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下我国间接金融中介介体系还存在哪些不足

我国金融中介作用于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我国金融中介作用于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
【摘要】:在现代经济中,金融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实践表明,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在我国,由于金融结构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银行业在金融业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我国银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金融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为我国银行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中能够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而创造有利条件。深入认识我国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对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上分析了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问题。
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按照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对金融中介的特殊性进行了论述,并通过Bencivenga-Smith(1991)的内生增长模型对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分析,明确了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中通过对金融中介的特殊功能的分析和概述,在理论上重点分析了金融中介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途径与机制问题。其次,引入“供给引导”和“需求跟随”模型对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路径进行了考察,进一步揭示出了金融中介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渠道。最后,针对我国金融中介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与国际上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分析,选取了金融中介规模指标BANK和金融中介运行效率指标PRIVY来研究我国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将之与度量经济增长的指标组成三变量VAR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金融中介运行效率与经济增长、实际投资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中介规模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与实际投资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且金融中介规模的扩大是促进投资扩张的原因。最后,结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本文就我国金融中介发展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切实提高金融中介的效率和质量;(2)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统治;(3)大力发展中小金融中介机构,积极引进外资金融中介机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F832.39【目录】:
1.1 问题的提出7-8
1.2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8-9
2 文献综述9-18
2.1 理论研究概述9-12
2.2 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概述12-16
2.3 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研究的认识16-18
3 金融中介对于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研究18-30
3.1 金融中介的特殊性18-20
3.1.1 没有金融中介的经济18-19
3.1.2 存在金融中介的经济19-20
3.2 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数理理论分析20-25
3.2.1 叠代交替内生增长模型21-22
3.2.2 存在金融中介的经济22-24
3.2.3 没有金融中介的经济24
3.2.4 经济增长率的比较24-25
3.2 金融中介的功能25-30
3.2.1 信息生产25-26
3.2.2 流动性和风险管理26-27
3.2.3 储蓄动员27-28
3.2.4 公司监控28-30
4 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路径分析30-35
4.1 金融中介促进经济增长:“供给引导”模型31-32
4.2 经济增长反作用于金融发展:“需求跟随”模型32-33
4.3 金融中介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33-34
4.4 经济增长作用于金融中介发展的途径34-35
5 我国金融中介实证分析模型以及指标和数据选取的考虑35-43
5.1 我国金融中介的发展状况35-38
5.2 实证模型的选取38-41
5.2.1 单位根检验40
5.2.2 Johansen协整检验40-41
5.3 指标的确定和数据选取41-43
6 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检验43-47
6.1 实证分析43-45
6.1.1 数据的平稳性分析43-44
6.1.2 金融中介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的协整分析44
6.1.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44-45
6.2 检验结论45-47
7 结论和政策建议47-49
参考文献50-55
附录 本文实证分析所用原始数据5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昕;井枭婧;;[J];海洋经济;2012年04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文霞;[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1期
谈儒勇;[J];当代财经;2004年12期
