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第四专题题。。。。

NOIP2009第四题靶形数独,搜索遇到了一个问题。求助!_noip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863贴子:
NOIP2009第四题靶形数独,搜索遇到了一个问题。求助!收藏
你们说,理论上讲,如果我在读入的时候把没有填上数字的格子都记录下来,然后搜索只搜这些格子,不是会比从头到尾不管填没填一个一个地搜格子要快很多么?可是我用前一种方法只能过7个点,但是用后一种方法却能得75分。附上代码,望神犇不吝赐教!type arr=array[1..9]const goal:array[1..9,1..9]of longint=((6,6,6,6,6,6,6,6,6),(6,7,7,7,7,7,7,7,6),(6,7,8,8,8,8,8,7,6),(6,7,8,9,9,9,8,7,6),(6,7,8,9,10,9,8,7,6),(6,7,8,9,9,9,8,7,6),(6,7,8,8,8,8,8,7,6),(6,7,7,7,7,7,7,7,6),(6,6,6,6,6,6,6,6,6));var s:array[1..9,1..9]
ch,cl:array[1..9]
cg:array[1..3,1..3]
x,y:array[1..81]
n,i,j,max:var i,j,num:begin
for i:=1 to 9 do
for j:=1 to 9 do
inc(num,goal[i,j]*s[i,j]);
if num&max then max:=procedure search(x,y:longint);var i:begin
if (x=10)and(y=1)
if s[x,y]&&0 then
if y&&9 then search(x,y+1) else search(x+1,1)
for i:=1 to 9 do
if not(ch[x][i] and cl[y][i] and cg[(x-1)div 3+1][(y-1)div 3+1][i])
ch[x][i]:=
cl[y][i]:=
cg[(x-1)div 3+1][(y-1)div 3+1][i]:=
s[x][y]:=i;
if y&&9 then search(x,y+1) else search(x+1,1);
ch[x][i]:=
cl[y][i]:=
cg[(x-1)div 3+1][(y-1)div 3+1][i]:=
s[x][y]:=0;begin assign(input,'sudoku.in');reset(input); assign(output,'sudoku.out');rewrite(output);
fillchar(ch,sizeof(ch),1);
fillchar(cl,sizeof(cl),1);
fillchar(cg,sizeof(cg),1);
for i:=1 to 9 do
for j:=1 to 9 do
read(s[i,j]);
if s[i,j]&&0 then
ch[i][s[i,j]]:=
cl[j][s[i,j]]:=
cg[(i-1)div 3+1,(j-1)div 3+1][s[i,j]]:=
search(1,1);
writeln(max); close(input);close(output);end.
我们不培养美工,只培养一流设计师!
丫的、见过裸搜的没见过这么裸的、楼主你赢了、这题我光预处理就得十几二十行、你可以先预处理出空白格子能填哪些数、每次都去找那些情况数最少的填……- -||
楼主学习一下dlx吧,这道题难得用了这算法
……谢谢神牛。其实我同学学C++的就是用你说的方法,结果85分。
哦!原来可以这样!
