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 财政补贴 算不算收益算进去吗

油企毛利率比肩房地产 谁是油价“冤大头”
【摘要】导语:2008年,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企业炼油业务巨亏,国家给了”两桶油“财政补贴分别为,中石油157亿元和中石化503亿元,共计660亿元的巨额补贴。
导语:2008年,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企业炼油业务巨亏,国家给了&两桶油&财政补贴分别为,中石油157亿元和中石化503亿元,共计660亿元的巨额补贴。自2004年以来的十年间,&两桶油&共获得政府补助累计超1250亿元。
经济观察网 评论员 冯庆艳 石油领域从来不缺戏剧性,今年的3月20日与7年前的同一天,面对国内油价数字轮回与国际油价腰斩的巨大背离,一场关于油价变形记的正反双方辩论与拷问在中国消费者与油企之间上演。
谁会想到,刚过去的3月20日,6.3元/升的北京92号汽油最高限价会引起一场全民式吐槽,这是因为经过7年起起伏伏的油价历史,在这一刻出现了数字上的惊人一致,7年前的日,北京93号汽油价格为6.3元/升,当然全国油价都会在6.3元/升附近小幅不同,数字虽然来自北京一地但实则是全国油价经历了7年的上下调整,回到了原点,而另一组数据则是让上述两个6.3元/升的数字轮回变得诡异的元凶,同样是刚过去的3月20日,纽约商交所主力合约价格跌破44美元,而7年前的同一天,纽约油价收于101.84美元/桶,这个数字也可以大概涵盖整个国际油价的水平,简单测算得知,现在国际油价比七年前的同一天,降低了56%,说油价腰斩一点不过分。
消费者一方的疑惑是,国际油价腰斩之时,为何国内油价非但没有腰斩,却还和七年前一样?而代表油企的中石化却通过官方微博反驳道,故事并非是那样的,&今天&(3月20日),国际原油每桶 43美元,欧盟每升约9.1元,中国每升6.3元。七年前,2008年的&今天&(3月20日),因中国经济形势及各方压力,压缩国内成品油调价幅度,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欧盟每升约14.8元,而中国每升仅为6.3元,谁是&冤大头&,你懂得。言外之意,不是现在油价高,而是7年前的油价太低了,老百姓沾了大便宜,而&三桶油&便是油价的&冤大头&。于是,一场可能永远无法辨清的辩论诞生了。
可以发现,消费者一方用了现在与7年前同一时刻的巧合和反差的数字对比法,而油企则选用另一组数据也采用数字对比法进行反推,反证不是现在油价不跟国际接轨,而是7年前没有接轨,笔者不想通过测算的方式来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油价牵扯因素复杂多变,难以从公式中算出到底谁才是多年来油价的&冤大头&。而是也想用类似消费者和油企的方法来对比下,试图为辩论找到一些依据。
按照中石化官方微博回复来说,2008年出现3月20日6.3元/升的油价,而欧盟是每升约14.8元,是国内油价远低于国际油价造成的,且&三桶油&等油企充当了油价&冤大头&的角色,以此来反推,中石油、中石化等的业绩应该惨不忍睹,但是其年报却并非给人如此印象,虽然2008年中石油年度炼油业务亏损达829.7亿元,中石化年度炼油业务亏损达到1020亿元,但在这种情况下,2008年度中石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4.31亿元,中石化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96.89亿元。中石油蝉联亚洲最赚钱企业。根据中石油和中石化2008年年报披露信息,2008年度中石油的营业毛利率高达36%,中石化为8.63%,而当年我国居于各行业毛利率之首的行业&&房地产行业的毛利率也才为38.5%,中石油毛利率可与房地产行业比肩,可以说赚钱太容易了,不过,以炼化和销售业务为主的中石化,受当年炼油业务千亿巨亏影响,毛利率不太高,但国家却为此给予了503亿元的财政补贴,将补贴算进去的话,其毛利率也并不低。
国内油企在充当油价&冤大头&的情况下,净利润和毛利率高企,那么如今油价正常了,与国际接轨了,即使国际油企纷纷传出采用裁员减产等度过危机的极端手段,国内油企净利润和毛利率也是没的说的,由于去年&两桶油&年度业绩还未公布,中石油201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960.4亿元,营业毛利率为24%,中石化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则为511.69亿元,营业毛利率为15%,与7年前类似的是,此时&两桶油&的毛利率依然可以比肩很多房地产企业和金融企业。
从以上数据来看,不管国际油价如何跌宕起伏,垄断中国石油领域的&两桶油&都是赚的盆满钵满的,而且7年前的2008年,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企业炼油业务巨亏,国家给了&两桶油&财政补贴分别为,中石油157亿元和中石化503亿元,共计660亿元的巨额补贴。自2004年以来的十年间,&两桶油&共获得政府补助累计超1250亿元。
那么,7年前和现在,当了油价&冤大头&的到底是谁,套用中石化的一句话便是&你懂得&。
[责任编辑:lindong717]
已有人参与
华丽谢幕之作,今天编辑带您回首一下EVO的壮志“菱”云,20余年的传奇之路....“2008年的今天(3月20日),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中国油价每升6.3元。2015年的今天,
