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县医院今天哪个乡镇大集

  推荐阅读:欢迎关注,
聚焦进口食品、休闲食品、红酒、白酒、乳品、食品机械、食品添加剂、饮料、保健食品等最新行业大事件!网址:  
责任编辑:胖胖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 持有异议,请与本网资讯频道联系。联系电话:8
上一条:下一条:
相关资讯:
相关热点:
本栏目更新
本行业更新
公众调查热点
3月5日,麦当劳美国公司宣布将停止出售使用了人类抗生素的鸡肉,并提供未注射人工生长激素的奶牛所产牛奶,预计这一改革将在两年内完成。麦当劳美国餐厅停用抗生素鸡肉,但这项新政落地中国市场尚无时间表,而有媒体却将此消息误读为“麦当劳全面停用抗生素”
您认为麦当劳存质量问题吗?
提到夏天,少不了的就是冷饮,水果,空调....在炎炎的夏日躲在空调房里来一杯冰爽的饮料,看一本怡情的电影,这生活或许是大
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之后,消费者纷纷对国产的奶粉失去了信心,将目光转向进口乳粉,经常能看到国人在国外抢购奶粉的
大部分吃货最早喝王老吉的时候并不知道王老吉是由加多宝公司生产的,只知道红罐的王老吉和绿盒装的王老吉口感上并不大一致。之后
资讯频道联系电话:8
食品商务网 版权所有
ICP证:浙B2-吉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交管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
松原市前郭县公安交警大队集中整治道路交通治安秩序百日攻坚战战果丰硕
点击数: & 更新时间:
15:01:40 & 来源单位:本站 &
&&& 为全面巩固奥运安保工作成果,维护全县交通治安形势的持续稳定,松原市前郭县公安交警大队自11月10日起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目标的集中整治交通治安秩序百日攻坚战,现已取得显著成果。截止目前,共查纠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5万余人次,查处交通违法犯罪人员548人,其中刑事拘留13人(抓获网逃2人),行政拘留61人,查扣违法车辆2017台,办理机动车牌、证、照6684份。通过集中整治交通秩序,全县道路交通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突出重点,严治交通违法。此次百日会战,整治的重点城镇仍为出租车、小公共汽车乱停乱放,抢拉乘客,闯红灯,交非驾开车,无牌无证上路行驶,不按规定路线行驶,越线超车,乱鸣喇叭等严重违法行为。对人员拥挤,秩序比较混乱的中心市场、哈萨尔路小学门前、一中、蒙中、三中路口在交通高峰时段多投放警力,疏导交通,维持秩序,严防发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公路上抽调机关部分警力,配合农村中队对各辖区路段全天候死看死守。对超速、超员、超载、强超、强会、酒后驾车、不按规定线路行驶、乱停乱放、阻塞交通等严重违法行为一律按上限严管重罚。&&& 广泛宣传,营造强大声势。该大队将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贯穿于百日会战的始终。在会战启动日、节日和节后客流返程高峰期间以及季节交替时日进行集中宣传。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设交通安全专栏、发布安全出行信息、剖析事故案例、曝光交通违法行为的方式,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营造强大宣传声势。同时还利用出动宣传车、张贴宣传标语、散发宣传单等形式,拓宽宣传渠道。截止目前,这个大队已出动宣传车20余台次,张贴宣传标语30余条,散发宣传单5000余份,走访车属单位13个,深入客运企业、乡镇举行宣传活动35场次,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边查边改,消除安全隐患。百日会战期间,不论对学校周边,事故易发多发路段及其他区域的道路隐患,还是对源头管理的隐患,一律边查边改,及时消除。在工作中发现而解决不了的隐患,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协调,协调解决不了的向当地政府报告。没查出也没报告的隐患,发生事故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事故处理部门主动与刑侦、技侦等部门取得联系,协同破案,在百日会战期间,逃逸案件破案率要达到100%。&&& 严格管理,确保措施到位。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警力充实到一线,取消了双休日,深入到基层执勤。结合实际细化了工作措施,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分别在长山、王府、乌兰图嘎、白依拉嘎、拐脖店设立“公路检查服务执勤站”,对国省级干线公路落实全天24小时勤务制度,加强路面的管控。百日会战领导小组成员坚持经常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到安全隐患点段、事故频发的重点路段进行明察暗访,检查措施落实情况,解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 版权所有前郭县八郎镇
前郭县八郎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 15:04:00
&&& 一、概况
  (一)地理位置。八郎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前郭镇西北45公里。东经124°23′至北纬45°22′之间。东隔嫩江江与黑龙江龙江省茂兴镇相望,西与查干湖相连,南与蒙古艾里乡为邻,北与大安市四棵树乡接壤。东西宽33公里,南北长25公里。总幅员307平方公里。现辖20个村,33个自然屯,101个村民小组。有7694户,人口29260人,其中蒙古族1421人,满族189人,回族4人,朝鲜族14人。
  (二)历史沿革及村屯建设。
  八郎镇驻地八郎屯,1946年建区,驻地八郎屯,以驻地得名八郎区,名称沿用。八郎镇地处嫩江西岸,查干湖东岸,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水草丰美,土质肥沃,清嘉庆初期建屯,当时有蒙古族人在此游牧,以哈布图哈萨尔的后代居多,以包姓为主,后期大清政府为开垦草原荒地将大部汉人迁于此地。1946年3月设立八郎区。1956年撤区划乡,1958年10月改乡为公社,称八郎人民公社,1983年撤公社为乡称八郎乡。1985年将八郎乡划分为八郎乡、穆家乡。1986年将八郎乡更名为八郎镇。2005年又将穆家乡与八郎镇合并,统称为八郎镇。
  【八郎村】BA LANG
  为八郎镇驻地。建于清嘉庆初期。有586户,总人口为& 2204人,耕地面积738公顷,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蒙古族为436人,满族为20人,朝鲜族6人,回族4人,其余为汉族,共有5个村民小组。
  【八郎屯】BA LANG TUN
  为八郎村驻地,建于清嘉庆初期,有586户,总人口为 2204人,耕地面积738公顷,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蒙古族为436人,满族为20人,朝鲜族6人,回族4人,其余为汉族。
  【冷家屯村】LENG& JIA& CUN
  为冷家屯驻地,距八郎镇政府2公里,由驻地冷家屯得名,1980年由八郎乡两家子村划出,总人口为841人,有240户,耕地面积420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50人,有3个村民小组。
