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代码是什么M7320包括什么?

   中国演出市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初成规模,特别是国内实体唱片举步维艰的现状,让演出市场成为经济回收的最直接方式。有人甚至预言,演出市场将会替代唱片业成为未来音乐产业的支柱。搜狐音乐独家采访了多年来一直从事演出行业的资深人士,力求纪实地还原历史,为中国演出市场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参考……[]
   从21世纪开始的音乐产业转型,到今天,已经有些眉目了。数字音乐和现场毫无疑问将是未来产业的两大核心。前些年业内还动不动就喜欢振臂高呼“让音乐回归现场”,现在,不用你呼音乐也要回归了,麦当娜从唱片公司跳到了演出公司,穷摇了一辈子的中国摇滚乐在音乐节现场看到了钞票, 王菲一场接一场的“重生”,却一点发唱片的意思都没有……[]
   (搜狐音乐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采访/文:朱尔摩斯)这两年,中国的户外音乐节开始遍地开花,于是“井喷”这个词和音乐节发生了密切的关系,行家里手和媒体似乎也并未认真探讨这样的井喷是否良性,音乐节这样的新生事物开始被严重的夸大了其社会意义。对摇滚乐和独立音乐现场起到最根源推动作用的独立厂牌和Livehouse却大大的被音乐节的“繁荣”遮蔽了光芒。细心的歌迷会注意到,尤其是北京和上海两地,几乎每天都有乐队的演出信息,甚至国外独立乐队也频繁进入中国大陆开始他们的梦想之旅,当地的Livehouse也和夜店一样,成为了可以常年不休的娱乐之地,只是前者更具有精神意义,而后者却充满了欲望。Livehouse的常年不休,它背后最大的内容提供商不是什么酒水品牌,不是驻场DJ,而是一个个独立厂牌……[]
  虽然Livehouse的概念已经普及到每一个摇滚乐爱好者和独立音乐爱好者的心中,但真正专业的Livehouse在中国仍然屈指可数。中国的音乐文化消费力依然低下,所以如重庆坚果、武汉VOX这样的二三线城市的Livehouse承担着当地的摇滚乐普及任务,并且同样怀有对摇滚乐的热爱,甚至大多数经营者都曾经有过组乐队(比如重庆坚果的老鬼,武汉VOX的朱宁、上海山海的了子古古)的背景,他们深知乐队的需求。
  二三线城市的Livehouse这几年的进步似乎并不那么明显,这和Livehouse经营者本身并无关系,最大的弊端在于在这些城市里缺乏竞争,没有竞争的市场经济很容易导致竞争主体放慢优化节奏。在经营这条路上,培养歌迷的消费习惯甚至比为乐队提供演出场所更为迫切,也更为实际
。Livehouse在房租和设备更换上的开销占了成本的绝大部分,但是他们也承认在日常酒水消费上可以对开销做一个很大的弥补,甚至有很大的盈利可能……[]
  音乐杂志一家家关门倒闭,只有少数几家依然在坚持,他们对独立厂牌的报道虽然也颇为常见。但独立厂牌却依然是一个很难被主流媒体和群体所了解的新生事物,更无从了解他们的运营和生存状态。这个“中国独立厂牌和乐队巡演的分析调查”并没有可以标榜独立厂牌在摇滚乐和独立音乐推广中的使命意义,更无意突出任何苦大仇深的中国早期摇滚乐情结。相反的,在所有对独立厂牌的采访中,所有的厂牌都以轻松的状态作答,并一直充满期待。不可不提的是,独立厂牌的经营者们无一例外的都怀着理想主义的情怀,厂牌寄托着他们的梦想,这在号角唱片老板陈曦的采访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既然选择独立,在他们剑走偏锋的选择为独立乐队做推广和演出的同时,票房压力就与他们的生存挂上了最密切的关系链。票房,几乎是独立厂牌目前唯一的盈利途径(朋克厂牌火锅音乐去年开始尝试乐队周边产品的营销,据厂牌经理人小黄大夫透露,这方面具有一定的盈利空间)。大多数独立厂牌都曾遇到过票房尴尬现象……[]
火锅音乐老板 小黄大夫
  搜狐音乐:一年内最多做过多少场演出?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多少场?
  火锅音乐:最多做过120场,是在2009年,疯了!呵呵!今年到现在,算上各类演出做了50场。搜狐音乐:厂牌成立多久了?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不能保证赚钱的事?
  火锅音乐:今年是第三年,明年3月将是我们的四周年。
  搜狐音乐:做一场巡演的的周期(包括前期宣传)大概多长?
