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卫的万里学院2014年班级级口腔医学技术系的班级编排情况

百年苏卫院与社会共赢_苏州新闻网
百年苏卫院与社会共赢
来源:苏州日报
□本报见习记者 袁 艺 本报通讯员 卫 宣
从1911年的私立博习医院护士学校,到2011年的江苏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风雨兼程、走过百年。从一个单一培养护士、规模不足百人的教会学校,发展成为具有近万人规模,专业几乎涵盖所有相关医学门类的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一所学校浓缩了一部历史,一所学校展现了一种精神。
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卫生类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苏州卫院不断革新教育管理思路。近年来,学院首创的相关医学人才培养&ICS&模式(Imitation&模拟、Coopera-tion&合作、Service&服务),在相关医学教育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其毕业生以态度好、适应快、能力强在社会上受到广泛欢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11年11月,国家卫生部科教司何维司长在视察了该院后欣然题诗&&&《参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有感》:&千载书院百年校,万岁太湖涌新潮。自觉引领苍生济,精诚人才筑基牢。&
校院(企)深度合作 ICS培养模式与社会无缝对接
相关医学教育,即医学教育中除培养医生之外的其他卫生类专业教育。苏州卫院设有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卫生信息管理等近20个专业,正是相关医学教育的重要培养基地。学院根据相关医学人才培养重实践的特点,构建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相关医学人才培养的&ICS&模式。
Imitation&院内模拟,是保证规模培养合格相关医学人才的基础。以校院(企)合作共建校内模拟实训基地为主要平台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阶梯推进式实践,专业素质在模拟情景中养成;Cooperation&校院(企)合作,学院与医药单位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完成教学,实现订单培养,工学结合;Service&服务社会,以服务性实践基地为主要载体,师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专业教学与专业服务相结合,产学研结合。值得一提的是,其&阶梯推进式&实践教学方法,实践地点和项目为:项目实验室单项技能训练&校内实训基地综合模拟训练&医院(药厂)综合实习,实践步骤有:教师示教&模拟操作&顶岗实习,实践对象分为:模型&同学&病人,三步台阶层层推进,把强化专业技能培养落在实处。
院长吕俊峰告诉记者,医学相关类教育是直接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尤为强调,而ICS培养模式重在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步提高,核心是校院(企)深度合作,强调的是提升学院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学院教育能够力争实现与社会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使学生毕业之后可以尽快顶岗工作。
校内服务性实践基地 学生教师与社会共赢
教学模式有了,也要真正有&企&有&厂&,才能工学结合。2005年学院独立投资建成了附属口腔医院,按三级专科医院建设。2006年学院引进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的技术和管理,合作建设了股份制的附属眼视光医院。此外学院还建有营养食堂等其他服务性实践基地。
这些校内服务性实践基地,是口腔医学技术和眼视光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载体,为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得到有效训练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实施课堂教学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保证了校内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依托专业办产业,这些产业也是对外承担技术服务按产业化运作的经济实体。如苏州卫院的附属口腔医院、附属眼视光医院等校内服务性实践基地在承担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和医学营养等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又是学院开展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的重要窗口。
校院(企)结合,服务性实践基地,同时成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地。该学院教师既是相关专业的专任教师,又是实践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在行业一线工作,不但能较好地掌握行业最新知识与技术并应用于教学,而且能直接为社会服务,促进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服务性实践基地良好的经济效益既保障了专业教师的待遇,又能&反哺&教学。
医技与医德兼修 让学生怀有仁爱之心
医者父母心。苏州卫院教育学生不仅应用高超的技术为病人解除痛苦,同时也应时刻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引导为先,规范为基,服务为怀&的学生工作理念,适应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的形势发展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特点,针对当代大学生管理面临的现状,在实践中创建了&3S&教育管理模式。从贴近学生(student)、贴近专业(spe-ciality)和贴近社会(society)三个维度,以学生为中心,系统架构学生工作的内涵与外延。
&3S&教育管理模式其内涵在于重视职业技术知识和突出实践能力教育的同时,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强调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据介绍,学院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具体做法有:入校伊始即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进入专业学习,安排学生去医院、社区进行社会实践与调研,加强对学生职业态度的培养和引领; 增加了人文课程,开设礼仪、美学、文学欣赏等选修课程,加大人文素质教育力度; 在课程内容上,要求各门课程都能围绕专业的特点来进行编排,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和情感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关爱教育,注重老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注重各项细节的关注以及和病人间的有效沟通,通过真实情境的模拟、角色扮演和体验病人的感受,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课程,在活动课程中渗透人文关怀思想和职业素养教育。