  【冷家屯】LENG& JIA& TUN
  为冷家屯村驻地,距八郎镇政府2公里,总人口为841人,有240户,耕地面积420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50人,其余为汉族。
  【苏玛村】SU MA CUN
  2005年10月,以四弦琴演奏家苏玛的名字命名,总人口为1446人,有408户,耕地面积592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300人,满族为6人,其余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
  【两家子屯】LIANG& JIA& ZI& TUN
  为苏玛村驻地,建于清嘉庆初期。总人口为1446人,有408户,耕地面积592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300人,满族为6人。
  【陶克陶胡村】TAO KE TAO HU& CUN
  2005年10月以民族英雄陶克陶胡的名字命名。距镇政府2公里。总人口为1902人,有492户,耕地面积801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有蒙古族300人,其余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三家子屯】SAN& JIA& TUN
  为陶克陶胡村驻地,建于清嘉庆初期。总人口为1902人,有492户,耕地面积801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有蒙古族300人,其余为汉族。
  【西上台子村】XI& SHANG& TAI& ZI& CUN
  位于西上台子屯,距镇政府3公里。总人口为1800人,有490户,耕地面积628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200人,满族130人,其余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西上台子屯】XI& SHANG& TAI& ZI& TUN
  是西上台子村驻地,建于清嘉庆初期。总人口为1800人,有490户,耕地面积628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200人,满族130人,其余为汉族。
  【北上台子村】BEI& SHANG& TAI& ZI& CUN
  位于北上台子屯,距镇政府4公里。总人口为2394人,有638户,耕地面积772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50人,朝鲜族3人,其余为汉族,有8个村民小组。
  【北上台子屯】BEI& SHANG& TAI& ZI& TUN
  是北上台子村驻地,建于清嘉庆初期。总人口为2394人,有638户,耕地面积772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50人,朝鲜族3人,其余为汉族。
  【塔虎城村】TA& HU& CHENG& CUN
  以辽金古城命名,距镇政府7公里。总人口为1180人,有360户,耕地面积287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100人,其余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四家子屯】SI& JIA& ZI& TUN
  为塔虎城村驻地。总人口为1180人,有360户,耕地面积287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100人,其余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东风村】DONG& FENG& CUN
  位于东风渔业队屯,距镇政府5公里。总人口为374人,有83户,耕地面积71公顷,以种植水稻为主。全为汉族,有1个村民小组。
  【东风渔业队屯】DONG& FENG& YU& YE& DUI& TUN
  为东风村驻地。总人口为374人,有83户,耕地面积71公顷,以种植水稻为主。全为汉族,有1个村民小组。
  【黎明村】LI& MING& CUN
  位于黎明屯驻地,距镇政府4公里。1971年由原八郎乡6个自然屯的6个生产小队合并而成。总人口为1760人,有425户,耕地面积456公顷,以种植水稻为主。有蒙古族40人,朝鲜族5人,其余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黎明屯】LI& MING& TUN
  是黎明村所在地,总人口为1760人,有425户,耕地面积456公顷,以种植水稻为主。有蒙古族40人,朝鲜族5人,其余为汉族。
  【曙光村】SHU& GUANG& CUN
  位于曙光屯驻地,距镇政府3公里。1971年由原八郎乡6个自然屯的6个生产小队合并而成。总人口为1355人,有339户,耕地面积349公顷,以种植水稻为主。全部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曙光屯】SHU& GUANG& TUN
  是曙光村所在地。总人口为1355人,有339户,耕地面积349公顷,以种植水稻为主。全部为汉族。
  【穆家崴子村】MU& JIA& WAI& ZI& CUN
  位于穆家崴子屯,距镇政府5公里。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总人口为1930人,有505户,耕地面积566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蒙古族30人,其余为汉族。有10个村民小组。
  【穆家崴子屯】MU& JIA& WAI& ZI& TUN
  是穆家崴子村所在地。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总人口为1000人,有300户,耕地面积366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蒙古族30人,其余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大榆树屯】DA& YU& SHU& TUN
  距穆家崴子村2公里。总人口为930人,有205户,耕地面积20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
  【向阳村】XIANG& YANG& CUN
  位于巴大荣贵屯,距镇政府12公里。总人口为1290人,有343户,耕地面积511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蒙古族20人,其余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巴大荣贵屯】BA DA RONG GUI TUN
  为向阳村所在地(曾叫八大歪)。总人口为890人,有243户,耕地面积35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蒙古族20人,其余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
  【丁家店屯】DING& JIA& DIAN& TUN
  距向阳村1公里。总人口为400人,有100户,耕地面积161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三不管村】SAN& BU& GUAN& CUN
  位于大三不管屯驻地,距镇政府14公里。总人口为1311人,有330户,耕地面积405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9个村民小组。