  火锅音乐:算上前期宣传,最理想的应该是3个月至6个月。当然,有时候也会由于一些客观因素,仅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只要不少于一个月,都还具备一定的操作性……[]
号角唱片老板 陈曦
  搜狐音乐:一年内最多做过多少场演出?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多少场?
  号角唱片:2011年内我们一共制做了56场演出,其中包括16支中外乐队的中国巡演,和两场主题音乐节演出。2011年是号角制作演出最多的一年。  搜狐音乐:厂牌成立多久了?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不能保证赚钱的事?
  号角唱片:号角唱片迄今有十年的发展了。我觉得号角唱片的生存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赚钱。它的更大的功能是发掘国内优秀的金属音乐作品,并能被更多人认知。在推广的过程中让国内金属风格的乐队在中国本土的发展能得到更多有前景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在以此为证明,激励更多地下金属乐队和音乐人,让他们感受到继续做音乐的动力……[]
Split Works市场经理 momo
  搜狐音乐:一年内最多做过多少场演出?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多少场?
  Split Works:多的时候一年会超过60场演出,今年到现在为止大概30场左右,包括《觉》音乐+艺术节和双城的黑兔音乐节。
  搜狐音乐:厂牌成立多久了?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不能保证赚钱的事?
  Split Works:作为主办方,今年12月是我们的5周年。坚持到现在,最主要是
1.我们热爱音乐,怀有理想
2.我们依然对这个不断发展的市场保持希望,看好它的未来
  搜狐音乐:做一场巡演的的周期(包括前期宣传)大概多长?……[]
北京MAO:现有群体消费力仍然不强
受访人:彭鹏(北京MAO演出经理)
搜狐音乐:成立多久了?为什么要做一个Livehouse?
北京MAO:MAO是2007年初成立的。为了给中国的摇滚乐队与乐迷提供一个最专业的演出现场。Livehouse这个名子最早出现于日本,起源于欧洲。Livehouse文化是伴随着独立音乐的潮流而兴起的,欧美60年代末诞生的rock pub只是Livehouse的前身。真正的Livehouse是具备专业演出场地,与高质量音响设备的室内演出场馆。以各种独立的音乐演出为主题……[]
上海育音堂:Livehouse的市场远未形成
受访人:张海生(上海育音堂老板 )
搜狐音乐:成立多久了?为什么要做一个Livehouse?
上海育音堂:我们成立于2004年10月,目的是为了给乐队以及原创音乐人和观众提供一个正规的演出环境。
搜狐音乐:这几年生意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难做,或者是持平?
上海育音堂:生意目前还是处于微利状态,未来的市场难以预料,相对会更艰难些。
搜狐音乐:Livehouse最大的开销在什么方面?[]
上海山海Livehouse:单纯做摇滚乐难以盈利
受访人:了子古古(上海山海Livehouse老板)
搜狐音乐:成立多久了?为什么要做一个Livehouse?
上海山海Livehouse:山海livehouse成立3个月。因为上海需要一个400人左右大小的livehouse。
搜狐音乐:这几年生意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难做,或者是持平?
上海山海Livehouse:市场越来越好,但是livehouse生存压力还是很大。
搜狐音乐:Livehouse最大的开销在什么方面?[]
成都小酒馆:15年历史,收支持平
受访人:蔡鸣(成都小酒馆演出经理)
搜狐音乐:成立多久了?为什么要做一个Livehouse?
成都小酒馆:小酒馆成立于1997年,翻年就15年了。最初小酒馆只是成都艺术家们聚会的沙龙,那个年代成都一直没有一个可以稳定举办摇滚演出的场所,一年仅有最多两三次摇滚演出活动。1998年当时还是流浪歌手的欢庆到小酒馆工作,开始陆续将当时的一批成都民谣音乐人和地下乐队介绍到小酒馆演出……[]
武汉VOX:借助酒吧模式影响观众
受访人:朱宁(武汉VOX 老板)
搜狐音乐:成立多久了?为什么要做一个Livehouse?
武汉VOX:VOX是2002年成立的,刚开始时只维持了半年的时间就关门了,我们在半年时间里做了一百多场演出。刚开始时只是想一个可以演出的地方。当时武汉的乐队越来越多,但没有一个真正可以演出的地方,去一些酒吧里演过一次后别人就不会再让你去了!把他们的客人都吵跑了……[]
重庆坚果:不要用乐队知名度挑选演出受访人:老鬼(重庆“坚果”老板)
搜狐音乐:成立多久了?为什么要做一个Livehouse?
