004 第 13 期 [8]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1 年注册会计师辅导教材.中国财经出版社 2010 年 4 月 [9] 罗富碧 冉茂盛 张宗益.股权激励、信息操纵与内部监控博弈分析.《系统工程学报》 2009 年第 6 期 [10] 叶淑林.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其治理对策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1 年 4 月 [11] Beasley M.,(1996),‘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Aeeounting Review 71:443-465 [12] Peasons O.,(1995),‘Using Financial Statement Data to Identif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 11:38-46 [12] Bell,T.B.,and Carcello,J.V.,(2000),‘A decision aid for assessing the likelihood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Auditing19:169-184.23
论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案例分析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