  【大三不管屯】SAN& BU& GUAN TUN
  为三不管村所在地。总人口为600人,有130户,耕地面积15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
  【小三不管屯】XIAO& BU& GUAN TUN
  距三不管村1公里。总人口为500人,有110户,耕地面积105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邵老窝堡屯】SA0& LAO& WO& BAO& TUN
  为三不管村所在地1公里,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总人口为211人,有90户,耕地面积10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3个村民小组。
  【羊营子村】YANG& YING& ZI& CUN
  位于羊营子屯驻地,距镇政府7公里。总人口为1040人,有278户,耕地面积298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羊营子屯】YANG& YING& ZI& TUN
  为羊子营村所在地。总人口为1040人,有278户,耕地面积298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莫日格其村】MO& RI GE& QI& CUN
  位于莫日格其屯驻地,曾叫莫古气大队。距镇政府7公里。总人口为1031人,有225户,耕地面积314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蒙古族50人,其余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莫日格其屯】MO& RI GE& QI& TUN
  是莫日格其村所在地,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曾叫莫古气。总人口为1031人,有225户,耕地面积314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蒙古族50人,其余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青山头村】QIN& SHAN& TOU& CUN
  位于大青山头屯驻地,距镇政府14公里。总人口为1310人,有319户,耕地面积437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10个村民小组。
  【大青山头屯】DA& QIN& SHAN& TOU& TUN
  为大青山头村所在地。总人口为600人,有119户,耕地面积20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以大青山头人居住地得名,建于清同治年间。
  【小青山头屯】XIAO& QIN& SHAN& TOU& TUN
  距青山头村1.5公里。总人口为310人,有90户,耕地面积107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三家子屯】SAN& JIA& ZI& TUN
  距青山头村2公里。总人口为500人,有110户,耕地面积13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
  【粮店村】LIANG& DIAN& CUN
  位于粮店窝堡屯驻地,距八郎镇政府14公里。总人口为1469人,有396户,耕地面积465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
  【粮店窝堡屯】LIANG& DIAN& WO& BAI& TUN
  为粮店村所在地。总人口为900人,有256户,耕地面积265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马营子屯】 MA& YING& ZI& TUN
  距粮店村2公里。总人口为569人,有140户,耕地面积20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腰窝堡村】YAO& WO& BAO& CUN
  位于腰窝堡屯驻地,距八郎镇政府13公里。总人口为1733人,有444户,耕地面积589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10个村民小组。
  【腰窝堡屯】YAO& WO& BAO TUN
  为腰窝堡村所在地。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总人口为900人,有200户,耕地面积21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
  【苏家窝堡屯】SU JIA WO BAO TUN
  距村驻地2.5公里。总人口为800人,有190户,耕地面积20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
  【六家子屯】LIU& JIA& ZI TUN
  距村驻地1.5公里,建于清光绪34年。总人口为233人,有54户,耕地面积199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铁桥村】TIE& QIAO& CUN
  位于铁桥屯驻地,距八郎镇政府14公里。总人口为1550人,有408户,耕地面积532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8个村民小组。
  【铁桥屯】TIE& QIAO& TUN
  为铁桥村所在地。总人口为850人,有208户,耕地面积275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
  【五家子屯】WU& JIA& ZI& TUN
  距村驻地1公里。总人口为700人,有200户,耕地面积20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建于清光绪34年。
  【富岗子村】FU& GANG& ZI& CUN
  位于刘喜窝堡屯驻地,距八郎镇政府10公里。总人口为1340人,有385户,耕地面积394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8个村民小组。曾叫青岗子大队。
  【刘喜窝堡屯】LIU XI WO BAO TUN
  是富岗子村所在地。总人口为820人,有255户,耕地200面积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建于清光绪34年。(包括新村,建于1998年10月。)
  【青岗子屯】QIN& GANG& ZI& TUN
  距村驻地5公里。总人口为280人,有70户,耕地面积10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朱全保屯】ZHU& QUAN& BAO& TUN
  距村驻地1.5公里。总人口为240人,有60户,耕地面积94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 (三)自然环境。
  (1)地质特征。八郎镇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嫩江冲击平原,并西邻查干湖,沿江地带多为冲击平原,多为草甸土、冲击地和泥碳土。(2)地貌特征。八郎镇地处嫩江西岸,松嫩河谷平原。地势平坦,为沿江地带,为沼泽地,多是草甸土、冲击土和泥碳土。(3)气候特征。八郎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四季分明,春季风大少雨,冬季干寒少雪,平均气温4.5°年平均降水量455毫米,无霜期144天左右。(4)水文特征。地表水充足。嫩江从境内通过。零点灌区第一、二抽水站建在境内。一总干和二总干横贯境内。地下水源丰富。岩性为砂、砂砾石,透水性好。(5)土壤特征。八郎镇由于嫩江从境内穿过,沿江地带多为冲击平原,多是草甸土、冲击土和泥碳土。台地为中性沙壤土。
