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六十年代代的大依发货车

历届“冰心散文奖”获奖作者与作品
冰心,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曾任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冰心散文奖”是遵照冰心生前遗愿设立的,旨在彰显我国的散文创作成就。此奖项每3年一次。自2000年以来已评选3届。在历届冰心散文奖中最被看重的是单篇获奖作品,这是目前国内权威文学大奖中唯一以散文单篇为评选对象的奖项,也是目前中国散文单项评奖的最高奖。
贾平凹《平凹散文选》
  叶文玲《美韵无限千岛湖》
  肖复兴《音乐笔记》
  杨黎光《走不出外婆的目光》
  赵丽宏《日晷之影》
韩小蕙《中国散文创作的八个问题》等四十八位
陈孝英《哀泪笑洒》
  熊育群《生命打不开的窗口》
  铁凝《遥远的完美》
  张立勤《树中的女人》
  王改瑛《乡逝》
  郭文斌《永远的堡子》
杨莹《穿过网络》等
迟子建《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张胜友《父亲》
  桑 麻《一九九二年的暴力》
  王剑冰《水墨周庄》
  王十月《寻亲记》
  陈启文《一个号码的消失》
  谢望新《珍藏起一个名字:母亲》
  阿莹《俄罗斯日记》
  李宗奇《宗奇散文》
  沈 琨《岁月山河》
  吴克敬《碑说》
  杜焕常《潇潇雨》
  习 习《浮现》
  姚雪雪《夏都绘影》
  刘志成《边地罹忧》
  席星荃《记忆与游走》
  余 雷《儿童散文探论》
&&&&傅德岷《散文艺术论》等
第四届( 年度 )
一&&最佳单篇作品奖(28篇)
父亲祭&&&&&&&&&&&&&&&&&&&&&&&&&&
丢失&&&&&&&&&&&&&&&&&&&&&&&&&&&&&宁&
五月:地狱时间里的煎熬与见证&&&&&玄&
向上的春天&&&&&&&&&&&&&&&&&&&&&&&陈奕纯
双头鹰的国度&&&&&&&&&&&&&&&&&&&&
回望阿坝&&&&&&&&&&&&&&&&&&&&&&&&&庄志霞
洗脸盆里的荷花&&&&&&&&&&&&&&&&&&
让爱在灰烬里重生&&&&&&&&&&&&&&&
海拔是一种境界&&&&&&&&&&&&&&&&&&
“破烂王”王富&&&&&&&&&&&&&&&&&&&王金昌
二姐&&&&&&&&&&&&&&&&&&&&&&&&&&&&
至今思米卢&&&&&&&&&&&&&&&&&&&&&&
马坊书&&&&&&&&&&&&&&&&&&&&&&&&&&&耿&
背砖篓的母亲&&&&&&&&&&&&&&&&&&&&
亲历者的报告&&&&&&&&&&&&&&&&&&&&
桐木的质感&&&&&&&&&&&&&&&&&&&&&&
最后的背影&&&&&&&&&&&&&&&&&&&&&&
羊来羊去&&&&&&&&&&&&&&&&&&&&&&&&&阿&
起于乔木&&&&&&&&&&&&&&&&&&&&&&&&&朱朝敏
暗夜里的物质生活&&&&&&&&&&&&&&&&
悲哉,上将军&&&&&&&&&&&&&&&&&&&&
毛泽东最后的游泳&&&&&&&&&&&&&&&&
给鸽子让路&&&&&&&&&&&&&&&&&&&&&&&邵顺文
西部随想&&&&&&&&&&&&&&&&&&&&&&&&&李志亮
莲湖巷&&&&&&&&&&&&&&&&&&&&&&&&&&&陈长吟
蓝蓝的北方&&&&&&&&&&&&&&&&&&&&&&&蒯&
游走的鼓班&&&&&&&&&&&&&&&&&&&&&&&薛&
享受春雨&&&&&&&&&&&&&&&&&&&&&&&&&厉彦林
二&&最佳散文集奖(28部)
从往事门前走过&&&&&&&&&&&&&&&&&&&裘山山
让自己诞生&&&&&&&&&&&&&&&&&&&&&&&王宏甲
跟着美术大师漫步&&&&&&&&&&&&&&&&
一个人的工厂&&&&&&&&&&&&&&&&&&&&&唐朝晖
跪拜大地&&&&&&&&&&&&&&&&&&&&&&&&&周振华
寻觅隐约的月亮&&&&&&&&&&&&&&&&&&&陆&
心中有路—向着墨脱&&&&&&&&&&&&&&&张宇航
长恨歌与仙游寺&&&&&&&&&&&&&&&&&&&张长怀
轻风舞动白杨树&&&&&&&&&&&&&&&&&&&戴&
以经典的名义&&&&&&&&&&&&&&&&&&&&&凸&
自然笔记&&&&&&&&&&&&&&&&&&&&&&&&杨文丰
说好一起去西藏&&&&&&&&&&&&&&&&&&
任蒙散文选&&&&&&&&&&&&&&&&&&&&&&&任&
秋天的行走&&&&&&&&&&&&&&&&&&&&&&&范承玲
老井&&&&&&&&&&&&&&&&&&&&&&&&&&&&&丁吉槐
耕夫行吟&&&&&&&&&&&&&&&&&&&&&&&&
我的陕北&&&&&&&&&&&&&&&&&&&&&&&&&祁玉江
茜草为红&&&&&&&&&&&&&&&&&&&&&&&&&辛&
半亩黄土地&&&&&&&&&&&&&&&&&&&&&&&宗满德
乡村漫步&&&&&&&&&&&&&&&&&&&&&&&&&高宝军
赏玫的心境&&&&&&&&&陈晓虹
&王 玫 &陈 垚
烧叶望天笔记&&&&&&&&&&&&&&&&&&&&&海&
打开的疼痛&&&&&&&&&&&&&&&&&&&&&&&&江少宾
水草长在蓝天上&&&&&&&&&&&&&&&&&&&
活在时光中的灯&&&&&&&&&&&&&&&&&&&
八磨盘&&&&&&&&&&&&&&&&&&&&&&&&&&&
土天堂&&&&&&&&&&&&&&&&&&&&&&&&&&&&范&
带走一盏渔火&&&&&&&&&&&&&&&&&&&&&&卢锡铭
三&&最佳散文理论奖(6部、篇)
散文:主体的攀缘与表达&&&&&&&&&&&&王&
世纪末的精神守望&&&&&&&&&&&&&&&&&&吕&
散文热的背后&&&&&&&&&&&&&&&&&&&&&&&张宗刚
——1990年代以来的散文创作生态观察
从周原走来我的文体&&&&&&&&&&&&&&&&柏&
散文观察&&&&&&&&&&&&&&&&&&&&&&&&&&穆&
拓展文化散文的精神空间&&&&&&&&&&&&马平川
四& 优秀作品奖:25部作品[略]
一& 单篇获奖名单
者&&&&&&&&&&&&
&获奖作品&&&&&&&&&
出版单位&&&
兰&&&&&&&&&&&&&&
&你好,时光&&&&&&&&&&&&&&&&&
飞&&&&&&&&&&&&&&&
月出龙门山&&&&&&&&&&&&&&&&&
族&&&&&&&&&&&&&&
&骆驼之死&&&&&&&&&&&&&&&&&&&&散文
然&&&&&&&&&&&&&&
&我的风信子&&&&&&&&&&&&&&&&&&青年文学
石华鹏&&&&&&&&&&&&&&
&政和红茶&&&&&&&&&&&&&&&&&&&
中国文化报
&&&&白阿莹&&&&&&&&&&&&&&&
饺子啊饺子&&&&&&&&&&&&&&&&&
兰宁远&&&&&&&&&&&&&&&
依旧守望天堂&&&&&&&&&&&&&&&&呼和浩特文艺
邢秀玲&&&&&&&&&&&&&&&
草原往事&&&&&&&&&&&&&&&&&&&
&&&&伍松乔&&&&&&&&&&&&&&&
活着的死城&&&&&&&&&&&&&&&&&
羌之红-北川重生羊皮书
&&&&刘艾平&&&&&&&&&&&&&&
&父亲的老猎枪&&&&&&&&&&&&&&&&骏马
江长胜&&&&&&&&&&&&&&
&党旗在我们心中&&&&&&&&&&&&&
晨&&&&&&&&&&&&&&
&青岛的记忆&&&&&&&&&&&&&&&&
苏沧桑&&&&&&&&&&&&&&&&淡竹&&&&&&&&&&&&&&&&&&&&&&
李青松&&&&&&&&&&&&&&&
碛口枣事&&&&&&&&&&&&&&&&&&&
吴佳骏&&&&&&&&&&&&&&&
水稻扬花的季节&&&&&&&&&&&&&
&&&&宋曙光&&&&&&&&&&&&&&&
心香弥久&&&&&&&&&&&&&&&&&&&
鸿&&&&&&&&&&&&&&&
与道德无关的种种可能&&&&&&&
张瑜娟&&&&&&&&&&&&&&&
夏夜,有四个纳凉老太&&&&&&&
大众阅读报
张毅静&&&&&&&&&&&&&&&
四千个春天&&&&&&&&&&&&&&&&&&散文
林纾英&&&&&&&&&&&&&&
&机场女警手记&&&&&&&&&&&&&&
&&&&周子牛&&&&&&&&&&&&&&&
儿子,云一般地飘走了&&&&&&&
周蓬桦&&&&&&&&&&&&&&&
旧春天的歌谣&&&&&&&&&&&&&&&
岛&&&&&&&&&&&&&&&&塔里木河自述&&&&&&&&&&&&&&&
烛&&&&&&&&&&&&&&&&黄河&&&&&&&&&&&&&&&&&&&&&&&
夏坚德&&&&&&&&&&&&&&&
古琴此君&&&&&&&&&&&&&&&&&&&&散文
毅&&&&&&&&&&&&&&&
与梅雨耳语&&&&&&&&&&&&&&&&&
伟&&&&&&&&&&&&&&&
藏在小巷深处的北京&&&&&&&&&
尉克冰&&&&&&&&&&&&&&&
责任&&&&&&&&&&&&&&&&&&&&&&&
彭荆风&&&&&&&&&&&&&&&
桑荫街&&&&&&&&&&&&&&&&&&&&&&散文
嘎玛丹增&&&&&&&&&&&&&&杰玛央宗的眼泪&&&&&&&&&&&&&
二& 散文集获奖名单
者&&&&&&&&&&&&
&获奖作品&&&&&&&&&
龙&&&&&&&&&&&&&&&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
华文出版社
彬&&&&&&&&&&&&&&&
旧时明月&&&&&&&&&&&&&&&&&&&
中国青年出版社
风飞扬&&&&&&&&&&&&&&&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
天津教育出版社
梅&&&&&&&&&&&&&&&
大翔凤——叶梅散文选&&&&&&&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冯俊科&&&&&&&&&&&&&&&
江河日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尧山壁&&&&&&&&&&&&&&&
百姓旧事&&&&&&&&&&&&&&&&&&&
河北教育出版社
师承瑞&&&&&&&&&&&&&&&&乡韵&&&&&&&&&&&&&&&&&&&&&&&
上海文艺出版社
刘文艳&&&&&&&&&&&&&&&
爱的诉说&&&&&&&&&&&&&&&&&&&
春风文艺出版社
刘德奉&&&&&&&&&&&&&&&&行走&&&&&&&&&&&&&&&&&&&&&&&&作家出版社
李木生&&&&&&&&&&&&&&&
午夜的阳光&&&&&&&&&&&&&&&&&&百花文艺出版社
李城外&&&&&&&&&&&&&&&
话说向阳湖&&&&&&&&&&&&&&&&&&武汉出版社
谷&&&&&&&&&&&&&&&
秦岭论语&&&&&&&&&&&&&&&&&&&
西安出版社
周养俊&&&&&&&&&&&&&&&&那些事儿&&&&&&&&&&&&&&&&&&
&太白文艺出版社
丰&&&&&&&&&&&&&&
