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翻滚吧阿信观后感温洲债务现在有多少

请输入您的账户名和密码
林阿信:一个温州商人的VC路
来源:和讯商学院&&作者:不详&&&&&字号:&
  这是一个典型的温州投资家,有着丰富的创业经历和实业经验,他曾孤独地走在创投路上,如今,他终于等来了温州的机会。
  林阿信身着红蓝条纹的休闲体恤,看上去随意而轻松。如果不了解他的背景,很难想象这是一位掌握几亿元随时在找投资项目的vc。
  这是一个典型的骨子里有着创业激情的温州商人:投身vc前,他是学生时代就开始经商、毕业就当老板的实业家;是敢幻想也敢拼搏,坚持“异想天开、脚踏实地”座右铭的奋斗者。
  如今,他被称为是温州vc的先行者。两年半后,他终于等来了温州的机会,他自豪于以战略眼光选择了vc这个行业,他说,“这是一个其乐无穷的江湖。”
  初涉创投
  2006年3月,首华创投作为第一家温州民营资本成立的vc落户上海,在有“跟风”传统的温州,林阿信却孤零零地找不到几个朋友商量。
  但他坚信进入vc的时机已经来到。这一年的三月,树叶刚刚泛绿,与创业投资直接相关的《创业投资企业办法》正式实施,该法于2005年11月由包括银监会在内的十部委依据《公司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制定。当时林任上海洋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关注vc行业已有时日。
  林阿信记得,1999年刚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创业板的时候,他在上海的新华书店看到了某媒体报道的一篇关于创投的文章,主题是vc在美国流行。
  “什么是vc?不懂。”林阿信回忆,当时对它充满了好奇,可周围却没有几个可以交流的人,于是他以一种孤独的姿态,默默地关注。
  对于这个高中时代就开始兼做电风扇生意并把电风扇卖给老师的聪明学生,抑或是这个1988年开始经营温州第一家磁性写字板厂获得第一桶金的意气风发的年轻老板,在商界打拼的日子让他深深明白,融资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始终是个问题。
  资料显示,首华创投第一批融资于2006年11月到期,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0万元。该公司受托管理欧洲温州华人华侨联合会在华,和纽约信息科技公司suryani的中国业务。后者与洋山投资旗下全资子公司启信科技有着长期业务往来。
  “开始做创投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自己。”林阿信说,“我相信艺高才能胆大,边做边学,尽量用自己的钱,把这个底摸透。”
  林阿信回忆,“自己英语不好,vc更像是他们华尔街的人玩的,不是我们玩的。”于是他有空就穿梭于各种与vc有关的会议,并借此结识创投业的朋友。“交流时发现,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比如对本土文化和项目更了解等等。”
  林阿信最终为新成立的首华管理团队找到了一位出身于知名vc软银的资深专业人士、一个律师团队、几位就职于当时国内赫赫有名的清科投资的专业人士。
  “当时关于有限合伙人的法律还没出来,做私募很谨慎,没有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必须边学边做,照搬外国经验也没用,因为法律首先不一样。”那些日子,林阿信说自己就像吸水的海绵一般学习。
  林阿信不愿多谈首华创投目前的投资项目,只说“收益已经相当不错,一年会后会有结果”。据了解,2006年底,首华创投开始介入位于上海某高科技园区的两个网络公司,这是其第一期的主要项目。林坦言自己喜欢做天使投资人,“把一个小企业做大,就像点石为金。”在他看来,有好产品的小企业,价格合理,就是好项目。而这行最难的,就是找到好项目。而林对投资哪些领域并无限制,“创投本身就是金融模式的一种创新,何必限定框架呢?”
