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z10吧屏幕解锁键旁边的小孔是什么?

黑莓 Z10 上手:有亮点,也仍有期待
今天,黑莓公司在香港召开了一场小型的传媒聚会(媒体沟通会),主角当然是上个月底刚刚发布的 BlackBerry 10 系统以及现在已经在少数地区开卖的 Z10。在现场我也拿到了这部黑莓新机,并进行了简单的上手体验。
我拿到的是一部白色的 Z10。拿惯了 iPhone 4S,Z10 在手上有些出乎意料的轻。从厚度来看,iPhone 4S 与 Z10 相差不多。关于 Z10 的外观设计,在看过此前各家媒体的照片后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看法,在这里不做讨论,我们将重点放在 BB10 这个系统上。
从系统的流畅度来看,BB10 的表现算是让人满意的。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系统都能对操作即时作出反应,不跟手的情况基本没有出现。整个过程中,唯一让我视觉上有些不舒服的是 BB10 的某些系统过渡动画不够平滑,特别是在“系统设置”里,这给人造成了一种卡顿的错觉。不过现场提供的并非零售版的机器,希望正式版能有所改善。
BB10 是一个全手势操作的系统,因此 Z10 的正面并没有任何实体按键。没有实体按键,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是一件很没有安全感的事情。以 iPhone 为例,Home 键的存在意义,就是保证在任何时候将用户带回桌面。
而在 BB10 上,实体键被一个“向上推”的手势所取代——这个手势,从你拿到一部 Z10 时就开始了。从屏幕的底部向上滑动,就是 Z10 的点亮及解锁动作。在使用 BB10 系统的过程中,你只要“向上推”,它就能把你带回多任务卡片的切换界面。来到这个界面,往右为 App 列表,往左为 BlackBerry Hub。
BlackBerry Hub 可以理解为 BB10 系统的通知中心,这个界面整合了用户的所有信息流——电话、短信、邮件、日历事项、社交网络通知等等。在这里要提到 BB10 的 Peek (一瞥?)功能,这个功能主要是让用户在不退出当前任务的情况下快速查看信息,然后再决定是继续当前任务还是跳转处理信息。这项功能的具体手势是先“向上推”(手指不放),此时可以查看信息类型和条目;如果要快速查看具体信息,手指向右拉即可;如果看完决定不处理,向左拉,决定处理,则松开手指。
BB10 的另一个亮点在键盘。关注 BB10 的朋友应该已经比较了解这个键盘输入英文的功力,在此不再赘述。我在现场重点体验了中文拼音全键盘输入,结果是比较让人失望的。BB10 的虚拟键盘好在布局合理、反应迅速,但由于缺少纠错功能,BB10 的全键盘中文输入少了许多威力。唯一值得安慰的是,BB10 的键盘有快速删除所有已输入字母的功能(按退格键往左滑动)。当然,这个功能很早就在国内的输入法上出现过。
总的来说,人们也许更应该担心的是 BB10 上的应用质量,简单快速移植其他平台的应用固然能够让 BB10 平台的应用数量好看起来,但是生态的培育仍然需要时间来证明。不过,BB10 作为一个新系统,操作流畅、功能齐全、有着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这是我对 BB10 的初步印象。
稍可惜的是,BlackBerry Hub 里躺着的是一些“不存在”的社交网络,作为最大亮点之一的键盘并没有对中文作出优化…… 目前,黑莓暂时没有公布在中国大陆的上市计划。Z10 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在香港上市,Q10 要等到下半年——BB10 设备在中国大陆的上市时间,还早着呢,期待吧。
Carpe diem. Seize the day.
