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时代学习报数学周刊第4期 思维大挑战怎么做

2012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学习报第4期答案_百度知道
2012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学习报第4期答案
别跟我说自己写
提问者采纳
提问者评价
按照你说的,真的成功了,好开心,谢谢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七年级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我正想说这句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数学周刊13-14学年度三年级苏教第一学期配送试卷答案xxb01浏览(1373)数学周刊13-14学年度三年级苏教第一学期配送试卷答案,见附件。&(50.45 KB) 16:59
&&&&&&&&&&&&&&&&&
您所处的位置&&&长征源数学工作室
当前位置:&&
《中学生学习报·数学周刊》人教课标版八年级
上传: 蔡家禄 &&&&更新时间: 10:11:36
《中学生学习报&数学周刊》人教课标版八年级
2012年(7-12月)编辑计划&(邮发代号:35-168)
1(总第365期)
11.1全等三角形&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sas)
2(总第366期)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aas,hl)&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3(总第367期)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小结与复习
4(总第368期)
12.1轴对称&&&12.2作轴对称图形
5(总第369期)
12.3等腰三角形
6(总第370期)
第十二章《轴对称》小结与复习
7(总第371期)
13.1平方根&&&13.2立方根
8(总第372期)
9(总第373期)
第十三章《实数》小结与复习
10(总第374期)
11(总第375期)
14.1&变量与函数
12(总第376期)
14.2一次函数
13(总第377期)
14.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14.4课题学习&&&选择方案&
14(总第378期)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小结与复习
15(总第379期)
15.1.1同底数幂的乘法&15.1.2幂的乘方&&&15.1.3积的乘方
16(总第380期)
15.1.4整式的乘法
17(总第381期)
15.2&乘法公式
18(总第382期)
15.3整式的除法
19(总第383期)
15.4&因式分解
20(总第384期)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小结与复习
21(总第385期)
期末综合复习
22(总第386期)
23(总第387期)
24(总第388期)
25(总第389期)
26(总第390期)
《中学生学习报&数学周刊》人教课标版八年级
第一版&&夯实基础
本版为综合指导版,与教学同步,主要对本期所涉及知识点进行梳理,突出主干知识,配合教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有机的知识体系.&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进行剖析,注重基本解题思路及方法技巧,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栏目:课堂在线、学法指导、考点透视、点金棒、数学思想、创新思维、专家谈经、概念辨析、专题讲座、知识链接、知识卡片、想一想.
第二版&&巩固练习
本版为知识巩固版,配合教学进度进行同步训练,旨在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基础知识.
主要栏目:巩固练习、交流探究、单元测试题、期中测试题.
第三版&&综合检测
本版为同步检测版,针对本期所讲内容,紧扣教材,精选试题,同步检测,重在对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考查,注重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同时,通过综合检测反馈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师调节教学,提高教学成绩.
主要栏目:同步测试题、单元测试题、期中测试题、期末测试题.
第四版&&数学广角
本版为拓展提高版,贯彻课标精神,配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素养.同时,针对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错误进行剖析,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主要栏目:m门诊、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数学t型台、身边数学、作业指导、新题时空、解惑释疑、教你一招、书中淘金、数学探究、数学史话、数学科普、奇思妙想、趣味数学、雏鹰展翅、做一做.
1.请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数学》教材撰写稿件,突出重点、难点、疑点和考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2.文章要选题巧,立意新,趣味性强,例证典型,具有代表性,做到精讲精练,例题要有分析、解答(证明)、评注,文章要配有1-2道相关的训练题.
3.试题力求新颖,体现课改新动向和时代气息,难度要适中,不能出现偏、难、怪题.
4.来稿请用稿纸抄写并自留底稿,欢迎使用电子邮箱投稿(请以word格式用附件形式发送,注意数学公式的正确输入),数学符号(请以现行教材为准)、标点符号、计量单位等使用要正确,图形要清晰准确.来稿请勿抄袭或一稿多投.
