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货币战争全集下载pdf下载,谢谢

加载中……
QQ 获得¥60.00奖励&&&12-22duzibing 获得¥600.00奖励&&&12-22wjy734 获得¥80.00奖励&&&12-22fxxwwxb 获得¥50.00奖励&&&12-22lpf2176 获得¥70.00奖励&&&12-22c 获得¥110.00奖励&&&12-22twtaddx 获得¥300.00奖励&&&12-22todaytheo 获得¥360.00奖励&&&12-21yixing13 获得¥70.00奖励&&&12-21xiaodengyou 获得¥100.00奖励&&&12-21hnxyzyf 获得¥140.00奖励&&&12-21jobwangwu 获得¥500.00奖励&&&12-21xiao6jun6 获得¥90.00奖励&&&12-21elanwcy 获得¥240.00奖励&&&12-21fxl88 获得¥50.00奖励&&&12-211. 新增扫二维码功能,可直接扫 VeryCD 网站影片页面的二维码,便能在应用上打开;
2.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1.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2. 在影片封面上展示在线视频的清晰度;
您的位置:
网友评论:
下来看看欧美寡头控制世界的历程!支持楼主好资源!!!
希望楼主给个完整版啊
有消息称:“近日从美国的一名纪录片制片人处得到消息,他认为《货币战争》确实抄袭了他的影片《The Money Master》(《钱的主人》)的内容,并且准备采 取相应的方法来维权!该片制片人帕里克先生表示:“我们已获得了一本翻译版本,正在通过翻译本,去判断抄袭行为是否属实。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抄袭行为属 实,至少我们已经知道书中的很大篇幅内容来自于我们的影片。这本书的作者宋先生从来没有和我们联系过,也不可能获得我们的许可去使用我们的作品,他的这种 行为侵犯了我们的著作权。”
扫描版中的精品。
引用(stonecropsky @ -20, 09:50 AM) 扫描版中的精品。可惜不全,看到楼上很多朋友都说货币战争就是阴谋论,嗯,我继续读读看。
正在下,谢谢楼主!
无论是否抄袭~~~书中的内容对大家是否有用?这才是书作为知识载体的本质,才是重点!BD!
楼主请给个完整版的~~~~从第五章就没了
我喜欢这本书,很经典!我很喜欢
这个只有一半,大家不要下了。
晕啊,才一半怎能么看啊.
该内容尚未提供权利证明,无法提供下载。
是否抄袭和是否有用是两个概念!功过不能抵消。多看看英文版本的金融历史的书,看多了就发现没有谁是独创!亲历历史的能有几个?亲历历史、了解真相的能有几个?亲历历史、了解真相、又冒死说真话的能有几个?历史、传记作家大多只不过收集阅读整理前人资料。既没创造价值,也就只挣稿费糊口,难有大为。
完整版在那 只有第4章就没有了
引用(无名曲lala @ -23, 11:47 PM) 才135页,完整否?发现少了好多页哦, 从121页到306页没有, LZ有没有完整版的呀.
引用(leyichai @ -28, 05:29 AM) 引用(johnoldman @ -28, 03:51 AM) 引用(activey @ -28, 12:46 AM) 好书,感谢楼主。楼主能不能发一个完全版啊。PS:这个世界上,自己什么都不懂,只会骂街的蠢货还真是多啊!蠢货的定义是不是就是看了本玄幻小说还当真的人。一个认为全部人不正常的人,那他就是不正常,这垃圾书还津津乐道,可笑在这个世界上大部人都是蝼蚁,一切都在被操纵着不论你愿意不愿意,人人是棋子。
问下楼主,你那个截图上用的那个带书签的PDF阅读器是?
引用(aaabaacc @ -28, 08:47 AM) 现在美国就是以美元作为武器进行金融战争,这就是一场新形势下的新战争,这种概念主流媒体上不会讲,但老百姓通过不断的吃亏中隐隐感觉得到,比如股市波动,汇率波动,金融政策的变化,房地产的变态,弱势的百姓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老受伤害,宋的书是明确提出货币战争的概念(不要纠缠于是不是他第一个提出这个名称),是在及时的时间给人们及时的提醒,功不可没,瑕不掩瑜的。其实把大学的政治课都改成经济学就可以了。。。
不全吗?下了已经,再说吧
真的假的与你我又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你我又能怎么样?
