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永州市芝山区城镇职工2014养老金缴费基数最低金额每月是多少钱?

&&&&分12档,每年最低100元,最高2000元   重庆晚报讯 今年9月1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决定对我市现行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调整完善。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
&&&&(记者 龙中华) 工作多年,单位一直没给办养老保险,如今已经过了退休年龄,不知道该咋办?这是近日市民栗女士咨询的事。 据栗女士讲,11年前,她就在我市一家企业工作,当时虽然也签了合同,但单位一直没给她缴纳养老保险金。期间,她也多次催促
&&&&今年9月1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决定对我市现行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调整完善。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明年1月1日起,我市城乡居民基本
&&&&灵活就业人员不能再跨年度缴纳养老保险   根据省、市有关规定,从2012年1月起,我市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不能再跨年度缴费,也不允许跨年度补缴往年的养老保险费,因此,要缴费的人员应尽快缴费。   灵活
&&&&灵活就业人员如何申请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手续?   答:灵活就业人员申请参保的,由个人户籍所在地(居住证办理地)或档案所在地的社保分中心直接受理;申请参保并向前补缴养老保险费的,由本人档案或户籍所在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审核确认后到
&&&&灵活就业人员补缴历年养老保险费,还有哪些政策?   答:为了鼓励参保人员尽快补缴灵活就业期间的养老保险费,2014年补缴养老保险费仍按2013年的标准缴纳。同时,对于本市城镇户籍的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在本市已参保的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生申请补缴费,还可以自愿申请免缴记入个人账户部分的保值费。
[01] [02] [03] [04] [05] [06] [07]
&&&&灵活就业人员补缴历年养老保险费的补缴费金额如何确定?   答: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定期对参保人员补缴灵活就业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标准进行调整并公布。2014年,参保人员按照历年缴费下限补缴灵活就业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按照《2014年度个人
&&&&哪些人员可以补缴在本市灵活就业期间的养老保险费?   答:在本市长期从事家庭护理、医院护工、社区商贸经营和服务等灵活就业的人员以及曾在本市乡、镇、村投资兴办的集体、股份制等企业中工作的本市户籍人员,最早可自2005年1月起补缴;曾在本市原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分别是多少?   答:依据《市人力社保局关于2014年度单位和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征缴基数的最低和最高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3〕93号)规定,2014年,本市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
&&&&海南养老保险新规 知青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12月3日,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关于城镇从业人员社会保险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政策。通知明确,原上山下乡知青回城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其
&&&&关于征收2015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的通告   为做好201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工作,依据《厦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厦府〔号)、《关于贯彻厦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厦劳社〔号)、《关于
&&&&海口养老保险缴费指南   在职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主要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连部分构成。本文为您介绍海口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缴费比例、缴费基数等信息。   缴费标准   《海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规定,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
&&&&一、补贴对象   原持有《杭州市就业援助证》、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尚不能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仍以个体劳动 者缴费办法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并申报享受社会保险费补贴的人员(以下统称部分延缴人员)。   二、补贴标准   补贴标准为距法
&&&&广东户籍的: 1、退休前有一次连续5年缴交深圳养老保险的记录; 2、最后是在深圳参保; 非广东户籍的: 1、退休前累计缴满10年深圳的养老; 2、最后是在深圳参保; 满足以上条件的,可以在达到退休年龄后,申请在深圳延缴,等待缴满15年后办理退休。
&&&&阳泉日前出台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今后阳泉市居民养老保险将不再分为城镇和农村,原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将合并实施,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2月1日,山西晚报记者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7月启动。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16周岁以上城镇非从业居民,纳入了社会养老保险范围,今年试点范围覆盖全国60%的
&&&&日前,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意见》显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由之前的10个增加到16个,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8元。《意见》于今年2月份实施,提高的部分将在财政资金下达后发
&&&&近日,笔者从南溪区社保局获悉,为了给城乡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社保服务,南溪区将于日起正式启用城乡居保社保卡缴费和养老金发放功能。届时,城乡居保参保人员将能享受到“一卡在手,全国通用”的服务。 据悉,城乡居保社保卡具有
&&&&问:哪些人可申请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 答:对于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在制度实施时,距领取养老待遇年龄不足15年的,可在到龄当年申报养老待遇之前,申请办理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手续,累计缴费补足到满15年。例如:某居民1956年10
&&&&问:即将到龄人员如何一次性补缴费? 答:即将到达领取养老金年龄的补缴费人员需到户籍所在村委会(社居委)填写补缴费申请表(当年缴费不计入补缴),在缴费卡中存入的参保费不少于其补缴金额。 问:城乡居保银行缴费卡丢失了怎么办? 答:参保居
&&&&1、哪些人可以个人身份参加养老、医疗保险?   本市行政区域内城镇户口,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在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期间的自由职业人员,可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均可参加医疗保险。   外地户口和农村户
&&&&青岛居民养老缴费补助将上涨 账户余额可继承   青岛市下发关于调整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从日起,青岛提高居民基本养老保险500元及以上缴费档次的参保缴费补贴。对选择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档次缴费的,补贴标准为每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时,年满60周岁的城乡居民,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农村居民符合参保条件的配偶和子女应当参保缴费,城镇居民的子女应按规定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离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年满60周岁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补缴至满15年(补缴养老保险费不享受政府补贴)。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欠费要补缴滞纳金   根据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自注册成立之日起30日内,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将受到处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申请办理社会保
&&&&青岛居民养老缴费补助将上涨 账户余额可继承   青岛市下发关于调整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从日起,青岛提高居民基本养老保险500元及以上缴费档次的参保缴费补贴。对选择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档次缴费的,补贴标准为每
&&&&皖ICP备号&&&&400-667-5599(免长途费)
问:我今年57岁,退休工龄43年。96年开始自己交养老保险。交的是最高档退休能领多少钱
我今年57岁,到退休年龄,工龄是43年,以前在国企。96年开始自己交养老保险。交的是百分之百的档,退休后能领多少钱
Bruncey-jiang / 发起
话题所属分类:
  您好,您到退休后具体拿多少钱,现在是不能确定的。因为您的退休金和几年后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是有关系的。通常是和上一年的平均工资有关系的。不过一般养老金的计算有固定公式您可以参考一下,估算您的大概退休金额:  养老金领取公式:(省平均月基本工资+退休时的月工资)/2×交纳年数×1% +退休时的月工资的8%×交纳年数×12/139=退休后的月工资 。
Merndan-xi
知道你的保险号码,那就可以在网上查到,或者到社保中心查询。
您好!距离60周岁退休还有三年,首先您能确保自96年至今都是百分百的档吗?您的信息不是太明白,如想详细了解,请您将详细的信息提供给我,可以点击我的头像与我联系。祝您康健快乐,福满一生!
