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退休延领1年退休金计算器是继续上班,还是在家呢

您现在的位置:
汉网合作招商电话:027-3
社科院专家:延领养老金无异于“退休即失业”
稿件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论:()
近日,清华大学专家团队公布了养老体制改革方案,其中 “提高领取养老金年龄”和“延迟退休”引来热议。该方案是为响应人社部目前正在推进的养老体制顶层设计方案,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舆论认为,这不但剥夺了国人养老的权利,也可能会加剧年老者与年轻劳动力间的就业争夺。
实际上,“延领退休金”的说法由来已久,养老金长期不足让这种提议从10年前就开始酝酿。根据一份民间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18.3万亿元,个人账户空账已超过2万亿元。
这背后交织着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国企改革、国企职工养老制度确立时所没有解决的病症,即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现收现付制为在职者带来的缴费压力。
就此,《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唐钧是“65岁领取养老金”的反对者。他告诉记者,若不能一退休便领取养老金,无异于失业,更要警惕的是可能引起的社会风险。
延领养老金等于失业
第一财经日报:如果按2030年人均寿命80岁,往前推算15年,得出65岁领取养老金的标准,是否可行?
唐钧:前两天,有研究人口学专家跟我聊天,说人均预期寿命哪能增长那么快。人均预期寿命现在发达国家的平均值大约80岁。我们1978年人均寿命是69岁,30多年,提高到约75岁。越接近极限值,越慢。美国现在还没有到80岁,欧洲国家普遍到了。
他们的意思是指退休和领养老金两者可以分开。比如女性,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推迟1年领,等于 50岁的人延迟到51岁领,然后第二年2016年就延迟2年,每一年延迟一年,到2030年统一65岁才领。其实这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延一年就差好多。
对于70%左右的中国人,退休后的唯一经济来源就是退休金。如果退休了没有退休金,就等于下岗,甚至比下岗还惨。就目前来讲,靠子女养也不太现实。
杨老师的一个解释是说,美国人除了基础养老金以外,还有补充养老金,就是企业养老金,另外还有个人养老储蓄。但问题是,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把这三个支柱建立起来了,到1983年才改革。改革的时候,前面至少有五年是有钱的。但我们既没有企业养老金,也没有个人养老储蓄。更要提防的是,最怕引起社会风险。
个人账户空账“痼疾”
日报:是不是在10年前,养老保障制度上的问题就已经严重到需要想方法改革了?
唐钧:1999年,新制度实施3年后(1996年正式实施新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提出继续改革。新世纪后,问题越来越多。1996年的改革主要是为国企职工设计,当年国企职工下岗,原来的制度无法适用。
当时制度是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有两派:一是劳动部,主张社会统筹;二是体改委,主张学习新加坡,搞公积金和个人账户。这两派争论得非常厉害。后来就综合了一下,用社会统筹解决已经退休的人。但是,现在的人要养以前的人,所以后面的人就设立个人账户。
按照社会统筹的办法是后面的人养前面的人,个人账户的办法是自己养自己,我们两个都要。既要养上面的人,还要养自己,所以企业交20%,个人交8%,这是很高的费率,因为工资低,一开始以国企为主,参保人少,当年收上来的钱,当年发下去都不够。到1997年,即第二年就亏空50亿元。另一方面,把个人账户里的钱也用完了,第二年就出现空账。
这导致两个问题:一是缺口,一开始是50多亿元,到2001年达到2470多亿元;二是空账户,把钱全发出去了,一直到现在,大概是1.73万亿元,也有新的数据说已超过2万亿元。
日报:国外是否也采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
唐钧:没有,这是我们独创。国外分成两个制度,例如美国,有联邦养老金,相当于社会统筹,也有企业年金,称为私人养老金,相当于个人账户。这两个制度之间没有关系,一个人可以参加两个制度。
所有国家的基本养老金都是现收现付,但完全靠现收现付不行,因为都在老龄化,交钱的人越来越少,领钱的人越来越多。个人缴税和企业缴税之外要有财政补贴才能实现,如日本,政府补贴超过一半。
日报:目前的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是不是只能看做名义上的?
唐钧:我们现在养老保险就是现收现付。不管是个人缴税还是企业缴税,社会统筹还是个人账户,去年收上去的钱,作为今年的养老金,发出去不够,财政补贴。所谓的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实际上只是一个说法。现在拿都可以拿到,现在实际上没有缺口。缺口都是说出来的。
中国社科院曾在上世纪90年代末提出把养老金与住房公积金合并,把养老金贷给老百姓去买房子。当时是想着老百姓需要买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合并后,个人账户就有钱,可以拿存下来的钱去按揭贷款。它是一个长期的可收入的利息,这样逐渐把空账补上。
争议“双轨制”
日报:是不是双轨制一定程度上导致亏空和漏洞没有办法得到弥补?