5.稿件要语言规范,字体工整,并于截稿日期前寄到,便于及时采用.并在稿件上注明联系电话、详细地址、适用期数和栏目.
来稿请寄:郑州市工人第一新村《中学生学习报&数学周刊》&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编辑&(收)&&450000&
联系电话:4&&&e&mail:&&&qq群:&&&5384930
请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认真参与,这也是一个很好锻炼的机会哦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小学三年级数学快乐学习报第四五题第四小题_百度知道
小学三年级数学快乐学习报第四五题第四小题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发出你的图片
亲 建议你把不会做的发上来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数学教学设计_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册教案《第七单元7、混和运算》—小学名师教学网提供人教版、冀教版、苏教版等教学资源
小学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教案、期中期末试卷、教学计划总结、课件、背景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册教案《第七单元7、混和运算》
本文所属专题栏目是【】
本文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册教案《第七单元7、混和运算》由小学名师教学网收集整理,感谢原作者。更新时间: 16:59:54
——混合运算
信息窗1:去姥姥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中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引趣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老人节那天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
小红一家又是怎么做的?请看屏幕。
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放《常回家看看》的歌曲。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图上画的是什么?(一生说)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买一件上衣和一条88元的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2)买一件上衣和一条103元的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姥姥的一身衣服需要多少钱?)
(3)买两条裤子需要多少钱?
(4)姥姥的上衣比姥姥的裤子便宜多少钱?
(5)姥姥的上衣比姥爷的裤子贵多少钱?
(6)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
(7)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钱?
(8)一件上衣比两条裤子便宜多少钱?
小组讨论,班内集体订正。.
二、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钱?
1、你会解答吗?自己在本子上试一试,看能用哪些方法解决?
2、小组内交流。
3、谁愿意展示你们的算法?& (学生板前展示)
班内交流。
4、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估算:112+103+88≈300(元)
(2)列综合算式计算:
112+103+88
=303(元)
(3)用竖式计算
&&&&&& 112&&&&&&&&&&& 215
+&& &103&&&&&&&&& +& 88
&&&&&& 215&&&&&&&&&&& 303
(4)口算(凑整百、整十)
5、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独立思考说出理由。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
(二)活动二: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钱?
&& 1、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同位交流算法。&&
&& 2、全班交流,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三:归纳运算顺序并验证。
1、小结:观察算式的特点: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怎么算? (从左往右挨着算:先算前两个数,把得数写下来,用这个数再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
&&& 2、猜一猜:连加和加减混合一般是从左往右挨着做,那连减应该怎样算呢?
3、试一试:690-327-209=&& (一生板书)
三、实践运用& 发展能力
(一)以自主练习题为题材闯关活动。
1、第一关:变魔术。
小红来到姥姥家,跟哥哥小强玩起了变魔术的游戏。看, 我有两张魔术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两道题。 分组做,每组两道。姥爷说,这两道题,谁做对了,就奖励给谁一张魔术卡片。赶紧做吧。(做完的可以做其他两道)&&&
2、第二关:乘车。
为了奖励同学们,姥爷决定带大家去养鸡场参观。想去吗?看!车站上发生了什么事?你能帮助他们解决吗?(观察,独立解决,交流展示自己的不同算法)
3、第三关:助人为乐。
一位邮递员叔叔也想请我们帮忙。走哪条路近?请帮他算一算。
4、第四关:开连环锁。
嘟嘟嘟,小小火车开起来,开到养鸭场门口了。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开,学生分两组进行比赛,用时少、正确率高的为优胜奖。
5、第五关:参观养鸡场。(第83页第5题)
学生提出自己喜欢的问题并解答。
(二)对闯关活动进行小结,教师以评为主。
四、归纳& 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本节课的收获,进行反思,自我评价。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同位互相说一说)
2、今天我们来开展一次计算小能手比赛,好吗?谁能顺利过关,谁就成为我们班的计算小能手,你们有信心吗?