您好: 您到退休后具体拿多少钱,现在不能确定的。 因为这和几年后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等有关系的。 通常是和上一年的平均工资有关系的。
您好:您可以登陆大连劳动保障网,用您的个人养老保险编号及身份证号码申请密码,即可查到相关信息,(8位密码数字)。
有需要帮助可随时打电话或QQ留言
相关话题搜索词
猜您感兴趣的产品
(9个回复)
(8个回复)
(4个回复)
(2个回复)
(6个回复)
(17个回复)
(1个回复)
(5个回复)
(1个回复)
(6个回复)
获得我们赠送的
优惠券已发送至会员中心啦!
您已经领取过优惠券啦!
个人和家庭保险
企业和团体保险
记住登录名
发送验证码
秒后才可重新发送验证码。Apache HTTP Server Test Page powered by CentOS
Apache 2 Test Pagepowered by CentOS
This page is used to test the proper operation of the Apache HTTP server after it has been installed. If you can read this page it means that the Apache HTTP server installed at this site is working properly.
If you are a member of the general public:
The fact that you are seeing this page indicates that the website you just visited is either experiencing problems or is undergoing routine maintenance.
If you would like to let the administrators of this website know that you've seen this page instead of the page you expected, you should send them e-mail. In general, mail sent to the name "webmaster" and directed to the website's domain should reach the appropriate person.
For example, if you experienced problems while visiting , you should send e-mail to "".
If you are the website administrator:
You may now add content to the directory /var/www/html/. Note that until you do so, people visiting your website will see this page and not your content. To prevent this page from ever being used,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in the file /etc/httpd/conf.d/welcome.conf.
You are free to use the images below on Apache and CentOS Linux powered HTTP servers.
Thanks for using Apache and CentOS!
About CentOS:The 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 (CentOS) Linux is a community-supported enterprise distribution derived from sources freely provided to the public by Red Hat. As such, CentOS Linux aims to be functionally compatible with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The CentOS Project is the organization that builds CentOS. We mainly change packages to remove upstream vendor branding and artwork. For information on CentOS please visit the .
Note:CentOS is an Operating System and it is used t however, the webserver is owned by the domain owner and not the CentOS Project.
If you have issues with the content of this site, contact the owner of the domain, not the CentOS Project. Unless this server is on the CentOS.org domain, the CentOS Project doesn't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the content on this webserver or any e-mails that directed you to this site. For example, if this website is , you would find the owner of
domain at the following WHOIS server:400-667-5599(免长途费)
问:满60岁每月能拿2000元,从现在起每月需交多少钱
我是奉节人,在广州做点小生意。我今年38(女)每月收入是5000元左右,我想给自己买分养老保险,60岁每月能拿到2000元,从现在起,每月需交多少钱。
Barthol-lv / 发起
话题所属分类:
  您好,如果选择不同的保险公司不同的保险产品,缴费的标准还是不一样的。如果按照5%每年的保底复利计算,现在起每年交5K,缴费期20年,在60岁开始领养老金,领至85岁,按照年领的方式,第一年是9850¥,当然这个只是保底的收益,很保守的计算!因为保险公司的实际盈利分配肯定会大于5%,拉平着二三十年的话,估计年平均收益在8%~12%,这样按照中等收益的话,第一年领的钱应该在12000左右,而且随着时间的增加,领到的钱会越来越多。
(6个回复)
(5个回复)
(7个回复)
(3个回复)
(3个回复)
(3个回复)
(1个回复)
(1个回复)
(6个回复)
(1个回复)
根据您的要求,您可以考虑下平安的钟爱一生,但每您缴费要大概13000左右才能达到您每个月领2000的要求。
您好,您最好是先完善自己的个人社保养老,然后再通过购买一些商业养老保险,这样就能满足您的需求,以您的情况,不难
您好!可以看的出您的保险理念还是挺不错的,楼上的各位代理人都介绍的产品都是一些很不错的产品,但是买保险最重要的是买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不知您是希望领取比较灵活的产品的呢还是比较喜欢固定返还的险种,希望能够进一步沟通。以便帮您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祝您健康平安!!!
建议您参考中国平安的钟爱一生!是非常好的养老保险。只是要问一下,您已经买了保障型的产品了吗?38岁的女性,重疾的保障非常重要哦!然后才是考虑养老问题。
(40岁)月存1000共领回91 (35岁)月存1000,未来月领...
保障健康是买保险最基本的准则 白领阶层为自己准备养老金保险保障...