“2008年的今天(3月20日),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中国油价每升6.3元。2015年的今天,国际油价每桶43美元,中国油价仍然是6.3元人民币。”近日,网络上热传的一个段子引来了中石化的回应。  中石化在官方微博中表示,“2008年,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欧盟每升约14.8元,而中国每升仅为6.3元。谁是冤大头 ,你懂的。”  对此,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008年国际油价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为了保证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国家没有让油价跟随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主要的压力都由中石化、中石油承担了,这也是为什么中石化会觉得冤 。”  去年国际油价连跌以来,国内连续两次提升了消费税,意在抑制低油价可能带来国内成品油消费的快速上涨。面对油价的下滑,拥有央企身份的“三桶油”却难以大幅裁员,这也成为了央企不得不承担的压力。  公告解读  据投资快报报道中国石化3月22日晚间披露年报显示,公司2014年实现净利润474.3万元,同比下降29.4%,每股收益0.406元。创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利润降幅。同时,中国石化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利每股0.11元(含税),加上中期派发的股利每股0.09元(含税),全年每股股利0.2元(含税).  2014年,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2.83万亿元,同比下滑1.9%,也为2009年以来首度出现负增长。主要因石油、石化产品价格下跌。  期内,中国石化油气当量产量为4.8亿桶,同比增长8.44%,其中原油产量3.61亿桶,同比增长8.48%;天然气产量7163.5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8.51%。公司炼油业务全年加工原油2.35亿吨,同比增长1.5%;生产成品油1.46亿吨,同比增长4.2%。  公司炼油、化工以及本部业务均重新由盈转亏,合计亏损53亿元,而上年同期,这三块业务合计盈利超过百亿元。而盈利的勘探及营销事业部,利润降幅也都在两位数以上。  公司同时预计,由于原油实现价格大幅下滑,炼油和成品油销售业务消化高成本原油、成品油库存,导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预计2015年一季度业绩将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  2015年,中国石化预计国际油价将继续维持疲弱,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年计划境内生产原油3亿桶,境外4800万桶;计划生产天然气8863亿立方英尺。  业内人士认为,中石化未来业绩或继续受累于原油跌价。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原油价格继续走低,目前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86美元/桶左右,同比跌幅已接近两成,未来若油价持续低位,将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冲击。  2008年国内曾压低油价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08年7月,国际油价攀升至历史最高点,纽约商交所WTI原油期货突破145美元/桶。尽管国际油价冲至高点,但是2003年至2008年的5年间,国内成油品的定价主要受国家管控,处于与国际价格“脱钩”的状态,国家此前制定的成品油价格“间接接轨机制”未能得到落实执行。  在此期间,国内石油炼化企业的经营情况也受到了较大影响。数据显示,2004年~2008年的5年时间里,中国石化炼油企业累计政策性亏损2649亿元。期间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升,国内油价调控的力度越大,炼油企业亏损越多。经梳理发现,2008年,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下属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大幅下滑了7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下属上市公司)经营利润缩减了27.5%。  “2008年,为了保证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国家没有让国内油价跟随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进口倒挂等主要压力都由中石化、中石油承担了,虽然国家也给了两桶油部分补贴,但是当时的油价的确低于国际油价不少。”韩晓平表示。  “油价7年没变”说法是乌龙  “这是一个典型的乌龙,写这个段子的人不在行内,他说的都不对。”韩晓平表示,首先日期就不对,2008年国际原油最高点出现在7月,而非3月。  根据卓创资讯的统计资料,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仅为100.38美元,达到历史最高点的时间是7月3日,具体价格为146.08美元/桶,而当时北京地区93号汽油价格为6.2元/升。  