  温州机会
  “现在首华创投在圈内的基础好起来了。”两年半的打拼后,曾经孤零零的林阿信如是说。
  据林透露,首华创投第二期募集了2亿资金,项目涉及网络和医药。第三期则是今年6月与嘉兴当地政府合作的首华创投浙江基金,募集资金亦约2亿,并有意通过政府平台在嘉兴南湖寻找高科技和高成长性的企业进行投资。
  摸爬滚打了两年多,林阿信总结,做私募基金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要让lp明白钱用来干什么;其次,要具有一定的量的项目积累、做人的口碑、团队的经营能力;第三,这是有钱人的游戏,你自己必须先富,然后帮别人挣钱。”
  谈起这几年创投业的变化,林阿信感慨,“支持创投的法律、政策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此外,创投越来越热,更多有能力管理资金的人和企业纷纷进入创投,募集资金更容易。”
  作为出身于温商的vc,林阿信直言温州说,“温州的资金市场很发达,资本市场却不成熟。但有一点,温州人一旦认识到机会已到,什么行业都能干得好。现在的温州已经觉醒,正在以加速度发展。我也希望通过首华来为培育这个市场做些事情。”实际上,首华创投已经牵头做了两届sinohead创业投资论坛,分别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六月,地点都在上海。第三届sinohead创业投资论坛,已经定在今年的九月,而地点转移到了温州。
  在林阿信看来,温州的机会已经到来。
  目前的首华创投浙江基金已经募集了8000万元,投资人只是两个温州老板。而林与和“证券猛人”阚治东旗下的东方创投基金及温州一些企业家合作的温州东方首华创投基金也即将成立。
  说起这一合作,林阿信掩饰不住兴奋,“我们都是实干家,有野心,资源也能互补。”
  此外,首华创投正在筹备中国烂尾楼基金联盟。这个联盟的目标是打造地产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烂尾楼再建非常规短期债权投资。
  林阿信说,这将是一个“联盟型”的基金募集方案,但一切还未成熟,有可能由首华发起成立这个基金联盟,投资者们签订一个“意向协议”。投资者们只需承诺参加包括尽职调查、财务审核、对象评审等主要过程,而不用把资金交给首华做日常管理。当联盟成员最终决定参与投资时,才把资金交给首华,等到成功退出,由首华优先获得部分利润。
  “这个基于‘联盟型’募集方案的谈判已经开始,而且投资人普遍都很感兴趣。”林阿信说,比起合伙人制中每个合伙人上交2%至3%的管理费的做法,首华正在设想的这个创新,或许更能符合温州人的心理,也更容易在温州得到成功。
  温州千亿资本正热热闹闹地流入创投业,但热潮中难免有泡沫,对于温州资本这块肥美的蛋糕,各大创投机构和温州本地机构已开始走向竞合或竞争…… 创投在温州究竟有多热?
  南都周刊记者从相关渠道得知,来自于温州银监局内部的抽样调查显示,约有1000亿到1500亿流动资金进入了创投领域。而据温州银监局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温州民间资本现金流约为3000亿元,居民储蓄约为1000亿元。涌入创投的资金可见一斑。
  事实上,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以担保、财务咨询等命名的创投公司在温州地区相继出现,据当地工商部门统计,这类民间资本支撑的投资公司,已注册的达近百家。
  然而,热潮中泡沫难免。“现在一些所谓的担保公司、创投公司实际上是在变相放高利贷。”一位长期跟踪温州经济的专家告诉南都周刊记者,“目前温州的市场利率大多在2分到2.5分,有的短期融资利率甚至高达6分。”他表示,由于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最近温州社会非法融资等金融诈骗案件频出,已经引起了温州当局的关注,一些金融监管方面的基础性检查工作正在展开。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真正的创投机构也还没有形成大的规模,但对于温州资本这块肥美的蛋糕,各大创投机构和温州本地机构已开始走向竞合或竞争,机遇、挑战、梦想、现实……在这片土地上正生动地演绎。
  创投纷至
  温州,这个几乎全民皆商的城市,的确是一方适合vc、pe生长的沃土。这里既有可供投资的巨额民间资本,又有丰富的项目和渠道,引得各大创投机构纷至沓来。
  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公司作为最耀眼的官办vc之一,早就开始关注温州资本市场了。深创投总裁李万寿在接受本刊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四年以前,深创投就进入温州,并和中瑞财团进行了合作。”
  李万寿回忆说,“最开始接触时,深创投希望做投资银行业务,帮助温州的企业走向上市。后来发现,温州很多企业并没有上市的意愿,但是温州财团却有很多闲散资金。因此我们对合作方式做了调整,最实际的方式是设立基金。”