经过多年努力,苏州卫院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招生与就业状况两旺。2010年,学院文理科专业最高录取分数线分别为302分和301分,均远高于省控线,在江苏省内名列前茅。同时,高考招生的投档率较稳定,一直保持在90%以上,新生报到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护理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保持在99.6%以上。医学相关类的毕业生大都工作在省内外各级医疗单位的一线,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很快成为医疗卫生单位的骨干力量。此外,苏州卫院还积极探索出国护士培训,拓宽学生就业途径。目前,其与日本户田等医疗集团合作,已经输送两批近20名毕业生到日本从事护理工作。
苏州卫院在相关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探索,引起了新华社、《健康报》、《文汇报》 等多家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报道。卫生部领导也给予高度重视,2007年5月,时任卫生部科教司司长刘雁飞受卫生部领导委托到学院调研相关医学教育时指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相关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特色鲜明,对我国的相关医学教育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高强同志特别强调: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相关医学人才的培养&是培养第二支卫生技术队伍的有效方式,对于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强化社会性卫生队伍至关重要。&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2(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Eryx]
点击排行榜苏卫怎么样。_百度知道
苏卫怎么样。
我也报了苏卫
想向你了解些苏卫的情况可以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想问一下你报的什么专业,只有口腔系(包括眼视光和口腔医学技术)和酒店管理专业在书院校区,还有大二的护理专业在书院校区,就是在市里的那个校区,这个校区很垃圾,我不是损它,宿舍不给电,电扇和灯都是学校统一控制,充手机电的时候要到专门的充电房,麻烦的要死,丢了取电板的牌要交5块钱,你最好准备两块电板,和多功能充电器,不能直充。。。操场不是塑胶的,下雨天,哇,那就是泥泞的操场,篮球场更可怜,宿舍啊,六号楼是书院校区条件最好的,1号是第2好的,2号是不如1号楼好的,3号更差,给实习生住的,男生可怜啊,宿舍更烂,但比3号楼好,而且在操场的那一头,食堂更可怜啊,就上下两层,我一般都去二楼吃,大一的护理和其余的专业都在新校区,新校区的住宿条件和食堂都好,都属于较现代的,老校区...
不好,最好别去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苏州日报》校庆专栏:百年苏卫院与社会共赢 相关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渗透关怀思想和职业素养
《苏州日报》校庆专栏:百年苏卫院与社会共赢 相关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渗透关怀思想和职业素养
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
本报见习记者 袁 艺 本报通讯员 卫 宣  从1911年的私立博习医院护士学校,到2011年的江苏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风雨兼程、走过百年。从一个单一培养护士、规模不足百人的教会学校,发展成为具有近万人规模,专业几乎涵盖所有相关医学门类的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一所学校浓缩了一部历史,一所学校展现了一种精神。  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卫生类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苏州卫院不断革新教育管理思路。近年来,学院首创的相关医学人才培养“ICS”模式(Imitation―模拟、Coopera-tion―合作、Service―服务),在相关医学教育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其毕业生以态度好、适应快、能力强在社会上受到广泛欢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11年11月,国家卫生部科教司何维司长在视察了该院后欣然题诗―――《参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有感》:“千载书院百年校,万岁太湖涌新潮。自觉引领苍生济,精诚人才筑基牢。”  校院(企)深度合作 ICS培养模式与社会无缝对接  相关医学教育,即医学教育中除培养医生之外的其他卫生类专业教育。苏州卫院设有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卫生信息管理等近20个专业,正是相关医学教育的重要培养基地。学院根据相关医学人才培养重实践的特点,构建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相关医学人才培养的“ICS”模式。  Imitation―院内模拟,是保证规模培养合格相关医学人才的基础。以校院(企)合作共建校内模拟实训基地为主要平台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阶梯推进式实践,专业素质在模拟情景中养成;Cooperation―校院(企)合作,学院与医药单位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完成教学,实现订单培养,工学结合;Service―服务社会,以服务性实践基地为主要载体,师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专业教学与专业服务相结合,产学研结合。值得一提的是,其“阶梯推进式”实践教学方法,实践地点和项目为:项目实验室单项技能训练―校内实训基地综合模拟训练―医院(药厂)综合实习,实践步骤有:教师示教―模拟操作―顶岗实习,实践对象分为:模型―同学―病人,三步台阶层层推进,把强化专业技能培养落在实处。  院长吕俊峰告诉记者,医学相关类教育是直接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尤为强调,而ICS培养模式重在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步提高,核心是校院(企)深度合作,强调的是提升学院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学院教育能够力争实现与社会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使学生毕业之后可以尽快顶岗工作。  校内服务性实践基地 学生教师与社会共赢  教学模式有了,也要真正有“企”有“厂”,才能工学结合。2005年学院独立投资建成了附属口腔医院,按三级专科医院建设。2006年学院引进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的技术和管理,合作建设了股份制的附属眼视光医院。此外学院还建有营养食堂等其他服务性实践基地。  这些校内服务性实践基地,是口腔医学技术和眼视光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载体,为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得到有效训练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实施课堂教学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保证了校内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依托专业办产业,这些产业也是对外承担技术服务按产业化运作的经济实体。