&&& (四)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八郎镇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33公里,全镇幅员面积3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49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158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3公顷。林地面积1222公顷,其中经济林面积150公顷。草原面积4366公顷。水域面积903公顷。
  (2)水资源。水利资源丰富,地表水充足。嫩江从境内通过。零点电灌站第一、二抽水站建在境内。一总干和二总干横贯境内,全镇水田灌溉面积达1000公顷。
&&& 水利基础设施完备。全镇水利设施逐年得到完善,水利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镇共有引水闸2个,桥3座,涵10个。全乡共有机电井216眼,小井332眼。
&&& 大气降水适中。年降水量在455mm左右。地下水源丰富。地下埋藏深度为20-60米,单井出水量一般为100吨/小时以上,矿化度小于0.5克/升,含氟量0.5-1.0毫克/升,地下水类型为重磷酸钙型水,境内地下水系也属越流系统地下水含水层组。
  (3)生物资源。由于长期的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小气候,为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据统计,境内野生植物就有400多种,
&&& 野生动物资源:有狐狸、獾子、貉子、野兔、山狸子、刺猬、黄鼬、大眼贼、蝙蝠、大雁、燕子、野鸡、水老鸱、沙半鸡、松鸡、灰鸥、鹭鸶、水鹳、水鸡、鹌鹑、猫头鹰、山鹰、山鸽、百灵、叫天子、喜鹊、乌鸦、蛇等上百种。
&&& 鱼类:主要是生长在嫩江、查干湖,境内各引泄渠内及稻田地、泡泽等水域。主要品种有:草鱼、白鱼、鲤鱼、鲫鱼、青鱼、鲶鱼、黑鱼、麻鲢鱼、嘎鱼、鳇鱼、船丁子、白膘子、黄姑子、葫芦子、吉勾等。还有沙鳅、泥鳅、毛虾、米虾、白虾等。此外,还有鳖、蚌、海狸鼠及蛙等水生动物。
&&& 农作物。八郎镇属于前郭县北部松嫩平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花生、谷子、芝麻、绿豆等。由于土质和光照条件好,盛产西甜瓜和大白菜。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玉米,产量分别为每公顷9000-10000和8000-9000公斤。
  (4)矿物资源。我镇境内有丰富的泥炭、草碳、水砂、混砂、江砂、狼屎泥等矿物资源。主要分布在的沿江地带。并有丰富石油资源。          
  (5)旅游资源。
  【塔虎城】
  塔虎城,辽、金城址,位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八郎乡北上台子屯北侧嫩江南岸的平原上。西北10 公里是大安市,城西1公里是长春一白城铁路,长白公路穿城而过。“ 塔虎” ,蒙语“ 胖头鱼” 之意,因其周围湖泡过去盛产胖头鱼而得名。 城呈方形,方向正南、周长5213米。东墙1314米,西墙1298米,北墙1323米,南墙1278米。城墙高5一6.5米,基宽20一25米,顶宽1.5一2米。四面城墙上各筑有16个马面。城四角各存一角楼址,平面为圆形,稍浸城内,外凸出城角。”基部直径米,顶部直径 28米,高出城墙1.5米。站在角楼址上,可监视左右两侧城墙,与马面互为照应。城有4门,分设于四面城墙的正中。南、北两门均遭破坏,东门已残,唯有西门保存较好。城门外各有一半径约 30米的半圆形瓮城,瓮城门开在侧面。南、北城门宽25.2米,瓮门偏东。西门12.3米,东门18.5米,瓮门均偏南。城墙夯土垒筑、夯层清晰。城外距墙基 10米处,有两道护城河,两河间有一道宽8米、高出河床4一5米的土垣。内河宽13.5米外河宽 11.5米,深约3.6米。护城河于瓮城处、随其形向外弯转而过。在角楼外,两河之外又加一道短护城河,其堤坝较宽,两端延伸到角楼两侧第一个马面处,与第二护城河相通。东门外有一条东西向的河道,长750 米,宽80米,是当年引嫩江水入护城河的故道。城内已辟为耕地,有8处较明显的台地,高出地表约0.5米,其上砖瓦较多,是建筑址。西北角建筑址东西长33米,南北宽32米,高出地表约2.5米,瓦砾残砖遍及台上。外围是两道土墙,遗址表面可见兽面瓦当、绿釉筒瓦、鸦尾等建筑饰件残部。城内东南角曾有一高台,外有土墙围绕,现已平毁,散布有少量的残砖碎瓦和陶、瓷片。城西南隅过去有 4处遗址,现已平毁。城内在公路两侧约100米、南北长700米的范围内,灰土较厚,陶瓷片、建筑饰件分布较集中,曾出土黑白围棋子、北宋铜钱和铜、铁蒺藜等。距南墙 700米、西墙700米处有一土丘,东、南、北三侧地势略高,遗物分布较集中。其东侧的高台上,发现大量的铁渣和红烧土,是一处冶铁作坊遗址。城内文物堆积厚达 5米,其中有灰烬、鱼骨和兽骨等。 塔虎城周围还发现许多与城有关的遗址。城东北距城墙50米处,有一座椭圆形土台。此台基部东西长38米,南北宽30 米,高5米,砖筑,石灰勾缝,非常坚固。高台表面上镶有牡丹花和莲花等花纹砖,在台下出土铜风铃1件,为方柱形,四角呈卷云状,做工精美。此台已遭破坏,现仅存土台。文物表明,此台应是辽代的一座塔基。城东和城北发现居住址和建筑址,城南、城西、城北多处发现小型瓮馆墓葬。
  1975年,于城南发现一砖室墓,墓室为方形,券顶,内壁抹白灰,上饰壁画。随葬品有铜镜、陶、瓷器数件。城内遗物丰富,有大量砖、瓦、陶瓷片。建筑构件做工精细,造型优美。当时中原各名窑烧造的瓷器,在此都有发现。其中有一批完整的瓷器。品种有酱釉鱼藻匜、定窑白釉莲花盘、莲花碗、双鱼碗、白釉瓜棱柱、白釉小口瓶、鸡腿坛、黑釉双系壶、酱釉三流三系壶、绿釉长颈瓶等。铜镜是出土铜器中最多的器物,有双龙镜、童子戏花镜、双鱼镜、昭明镜、瑞兽镜、十二生肖镜、朱雀镜等。双龙镜镜缘刻有“长泰县监”字样。双鱼镜有 3面,其中两面有边刻,一面刻“信州司侯司”,另一面刻“肇州司侯司”。此城发现铭文最多的是瑞兽镜,共28字,边刻有“长春县xx”字样。湖州镜,镜薄纹精,造型别致,内铸楷书“湖州真石十八郎,炼青铜无比照子”等字。铜人、铜佛、铜釜、铜钱也屡有出土,自清末此城址被开垦,多次出土铜钱,少者几枚,多则千斤。多为北宋钱余为唐、南宋、辽、金钱。城中出土的生产工具,主要有铁铧、犁镜、趟头、刃、斧、钁和石磨等,也出土铁镞等武器。
  1961年,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此城址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虎城地处嫩江、第二松花江交汇处西侧(今前郭县八郎镇北上台子村),地势险要,在辽金时代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史书记载,塔虎城在辽代称长春州,金代称新泰州,是辽金时代著名的军事重镇和交易中心。
  如今古城遗址的残垣断壁静静地躺在丰腴的田亩间。塔虎城平面呈正方形,周长5213米。城墙为土筑,分层施夯,十分坚固,虽历九百余年,风蚀雨剥,现仍高5-6米,基宽20余米。每面城墙正中,各辟一门。门外设有半圆形“瓮城”,门两侧分别筑有8个高出墙约半米的“马面”(即垛口),全城共64个,相邻两个马面之间相距70米,恰为一箭之地。古城的四角,各有角楼一座, 呈圆形,高出城墙,稍凸城墙内外,站在角搂上,可环顾左右两面城墙,与马面相照应,再加上城外两道10余米宽、4余米深的护城河(角楼外加设一道),足见此城军事防守设施甚严,绝非等闲之地。
