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5t和a5000微单a5000拍晚上露天表演怎么调

微单索尼A6000使用心得
索尼α年第一季度推出的新品,也是索尼自从改变命名规则后推出的第二款微单相机。今天我们来给大家分享下个人的使用心得,给小伙伴们参考下。
&&& 也许这个时候写这样一篇文章,会被很多人鄙视。如今的全画幅都已经这么便宜了,还讨论残幅相机有什么意思,更何况A6000连残幅中的旗舰也不是,它甚至还不是单反,区区的微单而已。
&&& 诚然跟全画幅比画质、比高感、比虚化,残幅的A6000确实在找虐。虽然画质输了一筹,但A6000却有着自己最独特的闪光点&&快!
&&& 对焦快!快如闪电,精准迅猛。
&&& 连拍快!每秒11张,绝不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
&&& 追焦快!4D对焦,紧紧咬着目标不放,张张精准。
&&& 以下摘自测评介绍:
   索尼微单作为近年来无反可更换镜头的相机的杰出代表,人气值一直处于高位。虽然目前索尼已经放弃了之前NEX(公众普遍说法奶昔)的产品命名方式,但并不意味着这条产品线将会放慢发展速度。目前,索尼已经统一用A作为作为这条产品线的命名方式。从目前索尼的可换镜相机产品线来看,高端产品有全画幅的A7R以及A7,而入门产品有微单&A5000,唯独中端产品尚有空缺。而索尼微单&A6000的发布,就是为了填补这一市场的空白,以密集的产品线排列,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 索尼微单&A6000在外观以及机身功能上,借鉴了不少前代产品NEX-6、NEX-7的主要特点,并且将专业化操控、高像素成像性能继续发展了下去。而全新的超高速混合对焦系统与无线分享功能则是两大革新。
  索尼2014年推出A系列的APS-C画幅微单相机-索尼微单&A5000与索尼微单&A6000
&&& 索尼微单&A6000这款产品是以对操控习惯、成像素质有一定需求的玩家而设计的。
  索尼微单&A6000作为一款中端的微单相机,内置EVF电子取景器是外观细节上的重要特点。它的EVF取景器拥有144万像素的显示精度,在暗光条件下观察时,会出现一定的噪点现象。
  索尼在这款新品的顶部设计上有了一定的改变,按键的位置及拨盘的数量进行了微调。其中C1为自定义按键,用户可以自行设置快速设定诸如白平衡、感光度等功能。拍摄模式转盘的功能不用过多介绍,它可以选择多种拍摄模式。索尼微单&A6000在顶部还设计了一个标准接口热靴,可以外接扩展配件。
  最后,索尼为微单&A6000提供的电池依然是可重复充电电池NP-FW50,这款经典电池自从微单产品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使用,实际拍摄的续航力不错。官方说明中提到,在该产品满电的情况,使用液晶屏拍摄时在使用约310张左右,经过我们的实际拍摄,我们发现这款产品的续航能力基本和官方的标称相当。 
  索尼微单&A6000采用了一块约2430万有效像素的Exmor APS HD CMOS图像传感器以及最新的图像处理引擎BIONZ X,整体的感光度范围比较大。下面我们就实际测试一下,它到底有怎样的表现。
  首先,用户需要针对相机内部菜单以及手机客户端进行设置,且两者必须都安装索尼APP程序才能使用。而对于索尼微单&A6000来说,相关的两个程序在出厂时就已经内置在了机器当中,用户不用担心。
  如果想激活无线传输以及遥控功能,在拍摄状态下,使用手机轻触相机的一侧面,只听&嘀&的一声,两者既可以实现连接了。
  将两款产品进行连接之后,手机便可以直接访问相机存储卡中的图片内容了,可以进行任意拷贝粘贴,轻松预览。目前内置APP软件是全新一代的微单相机的普遍设计,而索尼不仅提供了APP,同时还提供了包括后期处理的功能,体现了智能化特点。
  整体上感觉,在光线透彻的环境中,索尼微单&A6000的画质表现较为出色,画面锐度较高,色彩细节丰富,看上去很养眼。
&&& 除&快&之外,A6000还拥有其他逆天神技&&全屏覆盖对焦点!(该配图来自索尼官网)
&&& 这绝对是拍运动、鸟类题材的神器有没有,用来拍娃也再好不好。
&&& 那么是不是说A6000只适合拍动态影像,静态就歇菜了?当然不是这样!
&&& 拍摄旅行风光也是一把好手!&
&&& 轻便!随身携带毫无压力,想拍就拍!但我想说的重点是&&使用A6000拍摄不会压到我挺拔的鼻子!单反的高额头压扁了鼻子不说,天气冷的时候还喷屏幕一脸雾气!