  据了解,深创投和温州资本合作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瑞德海基金已于2008年4月份成立,基金规模在1.5亿到2亿左右,该基金募集采取有限合伙企业的模式。此外,深创投和中瑞集团合作的一家创投公司正在注册之中。
  更多的海外基金正纷至沓来。
  据悉,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已完成了第一只人民币基金的募集,该基金总规模接近10亿元,温州瑞立集团出资数千万元成为该基金的lp(有限合伙人)之一,另有6位温州女性以组团的形式成为一位lp。
  温州首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阿信透露,“证券教父”阚治东的东方基金与首华创投及部分温州企业家合作的温州东方首华创投基金即将成立,而软银中国等知名pe目前正密切联系着温州资本。
  “很多基金都找上门来,”温州恒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伟建告诉本刊记者,“他们希望与温州资本以及温州创投机构紧密合作。”
  在温州本地市场上,本土创投公司也纷纷成立。
  恒生资产就是目前温州做得有声有色的一家本土创投公司。早在2000年7月,应温州市政府之邀,黄伟建当时创办的星际公司就与温州市政府一起投资组建了温州数码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黄出任副董事长兼常务副总裁,负责公司的创建和一切业务往来。同期,黄创办了温州恒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利用资本运作、参股控股等方式投资高新技术行业。
  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介绍,温州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正泰集团也在上海注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云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08年2月,在正泰营销年会上,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向到场的上千名经销商介绍了云杉投资,为这一发挥正泰特有资源价值的pe做了第一次非正式推介。
  有消息称,云杉基金正将正泰股东、协作企业和温州众多闲置资金持有者的资金集中起来,以基金管理的专业技术和方法,开展对外投资。据悉云杉基金成立的初始规模为5亿元,目标规模在10亿元以上。
  土洋结合路漫漫
  然而,除了一些变相高利借贷的所谓的“创投”、“担保”公司,对于很多白手起家的温商来说,投身创投业是机遇也是挑战。
  温商投身创投的优势明显。周德文说,除了庞大的民间资金做后盾外,温州人做创投还有以下三大优势:“首先是军团体系,可以发挥温州特有的抱成团的‘蚂蚁经济’优势,凭借良好的信用体系,发挥‘小资本、大集聚’的成效;其次,温州具有丰富的民间投资经验,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便在温州产生了类信托模式的‘活会’这一融资方式,堪称创投雏形;最后,创投人所必备的敏锐的市场嗅觉、精准的投资魄力、丰富的运作经验,温州商人样样都有,并且敢想敢干。”
  但优势也是一把双刃剑。
  2007年8月,温州东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高调成立的时候,恐怕也没想过仅短短7个月,就因内部纷争而分道扬镳,这一过程,凸显出温州民企在创投路上的有待规范。
  其时东海创投公司由佑利集团、民扬集团、环宇集团等8家乐清民营企业、一位乐清籍自然人张建文和北京杰思汉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组建成立,杰思汉能出任东海创投的普通合伙人和基金管理人。
  短短七个月后,因温州投资方与基金管理方发生经营理念分歧,双方不欢而散。而双方冲突的直接表现,在于对项目优劣的不同判断。
  佑利集团董事长、作为lp之一的胡旭苍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基金管理公司做项目判断时显得书生气十足。“我们去看他们推介的企业,项目书上说得天花乱坠,而我到车间、办公室、财务室看完发现,完全不是这样。”
  或许这可以视之为喜欢通过企业财务报表来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管理者与从家庭作坊中一件件生意做起来的深谙民营企业的投资者的矛盾,但,在温州这片有着独特气质的土地上,温州创投公司是否有其自己要走的pe之路?