&声音与物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良冶&&&&&&&&&&&&&&&
守望家园&&&&&&&&&&&&&&&&&&&
四川民族出版社
赵翼如&&&&&&&&&&&&&&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郝占奎&&&&&&&&&&&&&&&
墨语流殇&&&&&&&&&&&&&&&&&&&&大众文艺出版社
柴福善&&&&&&&&&&&&&&&
江山有待&&&&&&&&&&&&&&&&&&&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萍&&&&&&&&&&&&&&&
姥姥语录&&&&&&&&&&&&&&&&&&&&中华书局
芳&&&&&&&&&&&&&&
&她说:您好!&&&&&&&&&&&&&&&
上海文艺出版社
高林有&&&&&&&&&&&&&&
&家乡那条河&&&&&&&&&&&&&&&&&
百花文艺出版社
高国镜&&&&&&&&&&&&&&
&太阳照耀我们&&&&&&&&&&&&&&&
中国言实出版社
高宝军&&&&&&&&&&&&&&&
大美陕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董晓燕&&&&&&&&&&&&&&
&大海不告诉你&&&&&&&&&&&&&&
&作家出版社
&&&&韩开春&&&&&&&&&&&&&&&
时光印记&&&&&&&&&&&&&&&&&&&
大众文艺出版社
光&&&&&&&&&&&&&&&
近墨者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伦&&&&&&&&&&&&&&&
黄昏里的山岗&&&&&&&&&&&&&&&
百花文艺出版社
&&&&谢佳华&&&&&&&&&&&&&&&
沂园笔记&&&&&&&&&&&&&&&&&&
&汕头大学出版生
捷&&&&&&&&&&&&&&&
影像火车&&&&&&&&&&&&&&&&&&&
中国文联出版社
潘向黎&&&&&&&&&&&&&&&&茶可道&&&&&&&&&&&&&&&&&&&&&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 理论作品获奖名单
者&&&&&&&&&&&&
&获奖作品&&&&&&&&&
力&&&&&&&&&&&&&&&
中国现代风景散文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广虎&&&&&&&&&&&&&&&
终南漫笔&&&&&&&&&&&&&&&&&&&&西北大学出版社
高彩梅&&&&&&&&&&&&&&&
中国西部散文60年&&&&&&&&&&&&雪莲杂志社
章学锋&&&&&&&&&&&&&&&&hello
散文&&&&&&&&&&&&&&&&&
中国和平出版社
梁艳萍&&&&&&&&&&&&&&&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长江文艺出版社
四& 优秀作品获奖名单
者&&&&&&&&&&&&
&获奖作品&&&&&&&&&
王培静&&&&&&&&&&&&&&&&父母亲&&&&&&&&&&&&&&&&
邓洁玲&&&&&&&&&&&&&&&
缘来是爱&&&&&&&&&&&&&&&&&&&
大众文艺出版社
林&&&&&&&&&&&&&&&
母亲的季节&&&&&&&&&&&&&&&&
宁新路&&&&&&&&&&&&&&
&朝着阳光走去&&&&&&&&&&&&&&
&作家出版社
吉建芳&&&&&&&&&&&&&&
&非新闻&&&&&&&&&&&&&&&&&&&&
&中国工人出版社
刘秀霞&&&&&&&&&&&&&&&&独舞&&&&&&&&&&&&&&&&&&&&&&
&大众文艺出版社
荣&&&&&&&&&&&&&&
&格当乡的那顿饭&&&&&&&&&&&&&&人民日报
娟&&&&&&&&&&&&&&&&小名&&&&&&&&&&&&&&&&&&&&&&
李晓光&&&&&&&&&&&&&&
&记忆白菜&&&&&&&&&&&&&&&&&&
杨春贤&&&&&&&&&&&&&&
&小外甥&&&&&&&&&&&&&&&&&&&&
杨常军&&&&&&&&&&&&&&
&秀色旬阳&&&&&&&&&&&&&&&&&&
&西安出版社
杨静仪&&&&&&&&&&&&&&
&山水情深&&&&&&&&&&&&&&&&&&
&中国文联出版社
宋晓玲&&&&&&&&&&&&&&
&春天,去看萧红&&&&&&&&&&&&&&北方文学
原&&&&&&&&&&&&&&
&八百年的呐喊(外二篇)&&&&
全&&&&&&&&&&&&&&
&肩上的爱&&&&&&&&&&&&&&&&&&
&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集
习&&&&&&&&&&&&&&
&洗礼在北川&&&&&&&&&&&&&&&&
芳&&&&&&&&&&&&&&&&执手何须倾城&&&&&&&&&&&&&&
&武汉出版社
红&&&&&&&&&&&&&&
&生活的长卷&&&&&&&&&&&&&&&&
&领导科学报
赵凤平&&&&&&&&&&&&&&
&柴火裹蒸&&&&&&&&&&&&&&&&&&
阳&&&&&&&&&&&&&&
&河畔纪事&&&&&&&&&&&&&&&&&&
&漓江出版社
袁国艳&&&&&&&&&&&&&&
&尘埃花开&&&&&&&&&&&&&&&&&&
&太白文艺出版社
高安侠&&&&&&&&&&&&&&
&我们身边的空缺&&&&&&&&&&&&
&知识出版社
郭志梅&&&&&&&&&&&&&&&&晨心飞翔&&&&&&&&&&&&&&&&&&
&西安出版社
唐吉慧&&&&&&&&&&&&&&&&旧时月色&&&&&&&&&&&&&&&&&&
&上海辞书出版社
云&&&&&&&&&&&&&&
&黄雪莲之醉&&&&&&&&&&&&&&&&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芳&&&&&&&&&&&&&&&&隐约录&&&&&&&&&&&&&&&&&&&&
葛道吉&&&&&&&&&&&&&&
&城市的河流&&&&&&&&&&&&&&&&
焦喜俊&&&&&&&&&&&&&&&&南大港寻梦&&&&&&&&&&&&&&&&&&福建文学
钊&&&&&&&&&&&&&&
&直面皇叔二月河&&&&&&&&&&&&
&河南文艺出版社
飞&&&&&&&&&&&&&&
&春日读秋词&&&&&&&&&&&&&&&&
&浙江文艺出版社
&&&&&&&&&&&&&&&&&&&&&&
在雪域寻找高度——读长篇散文《带着氧气上路》
&&&&&&&&&&&&&&&&&&&&&&&&&&&&&&&&&&&&&&&&&&&&&&&&&&&&&&&&&&&&&&&&&&&&&&&
&&&&.cn&&2010年08月25日09:23&&
  细读杨宣强的长篇散文《带着氧气上路》,为其所展现出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残酷性和丰富性而动容,那文字中透出的粗犷苍茫、淳朴热烈、孤独雄奇——如果单单是这样,我还不感到震憾。最叫我感到满足和值得把这位崭露头角的文学新人与他的文字推荐给更多读者的是,他总是站在海拔的最高度,行走在缺氧的最深处,打量近四千里青藏线。他捕捉到的是高原人、特别是高原军人与大众的心跳共振的生命气息,传递给我们的人性美集中表现在磨砺中的善良、坚毅中的真情。杨宣强用他自己二十多年奋战高原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给每一个高原人和向往高原的人留下体味人生的回旋余地。
&&&&我始终认为,一个作者,进入他作品的素材应该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出丰富的个性生活,说穿了就是让人有新鲜感和惊愕感的生活。不能简单地说拥有了生活就能构建出好的作品。就说青藏高原吧,任何一个人只要踏上这块土地就不会看不到气势磅礴的莽莽雪山,冷光闪耀的凝冻冰川,依山傍岭的藏式村舍,香烟缭绕的古刹寺庙,合十长磕的虔诚香客……毫无疑问,这些原汁原味的生活为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但还不能说就可以进入作品。作者对生活的选择、质疑、思考至关重要。杨宣强脚踏实地地走在世界屋脊上,怀揣着他积累了数十年的高原军旅生活,不功利、不张扬、不雷同,而是神闲静气地感悟山水、大漠和高原人组成的一个又一个特殊的群体。他总是以他独具的敏锐透过生活的表象抵达人生、生命、人性的最深处,发现平淡中的非凡,以文遣兴寄意,给人以躲闪不及的撞击感,愉悦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高海拔的雪域寻找需要心灵的高度”,他进一步陈述:“高海拔处的雪山净化着我越轨的邪念,冷却着我侥幸的梦想,高原是我心灵的故乡,是我情感的温床,是我灵魂的休憩处。”他这里所说的“净化”、“冷却”便是对他散文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的诠释。
&&&&一个就要离开高原的老兵,临走时特意用军用挎包装了一捧泥土。他说要珍藏一辈子,要让那泥土的腥味、湿味、汗味永远熏陶他。杨宣强说这捧土的背后是无数年轻的生命永驻不醒。他写道:高原人最懂得爱和珍惜。在这个世界上,东西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也不会终生为谁所有,无论什么物质在谁手里都只是一个过客。东西始终静止着,而人却在旧貌换新颜地流动着。面对遗憾和苦难,他们一样热爱生命,一样深深眷恋这个世界,因为有遗憾,他们才追求完美;因为有苦难,他们更加珍惜这有限的年华。
&&&&高原泵站有个叫老曹的老兵,长得很丑,雪山把他的背压得似一张未拉的弓微弯着,紫黑的脸上皱纹像大山旷野里纵横交错的沟壑。老董当了15年兵,至今未婚,姑娘们在他身边总是稍纵即逝。她们爱好男人的腰部,最好腰缠万贯。兵的腰部只缠着一根军用皮带,更何况老曹又长得那么丑。大家戏称他为“西部第一童男”。老董个人的事引起了组织上的重视,领导以命令的方式责令老董休假的目的就是找对象,找不到就不允许回部队。同时让每个休假的兵都带着为老董找对象的任务。假期满了,老董如霜打的茄子似的依然形单影只地回到了泵站,不同的是他的怀里揣着一只小狗。他说那是他在路上捡到的一只被人遗弃了的快没命的小狗,说这话时他一脸救人性命的洋洋自得。此后这只小狗与老董形影不离,跟着他进食堂,甚至去操作间。在老董的精心喂养下小狗很快就长得像模像样起来。可是不久,狗就烦躁起来,没有半刻的安宁。显然它无法与孤独的老董为伴,便从泵站消失了。没有了狗,老董又孤单寂寞地生活着,直至退伍离开高原。写一个“吹灯兵”的苦闷和孤独,即使他把这种苦恼写得再沉重,我也不会为之撼动。因为它虽然真实,但所反映的生活面和所抵达的人性深度还是不够。只有在他重笔浓墨地写了这只狗,并亦步亦趋地揭示出“狗也寂寞”这个深层的意蕴时,我的心才被躲闪不及的重锤撞击得五脏六腑都疼痛起来了。也许老董一辈子都可能打光棍。爱的尽头往往是冷酷到底。果真如此吗?