安迅思能源研究总监李莉则认为,由于定价机制不同,2008年的油价与现在的油价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2009年之前,国内成品油定价是脱离市场的,考虑到国内民众的消费水平,国家有意压低油价,即便当时油价涨到200美元/桶,可能国内的油价还是6元/升左右;现在的定价机制则更加与国际油价接轨。”李莉解释道。  卓创资讯分析师胡慧春表示,“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调价周期缩短,调价频繁,与原油的联动性进一步增强,市场化程度更高。”  税负调控阻油价下跌  去年国家曾经连续两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消费税提升之后,包括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费用在内,国内油价中税金大概占到了50%左右。中宇资讯提供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数据显示,在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中,税费占油价比都在40%~60%的区间,而美国的税费占比较低,仅为20%左右。  “对于我国的现状来说,50%的税率并不算高。我国现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了60%,而国家又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我国连续增加成品油消费税,目的是为了抑制石油的消费。”韩晓平解释道。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税说明政府层面并不希望石油消费占比快速上升:“在未来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国家是希望往更偏重清洁能源的方向去调整的。油价的快速下降,不利于降低能耗与调整结构。”  同时,由于7年间国内成品油质量有所提升,这对整体油价也有影响。国内汽油保有量的增加、环境污染的加剧,汽油排放标准也全面升级至国Ⅳ、国Ⅴ标准。伴随着油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价格的上涨也成为必然。“在不考虑其他影响价格因素的前提下,汽油单纯从国Ⅲ升级至国Ⅴ,价格就已经上涨0.33元/升,所以简单对比并不靠谱。”胡慧春表示。  “三桶油”大幅缩减投资  去年油价大幅下跌以来,全球的石油公司都在着力减少支出,而石油企业面对油价的迅速下滑并没有太多办法,通过裁员减少开支是许多石油公司通用的手段。  数据显示,全球的石油天然气及相关行业公司,去年裁员已经超过了7万余人。  尽管“两桶油”拥有超过250万的工作人员,但是央企的身份则让他们难以通过裁员来减轻营收压力。“央企身上有很重的社会责任,需要考虑的方面很多,很难单纯地从市场化的角度来要求他们的行为。所以他们只能从管理等其他方面来压缩成本,却很难裁员。”李莉认为。  数据显示,今年中石油、中石化在上游的投资将大幅缩减,预计缩减投资额在2000亿元左右。中海油集团下属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2015年计划资本支出约为700亿~800亿元,较2014年预计实现的资本支出降低26%~35%,为近三年来最低。  在韩晓平看来,未来央企进行裁员,或许将成为进一步改革的目标。“我们的石油企业,人员规模还是偏多。这里面有历史遗留问题,但是人员臃肿也是下一步的油企改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韩晓平分析道。  谁是油价“冤大头”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消费者一方的疑惑是,国际油价腰斩之时,为何国内油价非但没有腰斩,却还和七年前一样?而代表油企的中石化却通过官方微博反驳道,故事并非是那样的,“今天”(3月20日),国际原油每桶 43美元,欧盟每升约9.1元,中国每升6.3元。七年前,2008年的“今天”(3月20日),因中国经济形势及各方压力,压缩国内成品油调价幅度,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欧盟每升约14.8元,而中国每升仅为6.3元,谁是“冤大头”,你懂得。言外之意,不是现在油价高,而是7年前的油价太低了,老百姓沾了大便宜,而“三桶油”便是油价的“冤大头”。于是,一场可能永远无法辨清的辩论诞生了。  可以发现,消费者一方用了现在与7年前同一时刻的巧合和反差的数字对比法,而油企则选用另一组数据也采用数字对比法进行反推,反证不是现在油价不跟国际接轨,而是7年前没有接轨,笔者不想通过测算的方式来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油价牵扯因素复杂多变,难以从公式中算出到底谁才是多年来油价的“冤大头”。而是也想用类似消费者和油企的方法来对比下,试图为辩论找到一些依据。  按照中石化官方微博回复来说,2008年出现3月20日6.3元/升的油价,而欧盟是每升约14.8元,是国内油价远低于国际油价造成的,且“三桶油”等油企充当了油价“冤大头”的角色,以此来反推,中石油、中石化等的业绩应该惨不忍睹,但是其年报却并非给人如此印象,虽然2008年中石油年度炼油业务亏损达829.7亿元,中石化年度炼油业务亏损达到1020亿元,但在这种情况下,2008年度中石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4.31亿元,中石化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96.89亿元。中石油蝉联亚洲最赚钱企业。