  由东海创投控股股东成立的环亚创投采取了gp和lp合二为一的模式,胡旭苍表示,gp和lp混合的最大好处是,既使双方的利益趋于一致,又能降低运营成本。
  恒生资产旗下的创元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也采取了gp和lp混合的模式。黄伟建介绍,创元创投的lp由日本某基金、温州资本以及一部分国内外资本组成。gp则由温州资本组成的团队担任。
  “就自身而言,我会采取混合的方式。”黄伟建说,“双方在合作开始时就会约定好一个涵盖投资哪些行业、投资多大金额等等的大框框,框框以内的事情,gp可以决定,框框以外的则通过董事会来决定。”
  正泰出资的云杉投资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以上海为平台,以正规的海外管理模式为样本DDlp出资,gp管理。只不过,这个gp也由正泰集团出资成立。这种模式,几乎是自己出资,自己管理,只是gp的人才则从外引进。
  “温州商帮是在极为严格的信用之中成立的,拿到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取决于机构能不能得到信任。温州商人有很丰富的资金、项目、渠道,欠缺的只是专业团队。管理团队必须要明白投资人的心态。”对于深创投与中瑞财团达成的合作,李万寿这样分析。
  “进入一个圈子,能不能得到认可,取决于很多因素,要了解、认可、欣赏他们的文化,要进行多渠道的交往和联系。走到一起靠缘分、靠理念一致、靠情投意合,勉强维持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一开始就沟通好,有一个好的约定。”李万寿说。瑞德海基金是一个这样的例子,它按照有限合伙企业的模式募集,lp出资、gp管理,双方有清晰的分界,这得益于双方的了解和信任,以及深创投本身过硬的信用、业绩和团队的素质等。
  “实际上,温州财团的观念也在逐步调整。以前温州企业不愿意规范化运作,习惯于自己说了算。现在很多企业改变了观念,希望走向规范和透明。”李万寿说,“尽管目前很多创投公司采取的是lp和gp混合的土洋结合模式,但这只是难以避免的过程,它们最终定会走向国际化和专业化。”
  温州很富,温州艰难转型的中小企业很穷。这就是今天的温州。面对这样的矛盾,如何让资本为温州产业服务,成了一道摆在温州市政府和学界面前的难题。
  被称为是“温州第一忙人”的周德文最近愈加忙碌起来。周德文是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这个协会密切联系着温州全市三十多万家中小企业。
  受国家银根紧缩、上游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因素影响,今年春节以来,温州一部分中小企业遇到了困难。据温州市经贸委“2008年一季度行业发展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在温州全市26个重点工业强镇的23470家企业中,有1486家处于停工或半停工,停工半停工比例达到6.3%,其中乐清和平阳的部分工业强镇这一比例在10%左右。
  七月份,周德文提供的反映温州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的大量调研材料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引发中央及部门领导密集到温州调研。
  温州民间资本充裕,但温州艰难转型的中小企业很缺钱。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让资本为温州产业服务,这已经成了一道摆在温州市政府和学界面前亟待求解的难题。 “外逃”的资本
  虽然创投在温州已经形成热潮,但这些创投资金却大多流向了外地。
  从一些创投公司公布的投资项目中,清晰可见。2007年底,云杉基金达成了其第一笔业务,即投入9240万元购买山西阳光焦化集团的股权;而环亚创投公司投资的于今年5月上市的民和股份(,)则是一家生产种鸡以及商品代鸡苗为主的山东企业。
  事实上,创投资本的这一偏好与温州民间资本之前的流向如出一辙。
  1999年以前,温州人从制造业中积累了第一桶金,开始向外扩张。2001年8月,157个温州人坐满了三节火车车厢,浩浩荡荡进入上海,三天买走了100多套房子,5000多万现金砸向了上海楼市。那一年,据报道,温州共计2000亿资金投向,其中仅北京上海两地就集中了1000亿温州资金,直到2003年国家加大对房价的调控力度,温州资金才逐步开始撤离房地产投资。
  2002年,全国能源紧缺、煤炭价格飞涨,温州400亿资金流向煤矿,山西省60%的中小煤矿掌握在温州人手里,2003年山西关闭中小煤矿,温州部分资金回流;2003年,棉花(,)减产,棉价上升,温州30亿资金收购新疆棉花,次年退出;年,股市看好,1000亿温州资金介入其中;2007年以后,石油价格上涨,50亿温州资金投入了西部乃至国外的油井……
  为什么资本纷纷投向外地而不是留在中小企业众多的温州?