如苏州卫院的附属口腔医院、附属眼视光医院等校内服务性实践基地在承担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和医学营养等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又是学院开展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的重要窗口。  校院(企)结合,服务性实践基地,同时成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地。该学院教师既是相关专业的专任教师,又是实践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在行业一线工作,不但能较好地掌握行业最新知识与技术并应用于教学,而且能直接为社会服务,促进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服务性实践基地良好的经济效益既保障了专业教师的待遇,又能“反哺”教学。  医技与医德兼修 让学生怀有仁爱之心  医者父母心。苏州卫院教育学生不仅应用高超的技术为病人解除痛苦,同时也应时刻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引导为先,规范为基,服务为怀”的学生工作理念,适应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的形势发展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特点,针对当代大学生管理面临的现状,在实践中创建了“3S”教育管理模式。从贴近学生(student)、贴近专业(spe-ciality)和贴近社会(society)三个维度,以学生为中心,系统架构学生工作的内涵与外延。  “3S”教育管理模式其内涵在于重视职业技术知识和突出实践能力教育的同时,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强调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据介绍,学院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具体做法有:入校伊始即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进入专业学习,安排学生去医院、社区进行社会实践与调研,加强对学生职业态度的培养和引领; 增加了人文课程,开设礼仪、美学、文学欣赏等选修课程,加大人文素质教育力度; 在课程内容上,要求各门课程都能围绕专业的特点来进行编排,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和情感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关爱教育,注重老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注重各项细节的关注以及和病人间的有效沟通,通过真实情境的模拟、角色扮演和体验病人的感受,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课程,在活动课程中渗透人文关怀思想和职业素养教育。  经过多年努力,苏州卫院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招生与就业状况两旺。2010年,学院文理科专业最高录取分数线分别为302分和301分,均远高于省控线,在江苏省内名列前茅。同时,高考招生的投档率较稳定,一直保持在90%以上,新生报到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护理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保持在99.6%以上。医学相关类的毕业生大都工作在省内外各级医疗单位的一线,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很快成为医疗卫生单位的骨干力量。此外,苏州卫院还积极探索出国护士培训,拓宽学生就业途径。目前,其与日本户田等医疗集团合作,已经输送两批近20名毕业生到日本从事护理工作。  苏州卫院在相关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探索,引起了新华社、《健康报》、《文汇报》 等多家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报道。卫生部领导也给予高度重视,2007年5月,时任卫生部科教司司长刘雁飞受卫生部领导委托到学院调研相关医学教育时指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相关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特色鲜明,对我国的相关医学教育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高强同志特别强调: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相关医学人才的培养“是培养第二支卫生技术队伍的有效方式,对于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强化社会性卫生队伍至关重要。”
相关新闻 &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苏州日报:百年苏卫院与社会共赢 相关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渗透关怀思想和职业素养
发布于: 13:49:27
《苏州日报》( &A03版 综合新闻)《百年苏卫院与社会共赢 &相关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渗透关怀思想和职业素养》
  □本报见习记者 袁 艺 本报通讯员 卫 宣
  从1911年的私立博习医院护士学校,到2011年的江苏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风雨兼程、走过百年。从一个单一培养护士、规模不足百人的教会学校,发展成为具有近万人规模,专业几乎涵盖所有相关医学门类的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一所学校浓缩了一部历史,一所学校展现了一种精神。
  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卫生类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苏州卫院不断革新教育管理思路。近年来,学院首创的相关医学人才培养&ICS&模式(Imitation&模拟、Coopera-tion&合作、Service&服务),在相关医学教育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其毕业生以态度好、适应快、能力强在社会上受到广泛欢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11年11月,国家卫生部科教司何维司长在视察了该院后欣然题诗&&&《参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有感》:&千载书院百年校,万岁太湖涌新潮。自觉引领苍生济,精诚人才筑基牢。&
  校院(企)深度合作 ICS培养模式与社会无缝对接
  相关医学教育,即医学教育中除培养医生之外的其他卫生类专业教育。苏州卫院设有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卫生信息管理等近20个专业,正是相关医学教育的重要培养基地。学院根据相关医学人才培养重实践的特点,构建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相关医学人才培养的&ICS&模式。
  Imitation&院内模拟,是保证规模培养合格相关医学人才的基础。以校院(企)合作共建校内模拟实训基地为主要平台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阶梯推进式实践,专业素质在模拟情景中养成;Cooperation&校院(企)合作,学院与医药单位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完成教学,实现订单培养,工学结合;Service&服务社会,以服务性实践基地为主要载体,师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专业教学与专业服务相结合,产学研结合。值得一提的是,其&阶梯推进式&实践教学方法,实践地点和项目为:项目实验室单项技能训练&校内实训基地综合模拟训练&医院(药厂)综合实习,实践步骤有:教师示教&模拟操作&顶岗实习,实践对象分为:模型&同学&病人,三步台阶层层推进,把强化专业技能培养落在实处。