&&& 当然也许有人觉得A6000太小了,格调不够,没法勾搭妹纸拍片。
&&& 其实我想说的,真正的格调绝不是依赖相机,而是摄影师本身!我还就拿A6000拍妹纸了。
&&& 配镜方案:自从SONY出了全画幅微单之后,半幅微单镜基本已经沦为后妈的孩子,没人爱了。还好亲妈留下了一定的遗产,半幅E卡口勉强也算镜头群齐全。
&&& E16-50 F3.5-5.6。狗头而已,严重的畸变,略渣的边缘分辨率。但是才几百的价格,不能奢望更多。好在狗饼极致轻薄,挂机首选。
&&& E55-210 F4.5-6.3 OSS。长变焦,焦段覆盖范围极广。当然才一千多的价格,注定了不可能有太优秀的成像。全焦段表现都比较肉,用来凑焦段的话,勉强可以一战。
&&& E50 1.8 OSS。标定,相对于CN的小痰盂是比较贵,但是E50多了防抖,而且全金属镜身,结实耐用,手感极佳。E卡口追求人像虚化也只能选这个了。当然如果不差钱,直接上FE55 1.8ZA也不后悔,将来升级全画幅也能用。&
&&& 适马E19 2.8 art。适马这些年art系列的表现不可谓不抢眼,而为E卡口开发的E19、E30、E60三剑客,每一只都非常优秀,而且非常便宜!这只广定E19 2.8 art的画质就十分强劲,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只一千出头的镜头!性价比好到暴表!当然如果一定要说什么缺点的话,就是为什么只有2.8光圈,为什么不支持全屏对焦点!
&&& E16 70 F4 ZA。如果你只想要一枚镜头,但是不满足狗饼E1650,对画质有一定追求,同时还不差钱,那么E1670无疑是最佳选择。虽然它常常被认为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终其原因,不过就是因为它是个半幅头,还那么贵。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既然我花了这么多钱了,总得一步到位吧。花那么多银子买个半幅头,将来升级全画幅还用不了,浪费!
&&& 归根结底,还都是钱的事。这个钱花的到底值不值?在下结论之前,不妨让我们看看这只镜头的表现如何。
&&& E1670ZA作为半幅机的标变,是E卡口最好的镜头,没有之一。其实仅仅只是ZA这个标,就足够秒杀E1650、E1855镜头无疑,当然价格方面也秒杀了。和另一款E18-105 F4 G相比,应该也是秒杀的。呃&&其实我没用过E18105G所以不敢把话说的太绝对了。
&&& 说到标变,最常用的焦段莫过于广角端和长焦端,也就是说16端和70端的画质表现是大家最关心的。
&&& 就16端而言,其畸变控制能力及分辨率都足够优秀,甚至抗眩光方面也有非常不错的表现,足以应付日常风景拍摄及到此一游照。
&&& 长焦70端有一定的虚化能力,近摄时候表现尤其突出。换句话说,爱拍小品、小物件的兄台,有福了!
&&& 出色的近摄能力,拍大头照什么的当然也很棒啦!
&&& 至于全身人像的虚化效果,就不要奢望了。才F4光圈而已,才70焦段而已。&
&&& 结论:这是E卡口最优秀的旅游头,这是E卡口最方便的挂机头,当然同样也是最贵的E卡口标变。其实如果你更在乎轻便,同时对画质又有追求,并且希望一镜走天涯的话,E1670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应付日常生活旅游拍摄,毫无问题。但是如果你是专业摄影师,靠镜头吃饭的话,E1670作为工作头确实太勉强了点。
&&& 对我而言,我喜欢它的轻便,配合A6000的无敌对焦,随时随地的拍摄我想要记录的画面,这就够了。
&&& 在闪光灯的支持下,仅有的F4光圈夜拍勉强一战。
&&& 此外A6000还有很多镜头,比如E18-55、E18-200、E18-105 F4 G、E35 1.8、E24 1.8ZA、适马E30 F2.8 ART、适马E60 F2.8 ART。数量虽然不多,但还算勉强还算齐全。只是我没那么多银子,不可能统统购入。本着没用过就不胡说八道的原则,所以我也没办法给更好的配镜建议。
&&& 最后再上几张使用A6000拍摄的美照引诱一下大家吧。祝各位毒发身亡,买买买!&索尼a5000微单相机智能模式下室外闪光灯问题_百度知道
索尼a5000微单相机智能模式下室外闪光灯问题
首先您要明白一个概念——相机准确曝光的基础是准确测光;因为您在夜晚室外拍摄人像,背景大部分都是昏暗的,相机想要获得一个正常曝光的照片,必然会提高曝光亮度,这样对于人脸在画面比例中很小的范围,就容易出现曝光过度的问题(因为黑暗背景面积比例过大),造成判断不准;在关灯房间里面,是因为整体黑暗,相机直接闪光拍摄反而曝光看起来正常,因为没什么反差嘛,黑暗中提高曝光亮度就可以了。另外的原因就是在夜晚室外拍人像,如果是大头照(头部在画面中比例大),过曝的原因是因为相机和闪光灯距离头部过近,而夜景背景稍远的原因,近处的物体肯定被闪光灯照的更亮,这个比较好理解。【解决方法可以调整相机的“闪光补偿”,减少闪光补偿即可控制大白脸的现象发生】归根结底还是这个级别的相机测光能力有限,在自动模式下拍摄不能判断准确的曝光引起的。【如果您把 自动模式换成场景模式的夜景人像模式,或许会改善一些,因为这样相机起码知道是在拍夜景人像,会推出对应的曝光和闪光参数,否则所谓全自动模式下,相机认为光线太暗,很容易过曝】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建议不开闪光灯,利用周围有效且不污染的光源来进行补光,手动档设置快门速度,夜晚的话必须得用三脚架了,光圈可以尽量大一些,因为需要虚化背景。你说的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需要修理的
闪光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5t和a50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