  据一位长期跟踪温州经济的专家观察,“由于传统产业升级缓慢,民间资本追加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一般都是在做维护性经营,所以温州本地的亮点项目不多,而政府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民间却很难参与进来。”
  佑利集团董事长、环亚资本胡旭仓告诉南都周刊记者,“最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的创投公司还是投拟上市企业,或者是有上市前景及能力的企业。温州的企业很多,但拟上市的企业却不多,创投也就投得少了;另一方面,温州的产业升级到目前来看,高科技新能源高附加值的企业非常少,主要仍聚集在传统行业,所以投向温州企业的资金相对少。”胡旭仓说,他的环亚创投以及之前的东海创投都有温州产业项目,但是比例不大。
  而在如今的温州,像胡旭仓这样依靠“实业”和“投资”两条腿走路的企业家越来越多了。在他们看来,在做实业的同时转身创投,是为了让资本的效率最大化。
  显然,当产业资本的回报率不理想时,产业资本还会继续脱离产业流转于其他高回报领域,只有当产业资本的盈利能力回升到一定的平衡点,那些脱离产业的资本才会回到产业当中去,而这一过程有多长,取决于产业升级更新的速度。
  温州难题
  如何使这些资本为温州本地企业升级换代发挥力量,成为了摆在温州市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温州民间资本很活跃,随时可以组合起来。但是,温州的金融市场仅仅是初级的,主要是现金流为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南都周刊记者说。
  事实上,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温州资金开始大规模介入创投领域,这也被周德文认为是温州资本的一次靓丽升级,另一升级是进入金融业。
  “现在温州很多资本都想进入金融业,但是目前金融业还没有完全放开,进入的门槛比较高;”上述一位专家表示,“温州在发展一批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一块目前在做,但还不规范。并且对于这一块,国家还没有很明确的制度设置。”
  温州资本渴望进入金融业的心态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争夺可见一斑。今年5月,银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即“允许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意见一出,即在温州引起热议。“很多地方都在争小额贷款公司,其实是在争夺进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准生证。”该专家分析。
  虽然,目前由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方案存在一些诸如金额等制度设定的问题,争夺热度有所下降,但对于民间资金充裕的温州来说,无论是私人钱主,还是需要资金的民企,甚至一些变相做着银行生意的担保公司、典当行的负责人,仍期待着金融监管机构能给这些民间资本找到一个合法的“管道”,让原先一直处于地下的温州“私人钱庄”转变成为阳光下的合法生意。
  但如何引导逐步升级的资本为谋求升级的产业进行服务呢?