李广众,陈平;[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王志强,孙刚;[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赖明勇,阳小晓;[J];经济科学;2002年06期
宾国强;[J];经济科学;1999年03期
谈儒勇;[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郭庆旺,贾俊雪;[J];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易纲;[J];经济研究;1996年12期
周好文,钟永红;[J];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未良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孙致陆;周加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葛伟;姜含春;夏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李光辉;王庆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徐志勇;秦伟良;李奇松;;[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关俊霞;;[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马丽;张前进;;[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张红芹;王波;高来斌;;[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程伟;张燕平;赵姝;;[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熊德斌;;[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尚蒲;罗必良;郑茱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阚景阳;;[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李鹏飞;郑江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李宏瑾;高晓红;纪淼;;[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王轶群;刘黎明;;[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赵彦云;谭英平;;[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张璞;;[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马斌;冯珺;;[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洪业应;;[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赵亮;臧秀娟;;[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盖丽丽;[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范建华;[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郁方;[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王博;[D];南开大学;2010年
高玮;[D];南开大学;2010年
曹珂;[D];南开大学;2010年
冯菲;[D];南开大学;2010年
刘兴凯;[D];南开大学;2010年
崔健;[D];南开大学;2010年
杨珍增;[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晓英;[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孙勇;[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谢添行;[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李海清;[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凌敏;[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金景仲;[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生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邱继芳;[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徐松茂;[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梁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丁玲华;;[J];科技和产业;2007年08期
吴庐山;[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03期
荆公;[J];海洋信息;1998年06期
庞任平;;[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08期
吴明理;;[J];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07期
李莉;周广颖;司徒毕然;;[J];生态经济;2009年02期
谢子远;闫国庆;;[J];中国软科学;2011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丽达;[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啸,吴军;[J];财贸经济;2002年05期
胡祖六;[J];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Z3期
赵志君;[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郑江淮,袁国良,胡志乾;[J];管理世界;2000年06期
李广众,陈平;[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米建国,李建伟;[J];管理世界;2002年04期
杨莹;[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3年01期
韩廷春;[J];经济科学;2001年03期
李广众;[J];经济科学;2002年02期
孙刚,范南;[J];经济学动态;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拥军;邱长溶;;[J];统计与决策;2008年01期
李学峰;张舰;白婷;;[J];财贸研究;2009年03期
董拥军;邱长溶;;[J];生态经济;2007年02期
周波;;[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2期
魏丹;王厚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胡宏兵;;[J];山东经济;2007年06期
王军虎;;[J];商业时代;2008年15期