看了第一本,感觉良好。下拉,嘻嘻。
楼主,书不全啊。才130多页的说。。。。。
今日醒悟,我还是会当真可哪
垃圾资源,不全的
钱,真的是王八蛋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很多人忧心忡忡。我是穷人,不怕失去什么,没什么好担忧的,却非常有兴趣了解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系统性的思维总是建立在对于源头穷追不舍的基础上的。《货币战争》不仅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甚至彻底摧毁了我那一点可怜的政治经济学知识,并从此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意识:钱,真的是王八蛋。  说起谁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人们可能都会把票投给比尔·盖茨。我很早就不相信盖茨最富,一个卖软件的,还时不时耍些“黑屏”之类的手段,他那几百亿说白了就是几个辛苦钱,怎能比得上那些独家垄断买卖钢铁石油这类命脉资源的寡头?但是在读《货币战争》之前我也不知道谁最富,现在,这个世界首富浮出水面了: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一个来自欧洲、保守估计拥有50万亿美元的罗思柴尔德银行家族。银行,这个钱生钱的地方,世界首富从这里诞生,或许才是天经地义的。  可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最有钱的人要这样深度雪藏自己,把一个小小的盖茨推上前台?那或许是为了更好地操纵吧。连年的财富榜上世界首富的风光,恐怕也不是出于盖茨自己的意愿。从美国到欧洲,那些最著名的媒体,无不是由这个银行家族及其代理人控制的,甚至连堂堂的美国政府也在这个枝蔓丛生的家族操纵之下。从本质上说,美国政府自己不能发行货币,它被迫向银行借债度日,然后许诺把人民现在和未来的税收抵押给银行。200多年来,美国只在林肯总统时期真正由美国政府自己发行过货币,可那也只有区区1000亿;一些渴望有所作为的美国总统,无不在为剥离这只盘缠在国家身上的八爪鱼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美国总统被刺杀的伤亡率超过诺曼底登陆时盟军一线部队的平均伤亡率。不管这是不是一些人说的“阴谋”,但作者至少让我们懂得,应该顺着追逐金钱的线索了解美国进化的历史。  接着说一说经济危机。早年的常识告诉我: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产生的,经济危机有周期性。读完《货币战争》才发现有些异样。《货币战争》把经济危机定义为银行家们的“定期剪羊毛”和“定向爆破”。“定期”和“定向”有时间、有目标,说明经济危机并不是自然使然,而是人为操纵。在作者看来,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其实是银行家们一手制造出来的,他们先是扩大信贷,将泡沫吹起来,等人民的财富大量投入投机狂潮后猛抽银根,制造经济衰退和资产暴跌,然后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大量优质资产。当这个手段还不奏效时,战争就成了他们的最后一招。  这真是惊心动魄的“剪羊毛”啊!繁荣和衰退之间的机会,被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制造出来。1921年“剪”美国中西部富裕农民,1929年经济大衰退,“剪”的是华尔街之外的中小银行,全世界却因此受累。华尔街的大佬们“剪羊毛”的手段越来越纯熟,目光开始转向世界,专挑肥羊剪,以期世界经济“有控制地解体”。20世纪80年代“剪”的是叫嚣“买下美国”的日本,弄得日本至今灰头土脸;1997年“剪”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现在,该轮到“剪”中国这只最大的“肥羊”了。  早年的常识和现在的阅读起了冲突,真是一件让人不爽的事。或许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货币战争》都没有忽悠我,而是曲径通幽,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走到了一起,重新整合着我对于经济危机的认识。只是,一个是干巴巴的抽象,一个是血淋淋的具体。  现在要说一说银行了。我能想象,当我有一天要给儿子写遗嘱的时候,里面一定有这条:少和银行打交道,不到万不得已不向银行借贷。