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外国学者英文论文关于儿童发展心理学 pdf中的儿童情绪,知晓感,教师情绪,舌尖,数感能力任选其一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探究体验,促进学生良好数感的形成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新课标提出的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表示”和“交流”作用,培养和建立数感。在《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中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中国论文网 /9/view-6616962.htm  一、在有效迁移中建立数感   《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结合米和分米、厘米的知识来初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掌握读、写小数的方法,并理解小数的含义。教学中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家居中的日常用品等,把学习内容具体化,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小数,体现教学生活化。   实施有效迁移,建立小数的数感是在体现数学生活化之后的首要问题。数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建立小数的数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的重点,那么如何建立呢?要通过知识间的有效迁移去达成。这个迁移点首先就是分数的知识,分数的学习对小数的学习特点是小数意义的理解有直接、显著的影响。在探究“0.1米有多长”时,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让学生通过观察米尺思考得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长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然后直接告诉学生:“ 米还可以用小数0.1米表示。”使小数和分数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让学生对小数的数感在分数这个平台上建立起来。但是我们不光要注重这些分数与小数外在形式上的联系,更要去引导学生探索小数与分数在内在意义上的联系。他们都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10,取其中的几份,这就是一位小数和十分之几分数的本质联系。这样学生对分数和小数的理解就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要让学生一看到小数,就能想到跟他表示相同意义的分数形式。其次在练习中也引导学生细细体悟,实现有效迁移,深入地去挖掘,引导学生去理解,帮助学生建立小数的数感。   二、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数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能够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的意义和作用,建立良好的数感。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给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索机会。在“探究0.1米有多长”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借助米尺独立思考0.1米有多长,有想法后再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这样一个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过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交流了解别人的想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通过交流活动打动了学生的心灵,情感自然而然地活起来,而这种情感又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心理状态,心中就充满了“我能行”的自豪感。学生在这种积极的情感中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产生了自主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既能化解数学学习的难度,又能在成功体验中获得自信,感受自尊。进而通过分析、讨论等活动,借助米尺得到0.1米、0.4米、0.5米、0.7米有多长,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一位小数表示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三、在合作学习中交流数感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全过程,它不仅能发掘个人内在的潜能,还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人人可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同学之间的语言最容易理解,数感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探究0.01米有多长“时,因为学生前面已经初步认识了0.1米,再让他们借助米尺小组探究0.01米有多长,先让学生在米尺上独立找到0.01米,然后在小组内像0.1米那样说一说,有的学生根据找0.1米的经验就能很快发现: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长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但是也有学生可能说不清楚,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在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同时体会别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进而借助米尺得到0.01米、0.55米、0.08米、0.12米有多长,然后通过课件演示进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合作交流中发展了数感。   四、在回顾反思中提升数感   通过“回顾反思”环节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产生反思、再提高,从而提升数感。本课在“回顾反思“环节教师利用“丰收篮”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回顾收获。学生学到了这些知识:会读、写小数了,认识了0.1、0.01等小数,知道了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掌握了这些方法:借助生活经验和旧知认识了0.1米,在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了小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以丰收园为依托,引领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等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梳理的习惯,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回顾梳理的能力,在回顾反思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提升了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较长时间的充分感知、体验和感受中逐步建立起来。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学习情境,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小学数学论文题目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小学数学论文题目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论文投稿电话 028 - 手机
九年老站 铂金信誉关闭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教学论文】在活动中发展学生数感【教师职称评定】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教学论文】在活动中发展学生数感【教师职称评定】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2:06:0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教学论文】在活动中发展学生数感【教师职称评定】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发展心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