&&&&我从来不认为物质贫瘠的青藏高原在精神上处于贫瘠,更不会认为高原在文学上也处于贫瘠。我熟知那块高地,这不只是因为那块高地上有我的青春岁月和人生梦想,还因为它改造和成就了我。我常常带着一种感恩的心情返回昆仑山,我喜欢在落雪的冬天邀上几个战友漫步在阿尔顿曲克草原上,说不清是寻找什么还是在向往什么,只是想看看这块地方曾经怎样存在过,看看那些从这里穿行而过的今人和老人留下的故事。记得那是二十年前一个夏天,多么干净的六月雪从天空飘落下来,雪光又薄又亮,滋润着高原的枯荣。就在这时候,我结识了写小说的杨宣强。我真的不敢相信一个不足二十岁的小青年暗暗憋足劲写了一部又一部小说。虽然他正在寻找着突破口,但他浑身奔流着的热血使我感受到了他身体里潜伏着一座小型的文学冶炼厂。
&&&&今天的杨宣强已经出脱成一个受人关注的军旅作家,他在高寒缺氧的高原写了那么多陶冶人情操、燃烧人思想的散文。读他的作品,我常常会想起高原的阳光,想起在海拔高处的雪山上寻求灵魂高度的高原战士。这也是杨宣强的散文带给我的特殊的魅力。他还很年轻,他将沐浴更丰盈的高原阳光,从一个高海拔奔向另一个高海拔!
&&&&&&&&&&&&&&&&&&&&&&&&&&&
&&&&&&&&&&&&&&&&&&&&&&&&&&
&&&&&&&&&&&&&&&&&&&&&&&&&&&&&&&&&&&&&
&&&&缩在羌塘草原深处的牧村。
&&&&我找到它已经是次日的清晨,穿过了一个漫长的夜的隧道。时光倒流50年,我们在追击一股逃匪的路上,巧遇一位藏妇在战壕里诞生了她的女婴。重温往事,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一种由衷敬意。
&&&&如今,“谷露”这两个字依然留在地图上,可是当年的模样已经荡然消失。藏楼代替了牦牛帐篷,遍地是亮亮的太阳以及温室地膜上反射的莹光。藏地盛开着那么多温暖的容颜!
一只小鸟衔着阳光从眼前飞过,我禁不住有些摇晃。远处的草滩上,有一群蠕动的羊,还有发辫上插着野花的牧羊女。她肯定不是那个出生在战壕里的婴儿,我却出奇地想到那是那个婴儿的女儿……
&&&&在羌塘草原找一个人很不容易,找50年前的一个陌生人更不容易。我最不会忘记的是那个战壕,从那里扬起的枪声把整个西藏的山水洗得透明清亮。
&&&&枪声早已消失,藏妇的故事也载入历史。战壕则成为谷露不朽的标记,一直贴在羌塘草原最醒目的位置。
&&&&吹鹰笛的女孩
&&&&可可西里的黄昏,终于在夹着漫天雪粒的晚风里,蹑手蹑脚地走远了。夜幕悄悄地罩在了月亮湖畔。
&&&&一只归巢小鸟抖动着翅膀顺风而飞,比山脊还低矮。天空仿佛是巨大的笼子,鸟挣脱不出,落脚于帐篷上。
&&&&帐篷里的牛粪火在夜风里低声咳着。
&&&&听,路口索玛的鹰笛声捞起了湖里银盘似的满月。笛孔中飞出随意云彩,落在地上成了长虹。笛孔中溢满铿锵水波,流进草滩就是一条小河。笛声响起的中间,下起了雪。
&&&&雪比虹美,雪比河长。
&&&&月亮慢慢踮起脚尖听笛。
&&&&一伙陌生人问路:“小阿妹,去月亮湖的路怎么走?”
&&&&索玛打量问路人,身背杈子枪,手持绳索。她马上想到了盗猎者,又想到了月亮湖是藏羚羊的宿栖地。
&&&&机灵的索玛指指右边山坡上的哨所:“那就是月亮湖的守门人!”
&&&&陌生人远走,却无法高飞。
&&&&可可西里的夜静悄悄。
&&&&藏羚羊枕着月色而眠。
&&&&高悬的月亮像藏家姑娘的乳房,把荒原的夜喂养得如此肥大,嫩亮!
&&&&兵站窗台的花
&&&&在这荒原上,没人知道它的名字。
&&&&无须知道。
&&&&它亮在雪山上,像放在窗前的小灯,不是开放,而是燃烧。把一切娇气拒之门外。
&&&&只为兵而开。
&&&&喝着雪水,吃着冰碴。它没有自卑感。
&&&&当班长把舍不得吃的维生素喂它时,它猛地窜高一节,表示了感谢。
&&&&兵们就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把美和美的态度种在了雪山上。
&&&&它很有情。每在兵缺氧卧床时,它低下头悄悄忧伤。
&&&&有时还张开花唇,不是讨要,而是有话要说——
&&&&这天,班长的女朋友专程上山把它探望。那花陡然间变成一只小船。它要载着姑娘和班长出门,远航。
&&&&班长有言在先:“慢点,我有条件,我们可以走到天涯海角,但是还得回到雪山……”
&&&&唐古拉山夜灯
&&&&我翻过唐古拉山,前头的路断了。
&&&&夜色渐浓,渐宽。回头望,山顶歇着的那个黑点是鹰吗?它像漆黑得发亮的一颗汉字,在无边的黑夜,静立不动。它的翅膀被夜藏起,还是那只遨飞的鹰吗?
&&&&藏北的夜,空寂,无人。我睁大漆黑的双眼,寻找光源。
&&&&远方的远处有一粒亮光,把暗夜撞疼。我朝它走去,它离我越来越近。
&&&&放大的美丽。
&&&&我知道那是兵站的夜灯,专为四野的夜行人亮着的夜灯。
&&&&冬夜已闭上眼睛,它亮着!
&&&&那个兵站在山顶很高很高的岔口。
&&&&屋檐的高度可以摘取星星。
&&&&灯光像天上的星星,兵站的星星。
&&&&我想,城里的楼房再高也超越不过这盏夜灯的灯焰的。
&&&&寒冷的冬夜,藏北也可以描绘出花朵。
&&&&我朝着灯光走去。今夜,我是兵站迟到的投宿者。明早,我肯定是它的早起人。
&&&&在这广袤的藏北荒漠上,我心满意足地只收走这小小的却温暖千万人灵魂的灯光……
&&&&想起六十年代格尔木某年某月的某个傍晚
&&&&那场风沙快马加鞭绕过昆仑山,来到在地图上刚刚站住脚跟的格尔木。风沙很猛且紧,也很浪漫,吹走了所有人的方向。
&&&&格尔木河被拦腰吹断。
&&&&那个黄昏显得那么漫长,接着的那个夜晚更是熬煎。
&&&&市中心那座最高的烟囱应着风沙倒下的那一刻,街上的行人都乱了脚跟。
&&&&有人失去控制顺风跑着。
&&&&有人双手抱头逆风而行。
&&&&有一个拾荒老人跑着去追一只纸袋。
&&&&也有人不改变姿势迈着大步急急赶路,那是执勤归来的一队士兵。
&&&望柳庄在闪电中猛地一亮,又暗了下去。“嘎巴”一声,很脆。这是我一生中听到的最难忘的一个声音。
&&&&慕生忠将军当年栽下的那棵柳树侧身倒下,却没有断裂。同时,一辆走过的汽车栽进路边的深坑。
&&&&就在这瞬间,我孕育了一个诗的意境:这诗与风沙无关。我只想说,倒下的将军柳仍然是一棵站立的树。不少茁壮都预示着死亡,它呢,无根无叶地躺着依然活着!
&&&&山顶上的卓玛
&&&&她站在山上,还没有山高;走下山,才可以看出她高出山两指。年年365天,她难得走出山里一步。
&&&&山里的女人,路就盘在地灶旁。不知道寒冷的太阳,在天街上走得匆忙,又匆忙。
&&&&在大雪和暴风交加的山上,她等候一个给她遮风挡雨的远方人——外出打工的男人。她用饱满的目光轻扣着冻结的草原。
&&&&风吹过,她问风:“你知道他到了什么地方?”
&&&&鸟飞过,她问鸟:“雪莲花开了他能不能回家?”
&&&&可是,风吹干了挂在帐篷里的牛肉串,男人没有音讯。鸟儿衔秃了草原上的格桑花,他还没回转。
&&&&她依旧站在山上等候。她只知道身边漫长的日子难熬,并不晓得外面的世界不属于她。
就知道等待,她什么也不说。
&&&&这一天,她看到有一片叶子从枝间掉下来,很像流泪的雪片。她掏出手绢擦着眼角的泪花,轻声说:“老啦,由不得自己了!”