很早以来,我就认为银行是一个罪恶渊薮,《货币战争》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印象而已。  关于银行,关于钱,我有几个想不通:一个是钱为什么能生钱。钱应该是劳动交换的符号,都不做事情了,没有什么东西被创造出来,钱怎么生钱?无性繁殖也是有条件的啊。二是为什么古今中外干银行的人个个都是大爷?这没有道理啊,钱又不是他自己的,拿着别人存的钱放贷,搞搞“金融创新”的游戏,就可以获得天文数字般的回报。国内某银行行长年薪960多万,凭什么啊?有人说,他高风险啊,他操心啊,可是,他不能比消防员或警察更高风险吧?他不能比国务院总理更操心吧?第三个想不通是,如果有一天我们拿着一麻袋纸币只能买一包洗衣粉,又该怎么办?  或许你会说我缺乏常识、杞人忧天,或者有仇富心理。那么,就让《货币战争》带着我们回归本质,了解一些真正的常识。  事实上,世界上最早的金匠银行家是只存不贷的,存户有了零散的金子就存到他那里,他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他最初的职能与一个看管自行车的大爷没什么两样。只是时间长了,他发现存户并不是经常来取回自己的金子,就开始动心思了,开始考虑如何盘活这些沉睡的资产,于是就有了放贷和利息:他反过来给存户钱,前提是存户在一段时间内丧失对自己金币的使用权。  金匠银行家一次不怀好意的试探,成了罪恶之源。而所有罪恶的逻辑源头都在这里:一段时间内所有的钱都是他的了。他开始洗脚上岸,抱着别人的钱,打着投资的幌子,干着投机的勾当,赚得盆满钵满。而看管自行车的大爷,笃诚地坚信自行车就是别人的,还坐在那里忍受日晒雨淋。他如果也动动心思,一段时间内这自行车就是自己的,他可以把它们出租,就可以一头收着保管费,一头收着出租金,准把自己变成一个富得流油的大爷。  存户的钱贷给谁,本应由存户说了算,真正得利的应该是存户。而银行本来应该是一个居间撮合、收取中介费的角色,却自说自话当起了主人,不仅把存户的钱据为己有,还自己给存贷的利率定价,靠着存贷之间的利差来“钱生钱”。银行的罪恶远不止此,更可怕的是将货币的基石——黄金来个釜底抽薪,直接用一种没有任何抵押的“白条”——纸币来交易,换句话说,它只要开动机器印票子,就能“制造”出财富。机器转动得越快,繁荣的假象就越逼真,经济的泡沫就越大。买房子的不要任何抵押,就能买下豪宅,还不了贷,一扔了之,次贷危机就是这样来的。深圳街头有一景:一人一桌一椅,路人只要拿出个身份证——捡来的、抢来的都没关系——就可以在这里办信用卡。与之呼应的另外一种景观是:满大街贴满了“信用卡套现”的小纸条,清洁工前脚铲了,后脚就有人贴上,华强北一条街的地面被贴得花花绿绿。猫与老鼠的游戏如此乐此不疲,小小的一张信用卡肯定藏着见不得阳光的丰厚利润。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感觉“信用”二字有何信用?“信用”就是银行用来忽悠百姓的遮羞布,银行要我们对它充满敬畏,千万别上了它的黑名单,而它自己为了发行量上去,却可以如此作践信用,连最起码的收入调查都可以忽略,说到底,最不尊重信用的就是银行自己。前些时候我也办过一张信用卡,至今都没有开通,一是觉得我这样的人真没有什么需要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买东西用现金、用借记卡就足够了;二是怕收到银行莫名其妙的账单。朋友说:你不开通就销户吧,免得进了黑名单。我说:去他的黑名单,除了存钱取钱,此生没有什么需要与它打交道的了。  易物时代牧歌式的平静与和谐,在想象中应该是美好的,世道和人心如今只剩下了一个字:钱。钱是什么?钱是王八蛋。这话肯定不是我首创的,我也不知道是谁最先说的,或许是个有钱人吧,他一定是在大把花钱的时候说这话的。爱恨交织,人生大抵如此。
作者:龚华 来源:读者
引用(lammy21161 @ -27, 05:37 PM) 钱,真的是王八蛋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很多人忧心忡忡。我是穷人,不怕失去什么,没什么好担忧的,却非常有兴趣了解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系统性的思维总是建立在对于源头穷追不舍的基础上的。《货币战争》不仅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甚至彻底摧毁了我那一点可怜的政治经济学知识,并从此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意识:钱,真的是王八蛋。  说起谁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人们可能都会把票投给比尔·盖茨。我很早就不相信盖茨最富,一个卖软件的,还时不时耍些“黑屏”之类的手段,他那几百亿说白了就是几个辛苦钱,怎能比得上那些独家垄断买卖钢铁石油这类命脉资源的寡头?