养老金保险计算器计算基本养老保险缴存额计算养老规划您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元本市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元现在年龄:岁您打算退休时年龄:岁现在您帐户累积的养老金额:元默认个人工资增长率:%默认职工工资增长率:%您期望退休后每月生活水平:元 计算结果退休后每月您大致能拿基础养老金为:3409.21元 您目前的工资水平一直保持下去的话,完全可以满足您期望的退休后生活水平。您可以把每月赢余的1409.21元进行其他投资,以获取更高的回报。
你好,分红是不确定的,如果你现在什么保险都没有,还是先以保障为主,保障充足了再补充分红险
您好,你可以考虑平安的逸享人生,只是它的缴费12000起步,比你想象中多了2000元,但是这个险种它只交10年总共12万。60岁的时候你可以年年拿钱而且一年比一年多,一领取到85岁,85的时候在一次性把你所缴保费12万元全部给你,也就是说是一笔祝寿金,您可以直接找我联系谢谢。
你好! 以上同仁都说了保险的意义与公用。可以了解一下平安的万能险,年交保费10000元,交15年,就可以享受人生保障15万,重疾10万,意外10万。意外医疗2万,加住院津贴,保障就很齐全,做到有病治病,无病养老。你想怎么领自由分配。想了解更多直接联系。
如果你单纯做养老的话,60岁每月领取2000元,那么现在最少每月存入800元左右就能完成;如果加费期短,那么每期缴费高点,也是可以的。需要进一步交流。除了养老,你还需要建立一个健康保障账户。同样需要交流。联系我吧,希望用我的专业知识帮助到你。
话题关键词
猜您感兴趣的产品
推荐理由:
推荐理由:
推荐理由:
推荐理由:
(待回复)
(待回复)
(待回复)
(待回复)
(待回复)
(待回复)
(待回复)
(待回复)
获得我们赠送的
优惠券已发送至会员中心啦!
您已经领取过优惠券啦!
个人和家庭保险
企业和团体保险
记住登录名
发送验证码
秒后才可重新发送验证码。(养老保险待遇)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养老保险待遇? 收藏 查看&养老金(养老保险待遇)[yǎng lǎo jīn]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也称、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资格或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1]养老金本着、、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的一部分被投资于,以保证老有所养。从2005年开始至2013年,尽管连续第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社会各界并不“领情”,,却是对养老金替代率连年下降的不满和质疑。养老金占工资比例连降九年,已跌破国际警戒线。[2]日,人社部副部长表示,养老金并轨列入今年重点工作 ,现在已有7套方案。[1]
养老金图示中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人员退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中国已经持续20年。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差距大概是300%~500%。[2]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两者之间待遇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已引起的不满,缩小差距、统一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一)计发基础不同造成的
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的职务加级别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薪级工资;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技术等级工资。计发比例则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工作年限越长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由此可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低退休金替代率都有80-90%。
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基础是社会平均工资,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新人”为例,其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工资,这也加大了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年,各年机关和事业单位平均工资都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就养老金替代率而言,据郑秉文测算,1997年中国企业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养老金替代率达76.3%,以后逐年下降,到2008年只有47.7%。说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的速度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而与机关事业单位比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只有机关事业单位的一半多。
(二)养老制度与结构的不匹配导致人们对退休双轨制深恶痛绝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保障模式是低工资,高福利,相当于在职时已将部分资金交给国家,国家则提供养老医疗等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则是延续这一制度,它的制度假设是基本工资不高,所以养老不要缴费。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依据的制度假设是职工的薪酬里已包含延期收入,延期收入可用于缴纳养老保险费。
因此在现行双重退休金体制下,只有企业员工的在职收入高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双轨制才是合理的。然而,由于经济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有的垄断企业员工收入远远高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的中小企业员工收入则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忽视了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薪资结构差异,而集中关注部分高收入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高工资、高福利现象,并对此表达强烈不满。
(三)的自愿实施将造成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异持续扩大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保证公平,企业年金体现对工作期间的激励。基本养老保险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所以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不高,加上企业年金之后才能保持一个较高的替代率。由于企业年金制度是企业自愿实施的,很多企业考虑经济情况没有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亦有部分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后又终止该制度。这种局面导致退休工人最终领到的养老金只有基本养老金,即企业退休人员只领取了制度设计者设计的部分养老金,所以感觉待遇较低。而现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既包含了基本保障部分,又包含了激励成分,所以金额很高。很多群众并未看到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失,只是看到养老金最终结果的差异,于是不满情绪在滋生蔓延。如果不改变企业年金制度的自愿性质,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差异将会持续扩大,最终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又一重大隐患,必须及早解决这一问题。
(四)养老金调整机制的不同使二者的差距未能消除
公务员退休金的主体部分是基本退休金。随着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的不断增长,公务员的退休金也需调整。公务员基本退休金是按在职职工工资增长率调整的,其调节办法是:在国家统一调整生活必要品价格时,退休公务员可按在职国家公务员并入基础工资的补贴数额增加退休金;在职国家公务员根据企业相当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指数调整工资标准时,退休公务员可按调整工资标准的幅度相应提高基本退休金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是以调整前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基础的,按照一定比例增加。例如,2011年1月,国家决定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幅度按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而2006年到2009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年均递增为18%,高于10%的养老金增幅。
公务员退休金按工资上涨率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低于工资上涨率的比率调整,而且他们的基数不同,公务员调整基数包括全部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基数只是基本养老金,基数和比率均低的结果造成二者的数差距并未缩小,只是它们之间差距的相对比例有所下降。漫画1、加快事业单位养老改革,构建全民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现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在于个人不缴费,责任完全由国家承担。不仅国家的负担较重,而且引起缴费人群企业职工的不满,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平感。从养老金领取结果来看,上文已经述及,大部分退休职工只领取基本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则领取全额养老金,造成了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的巨大差异。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攀比。因此必须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在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构成的养老保险体系,以形成全国不分单位性质,同级别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相等的情形,进而减少人们的不公平感,增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2、调整养老金替代率政策