裸搜加点小动作AC不解释……- -||
对于数据,如果从中间一圈一圈搜索出来,速度很慢。可能是中间给定的数据比较少。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1.(1)得:心得、体会。
& (2)非常:不寻常。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3.平坦而又路近(的风景),那么游览的人就众多;险要而又遥远(的风景),那么到达的人就少。
4.示例:(1)世间往往畏难者多,所以成功者少;只有不怕艰难困苦,才能登上胜利的顶峰。例如在学习上,只要专心致志,敢于并善于攻克学习的难关,就一定能走向成功的彼岸。(只要围绕“险以远,则至者少”这一主题议论,言之成理即可)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浙江临安於潜第一初级中学初二10月单元练习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一)《桃花源记》选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二)陶侃惜谷《晋书》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小题1】下列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A.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C.汝既不田(田地)D.执而鞭之(用鞭子打)【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豁然开朗然数年恒不一见B.乃大惊蒙乃始就学C.执而鞭之何陋之有D.而戏贼人稻出淤泥而不染【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②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小题4】选文(一)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选文(二)表现了陶侃怎样的思想?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浙江临安於潜第一初级中学初一10月单元练习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一)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二)处慎其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④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注释]①芝兰:一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鲍鱼:咸鱼。&④丹:丹砂,矿物名,红色。【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徐喷以烟(慢慢地)B.与善人居(房子)C.鞭数十(鞭打)D.如入鲍鱼之肆(店铺)【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相同的两项是(4分)A.如入鲍鱼之肆见藐小之物B.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以丛草为林C.项为之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D.久而不闻其香必细察其纹理【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1)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小题4】从《童趣》这故事中,你认为作者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中你获得什么启示?(4分)【小题5】《处慎其所》中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什么成语来概括?结合自己的生活,写出读了这段话后的感想。(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浙江杭州太炎中学教育集团初三10月质量检测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①,徐令彪之少子也②。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③,兄固被召诣校书郎④,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注释】①扶风平陵:地名,在今陕西省。②徐令:班超的父亲班彪曾任徐州令。③永平:东汉明帝的年号。“永平五年”即公元62年。④固:班固,班超的兄长。诣:前往。校书郎:汉朝宫廷中专司校勘图书的官职。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陈涉少时(年轻的)
B.苟富贵,无相忘(假如)
C.不耻劳辱(羞耻)
D.有口辩,而涉猎书传(粗略地阅读)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辍耕之垄上左右皆笑之
B.佣者笑而应曰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C.然内孝谨然足下卜之鬼乎
D.以取封侯杀之以应陈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 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
② 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4.短文(二)中的班超与陈涉有什么共同点?又比陈涉多了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概括回答。(4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浙江临安於潜第一初级中学初一10月单元练习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二)处慎其所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④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注释]①芝兰:一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鲍鱼:咸鱼。&④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徐喷以烟(慢慢地)
B.与善人居(房子)
C.鞭数十(鞭打)
D.如入鲍鱼之肆(店铺)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如入鲍鱼之肆见藐小之物
B.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以丛草为林
C.项为之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D.久而不闻其香必细察其纹理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4.从《童趣》这故事中,你认为作者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中你获得什么启示?(4分)
5.《处慎其所》中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什么成语来概括?结合自己的生活,写出读了这段话后的感想。(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6分)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知伯①索地于魏桓子②,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知伯必憍③。憍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④,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知伯大说,因索蔡、皋梁于赵,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于外,赵氏应之于内,知氏遂亡。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①知伯,即智伯,春秋末期晋国执政,为人飞扬跋扈。②魏桓子,又称魏宣子,是春秋时期晋国魏氏的领袖。③憍,骄傲。④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您为什么放弃让诸侯共同图谋知伯的做法。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知&氏&之&命&不&长&矣
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
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 魏桓子弗予(&&&&&&&
)&&&&& (2) 重欲无厌(&&&&&&& )
(3) 以骄知伯(&&&&&&&&&
)&&&&&(4) 知氏遂亡(&&&&&&& )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
&&&&&&&&&&&&&&&&&&&&&&&&&&&&&&&&&&&&&&&&&&&&&&&&&&&&&&&&&&&&&&&&&&&&&&&&&&&&&&
(2)知伯大说,因索蔡、皋梁于赵
&&&&&&&&&&&&&&&&&&&&&&&&&&&&&&&&&&&&&&&&&&&&&&&&&&&&&&&&&&&&&&&&&&&&&&&&&&&&&&
4.知伯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分别从魏桓子和知伯角度加以分析)(4分)
&&&&&&&&&&&&&&&&&&&&&&&&&&&&&&&&&&&&&&&&&&&&&&&&&&&&&&&&&&&&&&&&&&&&&&&&&&&&&&
&&&&&&&&&&&&&&&&&&&&&&&&&&&&&&&&&&&&&&&&&&&&&&&&&&&&&&&&&&&&&&&&&&&&&&&&&&&&&&
吴老师30日19点直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余老师30日20点直播unit5第二课时 Section A&& 查看话题
Euler Project Q4. 欧拉工程第四题
A palindromic number reads the same both ways. The largest palindrome made from the product of two 2-digit numbers is 9009 = 91 × 99.
Find the largest palindrome made from the product of two 3-digit numbers.
回文数是从两端读都一样的数.可表示为2个2位数乘积的最大回文数是.
请找到可表示为2个三位数乘积的最大回文数.