黑莓 Z10 上手:有亮点,也仍有期待最有效率的操作系统?黑莓Z10深度评测
  系统概览
  我们知道,黑莓10是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那么它是否容易上手呢,用户的学习成本又有多少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黑莓Z10是怎么操作的,手机有两种解锁方式,一种是我们常规的按锁屏键解锁,还有一种就是我们从屏幕下方上滑解锁。其实这种解锁并不需要从屏幕外面上滑触发,你从屏幕底部上滑一样能触发这个动作。
下拉快捷设置
多任务界面
  好了,我们现在进入到主界面。黑莓10界面分成3个部分,程序页、多任务页、消息中心——这个消息中心也就是blackberry Hub。黑莓10也是有下拉菜单的,但只有在主页面有效,下拉栏是几个常用操作的快捷设置按钮。程序菜单也是设置文件夹的,方便管理程序。黑莓10的后台任务最多只能保留8个,不同于iOS和Windows Phone的墓碑机制,黑莓10是真后台。
  黑莓10系统主要的手势操作就两个,一个退出到后台,还有一个就是peek——也就是在任意界面快速进入blackberry hub的一个手势。还有一个手势是从屏幕上方下拉,可以唤出程序的菜单。好了,简单知道这些就可以上手黑莓10了。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似乎很美好,但是黑莓10有4种返回方式,整个系统没有一个统一的返回操作方式,使用起来逻辑比较混乱,需要较长时间适应。
  提到手势就不能不说到webOS,人们也因手势操作和卡片式的后台将两者联系起来。我们看看webOS怎么处理手势的,和黑莓10不同,webOS有一个专门的手势区,涵盖了返回、前进、切换程序、返回桌面、进入程序菜单这些操作,而且这些手势是全局通用的。就现在看来,黑莓10并不是砌墙的砖头,后来就能居上,2009年发布的webOS显然还有很多黑莓10需要学习的地方。
  Blackberry Hub
  Blackberry Hub显然是黑莓Z10的灵魂所在,它是整个系统的枢纽,所有的邮箱、微博、微信、系统软件更新推送都能集成在Hub里面,一目了然。由于国内的微博、微信还没有官方的原生软件发布,所以现在并没有深度整合hub,而统一归纳到了通知栏目。这个问题也会随着行货的到来而解决,到时,bb hub 也会更加好用。
】【】【】当前位置:
> 黑莓Z10中文评测(视频+多图)
黑莓Z10中文评测(视频+多图)
随着 iPhone 和 Android 手机的市占率越来越高,被压下去的除了 Windows Mobile 以外,还有同属智能型装置老前辈的 BlackBerry。面对着竞争对手越来越大的屏幕,以及不断对触控作出优化,当时还是 RIM 的厂方也不是没有尝试反击:不论是将整个屏幕作为一组按键的 Storm、直滑式 QWERTY 键盘和全触控的 Torch、直到在经典 BlackBerry 设计上加上触控,再更新至 BlackBerry OS 7 的 Bold 9900,在反击之路上都不甚顺畅。终于在酝酿两年后,BlackBerry 在改名之余,乘着基于 QNX 的新系统 BlackBerry 10 推出全触控的 Z10,到底绝地反击能否扭转乾坤,且看我们跳转后娓娓道来。
和以往的 BlackBerry 手机不同,这次的 Z10 用上了新的 BlackBerry 10(下称 BB10)系统。这系统是基于和两年前推出的 Playbook 一样的 QNX,所以我们就不再比较,而是将 Z10 的软件以新系统的方式为大家分析了。接口上,BB10使用和 iPhone 相似的概念,将所有的 apps 都放在主接口上,用户可以用按住图示,拖移并重迭的方式来新增文件夹,而换页效果则颇有特色,在一般移动之余加上了一点重迭效果。由屏幕顶部拉下,可以显示一些快捷功能,但这个动作随着不同的 apps,是会有不同作用的,所以也可以将之视为 menu 动作。
但在 iPhone 式的主接口设计以外,BB10 也加入了另一项面善的功能,就是运行中的 apps 会在最左的页面(其实严格来说不是,但这是后话)以缩图方式显示,甚至如音乐、日历和电话等会加入关键的信息显示 -- 如音乐控制、来电记录和日程表等等,而只要按右下方的按键就可以将该 app 完全关闭,这方面和未推出的 Jolla Sailfish 系统很相似呢。
这边也一提锁定屏幕,虽然骤眼看并没有提示解锁方法,但在显示通知图标之余,只要尝试数次不成功,画面就会出现解锁箭头;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只要在锁定画面中,有顶部边框拉下来手机就会进入睡眠无式 -- 是使用者和手机一起睡眠 -- 手机画面会显示一个很暗的时钟,而且还会自动关闭所有通知,直到用户上滑将此模式解除为止。