重庆坚果:成立4年,中国需要更多的优秀的独立演出,中国独立音乐需要更多的优秀live house。
搜狐音乐:这几年生意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难做,或者是持平?
重庆坚果:持平,稳步发展
搜狐音乐:Livehouse最大的开销在什么方面?[]
   (搜狐音乐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今年能给人留下印象的音乐节,基本上都不是诞生在2010年。2010年音乐节就像互相传染了疯狂,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就可能诞生音乐节。相比来说,2011年音乐节则像是一个过了高烧,恢复理智的一年。以北京为中心地理位置辐射到全国各地,国内的音乐节风景开始窥见了一个轮廓。
   在中小城市,乃至城乡地区的音乐节版图上,较为典型的例子是日照的海洋迷笛音乐节和以音乐节闻名的张北。日照的成功依赖于迷笛这块老牌,它有一帮遍布全国的铁托,以及曾经的乌托邦所遗留的气息。但在一块一无所有的地方,一块完全谈不上音乐土壤的地方举办音乐节,撇去地方政府的支持,这一合作模式富有充满中国特色的想象力,但也是最谈不上商业模式的音乐节……[]
  今年张北音乐节举办到第三届,它的特色在于国内最大的户外音乐节,但是现场并不见多么壮观的帐篷风景,更多的人选择看完演出后去最近的县城,或者直接驱车回家。一方面,张北音乐节所显露的问题层出不穷,以致有人认为没法以一般标准来谈论这个音乐节;另一方面,观众仍旧没有离开城市,到野外扎营享受音乐节的习惯。对于这样一个显然没有音乐土壤的土地,没有吸引更多的外地歌迷前去,而更多的是地方赠票和黄牛票猖獗,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地方政府搭台主办音乐节的模式是否行得通。
  魔都上海的启示性则在于,它似乎展现了一个城市包容多个音乐节的可能性,并涂抹出未来音乐节市场细化的雏形。除了爵士上海音乐节,今年落地的迷笛音乐节、热波音乐节和黑兔音乐节,这些音乐节在音乐风格上有各自的取向,现场氛围也决然不同。
  去年音乐节井喷背后,屡遭业内外吐槽的主要在阵容的同质化和现场效果糟糕的问题上。北京的乐谷流行音乐节和黑兔音乐节辅以出世,现场效果有口皆碑,在阵容选择也与以往的音乐节区分开来。
  今年在北京的迷笛音乐节则转移至有火车在高架桥上经过的门头沟场地,摩登天空音乐节到了有老长城的怀柔地区。据去过的观众介绍,迷笛音乐节现场大风沙,甚至舞台都被吹得不成样,整体风格粗砺、观众不多,就像是一次热血老迷笛的回归。摩登天空音乐节则以国际大牌Mogwai作为压轴,并在现场音响效果方面有所调整。
  与中小城市的音乐节战略相比,一二线城市经过几年的积累,正在各地逐渐形成自己的音乐节品牌。成都的热波音乐节一向以专业著称,去年的三舞台精简成今年的主副舞台,在观众定位和商业运营上更清晰;杭州的西湖音乐节从一个团队分裂成两团队,春夏季是西湖音乐节,秋冬季今年则成为西湖国际音乐节,而前者的灾难性在于据说现场成了淘宝网的联欢会。此外,长沙的橘子洲音乐节和爵士上海音乐节同样是这些区域性音乐节的代表,它们以本土歌迷为主要消费群体,辐射到周边地区。而这些音乐节的诞生也在让曾经的一年一度全国青年的音乐节联欢风景消却。
鲍小斯(资深乐迷):阵容决定音乐节新鲜感
黑兔音乐节我觉得是今年所有音乐节里面整体从运营,到包括它请的乐队的品位来说都是最好的。虽然它的观众人数不是特别多,这可能跟它请的乐队有关系,它请的这些乐队在中国市场还算是小众的吧。
陈小北(资深歌迷):北京的迷笛是一次回归
我去过的音乐节里门头沟的迷笛音乐节最带劲,虽然它风沙很多,舞台被刮得不成样子了,但是我觉得摇滚音乐节嘛就应该这样。
姜北生(十三月调音师):音乐节的音响很重要
从体验来说,西湖国际音乐节今年让我感觉特别舒服,观众去了和工作人员都不紧张。其实音乐节是一个非常紧张的事作为工作人员,但在西湖国际音乐节就感觉不累,虽然工作量也蛮大的。
