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作曲以后可以成为在家办公soho一族族吗?具体要怎么学习?有什么较为标准的学习的流程吗?

Scott Young大概都是因为微博上一则内容为“怎样看待 12 个月内自学完成 4 年麻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如何高效学习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著名写歌人有哪些。 普通人怎样才能成为作曲人. 要学习些什么吗?有什么要求吗?_百度知道
著名写歌人有哪些。 普通人怎样才能成为作曲人. 要学习些什么吗?有什么要求吗?
作曲 如果只是流行 那自己哼唱一段旋律就算作曲 好一点可以用乐器做固定的和弦进行 跟着哼出旋律然后记谱或者录音编曲的话 也就是做伴奏这个视你 乐理和声学到什么程度 然后怎么去学习DAW软件的使用什么渠道学习怎样的编曲知识做多少扒带练习而定没有一定的事情一般有个有水平的老师教这些 从0开始学会是3年左右自学也是这些科目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普通人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需要懂乐器,热爱并有一定的天赋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在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是怎样的体验?
看以下各位大神辛辛苦苦写了这么多,我有些话一定要说给大家听。伯克利这个地方对于很多乐手来说真的是梦寐以求的地方。在美帝road trip的时候我溜进过伯克利的楼,也在某一个下午听过几个summer school students的ensemble的演出。那场是soul,我从三点左右进去一直到基本结束才离开。然后我就想,这个地方我来定了。Doesn't matter how long it will take. 也许22岁,也许25,也许30。以下两位大神的回复真心让我感动到哭,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辛辛苦苦写了这么长这么详细的答案,只为这个看似不自量力的问题。在此跪谢。如果我有一天能考去的话一定会当面感谢,但是很有可能我去的时候你们已经毕业。我不是喜欢音乐的富二代,所以只能当个准备充分的穷比……所以就像的答案中说的(非常感谢),梦想就是该干嘛干嘛。一步一步地走,我相信有一天会走到的。感谢所有人,也希望这个问题能帮大家找回一些曾经丢弃或即将丢弃的希望。Merci.
按投票排序
2014夏天我在伯克利参加了五周的夏令营,虽然与本科有区别,但由于认识了很多本科在读的朋友对伯克利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给大家解解伯克利神秘的面纱。看过之前片段的朋友可以跳到最后一段课业与感想。生活:七月十二号飞机降落波士顿,一下飞机就感觉一股湿气扑面而来,跟上海一样的。波士顿这个城市非常潮湿,夏天很热,暴雨都带不走的温度。
伯克利位于波士顿的心脏部位,从机场打的只需要12分钟左右。边临繁华的商业中心,美丽的查尔斯河,全波士顿房价最高的高级社区Old Bay,拥有各类精美而昂贵的小服装店,各类餐馆,冰激凌店,古玩店等。生活非常方便,学校对面是Starbucks, Dunkin’ Donuts, 乐器店,乐器维修点,越南河粉店等;步行距离三分钟就是地铁、CVS、电器店、寿司店、理发店、花店,步行五分钟就可以到波士顿最繁华的街之一——Boylston。十五分钟内有你需要的一切。
伯克利校区里有二十栋楼,全部都在步行距离内,最远的步行距离(从270 Commonwealth宿舍到98Henmenway Street)大概要走20分钟。但如果住在主宿舍楼(150 Mass Ave,160 Mass Ave),教学楼就在你的隔壁或是街对面或是负一楼。总体来说校区分布紧密,非常方便。
如果你住在150 Massachusetts,宿舍的每一层都有独立的练习室,一楼则是连着伯克利的主练习楼,不同的练习室分配有不同的乐器(钢琴、架子鼓、木琴等)。不过如果你是吉他手,还是建议你自买amp在家练习,你是永远都排不到练习室的。
如果你住在160 Massachusetts,也就是150隔一条小马路的新盖的高层楼,你吃饭就太简单了,因为伯克利的校食堂就在二楼和三楼。这里的食堂是自助式的,早餐六块五, 中餐八块,晚餐十刀。20岁以下的新生是必须要住宿舍的,同时必须在食堂买餐。不过不要担心,伯克利的新食堂饮食非常好,健康而美味,选择也非常丰富,花样天天变,绝对不愁吃腻。
如果你住在270 Commonwealth, 你离校区稍微远一点,但也就是多走3分钟的事情,并且在通往学校的路上有很多有趣的店铺。
学校和本地的Police有很紧密的联系,校区各处设置了多个紧急电话,有24小时值班的police,消防队离得也非常近。但波士顿是个大城市, 半夜出门还是最好不要一个人,如果一定要的话也要记得带上防狼喷雾。另外,波士顿过马路很随便,行人并不是很遵守交通规则。中国来的各位可能比较如鱼得水,如果是欧洲或者加拿大来的就会要适应一段时间了。
如果需要健身,伯克利宿舍里并没有健身房,但开设瑜伽课,舞蹈课等。小区附近也有付费的健身房,还没去过。若果想跑步,大概五分钟就能跑到查尔斯河,沿湖有自行车和跑步的分开的专用道,景色也是很优美的。如果喜欢划船,查尔斯河边也有提供租船的地方。
总体来说,这里的生活非常方便。学生:
伯克利是美国大学里国际学生比例最高的学校之一。同时,男女比例也非常失衡——3:1。在这里,你必须带着开放的心态去接收所有年龄、音乐能力、人格和种族的排列组合。我遇到了让我想断手重来的大神,也遇到了让我想狂砸增四度的脑残,但我记住了一点:我可以从每个人身上学到一点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可以offer的东西。
的确,第一第二年里,很多学生是来给伯克利送钱的。也许他们是好的乐手,却不见得是好的音乐人。伯克利的毕业率只有不到50。有的是半路就上岗,有的是过于偏科表演,完成不了文科(乐理)的要求。