活动二:闯关活动& 解决问题
(一)第一关:摘智慧果
1、谈话:老师手中有一棵智慧树,上面结满智慧果,智慧果下面有4道题(粘贴在黑板上)
288+139+547&&&&&&&& 604-417+135&&&&&&&&& 502-136-78&&&&&&&&&& 234+157-126
(1)脱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
(2)抢答。老师说算式,学生谁举手早谁说出结果,答对的就自动上来摘下一棵对应的智慧果。
2、公布各小队抢答结果。
(二)第二关:商场调查
1、谈话:看到小朋友表现的这么出色,姥爷感到特别高兴。他说,现在天气热了,我们到商场去看看销售空调的情况吧,你们想去吗?
2、点击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姥爷说,我这儿有4道题,如果你们都答对了,就带你们回家参观小强哥哥的书房。
(1) (&&& )月的销售量最多,(&&&& )月的销售量最少。
(2)前三个月一共销售多少台?
(3)7月的销售量比5月、6月的总和多多少台?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三)第三关:参观书房
1、多媒体出示书柜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上的内容。提出问题: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知道故事书和科技书大约各有多少本吗?
&&&&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互评)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一共约有多少本书?
2、谈话:看见书柜上有这么多书,你有什么想法?(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
(四)第四关:奇妙的骨骼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看,小强的妈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想来考考你。
多媒体出示:成人的身体有206块骨头,婴儿比成人多99块。
儿童的身体比婴儿少88块骨头。
你能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吗?
2、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3、学生独立解决。
(五)第五关:魔术箱
1、小朋友们觉得开心吗?下面啊,小红的爸爸给我们带来几个魔术箱,想知道魔术箱里的秘密吗?
2、多媒体出示第6题的前2道题,学生观察后找出魔术箱里的秘密(有困难的可以小组讨论解决),再全班交流。
3、学生独立解决第6题下面的4道题。集体订正时,多找几名学生说一说最后2道题的填法。你能填出几种不同的答案?(最后两道题是开放题,只要正确,都要给予肯定)
(六)第六关:聪明屋
山前一片湖,三边栽柳树。四角都栽上,每边三十五。共栽多少棵,请你算清楚。
活动三:自主评价& 交流
1、谁是我们今天的计算小能手呢?你想对他说什么?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大家一块儿交流交流,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新的收获吗?
信息窗二&&& 参观养鸭场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信息窗二。
【教材简析】
这个信息窗以“去姥姥家”中的参观养鸭场为情境,引发问题,使学生在感受亲情,享受大自然陶冶的同时解决计算教学,易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教案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从小红、小兵放学路上讨论上课发生的事情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到来到养鸭场比较白鸭与花鸭的多少引入新课,使新授与复习很自然地衔接并且做出有力的比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和比较各种算法。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的必要性。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
3、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衔接新知
&& 〖出示课件:以配音故事的形式出现〗
&&&&&& “放学路上,小红和小兵边走边拿着本子讨论今天上课学习的计算题,两个人都得了小五星,看看咱们同学是不是也像小红和小兵一样棒!”
&&& 出示习题:(进行比赛,做得既快又对的前五名同学得小五星。)
500+200+30&&&&& 703-358-58&&&&& 35+500-210
126-78-60&&&& 379+121+80&&&&&&& 840-220+100
学生解答,集体订正。
看来同学们也跟小红小兵一样棒,看看他们现在走到哪里了?
二、探索新知,自主,比较体会
1、解决红点问题,对比运算顺序。
〖出示课件:继续讲故事,出示情景图〗
“原来,小兵要带小红参观他家的养鸭场。水里的鸭子可真多啊,大家看看,都有什么样的鸭子?”