刘颖(北晚音乐记者):去音乐节不是冲音乐
印象特别好的是今年到门头沟举办的迷笛音乐节,场地上有一个高架桥会过火车,舞台就在高架桥下边,那天土特别多,但我和我去的朋友都觉得这个地特别好玩。但如果你只看音乐演出的话,乐队基本都看过,就没什么太多新鲜感。
南瓜(虾米CEO):西湖国际音乐节很规范
最喜欢的是西湖国际音乐节,因为我之前也去过迷笛啊、摩登啊规模比较大,但音响等条件不够好,组织方面也稍微有点乱。西湖国际音乐节因为这几年一直是一个团队在做,所以经验比较丰富,接待方面演出设备方面都会非常的规范。
宁静(资深电台DJ):音乐节的观众越来越知道怎么玩
今年去的爱音乐节,像Nouvelle Vague、Eels都是我之前特别喜欢的乐队。但唯一的遗憾可能爱音乐节音响处理得不是特别好,包括看黄耀明演出的时候几首歌就匆匆收场了,这是一个让大家都遗憾和沮丧的事情。
小黄大夫(火锅音乐老板):观众没有音乐节露营的习惯
张北音乐节的阵容还可以,但最大的问题是周边设施还是跟不上,比如说如何解决人群住宿的问题;露营的话,好多去的人想租帐篷,帐篷出租特别有限,而且也没法去住,温差也比较大。那他去县城住的话,县城那些宾馆又就地起价。
小彭(乐手):摩登天空的艺人区很贴心
北京的摩登天空音乐节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因为首先场地是在一个群山环绕的地方的山谷里面,场地的那个形状就很好,声场就很自然会很好,而且在场地上面你还可以看到远方山顶上那些野长城。
朱婧(艺人):日本音乐节值得借鉴
我今年去过的音乐节,我认为最好的是fuji rock 富士音乐节,环保做的非常好,音响设备和调音都堪称完美,乐迷有秩序,主办方有细节,艺人有激情。
相征(前环球,华纳市场总监):硬件没进步
今年参加的音乐节都没什么惊喜,大部分硬件没有进步,音响设备、舞美灯光都不好,观众没有好的现场体验。我们做过近千份观众问卷调查,发现观众来参加的音乐节的决定因素还是艺人,所以作为组织者更应该把硬件设施做好。
2011年中国内地音乐节观众体验调查
观众体验调查:国际化阵容受青睐 个性很重要
(截至调查统计)
  (文/loafe)在三项调查结果上,乐谷和黑兔都以高票数位列前两位。俩音乐节的特点是阵容选择上国外艺人的大比重,其次是现场的音响调音的优势,由此将其他音乐节区别开来。至于辅以落地的音乐节就大受好评,其一,国内音乐节阵容的重复导致观众对音乐节产生审美疲倦,新感阵容是音乐节利器;其二,在国内音乐听来听去都是那些乐队的前提下,高端乐迷从海外获取新声。
  热波是在这些调查里面较为平衡的一个音乐节,从调查里可看出,其中投票网友里以上海居多数。热波音乐节今年分成都、上海两站,上海热波音乐节将副舞台完全打造为非音乐活动区,且在品牌与现场活动融合上更恰当,其运作方式一直是音乐节的商业典范。
  在门头沟举办的迷笛则是以上音乐节之外的人气赢家,其中阵容调查上尤受好评。事实上,迷笛音乐节在阵容方面历来没有多大新意,门头沟的阵容亮点是国外老炮Mr.Big。从另一层面上来说,迷笛的铁托一直相当强大,这兴许是其人气的另一因素。此外,从投票地区上看,投迷笛的网友遍布各地,在一个各地兴盛音乐节、受众区域性化明显的年代,迷笛音乐节似乎是一个稀有的“全国性音乐节”……[]
2011年,阵容最令你满意的是?
迷笛(北京门头沟)
草莓(北京)
摩登(北京)
热波(成都、上海、杭州)
黑兔(北京、上海)
西湖(杭州)
爱(北京)
世界城市(北京)
泰山MAO(泰安)
张北(张北)
长江草莓(镇江)
乐谷(北京平谷)
西湖国际(杭州)
海洋迷笛(日照)
橘洲(长沙)
爵士上海(上海)
2011年以下音乐节中,现场效果最令你满意的是?
迷笛(北京门头沟)
草莓(北京)
摩登(北京)
热波(成都、上海、杭州)
黑兔(北京、上海)
西湖(杭州)
爱(北京)
世界城市(北京)
泰山MAO(泰安)
张北(张北)
长江草莓(镇江)
乐谷(北京平谷)
西湖国际(杭州)
海洋迷笛(日照)
橘洲(长沙)
爵士上海(上海)
2011年以下音乐节中,综合服务(交通、餐饮、场地安排、现场疏导等)最令你满意的是?