在现有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生活保障程度的设计中,政策制定者假设每位退休人员都有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储蓄性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的职能只是保证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较低。但现实是很多企业职工缺乏企业年金,更不用说储蓄性养老保险。2011年来,全国参加企业年金的人数为1577万人,当年城镇就业人数35914万人,参保率只有4.39%。[10]因此,在设计养老保险替代率时,要考虑没有企业年金的退休人员。同时,替代率的设定也要考虑绝大多数离退休人员的实际生活开支需要,对过高的养老金进行限制或税收调节。
3、优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补助政策
自2005年起,中国已连续九年十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通过十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的总体待遇水平翻了一番,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也部分缓解了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但这种调整在时间和比例上都不确定,是一种没有规律的临时调整办法。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但具体操作办法尚未出台。本文认为需要根据精算平衡原理,建立一个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联动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长效调整机制。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养老金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所谓法定退休年龄,就是指职工退出工作岗位并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7日发布消息称,从今年8月1日起,离退休人员个人基本养老金账户每月前2笔且每笔不超过2500元(含2500元)的部分免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而前2笔中每笔超过2500元的部分,以及第3笔之后的金额可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银监会印发的《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的通知》从今年8月1日起实施。通知第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免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本行签约开立的个人基本养老金(含退休金)账户,每月前2笔且每笔不超过2500元(含2500元)的本行异地(含本行柜台和ATM)取现手续费。”
据介绍,8月1日实施时,仍通过银行专用存折、借记卡发放基本养老金的,在存折上和卡对账单上进行养老金标识。人社部等要求,个人基本养老金账户变更时,各地要同步做好免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的切换工作。[3]1991年,《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中更进一步明确:各级人民政府要把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贯彻基漫画示意图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人员基本生活的原则,为使离退休人员的生活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不断得到改善,体现和地区发展水平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同时发挥的补充作用。
从日起,全国42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再度上调。人均增加10%,为100元左右。2008年至2010年将继续上调三年,且上调幅度高于前三年,到2010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将超过1200元。
根据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报告的安排,2008年安排了1263亿元用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于2009年的增幅,全国总工会有关人士表示,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各地养老金调整水平会有所差别。根据2008年各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待标准,人均增涨最高的省份为北京,每月增长200元,最低为安徽,每月增长55元。
从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将增加110元左右。这也是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中央在当前经济形势相当严峻的情况下推出这项计划中的政策措施,显然有着更深层的意义。
2012年,国家决定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幅度按2011年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50元左右。2011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基本养老金达到1531元。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日起,在普遍调整的基础上,对企业退休高工、高龄人员等群体适当再提高调整水平,对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按有关规定予以倾斜。[4]
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关于参保人员延长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从2014年起,在本市累计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10年,但全部缴费不满15年的外地户籍人员,可申请延长补足不满年限后,再办理退休手续。[5]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项措施,部署做好冬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会议确定从今年元旦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6]201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高企退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经过10年连续上调,我国月均养老金将超过2000元,比2005年增加近两倍。全国74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将因此受益。
据不完全统计,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共有北京、青海、山西、新疆、天津、河北、河南、甘肃、贵州、江苏、云南、陕西等12个省份公布了2014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
总体来说,采取普遍调整和适当倾斜两种方式。以湖南省为例,普遍调整,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10元,再按本人缴费年限,每满1年,月基本养老金增加2元。适当倾斜,年满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增加50元;年满8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增加70元。此外,对于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工残退休人员等,予以一定增加。
另外,在调整幅度上,各地基本按照国务院要求,上调幅度均为10%左右。以河南省为例,2013年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1764元,2014年调整后月人均增加176元,增幅约为10%。北京市2013年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2773元,2014年上调幅度为10%,突破3000元。
12个省区市月人均养老金水平
河南2100元
甘肃2065元
贵州1977元
江苏2236元
云南1877元
陕西2116元
北京3050元
青海2593元
山西2389元
新疆2298元
天津2295元
河北1950元[7]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十几年的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中国外出农民工数量已达1.5亿左右。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劳动要素优化组合,推动了城乡改革与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但是,多年来劳动力的流动受到户籍制度、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关系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社会保险,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生老病残等切身利益。由于各地统筹层次、统筹制度不一,使得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难。而劳动者为了眼前的生计,便舍弃长远利益,频繁出现“退保”现象。社保关系转移接续难,已成为劳动力流动和劳动者维权的主要障碍。日常务会议决定,从日起施行《城镇企业职养老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暂行办法明确,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在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同时,还转移单位缴费的12%;参保人员在各地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对农民工一视同仁。为避免参保人员因办理转续关系而在两地往返奔波,暂行办法规定了统一的办理流程,参保人员离开就业地,由社保经办机构发给参保缴费凭证;在新就业地参保,只需提出转续关系的书面申请,转入和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则为其协调办理审核、确认和跨地区转续手续。在当前形势下,转移接续办法的出台对解决现实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推动了社保制度建设