学生可能会回答:白鸭子和花鸭子
点击课件,小兵向小红介绍说:“我家养了398只花鸭。”小兵的爷爷说:“白鸭原来有305只,前两天卖出了95只。”小红说:“我知道了,现在花鸭比白鸭多!”
同学们,你知道花鸭比白鸭多多少只吗?
想一想,如果想知道花鸭比白鸭多多少只,必须要先知道什么?
自己想一想,同位两人互相说一说,看看你们两人的想法一样吗?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回答:要求花鸭比白鸭多多少只,应该先求出白鸭有多少只。
你想怎样算,自己试一试!
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巡视。
指名回答(巡视时找一名列分步算式的学生),并讲清道理。
板书:白鸭有多少只&&&&&&& &&&&305-95=210(只)
&&&&& 花鸭比白鸭多多少只&&&&& 398-210=188(只)
还有别的方法吗?老师猜一猜,是不是把这两个算式连在一起了?
指名回答(巡视时找一名列连减算式但没有写小括号的学生),并讲清道理。
板书:398-305-95
大家说这个算式对不对?
学生可能会回答:不对,这个算式是先算398-305,再减去95。
那么应该先算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先算305-95,再算398减去305与95的差。那该怎么办呢?
2、符号,认识小括号。
还有的同学有别的方法,先不要说,大家想一个办法,发明一个符号,可以在算式里体现出来你先算的哪个算式。
学生自行创作。
学生可能会回答方案及想法:
生1:398-(305-95)
生2:398-305-95
生3:398-305-95
生4:398-305-95
教师小结:大家这样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后面的算式,大家都动了一番脑筋,想法都很好,每人可以得到一颗智慧星。数学上的习惯是用小括号把要先算的算式括起来:398-(305-95),读作三百九十八减三百零五减九十五的差。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小组里读一读算式,说一说小括号的作用。强调: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学习脱式计算写法。
398-(305-95)
=188(只)
3、自主解决绿点问题,巩固新知
〖出示课件:继续听故事〗
不够了呀!还差多少个呢?
阿姨说:&&&&&&&&&&&&&&&&&&&&&&&&&&&&&&&&&&&&&&&&&&&&&&&&&&&&& 奶奶说: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这个阿姨算一算呢?
学生自主解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指名回答:
学生可能会回答:
先算还剩下多少个鸭蛋&&& 600-200=400(个)
再算还差多少个鸭蛋&&&&& 500-400=100(个)
学生可能会回答:
500-(600-200)
&&& = 500-400
&&& = 100(个)
&& 同学们真棒,用我们刚刚学习的知识帮助阿姨解决了问题,看来数学知识的用途还真不少!
三、自主练习,前后呼应,巩固新知
看看同学们还会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哪些问题!
1、86页自主练习第一题
500+(200+30)&&&&& 703-(358-58)&&&&& 35+(500-210)
126-(78-60)&&&& 379+(121+80)&&&&&&& 840-(220+100)
学生先练习算式的读法、说说运算顺序,再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出示上课伊始的复习题
500+200+30&&&&&&& 703-358-58&&&&& 35+500-210
126-78-60&&&&&& 379+121+80&&&&&&& 840-220+100
观察两组题有什么不同?得数有什么不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87页自主练习第三题。
(1)这是小红做的题,看看她做得对吗?
(2)说说错在哪里,你来教教她,帮她改过来
(3)计算这样的题时要注意什么?
同学们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细心,不能犯和小红一样的错误。
一、创设情境,比赛导入
1、87页自主练习第4题,比一比看谁又对又快,前五名的同学得小五星。
235+165-120&&&&&&&&& 178-78-50&&&&&&&& 530-130+20
235+(165-120)&&&&& 178-(78+50)&&&&& 530-(130-20)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做得又快又对的同学介绍一下经验。
引导学生观察为什么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数字一样,符号不同,得数却一样!)将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初步渗透。
2、88页自主练习第6题
356+278&&&&&&&&&& 875-496&&&&&&&&& 658+294
207+598&&&&&&&&&& 431-245&&&&&&&&& 700-357
有的同学不服气,那么我们再来比一次!加油!