  古城于清末民国初年即已垦为耕地,地表面到处布有砖瓦残块及陶瓷碎片、兽骨、灰烬等,过去城内有8处比较明显的建筑遗址,高出地表面约半米,上面遍布青灰色残砖、布纹板瓦、筒瓦、瓦当、勾滴、甋吻、璃首等建筑构件。由于1975年平整土地,这些遗址都被推土机铲平,现仅余西北角一处群众称为“金銮殿”的建筑遗址,瓦砾残砖遍及台上。
  古城东北角护城河外,有一椭圆形土台,高约5米,群众称为“点将台”,此台原高10余米,砖筑,表面镶嵌莲花瓣形纹砖。台下曾出土过方柱形卷云翅铜风铃及荡锤。莲花是佛教的一种常用纹饰,风铃则多为寺院殿檐、塔角之悬用。由此观之,此台可能为一塔基。辽金盛行佛教,常于城内外兴建寺庙及佛塔。《辽史》曾记载过,道宗咸雍八年(1072年)三月,长春州、泰州(今洮南程四家子古城)、宁江州(一说扶余伯都纳古城,一说三岔河石头城子城〕就有三千余人自愿削发为僧尼。此城出土的各种铜佛,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塔虎城遗址出土文物甚多,除大量的砖、瓦、陶建筑构件外,从生产工具到生活用品,从武器到货币,从宗教器物到各种装饰品,其间石器、陶器、铜器、铁器等应有尽有。
  据《辽史,地理志》记载,长春州置于辽兴宗重熙八年(1039年〕隶属延庆宫。但是,《辽史•圣宗本纪》又记载,太平二年(1022年)三月甲戌,圣宗皇帝去过长春州,这就是说,塔虎城应建于1022年以前。另据考古工作者实地考察,古城墙两米以下皆为五花土,且夹杂砖瓦及灶炭之物,这足以证明,此城兴重之前,有先民在此居住。“重熙八年置”应是隶属兴宗延庆宫的时间。
  辽朝分设五京,即上京、中京、东京、西京南京。长春州在行政上隶属上京道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林东镇古城),军事上属东北路统军司。此城除驻扎正规的“韶阳军”以外,还有乡丁四千。长春州辖长春县,县内人口两千户。
  1114年9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1115年初,阿骨打亲自领兵进逼长春州。由于此时辽兵防守空虚,金兵一举而胜,此城遂被金占领。
  金灭辽之初,承袭辽制,塔虎城仍为长春州。由于战争的破坏,塔虎城墙多处被毁,从现存的古城残垣断壁处,仍能看出金代修补过的痕迹。1150年,金州将长春州降为长春县,隶属于金上京会宁府肇州(今黑龙江省肇东八里城)。1185年,金朝撤销泰州,1195年,又在塔虎城置泰州,原泰州降为金安县,隶属于新设置在塔虎城的泰州。考古学界将这变更后的泰州,称为新泰州。新泰州隶属于金北京路临潢府。下辖长春、金安二县。为防御此时已强盛的蒙古之入侵,金东北路招讨司曾设在这里,于是,塔虎城又称为金朝的军事要塞。
  1211年,蒙古汗国发动大规模的对金战争。由于蒙古汗国征金之初,仅以掳掠财物为目标,攻下城邑后,并不带兵占领,所以我国东北境内勃海、辽金时期所建城郭,绝大部分在此时被摧毁,塔虎城也未能幸免。
  由于塔虎城地处松嫩两江交汇处,四周多泡沼湖泊,水草繁盛,是天鹅、野鸭栖息之地。辽代皇帝每年春季都来这里“巡幸”游玩,或在月亮泡、查干湖捕捉鹅雁,或在洮儿河、嫩江、松花江钓鱼,此等盛事即契丹语之所谓“春捺钵”。
  据《辽史》记载,每逢皇帝“春捺钵”巡幸之时,必携群臣、宫妃等众,从上京临潢府出发,约行60天,来到塔虎城,在达鲁古河或鸭子间凿冰捕鱼。当捕获第一条鱼后,即设“头鱼宴”以祝贺。由皇帝亲自放鹰捕获第一只天鹅时,又要举行“头鹅宴”以庆贺。附近的各女真部落酋长也应邀参加,边畅饮,边歌舞,春尽而归。“春捺钵”期间,辽帝也曾在此地接见北宋、高丽等国使者。此事在《梦溪笔谈》和《辽史》中都有记载。
  因有“春搽钵”之举,辽帝每年都要派人到女真各部强索海东青鹰。海东青鹰,经驯养可为人捕捉天鹅,产于濒临日本海的五国部。女真人为向辽帝贡鹰,常出兵与五国部厮杀,付出代价很大,同时索鹰的“银牌天使”也乘机勒索财物和污辱妇女,引起女真人的强烈不满。在辽天祚帝举行的一次头鹅宴上,天柞帝命女真各酋长依次起舞,完颜阿骨打执意不肯。天诈帝当时就要杀了他,枢密使肖奉先进言力劝,阿骨打才免遭杀身之祸。后来,正是完颜阿骨打起兵打败了天祚帝,灭掉辽朝。
  金初也承袭辽朝的“捺钵”之举,称为“刺钵”,或建”行宫”。金熙宗帝,也曾来塔虎城一带,在混同江(即松花江)渔猎。
  塔虎城,是吉林省境内保存比较完好的辽金古城遗址之一。塔虎城遗址对于研究辽金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在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很受重视。
  (五)乡土文化。
  (六)公共企事业单位情况简介。
  【八郎中学】八郎中学是一所三年制普通初级中学。开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劳技、健康等应开学科。八郎中学校园占地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生源所辖范围为八郎村、苏玛村、冷家村、陶克陶胡村、西上村、北上村、东风村、塔虎城村、黎明村、曙光村10个村。镇中学机构配置齐全,现有教师52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28人;县级教学标兵3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县级骨干教师13人。
  负责人:张福贵&&&&& 办公电话:2870036
  【穆家中学】穆家中学是一所三年制普通初级中学。开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劳技、健康等应开学科。穆家中学校园占地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生源所辖范围为穆家村、富岗子村、莫日格其村、青山村、三不管村、向阳村、羊营子村7个村。穆家中学机构配置齐全,现有教师45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21人;县级教学标兵2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12人。
  负责人:张伟&&&&& 办公电话:2890039
  【铁桥初级职业中学】它是一所四年制普通初级职业中学。开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劳技、健康等应开学科。校园占地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生源所辖范围为铁桥村、粮店村、腰窝堡村3个村。该学校机构配置齐全,现有教师32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21人;县级教学标兵2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10人。
  负责人:国金山&&&&& 办公电话:2895166
  【八郎中心校小学】八郎中心小学校是一所六年制全日制小学。按照上级规定,学校开设了语文、数学、历史、自然、体育、音乐、美术等应开的学科。中心校下辖八郎村、苏玛村、冷家村、陶克陶胡村、西上村、北上村、东风村、塔虎城村、黎明村、曙光村10个村。八郎中心小学校现有教师111人,其中本科28人,大专50人,中师33 人,小教高级30人,小教一级60人,小教二级21人。有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8人。“三率”达到100%。
  负责人:张立&&&&& 办公电话:2870036
  【穆家中心校小学】穆家中心小学校是一所六年制全日制小学。按照上级规定,学校开设了语文、数学、历史、自然、体育、音乐、美术等应开的学科。中心校下辖穆家村、富岗子村、莫日格其村、青山村、三不管村、向阳村、羊营子村7个村。穆家中心小学校现有教师45人,其中本科35人,大专10人,小教高级20人,小教一级25人。有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8人。“三率”达到100%。