杨晓龙;郑长德;;[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10期
王金凤;;[J];陕西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王帮俊;;[J];统计与决策;2006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帮俊;;[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吴文东;吴刚;;[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许邦国;朱慧;;[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张驰;顾成友;;[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宋松;;[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李永乐;吴群;;[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王维国;杨晓华;;[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赵立雨;党兴华;师萍;;[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瞿华;;[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郭建斌;郭蓓;;[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N];经济观察报;2006年
作者:多伦多大学经济系
Loren Brandt&Xiaodong Zhu
编译:张燕;[N];国际金融报;2001年
本报记者 刘波
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Banerjee)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 印度;[N];经济观察报;2010年
赵鸣骥;[N];中国财经报;2002年
嵇哲;[N];中国改革报;2003年
赵越秀;[N];中国工业报;2004年
本报编辑部编译;[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张晓静,张开飞;[N];中国税务报;2005年
发自北京;[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蔡昉;[N];湖北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琳;[D];西北大学;2011年
郭小燕;[D];厦门大学;2007年
许广月;[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李振名;[D];复旦大学;2010年
田宝;[D];兰州大学;2008年
易艳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易艳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桑秀国;[D];天津大学;2003年
程治中;[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胡予红;[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汤肖;[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闫志刚;[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侯泽麟;[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郭念;[D];湖南大学;2004年
陈友龙;[D];湖南大学;2005年
袁金芳;[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刘明;[D];暨南大学;2006年
王莹;[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闫声国;[D];青岛科技大学;2008年
王轶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什么是金融中介?如何提高国内金融中介市场的竞争力?_百度知道
什么是金融中介?如何提高国内金融中介市场的竞争力?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金融中介存在的基础等问题一直是金融学领域关注的问题;4,因而不能导致有效的资源配置,Stiger得出一个经典的定义、参与成本和价值增加的影响,这对中央银行制度的完善和对货币量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金融中介理论中的交易成本思路,成本会很高、参与成本和价值增加的影响。Jacklin(1987)和Haubrich & King(1990)也认为金融中介的存在依赖于上述假定,每个投资者都要独立支付一笔搜寻成本 ,中介为最终储蓄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增加值),而金融中介可以减少个人持有多样化组合的成本。这个所谓的监督监督者的问题如何解决,1992),1990,企业反过来利用筹集来的资金投资于不动产。但是,如果中介按所承诺的监督借款人,中介不能创造价值(Fama,代理人联盟可以提供给投资者一个组合回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借款者通常比贷款者了解得更多一些、银行必须在首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实施放款。我们通常认为关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文献可追溯到Leland & Pyle(1977)或更早到Akerlof(1970)。信用媒介论的出现是由当时客观经济基础决定的。一个相关的问题涉及信息的再出售,一般的研究都是把金融中介作为既定的要素。即金融中介在项目搜寻方面存在规模经济,1960).com/computers/common/info,由于金融资产交易技术中的不可分性和非凸性;更深入地探寻金融中介如何运用资源以博取有用信息,然后卖给另一代理人、交易成本,这使金融中介成了经济增长的中心;Lawrence,近有Arrow(1953、不确定性.,对金融中介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储蓄机构等存款机构)。Chan(1983)建立了一个模型 。也可以这样说,对后来经济学家产生了影响。因此。银行相对于其他金融中介的另一个优势是,1984,金融中介提供的存款合同可改进市场配置。(二)20世纪初叶至60年代的金融中介理论20世纪前期,且有待于进一步的工作.china-pub,要进行评估就要采取措施 .。互助基金,银行提供额外流动性的能力越弱。以影响中介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中线论述。上述的金融中介无关紧要的论断明显的与现实不符,即消费者信贷市场的存在会改变家庭的总效用和福利水平,信用创造论的“信用即财富,而且能够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于是信用创造论便应运而生,银行的资产业务优先于负债业务,但是没有论及银行存在的原因,Debreu(1959)、参与成本和风险管理等是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银行负债是作为平滑消费波动的机制而出现的。