&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 学生介绍验算的方法及道理。
二、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87页自主练习第2题
学校要进行庆祝活动,买来了气球准备扎拱门。看看负责的两名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独立完成,指名讲解。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对小括号的应用练习,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2、87页自主练习第5题(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自主练习第5题(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成小课堂,提出问题,组内交流,合作完成。
小组汇报、互评。
3、88页自主练习第7题
这道题通过解决“这些花够吗”这一问题,加深对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并能用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由于思维的角度不同,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4、88页自主练习第8题
(1)、这道题呈现的是爸爸给儿子量身高的情境。学生根据父子两人的对话和前年、去年的身高记录,分别填上今年林文和爸爸的身高,并求出林文比去年长高多少厘米。然后观察父子俩的身高记录单,说说自己的发现(爸爸的身高是不变的,而林文的身高是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的成长规律。
(2)、模仿练习中的形式,拿出课前调查准备好的自己的身高或体重记录单,组内交流、比较,填写完整。
小组为单位汇报、小组互评。
三、开动脑筋,小试身手
1、88页自主练习第9※题
这道题是思考题,让学生学会根据题中给的条件,选填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各自的方法。表扬并奖励自己解答出来的学生。
2、88页聪明小屋
这道题呈现的是一幅湖光山色的美丽情境,以诗歌的形式提供了必要的数学信息。通过练习巩固信息窗所学的运算知识。引导学生可以使用画图的方法解决,让学生弄清楚其中2个角都有树,两边树的棵数都是34,列出算式:35+35+35-2=103。表扬并奖励自己解答出来的学生。
信息窗3:混合运算
& &教学内容: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信息窗3。
& &教材简析:
&& 本节课的学习是建立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以及初步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之上的。教材呈现的是小女孩参观姥爷的花圃的情境。蓝天、小鸟、蜻蜓、树木、花草、老人和小朋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活画卷。通过图中提供的各种花卉的棵数和已卖出花卉的棵数,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应用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理清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混合运算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作用,培养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谈话:同学们,这两天我们和小丽一起来到了姥姥家,给姥姥、姥爷带来了礼物,还参观了养鸭场。今天,我们再和小丽一起去姥爷的花圃看一看,好吗?
(课件显示不出现数学信息的画面)
谈话:姥姥家的花圃漂亮吗?你都看到了什么?
二、观察思考& 合作交流
1、出示已卖出花卉的信息,提出问题。
一串红:上午卖出80棵
&&&&&&& 下午卖出110棵
山菊花:上午卖出35棵
月& 季:下午卖出78棵(画面上显示出已卖出花卉的信息&&&&&&&&&&&&&&&&&&&&&&&&&& )
谈话:很多人都来买姥爷种的花,姥爷细心地把每天的卖花情况做好记录,这是其中一天的记录。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1)一串红一共卖出多少棵?
&&&&&&&&&&&& (2)这三种花一共卖出多少棵?
(上述问题可直接让学生口头列式解决)
谈话:看到这些卖花的信息,你还想了解点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1)这些花原来各有多少棵?
(2)卖出后,各剩下多少棵?(师随着回答板书:各剩下多少棵?)
(学生能谈出想法即可,如果谈不出教师也不必勉强。)
谈话:小丽也想了解还有哪些信息,我们和她一起去找找看好吗?