  负责人:薛成国&&&&& 办公电话:2890040
  【邮电局】成立于1964年,办公面积为307平方米,员工人数3人,主要业务范围是:本乡内的邮政业务。
  负责人:张& 涛&&&&& 办公电话:2870004
  【信用社】成立于1956年7月1日,办公面积240平方米。现有员工人数是13人,主要业务范围是:存款、贷款、结算、储蓄业务。
  负责人:刘春峰&&&&& 办公电话:2870027
  【卫生院】八郎镇新卫生院始建于2006年,设诊室、药房、处置室、住院处。能开展一般的外科、妇科手术,有医、护、药、政人员16人。
  负责人:邓玉德&&&& 办公电话:2870033
  【八郎防保站】八郎镇新保健院始建于2006年,在职人员7人,主要负责全乡的儿童接种和妇幼保健。
  负责人:李& 国&&&&& 办公电话:2890488
  二、政府职能
  (一)政府及内设机构职能简介。
  1.镇政府职能。
&&& (1)党政办公室
  负责全面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时掌握和反映各方面重要动态;负责党委、人大、政府日常工作的综合协调,对党委、政府工作部署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党建、统战、武装、共青团、妇联工作;负责干部人事、行政、财务、信息、文秘、档案管理等工作。办公室主任:高太和办公室电话:
&&& (2)经济办公室
  负责编制本镇产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问题,为企业提供服务;培育和健全市场体系,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负责招商引资、统计、科技工作。办公室主任:华玉春&&&& 办公室电话:。
&&& (3)社会管理办公室
  负责民政、人口与计划生育、村镇建设、民族宗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劳动和社会保障、科教、文化、卫生医疗工作;负责其他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孙志强,办公室电话:。
  (4)财政所
  负责本级预算收支业务核算、年终决算业务、编制财务报表。负责本镇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及业务核算;负责镇财政专项资金和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业务核算及监督管理;兼管镇审计业务。办公室主任:王振&&& 办公室电话:。
&&& [党政办公室]
  (1)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主持党委工作,负责召集党委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对本乡镇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做出决策;负责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抓好干部的教育、培训、考察使用和奖惩;负责领导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武装、统战、群团工作。
  (2)镇长(党委副书记)
  领导乡镇政府工作,召集和主持政府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政府工作的重要事项;签署发布本级政府的决定和命令,组织指挥政府各项工作任务的实施;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3)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
  协助党委书记,主抓党建工作,具体负责干部的教育培训、考察工作;负责抓好武装、统战、工青妇等工作。主持召开本级人民代表会议;履行对政府工作的监督职能;主持政府换届工作。
  协助党委书记,主抓纪检工作和信访工作。
  (4)副镇长
  协助镇长工作,分管政府若干方面的工作。
  (5)副镇长
  协助镇长工作,分管政府若干方面的工作。
  (6)党委组织委员
  负责乡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负责党员发展、管理和党费收缴工作;负责人事管理工作和干部统计报表。
  (7)党委宣传委员
  负责乡镇干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负责组织乡镇党委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8)团委书记
  组织团员的政治、理论和法律学习;宣传和执行党、团组织的批示和决议;对全镇团员进行管理。
  (9)妇联主席
  负责乡镇妇女组织的建立和管理:代表妇女参加民主监督;保护儿童合法权益;开展妇女干部培训
  (10)武装部长
  做好兵役登记和民兵正规化建设;完成年度征兵任务;负责民兵武器配备工作;组织军事训练和战备执勤。
  (11)党政办公室主任
  负责党政办公室的全面工作;协调党委、政府领导工作,督促各部门工作任务的落实;做好各项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审阅各类文件材料。
  (12)党政秘书
  协助领导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参与制定各类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负责各类文件材料的起草和档案管理工作。
  协助主任做好办公室的各项工作;负责各类文件材料的收发、转递及机要文件的保密工作;负责党委、政府各类会议的通知、记录;负责文件材料的检查校对和印发;负责来访人员的接待工作。
&&& [经济办公室]
  (1)主任
  负责经济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起草本镇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好本镇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工作。
  (2)统计科员
  负责镇统计工作,搜集整理统计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参与制定镇经济发展计划;完成上级统计部门安排的统计调查工作。
  (3)科技科员
  负责组织协调镇科技工作,负责科技成果及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负责基层科技组织的建立,组织科技服务;负责科技档案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科技培训工作。
  (4)农业科员
  负责制定镇农业发展规划;负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多种经营;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农业生产的组织与协调、耕地管理及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负责镇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数据情况的统计汇总。
  (5)工业科员
  负责制定镇二、三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企业改革方案、技术改造和项目开发规划;负责企业的年检工作,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 [社会管理办公室]