迷笛(北京门头沟)
草莓(北京)
摩登(北京)
热波(成都、上海、杭州)
黑兔(北京、上海)
西湖(杭州)
爱(北京)
世界城市(北京)
泰山MAO(泰安)
张北(张北)
长江草莓(镇江)
乐谷(北京平谷)
西湖国际(杭州)
海洋迷笛(日照)
橘洲(长沙)
爵士上海(上海)
   (蔡慧/文)搜狐音乐讯 “黄牛党”就是俗称的“票贩子”。“黄牛党”一次来源有多解,一说是牛种类多,其中黄牛皮硬毛多,一年换两次毛,“黄牛”的意思是挣毛利,加上黄牛在农村一般是肉用居多,不做苦力的,有偷闲的意思,“黄牛”也被指做贬义。 另一说是解放前投机商对法币、布匹、医药等物品囤聚居奇,谋取暴力。但是往往又被大资本家和大买办的勾结盘剥得血本无归,所以他们自己也以“案板上黄牛”自居。“票贩子”在北京行话叫“拼缝儿的”,而上海人称之为“黄牛党”,还有更形象的比喻把这类人称之为“票虫儿”。 “党”是上海人在替社会现象分类时最惯用的概念系统。于是,就有了一种叫“黄牛党”的称谓
·行规伤不起 要多少钱的票哥们儿都能给您找。黄牛间虽有明争暗斗,但也互通有无,相安无事。
·不少人都有过购买黄牛票的经历,稍微留意,不难发现,这些看似各忙一摊的黄牛实则相互串通关联,只要你驻足表示想买,多少钱的票,哥们给你找,当时就跟其他票贩互通有无,或者打电话联系,确定票源或者票价……[]
·专业伤不起 老黄牛都有自己的“辩证法”,越吹嘘一票难求的演出越要谨慎。票房不好的艺人300块的门票10块、15块就能收了,倒手挣个5块、10块差价。
·提前关注演出报道是黄牛上岗前的基本预习,对演出的火爆与否做个基本判断,来把我囤票或者甩票的时机。王菲在北京的首场演出据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黄牛前来“朝圣”,像这几年一部分黄牛也开始关注在星光现场……[]
·渠道伤不起 黄牛票多是内部票,但不排除少数票务公司直接倒卖给黄牛的现象。票房销售不理想,票务公司就会以一折或二折的低价倾销,可以少赔些成本,还不失为一种撑场面的方式。
·黄牛的票从哪里来?大家平常看到的演唱会门外的现场零散收购,基本的来源就是“人情票”或“工作票”。就工体体育馆来说,12000个固定……[]
·人气检验伤不起 黄牛价才是真正检验歌手市场实力的标准,黄牛党最了解娱乐界。王菲和陈奕迅的演唱会,黄牛最大的苦恼就是无票可卖。超女快男、还有韩国人气偶像的演唱会,除了粉丝,其他人真的连5块钱都不会去看。
·正如老朱所说,不能轻信所谓“报道”,黄牛票的价格才是真正检验一个歌手市场实力的标准,黄牛党才是真正真正了解娱乐界的人……[]
不少艺人演出合同里有上座率要求,要求必须上座率在8成或者7成以上,当演出门票只销售4成时,主办方就必须想办法拉观众,这样难免出现大量的工作票、关系票、甚至流到黄牛手中
  流向黄牛那么多赠票能减少吗?
  “演出得邀请领导来撑面子,得给所有支持演出的赞助单位回报,还要给媒体记者票……这些都算最基本的,加上消防、场地等等,需要的赠票多了去了。举个例子,在与赞助商的回报条款里就写着,你方出5万为演唱会制作气球,我方将提供5场门票。伸手的人太多,没有办法啊!”国内操办多多场大型演出的吴先生如是说。
  黄牛党只能深恶痛绝吗?