一是养老保险关系实现跨省转移接续使制度更加公平,从源头上解决了异地就业养老关系跨省转续难的痼疾,保护了跨省流动就业参保缴费和间断性就业的养老权益,确保了农民工享受同城镇企业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险待遇,在促进制度公平上是一个进步。二是为扩大覆盖面打开了一个通道。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城镇企业职工中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其死角和难点在于流动人口和灵活就业人员,由于以前社保关系难以转移,或只退个人账户,使得大多数流动人员不愿意参保或退保。暂行办法为农民工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打开了一个横向通道,拆除了主要藩篱,敞开了一扇大门,为落实2020年实现全覆盖克服了一个制度难点。三是有利于消除社保制度碎片化。将城镇灵活就业和农民工这两个群体的转续办法合二为一,不仅同时解决了这两个群体的转续难问题,而且为解决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问题打下基础。
(二)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打破了地区分割、城乡分割的壁垒,解决了参保人员因就业地的变换和间断性就业而丧失养老保险权益的问题,广大农民工可以放心参保。同时,还会提高这个群体的自信心,改变这个群体的社会心态,促进其在都市生活中的融合,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促进社会稳定。
(三)有利于经济建设一是有利于加速城镇化进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推进城镇化和放宽中小城市户籍限制。流动人口社保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将促进农民工的农转非,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和定居的历史进程。二是有利于形成全国劳动力大市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生产要素的再分配会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三是有利于稳定农民工消费预期。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一支不可替代的建设大军,也是一支重要的消费群体。转续难的问题解决之后,农民工实现应保尽保,将会稳定其消费预期,建立消费信心,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生活标准,客观上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一)深入学习掌握暂行办法主要内容
为贯彻实施好暂行办法,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其基本内容和要点,主要包括:跨省转移。各地办理跨省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要按照暂行办法统一规定的转移资金量、统一的转移经办规程,从而实现劳动者跨省流动就业情况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顺畅转移接续。
转移统筹基金。除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外,还要按本人各年度缴费工资的12%转移单位缴费。
一地领取。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都能明确在一个地方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首先依据户籍所在地;当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时,按照“从长”(缴费满10年的参保地)和“从后”(有几个参保地缴费都满10年则按最后的参保地)的原则确定待遇领取地;如果没有超过10年缴费的参保地,则转回户籍所在地。
权益累计。流动就业参保人员养老权益必须累计计算,在不同地方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当参保人员中断缴费时,由原参保地保留其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今后无论在何地再就业并继续参保缴费的,前后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同样待遇。农民工在城镇流动就业参保缴费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或以上的,可以同城镇参保职工一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终止退保。农民工中断就业或返乡期间中断缴费时,由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继续保留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开具参保缴费凭证,不再办理退保手续。
(二)进行精准快捷的经办操作
首先,要根据暂行办法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合理的经办程序和操作办法,对参保人员缴费凭证管理、个人账户转移管理(包括跨统筹范围转出管理,跨统筹范围转入管理)、临时账户的管理、跨省重复缴费人员的账户处理等进行详细的安排。
第二,在操作中认真审核跨省转移人员申报条件,对确认符合转移条件的人员,应将基本信息准确录入系统,按规定办理转移续接手续。对转入人员,要认真核对转入基金额,将转移基金匹配录入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及个人账户。
第三,基金管理部门要将转移的基金情况准确及时录入系统,记账、分账。第四,各个地区经办机构要密切衔接,操作精准快捷,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解决,确保参保人员转移接续工作按规定时限及时完成,切实为转移人员做好转移接续经办服务。养老保险关系移转接续,对于保障社会公平和促进就业意义重大。不过也要看到,目前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由于操作复杂、时间较长,还无法有效应对劳动力异地流动日益频繁的现实。暂行办法有了,而原体制的弊端仍然存在,如多层次管理,属地管理,城乡二元制结构,财政分灶吃饭等等,都制约着转移接续的顺利进行。暂行办法只能是权宜之计,随着社会的发展,还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因此在办理转移接续过程中应不断研究探索向全国统筹过渡的渠道和方法。如: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通过制度衔接提高统筹层次、通过立法提高统筹层次。
(一)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
手机卡、银行卡能全国漫游,社保卡也要全国漫游!这就是金保工程要追求的目标。当前,每个统筹范围都有自己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在转移接续过程中很多环节都要手工办理,填表、盖章、提供证件,手续复杂。因此要尽快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信息库,实现社会保险关系在全国范围内联网与信息共享。
首先,以建立地市一级社保信息网络技术服务为基础,逐步实现地市间、省市间的联网与信息共享,为流动性强的农民工在接续社会保险关系时提供快捷、准确的服务,最终实现全国社会保险关系信息的互联互换。其次,设立“网上社会保险个人服务窗口”,直接受理流动人员的参保,这样既简化程序,又提供了“足不出户”的全方位服务。第三,研制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险登记、缴费记录表/卡,使农民工不论在哪个城市、哪个企业,只办理一次社会保险登记,便可以此为依据,不间断地记录、接续和转移。
(二)通过制度衔接提高统筹层次
1993年以来,全国实行了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多年的努力,统筹范围不断扩大,已基本涵盖了所有城镇企业职工,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开始实施。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统筹范围、统筹层次各不相同,制约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其中解决城镇和农村保险制度衔接是个重要问题,比如年轻农民工到城市打工,未来的城市化可能使他们成为城里人,但他们已经在农村参加了养老保险,即新农保。这就有一个他们怎样进入到城镇职工的养老体系问题。如果原来参加了新农保,到城里后又参加了打工地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也需要两个制度衔接。现在新农保正处于起步阶段,转移接续办法也刚刚发布,如何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衔接在一起,需要研究解决,制定配套政策,这是转移接续的需要,也是解决制度碎片化的需要,是提高统筹层次的需要。
(三)通过立法提高统筹层次
社会保险作为一种保险制度,也要遵循大数法则,这样才能更好地实行风险共担。
据统计现在全国共有2000多个社保统筹单位,多数是县级统筹,尽管有关部门宣布已有17个省实现了省级统筹,但多数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只是建立了省调剂基金。
最终解决社保问题的出路还在于进行彻底的体制重建和改革。把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高到全国,是健全社会保险制度的必然要求。中国有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传统,老百姓的储蓄率远远高于西方,主要是为了养老。在全球独一无二的独生子女政策实施近30年后的今天,养儿防老已不现实。