依照2012年的统计,乐器的学习人数的前三位是吉他、声音和钢琴。帅哥美女都不少,但帅哥比美女多……可能是因为3:1的缘故吧。听说学音乐的一般气质都会好一点,但在伯克利真不一定,因为并不是古典音乐学院,所以什么鸟都有。只能说,这里的人大部分真的都很有趣。再加上音乐学生少有内向的,所以交朋友很容易。学生大部分非常nice。一定要社交。一定一定一定要社交。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强调社交的重要性,我只能再重复一遍:一定要社交。至于理由,我相信你一定懂。学生是这个学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的时候甚至比你的教授更重要。在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是抱着想以音乐为生的目标前来学习的,他们将来会形成你最重要的关系网。一定不能轻视。更何况,博客里有非常浓郁的Jam风气,也就是几个人凑一块儿个拿个的乐器即兴演奏。很多时候,乐队就是这么组建成功的。今天和你闲来无事jam的同学明天也许就是你乐队里的主音吉他。对了,Dream Theatre和Imagine Dragons就是这么认识的。小心大麻。(真的别碰。)入学考:
无论是夏天的五周计划还是全年的本科课程,入学时都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入学考试分为两部分:笔试和奏试。笔试包括听力和和声/乐理两部分。听力包括节奏,音程,和弦进程和绝对音准(两三题而已)等,和声/乐理包括辨认大小调,中古调式,最难只到次属和弦。整体来说,笔试部分只要练好耳朵和基本的和声还是很简单的。
奏试时间大概十到十五分钟,包括一首自己准备好的曲目,又是老师会要求第二首不同风格的曲子,视唱/视奏和即兴表演。伯克利非常注重即兴演奏的能力,因为每个人都会被分配到ensemble里,而ensemble是按照乐手的能力来排的,学校希望把拥有相近的演奏能力的乐手放到一起。我的建议是,准备曲目时选一首比较能体现技巧的歌。他们会告诉你选一首你最舒服的歌,但我知道的选了“舒服”的歌的人最后都没有非常好的评分。
ensemble和ensemble之间的差别除了学员的级别以外,教授的指挥至关重要。如果你的教授明显经验不够或心不在焉,立马到ensemble办公室去换一个ensemble。如果觉得级别太低了,也可以去请一个听到过你演奏的教授写一封推荐信,让你参加更高一级的课程。
(这次夏校乐理有5级,视唱练耳有5级,ensemble有4级。我的乐理和视唱练耳考到了第5级,ensemble在第3级。)
伯克利是一所很chill的学校,从老师到学生都较为散漫。没有什么不可能,没有什么绝对。只要你敢跑,敢问,敢不厌其烦地去烦别人。课业与价值:伯克利很贵。本科文凭若是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假设未能成功越级,未拿奖学金,设每学期选满课拿到16学分,一年不休假地上三个学期(秋春夏),你也需要2.5年拿满120学分毕业。算上所有学杂费,算上住宿舍的费用和全年的食堂套餐(你将没有时间浪费在交通和做饭上),你需要准备大概23万美元。这个价格有什么意义呢?经过计算、调研、讨论及思考,我得出的结论:伯克利只适合喜欢音乐的富二代和准备充分的穷逼。
一切能提前学的都应该在家里提前学。伯克利的头两年并不分专业,所有人上所谓的“核心音乐课程”,包括编曲, 视唱练耳,和声和音乐信息技术。同样,入学时有入学考,如果你够格,你就能跳课。跳课就意味着省钱,也意味着更早地认识更强的人,因为大部分人的理论知识与他们的演奏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你如果准备好了,到这里来,就是要认识最好的乐手,被选进最强的乐队,获得最好的机会。伯克利机会非常多,却只留给最强者。每一个教授都有着巨大的关系网,你若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认为你会是他们的关系网里值得拥有的一个环节,他们就会给你提供机会。但你如果没准备好,一如大部分,你就一定要知道你在做什么。在一个遍地才华的地方,作为芸芸众生里的一员你很难发现自己在任何一个领域是绝对的顶尖。接受这一点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至少对我这样的over achiever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接受。你要随时做好落选,被淘汰,被遗忘的准备—失败乃是常态。你若是怕了,累了,自信全无而再也站不起来了……恭喜你,你提前意识到了音乐这个行业不适合你。但当你将身段放到最低开始张开双臂拥抱一切的时刻,你就会发现这里有你想要的一切:你在一所全日制的音乐学校里,路过走过擦肩而过与你同样爱音乐的人,学着与音乐相关的一切,图书管里有你想要的一切乐谱和音乐书目,每一个教授都是职业的音乐人,电脑都带29寸显示频和49键MIDI键盘,在你住的楼上就有24小时开放的隔音练习室……你的每一项作业,都在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完整的音乐人。来到伯克利,你的任务只有进步。在我离开夏校的紧张,开始整理思绪后,我突然意识到了我的这五周过得多么幸福:没有别的干扰,没有别的责任,没有任何更大的诱惑—只需要音乐,只有音乐。我还有最后的半年。我会拼尽我所有青春给我的特权,拿到伯克利本科的录取证书。我已经想通: There is nothing else I can bear to do, there is nowhere else I can bear to be.------更新已经被录取啦~