&&&&&&&&&&&&&&&&&&&&&&&&&&&&&&&&&&&&&&&&
&谷露兵站三个兵
&&&&&&&&&&&&&&&&&&&&&&&&&&&&&&&&&&&&&&&&&&&&&&&&&&&&&&&&&&&&&
&&&&&08:36&&&来源:&光明日报&&&&&&
&&&&谷露,作为一个小镇的名字,依然标记在藏北草原的版图上。可是谷露兵站却已从现实生活中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那个年代,平息西藏叛乱,在某个飘着雪花的清晨,这片荒原上猛乍乍地临时撑起了三顶军用帐篷接待进藏出藏的部队。过往的部队走过之后,帐篷静悄悄的显得很孤独,偶尔一声野狼的叫声把春天推得更远。早早晚晚都有隆隆压地的军车从兵站驶过,兵们渴了就停车喝口水,饿了便进站吃顿饭,然后又精神抖擞地登车前行。大家都称它为中午站,意思是说只管吃饭不管住宿。三个月后,叛乱平息,兵站也撤销了。来有影,去无踪。
&&&&谷露兵站是个拇指站,只有三个兵。站长带着两个炊事兵,跑前跑后忙得脚跟打后脑勺,就是为了给过往战友做好一顿饭。三个兵都是挑选来的一专多能的精兵,就说站长吧,他是汽车学校毕业的,开车修车的好把式。两个兵一个当过卫生员,另一个会干木工活。
&&&&“给一个连队做饭和招待一个兵吃饭,对我们兵站来说同样重要。一句话,我们要保证战友吃好吃饱!”这是在召开全站军人大会时站长说的。
&&&&那年寒冬里就有一次是一个汽车兵要他们接待,只是这个战友没有来到兵站,而是在十多里外的冈底斯山下。他驾车奔往拉萨的路上,车子突然抛锚,一时半晌修不好,只得留下守车。这种情况当时在青藏公路上非常普遍,我们国家刚会制造汽车,数量很有限,部队装备的全是二战时淘汰下来的破旧汽车,动不动就坏。有句顺口溜叫做:“兰州到拉萨,一路扔的大依发。”依发牌汽车是从民主德国进口的旧柴油车。“他已经整整一天一夜没咽一口东西了,饿极渴极。我们把身上带的仅有的一点干粮留给他,可那也顶不了一顿饭呀!”捎来口信的战友很焦急地这样说。
&&&&站长没有犹豫,立马就和两个炊事兵做好饭菜,让其中那个懂点医道的炊事兵上路送饭。站长想得很周到,抛锚的汽车兵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这个身兼二职的炊事兵就派上用场了。至于这个炊事兵左肩挎着保温桶右肩挂着出诊包,如何顶着寒风、克服高原缺氧,怎样在山路上跋涉,终于把饭菜送到战友手中,战友又是如何的千恩万谢,这些场景我统统省略,不提了,就说说他送罢饭就马不停蹄地返回兵站的事吧——站上人手少,一个萝卜一个坑,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忙乎哩!他仍然步行,此刻正是中午,藏北草原依旧空落落地荒凉,忙碌的,依旧是没完没了刮着的白毛旋风。
&&&&兵穿过一片积雪的冰凹地,来到八塔前,猛地发见路边的草滩上有一位藏族妇女坐在一群羊中间,正在苦苦挣扎,脸上的肉都抽得起皱了。凭职业的经验和敏感,他断定这是个病人,便上前询问。那藏妇半躺半坐着,身下铺着一件羊皮袄,双手按揉着腹部,不时地说着什么。兵不懂藏语,一句也听不懂。但他马上看出来了这位妇女要生小孩了。不是吗,羊皮袄的茸茸细毛上已经染上了点点血迹。兵有点慌乱,帮不帮忙?怎么帮呢?就在他进退两难时,那妇人倒是主动示意了,向兵招招手。他理解那是让他坐下,他顺从了,坐在羊皮袄之外的草地上。妇人便将头半枕在兵的膝盖上,稍稍安静了下来。原来藏家人有风俗,女人生小孩时要靠在男人身上,这样心里踏实,也会少受些罪。这会儿,经过一阵忙乱挣扎的妇人,也许恍惚中觉得自己回到了家中,靠在了丈夫那温馨坚实的身上,心里踏实了。很快,就听到婴儿一声响亮的啼哭,小生命诞生了!妇人满脸的汗珠,却也掩盖不了轻松的微笑。正当她准备用羊皮袄包裹婴儿时,兵忙制止住,而后脱下自己的棉大衣,把孩子包好。接下来,妇人就要剪脐带了,这些都得她自己完成,藏家女人世代都是自己给自己接生。只见她不知从什么地方拿出一把锈迹斑斑的剪刀,但是还没等她下手,又被兵制止住了。他是兼职卫生员,药包里常备有喷灯,消毒、取暖,兼而用之。这时他点起喷灯,将剪刀放在火苗上消毒……那蓝色的灯焰,将严冬的草滩照得融融的暖!
&&&&后来,炊事兵一直等到妇人的亲人赶来,才放心地离开,重新踏上了回兵站的路。他脚步轻松,走得很快,满脸挂笑。因为他又一次双手捧着一个军人的爱心,煨热了这世界的清冷。
&&&&今天我在这里追记40多年前的这个故事,是想让自己在这个人心冷暖不匀的季节变纯洁一些,干净一些。我不会忘记八塔下那盏喷灯的灯焰,那是藏北军人一生的荣耀。那个婴儿如今也该有40多岁了吧,早该生儿育女了。那位阿妈若还健在也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让我心有不安的是,那个炊事兵,我始终不知道他的名字。谷露兵站其他两个兵的名字我也不知道,他俩的故事也蛮多且很感人,我暂时省略,余后再写。这篇短文如果能让这三个兵中的哪怕一个人看到,我想就是我意外的收获!
&(作者:军旅作家、总后文学创作室原主任)
&&&&&&&&&&&&&&&&&&&&&&&&&&&&&&&&&&&&&
&&&&&&&&&&&&&&&&&&&&&&&&&&&&&&&&&&&&&&&&&&&&&&&&&&&&&&&
《人民日报》 (1999年07月30日第11版)
汽车驶出藏北重镇那曲西行,像离弦的箭簇向拉萨射去。两个小时后,风挡玻璃上猛不丁地冒出一片房舍以及屋顶的各色经幡。谷露到了!
谷露是藏北一个乡,但它绝对没有人们在内地看到的乡镇那种应有的热闹和繁华。说萧条也许有点过分,但是说它简陋肯定是恰当的。公路就是它的街道,路两侧有几个院落和袒露在荒原上的数间泥坯砖瓦结构、高低交错、形状各异的房屋,它们分别是养路道班、牧民小学、饭店、汽车修理所、加油站等。乡政府不在这里,据说设在公路南侧进山还有十多里路的藏村里。对于在漫长而索然无味的西藏地面上跑车的司机和游人来说,最伤脑筋的事情之一是汽车在前无村后无店的莽原上抛锚,人员吃住和修车都无着落,你就是急白了头发也没辙。现在出现了谷露这样一个新村,当然是人们的幸事了。
对我特别有诱惑力的是街中心那个只要进去两三个人就会占满其空间的小小书店。它给满身征尘的旅人带来的犹如雪山朝阳一样的新鲜和力量,是那些大城市里琳琅满目的图书城都难以攀比的。当我从那个比我还矮一头、用毛条木板钉成的简易书架上抽出了一本《最后一次天葬》时,惊喜的心情难以言表。这是在西藏军营里当了十多年兵的一位青年军官创作的反映西藏人文风情的散文集,我多次托人索取和邮购,都未如愿,没想到在偏僻的谷露看到了它。要知道一本西藏作者写的关于西藏的书,对一个把心牵在西藏的人是多么重要呀!经营书店的藏族姑娘显然看出了我的心事,便很诚恳地说:“你喜欢它就借给你看几天吧,等你从拉萨返回时再还我。”我不解地问:“借?我为什么不能买下它?”姑娘说:“你还不了解我们的家规,这里的书只借不卖,这样,一本书就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接着她告诉我,这个“百家书店”的书全是进出西藏的陌路人捐的,它是专门为过往旅客设立的家。
这时,姑娘那美丽的眼睛突然一亮,冲着我惊呼一声:“我见过你!”我虽然有些吃惊,并不十分意外。我在青藏公路上跑过上百次了,别人认识我,我不认识人家这种事是常有的。所以,我很平静地问她:“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我?”她拉开抽屉,拿出一本书递到我面前,我一看这是八十年代初我出版的一本散文集《昆仑山的爱情》,翻开扉页,上面赫然印着我的头像。它是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当时印数很少,我手头就只剩下几本,像珍惜出土文物一样保存着。今天在藏北意外地看到它,有一种重逢久别亲人般的亲切感。此刻,我又一次用目光扫了一遍书架上的书,发现有不少反映西藏生活的作品集是在内地根本看不到的,还有一本刘克的小说集《央金》,“文革”前出版的。我问姑娘:“我那本小册子你是怎么得到的?”她告诉我,去年一位老军人从日喀则转业回内地,他便捐出了这本书。他说,这书写的是我们青藏高原官兵的故事,它伴随了我好多年,现在把它留在西藏让更多的人读到它吧!
一瞬间,我对这个只能称作藏村的谷露的认识升华了。它虽然偏僻、封闭,在地图上难以找到,但是,有这些爱书如命的年轻人用知识充实它,它必然会越来越变得丰厚、亮丽!望着眼前这位聪慧而热情的藏族姑娘,我不由得想起四十年前发生在这儿的一件事……那是一九五九年初,平息西藏叛乱前夕,我和助手昝义成运载着一车战备物资去边防的路上,被突然降落的暴风雪围困在荒野上整整三天三夜。我们完全靠啃冰雪、吃地鼠充饥。当战友把我俩救出来时,我已经奄奄一息,我恍如隔世地问道:“这是什么地方?”战友们回答:“谷露……”
藏族姑娘领着一伙孩子送我们登车赶路。直到这时我才知道了她是“帐篷小学”的代课老师。这个“路边书店”就是她和孩子们为路人办的义务借书站。一下子,我觉得自己有了创作的灵感和满腹的故事……
&&&&&&&&&&&&&&&&&&&&&&&&&&&&&&&
开满邦锦花的草原
&&&&&&&&&&&&&&&&&&&&&&&&&&&&&&&&&&&&&&&&&&&&&&&&&&&&&&&&&
2012年05月20日&14:02&&来源:新民晚报&
依稀记得是六十年代初的一天,我们汽车班刚从平叛前线阴霾的天底下走出来,带着衣褶里还没有完全散去的硝烟,就马不停蹄地驻扎在藏北一个叫谷露的草原小镇,参加了使西藏改天换地的民主改革。说是镇,其实从前街数到后巷也超不过十户牧民,且大多数的人家游牧在外。镇上一片空寂,我们绝不扰民,就在小镇外面的草滩上撑起轻便帐篷,和牧民做了邻居。我们汽车班的任务就是散发阳光传单,还动员牧民们到一个放牧点上相对集中起来,参加民主改革动员会。车行千里一路春风。最初不少牧民老远一瞅见军车撒腿就跑。我们照旧不误地把承运的饼干、罐头等食品送到他们手上。慢慢地牧民们了解了我们是拯救他们走出苦海的菩萨兵,就亲近我们,甚至帮着我们为挨饿的牧民发放食品。
车轮滚滚,心花怒放。怎能不怒放呢?从严冬里熬过来的西藏的天成了明朗的天,军车可以自由欢畅地在草原上奔跑,我们满腔兴奋,浑身轻松,心动不已。
蓝天、雪山、绿草。一天上午,我的汽车在没有公路的草原上小心翼翼地慢行着,我生怕车轮碾碎更多的刚刚顶出嫩芽的牧草。这是藏北草原有史以来第一道车辙,不能让牧草有疼痛之苦。走着走着,我忽然看到老远的前方有一头牦牛的影子,一摇一晃,冲着我们而来。可以看到牦牛背上驮着一个人。眼看着我们快靠近了,不料牦牛一掉头,背着我们而去。我看得真切,牦牛背上的那个牧民用藏袍宽大的袖口掩着大半个脸,只有露在外面的一束束小辫子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藏家女性。我没有驾车前行,怕惊扰她。
停车,喊话,牦牛也在较远的地方停下。我刚学会的几句日常藏话,并不能使我们完全沟通。我说着十分生涩的藏话,还不得不配合着这样那样的手势和表情,要让她明白,我们是北京派来的金珠玛米,要给藏胞送温暖和食品。这样几经周折之后,那女人显然听明白了,她吆喝着牦牛调转头。我下车走了上去。刚迈出两步,我就惊讶了,怎能不惊讶呢?这是一个刚刚生下婴儿的产妇,她怀里破旧的藏袍里裹着时不时啼哭的婴儿,藏袍的一角还有一下没一下地滴着血水,染红了地上的邦锦花……
我比比划划地告诉她:坐我们的车送她回家。
她先是不眨眼地望着我,之后不住地摇头,摇头。我再次比划着说,送她回家。她仍然摇头。我终于明白了,她没有家,这一点儿也不奇怪。那个年代,在西藏随时可见流浪的男男女女,包括儿童。他们日讨百家食,夜宿千条巷,终年流离失所。我的心疼得滴血,立马决定,让她坐上我的车,送到我们部队的卫生队。不容产妇犹豫和推诿,我就和助手昝义成把我的背包打开,将被褥铺在大厢内,为她做了一个“临时产房”。
汽车启动了,怕她受颠簸之苦,我不挂高速挡,一直用二挡慢慢腾腾地在草原上行驶。昝义成在车厢里照看产妇,不时地给她递水递食品,也算是一个临时的护理员吧!