根据中石油和中石化2008年年报披露信息,2008年度中石油的营业毛利率高达36%,中石化为8.63%,而当年我国居于各行业毛利率之首的行业——房地产行业的毛利率也才为38.5%,中石油毛利率可与房地产行业比肩,可以说赚钱太容易了,不过,以炼化和销售业务为主的中石化,受当年炼油业务千亿巨亏影响,毛利率不太高,但国家却为此给予了503亿元的财政补贴,将补贴算进去的话,其毛利率也并不低。  国内油企在充当油价“冤大头”的情况下,净利润和毛利率高企,那么如今油价正常了,与国际接轨了,即使国际油企纷纷传出采用裁员减产等度过危机的极端手段,国内油企净利润和毛利率也是没的说的,由于去年“两桶油”年度业绩还未公布,中石油201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960.4亿元,营业毛利率为24%,中石化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则为511.69亿元,营业毛利率为15%,与7年前类似的是,此时“两桶油”的毛利率依然可以比肩很多房地产企业和金融企业。  从以上数据来看,不管国际油价如何跌宕起伏,垄断中国石油[-2.24% 资金研报]领域的“两桶油”都是赚的盆满钵满的,而且7年前的2008年,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企业炼油业务巨亏,国家给了“两桶油”财政补贴分别为,中石油157亿元和中石化503亿元,共计660亿元的巨额补贴。自2004年以来的十年间,“两桶油”共获得政府补助累计超1250亿元。  那么,7年前和现在,当了油价“冤大头”的到底是谁,套用中石化的一句话便是“你懂得”。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热门港股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意见反馈回到顶部三江购物隐藏“定时炸弹” 毛利率偏低
关键字:&&&&
  三江购物2月22日晚间公告,确认本次网上定价发行的中签率为0.4691%,发行价格为11.80元/股,对应的市盈率为56.19倍,网上冻结资金1207.42亿元;网下配售比例为1.7559%,认购倍数为56.95倍,网下冻结资金88.13亿元,网上、网下合计冻结资金1295.55亿元。
  早在21日三江购物申购之前,有很多股民网友就相当看好三江购物。一直认为它的发行价格最厚道,机构认购最踊跃;而且由于它精准的社区定位和颇具特色的会员制营销,这都决定了三江盈利模式在市场中的相对稀缺性。
  当然,从发行市值和发行价格来说,三江在这批新股中都具有绝对优势,11.80元和4800万股,在主板里面算是小盘股了,炒作题材在主板具有稀缺性,很容易被炒新资金看中。这也成了一些股民投资的看点。
  而众多机构的热捧,也更是为三江购物增添了不少色彩。什么“‘得民心、得市场’的平价超市领军者”,“社区超市细分定位经营的佼佼者”等等。
  但有分析人士提醒,三江购物相对较低的毛利率水平,不太确定的政府财政补贴以及信息披露受到指责等,很可能会成为其隐藏的“定时炸弹”。
  毛利率偏低之窘
  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由于长期以来坚持的“天天低价”,努力保持60%的商品价格要低于竞争对手,这种低价营销战略使得公司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平均3个百分点左右。三江购物2007年至2009年三年的毛利率水平仅保持在16%至16.5%之间,主营业收入毛利率仅在13%。
  但不可否认,三江购物近三年的平均净利润率却维持在2.7%左右,还处于行业前列。东海证券分析师张东萍认为,这主要是三江购物的费用管理控制到位和政府支持性财政补贴较高造成的。
  因此,不少分析机构认为,三江购物是盈利能力名弱实强,费用控制能力卓著。
  但据招股书透露,此次募集资金除用于物流配送中心和信息化建设外,另一重头戏就是拟投资3.64亿元,在省内新建门店70家,其中购买2家、租赁68家,规划总面积达22.9万平方米。规模扩大了,而且还都是新店,其管理费用还这么可控吗?
  从费用率水平来看,三江购物的销售费用率在11.5%左右,管理费用率在1.5%左右,期间费用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近两个百分点。这主要受益于公司门店的平价超市定位以及管理层有效的成本控制。公司较强的费用控制力度将是未来利润提升的有力保障。
  而据了解,这样的费用率也在同行业内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未来三江购物在这方面还有多少可挖掘的空间,也是一个未知数。
  相反,会员制模式一直都是三江购物的一大特色。公司实行会员制和非会员制并行的销售模式,消费者每年交纳20元至30元年费,即可享受大部分商品5%左右的折让。公司通过实施会员制培育了大批忠实的客户群,近三年来的会员消费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比例始终保持在70%以上,且有上升的趋势。
  会员制销售模式的成功推广增强了顾客消费黏性,为公司的业务拓展和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据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机构分析师透露,截至2010年年底,公司已有门店142家(自有物业125家),经营面积43.3万平方米,其中宁波门店93家,贡献了73%左右的销售收入。
  该分析人员表示,这与三江购物长年在宁波深耕是分不开的。更何况宁波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适合会员制的推广。此轮融资后公司将把目光投入到宁波周边更多的县级城市,会员制的推广还会如此顺利吗?