  政府积极推动创投发展、设立创投种子基金的做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尝试。在离温州不远的江苏苏州,政府推动设立了一系列政府性质的创投基金,如苏州高远创投、国发创新资本以及吴中创投、常熟高新创投和张家港金泰科技创投等,甚至目前每个县都有创投公司。“这些创投公司对苏州民营企业的管理、研发等创新以及资金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支持力度。
  珠三角制造基地顺德也迈出了第一步。据媒体报道,由广东万和集团投资组建的顺德首家创业投资公司广东硕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八月初正式挂牌运作。“硕富”正式启动后,将与顺德区政府合作进行相关创投项目的选择。该基金主要关注初创型成长企业和新兴商业模式等,投资重点将是本地传统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项目。预计首期募集3亿元~4亿元用于发展本地创投项目,发展成熟后还将吸引更多资本进行共同运作。
  “温州政府目前还没有,估计以后会推出类似的种子基金,这对企业扶持力度很大。”记者采访的一些企业家表示。
  对于如何提升温州民营企业的产业层次,淘汰低层次产业、加快破解“低、小、散”难题,温州市政府也一直在思考和尝试。
  据周德文介绍,早在几年前,温州市委市政府就强势推出“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发展战略。与一般招商引资主要为了吸引外来资金不同,该战略主要着眼于“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引进的不是美元,而是美元背后的管理理念、技术平台和市场空间。在这种背景下,温州提出“绿色门槛”、“技术门槛”和“投资门槛”三大标杆,推动民营企业挑选优质外资合作。同时,温州迅速解决了与招商引资相关的九大问题,如针对审批时间过长,把审批时限由60多个工作日压缩到20个工作日。
  不过,在胡旭仓看来,在引进人才过程中,温州还面临着诸多困难。“温州要留住人才的整个环境和其他城市如上海、杭州、宁波等还是有区别。”胡旭仓说,1998年左右,为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佑利集团开始了产业升级的过程,当时,集团旗下一家公司和美国一家上市公司组建了一家合资公司,生产特种塑料制品。“我们给老外提供了很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支付薪水也很高,但老外还是不愿意呆在温州,刚开始呆在香港,后来呆在上海,为公司做一些指导工作。”
  一位接近政府的人士告诉记者,“温州市政府对庞大的温州民间资本进入创投业很鼓励。一方面,可以助力正在谋求突破的温州产业;另一方面,也在做一些吸引温州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尝试。”据他表示,温州市正在筹划组建包括电力投资公司、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基础设施投资公司、自来水工程投资公司、道路建设投资公司等五大投资公司,并有意将这些大型项目作为创投合作项目。其中,温州市政府出资2亿元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已经建立,下一步将出台一些政策吸引温州民间资本进入。
  “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品位,我认为硬件很重要也很必要。”对此,胡旭仓很认同,同时他认为,“对创投来说,回报是最重要的。如果政府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作成创投合作项目,创投公司还要做一系列评估才能决定是否进入。”
[0][0] 网络编辑:温商编辑
电话报料:0 邮箱报料:
我来说两句
,发表您的给力评论,来两句吧!
你还可以输入140字
3月29日,昆明市永嘉商会党支部换届选举和第二届理事会会长换届选举在昆明成功举行。会议经过商会全体会...
“60个亿建设河北浙江工业园”、“ 300亿打造河北廊坊服装新航母”……这些都是近几年温商在河北投资的...
日前,安信地板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基金启动仪式在江苏大学大礼堂举行,该基金主要用于资助来华留学生,培...
温州民营资本昔日曲线涉足金融业,如今银行梦似乎只剩最后一公里。记者联系了多个在外温州商会了解到,...
活动现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戴嘉宝为谢岩斌颁发了“最美温州人”奖牌。谢岩斌的故事也在《汕头日报》被...