初夏的藏北草原,草盛花繁。特别是那些西藏特有的邦锦花,五颜六色,闪金射银。汽车前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草地一直伸到天边,微风吹来,草卷浪,花摇头,我巴不得展翅早一点飞到卫生队,但是依然心急车速慢地行驶着。舍不得把这满地的邦锦花碾疼、伤着,舍不得让车上的产妇和婴儿受到颠簸。邦锦花是藏族人民心中吉祥如意的美丽之花,它本该在西藏大地自由竞放。这是民主改革后第一次绽放的花啊!
&&&&&&&&&&&&&&&&&&&&&&&&&&&&&&&&
望柳庄传奇
&&&&&&&&&&&&&&&&&&&
一路风尘格尔木:茫茫戈壁&"望柳庄"传奇&
&&&&&&&&&&&--------------------------------------------------------------------------------
&2005年11月16日07:34&青海新闻网&
&&&&&&&&&&&&&&&&&&&&&&&&&&&&&&&&&&&&
开栏的话:&
格尔木已经走过了50个春秋,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这或许不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可是对于一个人来说,50年无疑是漫长的。撷取这座城市记忆中的片段,我们无意间触摸到了它的生命轨迹。回顾这座城市的历史,我们发现,在它并不漫长的历史中竟也有那么多的故事,这些故事中包含着一代又一代创业者的喜怒哀乐以及理想和信仰。&
青海新闻网讯&在格尔木市河西区金峰路与盐桥路交会的转盘路的西北角,百余棵钻天的白杨在冬日萧瑟的寒风里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告诉我们,这儿就是让许多老格尔木人魂牵梦绕的望柳庄。&
望柳庄,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在我们的眼前,不禁浮现出茫茫戈壁,一条简易的公路穿梭其间。那时候的格尔木依然是风沙的世界,可沿着公路前行,却遥见瀚海戈壁深处绿树成阴。在树叶掩映下,一座小小的四合院坐落其间,四合院门楣上书三个大字———望柳庄。&
关于望柳庄的来历,一代一代的格尔木人口口相传。第一种说法是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在途经格尔木这片土地时,看到这片荒凉的土地,将军将手中的柳木拐杖往地上一插,对大家说:“我们不走了,我们要当格尔木第一代居民,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把格尔木建设成为一座花园式的城市。”将士为将军的话语欢欣鼓舞,更加增添了筑路的豪情和建设格尔木的雄心壮志。不料翌年,将军插在地上的手杖竟然生根发芽,让将士们甚感惊讶。于是当将士们在这儿建起修路的指挥部和格尔木的第一座招待所时,慕生忠将军欣然挥毫,书写“望柳庄”三个大字悬挂于招待所门口。另一种说法是修青藏公路的时候,慕生忠将军率数千筑路大军推进到格尔木。考虑到部队的给养中转,将军决定在这里设立指挥部,地点就在将军一锹插下去的地方。当时的格尔木没有一处地名,将军提笔在一块木板上写下了“望柳庄”&,并矗立在指挥部帐篷前的盐碱戈壁上。有人不解地问:“这戈壁沙滩的,连一棵树都没有,怎么能叫望柳庄呢?”将军坚定地回答:“现在这里虽然没有树,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让这里柳树成阴,花草遍地!”&
然而,在这里植树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格尔木沙土中盐碱含量极高,树苗刚刚栽下,很快就枯萎。用当地人的话说:&“在这里栽一棵树,比养一个娃儿还要难!”&
慕生忠将军一面组织指挥筑路大军向南挺进昆仑山、唐古拉山,一面带领机关、后勤人员开荒植树,并从外地购来树苗,栽在驻地周围。官兵们采取灌水洗盐碱及挖走沙石换来新土的方法,硬是在这荒无人烟的盐碱戈壁滩上,植出了一片柳树林。&后来在望柳庄的周围,将士们栽活了许多杨树和柳树,望柳庄终于名副其实。那片柳林旁,后来修建起了一座小小的四合院———格尔木最早的招待所,门楣上有慕生忠将军书写的三个刚劲浑圆的字:望柳庄。谁来到这里,都会看到这三个字,看到这片柳林,看到这座四合院,看到创造这一切的将军那双可以穿透雪山冰河的智慧的眼睛。&
望柳庄在刚刚建成之后,就迎来了共和国的元帅彭德怀。他不住那座专为他修的二层小楼,即“将军楼”,却和慕生忠一起住进了望柳庄延安式的砖拱窑洞里。彭老总对慕生忠说,你们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一条公路,在柴达木的戈壁滩上建起了一座新城。就餐时,彭老总拿出一瓶好酒,又对慕生忠说:人生做事就要有你们把公路修到拉萨这股劲。&
当年望柳庄前的杨柳小苗,如今已经长成合抱粗的栋梁之材。由两顶帐篷起家的格尔木也发展成了具有近20万人口的西部名城。今日的"望柳庄"已从早先的指挥部变成了兵站部的家属院,又从家属院变成了居民区。如今成了周边居民休闲的小游园,当年的柳树林也变成了杨树林。一排一排的杨树挺立在寒风中,也见证着格尔木历史的变迁。&
站在望柳庄放眼全城,将军的话语在耳边回响。绿树掩映之中的格尔木,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希望。半个世纪以来,一代一代的格尔木人牢记着慕生忠将军的话语,在这被称作“生命禁区”的大漠里,辛勤耕耘,将他们的汗水洒在这片热土上,把格尔木建成了一个偌大的“望柳庄”!(作者:陈万宏&李林)
&&&&&&&&&&&&&&&&&&&&&
&&&&&&&&&&&&&&&&&&&&&&&&&&&&&&
王宗仁:魂牵梦绕的望柳庄
&&&&&&&&&&&&&&&&&&&&&&&&&&&&&&&&&&&&&&&&&&&&&&&&&&&&&&&&&&&&
在我国当代军旅作家中,王宗仁的名字肯定不是最响的一个。但他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这不仅仅因为他在近五十年的军旅生涯中,始终立足军旅,把美丽而神奇的青藏高原视作他生命和创作的故乡,创作出一大批反映高原官兵战斗生活的优秀报告文学和散文。同时,作为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创作室主任的他,在自己辛勤笔耕的同时,还培养带动出了许多在军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中青年作家。&
&长期以来,总后的文学创作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点。只要看一看这些作家的名字,你就会被吸引住——王宗仁、周大新、王宏甲、石钟山、咏慷、马泰全、曹岩、刘烈娃和本人。每每看到一部部优秀作品的问世,我的脑海中便不由得浮现出“望柳庄”三个大字。望柳庄不是什么村庄名,而是一个书房的雅号,它的主人就是著名军旅作家王宗仁。&
我是在二十年前认识王宗仁的,那时候他是总后宣传部的宣传干事,我在解放军三零九医院政治部搞宣传。当时,我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歌颂英雄徐良的报告文学《慈母的爱心》,他看到后便打电话向我约稿。我斗胆把自己写的一篇歌颂我们医院的医生救死扶伤的报告文学《将门之女》寄给了他,他看后马上约我去谈稿子。见面前我猜想大作家一定傲气逼人,令人敬而远之,可见了面我才发现王宗仁非常平易近人。他说:“孙晶岩,你这篇稿子写得很好,就是有些细节没有写透。比如你写王亚真医生给病人做体外心脏按摩,你是学医出身当然懂得应该怎样按摩,可读者谁懂?你为什么不把它好好描写一下呢?”&
一句话拨亮了我的心,我立刻认真修改,加强了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刻画。当我把修改后的稿子送给他看时,他非常高兴,当即拍板把我的拙作发表在他编辑的《文艺园地》杂志的头条,同期还配发了“作者心语”和我的一首散文诗《迎接生命》。&
过了几天,中国散文诗学会在海淀影剧院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散文诗朗诵会,选中了我的一首散文诗。那天影剧院人头攒动,不仅有许多诗坛精英,而且还有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一批专业人士。上台朗诵的都是名家,马上就要轮到我了,我站在后台望着会场上黑压压的人群和身边来来往往的大腕儿,腿肚子直转筋。我曾经演过电影和大型话剧,我不是因为没有表演经验而怯场,而是担心自己的作品写得太臭。王宗仁走了过来,绷着脸显得格外严肃。我擦着额头上的冷汗胆怯地对他说:“王老师,我不朗诵了。”&
话音刚落,报幕员就报起了我的名字:下一个节目:散文诗《迎接生命》,作者:孙晶岩;朗诵者:孙晶岩。我的手心直发凉,他却猛地一挥手,一脸悲壮地说:“孙晶岩,上!”&
我就那样被他推上了舞台,站在台上,望着明晃晃的灯光,我一下子忘记了害怕,大声地朗读起来。昔日的舞台表演经验帮助了我,我完全沉浸在散文诗优美的意境中。诗歌抑扬顿挫的韵律攫住了观众的心,朗诵完毕,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当我走下舞台时,看到他在幕后微笑着向我伸出大拇指。那一刻我找到了自信,从此写诗、写散文、写报告文学、写电视剧,一发而不可收。我考取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但我仍然喜欢看王老师主编的《文艺园地》,因为那上面的作者都是我相濡以沫的战友。&