  上述分析人员表示担心。会员制作用发挥不好,三江购物的毛利率的提升将变得更为遥远。而费用率提升的空间有限。如此一来,公司净利润率的提升也值得关注。
  另外,作为三江购物毛利率偏低、净利润率居前的另一大功臣——地方财政补贴的可持续性也将面临一定风险。
  据招股书透露,2007年、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1月至9月,三江购物确认为营业外收入的财政补贴金额分别为2576.81万元、3040.51万元、4381.71万元和2793.89万元,主要包括商贸流通业发展补助资金、经济发展突出贡献补贴、劳动力安置补贴、市场开拓补贴等,占同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2.58%、23.27%、26.27%和24.75%。
  东海证券认为,无论是补贴幅度还是及其占据同期利润总额的比例来看,三江购物享受的都明显高于同行。
  由于上述财政补贴系当地财政部门依据国家或地方相关补贴政策逐年审批并予以拨付,若未来补贴政策发生变化或公司不再符合补贴政策规定条件,公司的财政补贴收入将面临可持续性风险。
  对此,公司作为浙江省最大的本土连锁,在商贸服务体系发展、劳动力安置、乡镇建设、菜篮子工程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是当地政府重点扶持企业之一,预计当地财政部门在未来仍将对公司给予相应支持。
  但师仍然提醒,其中的风险不可不防。
  信息披露被指涉嫌违规
  除此之外,三江购物另一大隐患则来源于一封实名举报信,称三江购物涉嫌招股书信息披露违规。
  据媒体透露,就在2月21日展开网上申购前两天,准三江购物遭到了一位林姓女士的举报,称自己的公司三丰投资曾经间接持有三江购物的股权,但却被三江购物董事长陈念慈“以非法手段,转至他人名下”。
  据介绍,林女士的公司名叫“宁波市三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三丰投资通过持有三江购物的股东公司“三江投资&#%的股权,间接持有三江购物的股权。据招股说明书显示,三江购物的前身是三江有限,三江有限又由三江投资和另一家公司简称三江贸易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50万元。其中,三江投资出资26万元,三江贸易以企业自有资金出资24万元。
  林女士称,目前三江投资的股份还在自己的手上,但是三江购物的招股书却记录称,原属于林女士的三江投资股权已转让至他人名下。
  中国商报记者特意查询三江购物招股书发现,尽管三江购物为了改制,先后进行了不少于五次的股权置换行动,让人眼花缭乱。但还真没有发现林女士提及的“三丰投资”。
  林女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仅仅是“冰山一角”,实际上自己的维权之路已经走了11年。据悉,林女士曾两次试图运用法律手段捍卫权益;在2001年11月,宁波市三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三江投资公司惟一一家民营股东,以股东名义向宁波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后,又于日以三江购物董事长陈念慈、三江购物副总经理黄跃林、三江购物财务总监毛华枫挪用公司711万元资金支付所谓的股权款向宁波市公安局举报,但这两次诉讼都无疾而终,相关部门判定,陈念慈不构成犯罪。
  林女士称,陈念慈之所以“安然无恙”,是因其背后有着强大的“保护伞”。
  对于林女士此说,记者尚未得到证实。但有一点,如果林女士所言一旦属实,三江购物的上市路难免会出现波折。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王立勇)
[ 8:59:50] [ 8:57:39] [ 8:37:9] [ 10:43:44] [ 8:40:22] [ 15:32:57]
联商网版权所有1-成本总额/销售总额 有什么意义啊?销售毛利率有这个算法吗?_百度知道
1-成本总额/销售总额 有什么意义啊?销售毛利率有这个算法吗?
提问者采纳
比如说你卖一件衣服元 (包括运费什么的)买到家里你所话的钱A 就是成本总额
然后你拿出出去卖
卖的价格B就是销售总额
毛利润就是(B-A)/A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销售毛利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餐饮业毛利率的的正确核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餐饮业毛利率的的正确核算
餐​饮​业​毛​利​率​的​的​正​确​核​算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补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