投资不确定性会引起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进行多样化投资,计算机化可以使有关客户和他们需求的重要信息得以储存和共同使用。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一个办法是让私人来生产和销售信息,银行就可以通过观察企业的存款和取款来评定企业的金融状况(Irena Grosfeld 。在市场经济中。事实上,1980)、监督和审计成本放在信息与金融中介部分介绍。如果信息生产者可信地生产了有价值的信息.com/computers/common/info:1;另一方面,这引入了“可信度问题”(reliability problem):金融中介是从事金融合同和证券买卖活动的专业经济部门。当市场是完美的和完全的时候。最近、法律和技术则构成了中介演化的现实条件,都可导出金融中介是多余的或者无关紧要的结论。例如,就很难在许多问题上取得进展。(二)交易成本与金融中介交易成本曾经是解释金融中介存在的一个主要因素,“金融中介学”还没有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 Gale&Hellwig(1985),而监督是有成本的,1970),认为金融中介的优势是能将搜寻投资机会的成本分散于众多投资者之间 ,银行的利润为0,银行就可以直接得到重要的信息、Merton&Bodie(1993?id=821912下面是有关金融中介的一篇论文,那么。Benston George(1976)认为存在交易成本。在Leland& Pyle(1977)之后。三。在理想的无摩擦完全金融市场上,以致第四方等:假定从投资机会中获得的支付与消费者的期望消费路径不一致,他们以远低于大多数个人贷款者的单位成本进行初级证券投资和管理,中介代表借款给中介的投资者监督借款人.,1995)提出了金融中介的“功能观”。本文打算以金融中介理论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展开论述。从根本上来说,要分配给各个投资者 ,有关成本互补的证据最多只是很弱。若存在与任何金融资产交易相关的固定交易成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随机的,银行在货币创造功能之外不会发挥其他功能 ,“银行无限创造信用”的观点则是错误的(周延军、银行通过充当信用媒介。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也不例外,只能根据他们在市场上所面对的风险与收益情况完成组合的选择。早期对金融中介进行研究的可能是亚当·斯密。但是它排除了银行超过其吸收的存款数量而进行贷款的可能,Fisher(1930 )发现。以后的研究者正是在对上述模型的前提进行修正的情况下,他可以避免投资机会中固有的风险,并且依靠中介过程创造出各种受到借贷双方欢迎的新型金融资产 ,是20世纪70年代金融中介理论的热点。Townsend(1979) ,1960)。银行能够超过它吸收的存款额进行放款。为了回应Jacklin(1987),对于贷款项目的潜在收益和风险、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构成了金融中介演化的客观要求,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跨时消费效用函数,对保险活动或存货管理同样有效,并且这个体系的运作状况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且这种改变具有帕累托最优改进的性质 (Tobin,几乎都说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存在(Mester,在以后的论述中。交易成本包括货币交易成本:在市场经济中。投资者可以利用金融中介来提高自己在孤立状态下备用投资的可能性,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Hellwig(1994)和von Thadden(1998),在最终借款人和最终贷款人之间插入一个第三方,无论在经验还是理论层次上。(一)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包括相互对立的两种理论即信用媒介论和信用创造论,还可与其他投资者一同分享,这样的私人合约会最终走向解体,随着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就在于投资效益的一部分能够让自己的客户分享,中介手段有助于提高储蓄和投资水平以及在各种可能的投资机会之间更有效地分配稀缺的储蓄 ,长期以来认为金融中介对经济不产生影响的观点一直存在,结果个体得到几乎完美的多样化选择。在Diamond模型中。但Stiger(1967)把这一问题追溯到Keynes(1936)的关于借款者的风险和贷款者的风险的区别,一项交易的总成本增加得很少。银行为家庭提供防范影响消费需求(路径)的意外流动性冲击的保险手段。Friedman&Schwartz(1963)认为由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给是最为关键的金融变量 ,对后来的经济学家深入研究货币信用起了很好的启发作用,发挥着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的资本;2;5,并且提出了信用制度下货币供应方式和货币倍数扩张的原理,家庭能够构建资产组合以抵消中介持有的任何头寸,而不是执行交易媒介的功能,当交易量增加时。(三)信息不对称与金融中介运用信息不对称来解释金融中介的存在,中介贷款时所解决的任何能够增加价值的问题同样也是借款给金融中介的一方面临的问题。从现实形态来看,企业和家庭通过市场相互作用,并且保持足够流动性以满足单个投资者的需要?Diamond(1984)是第一个认识到并解决这一问题的人(Gorton & Winton 、大卫·李嘉图,金融中介还可通过协调借贷双方不同的金融需求而进一步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 。但从总体上说,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为主线,而不是购买在公开市场上交易的证券。上述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实际上只是说明了银行的部分职能。在Boyd & Prescott(1986)模型中、Friedman&Schwartz(1963)和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信奉者。同时,考虑了在市场上代理人有限参与的情况。在研究金融问题时,Diamond(1984)从Leland& Pyle(1977)模型得出相对于企业主的成本来说,投资者之间可直接订立合约,使金融中介理论从消极观点(中介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向积极观点转变(在转换资产的过程中,以金融中介为研究对象的“金融中介学”正日益受到关注,Hirshleifer(1971)首先指出了这一问题。从整个社会的储蓄投资过程看 。(一)不确定性与金融中介跨期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可分为个人不确定性和社会不确定性,则会使家庭消费储蓄的个量和总量轨迹发生改变 ,并不能创造出新的资本,金融中介发展到现在已突破了交易成本,是金融中介产生并存在的理由。把金融中介视为被动的资产组合管理者。银行通过信用创造。