多图高能预警,流量党马克回家再看吧-------------------------------------------------其实我本来是个理工男,不准备学音乐的,是在伯克利的体验改变了我。我跟楼下Sherry Li的经历非常类似,不过我什么都是比她早一年~昨天中午刚跟伯克利的校长Roger Brown共进午餐,看到了这个问题,怒答一下~我初中和Sherry Li都是在南京外国语学校(那时候我们都没怎么玩音乐,也不认识对方……)高中我来到波士顿附近的Belmont High School(昨天得知伯克利校长就住在Belmont,他的孩子原来也在那个高中!)波士顿是一个文艺气息很浓的城市,到处都有各种艺术演出。在高中的时候我才了解到伯克利,于是在2013年的时候参加了暑假的Five Week。关于Five Week的体验Sherry Li在她的答案中已经讲的很详细了,我来主要介绍一下City Music以及本科的学习体验。在参加了Five Week之后我得知了波士顿本地的高中生可以免费课后参加伯克利的City Music课程,于是就报了名。高三那年每周两次风尘仆仆坐车进城上课,有乐理课,乐队排练和一对一小课,我分在等级高的High School Academy里,都是伯克利的教授上课(等级低的Mentoring Program是由伯克利的本科生作为社会服务来上课)。我的同学大都来自Boston Arts Academy(BAA),一所在伯克利旁边的公立艺术高中,一大半是黑人,因为City Music的初衷是照顾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给他们机会免费上专业的音乐课程。在City Music的体验就是,大家很亲密团结,因为总共就几十个人,就像一个大家庭,很多在BAA的本来就是高中同学。每个星期上课,排练,经常要参加波士顿市内公益性的演出。我当时才开始弹爵士钢琴,就被分到了Jazz Ensemble。乐队里都是各种黑人大神,生来就是玩爵士的,我感觉压力很大,不过大家都特别友好,老师也很有耐心,慢慢我就跟得上了。乐队每周两个小时的训练就是排练曲子,老师每个学期选取十来首Jazz Standard给我们练习,并且指导每一个乐器弹好自己的部分。看过《爆裂鼓手》的人应该对这种排练方式比较了解,当然伯克利的老师都是和蔼可亲的,几乎没见过发火的时候(有一次周末就要演出了结果周四排练好几个同学没来老师很生气……)City Music的乐理课非常随意,学生分为几个难度的课,不同的老师上课。教的都是爵士乐理,如同伯克利本科的Harmony课程。在我所在的乐理4级课上,大致教授伯克利本科课程Harmony 3的内容,讲授关于Modal Interchange和Chord Scale的理论知识。不同与本科的Harmony课程,City Music的乐理课是结合演奏进行的,在学期的结束,每个同学要写一首曲子并和课上的同学组成乐队来演出。最后我为了向美国同学们宣传中国文化,写了一首古风的歌,表演的时候吹笛子演奏旋律,后面是课上的同学进行乐队伴奏。(爆照了还不点赞?!)City Music的一对一小课和伯克利本科的差不多,一节30分钟,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教学的曲目,或者辅导乐队里的曲目。30分钟很多时候根本不够用,回家练的时候会有很多问题,可以发邮件问老师。我的老师是一个韩国女老师,伯克利本科,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是伯克利的第一个韩国老师(伯克利的韩国学生太多了!)很多伯克利的老师都是这样的背景。City Music一年的学习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在准备伯克利本科面试的时候,我的钢琴小课老师指导我弹考试的曲目并且为我写推荐信。在面试的时候说到自己是City Music的学生,面试官就感觉我是Closely connected to Berklee,大大增加了录取的把握。最后拿到录取通知也是顺理成章。City Music大部分同学都去了伯克利,可以说是伯克利音乐学院附中吧~很多同学甚至拿到了全额奖学金(我没有美国绿卡没资格QAQ),也有的同学最终选择了别的学校,没有走上专业的道路。可能因为City Music里面大多数孩子的家里都比较穷,如果拿不到全奖,都不希望孩子去学音乐吧。我这张录取通知书被人偷去微信公共主页发学校宣传了,算了破罐子破摔吧……于是14年9月,我开始了在伯克利音乐学院本科的学习。其实本科和Five Week的体验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就是同学都是成年人了,课程变多变丰富了,而且同学的压力大了。一个Five Week夏校五千美金的学费,很贵,但是也就一个月,跟出去旅游一次也就差不多,同学基本都是来体验生活的,所以就很轻松自在,像Sherry Li描述的那样天真烂漫。但是大学不一样啊,一年才上课7个月,就将近4万刀的学费(好像比很多私立大学还便宜啊),住宿舍的话还要加上17K的生活费,住外面也省不了太多,学校在市中心房租物价都贵。不要说对于我们这种换算汇率的国际学生了,大部分美国本土学生也都是承受不起的。中国学生大多数都是土豪(我不是),而且都是独生子女,而美国同学尽管有政府补贴的助学金,但家里都好几个兄弟姐妹,父母也没有在子女身上不惜一切成本投资教育的文化传统,所以真正压力大的都是看似幸福的美国本土同学,担心毕业之后收不回上学的成本。有不少同学在上了一两个学期之后,都因为经济原因退学了或者转去别的大学读别的专业。在伯克利,学校没有医务室,但是有非常完善的心理咨询,因为压力而焦虑忧郁的人太多了,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有的人也许能够成为大明星,也有很多人最后只能去Guitar Center卖乐器……这就是音乐学院和普通学校最大的区别。如果你学的是计算机,那么你知道自己毕业之后会去IT公司工作当个码农什么的,拿着稳定而又丰厚的薪水,虽然也会很累,但是自己对未来是有把握的方向的,知道只要好好学习,自己未来的道路是有保障的,不会跑偏,而在音乐学院,一切都是不确定。音乐这条道路,就像知乎一样,充满了偶然性,很多很努力的人也许会一直默默无闻,很多抖机灵的人可能就一下子成了红人。伯克利的学习氛围是怎么样的?简单来说,就是认真的人特别认真,不认真的人特别不认真。每个人来伯克利的目的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为了给自己的音乐生涯镀金,有的人为了学习技术知识找工作,有的人为了成为大明星,有的人为了方便进入乐队,还有的人纯粹是因为爱好而来。伯克利的学生各种年龄都有,最小的有十六岁就被录取,最大的有六十多岁的。有十分之一的学生已经拿到了别的学校的本科学位,因为对音乐的执着喜爱而进入伯克利学习以圆学音乐的梦想。伯克利的学生,不同专业之间的生活学习态度有着非常大的偏差。如果是表演专业的,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社交上,对GPA之类相对没那么在乎,因为成为一个歌手或者乐手很重要的就是要在圈里有着很好的人脉。如果是偏技术性的专业,比如录音工程,基本上都是学霸,因为学到硬技术,去哪里都有口饭吃。专业在进学校的时候是未定的,一般人在经过一两个学期的Core Music公共课学习之后确定专业方向。