刚刚为大家略略带过一个下拉的手势操作,而作为一部以手势为主的手机,BB19 还是有其他动作可以用的: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在任何 app 或功能,甚至是在主接口检视文件夹时,利用由屏幕下方上滑的动作回到主页,并将执行中的 app 缩小放在上文提过的最左页中。这个动作还有其他功能,只要在上滑时不放手,就可以在左边看到未读的通知,这时再将手指向有滑就可以开启重点功能的 BlackBerry Hub 查看了。此外在一些功能中,在屏幕右边向左滑是返回,甚至还有 Android 移植 app 才可用的,由下边框右侧滑向屏幕左下角的奇怪手势。看上去好像很复杂,但其实多用数次就会习惯了 -- 我们甚至有在新 HTC One 上试图用上滑的手势回到主页...这绝对不是因为外观相似啦 XD。
说到设定,先要提一下在中文接口下的一个尴尬问题:就是在主接口可以找到两个不同功能的设定图标。其实在英文接口下,这两个分别是 Setup 和 Settings,前者可以说是一个 Hub,用比较易明的方式让使用者作一些初始设定如账号和旧手机的数据传输等。而 Settings 就真的是我们日常用到的部份了。在设定通知时,我们可以在同一画面中,设定不同项目(像是来电、讯息、Facebook 等)的铃声、震动和 LED 开关,不像 Android 手机般要在不同的 app 中分别设定,整合性会较高。账号设定方面,除了不再需要经过 BIS 就可以直接支持 Google 同步外,也可以支持 Exchange ActiveSync、POP、IMAP、CalDAV 和 CardDAV 等不同的标准,真不愧是商务手机呢。
不过,在显示设置内,我们却找不到自动亮度的设定,只能手动设置,对需要往来室内室外地方的朋友会比较不便;幸好这边有其他特色,像由 5 点到 18 点的多种字体大小、以及可设定屏幕关闭后直接用上滑手势解锁等,都为这部份的设定加了不少分数。语言和输入内,我们可以找到中英文的接口,只是中文接口的字体选择并不统一,有些地方用正黑体,但更多的地方如接口等,都是使用没那么好看的细明体,而且输入法方面,连同英文最多只可选择三种,正体中文更只有注音和手写,而没有仓颉速成,以及笔划等选择;倒是简体中文有较常用的拼音可用。
当然,BB 10 的输入法,重点是在其英文的智能型键盘。其运作原理除了有在预测下一字母的常用字,再容许使用者以上滑的动作快速输入外,也可以让使用者在键入整个字后,经过空格键选择正确的大小写,像是 china 可以选择保留或是转成 China。另外,这个键盘也会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去调整预测字,甚至还可以预测整句句子,以及中文字后的英文字也可以,可见厂方的确有在这边下工夫。只是,我们经过个多星期的使用,还是不时会习惯性地直接将整个字输入,又或是输入到记得有预测字时,已经差不多将整个字打出来了 orz。
在设定里还可以看到有 BlackBerry Protect 的项目,这跟其他平台的防盗功能相似,都可以提供寻找手机、遥距锁定和清除数据等功能,我们只要在手机和网页上都登入 BlackBerry 账号,就可以在网页上看到自己有哪些 BlackBerry 手机,并使用强制响闹、显示文字、寻找等等功能。此外我们也可以在这边看到手机的剩余电量。
BlackBerry Hub 与内置 apps
作为重点功能,BlackBerry Hub 我们当然不能不提。iOS 和 Android 有通知列,Windows Phone 也有推送通知,而 BlackBerry Hub 就在 Z10 上扮演着相似的角色。除了可以以页签方式显示不同 apps 的通知,它也是一个完整的电邮 app -- 没错,Z10 上已经没有独立的电邮图示,所有电邮都是透过 BlackBerry Hub 阅读和处理的。而电邮以外,像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都在这边有专属的页签,更不用说自家的 BlackBerry Messenger 和电话等等了。至于来自其他 apps 的通知就会集中到一个页签内,支持到相关 API 的 app(如 WhatsApp 等)还可以在 Hub 内直接使用回复和删除等动作。
说到删除,值得一赞的是我们在按右下角的目录键后,删除选项是在同一位置的,我们只要直接再单击就可以,对于经常要用到这功能的人来说非常方便。但相对来说,要将项目设为已读就比较麻烦 -- 不是程序上的麻烦,而是我们按住项目,在目录出现后再将手指移到「标示为已读」(或利用多选功能再选此项)以后,往往需要极长时间才可以完成相关处理,这问题在 Twitter 上尤其严重。