  (1)主任
  负责社会管理办公室全面工作,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抓好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为领导制定镇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咨询意见,参与决策。
  (2)计生和科教文卫科员
  负责计划生育法规、政策的宣传贯彻和落实,计生干部的管理和培训;负责镇人口计划的管理、统计;负责一胎一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审批;负责计划生育服务工作。
  负责镇科普网络建设和科学知识的普及;负责镇中小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农民业余教育、扫盲教育;负责村镇文化建设;负责广播电视传输管理;负责爱国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3)村镇规划建设科员
  负责镇规划建设工作,指导各村搞好村屯的总体规划,做好规划的控制和审批工作;对镇工程项目实行规划和建设管理,依法查处违法建设行为;负责镇主要交通道路等基础设备的规划、建设及维护管理。
  (4)民政和劳动社会保障科员
  负责优抚和安置、救济救灾、拥军优属工作;负责社会福利事业和敬老院工作;负责基层政权建设;负责殡葬管理工作。
  负责开展劳动就业指导服务,发布用工信息;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情况统计;负责开展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负责镇劳动执法监察工作。
  (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民族宗教科员
  负责指导、协调、检查、督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推广综治工作先进经验;开展打击、取缔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负责组织镇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依法管理宗教活动场所,为领导处理民族宗教事务提供咨询意见。
&& [财政所]
  (1)所长
  负责财政所全面工作;负责向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预、决算情况;负责镇预算内、预算外资金以及各种行政性收费的管理;组织收入,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严肃财经纪律,做好财政监督。
  (2)出纳员
  负责财政所现金和银行结算业务;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保管财政所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
  (3)预算会计
  编制年度预算收支计划,做好年终决算工作;负责资金的筹集和分配,合理安排调度基金;做好季度、年度财务分析;负责会计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和管理工作。
  (4)财政科员
  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各项社会集资和收费工作;登记相关账薄;统筹安排使用预算内、预算外和镇自筹的行政资金;负责国家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2.内设机构及职能简介。
  (1)机构设置
  党委、人大、政府、纪委、武装部、团委、妇联、民政、财政所及各站办所:土地所、计生站、经管站、林业站、文化站、广播站、农机站、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水管站、司法所、劳动保障事务所、派出所。
  (2)各部门简介
  【武装部】 八郎镇武装部,人员编制1人,
  自武装部建立以来,充分发挥民兵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农田基本建设、防汛、抗旱、修路和植树造林等项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武装部工作也和其它工作一样,从单一的军事工作中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抓好民兵军事、政治和思想三落实的同时,充分利用基干民兵年轻力壮,知识广泛的优势,在为全乡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上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每年都为上级部队输送一定数额的优秀兵源。
  负责人:敖天山&&&&& 办公电话:2870023
  【团委】& 人员编制1人,辖1个团总支,29个团支部,共有团员825名。1986年以来,共召开团代会3次,举办各类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班30多次,涌现出的青年致富典型60多人,向上级输送青年干部2人。
  负责人:于德志&&&&& 办公电话:2870023
  【妇联】&& 始建于乡政府成立。现有在编人员1人。辖20个基层妇联组织,举办30多次全乡妇女致富技术培训班,培训面达到95%以上,涌现出各类致富典型40多个,充分发挥了妇女组织的职能作用。
  负责人:房丽平&&&&& 办公电话:2870023
  【民政】&& 工作人员1人,为镇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负责救灾救助,优抚安置、五保照顾、城乡低保、敬老院管理、基层政权建设。
  负责人:黄树忠&&&&& 办公电话:2870023
&&& 【财政所】&& 隶属于镇人民政府,成立于1980年11月,当时由4人组成,现有干部5人,人员体制为政府编制。主要负责本乡预算内外资金管理及分配,对行政和事业单位经费拨付及监督,对支农资金和农业开发资金的拨付、发放回收工作。每年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 负责人:王振&&&& 办公电话:2871366
  【土地所】&& 始建于1988年,当时土地所设所长1人,土地管理员1人,现已增至7人,属事业性收费单位。主要负责本乡的土地管理和建设用地管理。土地所职能设置齐全,科学管理,服务高效。
  负责人:朱玉祥&&&&& 办公电话:2871301
  【计生站】&& 八郎镇计生站隶属于八郎镇政府,它的前身是八郎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当时只有一名计划生育助理,后来按照上级要求,成立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办公室6间,占地面积168平方米,拥有三种医疗设备,对全乡计生工作实行微机管理,工作人员6人。通过努力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受到了县计生局的充分肯定。
  负责人:刘坤&&&&& 办公电话:2871084