唐钧:现在很多人认为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也拿了养老保险基金的钱,其实没有,分得非常清楚。养老保险基金的钱,只有缴费的人才拿。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基本上拿的是财政的钱,和自己挣的钱。
如果现在要事业单位的人缴费,医院就可以讲,如果单位缴,可能血费、医疗费还要上涨。另外,如果他们缴费,就会出现“带社会保险工资”,肯定不是从现在工资里的钱拿出去交社会保险,而是加工资,把加的那部分拿出去。这样,财政开支更大。
事业单位就三千万人,退休的少,如果把企业职工养老金都补贴到事业单位的标准,财政肯定不干。加的钱可能很多。如果把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往下拉,知识分子肯定也不愿意。可能就会形成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双轨制是一个社会现象,归根到底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太低,而不是其他问题。
日报:中国养老金的缺口怎么补,有必要补吗?
唐钧:没有必要补上,因为存下来很多钱,不知道怎么办,银行利率不一定赶得上CPI。我们的CPI从计算上讲还是有差异的,将汽车、房租消费都算进去了。但到老年退休以后,像电器、汽车这些工业品以后就不会买了。水、电、煤这些一直在涨,且涨幅比CPI大。
至少现在没有必要做,因为最基本的东西是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我的估计是,只要把方案改过来以后(就可以)。中国可能有七轨(算上农民工、农民等),只把事业单位向企业靠拢没用。
清华方案积极的地方是,首先提出来“国民基础养老金”,全国都可以参照,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规定。
责任编辑:
······
······
·· ··· ·· ·
········
········
········
········
········
彩票专区:
折扣线人:
消费达人:
竞拍易物:
团购沙龙:您现在的位置是:
理财小知识:社科院专家:延领养老金无异于退休即失业
字体: 【】 【】 【】  
摘要 : 王丹阳 陈慧芳 近日,清华大学专家团队公布了养老体制改革方案,其中 提高领取养老金年龄和延迟退休引来热议。该方案是为响应人社部目前正在推进的养老体制顶层设计方案,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舆论认为,这不但剥夺了国人养老的权利,也可能会加剧年老者与年轻劳
  王丹阳 陈慧芳
  近日,清华大学专家团队公布了养老体制改革方案,其中 &提高领取养老金年龄&和&延迟退休&引来热议。该方案是为响应人社部目前正在推进的养老体制顶层设计方案,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舆论认为,这不但剥夺了国人养老的权利,也可能会加剧年老者与年轻劳动力间的就业争夺。
  实际上,&延领退休金&的说法由来已久,养老金长期不足让这种提议从10年前就开始酝酿。根据一份民间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18.3万亿元,个人账户空账已超过2万亿元。
  这背后交织着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国企改革、国企职工养老制度确立时所没有解决的病症,即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现收现付制为在职者带来的缴费压力。
  就此,《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唐钧是&65岁领取养老金&的反对者。他告诉记者,若不能一退休便领取养老金,无异于失业,更要警惕的是可能引起的社会风险。
  延领养老金等于失业
  第一财经日报:如果按2030年人均寿命80岁,往前推算15年,得出65岁领取养老金的标准,是否可行?
  唐钧:前两天,有研究人口学专家跟我聊天,说人均预期寿命哪能增长那么快。人均预期寿命现在发达国家的平均值大约80岁。我们1978年人均寿命是69岁,30多年,提高到约75岁。越接近极限值,越慢。美国现在还没有到80岁,欧洲国家普遍到了。
  他们的意思是指退休和领养老金两者可以分开。比如女性,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推迟1年领,等于 50岁的人延迟到51岁领,然后第二年2016年就延迟2年,每一年延迟一年,到2030年统一65岁才领。其实这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延一年就差好多。
  对于70%左右的中国人,退休后的唯一经济来源就是退休金。如果退休了没有退休金,就等于下岗,甚至比下岗还惨。就目前来讲,靠子女养也不太现实。
  杨老师的一个解释是说,美国人除了基础养老金以外,还有补充养老金,就是企业养老金,另外还有个人养老储蓄。但问题是,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 已经把这三个支柱建立起来了,到1983年才改革。改革的时候,前面至少有五年是有钱的。但我们既没有企业养老金,也没有个人养老储蓄。更要提防的是,最怕引起社会风险。
  个人账户空账&痼疾&
  日报:是不是在10年前,养老保障制度上的问题就已经严重到需要想方法改革了?
  唐钧:1999年,新制度实施3年后(1996年正式实施新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提出继续改革。新世纪( ) 后,问题越来越多。1996年的改革主要是为国企职工设计,当年国企职工下岗,原来的制度无法适用。
  当时制度是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有两派:一是劳动部,主张社会统筹;二是体改委,主张学习新加坡,搞公积金和个人账户。这两派争论得非常厉害。后来就综合了一下,用社会统筹解决已经退休的人。但是,现在的人要养以前的人,所以后面的人就设立个人账户。
  按照社会统筹的办法是后面的人养前面的人,个人账户的办法是自己养自己,我们两个都要。既要养上面的人,还要养自己,所以企业交20%,个人交 8%,,这是很高的费率,因为工资低,一开始以国企为主,参保人少,当年收上来的钱,当年发下去都不够。到1997年,即第二年就亏空50亿元。另一方面, 把个人账户里的钱也用完了,第二年就出现空账。
  这导致两个问题:一是缺口,一开始是50多亿元,到2001年达到2470多亿元;二是空账户,把钱全发出去了,一直到现在,大概是1.73万亿元,也有新的数据说已超过2万亿元。
  日报:国外是否也采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
  唐钧:没有,这是我们独创。国外分成两个制度,例如美国,有联邦养老金,相当于社会统筹,也有企业年金,称为私人养老金,相当于个人账户。这两个制度之间没有关系,一个人可以参加两个制度。
  所有国家的基本养老金都是现收现付,但完全靠现收现付不行,因为都在老龄化,交钱的人越来越少,领钱的人越来越多。个人缴税和企业缴税之外要有财政补贴才能实现,如日本,政府补贴超过一半。
  日报:目前的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是不是只能看做名义上的?