在伯克利共有12个专业:Performance 表演,所有乐器的包括唱歌都在这里面,所以别听人胡扯什么“我是伯克利钢琴专业的”,那都算在这个里面Songwriting 流行作曲,想成为大明星的都学这个,俗称“唱作人”Composition 传统作曲,我还没见过有人学这个。学这个绕道隔壁NEC,或者其他什么一堆古典音乐学院吧Jazz Composition 爵士作曲,这个牛逼,伯克利招牌专业之一,毕竟是全世界第一所开设爵士乐的学校Film Scoring 电影配乐,我准备学的就是这个,非常专业化方向性的学习,毕业了去洛杉矶混吧Contemporary Writing & Production 传说中的编曲,这个专业能学到非常多的东西,各种风格的都能玩的溜Music Production & Engineering 录音混音,民工专业,要申请面试才能进Electronic Production & Design 电子音乐与音效设计,码农专业,也要申请面试,我也想学不过好难考啊Music Education 音乐教育,其实就是中小学老师,毕业了能拿麻省教师证,国际学生别学这个,浪费钱Music Therapy 音乐治疗,出来当什么心理医生之类的都有,偏医科的专业,学的人少,我不太了解Music Business 音乐商学,听说这个来钱,出来去唱片公司,经纪人什么的,但学的基本上是商学法学,和音乐没啥关系Professional Music 大杂烩,想选啥课选啥课,除了那两个IT专业的选不了,出来给你一张Music General的学位,爱干啥干啥去。加下划线的那五个是伯克利的招牌专业,也就是你很难在别的学校学到的。现在知道为什么伯克利不参加排名了吧,因为各个专业之间差别太多,还有些专业名字没别的学校有,你说怎么排?当然以上是我的理解,不客观,要看官方是怎么解释这些专业的,点这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Minor,比如什么游戏配乐啊,乐器制作啊,还有很多liberal art的,比如英语,心理学,居然还有哲学!学位分为两种,Degree和Diploma。Degree就是本科学位,Diploma是一个文凭。在伯克利有不少已经上过大学的人来重新念大学,这些人一般是Diploma,而高中毕业直接来的学生一般是Degree。中国人基本都是Degree,国内认学历嘛没办法。要想读研的话那肯定得是Degree了。对于技术性的专业,获得一个Degree对于找工作至关重要,而表演性的专业,有没有Degree相对就没那么重要了,也没见过哪个歌手是因为学历而不是歌曲而出名的。伯克利只有50%左右的毕业率,除去第一年上完就转学的,不毕业的基本都是提前找到工作或者签约公司而退学的。在学校里Degree和Diploma有啥区别呢?Degree有文化课,Diploma没有。我们来看一下,举个例子,MP&E这个民工专业的毕业要求整个学校的课程分为四块:Core Music 不管什么专业都得上得公共必修课,包括:一对一乐器小课,乐队,爵士和声,视唱练耳,古典和声与对位,指挥,编曲。这部分的所有课都是可以Test out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基础足够好,这里面大部分课都可以考掉跳过,省下好多学分啊,既省钱又可以早毕业。因为City Music学了一年嘛,对伯克利的各种和声用法什么的都了如指掌,所以这部分直接Test掉了一大半的课换了17个学分,爽啊!(啊对了伯克利的视唱练耳课是用首调唱五线谱的,直接击溃一大帮学院派新生)Liberal Arts 文化课,只有Degree的才要求,其中必修的包括“艺术家的培养”,音乐软件,英语,音乐史,数学还有职业规划,剩下的都是选修的,理科要求几门课,文科要求几门课,就这些了。如果你有别的大学的学分或者AP,这部分也是可以换掉的,我高中的时候考了5门AP5分,所以一下子换掉15个学分,相当于一整个学期啊!伯克利的文化课,除了那几个音乐相关的,都挺水的,伯克利说既然我们是个音乐学校,也请不起太好的化学老师,你去隔壁那几个大学学化学吧,于是就跟波士顿地区的其他几所文理学院联合起来弄了一个可以互相选课的系统,不嫌麻烦的话就可以去跑去学别的文理学院的文化课。Major Requirements 每个专业的专业课,这部分才是精华啊,而且好多课都太有意思了。上什么专业就要有专业里面的一些必修课,还有一些选修课,非常具有专业性,比如民工专业的学了你就可以熟练地玩(kai)混(wa)音(jue)台(ji)了。Electives 选修课,还有一些学分花不掉怎么办,可以乱选,爱选啥选啥,民工专业的一想,哎呀,我不能只玩(kai)混(wa)音(jue)台(ji)啊,我还想装个逼学点什么爵士作曲之类的,没问题你可以选爵士作曲专业的一些基础课,就是这么任性。爵士作曲专业的要是想玩(kai)混(wa)音(jue)台(ji)呢?不行,学校就那么多混(wa)音(jue)台(ji),只够混(wa)音(jue)专业的人用的,轮不上你,谁让民工专业需要申请面试,爵士作曲想上就能上?除了第一个学期的课是自动安排(一般都是Core Music反正都要上的也没得选),剩下学期的课都是自己安排的。这点相比许多大学具有很高的自由度。有人喜欢先上了专业课,最后两个学期再慢慢补文化课毕业,也有人喜欢先把文化课上掉,后面专心学专业课,来跟我一起念,有(bi)学(ye)分(zhao)就(bu)是(dao)任(gong)性(zuo)!选课是一门战斗,好的课好的时间段好的老师大家都在抢,因为选课而撕逼的大有人在A: 刚刚你报上了Acoustic么?B: 好险,最后一个位置被我抢到了。A: WQNMLGBD劳资抢不到就因为你这个魂淡!………………那么上课是怎么上的呢?一般都是十几个人的课,个别讲座的大课七八十个人……Core Music和Liberal Arts的课一般是这样的Core Music和Liberal Arts的课一般是这样的乐队课一般是这样的玩(kai)混(wa)音(jue)台(ji)的课一般是这样的现在知道了吧,为什么玩(kai)混(wa)音(jue)台(ji)的专业这么热门,因为看上去实在是太吊炸天了。在伯克利学生心中,民工专业的学生是这样的:玩(kai)好混(wa)音(jue)台(ji),成为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悲观点说,伯克利没有校园;乐观点说,整个波士顿都是伯克利的校园。这么多红色的都是学校的房子,但是除了几栋最明显的,其他都跟别的房子长一样,看不出来。主要的教学楼:150 Mass Ave这栋楼(右边旗子)里面主要是教Core Music以及部分专业课。