  院长吕俊峰告诉记者,医学相关类教育是直接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尤为强调,而ICS培养模式重在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步提高,核心是校院(企)深度合作,强调的是提升学院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学院教育能够力争实现与社会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使学生毕业之后可以尽快顶岗工作。
  校内服务性实践基地 学生教师与社会共赢
  教学模式有了,也要真正有&企&有&厂&,才能工学结合。2005年学院独立投资建成了附属口腔医院,按三级专科医院建设。2006年学院引进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的技术和管理,合作建设了股份制的附属眼视光医院。此外学院还建有营养食堂等其他服务性实践基地。
  这些校内服务性实践基地,是口腔医学技术和眼视光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载体,为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得到有效训练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实施课堂教学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保证了校内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依托专业办产业,这些产业也是对外承担技术服务按产业化运作的经济实体。如苏州卫院的附属口腔医院、附属眼视光医院等校内服务性实践基地在承担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和医学营养等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又是学院开展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的重要窗口。
  校院(企)结合,服务性实践基地,同时成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地。该学院教师既是相关专业的专任教师,又是实践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在行业一线工作,不但能较好地掌握行业最新知识与技术并应用于教学,而且能直接为社会服务,促进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服务性实践基地良好的经济效益既保障了专业教师的待遇,又能&反哺&教学。
  医技与医德兼修 让学生怀有仁爱之心
  医者父母心。苏州卫院教育学生不仅应用高超的技术为病人解除痛苦,同时也应时刻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引导为先,规范为基,服务为怀&的学生工作理念,适应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的形势发展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特点,针对当代大学生管理面临的现状,在实践中创建了&3S&教育管理模式。从贴近学生(student)、贴近专业(spe-ciality)和贴近社会(society)三个维度,以学生为中心,系统架构学生工作的内涵与外延。
  &3S&教育管理模式其内涵在于重视职业技术知识和突出实践能力教育的同时,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强调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据介绍,学院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具体做法有:入校伊始即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进入专业学习,安排学生去医院、社区进行社会实践与调研,加强对学生职业态度的培养和引领; 增加了人文课程,开设礼仪、美学、文学欣赏等选修课程,加大人文素质教育力度; 在课程内容上,要求各门课程都能围绕专业的特点来进行编排,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和情感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关爱教育,注重老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注重各项细节的关注以及和病人间的有效沟通,通过真实情境的模拟、角色扮演和体验病人的感受,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课程,在活动课程中渗透人文关怀思想和职业素养教育。
  经过多年努力,苏州卫院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招生与就业状况两旺。2010年,学院文理科专业最高录取分数线分别为302分和301分,均远高于省控线,在江苏省内名列前茅。同时,高考招生的投档率较稳定,一直保持在90%以上,新生报到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护理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保持在99.6%以上。医学相关类的毕业生大都工作在省内外各级医疗单位的一线,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很快成为医疗卫生单位的骨干力量。此外,苏州卫院还积极探索出国护士培训,拓宽学生就业途径。目前,其与日本户田等医疗集团合作,已经输送两批近20名毕业生到日本从事护理工作。
  苏州卫院在相关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探索,引起了新华社、《健康报》、《文汇报》 等多家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报道。卫生部领导也给予高度重视,2007年5月,时任卫生部科教司司长刘雁飞受卫生部领导委托到学院调研相关医学教育时指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相关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特色鲜明,对我国的相关医学教育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高强同志特别强调: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相关医学人才的培养&是培养第二支卫生技术队伍的有效方式,对于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强化社会性卫生队伍至关重要。&
版权所有: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无法找到该页
无法找到该页
您正在搜索的页面可能已经删除、更名或暂时不可用。
请尝试以下操作:
确保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显示的网站地址的拼写和格式正确无误。
如果通过单击链接而到达了该网页,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通知他们该链接的格式不正确。
单击按钮尝试另一个链接。
HTTP 错误 404 - 文件或目录未找到。Internet 信息服务 (IIS)
技术信息(为技术支持人员提供)
转到 并搜索包括&HTTP&和&404&的标题。
打开&IIS 帮助&(可在 IIS 管理器 (inetmgr) 中访问),然后搜索标题为&网站设置&、&常规管理任务&和&关于自定义错误消息&的主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里学院2014年班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