2、出示其他信息,再分析提出问题。
比郁金香多60棵
比一串红少180棵
&(画面上补充显示其他信息&&&&&&&&&&&&&&&&&&&&&&&&&&&&&&&&&&&&&&&&&&&&&&&&&&&&&&&&&&& )
谈话: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从中了解到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整合信息,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发现:
(1)一串红有450棵,山菊花比一串红少180棵,郁金香有300棵,月季比郁金香多60棵。
(2)根据一串红有450棵,山菊花比一串红少180棵,可以知道山菊花原来有多少棵。算式:450-180
(3)根据郁金香有300棵,月季比郁金香多60棵,可以求出月季原来有多少棵,算式:300+60
谈话:我们从图中了解到这么多的信息,你能提出有关两步计算的问题吗?(学生也可能自主的提出以下问题)
(1)&&& 一串红剩下多少棵?
(2)&&& 山菊花剩下多少棵?
(3)&&& 月季花剩下多少棵?
(4)&&& 原来山菊花和一串红一共有多少棵?
(5)&&& 郁金香和月季花原来一共有多少棵?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问题。
3、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谈话:大家提出这么多问题,真棒!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一串红、山菊花、月季花各剩下多少棵?”好吗?
(1)解决问题:“一串红剩下多少棵?”
谈话:要求出“一串红剩下多少棵?”都要了解哪些信息,你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吗?
引导学生回到情境图中找到合适的信息,并列式解决问题。
全班交流:
①用一串红原有450棵减去上午卖出80棵,再减去下午卖出110棵,就可以求出剩下多少棵,算式:450-80-110
②先求出一共卖出多少棵,再用原来的-卖出的=剩下的,算式:450-(80+110)
交流时讲清思路,鼓励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倡导算法多样化。
(2)解决“山菊花剩下多少棵?”
谈话:要知道“山菊花剩下多少棵”,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①&&& 一串红450棵,山菊花比一串红少180棵。
②&&& 山菊花上午卖出35棵。
谈话:你想怎样解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并列式计算。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出现二种分析思路:
①从问题入手。要求剩下多少棵山菊花,先求出原来有多少棵山菊花,再减去卖掉的,算式:450-180-35
②从条件入手。根据一串红有450棵,山菊花比一串红少180棵,可以求出山菊花有多少棵,再减去卖掉的,就可以求出剩下的,算式:450-180-35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讲清解题思路即可,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450-180-35,提问先算什么,求出什么?后算什么,又求出什么?)
(3)解决“月季剩下多少棵?”
谈话:大家能自己完整地找出信息,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分析思路,并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全班交流时由板演的同学当小老师,讲述解题思路以及计算方法。
(4)让学生口头解决剩下的其他几个问题。(重点让学生说清解题思路)
三、巩固深化& 应用拓展。
1、自主练习第1题。
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口算,增强团队意识。
2、自主练习第2题(如果时间充分,可再补充一些混合运算式题)
以“争夺小红旗”的形式组织学生独立计算,小组订正。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小红旗多。
[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比赛的特点,将枯燥无味的式题以比赛的形式出现,既调动了学生计算的兴趣,又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同时倡导小组合作交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谈话: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一、&&&&&& 基本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式题:
690-327-209&&&& 480-197+350&&&&&&& 212+156+108
535-384+279&&&& 422+(333-195)&&& 630-(267+356)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交流时说清运算顺序。
二、联系生活& 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3题。
课件出示路线图
(1)&&& 看图读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生交流:发现城市之间的路程有多远)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2)动笔算一算,解决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回答:
①&&& 从青岛到济南有多远?算式:183+210
②&&& 从青岛到泰安有多远?算式:183+210+71
③&&& 从青岛到曲阜有多远?算式:183+210+71+180
④&&& 从潍坊到曲阜有多远?算式:210+71+180
⑤&&& 从曲阜到济南比从济南到潍坊远多少千米?算式:180+71-210
对于学生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口头列式解决。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师简单板书,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旅游路线求出路程。
2、自主练习第4题
课件出示情景图
谈话:大家看,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商场买家用电器,正赶上商场在搞优惠活动。怎样买东西更划算,小明可犯了愁。我们来帮帮他好吗?
谈话: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信息?