  唐钧:我们现在养老保险就是现收现付。不管是个人缴税还是企业缴税,社会统筹还是个人账户,去年收上去的钱,作为今年的养老金,发出去不够,财政补贴。所谓的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实际上只是一个说法。现在拿都可以拿到,现在实际上没有缺口。缺口都是说出来的。
  中国社科院曾在上世纪90年代末提出把养老金与住房公积金合并,把养老金贷给老百姓去买房子。当时是想着老百姓需要买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合并后,个人账户就有钱,可以拿存下来的钱去按揭。它是一个长期的可收入的利息,这样逐渐把空账补上。
  争议&双轨制&
  日报:是不是双轨制一定程度上导致亏空和漏洞没有办法得到弥补?
  唐钧:现在很多人认为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也拿了养老保险基金的钱,其实没有,分得非常清楚。养老保险基金的钱,只有缴费的人才拿。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基本上拿的是财政的钱,和自己挣的钱。
  如果现在要事业单位的人缴费,医院就可以讲,如果单位缴,可能血费、医疗费还要上涨。另外,如果他们缴费,就会出现&带社会保险工资&,肯定不是从现在工资里的钱拿出去交社会保险,而是加工资,把加的那部分拿出去。这样,财政开支更大。
  事业单位就三千万人,退休的少,如果把企业职工养老金都补贴到事业单位的标准,财政肯定不干。加的钱可能很多。如果把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往下拉, 知识分子肯定也不愿意。可能就会形成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双轨制是一个社会现象,归根到底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太低,而不是其他问题。
  日报:中国养老金的缺口怎么补,有必要补吗?
  唐钧:没有必要补上,因为存下来很多钱,不知道怎么办,银行利率不一定赶得上CPI。我们的CPI从计算上讲还是有差异的,将汽车、房租消费都算进去了。但到老年退休以后,像电器、汽车这些工业品以后就不会买了。水、电、煤这些一直在涨,且涨幅比CPI大。
  至少现在没有必要做,因为最基本的东西是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我的估计是,只要把方案改过来以后(就可以)。中国可能有七轨(算上农民工、农民等),只把事业单位向企业靠拢没用。
  清华方案积极的地方是,首先提出来&国民基础养老金&,全国都可以参照,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规定。(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辑:综合网站-综投网()- 分享与理财方法的精品网站
  了解更多和,请上综投网(),关注微信公众账号:touzirumen
  综投网():综投网运营前期作为非营利性投资理财入门指导站,塑造金融理财科普媒体,分享各种,吸引用户口碑。我们致力于对和渠道的普及,希望对于中国网民金融知识的普及和理财习惯的培养起到引导性作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综投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联系网站客服处理。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综投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综投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稿件发布请联系客服。
  综投网推出“”,教您的最佳 :启用10万实盘资金参与互联网金融市场,按照科学的比例分别配置在、、、及,希望在保本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获取收益。我们将进行详细公示,包括每日的具体操作,每天的盈利状况及折合年化收益率。敬请关注!
------分隔线----------------------------
最新净值 161917元 昨日收益 38560元 年化收益率 247.6%
实盘资金:10万
情况说明:仅分享理财方法和经验,不接受任何投资!
投资方向:货币基金,票据理财,P2P网贷,分级基金,股票融资融券,现货白银等及信用卡积分/优惠,薅羊毛类网赚
理财风格:在可控风险的前提下更多的追求利润,通过灵活配置到不同方向的投资来分散风险,通过利用信用卡理财实现资金周转,通过申购货币基金提高流动性等各方面的技巧来进行系统化的理财。
我们距离上一期 第18期:高风险才有高收益:白银投资收益率惊人 已经过去了整整两个月,为什么我们两个月没有更新10万元理财方法案例演示呢? 其实是因为上一次的是做了一次高杠杆的风险投资,收益率已经非常高,我们……
相关推荐新闻
导读:2.12本周四新股申购代码 2.12新股申购条件 2.12新股申购技巧 新股…
深圳地区知名P2P投资平台红岭创投将于今年3月底完成近5亿元的增资,并计…
今天10点支付宝红包怎么抢 抢红包时间 今天10点支付宝红包首…
2015年终奖理财狠招有哪些?6大狠招攒钱 导读:怎么攒钱?2015有哪些狠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退休金新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