和以往一样,BB 10 也内置了自家的程序商店 BlackBerry World,虽然我们在使用期间不时出现不能加载的问题,但和跑其他 apps 一样,大部份时间 Z10 都是十分流畅的。在主接口可以用图像的方式看到推介的 apps,下方的工具栏可以看到搜寻和类别键。由左方拉进来可以看到大的分类(游戏、apps 和使用者的 apps),进去后就可以分别看到热门列表;而由主接口下方的按键去看,则还可以找到书籍和杂志等内容,找起来有点混乱,幸好适应所需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就是。另外 BB10 中也可以找到游戏中心,可以看到 BBM 上朋友所玩的游戏,而自己在这边找到游戏后,则需要导向至 BlackBerry World 才可以下载。
而其他内置 apps 方面,BB 10 走的是接近 iOS 的风格,只得极少内置功能,但商务必需的 Office 功能也有透过 Documents To Go 支持;地图方面一如主站所说,只要没有网络就会完全不能使用。和第三方的整合就包括了和 Dropbox 合作,可以透过内置的文件管理器查看 Dropbox 的内容和剩余使用量、以及可以和 Evernote 联机使用的记事 app Remember 等。
Z10 也顺应 Google Now 和 Siri 的潮流,内置了一个语音控制 app,但其功能就比前两者简单得多,只能以包含关键词的指令控制手机,进行搜寻、发讯息或更新 Facebook 等动作。在操作上其收音会比较差,而只要辨识不到用户的指令,手机就会不断询问使用者,只有在其完成收音,处理中时单击麦克风的按键才可以暂停;甚至我们在启动发讯息的程序后,手机会不断询问想发给谁,我们想取消都不行呢。
Android apps 支援性
很多人都知道,PlayBook 的 QNX 是可以运行 Android apps 的,而理所当然地,以 QNX 为核心的 BB10 也是可以的。而达成的方法,并不是单纯地将 APK 直接安装进去,而是要先将想安装的 app 先转换为 BB10 的 BAR 档案,然后在计算机上(最好是 PC)安装一组套件,再在手机上开启开发者模式和与套件联机,最后用手动的方式将 apps 安装进去就好了(话说安装过程很有 Palm 年代 Hotsync 的味道呢)。
至于支持能力方面,我们安装了数个热门的 Android apps,比较一般或小一点的 apps 像新闻阅读软件 Newsbook、Flipboard 和 Engadget 等都没有问题,实时通讯方面,微信在安装后不能运行,而 Line 则必需要保持开启或背景作业才可以接收信息,此外也可以在 BlackBerry Hub 中显示通知。多媒体方面我们可以利用 KKBOX 收听音乐,但有时在歌曲开始约 30 秒内会出现像 CD 一样的跳格情况;虽然 Z10 有内置 YouTube,但只是连接到流动版的网站,所以我们也安装了 Android 版本,可惜其情况和微信一样,在安装后都不能开启。
最后针对 BB 10 地图数据太少的问题,我们也把 Android 版的 Google Maps 装到 Z10 上试试,而虽然开启后预设会在附近地点的接口,但我们可以透过左上角的按键返回地图接口,而且定位和地点搜寻等等都可以正常运作。可能大家会怀疑,作为一部没有导航按键的手机,Z10 是如何运行 Android apps 的呢?其实我们只要在 app 运行时由屏幕顶部拉下,就可以在屏幕底部开启按键列,以进行返回和目录等动作,用户也可以选择让工具栏常驻于此;不这样做的话,也可以利用由下边框右边,向左滑至显示部分左下角的动作来代替返回键。总括来说,虽然安装和操作都比较复杂,但 BB 10 上总算可以运行 Android apps,而且还将地图的问题解决了大半,也可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卖点了。
多媒体与屏幕
相对来说,Z10 的多媒体功能就比较基本。先看看音乐,除了可以在背景作业时作为小工具控制音乐播放外,我们也可以在屏幕关闭时,利用机身右侧的音量键和中间的快捷键来控制。要注意的是,如果连接了蓝讶耳机的话,手机的音量会被死锁,要调整就得在耳机上进行了。软件的功能上,其播放器分成三个页签,但最左边的「最近」要用到的机会比较少,反而所有歌曲就藏到右方的播放列表里了。另外,这个播放器也不提供设定,所以真的只能说是基本啦。
至于屏幕方面,Z10 使用了一片 4.2 吋 1,280 x 768 解像度的面板,达 356 ppi 的像素密度,是小屏幕旗舰机中最高的(小米手机 2 / 2S 为 342 ppi)。正如上文所说,我们并不能像显示设置为自动亮度,而手动设定时,其最低亮度比新 HTC One 稍亮一点点,而最大亮度两部手机就差不多。颜色方面,Z10 和 One 相比就明显偏黄,所以要入手的朋友可能要注意了。