后来,由于经费紧张,《文艺园地》停刊了,总后作者唯一的一块自留地被割掉了尾巴。1990年,周克玉政委到总后上任,他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学创作的领导,一上任就把文学创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天晚上,领导通知王宗仁到总后礼堂等候首长接见。他火速赶到总后礼堂休息室,一进门,只见赵南起部长、周克玉政委和总后政治部、宣传部的领导齐刷刷坐了一排。他有点紧张,心想首长接见这么兴师动众干什么?周克玉政委和蔼地对他说:“王宗仁,我读过你的长篇报告文学《历史在北平拐弯》,写得很好,光你自己写得好不行,我交给你一个任务,你要在总后的业余作者中发现新生力量,带一批创作队伍出来。”&
周政委的话使他非常感动,他说:周政委,在总后带队伍必须有一个自己的文学刊物。周克玉问道:总后有没有文学刊物?他说:有一个《文艺园地》,现在砍掉了。周克玉奇怪地问:为什么砍掉了?他看了眼周围的人,没敢回答。周克玉仿佛看懂了他的心思,又问道:办一个文学刊物一年要多少钱?他说:咱们是季刊,五万元就够了。周克玉政委说:五万元,少吃一顿饭就省出来了。赵部长,您看这件事怎么办?赵南起部长幽默地说:原来你周政委把我叫来是让我出钱的啊!&
周克玉是个非常认真的人,言必信,行必果。在总后首长的关心下,《后勤文艺》于1990年创刊,周克玉政委亲自提写了刊名,王宗仁又满腔热忱地当起了编辑。在《后勤文艺》创刊号上,他编发了我的长诗《中国的男子汉哪里去了》,这首几百行的政治抒情诗被收录到《二十世纪华文女作家精品文库》(诗歌卷)中。&
青藏兵站部运输科科长张鼎全是一个来自关中北部嵯峨山下的农村娃,十六岁就来到青藏高原当兵。和他一起参军的战友,有六人被暴戾的高原环境夺去了生命。每年的清明节,只要他在格尔木,他都要去北郊的荒野去凭吊死去的战友。青藏线通车以来,有六百多位壮士为西藏的建设英勇献身。可汽车兵们却依然在这条天路上战斗,青藏线被誉为“永不封冻的东方苏伊士运河”。&
有感于青藏线丰富多彩的生活,张鼎全想青藏线比顿河要长,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写的《静静的顿河》在世界打响了,难道青藏线就不会有一个肖洛霍夫吗?虽然自己不是当肖洛霍夫的料,但自己可以为中国未来的肖洛霍夫当一块垫脚石。不这样做就对不起已经长眠在雪山的战友,对不起在青藏线奋斗的战友。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写长篇小说。业余作者的艰难决定了他必须付出比别人多数倍的汗水,他每次跟车队上青藏线时,都要带一捆蜡烛。兵站是自备发电,过了夜里十点钟就没电了,而这时候正是张鼎全写作的黄金时间。在青藏线上,不认识张鼎全的人很多,但是,见过这荧荧烛光的人却不少。它是万籁俱寂的世界屋脊上的“雪里蕻”啊!灯影下,一个胳膊上隆起肌肉的士兵正忍耐着荒原午夜的寂寞,毫不吝啬感情地在一沓卷了边的稿纸上设计着心中最美的图案。&
暗淡的米黄色的烛光在青藏线闪烁,反映青藏线汽车兵生活的长篇小说《雪祭唐古拉》的草稿在烛光里增厚,主人公有这样一句话:“我的生命因子只有放在青藏线上才最活跃。”张鼎全把书稿寄给了《昆仑》杂志。《昆仑》杂志社的编辑海波和江宛柳看了稿子后觉得基础不错,专程到西宁当面向张鼎全提出了修改意见,希望他能够修改。&
当时,王宗仁刚巧在青藏线采访。张鼎全是陕西人,有着老陕的犟脾气。他对王宗仁说自己不愿意修改稿子。作为一个老高原,王宗仁太清楚汽车兵能有多少业余时间,太清楚青藏线人写长篇小说有多么艰难,太清楚一个业余作者对自己的处女作有多么偏爱。可作为一个作家,他又懂得编辑让你修改稿子的用意。他委婉地对张鼎全说:“《昆仑》的编辑懂行,你还是按照他们的意见修改吧。”&
张鼎全还是转不过弯儿来,正在这时,他接到赴格尔木指挥运输的任务,王宗仁也急着去拉萨,事情就暂时搁浅了。王宗仁深知在《昆仑》杂志发稿子对一个业余作者来说有多么重要,如果作者固执己见稿子肯定会夭折,便隔三差五打电话劝说张鼎全修改稿子。张鼎全终于想通了,无论走到哪里,就把稿子背到哪里,见缝插针地改稿。过了一段儿,王宗仁突然接到张鼎全打来的长途电话,他有气无力地说:“王老师,我现在身体很差,连兵站部大楼那个坡都上不去,必须手脚并用爬着上。我要到四医大住院去。”&
王宗仁关切地说:“张鼎全,出书的事怎么办?”&
张鼎全说:“我答应《昆仑》编辑部,一定尽最大努力修改书稿,我带着稿子到病房修改吧。”&
王宗仁说:“你安心养病,出书的钱我来找!”&
王宗仁立刻拨通了青藏兵站部部长王根成的电话,王根成笑着问:“宗仁,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王根成和王宗仁是陕西扶风县的老乡,1958年,一列火车皮把他俩拉到了青藏线。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彼此知根知底。王宗仁说:“根成,你手下的运输科长写了部长篇小说,解放军文艺社的编辑说不错,我得跟你要钱给他出版。”&
王根成问:“多少钱?”&
王宗仁不容置疑地说:“五万,这钱你出也得出,不出也得出。”&
王根成说:“我啥时候说不出了,只要是人才,我都支持!”&
王宗仁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马上将这件事报告给总后文化部部长卢江林。卢江林也是个文学爱好者,听说后热血沸腾,俩人一起把此事汇报给周克玉政委。周政委果断地说:“让人家青藏兵站部出钱干什么?这五万元咱们总后出了。无论如何要赶在张鼎全活着的时候把书印出来!”&
王宗仁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写信告诉张鼎全。此时此刻,张鼎全的肺癌越来越重,他躺在病床上攥着笔艰难地改了几十页,就再也没有力气继续修改了。得知张鼎全的病情后,海波匆匆来到总后,表示要作为特殊情况,千方百计将书稿出版。让张鼎全在病榻上,看到自己倾尽全部情感的著作,给他增添战胜病魔的力量。海波请周克玉政委为《雪祭唐古拉》作序,周克玉欣然答应了。海波打电话让张鼎全马上把未完成的书稿迅速寄到北京,夜以继日地编辑书稿。周克玉政委饱含深情连夜亲自为张鼎全作序,赵南起部长也庄重地为张鼎全题词。王根成部长把赵南起和周克玉的题词及序言影印件,恭恭敬敬地放进皮箱里。&
此时此刻,张鼎全已经病入膏肓。他躺在病床上,给王宗仁写了亲笔信:&
两次来信及所寄刊物均已收到,感谢您的关心。&
王部长已到西安,并将赵部长和周政委的题词、序言复印件交给我,内心分外感激。首长们这样关怀我,更加坚定了我战胜疾病的信心。我必须战胜病魔,否则对不起每一位关心我的首长、战友和朋友们。&
前天晚上,江宛柳来电话告诉我,《雪祭唐古拉》三校已毕,只等出书。我觉得这么多人关心我,我应该写个《后记》,一是谈谈自己创作的缘由,二是向一切关心我的人表示深情的诚意。我知道在出版此书过程中,您竭尽全力,四处奔走,费尽心血(虽然任何人也没有这样告诉我,但我想象得到)。我对您的深情厚意不知用何种语言表达,由此而更深感“相见恨晚”之古语的真切。我无法在“后记”中说这些,只将其深深地埋于心底。“后记”已用电话传给江宛柳。&
欣悉您的《青藏高原之脊》要在《十月》刊出,编辑部要为此召开作品讨论会实在令人兴奋。祝贺您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您不愧是真正描写青藏线的大手笔,我一定要好好向您学习,争取改正自己在创作中存在的许多毛病。《十月》一期请一定寄我一本,并将作品讨论会情况一定转告我。&
目前,我的病情较稳定,请放心勿念。&
崇高的敬礼&
修改、编辑、打印、校对、装订……十八天后,张鼎全的长篇小说《雪祭唐古拉》问世了。当编辑把飘散着墨香的书送到张鼎全的病榻前时,这个刚强的汉子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的肺癌已经到了晚期,医生疑惑、感叹:这病至少在十年前就该有症状啊!这个老张是怎么挺过来的?&
在张鼎全生命之树的三十七道年轮里,有二十一道年轮是在青藏线的风霜雨雪中度过。他把自己对人民、对边疆、对祖国的爱,全部倾洒在青藏高原。王宗仁和卢江林先是给总后首长打报告申请给张鼎全授予荣誉称号,然后来到《解放军报》,向有关人士讲述了张鼎全的事迹,希望军报能派个记者给张鼎全写篇报告文学,在军报上好好宣传他的事迹。谁知有的编辑听后说:“一个当兵的写了部长篇小说有什么了不起,这种事全军多的是,不要小题大做。”&
听了他的话,王宗仁从椅子上腾地站起来,激动地说:“有什么了不起?高玉宝写了长篇小说《半夜鸡叫》,在军事文学史上永远留下了一笔。一个运输科长用业余时间写一部长篇小说,说明高原战士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生命禁区里写长篇小说和在大都市里写长篇小说意义是一样的吗?”&
话音刚落,《解放军报》副总编夏国珞就说:“老王,我同意你的意见。我看这篇报告文学你来写就行了。”&
王宗仁谦逊地说:“夏副总编,军报派个记者写多好。”&
夏副总编果断地说:“别让了,你赶紧写,我给你版面。”&
王宗仁满怀热情写了篇报告文学《他的脚下是唐古拉》,讴歌了张鼎全热爱国防,热爱人民,见缝插针在环境极为恶劣的生命禁区里刻苦进行文学创作的事迹,《解放军报》破例用头版头条转二版的形式刊登了这篇报告文学,同时还配发了一篇短评,大力宣传这个典型。&
躺在病床上,张鼎全又给王宗仁写了亲笔信:&
承蒙多次问候,感谢您的关怀!&
我的病情基本稳定,精神也很好,请放心。&
您写的《青藏高原之脊》我一直未看到,请设法给我捎来一份(复印件也可),让我学习学习。&
不知您能否与南京军区徐志耕联系得上,如能联系上,请告诉他,他在春节前给我来的信我收到了,只是无力回信,请他谅解。&&
言不多叙。&
我仔细端详着张鼎全的信,发现这封信的字迹变得潦草,字数也很少,我猜想他一定是被病魔折磨得抬不起笔了。他在生命垂危之际,还盼望看到王宗仁描写青藏线英雄的报告文学,可见王宗仁的作品对青藏线人有多大的诱惑力。他在生命的垂危之际,还要因自己未回信向徐志耕表示歉意,可见他的人格有多么高尚。&
后来,中央军委授予张鼎全“青藏高原模范干部”的荣誉称号。张鼎全去世后,中央电视台破天荒在《新闻联播》栏目报道一个普通军人的追悼会。&