因此,在《社会保险法》从草案到法律的立法进程中应当首先确保养老金省级统筹的推广,同时确保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目标,让全体公民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养老预期。由于全国统筹难免要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需要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合理分担责任,深入研究、精心设计,兼顾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虽然不能要求一部《社会保险法》毕其功于一役,解决所有养老保险问题,但目前的确迫切需要一部更普适性的社会保险法来提供前瞻性的法律规范,以保障所有公民的未来,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主办的养老金投资国际研讨会于日在北京召开,这是继2008年、2009养老金年和2010年后,第四次召开类似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分析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和欧元区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养老金投资管理形势,研究改进养老金的管理运营,促进中国养老金投资运营健康发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财政部副部长李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发表主题演讲,国际金融组织、国内外大型养老金管理机构和金融机构高层、国内政府部门相关领导和学者共200余人就有关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理事长分析指出,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养老基金管理运营主要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养老金资产恢复增长,规模扩大;二是在保持对固定收益产品和证券投资比例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加大另类投资;三是投资收益回升,各国存在差异;四是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措施。面对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加重且长期存在的形势,戴相龙理事长提出,实现中国养老基金中长期收支平衡,需要着重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急需明确“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制度的具体要求;二是认真测算养老保险基金中长期收支缺口;三是促进养老金投资运营,实现养老基金保值增值。
戴相龙理事长重点介绍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管理情况。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社保基金规模达到8688.4亿元,年的平均收益率8.4%,比同期的通货膨胀率高出6个百分点。戴相龙理事长认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现有规模,与应对养老基金收支缺口的需要相差甚远,与总规模不匹配。我国政府多次提出,通过划拨国有资产等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建议从中国国情出发,进一步加大划拨国有资产充实全国社保基金的力度。一是完善上市国有股划拨制度,二是落实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充实全国社保基金政策,三是研究将一部分国家控股比例过高的上市中央企业的股权划拨给全国社保基金。
财政部李勇副部长指出,实现中国养老基金收支长期平衡,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巨大挑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投资运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金规模迅速扩养老金大,投资收益良好,管理运营水平不断提高。借鉴全国社保基金的经验,李勇副部长对中国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提出了五点意见:一是要将保值增值放在首位;二是要选择有效的投资模式;三是不断提高运行的透明度;四是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管体系;五是要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胡晓义副部长在演讲中,介绍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发展历程以及面临的挑战。他指出,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问题关系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与养老保险相关的基金已经取得了一些投资管理的初步经验。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需要充分参考借鉴这些经验,并针对基金特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有所创新。
中国证监会姚刚副主席指出,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机构投资者初步形成了以为主体、其他各类机构投资者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但还存在机构投资者占股票市场的比重较低且结构不合理、养老金发展水平滞后等问题。他表示,中国证监会将采取包括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促进养老金发展、支持机构投资者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等境外机构投资者等综合措施,促进资本市场和机构投资者共同发展。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养老金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城镇职工养老金收不抵支省份达14个,收支缺口达767亿元,高于2010年。[8]
报告显示,在32个统筹单位中(31个省加上新疆兵团),如果剔除财政补贴,2010年有17个收不抵支,缺口达679亿元;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虽然减少到14个,但收支缺口却高于2010年,2011年达767亿元。《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
养老金缺口在哪里呢?缺在个人账户。养老费有两部分组成:个人和企业分别按照职工本人上年工资总额的8%和20%缴纳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基金的保险费为个人缴纳的8%,企业缴纳的20%全部划入现收现付的统筹基金,但是实际运行中,个人账户基金被用于社会统筹账户的资金支出,出现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问题。第一原因就是转制成本。1997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过渡到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这时就有两类人的养老金存在了问题,一类是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他们没有个人账户。另一类是改革前参加工作而改革后退休的“中人”,他们的个人账户建账时间短。而政府不能让这两类人因为制度转化而无法领足养老金,所以直接挪用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资金,导致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
第二个原因就是人口老龄化。中国早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来自金羊网养老金数据,到2020年60岁以上老人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18%,到2034年将达到22.8%。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老龄化冲击下中国养老金的统筹账户将给我国财政造成巨大的负担,从2017年起养老金要求的财政补贴将持续上升,至2050年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当年财政支出的20%以上。
第三个原因就是较为单一的投资渠道。养老金投资渠道非常狭窄,除了银行和国债,几乎没有其他渠道。而我国的存款利率总体上不敌通货膨胀率,实际为负利率的银行存款处于贬值状态。而大部分投资国债,也只是投资中短期的,真正能实现增值的长期国债处于空白。
除了以上三方面原因,企业中拖欠、拒缴现象严重;社保体系改革前,国企未能足额为国企员工缴纳养老金;养老金挪用等也是造成空账的原因。个人账户“空账”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现收先付制向积累制的转变,并将养老金的支付风险转移到了后代,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也降低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首先,个人账户的“空账”直接影响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现收先付制向完全积累制的转变。这种转变势必会影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完全积累制的实现,最终只能使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停留在表面,无法发挥根本性的作用。其次,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使得养老金支付风险被留给了下一代,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个人账户的无积累——“空账”问题就是将养老金支付风险转移给了后代,风险的转移使得人们的缴费意识降低,由此各种显性、隐性逃费的现象就会出现,而逃费又会引起低征缴率和高缴费率的恶性循环,影响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同时造成基金收入小于基金给付需求的状况,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也增加了基金增值的压力,使得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以及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得到影响。第一,足额征收并扩大征收面。一方面要使得参保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加。由于中国养老保险的缴费率高,导致应该缴纳养老金的企业逃避规定的养老缴费支出,由于近几年政府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参加统筹的积极性也正在逐步提高。另一方面,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率正逐步提高。2009年下半年,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到012年9月底,城乡参保人数达到4.49亿元,参保率超过83%,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达到1.24亿人,发放率超过95%,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多,受益面最广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体制初步形成。