  中演娱乐主办过滚石30、梁静茹、罗大佑灯大型知名演唱会,其宣传总监张熠明也透露,不少艺人演出合同里头是有上座率要求的,有时候要求必须上座率在8成或者7成以上,当演出门票只销售了4成时,主办方就必须想办法拉观众,这样难免出现大量的演工作票、关系票、甚至流到黄牛手中。“黄牛的存在就是市场的供求关系现实,其实每个大黄牛都是一家小型的票务公司。黄牛的存在跟‘细菌’一样,没有也不行,多了也不行,代表演出市场平衡的杠杆关系,票买的过于糟糕时候,演出商需要一个通路将票流向市场,但黄牛超越演出公司和票务公司的职能时候,就对市场扰乱过大,有的好演出票都在黄牛手中,观众买不到票,这个主办方必须想办法遏制。 ”张熠明说。
  不过张熠明也承认,档票房不好但场面仍被低价或者赠票观众撑起来时,一些不了解行业的外来资本觉得演出会是一个好做的买卖,进而投资,再不充足的市场分析下做的某些投资就是形成了这个演出产业的坏循环……[]
   (肖旋/文)作为中国内地演出市场的重要部分,欧美演出市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在近几年终于初成规模。Bob Dylan、The Rolling Stones、Suede等摇滚老炮的相继来华,再加上各种欧美流行歌手的大行其道,以及后摇和小清新在小型Live House的扎堆演出,似乎让人感觉欧美演出市场进入到了繁荣阶段,有媒体甚至用上了“喷发”一词。搜狐音乐独家采访了多位从业者、主办方以及乐迷,对欧美演出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并得出结论:“喷发”是假象,中国欧美演出市场目前状况仍是——不求赚钱,意在试水和孕育市场。至于啥时候能改善?有人给出了20年,有人则说仍遥遥无期……[]
威猛乐队VS Bob Dylan  
日,英国当红流行乐队威猛(Wham!)来到北京工人体育馆演出,这是当年中英两国文化交流活动的一部分,主要由英国政府出资筹办,门票是5块钱并赠送一盒威猛的原版磁带。威猛乐队也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支来中国演出的西方流行乐队,被记入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大事年表。
“90年代是一片空白,几乎没有国外大牌乐队的演出,这是比较可怕的,没有私人文化公司运作。”——张有待(著名DJ、主办人)
“完全达不到喷发,媒体的报道跟市场没有关系。”——王小峰(著名媒体人、乐评人)
  但这并不像一些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已经到了喷发状态。王小峰认为演出的场次完全达不到喷发,“过去各种级别来中国演出的也很多……[]
  近几年来值得一提的演出公司是歌华莱恩,这个由全球最大演出商Live Nation与歌华合作组建的公司,在08年底承办了Kanye West和Kylie Minogue的演唱会,在今年又举办了Bob Dylan的首次来华演出,甚至还传出他们明年将举办Lady Gaga演唱会的消息。
  与世界文化脱节 欧美市场仍是小众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这些年,网络让大众与国外交流更广阔,大部分的歌迷能够主动选择和接受一些音乐,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了好的欧美音乐演出市场。
  无完整聆听经验 多数歌迷“看热闹”
  “看热闹”是这次采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大多数中国人对欧美流行音乐的聆听缺乏系统,没有完整的聆听经验,以至于造成记忆碎片。
  文化市场不健康 诸多因素制约发展
  由于市场的原因,中国目前能容纳的主要是一些有点资历的老乐队,但受国外政治……[]
  在对中国的欧美演出市场进行详细剖析之后,业内大腕儿们也对未来市场进行了预测。他们赞同欧美演出市场已经日趋成熟,但认为“喷发”一词言之尚早。张有待称,20年以后中国的演出环境才会有一个明显的改变,“中国的文化环境是畸形的。文化环境是泥潭,谁踩进来就遭殃。”郝舫也坦言自己不太看好欧美市场未来的发展状态,“欧美音乐一直是小众市场,只有当它成为生活必需品才能对演出市场的繁荣有推进。”  
这些观点显然不能阻挡演出商的雄心。歌华莱恩的魏明在整个采访中,并没有谈到欧美演出的未来,他只提出了呼吁,希望同行能健康地进行行业竞争,避免因恶性竞争导致哄抢项目、抬高价格,以至于恶性膨胀。这个呼吁无形中反应了中国演出市场的现状——当华语演出市场一步步被瓜分和占领之后,欧美演出市场已经成为众多演出商虎视眈眈的“小鲜肉”……[]
吐槽点:风中等待,快乐短暂
地点:上海虹口足球场
时间:日和14日
吐槽点:现场混乱,演出中断
地点:北京五棵松体育馆
吐槽点:宣传不力,少人问津
地点:北京朝阳体育馆
时间:日、4日