但是在读《货币战争》之前我也不知道谁最富,现在,这个世界首富浮出水面了: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一个来自欧洲、保守估计拥有50万亿美元的罗思柴尔德银行家族。银行,这个钱生钱的地方,世界首富从这里诞生,或许才是天经地义的。  可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最有钱的人要这样深度雪藏自己,把一个小小的盖茨推上前台?那或许是为了更好地操纵吧。连年的财富榜上世界首富的风光,恐怕也不是出于盖茨自己的意愿。从美国到欧洲,那些最著名的媒体,无不是由这个银行家族及其代理人控制的,甚至连堂堂的美国政府也在这个枝蔓丛生的家族操纵之下。从本质上说,美国政府自己不能发行货币,它被迫向银行借债度日,然后许诺把人民现在和未来的税收抵押给银行。200多年来,美国只在林肯总统时期真正由美国政府自己发行过货币,可那也只有区区1000亿;一些渴望有所作为的美国总统,无不在为剥离这只盘缠在国家身上的八爪鱼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美国总统被刺杀的伤亡率超过诺曼底登陆时盟军一线部队的平均伤亡率。不管这是不是一些人说的“阴谋”,但作者至少让我们懂得,应该顺着追逐金钱的线索了解美国进化的历史。  接着说一说经济危机。早年的常识告诉我: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产生的,经济危机有周期性。读完《货币战争》才发现有些异样。《货币战争》把经济危机定义为银行家们的“定期剪羊毛”和“定向爆破”。“定期”和“定向”有时间、有目标,说明经济危机并不是自然使然,而是人为操纵。在作者看来,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其实是银行家们一手制造出来的,他们先是扩大信贷,将泡沫吹起来,等人民的财富大量投入投机狂潮后猛抽银根,制造经济衰退和资产暴跌,然后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大量优质资产。当这个手段还不奏效时,战争就成了他们的最后一招。  这真是惊心动魄的“剪羊毛”啊!繁荣和衰退之间的机会,被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制造出来。1921年“剪”美国中西部富裕农民,1929年经济大衰退,“剪”的是华尔街之外的中小银行,全世界却因此受累。华尔街的大佬们“剪羊毛”的手段越来越纯熟,目光开始转向世界,专挑肥羊剪,以期世界经济“有控制地解体”。20世纪80年代“剪”的是叫嚣“买下美国”的日本,弄得日本至今灰头土脸;1997年“剪”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现在,该轮到“剪”中国这只最大的“肥羊”了。  早年的常识和现在的阅读起了冲突,真是一件让人不爽的事。或许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货币战争》都没有忽悠我,而是曲径通幽,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走到了一起,重新整合着我对于经济危机的认识。只是,一个是干巴巴的抽象,一个是血淋淋的具体。  现在要说一说银行了。我能想象,当我有一天要给儿子写遗嘱的时候,里面一定有这条:少和银行打交道,不到万不得已不向银行借贷。很早以来,我就认为银行是一个罪恶渊薮,《货币战争》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印象而已。  关于银行,关于钱,我有几个想不通:一个是钱为什么能生钱。钱应该是劳动交换的符号,都不做事情了,没有什么东西被创造出来,钱怎么生钱?无性繁殖也是有条件的啊。二是为什么古今中外干银行的人个个都是大爷?这没有道理啊,钱又不是他自己的,拿着别人存的钱放贷,搞搞“金融创新”的游戏,就可以获得天文数字般的回报。国内某银行行长年薪960多万,凭什么啊?有人说,他高风险啊,他操心啊,可是,他不能比消防员或警察更高风险吧?他不能比国务院总理更操心吧?第三个想不通是,如果有一天我们拿着一麻袋纸币只能买一包洗衣粉,又该怎么办?  或许你会说我缺乏常识、杞人忧天,或者有仇富心理。那么,就让《货币战争》带着我们回归本质,了解一些真正的常识。  事实上,世界上最早的金匠银行家是只存不贷的,存户有了零散的金子就存到他那里,他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他最初的职能与一个看管自行车的大爷没什么两样。只是时间长了,他发现存户并不是经常来取回自己的金子,就开始动心思了,开始考虑如何盘活这些沉睡的资产,于是就有了放贷和利息:他反过来给存户钱,前提是存户在一段时间内丧失对自己金币的使用权。  