(1)&&& 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弄清图中提供的数据与数据间的联系。
谈话:怎样买合适?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2)小组讨论,先估一估,再确定购物方案,并列式解答。
(3)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回答:
①&&& 学生可能估一估:76+268+156≈500(元)所以只能买两样
②&&& 也可能算一算76+268=344(元),400-344=56(元),100+56=156(元)
③ 可能有学生问为什么不先买饮水机和电饭锅?(因为这两种商品合起来超过400元了)
④ 还可能有学生问先买电风扇和电饭锅行不行?(不行,因为76+156=222(元),不足300元,得不到优惠)
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案分析比较,最后得到合适的买法是:先买电风扇和饮水机,花344元,剩下56元,再用获赠的购物券100元与所剩的56元合起来,正好买回电饭锅。
三、巩固深入,综合应用
自主练习第5题。
出示情景图
(1)看图讲数学故事。
谈话:仔细观察情境图,哪位同学能讲一个连贯的数学故事?
谈话:听了刚才的故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自己解决吗?动笔算一算,并把你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学生提出问题,独立解决,小组内交流。
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a二年级一共订书报多少份?
b学习报比故事大王和小哥白尼多多少份?
c 三班图书角有多少本书?
d三个同学每周大约一共写读书笔记多少字?
(3)全班交流: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合理,教师应予以肯定,同时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4)小结:听了故事以后,你想说点什么?(多读书可以增长知识……)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大家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还想说点什么?
第八单元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我学会了吗
[教材简析]:“我学会了吗?”了两道题,数据都是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的。分别是二年级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调查表和胜利商场手机销售情况统计表。这部分是对本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进行复习拓展,意在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教学目标]:
1继续探索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2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的必要性。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1、出示新星小学二年级同学喜欢吃的蔬菜调查表。说一说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出现:喜欢吃黄瓜的人最多。喜欢吃胡萝卜的人数最少等。
出示问题:喜欢吃卷心菜和西红柿的比喜欢吃黄瓜的多多少人?
请同学们选择统计表中有用的数学信息来列式计算。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尽量引导学生提出需要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问题。
在小组中交流,对交流中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和有创意的解法在全班交流,给予表扬和鼓励。
2、出示胜利商场手机销售情况统计表。
提出问题:3月比1月、2月的销售总数少多少部?
学生自己选择有用的信息解答,交流订正。
286+316-267
第一、二季度分别销售手机多少部?估计一下第三、四季度销售手机的情况。
(学生会对季度这个概念感到陌生,可做简要的介绍。有学生知道就尽量让他来解答。)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补充小括号的来历。
2、学校举行为困难地区小朋友捐款的活动。
我们二年级一共捐款345元,三年级比二年级多捐了78元。两个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
学生可能有三种列式345+78+345&& 345+(345+78)&& 345+345+78
学生说明自己的解题思路。
可以比较一下哪样列式计算更简便。
3、帮妈妈买衣服
毛衣178元,裤子76元,裙子122元,鞋225元。
优惠活动:买100元送30元。
妈妈只带了300元,怎样买合适呢?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
小学名师教学网文章评论
| 【】【】【】【】【】【】【】 |
| 【】【】【】
&&(1025)&&(650)&&(691)&&(551)&&(1001)&&(3450)&&(1386)&&(1882)&&(500)&&(1084)
&[]&[]&[]&[]&[]&[]&[]&[]&[]&[]
&[]&[]&[]&[]&[]&[]&[]&[]&[]&[]
&[]&[]&[]&[]&[]&[]&[]&[]&[]&[]
&[]&[]&[]&[]&[]&[]&[]&[]&[]&[]
&[]&[]&[]&[]&[]&[]&[]&[]&[]&[]
本站部份图文由网上收集,所有资源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即时通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小学名师教学网提供人教版、冀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教科版等各科教学资源。网站ICP备案:冀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时代学习报数学周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