来到 BlackBerry 一直不甚擅长的相机,Z10 使用的是 800 万像素的感光组件,并支持 1080p 的影片拍摄。可惜我们在评测 Z10 时,还没有收到 BlackBerry 10.1 的升级,所以就无缘试到其新增的 HDR 拍摄功能了。拍摄的接口十分简洁,简洁到连一颗虚拟的快门键都没有 -- 因为我们只要点屏幕的任何位置,都可以作为快门键来拍摄。大家可能会问,那么触控对焦是没有了吗?这也不是,不过 BlackBerry 选用了利用按住对焦点拖移的方式来实现而已。相机的功能比较简单,除了拍照和影片外就只有较有特色的 Time Shift 功能,可以在按下快门的前后,连续拍摄共 10 张照片,然后让使用者选择最好的一张储存。这功能跟 HTC Zoe 有点像,只是应用上就只有一项而已。回说相片的质量,我们可以说是不过不失,一般日拍的颜色和清晰度都不错,而夜拍的噪声量也在勉强可以接受的水平。
其实对于 Z10 的效能,我们一开始并没有抱很大的期望,因为其配备都只是属于上年的及数 -- Qualcomm Snapdragon S4 1.5GHz 双核心处理器、2GB RAM 等等,在 Android 手机来说甚至可以说是过时了;可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部 BlackBerry 手机,所以情况又不同了,一般来说在接口或卷动等等的操作上 Z10 都十分称职,没有延迟或跳格的情况,只是在开启部份 apps(好像由 Android 移植过来的就是)是会有比较长的加载时间。至于电力方面也算不错,我们以正常使用量计算,开启 Gmail 同步、约 10 分钟通话、Facebook 一个多小时、上网 15 分钟和少量 WhatsApp 都可以使用到约 8 小时;唯一的例外是我们利用由 Android 移植过来的 KKBOX,经过 LTE 网络串流音乐,其续航力只有短短的四个小时。
评测过后,我们对 Z10 的评价是中性的。我们对其大小和整体的操作效能很满意,毕竟这个年代小手机越来越少了;Android apps 的支持是亮点之一,单就其解决了内置地图的问题就已经足够加分了。系统方面我们认为 BB 10 进步了不少,由于是重新出发的系统,所以不会出现像 BlackBerry 7 上那种半吊子的触控支援;简洁的接口比其他系统显得实用,手势操作要上手也不难,甚至让人有点喜欢。当然,其多媒体功能尚有不少进步空间,但第一个版本能做到这个程度我们也觉得是合格了。又,虽然平台做好了,但时间是不等人的,尤其是在 Android 和 iOS 都已经十分成熟的现在,新的系统要突围的难度也越来越高。BB 10 虽然做得不错,但进步的空间也多,加上原生支持的 apps 较少,所以能否站稳阵脚,重点还是在时间两字啊。时下最流行的两大操作系统无疑是Android和iOS,而曾经风靡欧美,很多“键盘控”都喜爱的黑莓近年来势头已大不如前。顺应触屏的时代,黑莓也在1月30日时发布最新全触屏旗舰黑莓Z10,作为黑莓的全新产品,它从外观设计上又有什么特色呢?
黑莓Z10的正面设计很时尚,使用了“三段式”设计,这个设计也和iPhone 5的背面以及HTC One的正面有异曲同工之妙,正面是一块4.2寸的高清级别屏幕▼
顶部是听筒,下方有光线感应和距离感应,右侧是前置摄像头▼
下方是黑莓的logo以及麦克风▼
背面是一块仿肤材质的后盖,并搭配内凹纹路(有密集恐惧症的用户可能会比较反感)▼
左上角是800万像素摄像头以及led补光灯▼
中间是电镀材质的logo▼
机身左侧是microUSB和microHDMI▼
机身右侧是音量键以及播放/暂停按键▼
机身顶部是开关键,类似设计我们在HTC Butterfly也能见到。在Butterfly上,由于解锁环在屏幕最下方,如果点击开关键再进行解锁会造成操作的不便。而Z10则完全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它除了可以通过开关键解锁,还可以使用手势解锁。除了开关键,顶部还有3.5mm接口以及降噪麦克风▼
底部是一个开后盖的小槽,不是很显眼,实际上这个槽里面还隐藏着一个扬声器▼
后盖可以拆开,电池也是可更换的,而且支持tf卡扩展容量▼
后盖上有NFC线圈,有两个金属触点和机身相连▼
电池的造型和Sony以前的随身听很类似,也是“口香糖”的造型,电池容量1800mAh▼
SIM卡使用的是micro-SIM▼
HTC One、黑莓Z10、iPhone 5“三兄弟”▼
关于Z10的具体表现,请继续关注我们的跟进评测▼
了解更多新酷炫设备,敬请关注
相关链接:
本栏目由提供
合作伙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莓z10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