金匠银行家一次不怀好意的试探,成了罪恶之源。而所有罪恶的逻辑源头都在这里:一段时间内所有的钱都是他的了。他开始洗脚上岸,抱着别人的钱,打着投资的幌子,干着投机的勾当,赚得盆满钵满。而看管自行车的大爷,笃诚地坚信自行车就是别人的,还坐在那里忍受日晒雨淋。他如果也动动心思,一段时间内这自行车就是自己的,他可以把它们出租,就可以一头收着保管费,一头收着出租金,准把自己变成一个富得流油的大爷。  存户的钱贷给谁,本应由存户说了算,真正得利的应该是存户。而银行本来应该是一个居间撮合、收取中介费的角色,却自说自话当起了主人,不仅把存户的钱据为己有,还自己给存贷的利率定价,靠着存贷之间的利差来“钱生钱”。银行的罪恶远不止此,更可怕的是将货币的基石——黄金来个釜底抽薪,直接用一种没有任何抵押的“白条”——纸币来交易,换句话说,它只要开动机器印票子,就能“制造”出财富。机器转动得越快,繁荣的假象就越逼真,经济的泡沫就越大。买房子的不要任何抵押,就能买下豪宅,还不了贷,一扔了之,次贷危机就是这样来的。深圳街头有一景:一人一桌一椅,路人只要拿出个身份证——捡来的、抢来的都没关系——就可以在这里办信用卡。与之呼应的另外一种景观是:满大街贴满了“信用卡套现”的小纸条,清洁工前脚铲了,后脚就有人贴上,华强北一条街的地面被贴得花花绿绿。猫与老鼠的游戏如此乐此不疲,小小的一张信用卡肯定藏着见不得阳光的丰厚利润。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感觉“信用”二字有何信用?“信用”就是银行用来忽悠百姓的遮羞布,银行要我们对它充满敬畏,千万别上了它的黑名单,而它自己为了发行量上去,却可以如此作践信用,连最起码的收入调查都可以忽略,说到底,最不尊重信用的就是银行自己。前些时候我也办过一张信用卡,至今都没有开通,一是觉得我这样的人真没有什么需要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买东西用现金、用借记卡就足够了;二是怕收到银行莫名其妙的账单。朋友说:你不开通就销户吧,免得进了黑名单。我说:去他的黑名单,除了存钱取钱,此生没有什么需要与它打交道的了。  易物时代牧歌式的平静与和谐,在想象中应该是美好的,世道和人心如今只剩下了一个字:钱。钱是什么?钱是王八蛋。这话肯定不是我首创的,我也不知道是谁最先说的,或许是个有钱人吧,他一定是在大把花钱的时候说这话的。爱恨交织,人生大抵如此。
作者:龚华 来源:读者你说的,就是我想的,但是我没有你这么好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不过,读过你的文章真是一件久旱逢春露的快事。谢谢。有事情可以联系我:xuzhiyong@
引用(LITAO86 @ -27, 01:07 PM) 权钱并非万能你说的是个伪命题。权钱无所谓万能,也无所谓无能。它就是一个物件,不会影响别人的具体。而你生活在这个人的社会里,你就必然和别人发生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物质基础就是金钱和权力的精神体现。你想上网,给电信局少缴一个子,你就甭想!
最主要的问题是:1、消灭金钱生金钱的罪恶根源。2、建立平等、自由、公开、文明的权钱社会。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另外跪求完整版= =
好书 感谢分享
引用(徐正阳 @ -06, 06:44 PM) 引用(lammy21161 @ -27, 05:37 PM) 钱,真的是王八蛋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很多人忧心忡忡。我是穷人,不怕失去什么,没什么好担忧的,却非常有兴趣了解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系统性的思维总是建立在对于源头穷追不舍的基础上的。《货币战争》不仅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甚至彻底摧毁了我那一点可怜的政治经济学知识,并从此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意识:钱,真的是王八蛋。  说起谁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人们可能都会把票投给比尔·盖茨。我很早就不相信盖茨最富,一个卖软件的,还时不时耍些“黑屏”之类的手段,他那几百亿说白了就是几个辛苦钱,怎能比得上那些独家垄断买卖钢铁石油这类命脉资源的寡头?但是在读《货币战争》之前我也不知道谁最富,现在,这个世界首富浮出水面了: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一个来自欧洲、保守估计拥有50万亿美元的罗思柴尔德银行家族。