吐槽点:不可抗力,临时取消
地点:北京、上海
时间:日、5日
吐槽点:歌迷虽多、满眼老外
地点:上海大舞台
吐槽点:座无虚席,满是赠票
地点:北京万事达中心
吐槽点:挂着羊头,卖着狗肉
地点:北京音乐厅
时间:日、6日
吐槽点:昔日巨星,票房惨淡
地点:上海大舞台
吐槽点:挑战底线,累人累己
地点:上海国际体操中心
吐槽点:设备原因,临时停演
地点:星光现场
   (文/卢世伟)“走穴”一词,最早出现在相声行业,对于那些长期在某个地方表演的人,比如茶馆,这种地方就称之为“穴眼”,那时每个艺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穴眼,而有时相声演员会去不同的穴眼中走动表演,这就叫做“走穴”。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节文艺晚会,尤其1984年的春晚,大受百姓欢迎,于是就在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举办各种文艺晚会的热潮,但凡大事小事,或适年过节,都得办个文艺晚会热闹庆祝一下……[]
&&&&内地歌坛大约在1994年前后才开始进入到“签约时代”,而之前的歌手们,尤其是在整个八十年代,基本上都没签公司一说,一部分体制内的演员,基本都属于某文艺团体,完成单位演出任务,拿死工资加演出补助,像当时知名的毛阿敏、韦唯、李谷一、董文华等都是这种;而体制外的,则基本上混在各种夜总会,歌舞厅或者草台班子,靠谈好的价钱挣出场费为生,自食其力,比如毛宁、陈明、满文军这些,都是从夜总会歌舞厅里唱出来的。&&&&歌手刘柏延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出道,因为没有渠道进入到体制内的文艺团体,刘柏延歌手生涯就是从北京东单饭店里的一个集舞会与卡拉OK为一身的歌舞厅开始的,一唱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今年夏天,已届35岁的他才刚刚推出自己的个人首张专辑《可爱的男人》。刘柏延说,那时出道的歌手不像现在,不管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那一个穴究竟要怎样才能组织起来,才能走下去? 日的《人民日报》曾这样描述过走穴:“这样的文艺晚会都对外标明一个或几个主办单位。实际上,晚会大多是由某几个人组织的。人们把这样的文艺演出称为‘走穴’,把‘走穴’的组织者称为‘穴头’。”但组一场穴也并非完全这么简单随意的事情。我们也采访到了圈内最著名的资深演出经纪人,北京龙阳绿洲文化经纪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筱。王筱从1995年就开始在江浙一带搞演出……[]
&&&&当时参与过走穴的人,都知道“水穴”和“火穴”这两个词。穴的水火之分,用刘柏延的话来说就是:“火穴就是说这场穴钱多,观众热情,也成功,水穴就是钱没结到,现场演得也不成功,观众也不买帐,这叫大水穴。”
&&&&什么样的穴比较容易火?一般来说,当然要有一些够叫得响的艺人参加。根据刘柏延自己的经验,“到越基层的地方越好演,到稍微高端一点的地方就不好演,因为小地方的人见识少,基本上不挑。” 当时的演出,也有“场”“馆”“外场(路演)”之分,价格也会不同,当然有些大的演员会不愿意接路演的活,但对演员们来说,其实基本上也不太挑……[]
&&&&“穴头”其实就相当于演员和主办方之间的演出中介。据王筱介绍说,最初的一些“穴头”,通常还都是由行内人出任的。譬如王筱自己,最初就是从浙江某歌舞团的业务经理干起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整个江浙一带的演出,基本上都是她和她的另一个……[]
&&&&对于穴头来说,如果碰上水穴,拿不到钱,有责任心的穴头要对演员负责,要想办法帮他们解决钱的问题,但王筱说:“有的穴头,赚了钱了,会把钱给你,没赚到钱,可能他就跑了。到了一个地方,票房不好,赞助也没到位,他们拿不了钱来,发不出演出费,就只能跑路。”……[]
   如今,走穴这个词相对就没那么多人说了,人们更习惯的说法是商演,但在刘柏延看来,其实也没多大区别:“无非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流行说法不一样罢了。对于一些这行内的老人来说,大家还是会习惯说走穴。”  但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在王筱印象里,走穴变成商演,应该是在世纪之交前后的事情,而主要的一个导火索,是更多港台艺人的介入:“因为那时内地艺人都没有公司,所以一谈走穴,你找艺人或他的经纪人直接谈就行了,大家口头上约好就行了,根本不需要走什么合同什么的,但港台艺人都是有公司的,他们要演出就很麻烦,就会跟你提很多要求,很多细节,要走程序签合同,怎么付款都要事先合同里说好了。内地艺人进入签约制后,慢慢也开始仿效港台的这种做法,也都开始在签合同,这样以来,演出就变得越来越正规,人们就更习惯在商演来称呼它了。”  从走穴过渡到商演,对于艺人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刘柏延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保障了,有合同有法律保障,而且基本上艺人都是拿到全款之后才参加演出。对于演出组织者来说,演出行业的正规化,和各种合同保障,也让演出操作上的可执行性大大提升……[]