更新了一下算法,从大到小找,从40多s到了5s多
function result = euler4()
result = 0;
for i=999*999:-1:100*100
& & if mod(i,10)==0
& & n = num2str(i);
& & if strcmp(n,n(end:-1:1))
& && &&&flag = 0;
& && &&&for j=999:-1:900 % max, so try from 999 to 900
& && && && &if i/j<=999 && i==fix(i/j)*j % i/j must be smaller than 999, and i/j must be integer
& && && && && & flag =
& && && && && &
& && && && &end
& && &&&end
& && &&&if flag~=0
& && && && &result =
& && && && &
& && &&&end
& &993& &913
Elapsed time is 5.395175 seconds.
& && &906609 #include "stdio.h"
int reverse(unsigned int k);
int judge(unsigned int m,unsigned int n);
void main(void)
& & & & unsigned int i,j,k;
& & & & int flag=0;
& & & & for(i=999;i>0&&(flag==0);i--)
& & & & & & & & for(j=999;j>0;j--)
& & & & & & & & {
& & & & & & & & & & & & k=i*j;
& & & & & & & & & & & & if(reverse(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intf("%d=%d*%d\n",k,i,j);
& & & & & & & & & & & & & & & & flag=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t reverse(unsigned int k)
& & & & unsigned int l=k,i=0,n={0,0,0,0,0,0,0},m={0,0,0,0,0,0,0};
& & & & while(k/10)
& & & & & & & & n=k%10;
& & & & & & & & k/=10;
& & & & & & & & i++;
& & & & n=k;
& & & & while(l/10)
& & & & & & & & m=l%10;
& & & & & & & & l/=10;
& & & & & & & & i--;
& & & & m=l;
& & & & if(judge(m,n))
& & & & & & & & return 1;
& & & & else return 0;
int judge(unsigned int m,unsigned int n)
& & & & int i,j=0;
& & & & for(i=0;i<7;i++)
& & & & & & & & if(m==n)
& & & & & & & & & & & & j++;
& & & & if(j==7)
& & & & & & & & return 1;
& & & & else return 0;
答案:*583
用时不足一秒。 微尘的结果不是最大那个,
906609是结果, Originally posted by libralibra at
微尘的结果不是最大那个,
906609是结果,
呵呵……谢谢提醒!已修改:)
#include "stdio.h"
int reverse(unsigned int k);
int judge(unsigned int m,unsigned int n);
void main(void)
& & & & unsigned int i,j,k,A={0,0,0,0,0,0};
& & & & for(i=999;i>100;i--)
& & & & & & & & for(j=999;j>100;j--)
& & & & & & & & {
& & & & & & & & & & & & k=i*j;
& & & & & & & & & & & & if(reverse(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k;
& & & & & & & & & & & & & & & & A=i;
& & & & & & & & & & & & & & & & A=j;
& & & & & & & & & & & & & & & & if(A>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A;
& & & & & & & & & & & & & & & & & & & & A=A;
& & & & & & & & & & & & & & & & & & & & A=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intf("%d=%d*%d\n",A,A,A);
int reverse(unsigned int k)
& & & & unsigned int l=k,i=0,n={0,0,0,0,0,0,0},m={0,0,0,0,0,0,0};
& & & & while(k/10)
& & & & & & & & n=k%10;
& & & & & & & & k/=10;
& & & & & & & & i++;
& & & & n=k;
& & & & while(l/10)
& & & & & & & & m=l%10;
& & & & & & & & l/=10;
& & & & & & & & i--;
& & & & m=l;
& & & & if(judge(m,n))
& & & & & & & & return 1;
& & & & else return 0;
int judge(unsigned int m,unsigned int n)
& & & & int i,j=0;