足额征收并扩大征收面:一方面要使得参保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加。另一方面,中国养老保险的覆盖率逐步提高。
第二,做实个人账户。首先要界定个人产权。这是做实个人账户的前提。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混账”管理。这就为社会统筹账户挪用个人账户资金提供了制度漏洞。个人账户“空账”不能激励人们缴费积累个人账户,有回归到现收现付制的危险。个人账户资金是来自个人缴费,用于职工个人退休后养老金支付,具有完全积累性质。社会统筹账户资金来自企业缴费,用于现有退休职工养老金支付,具有现收现付制性质。不同资金来源和性质的账户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政府应当明确个人账户产权归个人所有,任何部门都不得挤占挪用,个人有权选择竞争性的基金管理公司为其投资。这样做可以保障个人账户基金的安全性,使“统账结合”真正落到实处。目前我国政府一方面要给个人账户适当补贴,另一方面要加大个人账户的资金投资运营,尽快缩小缺口。
第三,继续推进国有股划拨工作。2009年印发的《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中详细介绍了国有股转持的含义和具体方式。国有股转持是指含国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时,按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将上市公司部分国有股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将国有股及国有企业利润作为全社会的资本收入进行分配,可以统筹社会财富,补充社保基金的资本金,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多种渠道筹集社保基金精神的重要措施,是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养老金缺口的实际行动。然而,在当时统计的131家符合转持条件的公司中,截至到2010年3月履行转持义务的只有57家。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出台相关细则,解决目前存在的操作问题。
第四,扩大养老保险金投资范围。人社部日召开2012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模式、管理机制、政策措施等进行深入研究,抓紧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促进基金保值增值,维护广大参保人的切身权益。
2011年底以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等人多次呼吁养老金入市。2012年广东省积累的养老保险基金1000亿元委托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一是广东的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结余比较多,将1000亿元委托全国社会保险保险基金理事会运营。二是它是委托运营,委托期是两年。三是人社部正在研究制定全国的基本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管理办法,要对委托投资运营的问题进行统一的调整。四是投资运营是经过严格的程序。养老金入市应该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
养老金要想提高资金运用的收益率,又想保值增值,必须进行多元化的投资。投资组合理论研究在不确定结果的条件,理性的投资者应该怎样作出最佳投资选择,把一定数量的资金按合适的比例,分散投放在许多种不同的资产上,以实现投资者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当投资组合中既包括股票、债券、存款、基金等金融资产,又包括房屋、土地、商品等实物资产时,一般被称为资产组合。投资实践表明:即使是由两种完全正相关的金融资产构建的组合,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标准差也比单项金融资产要小。
第五,延长退休年龄。这是一个具有争议的办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逐渐延长退休年龄,工作周期在人的一生中便会持续缩短,将造成日益巨大的人力资源投资浪费。劳社部发〔1999〕8号通知指出: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2012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我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延迟退休主要是应对养老金不足的问题,有专家测算,退休年龄每推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就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亿元。人社部称推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对不同群体差别对待,小步慢走地推行。
在我国加快走向老龄化的情况下,养老金危机难以回避。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根据我国实际,结合财政、金融和税收体制改革,制定并健全适应我国的有关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对资金来源、运用方向、增值渠道、收支程序、政策监督等都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规范操作行为,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养老金的缺口问题。在中国,养老金一直属于社会的核心问题。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总数不断提高,社会养老问题也时刻影响着管理层的整体决策。根据数据统计,当前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高达13.26%,而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也超出7%的全球老龄化水平。
当前国内社会存在着一种现象,即在老龄人口迅猛增加的同时,社会新增劳动力却没有出现显著性的增长,有研究分析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或将在2020年前后消失。纵观全球的发达资本国家,不少国家同样出现了类似的难题。以日本为例,经历了1961年至1970年间的国民倍增发展时期后,日本的综合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以及社会医疗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本土的老年人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暴增。更有当地的权威数据预测,2020年后日本的老龄化水平或将高达40%。
在国内通胀压力持续高涨的环境下,近几年社会对养老金改革的呼声也愈发强烈。然而,经历了多年的实践试验,中国式的养老金改革似乎渐行渐远,而百姓期盼的改革方案却迟迟没有出台。当前中国的养老金改革深陷五大困局:
即养老金双轨制困局:国内的养老金双轨制属于历史性遗留问题。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缓慢以及涉及的制度性难题甚多,因此当前国内机关事业的养老保险制度仍沿用着1978年之前的制度。经历三十余年的差异化发展,养老金双轨制已然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激发点。
养老金缺口的困局:有调查机构认为,2013年中国的养老金缺口可能达到18.3万亿。可以想象,假设该预测成立,当前社会养老金缺口将占国内GDP总值的35%。巨大的养老金缺口也必定影响着国家的财政支出,也会为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填补压力。
养老金储备困局:根据数据统计,当前中国养老金储备规模仅为总额的2%,该数值远远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养老金个人空账持续增长是当前的主要问题。
养老金投资营运困局:按照数据统计,新农保、城居保以及城乡保三项保险的累计结余约55%的数额基本属于活期类存款。养老金进入股市等投资渠道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延迟退休的制度困局:随着养老金缺口的持续扩大,延迟退休年龄以及增加个人缴纳费用成为缓解社会养老金缺口的主要方式。然而,盲目采取上述的缓和方式必将会引发社会的不满。[9]
养老金收不抵支
日,财政部公布了2013年全国社保基金决算的报告,2013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金收入是2079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4%,支出是1669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0%。有专家预测,职工养老保险如此运行下去,年底将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
不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认为,“虽然基金支出的增幅大于收入的增幅,但养老基金的总收入仍然是大于总支出的,能够确保当期养老金的发放和支付。”他还强调,造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年国家加大了对民生的投入,养老保险受益人群的范围更广了,同时保障的水平也更高了。
大型险企的专业人士崔鹏认为:支出增速连年大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收入的一部分拿去填补了过去的,造成了支出增加;其次,近几年来,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情况和养老金支出的增长情况存在不匹配。[10]欧美一些国家除了养老金外,还有一个非常发达的保障老有所养的辅助网络。比如,美国在税收政策上实行间接的财政转移,支持养老金制度;德国则是每年要拿出几百亿欧元支撑其庞大的养老保障系统运转。
而退休金的来源,各国有许多不同之处。在美国,雇主和雇员各拿出工资收入6.2%作为税收,形成专用“社安金”。其中85%用于支付养老金,15%则用来支付残疾金、遗属遗孤抚恤金等其它社会保障基金。在法国,基本养老金由雇主交8.2%,雇员交6.55%;法国对遗属遗孤补助的资金来源于由雇主按雇员收入的5.4%缴纳,作为困难家庭补助金。
很多国家的退休职工领取的退休金并没有一个固定额,要视退休年龄、工作年薪和年限、供职岗位等情况的不同。瑞典的养老金分成两块,一部分是基本养老金收入,另一部分是“养老附加金”,这是瑞典特有的。“养老附加金”据退休前的收入状况和纳税情况而定,工龄越长,工资越高,“养老附加金”积累的就越多,退休后就能领到越多的退休金。而在法国,情况就不一样了。一般职工退休后可以领取原工资50%的退休金,公务员则按退休前工资的75%计算。[11]据接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人士透露,养老金“并轨”重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五方面推进“并轨”