银行,这个钱生钱的地方,世界首富从这里诞生,或许才是天经地义的。  可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最有钱的人要这样深度雪藏自己,把一个小小的盖茨推上前台?那或许是为了更好地操纵吧。连年的财富榜上世界首富的风光,恐怕也不是出于盖茨自己的意愿。从美国到欧洲,那些最著名的媒体,无不是由这个银行家族及其代理人控制的,甚至连堂堂的美国政府也在这个枝蔓丛生的家族操纵之下。从本质上说,美国政府自己不能发行货币,它被迫向银行借债度日,然后许诺把人民现在和未来的税收抵押给银行。200多年来,美国只在林肯总统时期真正由美国政府自己发行过货币,可那也只有区区1000亿;一些渴望有所作为的美国总统,无不在为剥离这只盘缠在国家身上的八爪鱼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美国总统被刺杀的伤亡率超过诺曼底登陆时盟军一线部队的平均伤亡率。不管这是不是一些人说的“阴谋”,但作者至少让我们懂得,应该顺着追逐金钱的线索了解美国进化的历史。  接着说一说经济危机。早年的常识告诉我: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产生的,经济危机有周期性。读完《货币战争》才发现有些异样。《货币战争》把经济危机定义为银行家们的“定期剪羊毛”和“定向爆破”。“定期”和“定向”有时间、有目标,说明经济危机并不是自然使然,而是人为操纵。在作者看来,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其实是银行家们一手制造出来的,他们先是扩大信贷,将泡沫吹起来,等人民的财富大量投入投机狂潮后猛抽银根,制造经济衰退和资产暴跌,然后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大量优质资产。当这个手段还不奏效时,战争就成了他们的最后一招。  这真是惊心动魄的“剪羊毛”啊!繁荣和衰退之间的机会,被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制造出来。1921年“剪”美国中西部富裕农民,1929年经济大衰退,“剪”的是华尔街之外的中小银行,全世界却因此受累。华尔街的大佬们“剪羊毛”的手段越来越纯熟,目光开始转向世界,专挑肥羊剪,以期世界经济“有控制地解体”。20世纪80年代“剪”的是叫嚣“买下美国”的日本,弄得日本至今灰头土脸;1997年“剪”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现在,该轮到“剪”中国这只最大的“肥羊”了。  早年的常识和现在的阅读起了冲突,真是一件让人不爽的事。或许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货币战争》都没有忽悠我,而是曲径通幽,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走到了一起,重新整合着我对于经济危机的认识。只是,一个是干巴巴的抽象,一个是血淋淋的具体。  现在要说一说银行了。我能想象,当我有一天要给儿子写遗嘱的时候,里面一定有这条:少和银行打交道,不到万不得已不向银行借贷。很早以来,我就认为银行是一个罪恶渊薮,《货币战争》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印象而已。  关于银行,关于钱,我有几个想不通:一个是钱为什么能生钱。钱应该是劳动交换的符号,都不做事情了,没有什么东西被创造出来,钱怎么生钱?无性繁殖也是有条件的啊。二是为什么古今中外干银行的人个个都是大爷?这没有道理啊,钱又不是他自己的,拿着别人存的钱放贷,搞搞“金融创新”的游戏,就可以获得天文数字般的回报。国内某银行行长年薪960多万,凭什么啊?有人说,他高风险啊,他操心啊,可是,他不能比消防员或警察更高风险吧?他不能比国务院总理更操心吧?第三个想不通是,如果有一天我们拿着一麻袋纸币只能买一包洗衣粉,又该怎么办?  或许你会说我缺乏常识、杞人忧天,或者有仇富心理。那么,就让《货币战争》带着我们回归本质,了解一些真正的常识。  事实上,世界上最早的金匠银行家是只存不贷的,存户有了零散的金子就存到他那里,他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他最初的职能与一个看管自行车的大爷没什么两样。只是时间长了,他发现存户并不是经常来取回自己的金子,就开始动心思了,开始考虑如何盘活这些沉睡的资产,于是就有了放贷和利息:他反过来给存户钱,前提是存户在一段时间内丧失对自己金币的使用权。  金匠银行家一次不怀好意的试探,成了罪恶之源。而所有罪恶的逻辑源头都在这里:一段时间内所有的钱都是他的了。