这栋楼(右边旗子)里面主要是教Core Music以及部分专业课。左边白色的是伯克利的演出大厅,内部是这样921 Boylston St这栋楼是学生活动中心,以及大部分乐队的课,还有招生办公室,也有一个小的演出厅,我前面吹笛子的那个照片就是这里面的演出厅。这栋楼是学生活动中心,以及大部分乐队的课,还有招生办公室,也有一个小的演出厅,我前面吹笛子的那个照片就是这里面的演出厅。1140 Boylston St这栋楼里主要是一对一小课的教室,因为学生非常多嘛,所以要一整栋楼才够用。一个教室得摆两个三角钢琴吧,学生一台,老师一台,自己算算。楼下也有演出厅,楼顶是校长办公室(昨天参观好气派呀)这栋楼里主要是一对一小课的教室,因为学生非常多嘛,所以要一整栋楼才够用。一个教室得摆两个三角钢琴吧,学生一台,老师一台,自己算算。楼下也有演出厅,楼顶是校长办公室(昨天参观好气派呀)7 Haviland St这栋楼基本都是文化课,然后还有Muisic Business和Therapy的专业课。还有几栋小的,就不说了……住的是怎么样的呢?伯克利大多数学生都是出去租房子的,我现在大一先住宿舍。我运气很好被分到了霸气的新宿舍楼160 Mass Ave!一楼是大堂,二楼三楼是食堂,四楼是琴房和健身房,五楼及以上是宿舍,怎么感觉住的是酒店啊……啊喂!这楼不是一张纸!是三角形的!啊喂!这楼不是一张纸!是三角形的!房间里面是这样的:随便找的别人的图啊,我宿舍有点乱不拍了……我住15楼,每天都可以看日出日落啊好美!日出日落当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有这么好的运气的,如果被分在了270 Commonwealth Ave,老房子没空调,那么每天上课吃饭还得走路10多分钟……波士顿冬天可是好冷的啊!食堂是这样的,长得就像一把吉他,就在160新楼里面,之前老食堂在150,比这个小很多破很多……学校越来越有钱了好像又准备盖个新楼什么的……吃的嘛……自助餐品种挺丰富的,质量嘛,见仁见智……如果住宿舍是包括了全部伙食的,少吃一顿亏一顿……既有像我这样几乎顿顿吃学校的,也有像我室友那样几乎不在食堂吃的……(他有钱任性)在921旁边还有一个食堂,专做亚洲菜,其实就是寿司,面条什么的,味道还不错啦(当然要以美国的亚洲菜标准来看),还有两个小食堂只做做三明治沙拉什么的。大部分学生的作息非常没有规律,熬夜学习打游戏party什么的都有,跟室友没矛盾就行了,不要随便去评论别人的生活,作为音乐人,大家在生活上都是非常宽容的,不管多二的人和事,只要不打扰别人,都可以归结为“有个性”,不用担心别人指指点点什么的,这点美国的大学和社会对于不同文化,个性的包容性就比中国要好很多。我这种晚上12点准时睡觉早上8点准时起床的在这里简直就是变态……!--------------------------------------------下面剧透一下昨天跟校长吃饭的事儿~这个和校长共进午餐的机会是学生申请然后抽奖获得的(我怎么一直运气这么好,除了没拿到奖学金)特意谈到了伯克利在中国的发展什么的。伯克利在中国最大的知名度就是校友王力宏了吧,校长也知道这回事儿,特意夸了王力宏,感谢他的知名度对伯克利招生带来的贡献……他还希望什么时候王力宏能回到伯克利来个专场表演~据校长说伯克利目前准备和国内的北影,上音和星海进行合作。北影主要就是电影音乐方面,上音是爵士乐,然后星海是流行。具体什么东西我也不了解,也没法告诉大家什么,但是肯定的是,伯克利在努力向中国发展,这么大的音乐市场,这么多音乐人才,肯定是要抓住的。这两年扩招中国学生,中国大陆申请的,水平过关的,不论英语水平如何,很容易录取,所以想申请的同学赶紧抓住机会!与一般的音乐学院申请流程不同,伯克利对于申请者的要求,其实基本就是,会弹乐器(唱歌也算),会说英语,弹到什么水平,说到多流利,没有硬性要求。申请分为试音+面试两个部分,加上寄高中成绩等材料。在申请的时候不需要填报专业方向,但在面试的时候很可能会问你想学什么专业。伯克利对于录取的考虑是非常综合的,任何一方面出色都有可能使得你被录取。有的人弹曲子特别出色,有的人即兴特别厉害,有的人耳朵听感超凡脱俗,有的人面试特别会吹牛逼……当然这样也很主观,很多很牛逼的人被拒了,很多很水的人莫名其妙就考进了,目前全球的录取率在30%左右。很多人问试音考什么?和传统的音乐学院考试不同,伯克利只要求准备一首5分钟之内的曲子,不限风格不限难度,但必须是你最爱的曲子,要对于曲子有感情。可以弹自己原创的曲子来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但是同时也必须弹一个别人的曲子。在弹完这首曲子之后,会有即兴演奏的部分,不同乐器即兴的内容不同,老师会给一个要求,比如老师弹一个和弦进行,在上面即兴旋律之类的。即兴过后是视奏,考前15分钟练习,考试时弹。对于钢琴,视奏有传统的双行五线谱,也有单行的Lead Sheet,要求学生会读和弦谱。视奏结束会有一些练耳的考核,对旋律和节奏的Call & Response,在自己的乐器上完成,没有对唱名法等等的要求。试音很快,不会超过15分钟,然后就是面试。面试也是全英语的,你需要告诉伯克利这两个重点:我能从伯克利学到什么?我能为伯克利带来什么?伯克利是一个很多元化的学校,越有特色个性的学生越受招生官青睐。对于作曲方面的申请者,可以向老师提交自己的作品,最好是Youtube或者Soundcloud的音频链接。伯克利相信通过试音和面试,而不是写Essay和标准化考试成绩,能够对一个申请者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SAT和推荐信可以提交,但是不硬性要求;托福好像是要求的,但是貌似也没有分数线的要求。英语不好没关系,到学校有专门的ESL课可以赶上来的,不过就是浪费了几个学分……另外,入学是需要提供高中毕业证的,高中都读不完的,怎么能上大学!至于奖学金,那就当彩票吧,看运气而已~【本人写的答案与专栏,若需转载,请私信授权并按照每千字100元的标准收取稿费,有违必究】
是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当代写作与制作专业的大二学生。他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关于在伯克利的见闻。决定帮学长分享出来啦~\(≧▽≦)/~马来西亚Audition"梦想就是该干嘛干嘛"