  【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原名农经站,2005年10月乡镇及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时,改名为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编制7人。负责全镇农村经济管理,代管20个行政村村级财务。
  负责人:宁长顺&&& 办公电话:2871126
  【林业站】2005年定编为2人,主要负责全乡林业生产,协助乡政府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改造荒山荒坡。目前,全镇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7%。
  负责人:程长军&&&&& 办公电话:2870023
  【畜牧站】& 畜牧站现有职工9人,4间砖瓦房,占地面积160平方米。业务归县畜牧局管理,辖于八郎镇人民政府。
  畜牧站自成立以来,充分地发挥其职能作用,防疫队伍不断壮大,承担全镇33个自然屯的防疫、繁改和牧业开发工作。该站由于实行了“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大牲畜及各种疫苗注射密度每年均达到100%,口蹄疫免疫密度达到100%,猪禽各种疫苗免疫密度达到95%以上。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推广牧业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在全镇实施黄牛改良人工“冷配技术、四良四改”技术、科学饲养肉鸡技术,特别是黄牛改良人工冷配技术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负责人:林树森&&&&&& 办公电话:2870023
  【文化站】 成立于1988年,2000年后,定编2人,主要负责全镇农村文化建设,现有秧歌队4个,篮球队4个,基层文化活动室3个,远程教育接收站9个。
  负责人:王德顺&&&& 办公电话:2870023
  【广播电视站】& 八郎镇广播电视站其前身为乡广播站,始建于乡政府成立之初,现有职工4人,隶属于前郭县广播电视管理局,行政归镇政府管辖。主要业务是对全乡各村大喇叭的管护,负责乡有线电视的维修与安装。
  负责人:姚学庆&&&&& 办公电话:2870710
  【农机站】八郎镇农机站始建于1971年。为全镇广大养车户提供服务。近年来,加强了全镇农用车辆的安全管理,大大地减少了农机事故。目前,全镇共有大中小型农用机车5000多台(套)。
  农机站现有工作人员5人。
  负责人:吴喜和&&&&& 办公电话:2272450
  【农业站】& 八郎镇农业站自1986年以来,由原来2名工作人员发展到7名,服务项目也由原来单一服务转向多项型服务,十几年来,共推广了20多项科技成果,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每年都组织有关专业人员为农民讲课,培训人数达6000多人次,由于多年的培训,全乡农民受训面达95%以上,多数农民都能掌握两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
  从服务农民的角度出发,坚持农业技术、农用物资配套服务,培养专业村,建设科技示范园区,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负责人:张伟&&&& 办公电话:2870023
  【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始建于1990年8月,校址设于镇中学院内,现有在编教师3人。负责全镇的扫盲教育、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科技推广等成人教育活动。通过积极工作,现在全镇已全部扫除文盲通过上级教育部门两次验收;对成人实行技术培训率达100%。
  负责人:刘玉才&&& 办公电话:2870036
  【水管站】&& 八郎镇水管站,原名水利所, 现有工作人员7人,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人员性质属全民所有制合同制工人。隶属于县水利局。
  办公室设备齐全,窗口服务配套。主要负责全乡农田水利建设,搞好水利工程维修、整修,搞好水土保持,贯彻落实《水法》,负责全镇的大型机电井的建设与维护。
  负责人:张新方&&& 办公电话:2890066
  【司法所】& 隶属于镇人民政府,现有工作人员2名,主要负责法律宣传、民事纠纷调节、司法公正等工作,协同领导做好全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负责人:邢万成&&& &办公电话:2870023
  【劳动保障事务所】& 隶属于镇人民政府,成立于2003年2月,工作人员2名。属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负责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和培训信息等服务,做好全镇的劳务输出工作,保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负责人:马金生&&& 办公电话:2870023
  【派出所】八郎派出所现有公安干警5人,主要业务范围是:治安户口管理,打击、防范、管理、控制、服务为一体。由县市区公安机关直接领导的多功能战斗实体。
  负责人:刘凤威&&&& 办公电话:2870025
&&& (二)政府领导组成及分工。
  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刘永生:主持党委、人大工作,突出抓好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和创建高效农业区。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
  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郭光中:主持政府工作,主管经管站和财政所。
  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王香春:协助党委书记抓好党建、精神文明、人大工作。负责纪检监察、信访。分管组织、人事、宣传、团、妇、武、工会、老干部、统战、关心下一代工作,负责机关建设,联系党政办公室。
  副镇长孙殿林:协助镇长抓好农业工作,分管经济办、民政、统计、农业、德大代养鸡和防雹工作。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联系经济办公室、农业站、畜牧站、农电所、林业站。
  副镇长谷春良:协助镇长抓好政府相关工作。分管教育、文化卫生、综治。联系社会事务办公室、文化站、土地所、中小学、广播电视管理站、卫生院、防保站、司法所、派出所。
&&& 副镇长张国辉:主管机关后勤和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抓好房屋审批,联系村镇规划办公室、计生站。
  副镇长于凯旋:协助镇长抓好政府相关工作,分管全镇科学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主管劳动保障所。
  武装部长敖天山:负责武装部日常工作。
  组织委员隋金龙:负责党的组织工作。
&&& 宣传委员胡长安:负责党的宣传工作。
&&& 纪委副书记马腾:协助纪委书记抓好纪委、信访工作。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 &&信息中心 承办
地址:前郭县乌兰大街 909号 邮政编码:131100 电话: &&&&&
E-mail: Copyright@2007 吉ICP备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郭县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