他开始洗脚上岸,抱着别人的钱,打着投资的幌子,干着投机的勾当,赚得盆满钵满。而看管自行车的大爷,笃诚地坚信自行车就是别人的,还坐在那里忍受日晒雨淋。他如果也动动心思,一段时间内这自行车就是自己的,他可以把它们出租,就可以一头收着保管费,一头收着出租金,准把自己变成一个富得流油的大爷。  存户的钱贷给谁,本应由存户说了算,真正得利的应该是存户。而银行本来应该是一个居间撮合、收取中介费的角色,却自说自话当起了主人,不仅把存户的钱据为己有,还自己给存贷的利率定价,靠着存贷之间的利差来“钱生钱”。银行的罪恶远不止此,更可怕的是将货币的基石——黄金来个釜底抽薪,直接用一种没有任何抵押的“白条”——纸币来交易,换句话说,它只要开动机器印票子,就能“制造”出财富。机器转动得越快,繁荣的假象就越逼真,经济的泡沫就越大。买房子的不要任何抵押,就能买下豪宅,还不了贷,一扔了之,次贷危机就是这样来的。深圳街头有一景:一人一桌一椅,路人只要拿出个身份证——捡来的、抢来的都没关系——就可以在这里办信用卡。与之呼应的另外一种景观是:满大街贴满了“信用卡套现”的小纸条,清洁工前脚铲了,后脚就有人贴上,华强北一条街的地面被贴得花花绿绿。猫与老鼠的游戏如此乐此不疲,小小的一张信用卡肯定藏着见不得阳光的丰厚利润。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感觉“信用”二字有何信用?“信用”就是银行用来忽悠百姓的遮羞布,银行要我们对它充满敬畏,千万别上了它的黑名单,而它自己为了发行量上去,却可以如此作践信用,连最起码的收入调查都可以忽略,说到底,最不尊重信用的就是银行自己。前些时候我也办过一张信用卡,至今都没有开通,一是觉得我这样的人真没有什么需要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买东西用现金、用借记卡就足够了;二是怕收到银行莫名其妙的账单。朋友说:你不开通就销户吧,免得进了黑名单。我说:去他的黑名单,除了存钱取钱,此生没有什么需要与它打交道的了。  易物时代牧歌式的平静与和谐,在想象中应该是美好的,世道和人心如今只剩下了一个字:钱。钱是什么?钱是王八蛋。这话肯定不是我首创的,我也不知道是谁最先说的,或许是个有钱人吧,他一定是在大把花钱的时候说这话的。爱恨交织,人生大抵如此。
作者:龚华 来源:读者你说的,就是我想的,但是我没有你这么好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不过,读过你的文章真是一件久旱逢春露的快事。谢谢。有事情可以联系我:xuzhiyong@
作者:龚华 来源:读者
是啊 还有一半呢,听录音才发现还有很多没有
不完整!!我找了好几个月了都找不到完整的,why?
原來這書不完全,即下了就先看看,再等樓主續傳下面的章結;謝謝
不完整,真的很可惜,看来得到网上下载下来了。
很喜欢,看过《货币战争1》之后,跟过来的。感觉写的很好!!
看完發現只有半本書,可惜呀
什么都有~感谢分享
引用(mopiaoyao @ -27, 03:58 PM) 引用(johnoldman @ -27, 01:22 PM) 作者就是典型的阴谋论型骗子,连给他题跋的所谓主席都是空壳骗子算了吧,这几年能读到中国人写的魔幻巨著很不容易的本想说上一说算了吧,这些年能活在自己套子里的人将来会很不容易的狼只有在吃了你之后才会告诉你他来了,最明显的例子是索罗斯
引用(mopiaoyao @ -27, 03:58 PM) 引用(johnoldman @ -27, 01:22 PM) 作者就是典型的阴谋论型骗子,连给他题跋的所谓主席都是空壳骗子算了吧,这几年能读到中国人写的魔幻巨著很不容易的我觉得不管他的理论观点准确与否,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是给了人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分析、思考问题。值得一看!
太好了,资源正是我所需要的,楼主加油!
引用(過路閒彈 @ -11, 09:26 AM) 原來這書不完全,即下了就先看看,再等樓主續傳下面的章結;謝謝谢谢提醒!
谢谢,很喜欢。
类似“顶”、“沙发”之类没有营养的文字,对勤劳贡献的楼主来说是令人沮丧的反馈信息。
提问之前请再仔细看一遍楼主的说明,或许是您遗漏了。
勿催片。请相信驴友们对分享是富有激情的,如果确有更新版本,您一定能搜索到。
请勿到处挖坑绊人、招贴广告。既占空间让人厌烦,又没人会搭理,于人于己都无利。
如果您发现自己的评论不见了,请参考以上4条。
使用 BBCODE()
出版社:&语言:&
正在读取……
上海隐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战争全集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