我是在2012年考的Berklee。这所传说中全世界流行音乐的最高学府,其实我还是在2010年才从我身边的一个在工作室做编曲的朋友口中听说到。他是我的老乡,也是我半个流行乐(爵士乐)入门的老师。跟我,有点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所学校,确切来说, 是他的音乐梦想。而我当时,只是个在集大和他工作室之间两地跑着帮忙录音的酱油学徒。在跟他无数次瞎侃之后,我决定:“有生之年”,一定要去试一试!不是因为我喜欢美国,而是因为从我耳中了解到的Berklee实在太诱人,太美好。它就像是一个音乐爱好者的天堂。 你能在那找到任何想听到的唱片和想看到的谱子,你也能在那找到任何一种音乐类型的课程,更重要的是,你兴许得以在那结识到更多的“同类”。我感到热血沸腾。那一瞬间,从前听别人说到的诸如“学音乐还是要出国”啦,“美国的流行乐多么完善和发达”这样的至理名言我深信不疑,不管它们是真是假,我把它们都变成一种在心里支持我勇敢前进的声音。
2012年初,我去了北京——为我的Audition做准备。我知道与其呆在厦门小小的角落里闭门造车,还不如迈出一步到拥挤的大北京去,那里的天空,画面更为生动。我要为后面的“冒险之旅”做个“过渡”。
走时,父母亲没说什么,只是看着我,叫我要好好学会照顾自己。然后我一人上了从厦门到北京的火车——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不像选秀节目里那些选手们在台上谈到自己音乐学习的经历那般可怜。与父母较劲要学音乐的那段日子不是没有过,可那早已过去。虽说那时的我还没能打开到美国学习音乐的门,但已我心怀感激。
在北京的半年,我遇到了好多有趣的人和事:患难与共,跟我打赌要去了美国就给我买飞机票的搞笑印度室友Abhi,心照不宣各自为出国留学努力准备,相互照料的双十高中好友李怡沁,教我钢琴和作曲基础的美国乐手Jason,还有一帮在北京大小Live House里认识的爵士音乐爱好者,他们有的是传统音乐院校的在校学生,有的是已经在各行各业里的工作的发烧友。那会儿,我每周都会在豆瓣同城搜索北京的live show,只要是有兴趣的有空闲了我都会去。也在那段时间里,我了解到爵士乐在国内资讯和教育方面的匮乏和局限。
Berklee的面试在全世界都设有考点,然而由于时间不足的关系,我错过了在北京的那场考试。北京那场考试的当天,我陪着一个弹bass的朋友到德威学校面试——Berklee教师面试团在北京面试的地点。那是一所贵族学校(幼儿园到小学),全是外教那种,王菲和窦唯的女儿之前就在这个学校读。我和朋友拿着乐器进了像个小庄园一样的学校,心情十分忐忑。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到处东张西望。看着朋友神情淡定地进了考场,我比他还紧张。想到自己几个月后,也要面临同样的面试,而且是在马来西亚!我就激动不已。
时间过的很快,我踏上了去马来西亚的旅程。第一次出国,不为别的,只为考一个学校。这样笃定的心情,不知是给我的运气加了分还是扣了分?然而奇怪的是整个马来之旅意外的顺利啊(嗯那时的马航还没出过事)。我下了飞机,联系了之前在国内大学认识的一个朋友阿明,她在马来读研。她很热情,以致在马来逗留的两天时间里,我都住在她那。
考试那天,我早早地到了面试地点——Berklee 在马来的姊妹学校,一栋很普通很不起眼的教学楼。我拿着可乐坐在学校旁边的麦当劳等待面试,有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感觉。我掐着表,时间到了!我到了学校,他们把我安排进一个20平方左右的琴房热身,里面有鼓和键盘。学校的志愿者(学生)递给我一份谱子,示意我这是考试会抽到的视奏内容(音乐院校用来考察乐手看谱子弹琴的能力)。过了10分钟,他敲门进来让我到另一间房间去考试。我推开门,两个身材高大的外国面试官走过来跟我握手,后来我才知道他们都是Berklee乐器部的很有声望的老师和乐手,一个是小号手负责跟我面试,一个是钢琴手负责用电脑记录考试情况。我简单地做了自我介绍便开始弹我准备弹的曲子。面试的过程出奇的轻松愉快,感觉像是边聊天边结束了考试。我选了一首爵士钢琴的曲子和一首自己写的弹唱英文歌。和考官互动的环节让我感受到国内考试和国外专业考试的不同,相较于国内的音乐面试,他们侧重于挖掘和发现学生的潜力,所以他们要让学生尽量做到完全放松。一个短短15-20分钟的Audition,他们便能从中了解到你是否值得给予奖学金,并决定奖学金分配的多与寡。
我带着如释重负的心情回到了北京,几个月后我收到了学校寄来的录取信。后来,我在Berklee遇到了那个曾陪他在北京考试的哥们儿,发现,我们都住在离学校不远的同一栋公寓楼里面。
录取后,朋友们得知我要去美国读书,陆陆续续有很多人向我咨询去美国音乐要怎么考。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但一路走来我也都做了该做的事。自己联系学校,自己找老师,自己打零工。看到那些在梦想的路上踌躇不定却总是渴望别人帮忙的人,我真想告诉他们:“其实,梦想,或许就是该干嘛干嘛。”第一次合奏课 "真正的门槛在学校里面"
来到Berklee,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有很多。波士顿是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城市,若单看那些历史悠久的建筑外观,你一定会觉得那些个所谓名校的气息如出一辙。但我想,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自己的文化。Berklee就是一所有着自己特殊运作模式和人文气息的学校。全校80%的学生是国际学生,虽然里面韩国人的比例稍大一点,但其他的全是来自世界各个地方不同肤色的学生和音乐人。音乐的水平也有高有低,并不像大家想像中的进了这个学校的人就非常的厉害,因为每个人专攻的方向都不大相同。音乐是个很广阔的世界,有的人是弹流行的,有的人是玩乡村的,有的人是搞金属的,有的人是做电子的,有的人是爵士或融合乐都能胜任的。然而即便是这样,学校也有自己对于专业的评判标准。其中最能说明音乐人综合能力的就应该就是合奏课了。
合奏课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玩乐队”。它讲究乐队的配合和编排,也能给予每个乐手自我发挥的空间。我的第一个合奏课说来十分有趣。不瞒大家,我在来到Berklee之前从未与人组过乐队,也许是由于在大学时没有找到水平相当和兴趣相投的人,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人自玩自嗨。所有的学习都是通过耳朵和谱面的音乐。