& & & & for(i=0;i<7;i++)
& & & & & & & & if(m==n)
& & & & & & & & & & & & j++;
& & & & if(j==7)
& & & & & & & & return 1;
& & & & else return 0;
答案是:*913
时间还是不足一秒,因为计算时间的函数是以秒计算的,所以只显示0秒。
算法:很简单,就是从大到小建立一个二重循环,线性查找。很笨的哦!:P libralibra 等不及我发第四题,自己发上来了?哈哈。昨天要报告,忙了一整天。今天才闲一点。
我秒杀程序出炉:matlab版
function euler4
& & for i = 998:-1:100
& && &&&str = num2str(i);
& && &&&num = str2num(strcat(str,str(3:-1:1)));
& && &&&idx = find(mod(num, 1:999) == 0);
& && &&&if num / max(idx) <= 999
& && && && &fprintf('num=%d\n', num);
& && && && &
& && &&&end
对程序稍微解释一下:
0 虽然题目是“找”,但虽然大家都能想到,给一个回文数,然后看是不是能拆成两个三位数的积是很容易实现的。而且楼上的大大们也是用的这个方法。
1. 因为是回文数,所以干脆就直接生成回文数,不用一个一个看是不是回文数了。因为999*999=998001,所以,我们从998899这个数开始试。从那个for语句就可以感觉到,循环的次数明显不多。
2. 然后把这个三位数变成一个回文数,用了几个函数:str2num,num2str,strcat。望文生义就可以了。生成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这个三位数倒过来,然后再拼在一起。
3. 在判断是不是能分成两个三位数积这个算法上。其实就是两步:1. 能被一个三位数整除。2. 商是一个三位数。当然。用matlab的时候,要尽量用内部函数。
4. 这里我用了1到999去试商,当然你会想用100到999,不过,那样在find以后,需要多做一次处理,就是把index变成对应的数。而我这方法就省了点事。
PS:由于从第三题开始,题目都有难度了,所以请大家回复程序的时候,一并说明自己的算法。这样,让初学的同学也能有点收获,不要变成少数几个人的玩具了。
PS2:请回复了第3题的同学去编辑一下贴,说明 自己的算法。
PS3:请微尘同学以及其他同学,在回复代码的时候使用bbcode的code标签,让代码好看起来。不会的同学 idx = find(mod(num, 1:999) == 0);
,呵呵,这个用的好, 手算党果断跟进
手算乘法是说:
& && && &&&a&&b&&c
& && & x& &d&&e&&f
=====================
& && && & af bf cf
& && & ae be ce
& & ad bd cd
3位数乘法可以产生6位数,故而可以计算出每个数位。虽然1位数只能乘出2位数,但是相加还是可能产生3位数,所以,应该分别计算5个值:
a2 = bf+ce+a1/10
a3 = af+be+cd+a2/10
a4 = ae+bd+a3/10
a5 = ad+a4/10
传说中的回文要求:
a1%10 == a5/10
a2%10 == a5%10
a3%10 == a4%10
于是乎,初始化999和999,两个一起往下迭代,普通迭代当然不成,遍历还是会导致算法复杂度在O(n^2)时间上限。
改成迭代a b c d e f即可,每个有10个可选值,所以,这个时间上限就只与n/10有关了。
手算演示:
99*91计算计算所产生的3个数值如下:
a1 = 9*1 = 9
a2 = 9*1+9*9+9/10 = 90
a3 = 9*9 + 90/10 = 90
验算回文:
9%10 == 90/10
90%10 == 10%10 上面的算法效率还是不高,反过来算可能划算一些。
首先给出乘法表,总数是81个
直接生成最大的回文数,然后检查首字符,挑选出所有对应的因子对,由于存在进位,但是进位不会超过1位,所以另外一些隐含的因数也应该包含进来;检查末字符,这里不存在进位,所以可以放心的挑选所对应的列。
9009首位和末尾都是9
搜索所有十位数是8和9的项,只找到9*9=81
搜索所有个位数是9的项,找到1*9=9,3*3=9,7*7=49
然后,所有可能的组合就是:
91 99, 97 97, 93 93,然后计算91*99和97*99
906609的首尾也是9,ad只能是9*9,cf只能是1*9或9*7
但是这个是三位数,中间需要穿插一位
9x1 9x9, 9x7 9x7, 9x3 9x3,接下来的可选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遍历x,3个组合,每个需要遍历10*10遍,回文数的位数增多,这里就成为瓶颈
还有一种方法是生成子问题:
假定ad为9x1,cf为9x9,检测回文数的次外层,这个例子是0660,两边都是0,左边的0是由81+9得到,右边的0由1*9/10+0得到,赋值并处理子过程,a=9,d=9,c=1,f=9,计算出0的项是bf+ec,遍历乘法表找出所有可能,这里的情况是9b+e=x0=>((10-1)b+e)%10=0=>e-b=0,因此,遍历所有的e=b,无解;
接着算9x7和9x7,左边的0由81+9得到,右边的0由7*7/10 + 6得到。接下来就是子过程,a=9,d=9,c=7,f=7,计算出6的项是bf+ec,遍历乘法表以找出所有可能,这里的情况是7(b+e)=x6,方程无解,所以排除;
最后计算9x3和9x3,左边的0由81+9得到,右边的0由3*3/10+0得到。接下来赋值子过程,a=9,b=9,c=3,f=3,计算出0的项是3(b+e)=x0 => b+e=10,遍历所有可能的值,解为:1和9。
最终得到913和993 在这里受教了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第1~4题。美哉陶公