人社部副部长表示,将从五个方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一是统账结合,二是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三是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四是改革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办法,五是建立职业年金。
对于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待遇问题,胡晓义并未提及。记者采访发现,这一点是导致上一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没能顺利推进的纠结点,也是本轮改革方案设计时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
2008年初,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工作。然而,近6年过去,由于受多重因素限制,各试点省市进展缓慢。
财政为改革“埋单”
接近人社部的人士表示,未来的改革方案重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来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改革方案还包括,同步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以免造成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之间的群体分化和新的社会不公;并且要将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纳入统一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缴纳,也按照企业职工的模式推进,应明确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依法缴费。
上述接近人社部的人士表示,考虑到政策推行的顺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体制改革有可能在延迟退休政策之前启动[12]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并无清晰路线图
养老金改革成为当前人们热议和期待的问题之一,是因涉及每个人当前的或潜在的切身利益。历史形成的“双轨制”造就了养老金的不公平也成为了改革收入分配及养老金机制最难啃的硬骨头。人社部表态,养老保险“并轨”大方向是明确的。但如何并,怎么并,用多长时间并仍未有清晰路线图,改革仍在继续。
机关单位未动,向下并轨致改革阻力重重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对退休人员采用“向下并轨”的方式,拉大了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之间的待遇差距,造成新的矛盾。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秘书长齐传钧齐传钧说:“比如,一听说养老金改革,不少大学老师申请提前退休,制度倒逼人做出不合理的选择。”
近七成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73.5%支持弹性退休
当前各方讨论养老保障热点仍聚焦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上,退休年龄的延迟或将纳入正在研讨中的养老保险改革方案中。人民网联合专业第三方调研机构——清研咨询、优数咨询所做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59%的受访者认为废除退休双轨制的时机已经成熟。此外,还有73.5%的受访者支持实行弹性退休制。[13]
截至日,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已完成了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的工作,北京每月平均养老金水平达到3050元排在首位。[14]从日起,外埠户籍人员在符合相应条件的前提下,开始允许在北京市办理退休手续。需要满足的养老金两个条件就是:一是男性满50周岁,女性满40周岁以前在北京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外埠人员在本市实际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二是在达到退休年龄时,在各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年限累计至少要满15年。这意味着北京的养老金开始向外埠户籍人员打开“怀抱”。但在“利好”的同时,不难看出,两个年限的限制中,必然会产生一个中空地带:对于在北京缴费年限确实满10年、但整个缴费年限又不满15年的这部分外埠户籍人员,就存在着两难的境遇,到哪里退休都面临无法满足缴费年限达到15年的必要条件。
就此,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首次明确表态,日起,不足15年者可通过延长缴费社保费的方式以满足退休的必要条件。外埠参保人员应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当月提出延长缴费书面申请,并于次月开始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直至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条件,即达到15年的缴费年限。之后,由社会保障事务所为其申报办理退休手续,自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核准的次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实行社会化管理。   而对于延长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外埠参保人员,仍不满足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的(男满25年,女满20年)可自愿申请一次性补缴差额年限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对于符合在北京市延长缴费条件的参保人员,通知中强调,如果因工作需要单位继续留用,双方应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留用时间及有关事项,报市或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备案,并将备案后的书面协议在社保经办机构留存。留用期间企业和职工双方应继续按本市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留用结束后,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仍不足规定年限的,可以按《关于参保人员延长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延长缴费。 [5]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指出,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标准是综合考虑了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物价上涨、养老保险基金和财政承受能力,以及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的。
虽然养老金年年涨,但是这样的调整在企业退休职工看来,由于物价上涨因素的抵消,“含金量”并不高。
重庆市沙坪坝区的谢女士曾是一名街道企业的职工,2009年退休时养老金仅为800多元,连年上涨后已接近1200元。
“虽然养老金每年上涨,但是肉、油、蔬菜也一直在涨价,开支一直在增加,猪肉5年多来价格就至少翻了一倍。”谢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的养老金也仅够勉强维持生活,基本没有剩余。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指出,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比较温和,但其中的肉、蛋、米、油等生活必需品涨幅较大,而这些恰恰是退休人员的主要消费去向。
“养老金上涨老百姓肯定叫好,但物价水平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养老金上涨的好处。”周天勇说。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熊晖认为,每年上调10%的做法体现了政府对民生工作的重视,但是养老金的上调缺乏制度层面的保障,老百姓“心里没底”,因此有必要建立养老金调整的正常机制。
“政府必须下定决心,把这个机制尽快建立起来。”熊晖说,“调整机制可以选取通货膨胀率特别是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为挂钩指标,同时调整幅度还应与在职职工的工资水平挂钩。”
同时,养老金差距也不可忽视。差距不单存在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之间,很多国企退休员工养老金也明显高于非国企员工。
更大的养老金差距还存在于城乡居民之间。目前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中位数为每年720元,而城镇及其他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中位数为每年1200元,前者仅及后者的60%。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陈步雷教授指出,中国现行法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职业对企业职工、农村居民、城镇个体户、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等不同群体进行分割,过多的制度性区隔损害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与互济性。
随着养老金水平的逐步提高和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坦言,基金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针对养老金运营制度改革,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近日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中撰文指出,在确保当期养老金发放和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基金的市朝、多元化投资运营,健全基金监管体制,努力消除基金贬值风险,实现保值增值,以利基金长期平衡。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认为,养老金是全国人民的养命钱,投资运营必须慎重,实现增值过程中,“安全稳健”是先决条件。与此同时,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运营,提高统筹层次必然得先做好,不可能放开由各地进行投资,那样风险太大。[15]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养老金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