第一次上五人合奏课的时候我别提多紧张了。乐队成员里有两个是白人,一个是高年级的吉他手一个是除了我之外的另一键盘手,鼓手是黑人,老师弹bass。我看着钢琴上不完整的谱子不安地看着老师,说:“老师,这是我第一次跟乐队玩band,我以前都是是按谱弹,没有做过即兴练习,我们是否要……”还未等我说完,合奏老师就瞥了我一眼,带着坏笑说道:“We will do everything today!” 我当时真的哭笑不得,只得厚着脸皮不管三七二十一弹下第一个音。几个轮回之后,我发现合奏课真有意思。即兴也不像我想像中那么难。而且solo的时候就是大家见真章的时刻,我可以了解到每个人的音乐层次,某某喜欢弹布鲁斯,所以他的句子自然而然地流露出那些东西。某某的爵士乐功底深厚,所以他弹任何东西都是信手拈来。此外,你甚至可以从一个人的即兴乐句和音乐里发现他的性格:有些人深沉内敛,有些人热情奔放,有些人跳跃且出彩,有些人则保守而平平。音乐是玩出来的。它不是数学,也不是任何理论能够诠释完整的。
在学校混迹一段时间之后我终于了解到,学校里资质平平和牛逼轰轰的人都大有人在,艺术的海洋太大。那些真正厉害的人大概只占学校人数的15%,他们要么是古典底子深厚的人,要么是从小在教堂长大虽不懂乐理却天赋很高的人,仅凭耳朵就能弹出你要的音乐,还有就是那些极赋创意和想法的人。最可怕的是这些令人仰望的大神们在入学后所获得的资源和对音乐投入的时间都要比常人要多出很多。也许我在校期间一个月才能接到一个演出或是别人的project,但他们几乎每天都有人争着请他们做演出和录音,来自学校的邀请和个人的邀约都不断,他们从中所获得的经验和宣传效应可想而知。很多人都认为,能到Berklee读书真好,或是“哇你考上了Berklee好厉害”,然而学艺的人会知道,真正的门槛其实在学校里面,而不是外面。我的奇葩室友"改变从这里开始"
说到在美国遇到的奇人异事,不得不谈谈我的室友。
“奇葩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但我想先从他的那些奇葩的经历说起。他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编程,跟我一样是念过了大学才来的Berklee。虽然本专业不是音乐,却是为数不多拿到Berklee75%奖学金的中国人。他大学辍学到剑桥读过一年书,在北京跟艾未未当过学徒做了一年的装置艺术,在北电学了导演,期间还跟方大同一起做过演唱会!Blur乐队的主唱Damon在北京做专辑时他居然还一起参与过专辑的制作。我听完他跟我说这些时以为自己遇到了江湖骗子。对其“泡沫”式的经历将信将疑。乐如其人,他的音乐和创作跟他的人一样带着强烈的炫耀色彩,偶尔显得令人难以琢磨。我不知道应该怎样跟这样的人接触,坦白说我以前没遇过这样的人。并非因为他是那种看似疯癫的“艺术家”性格,更重要的是我们来自于全然不同的“系统”(家庭教育背景和价值观)。我只是觉得,跟他一起聊音乐还算开心,也总是能从中听到不少的新鲜事,学到一些原本我听都不爱听的东西。
有时他在说到别人的问题时毫不留情,似乎没有一点情面可讲。过去我总觉得自己在外人看来是个比较自我的人,学习艺术的人难免在常人的生活里显得是个怪咖。可跟他相比我觉得自己真是再“正常”不过了。他常常在琴房里跟人谈笑风生,然后又跑到我的琴房看看我在干些什么,接着冷不丁非常严肃地说一句:“诶,Herbie Shen! 你这样弹不没劲吗?”(Herbie是他给我取的外号,原因是我第一学期跟他一起做过一首爵士大师HerbieHancock的曲子,他觉得我给他配的旋律不错)我不知回答什么,然后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然后没聊几句他就坐了下来,噼里啪啦弹了一堆乐句,不假思索地。蛮好听。我站在那看着,说:“你这段有些地方我觉得怪怪的,是不是错音了。”他说:“可能吧!但我不care。关键的你是要射观众一脸!Herbie!” “哦。”我无语地应道。他总会接着问:“你这人不“没劲”啊,为什么你弹琴要这样呢?”然后空气瞬时就凝固了。
有时我刚做完一个project,他又过来找我。我问他:“这是刚布置的Bossa Nova律动啊,你听听看做得怎么样。”
我放了他听……他听了一小段就说:“停停停!嗯……你这边这个做得不对……”然后跟我说这个地方的节奏切点应该怎样怎样。然后又说:“你听东西还是听得太少啊。”
“还太少?”我不解地问。
“嗯。你还没不清楚一个对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
“对的声音?”
“Bossa有它最重要的那些点,你得把它做出来啊。诶我告诉你你别再听华语音乐了。我给你听点真东西吧!”然后两个人抱着Mac笔记本电脑,插上音响,嗨一下午。
那段时间,我决定要把美国从60年代爵士和灵魂乐兴起的音乐风格到八九十年代的流行都听一遍。跟他相比我的聆听量真的太匮乏了,我要补上这块空缺。
一天,我正在房间里做作业听歌。他跑过来跟我说:“Herbie,跟你商量个事。”
我说:“怎么?”
他说:“你从大房间搬出来行不行?我们这可能要搬进来另一个人。”
我心里咯噔一下,不解的说:“可是咋们之前看房子的时候就是找的俩个人的公寓啊。”说实话,他让我跟他一起住时我对他还不是很了解,而且我的床很大,小房间根本放不下,搬到小房间自己的活动空间就只剩一个过道了,他不是不知道。
他解释道:“我跟你说,这个弹bass的巴西哥们儿人很好,我跟他一起考的试。他也拿了75%的奖学金,我上回说考试时我帮他伴奏的就是他。那bass弹得……他家很穷,全家都住在教堂里,他连25%的学费都给不起。最近他在申请全奖,前几天他在纽约肯尼基音乐厅跟青年乐团演出我还去看了他。这个人对我来说很重要!Herbie……”
我默不作声。 过了许久,说:“好吧。”
第二天我就搬到了隔壁的小房间。我真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这样的人,全家住教堂?都在肯尼基演出了,连那25%的学费都给不起。这是真的吗?
我等啊等,一学期过去了。传说中的巴西哥们儿没有来。
我呆在窄窄的小房子,我的心里有点憋屈。他现在住的是我的房间!都是父母亲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我这样做对吗,我是不是被骗了?
新学期就要开始了。因为房子的事我心里一直很不是滋味。
正当我疑惑之际,那巴西哥们儿来了!————————————————————————————————————文章到这里结束了,但新故事才刚开始。也希望
学长在伯克利的学习与生活一切顺利,加油噢
(? o?_o?)?