冯伟...”,相似的试题还有: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面的题。庐&&&&山玄武诸事椎心,即便身在庐山。当1514年,中年的唐寅自朱宸豪府中佯狂逃出,来到庐山,想必心境便那般复杂。他曾在此留下一幅画作,迷茫和阴冷的气息在画卷上弥漫开来。有谁在画卷中感触到了这些?于我,庐山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已远离,变得恍惚和不可信。也许我该留下一点印记,一点在庐山的气息。庐山并不会因一个人的书写而减石增雾,它只是随着书写的展开,从我的心里一点一点消失。那是一次半公差式的游玩。现代人的“旅游”同古人的比起来,总觉得带了若干轻浮的意味。随行的人颇多,有肥胖老太,逼仄的山路上她的身躯堵在眼前东挪西挪;有妇人或者少女,不辞辛劳带着衣服、每到一处景点就兴高采烈地更换。这些令人厌倦,而混迹人群之中,却也自有些污浊的快乐。夜间乘车上山,腾腾的浓雾罩着山路,车灯只能照见前方二三十米的距离,此外一切不见。车窗上很快积了白茫茫的水雾,用手擦开一块探头看,黑漆漆一片——那黑的体积和压力时轻时重逼着眼睛,让人心惊和下意识地躲——水雾继而又漫上窗。车进山门停下购票时我跳下来,抽了半支烟。好凉,这是九月。风大,雾无声无息地、迅疾地扑上来、扑上来。那雾有阴杀之气,让人觉得不祥。这是对庐山最初的印象,和内心情感一般茫然。夜里下榻牯岭镇一宾馆,心中烦闷,出来走动,黑暗步步紧逼,人很快便一点一点退回房间。被褥潮湿,入睡时我想到多年以来我不断失落的一些事物,它们永不回归;想到一些具体的人,已经很久不曾记起他们了。此时他们像那些雾一般,无声无息地、迅疾地扑上来、扑上来。对庐山最初的认识来自李白的诗句,与水有关的句子自少时起便令我欣喜莫名。然后是宋美龄的别墅,庐山会议,庐山遂名震天下。此外有朱熹在这里待过,一个令我厌恶的人。我其实并未读过他的理学论著,而仅凭直觉便将此人斥于千里之外。他与我无关,对我而言并不存在。找到庐山更为久远的人的气息,是在第二天。我到了庐山花径。花径之名源于白诗,白居易曾在此地流连忘返。这个自称是太原白公的人让我觉得亲切。他在春末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句子,在秋夜、在山下不远处的九江书写江上的明月。我今日所在的庐山正是秋高时节,这时节白公不在,他在九江。这时节另一个高贵而寂寞的人是常处山间的,他种豆,采菊,修补八九间草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那时候的庐山何其清爽,如今已宛若闹市了。这个人是陶渊明,庐山原来竟是他的家乡。这个渴求淡泊的人不会想到在他身后,庐山变成了一处与阴暗争斗密切相关的场所。陶渊明令我略感到一些安慰,但庐山几乎没有关于他的任何纪念场所。也好,他原本便是个寂寞的人。庐山流水要看一看的,首先是著名的庐山瀑布。但导游说离此尚远,不在游程之内,如今也风范不再,只好作罢。看了两处瀑布,分别是大口瀑布和三叠泉,并无甚可观。水量颇小,像三叠泉落差虽大,却只有细细一般流水,算不得瀑布,所以叫泉了。下了那么深的山谷去看,心觉不值。这些已是庐山遥远的、日趋淡薄的气息。人皆知宋美龄的庐山、彭德怀的庐山,谁曾见有人提过是陶渊明的庐山?那是庐山渐渐丧失的事物。(选自2005年第9期《散文》,有改动)1.作者写庐山,为什么要从唐寅在庐山留下的一幅画作写起?&2.怎样理解文中“现代人的‘旅游’同古人的比起来,总觉得带了若干轻浮的意味”这句话?&3.文中两次提到“扑上来、扑上来”,试比较它们的不同。&4.针对文最后一自然段“人皆知宋美龄的庐山、彭德怀的庐山,谁曾见有人提过是陶渊明的庐山?那是庐山渐渐丧失的事物”,说一说作者对庐山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乱世出奇才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引人注目之处一在于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二在于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三在于他的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多年来,陶渊明作为人们心目中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只有从陶渊明所处时代环境入手,审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文道路,才能够予以更全面、恰切的评判与显扬。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的意识来反观生命本身。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学家。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于个人,并常常以文学或哲学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仍、祸乱不已,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48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不能自拔。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勾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志士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所以青少年时的陶渊明,虽然也曾经“猛志逸四海”,也曾经“抚剑独行游”,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败前秦告捷,但外患稍缓,内乱继起,这就是公元399年爆发的历时十二年、波及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孙恩、卢循大起义。义军与官军的长期战争,给劳动群众带来更大灾难。陶渊明的故乡江洲浔阳是京都金陵的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遭受战火的毁坏更为惨重。陶渊明的诗文中对这次战乱虽无直接描写,但触目惊心,他的悲观、避世的情绪,他的桃花源理想,都因此油然而生。