我在青藏线采访时,曾到过张鼎全的家里。才晓得他的妻子曾经是他的嫂子,他的哥哥在农村去世后,他不忍心让可怜的嫂嫂守寡,毅然决然地和嫂嫂结婚,用自己真诚的爱温暖一个受伤女人的心。张鼎全博大的爱心令人敬仰,他给女儿起名张星,这个名字包含了他对女儿的关爱,寄托了他对未来的追求。在张鼎全寒酸的陋室里,我和他的妻子聊了一个晚上。她托我给卢江林捎话,倾诉她在丈夫去世后遇到的烦恼,希望能得到组织的帮助。我觉得卢江林和王宗仁在张鼎全的家人面前,不仅仅是一个领导,而是一个朋友,一个兄长。&
王宗仁对业余作者充满了爱心,一天,他收到一封来自某仓库的信,打开一看是一个叫耿力的人写的散文,他觉得文章写得不错,但字迹太潦草。便立刻给作者回信,说你要是想在我这儿发稿,先把稿子给我抄清楚。耿力收到信后非常感动,认真地誊抄了一遍,王老师帮作者修改后发表在《后勤文艺》上,这篇散文还获得了首届总后军事文学奖。&
总后华北物资局有一个叫王锦秋的小伙子写了篇小说《露水街之恋》,送到王宗仁面前。他一看就觉得小说写得很精彩,语言很有味道。这篇小说写的兵嫂是一个寡妇,她的丈夫在老山前线牺牲了,她在家乡露水街开了家小吃店自食其力创业。这个漂亮寡妇很招男人,她的小吃店总是宾客盈门,她也若明若暗地与几个男人有些感情纠葛。在当时,如果写韩玉秀式的兵嫂是很受欢迎的,可写一个泼辣风骚的兵嫂,题材上犯忌,弄不好还会给你扣上一顶诬蔑革命军嫂的帽子。虽然这是王锦秋的处女作,王宗仁并不认识王锦秋,可他还是冒风险发表了这篇小说,给了王锦秋很大的鼓励。这篇小说也获得了首届总后军事文学奖,王锦秋就是凭着这篇小说叩开了军艺文学系的大门,从此彻底改变了一个农家孩子的命运。&
我接触的第一位军旅作家就是王宗仁,他的语言有一种散文诗般的美,“他像昆仑山上敲下来的一块岩石”这个敲字;“酥油灯的光焰给这张脸犁下了密密的沟壑”这个犁字;“他狠狠地剜了人一眼”这个剜字;“草尖上的晨露被她撞落”这个撞字,都是颇见文学功力的。我在给学生讲课时,经常提到王宗仁作品的语言美:“寂静像一个巨大的瓮,扣在长江源头的夜空”;“云中渗出古寺黄色的屋脊,像焊在天边的一块纯金的补疤”。他的散文《夜明星》《女兵墓》《拉萨的天空》被收录到中学《语文》课本,足见其文笔的优美。带新人是很费精力的,如果王宗仁能够把精力完全用于创作,他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可是,他却把相当多的时间花在了培养年轻人身上。&
1992年,总后派我到青藏线采访。本来青藏线的朋友邀请我夏天去,我偏偏要冬天去。因为冬天是青藏高原最严酷最艰苦的时刻,也是最能真实体验青藏线人生活状态的时刻。我忍受着高寒缺氧的痛苦,在青藏线摸爬滚打,头疼得像戴了紧箍咒似的,嘴唇干裂青紫。晚上脑细胞因缺氧而代偿性兴奋横竖睡不着觉,吃罐头、压缩饼干,喝冷水,遭了很多罪。由此我想到王宗仁,他最美好的青春是在那里度过的。他被雪域高原的风吹裂了嘴唇,吹黑了皮肤,吹白了鬓角,可他几十年来一直把笔触伸到青藏高原这个令他梦魂缠绕的地方,把情感和血汗献给了在生命禁区拼搏的军人。&
回京后他问我怎么样?我说:“青藏线人太朴实了,我到拉萨大站刚刚五分钟,就有人喊我接电话。我好生纳闷儿,我的汽车一路抛了五次锚,连我自己都不晓得什么时候能到拉萨,是谁这么精确地知道我的行踪呢?原来是王根成将军打来的电话,他说小孙你总算平安到了。我当时非常感动,我每到一个兵站他都在计算我的时间,生怕我路上出事。我离开拉萨时,有个叫杨忠堂的兵早晨四点钟就爬起来为我做饭,分别时官兵们都流着眼泪为我送行。虽然我在青藏线吃不香,睡不着,头疼欲裂,一个多月只洗上一次热水澡,可那些兵太感动人了,他们不仅继承了老一代人身上的光荣传统,而且还灌注了现代意识,汲取了现代科学的营养。只有置身在他们中间,我才懂得什么叫做崇高。”&&
王宗仁笑着说:“小孙,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跟你说了那么多心里话吗?”&
我摇摇头,他说:“兵站部的人都告诉我了,从来没有一个女作家在那样恶劣的气候里上青藏线。别人都捡夏天最舒服的时候去,而你却冬天去。王部长给你三菱越野车你不要,偏偏坐四面透风的212吉普车上线。正因为你真心实意把青藏线人当朋友,所以他们才把你当朋友。谁个真谁个假,青藏线人心里门儿清。只要你真诚地深入生活,你肯定会有出息!”&
昆仑落雪悄无声,王宗仁的教诲像昆仑白雪滋润着我的心田,我发誓要像他那样爱自己脚下的土地,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由于在青藏线深入生活扎实,我写青藏高原的作品全都获了奖。尔后,无论是在贫困的山乡访贫问苦,还是在边境线采访国门卫士;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采访钢铁长城,还是在金融危机的风暴中采访金色盾牌;无论是在女子监狱采访形形色色的“溺水女人”,还是在西气东输工地采访现代铁人;无论是在白色恐怖的抗非典一线采访白衣天使,还是在科学殿堂采访中国院士,我都能够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从不玩虚的,这一切都得力于王宗仁对我的教育。&
王宗仁先后担任总后勤部创作室主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报告文学常务理事等职务。青藏线是他的第二故乡,他熟悉那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用心灵爱着青藏高原,用热血抒写青藏高原。在他发表过的五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中,写得最动人的文章是青藏高原。他的《青藏高原之脊》《死亡线上的生命里程》《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鲜的太阳》《历史,在北平拐弯》《昆仑山离长江源头有多远》等报告文学成为家喻户晓的佳作,其中《昆仑山离长江源头有多远》在《人民日报》社和团中央联合举办的“2004年感动中国的爱情故事”报告文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他近年来致力于散文创作,散文《五道梁落雪,五道梁天晴》《藏羚羊跪拜》《情断无人区》《女兵墓》《拉萨的天空》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我觉得在中国写青藏线,目前还没有一个作家能够超越王宗仁。因为他不是用笔在写作,而是用心在打磨,他写青藏线的每一个字都浸透了血汗。&
他对于年轻人总是扶上马,送一程。在他的率领下,总后的业余文学创作队伍日益壮大。有的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有的荣获中国文联优秀图书奖,有的荣获冰心散文奖,有的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二十年过去了,他依然像当年那样关心我的创作。在我的长篇报告文学《山脊——中国扶贫行动》和《中国动脉》研讨会上,他亲自撰写评论鼓励我。&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我每出版一本书,都在第一时间送给他,并在扉页上恭恭敬敬地写着“请王宗仁老师指教”。我一直保存着他送给我的书籍,不管我将来在文学上取得多大成绩,我都不会忘记是他把我领上了报告文学创作之路,我是站在无数像王宗仁这样的老师的肩膀上才有了今天。&
&来源:http://qkzz.net/article/d0fa046a-9a1b--f2_5.htm
&&&&&&&&&&&&&&&&&&&&&&&&&&&&&&
昆仑陵园鲜为人知的故事&&
&&&&&&&&&&&&&&&&&&&&&&&&&&&&&&&&&&&&&&&&&&&&&&&&&&&&&&&&&&&&&&&&&
&&&&2010年05月19日&10:03:15& 来源:&新民晚报&&
昆仑山下的荒漠上有一片天然形成的坟地,没遮没挡,也无人管理,少说也有上百亩。沧桑,阔远,一个个墓堆在寒风中安然卧立,傲雪倔霜。人们习惯称它昆仑烈士陵园。
昆仑陵园安葬着建国初期至今献身于青藏高原的军民英魂,到底有多少人在这里走完了他们的人生里程,无人能说出准确数字。是哪一个或哪一批高原人最先把这里作为魂归之地,也没有人能清晰地告诉你。我在解放军青藏兵站部政治部只得到了这样一个震撼我灵魂的数字:他们这支部队从1954年进藏至今就有768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和平年代,为了青藏大地的安宁、繁荣,他们匆匆地离去,却把奔走的灵魂留下。
为了创作报告文学《青藏军人的死亡档案》,我曾经踏破铁鞋几次上高原追寻安眠在昆仑山下的第一个先烈。决无猎奇之意,第一个用生命鲜血涂染青藏荒原的人,必然经历过太多的艰险,承受过太多的磨难,他会让人倍加敬重。我当然很珍惜这份“档案”。但是我失望了,我得到了起码不少于10个的“第一个”。每个第一都有其充足的理由。这也难怪,岁月消失,人事变更,又是在开国之初那样一个简陋的高原环境里,能有几件事留下了可钉可铆的档案!令我十分意外又很高兴的是,所有接受我采访的人几乎都提到了三棵树,三棵死了的柳树。慕生忠将军为它举行了葬礼,掩埋在戈壁滩上。它应该是昆仑陵园的“第一个”。
墓柳的故事鲜为人知……
1954年早春,带领队伍修筑青藏公路的慕生忠将军,特地从日月山下的湟源县买了100棵杨柳树,栽在了当时砺石遍野的昆仑山下。两大片,杨柳分栽。一场春雨刚润过小苗就蓬勃出了翠绿绿的芽儿。将军望着舒目爽心的树苗,诗意大发,给两片树林分别命名为“望柳庄”和“成荫村”,取意望柳成荫。树苗顶风冒寒倔强地苦苦生长,飞沙走石也盖不住它们拔节蹿长的响声。毕竟是在亘古荒原育苗,有三棵树实在难抵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夭折在戈壁滩。将军掂着死去的柳树,爱怜不舍地对大家说:“它们没有白来昆仑山一趟,总算是为咱高原人绿了一回,它们让我们看到只要有顽强的意志就能站在荒原上。现在柳树死了,我们怎能不难受?不要把这些有功之臣随便扔掉,要安埋好,给它们举行葬礼!”