小小小小编
【出行指南】温州大道新南站段封道一年
看温州客户端
温州新闻客户端
温州商报官方微信
爱车会官方微信
温州商报官方微博:
请输入您的账户名和密码
使用温商网账号登录当前位置: &>&&>&
第22节:先布局:林阿信从房产商转型为温州VC创投第一人(3)
  而由于出身温商,林阿信对温州资本市场也有诸多了解:"温州的资金市场很发达,资本市场却不成熟。但有一点,温州人一旦认识到机会已到,什么行业都能干得好。现在的温州已经觉醒,正在以加速度发展。我也希望通过首华来为培育这个市场做些事情。"   日,2008中国本土创投暨私募股权投资论坛在温州隆重举办。在这次论坛上,首华创投与东方汇富合作的东方首华温州基金正式签约成立。在VC这条路上行走了两年之久,林阿信终于等来了温州的机会。   事实上,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以担保、财务咨询等命名的创投公司就已经在温州相继出现。据温州当地工商部门统计,由民间资本支撑的投资公司,仅注册的就已经多达百余家。2008年,温州银监局内部的抽样调查显示,约有1000亿元至1500亿元流动资金进入创投领域。创投在温州的热度可见一斑。   现在,在VC这条路上,林阿信不再孤单,"这是一个其乐无穷的江湖",对于自己选择的行业,林阿信颇为自豪。   从地产到创投,是林阿信在投资之路上的转向,也代表着温州民间资本乃至全国民间资本的发展趋势。这一次,温州人又走在了前列。
本文摘自《温州资本干的就是和你不一样》  
解读温州资本:温州资本干的就是和你不一样
  2011年的温州资本跑路潮和破产潮,引发了人们的恐慌。无往不利的温州资本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30多年来,温州资本从国内杀到国外,从小商品做到房地产,温州资本缘何有如此大的魔力?这一群金钱玩家温州人是如何所思所想?他们的哪些做法让他们的财富如雪球般越滚越大?他们的未来又何处去,如何在逆境之中寻找到下一次的暴发性增长机会?所有一切,尽在本书!请看被温总理亲口评价为“温州最有权威的发言人”如何解读温州资本!
------分隔线----------------------------
承诺 与 声明:首华创投林阿信:本土创投最多的是温州人
16:23:34 来源:  
  我们温州人从简单的一种制造业或者小商品贸易上解放出来,进入资本市场。
林阿信:大家好。我不是专行做创投,我是从事制造业已经做了十几年,是阿信机械,做机械行业的人应该都知道。我的产品主要是透明膜包装剂,我这个行业在国内目前是老大,也是这个行业标准的独家基层单位。同时,最近主要是做房地产。至于创投是去年偶然的一个机会,参加的一个关于IPO的会议,就是说得到了一种启示。做创投,我觉得很简单,应该是我们温州人做的,温州人早已经在做了,大家知道,温州人在做项目,提出一个好的项目,好的概念,只要有钱赚,就蜂拥而来,所以跟风的人,投资的人,速度快。也就是说,去年和今年的二级市场,温州人大家都知道,对股票是不感兴趣的,但是从去年和今年来说,开辟率最高的是我们温州人,创投是温州人做的最多的。
我在偶然的一个机会,产生了一个想法,我们温州人由于过去经济基础比较差,那个时候只能在本地的经济特别落后的情况下,有的人出去做小生意,有的人在做一些小商品制造,所以温州人做小商品制造贸易出名,就是因为这个惯性太大了,我们没有进入资本市场,所以去年和今年的二级市场,尽管也有温州人,部分温州人被套进去了,但是这一次的二级市场的几个重担,给温州人上了很重要的课,股票市场、资本市场来的很快,但是也有风险。
我把话题说一下,创投,我们温州人过去做的只是一种惯性,只在制造业做,没有在资本市场做,没有在最后一个阶段做,我们温州人所做的创投,就是一看到,大家就跟,但是没有在IPO上跟。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如果今天有我们老乡温州人的话,我想我们温州人要从小的制造业和小的生意当中解放出来,我记得我八几年到上海的时候,我们的温州品牌是比较差的,人消笑我,你们温州人的鞋子很差,我前天买了一双鞋,今天就光着脚回来了,
经过温州人的二十年的奋斗,我们在世界各地一讲我们温州人,就竖起拇指,说温州人很厉害,很有钱,温州人尽管这么有影响,有名气,但是怎么样,如果不从简单的一种制造业或者小商品贸易上解放出来,没有进入资本市场,那么他们只局限在制造业上。像现在人家只会说你们温州人像犹太人,决不会说犹太人像温州人。我只想说,温州人一定要从制造业和小商品这个阶段进入了资本市场的运作,我们要学犹太人,以后要让世界上的人说犹太人像我们温州人。
本文来源:
我来评两句
网易通行证:
网易科技今日推荐
今日网易科技看点
网易学院目录树
(评29932条)
(评1677条)
(评1354条)
(评1309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信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