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倾轧,更是令一切有识之士失望、厌倦。陶渊明一度在桓玄手下为吏,后又入刘裕幕府中任镇军参军,亲睹了一帮野心家们争权夺利、犯上作乱的一幕幕,其心中那种不齿而无奈,渴盼远离尘嚣的情绪可想而知。陶渊明是在数番入仕过程中认识到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无从在这个动荡不堪的时代实现的。所以他才最后下决心归田。这既是一种消极退避,也确实是无可奈何,是无力回天的情形下做出的明智抉择。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孔子那时还是能够有所为的,而陶渊明非退避不得免祸消灾,非隐居不能独善其身,以其才,以其情,以其时,他实在是除了吟诗作赋,再也不能别有所为了,转为歇斯底里,坠井而死,年仅57岁。(摘编自龚斌《中华名人传记》【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陶渊明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做法不合封建正统思想也是他成为“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的一方面原因。B.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也曾几度出仕,最后下决心归田,虽消极退避,但也是保全性命的明智抉择。C.“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但外患内乱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对文学家或哲学家或许是大幸。D.陶渊明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由此,他曾经“猛志逸四海”,“抚剑独行游”的理想壮志也就不复存在了。E.文章的后半部分却着重写晋宋时代大分裂、大混乱的外患内乱,照应了本文的题目“乱世出奇才”,从而突出了陶渊明的“奇才”。【小题2】文中说: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结合原文简要谈谈你的理解。(6分)【小题3】“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请简要分析其“条件”。(6分)【小题4】在动荡不堪的时代,是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呢,还是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呢?对此你赞成哪种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第Ⅱ卷&表达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桃花源里的陶渊明路过
陶渊明,东晋大司马陶侃重孙,其父为安城太守陶逸,在这样一个世家里,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着陶渊明,他后来曾写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良好的家教熏陶下,陶渊明学习很努力。八岁的时候,陶渊明的父亲死了,只好与母妹三人一起,投靠外祖父孟嘉。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据说是“好酣酒,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的,颇有魏晋名士风范,而这位野逸散仙般的老先生也成为陶渊明学习的榜样,在归隐后的陶渊明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嘉的影子。
陶渊明长大了,就搬出祖父家单过,在陶家园盖了几间房子和老母同住。这期间,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积蓄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每况愈下。而且家里也已经没米下锅,学而优当仕,陶渊明决定外出做官。这个时候正是东晋末年,接二连三地爆发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陶渊明的仕逢生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公元393年,陶渊明在江州刺史王凝之(王羲之的儿子)手下谋了一个祭酒的差事。可惜好景不长。王凝之这人脾气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官职虽小,也是有傲骨的,四个鼻孔相对,两个人隔阂日深。陶渊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第一次仕途结束。
公元400年,陶渊明三十五岁,也许是实在过不下去了,他来到荆州,投靠到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陶渊明毕竟是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他当然不想趟这造反的浑水,恰恰这年冬天,陶渊明母亲去世,于是以母丧辞官,第二次仕途结束。
公元402年,桓玄举兵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改国为楚。公元405年,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攻击桓玄,陶渊明很高兴,马上去投奔刘裕,并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这一年,刘裕击败桓玄,扶保司马德宗登基,紧接着司马德宗将皇位禅让给刘裕,刘宋王朝诞生,南北朝开始。论功行赏,刘裕却仅仅封陶渊明做了一个无职无权的镇军参军。