80年代:那英在广州一个摇滚音乐会上演唱
·王兵(百胜年代文化公司董事长、《希夷之大理》制作人)“那时候没有那么浓的商业氛围,但是我个人觉得那种快乐大于现在。”  回顾80年代的演出市场,关键字绝对是“走穴”。对于大部分的老歌手和最早进入演出行业的“穴头”们来说,80年代就像是一个乌托邦的世界——挣钱多,人快乐。
当时改革开放的政策初见成效,国内经济进入了极具扩张的阶段。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的人民对文化生活也有了要求,演出市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1985年威猛乐队来华,以及1986年的世界和平年的演出,让资深音乐策划人黄燎原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为了买票,头天晚上就去排队,票价是5块钱人民币
,送一盘威猛原版磁带。这在1985年不是很低的价格……[]
90年代:1994年红馆“魔岩三杰”是一代人的记忆
·赵明义(黑豹乐队鼓手/经纪人,最美年代文化公司董事长):“在95年之前是摇滚乐很发达的时间。后来由于政策调整,对演出收紧,才出现了拼盘演出。”
·黄燎原(资深音乐策划人、二手玫瑰经纪人):“90年代演出市场发展比较缓慢,出现招标什么的。”
·牛佳伟(前魔岩唱片中国内地负责人,前热波传媒总导演,资深演出行销专家):“95年到2000年特点就是乱。盗版非常严重,到快击垮唱片行业阶段。”
90年代,我国演唱市场经历了港台和海外艺人的入境演出,政策为上的畸形发展,以及泡沫繁荣、各种拙劣的拼盘商演,开始慢慢朝着结构合理的方向行走
。根据资料的查证以及各大业内人士的辅助,我们把90年代分为两个时间段
,一个是1990年到1995年,一个是1995年到2000年前……[]
00年代后:百花齐放(音乐节,演唱会,拼盘歌会)
·杨樾(百胜年代文化公司总经理、资深演出策划人):“中国的商演市场远远谈不上成功,我觉得只有成功的个案,没有成功的模式。”
2000年以后的演出市场,发展趋势大体是从以《同一首歌》为范本的电视性质的晚会,过渡到遍地开花的演唱会以及大型巡演。
  日,央视《同一首歌》栏目创立,依托于强大的媒体平台,该栏目影响力巨大。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电视栏目性质的拼盘演唱会成为演出市场的霸主。有DJ背景的演出策划人杨樾就曾经办过这样的演出,“这些电视歌会的兴起有一个特殊的因素,是别人没法替代的,央视自身的媒体平台能够给地方企业、政府、风景区做宣传,普通的演出商是没有办法实现的这些的。” ……[]
牛佳伟(前魔岩唱片中国内地负责人,前热波传媒总导演,资深演出行销专家)
牛佳伟:“中国演出市场有待细分跟专业开发,太多不专业了,这不仅仅体现在灯光音响制作上,还体现在企划和宣传上,应该给观众专业的演出服务和演出。”
意见:“首先大家不要以利益为标准,要把眼光放长远。别一场演唱会就想赚好几百万。第二,要按长期办事的规划和逻辑。”
赵明义赵明义(黑豹乐队鼓手/经纪人,最美年代文化公司董事长)
赵明义:“对现在的管理有一些意见,审批太过繁琐,演唱会就是个演出,为什么每次如临大敌,设置太多壁垒,看演出都是普通老百姓,不是没有素质的人。”
意见:“首先是观念上需要改进,国内跟国际的差别不是简单的设备。中国的硬件已经很棒了,非常先进。世界上最好的音响和灯光控制台,国外买不起的中国什么都有。但是在使用的时候,水平层次不齐,很多技术人员只会用开关。”
杨樾(百胜年代文化公司总经理、资深演出策划人)
杨樾:“我觉得最主要是政策上的困难。每个地方对于文化业的理解和执行的尺度是不一样的,这让演出商有的时候会比较茫然。在不同的城市,要做各种各样的申报,要面对不同的部分。有的特别宽松,有的特别紧。”
期待解决:“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以服务文化的态度去推动演出,包括做演出的审批和治安部门各个环节。”
黄燎原(资深音乐策划人、二手玫瑰经纪人)
黄燎原:“演唱会纯从票房来看赔钱,有赞助商才可以打平。”
意见:“一个良性演唱会赞助很重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业代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