楼上说的这么详细,我就不多说了。
想去的可以参考这里录取要求作为选择我们入门课程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你必须参加我们独特的试听和面试流程,这是为了帮助你展现你的音乐优势和学术目标,同时也帮助我们对你的资质和在伯克利充满活力的环境中取得成功的能力作出评价。招生委员会既会考虑学术成就,也会考虑音乐资质。伯克利没有具体的 GPA
或考试分数要求,也没有任何具体的班级排名要求。申请人必须能够讲英语,并且在进入伯克利学习时必须已经完成了高中/中学学业。我们的试听和面试流程以及
对每位申请人综合全面的评估能为我们提供大量信息,以便我们对你在伯克利能否取得成功做出评估。伯克利的入学申请流程包括三个步骤::完成并提交在线申请,同时交纳申请费 150.00 美元(不退还),执行此步操作的网址是 。:作为申请进入本校的一个环节,你需要完成现场试听和面试。无论学校是否收到你的证明材料,你都可以参加试听和面试。伯克利的试听和面试地点遍及世界各地。:申请人应提交最新的官方成绩单或普通同等学历证书 (GED)。已在其他高校修得大学学分的申请人,也必须提交官方成绩单。所有在美国和加拿大境外学习的申请人都必须提交官方成绩单,供经认可的证书认证评估机构(例如 Education Credential Evaluators,即“教育证书评估机构”,其网址是 )评估。请要求评估机构进行各科成绩评估并注明分数。试听试听大约需要 15 分钟,可能包括下面几部分:一段准备好的自选曲目即兴创作一段和声伴奏、简单的蓝调或标准曲调读谱视奏考核旋律、和声和节拍听音训练你的试听环节可能还包括与教师即兴演奏或进行技巧训练,具体由各个试听小组决定。请参考详细指南,进一步了解关于试听环节各部分的详细信息。面试面试为申请人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使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目标和志向,说明为什么伯克利是实现这些目标的绝佳选择,分享他们的个人经历,阐述他们是如
何走上音乐道路的,激励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什么,他们面临的挑战和具备的优势有哪些,以及他们将来可能为伯克利充满活力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环境做出的
贡献。面试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讨论:1.为开始在伯克利学习所做的准备。除了考察每位申请人为达到我们严苛的课程要求而在音乐方面所做的准备之外,我们还要考虑申请人对伯克利的历史和使命的了解程度,以及申请人对伯克
利在音乐方面的开放和包容态度的接纳程度,其中包括达到精益求精所需的自律精神,谱曲所需的移情作用,以及创造力所必需的虚心和好奇。2.专业/职业目标。你为什么选择音乐作为大学教育的主攻方向?你在伯克利求学希望得到哪些收获?完成在伯克利的学业后,你可能会有哪些职业或深造选择?3.为什么选择伯克利?在选择接受音乐教育的高校方面,伯克利模式的哪些方面对你最有吸引力?4.你能做出哪些贡献?在选择我们的入门课程时,招生委员会必须了解每位已经录用的学生能够为我校确保其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什么贡献。你能为伯克利网络做出什么贡献?能为
提升大家的在校体验做出什么贡献?面试官将从你的入学申请中选择关键信息,作为谈话基础。做好准备,突出你的优势,分享你的创新性抱负。证明材料入学申请中必须提供的学历证书和证明材料因教育背景的不同而异。所有证明材料上的邮戳时间都不得晚于你申请入学的学期的截止日期。伯克利不要求提供 SAT 或 ACT 成绩。如果考试分数是你的一项优势,你可能会附上此类材料,但我们的试听和面试流程会为我们提供大量信息,供我们评估每位申请人的音乐资质以及其在伯克利取得成功的能力。所有证明材料上的邮戳时间均。国际申请人/在美国境外学习的学生必须提交官方成绩单,供经认可的证书认证评估机构(例如 Education Credential Evaluators,即“教育证书评估机构”,其网址是 )评估。请要求评估机构进行各科成绩评估并注明分数。托福要求申请学位课程且母语非英语的申请人在入学申请中需要提交一份或成绩单。我们将推荐新托福成绩不低于 72 分或雅思成绩不低于 6 分的申请人。 邮寄支持文件:如果你要邮寄申请材料,请通过挂号信邮寄,这样可以在必要时跟踪你的文件。请复印你的所有记录文件,并且尽可能用一个信封邮寄所有支持文件。请将材料邮寄至下面的地址:Berklee College of MusicOffice of Admissions1140 Boylston StreetBoston, MA 02215学分转换所有学生必须在伯克利完成至少六个学分的文科课程才能毕业。一经录取,学生通常需要在伯克利完成所有剩余课程。然而,学生仍然可以转换在地区认可高
校修得的最多九个额外文科学分。申请音乐本科学位的学生最多可以转换 24 个文科必修课学分。专业文凭学生最多可以转换 12
个文科课程学分,以达到选修课的一般要求。所有可以进行学分转换的课程最低必须达到“C”级(73% 或 2.0)。申请进入伯克利学习的学生应在录取前向招生办公室提交其所有官方成绩单。伯克利承认学生从进入本校学习到录取这段时间所完成的适用转换学分。录取后,之前的学分将不能再转换。课程伯克利提供音乐本科学位课程和四年制专业文凭课程。学位课程采用音乐学习与文科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为你学习音乐和追求音乐目标提供一个广阔背景。文
凭课程将专注于音乐学习,修习本课程的学生一般已在其他学校获得了学位。文凭课程不包括学位课程学生必修的文科课程;因此,音乐疗法和音乐教育专业不开设
文凭课程。如果你被录取学习文凭课程,你还可以在入学后转到学位课程,前提是必须达到一定的学术要求。针对入学新生的奖学金伯克利前往美国、欧洲、亚洲、南美洲和非洲的 50
多个城市,寻找希望在音乐方面接受高等教育的演奏人才和歌唱人才。所有申请本校全日制学位或文凭课程的学生都将通过我们的试听和面试流程自动进入奖学金候
选人之列。已完成至少两个学期全日制学习的在校生可以通过提交学习成果来申请奖学金。详细了解适用于入学新生的奖学金机会。查看试听和面试地点清单。截止日期秋季(9 月)学期提前录取申请截止日期:11 月 1 日试听时间:8 月至 12 月录取决定公布时间:1 月 31 日常规录取申请截止日期:1 月 15 日试听时间:8 月至次年 3 月录取决定公布时间:3 月 31 日春季(1 月)学期申请截止日期:7 月 1 日试听时间:3 月至 7 月录取决定公布时间:9 月 15 日夏季(5 月)学期申请截止日期:12 月 1 日试听时间:8 月至次年 1 月录取决定公布时间:3 月 1 日
蓝盆友在Berklee,上学期写了长微博记录在这里的点点滴滴,实在懒得粘,可以微博搜A濛也是Ame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家办公soho一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