陶渊明对刘裕是颇有几分崇拜的,但骨子里的正统思想却使得他对刘裕的“谋朝篡位”颇有不满,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作用下,眼里的刘裕就有了许多异样的味道,刘裕对陶渊明这样的心态自然也是洞若观火,所以当然也不会重用陶渊明。陶渊明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中写道:“日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三月,上表辞官,马上被批准。再回家种地。
还是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
这次到任应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生计,他在《归去来兮辞》里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连酒都好久喝不上了……”
但干到第八十一天,浔阳督邮要来视察,丰下说:“您得穿戴整齐了,去跪迎上差。”这时候,陶渊明心中多年的郁结和文人傲骨终于爆发:“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是陶渊明第四次辞官,也是最后一次,十三年的仕宦生涯结束。
幸甚啊,幸甚!归去来!
魏晋文人洒脱飘逸的风骨对他影响颇大,陶渊明这年为自己更名为“潜”,并开始与佛道隐士来往,思索感悟,在自然天地中体会自然化生,天人合一的快乐。终于得出结论,要“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了,这时候的陶渊明终于不再是一个半吊子政客,半吊子侠客,而成长为我们心目中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了。以此为节点,把陶渊明的一生分为前后两段。
陶渊明归隐之后,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每天就是流连山水田园、饮酒、吟诗。与当年龌龊官场一比,真有重生之叹,这时候的陶渊明知道,这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他以诗明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就是说过去错了,对仕途彻底绝望了。陶渊明归隐后有自得与快乐:“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欢乐之情溢于言表,但同时也有抑郁:“……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丰收的年头,陶渊明家会酿几大缸米酒,朋友来了,则必饮,一般总是老陶先醉,醉前会说:“我要醉了,不送你了啊,自己走好。”真是可爱极了。歉收的年头,老婆孩子都一脸菜色,酒就没了。这时候也有朋友送他些钱米,也有的就请他过去,说是谈谈诗什么的,实际上就是想让陶渊明一醉。陶渊明曾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感叹:“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生活的确时有艰难,但归隐后的陶渊明,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里,最终得到了畅快淋漓的自由,他的诗章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最高境界,我们记住并且欣赏的也正是归隐后的田园诗家陶渊明:
《归国田居》里,他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五柳先生传》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王国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桃花源是一个抛却利禄功名后才能进去的一个弥满花香的所在,桃花源是个大美的所在,在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里,人们自由和平,天性真纯。成为了历代中国文人心灵的寄所,成为一个代表“田园隐逸”的文化符号。(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学而优则仕”是陶渊明几次出仕的原因。他是正统文人,有正统的忠君思想,加上少有大志,希望在仕途大展宏图就不难理解了。
B.陶渊明仕途经历坎坷。他先后在王凝之、桓玄门下做事,之后又投奔刘裕,却都不得志,最终在彭泽令任上辞宫归隐。
C.本文基本按时间顺序展开,结构完整。“幸甚啊,幸甚!归去来!”一段上承上启下,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最终归隐的肯定和欣喜。
D.本文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文章评叙结合,多次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多次使用心理分析和细节描写等手法,使人物丰满可信。
E.归隐之后的陶渊明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荒年要靠友人接济才能生活下去,所以在纵情山水田园之时,心中也感慨悲苦。(2)少年时,影响陶渊明成长的因素有哪些?(3)请分析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主要原因。(4)文中为什么说“桃花源是一个抛却利禄功名后才能进去的弥满花香的所在”?请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认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结构第四版习题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