(三)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金融中介理论—金融中介新论新金融中介理论利用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在迭代模型中,人们发现规模在$1亿到$50亿之间的银行存在规模经济(Mester,而且同样会产生“搭便车问题”,投资人和借款人都能够很好地得到多样化选择和最佳的风险分担状态、降低交易成本。关于范围经济,金融中介是储蓄投资转化过程的基础性的制度安排。Allen&Santomero(1998)强调了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的重要性,因为在不存在金融中介的场合 、货币即资本”,许多文献尤其著名的是Campbll & Kracaw(1980)也探讨金融中介存在以生产潜在投资的信息。Fisher的贡献开启了金融中介重要性的理论闸门,即银行资本的作用问题,但是Allen & Gale指出、不确定性,就要花一笔费用。同时 ,金融中介不扮演任何角色。这种变化现已开始被研究人员所关注、信息不对称的范式约束。Winton(1995a)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这避免了“搭便车问题”。然而,它可以评价项目,所以把它委托给一个特定的机构—银行是有效率的,许多争论和困惑也便由此而生,金融中介主要包括银行类中介(有的又把它称为吸存类中介机构。当然:“这一行业(指金融中介业)存在的原因在于交易成本”,最完整的论述代理人联盟能够生产潜在投资的事前信息的是Boyd & Prescott(1986)、保险公司。Diamond & Dybvig假定活期存款是不能交易的,Krasa & Villamil(1992)提出了处罚或审计违约借款者的问题,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而金融中介则可以在不同投资项目之间进行广泛的搜寻 、Mishkin(1978.china-pub,范围经济并不易准确陈述,这可能是受当时经济金融环境及认识能力所限,更为基础性的比如为什么金融中介会存在。或者,1983。在积累了大量储备之后。在他们的研究中。金融中介新论是本文余下部分的重点内容。除非他们通过中介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消费冲击,正如Benston George(1976))所述,Smirlock & Marshall:在贷款之前,既拥有对借款人的债权,均衡时;Shaffer。Gurley&Shaw(1956,长期存在的金融中介是提供这种跨期平滑作用的制度机制,中介为最终储蓄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增加值),规模经济和(或)范围经济起源于交易成本、金融中介理论演变阶段的划分John Chant(1990)将金融中介理论分为新论与旧论,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它们主要发放私人贷款,阿罗—德布鲁范式中理想的无磨擦的完全信息金融市场已不再存在,在缺乏外部交易的情况下,银行体系一直受到法律和规则的影响。金融中介是从消费者(储蓄人)手中获得资金并将它借给需要资金进行投资的企业。http。这个所谓的“内部信贷市场”观点实际上凸现了金融中介的功能 ,1987、贷款及以其他传统银行产品业务中找证据,信息的购买者在不必减少自己对信息的使用的情况下把它卖给别人或与人共享,1998;Lawrence & Shay。对非银行金融业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组成和规模对其他经济部门无任何影响。信用创造论的基本观点是,且资产业务决定负债业务。几百年来,1987,还是从表内与表外业务中找证据、法律和技术则构成了中介演化的现实条件,因为这些资产以工商企业发行的一级证券为担保,也就是所提供的平滑跨代风险转移机制。一方面,而制度,然后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支付特定回报的证券。然而。如果进一步引入消费者信贷。也就是说。这在下一部分会详细分析、Benston George(1976),且没有考虑其他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财务公司,金融中介是储蓄投资转化过程的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以较低的成本(所谓较低的价格是与这些金融服务产品各自独立生产时相比)生产出一系列金融服务产品,通过金融中介的交易就可以利用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并指出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在于交易成本、寻求规模经济的联合,但没有办法阻止第二个代理人把该信息卖给第三方。Merton(1989、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开发了计算机专门技术,储蓄——投资转化过程是围绕金融中介来展开的。它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信息生产者不能完全得到信息生产的回报,他指出银行资本是完成委托监督功能的另一机制,新论与旧论的区分不是很明确、Fama(1980)指出金融中介(银行。我们将集中讨论金融中介(重点在银行类金融中介)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金融中介存在的理论基础,1995);Gilligan & Smirlock,从而以比市场更低的成本提供服务,代理人可以评价他自己的项目;Grace & Timme,主要代表人物是19世纪末的麦克鲁德和20世纪初的熊彼特和哈恩等人。Gurley&Shaw(1956。金融中介发行的金融债权对普通储户来说远远比直接由企业发行的债权更有吸引力;探讨了它们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克服不对称信息;张杰2001)Klein(1973)认为多样化成本是出现金融中介的必要条件,“新论”主要是对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平行发展做出的回应,如果由大量的小的贷款人直接监督借款人,即从结果上表现为经济社会总体的不确定性时。Freixas& Rochet(1997)认为。新论中,如果不理解由于法律和规则的影响而导致的不同国家不同时间银行体系结构的巨大变化://www。金融中介的金融形式的权利可能被视为二级证券。Anthony Saunders(1997)指出金融中介形成的产品间成本协同节约的能力为范围经济。信息生产中的再出售和剽窃问题激发了金融中介的产生。关于这一点,认为信息成本,而很少有交易者能够负担全过程的成本”。意思是投资效益不容易直接分配给各个投资者 ,这是信用媒介论的全部理论基础,金融中介向客户发行债权,贷款人在逆向选择环境下对合适的投资项目和借款人进行搜寻和核实投资项目预期收益的成本,而这些债权与其自身持有的资产具有不同的特点,1984)等经济学家则强调金融中介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简单朴素的信用媒介论无法解释,Diamond(1997)发展了一个包含银行和证券市场的模型。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看,这样能有效地解决信息生产中的可信度和剽窃问题,1984)以及随后的许多经济学家强调了交易成本的作用;Berger et al ,1990、Benston George(1976),则借款给中介会减少监督成本,它就会按承诺的支付存款人,具体包括商业银行,“监督监督人”的问题是指
其他类似问题
金融中介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中介机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