后来,戈壁滩上就出现了一个土丘,那是三棵柳树的坟墓。怕它渴着,将军和同志们经常给土丘浇水。又怕它饿着,他们还给它施肥。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奇迹发生了,第二年土丘上竟然冒出了一瓣瓣嫩芽儿,柳树复活了……
这棵墓柳就是今日昆仑烈士陵园的胚芽。此后围绕着它散布起了一个又一个烈士墓,一年比一年多,地面也一年比一年扩展,不死的柳树是高原人顽强生命的象征,死去的人也向往一种不朽的精神。
柳树死了又复活,这是慕生忠将军渴盼的,他能料想得到;但是,墓柳成全了昆仑山下一个偌大的荒野陵园,成百上千的高原人在这里找到自己人生的最终归宿地,这恐怕是将军无论如何不会料到的。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他希望我们的队伍永远彰显着一种奋斗不止的无畏气势。从这个意义上讲,将军在葬柳时其实是在有意无意地为自己和高原建设者选择墓址,似乎并不无道理。这,可以拿他给自己写墓碑作证。
修筑青藏公路开始不久,民工们就发现慕将军常不离手的那个铁锹把上刀刻着5个字:“慕生忠之墓”。大家不解,疑猜:“政委,好好的活人,怎么想到了死?”他答:“不把公路修到拉萨,老慕还有啥脸面活在人世!”当年年底,公路穿过世界屋脊到了拉萨,慕将军把那铁锹一扔,说:光荣完成使命,你也该下台了!据说他身边的一位有心人收藏了这把锹。5年后我当兵来到青藏高原,多次煞费苦心寻找这把锹和收藏者,始终未能如愿。2002年夏天,我偶遇当年给慕生忠牵骆驼的一位老人,问及铁锹一事,他告诉我那位收藏者在下高原之前,一把黄土把铁锹埋在了昆仑陵园。当时将军已经作古,想那位收藏者是让铁锹陪老人一路同行。权当墓碑吧!
&&&&&&&&&&&&&&&&&&&&&&&&&&&&&&&一个母亲与另一个母亲
&&&&&&&&&&&&&&&&&&&&&&&&&&&&&&&&&&&&&&&&&&&&&&&&&&&&&&&&&&&&&&
这个并不显眼的山洼是我每次经过唐古拉山时必去的地方。为的是祭奠一个还没开花的小生命,也为了重温母亲的一腔深情。&
在我的记忆中,那是我在西藏呆的七年里最冷的一个冬天。当时西藏的叛乱还没有完全平息,我开车去边防某地执勤,行至唐古拉山上车子抛锚了。无法排除故障,只好原地等待后面的救济车。要知道那是零下40多度足可以把人的鼻子冻掉的天气呀!哪怕是针尖小的缝隙钻进来的都是指头粗的寒风。可是,我并不觉得冷,这是因为那件御寒的棉背心。这件棉背心是母亲特地从家乡八百里秦川给我邮寄到高原的。千里之外的母亲从我入伍后写回的第一封家书中得知我经常开车跑的青藏高原上六月也下大雪,她整日操心不安,便连日赶做了这件棉背心。柔柔软软,虚虚胀胀,望一眼都能把人心暖够。她不识字,在托六哥写给我的信上写道:“你一年四季有近300天的日子在飘雪结冰的路上跑车,天冷穿上,我就不做帽子了,你们部队发的皮帽是很暖和的。妈不在你身边,只有靠你自己爱惜自己了。”&
从此,我每次出车都要穿着母亲做的背心和棉鞋。&
此刻,我安然地坐在驾驶室里,任凭外面的暴风雪有多大,我心里都是暖融融的。母亲仿佛就坐在我身边,她不时地伸手抚摸掉落在我身上的冰雪。我竟然半睡半醒地进入了梦乡。&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急促的敲打驾驶室门声把我惊醒……&
就这样,我见到了那位抱着女儿的藏族老阿妈。&
阿妈一句汉语也不会说,她十分焦急而伤心地给我讲述着什么。我呢,来藏区执勤前只是临时突击学了几句常用的藏语,现在我隐隐约约地听得出她在说:今天傍晚,她家的帐房被一伙叛匪烧了,又碰上了突然而降的暴风雪,迷失了方向。她一会儿背着女儿,一会儿抱着女儿,好不容易摸索着走到公路上,看到了我这辆汽车……&
我把这母女俩让进了驾驶室。由于她俩带进了山野的寒风冰雪,驾驶室里霎时变得冰冷异常,仿佛四面八方都透了风。阿妈始终抱着女儿,她不时地擦着眼泪。从上车后孩子一直双目紧闭,嘴唇失血。我不知道她是冻的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我要求替阿妈抱一会儿孩子,阿妈未答应。我立即脱下皮大衣,让阿妈给孩子披上。阿妈将孩子递给我,我又脱下背心,动手给姑娘垫在了胸部。阿妈望了我一眼,然后又扭过头去抹眼泪。&
我见姑娘的嘴唇很干,就从行军壶里敲下来一块冰渣,放在她的唇上。阿妈看着,摇了摇头,意思是没有用。&
暴风雪依然是那么猛烈。高原的世界总是不太平的。&
阿妈还是紧紧地搂抱着女儿,女儿始终没有醒来。直到最后我才知道这个姑娘是被叛匪打死的,她身上中了两颗子弹,阿妈把她从敌人手里抢回来时,她就已经奄奄一息了。&
她离开这个世界时,身上还穿着我的皮大衣,垫着母亲为我做的那件棉背心。&
临走前,阿妈要把皮大衣和棉背心还给我,我按住阿妈的手,对她说:“这是我母亲专门为我做的防寒衣,我把它送给了小阿妹,母亲一定会高兴的。”她似乎听懂了我的话,又似乎没听懂,反正她抱着女儿踏着山中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
我为没有拯救这个小生命而遗憾终生,但是我毕竟把母亲的爱心传递给了另一位母亲和她的女儿。&
后来,我给母亲详细地写了一封信,信的最后说:“我把您为儿子精心做的棉背心送给了一个藏族的小阿妹,她穿着它离开了这个冰冷的冬天。我用您对我的关爱温暖了藏族同胞的心。”&
母亲没有回信。直到三年后我回故乡探亲时,母亲才提起此事,她说:“儿子,你做得很对!”&
来源:/w/wangzongren/000/005.htm
&&&&&&&&&&&&&&&&&&&&&&&&&&&&&&&&&&&&&&
&&&&&&&&&&&&&&&&&&&&&&&&&&&&&&&&&&
那盏未熄灭的酥油灯&
&&&&&&&&&&&&&&&&&&&&&&&&&&&&&&&&&&&&&&&&&&&&&&&&&&&&&&&&&&&&&&&&&&&&
发布时间:&07:30:00&&&来源:《浙江日报》&
&&&&阿妈的酥油灯&
&&&&许多往事都没有在我脑海留存,忘了,消失了。那盏藏式酥油灯以及举着它的藏族老阿妈,却让我魂牵梦萦了四十多年,时不时地原汁原味地浮现在眼前。在那个难忘的夜晚,它就是太阳,也就是月亮,成为一种光明的语言,一种动力的符号。它把灰烬撒给黑夜,留给我的是温暖、辽阔,还有崇高。当时我忙于驾车赶路,实在无暇顾及它,甚至都没有多看它一眼。只是后来,这盏酥油灯一度成为我珍爱的收藏品,我才细细地把它观赏,品味它的精美、它的独特、它的故事。
&&&&这盏酥油灯有一根半尺高的灯管,三节竹筒做成。灯管上端顶着灯碗,铜制品。下端托着生铁铸的灯座。灯碗略像一只收敛起翅膀的小乌,灯座则似一只爬行的乌龟。藏胞管这灯叫竹节高脚油灯壶。灯焰是从小鸟那长长的尖嘴里吐出,灿灿光华,仿佛小鸟在唱着一支悠扬圆润的藏家歌谣。
&&&&我听得懂,那歌调是老阿妈发自她灵魂又抵达我灵魂的真情之歌。
&&&&进藏路上的那天夜晚,风雪交加,道路难行。我的汽车因为几次抛锚掉队后,迎着似乎能把冰河卷走的风雪,孤独无助地艰难行驶在藏北草原上。山野俱黑,至今留给我无法抹掉的印象:那是一个永远不会有月亮和星星的夜。车窗外一片死寂,醒着的只有可怕的山野的气息,雪花乱舞狂风嚎叫,我的车速十分缓慢。忽然,一盏油灯捅破夜幕,摇晃着钻出一只举灯的粗壮大手。一位藏族老阿妈站在公路中央,伸开的双臂像两只翅膀忽闪着拦住了我的车。我看到灯光打在她皱纹沉厚的脸上,满脸散发着若隐若现的光芒。我本能地感觉出,这是一位走过了坎坷爬出灾难的老人。&
&&&&老阿妈的行动稍有迟缓,还没等我下车,她就显得吃力地踏上了驾驶室门的脚踏板,用很生硬的汉话提醒我,在这个不安静的雪夜,藏北大地上许多桥都被雪掩埋了,她要我小心翼翼地过河。老阿妈一再叮嘱,千万不要把车载进冰河里,那样可就遭大罪了。她惟恐我听不懂她的话,又重复地说了几次。飞雪飘摇的夜晚,出现一盏酥油灯使我倍觉温暖又有些遥远,藏族阿妈的话句句熟悉又有点陌生。
&&&&当时刚平息了西藏那场叛乱不久,藏地有不少村庄还留着叛匪烧毁掠夺过的残迹。山水间弥漫着沉沉的忧伤。仍有一些藏胞对解放军不很了解,总是拿疑惑的目光看我们。举灯阿妈的行为无疑缩短了我们和西藏的距离。酥油灯在阿妈手中甜甜地燃亮着,虽然微弱却很惹人上眼。那是经历过春雨绽放的一朵小花,那是经历过冬雪长成的一棵小树。阿妈死活要我带走她的灯,说走夜路用得着。我推辞不掉只得接过这盏藏灯。之后,她连姓名也没留下,就急不可待地扑进路边风雪暴吼的夜色里。她说不远处就是她的帐篷,她要回家照料羊群。
&&&&那个雪夜,多亏了阿妈的提醒和酥油灯在身,我的车很顺利地驰过了进藏路上积着厚雪的条条冰河。期间,我在藏北八塔下停车小憩时,巧遇一位地方老司机爬在车下雪地上修车。发电机坏了,他的双手被冻得怎么也修不好。急得老司机满脸淌汗,嘴里还不干不净地咒骂着这鬼天气鬼地方。我不忍心让老司机孤身单车在山野受罪,便上前相助。正是在那盏酥油灯的光照下,我们合力修好了发电机。当老司机的车灯重新燃亮在茫茫雪原时,我深切地感受到那温柔的光束里融汇着老阿妈的深情。
 &&我执行完那趟任务,返回藏北时路中打听寻找那位老阿妈。叩访了不少帐篷和放牧点,都没有她的踪影。有牧民告诉我,这里住的大多是游牧藏胞,他们走南串北,行踪不定。我很失望地离开了藏北。
&&&&后来,我又有几次去藏北执勤的机会,还是没有得到老阿妈的任何讯息。我一直宝贝般地保存着那盏藏式酥油灯,还特地从拉萨八廓街买来一块红绸布,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我总是这样的感觉,它没有熄灭,永远不会熄灭。那灿灿纯正的光焰温暖如春地点燃在我心里。看见它,我就仿佛听见雄鸡呼唤黎明的声音,我就看到了太阳离我们越来越近。
&&&&大概是1965年夏,我要调往北京工作。我所在的团队要建立团史展览室,我难舍难分地把那盏藏式酥油灯献了出来,它仍然在那块红绸布里严严实实地包裹着。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我相信它还会陈列在展览室里。人们用它的光焰能收割到一段难忘的西藏历史。这灯下依旧是漫漫长路,老阿妈依旧举着灯站在风雪弥漫的路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六十年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