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计在于晨演讲稿大全400字400字比较坏的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400字_百度知道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400字
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辉煌的灿烂文化,还有些强大的发明,比如四大发明里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还有举世文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可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出现了一个百年恶梦,那就是抗日战争,我们多少中国同胞被杀害了,圆明园也毁灭了,这是多么残酷的历史呀!像南京大屠杀,早在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而这次杀掉了我们多少南京同胞呀!死亡人数都超过30万了,这个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振兴中华,不要让我们中国受别人的侵害。像现在,我国强大了,在号,我国新中国成立了,振兴了中华。在成立以后,我们的科学也发展了,航天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突破,像我们发射了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同步实验卫星”于1984年发射成功,“神州一号”于1999年发射成功,,“神州五号”于2003年10月发射成功,“神州六号”于2005年10月年射成功,还有绕月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发射成功等都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突破,也是值得我们全中国人民的骄傲的事情。我们一定要鼓起勇气,做一个勇敢地青年,我们也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也要为祖国作出贡献,为航天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新突破,也要为科学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2.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澳门只是“七子”之一。祖国母亲被掠去的七子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政府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代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租让给法国。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有一首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毡吃赤渴俦韭稠血椽摩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姓吴的青年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读《出师表》、《陈情表》时,故未有如是之感动也。”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它表明:“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它警示国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祖国大地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闻一多之子说:“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同乐”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闻一多《七子之歌·诗序》“中华七子”命运的历史性转折发生在1949年金秋的北京。在这块曾被八国联军烧杀掳掠的土地上,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幕幕惨痛的悲剧。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8年,中国宣布实行改革开放,国力蒸蒸日上。强盛的社会主义中国跃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实现祖国统一的呼声响遏行云。“不能将殖民主义的尾巴拖到下个世纪。”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中华民族喊出了洗雪耻辱的最强音!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明确表示,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邓小平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坐落在香港维多利亚海湾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世瞩目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6月30日23点59分,英国蓝底米字国旗和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英治港旗缓缓降落,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结束;7月1日零时零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盛开着紫荆花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交接仪式后,查尔斯王子和刚刚去职的末代港督彭定康,在茫茫夜色中,登上即将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驶离香港。轮船起锚处,正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香港的地点。两年之后,中华民族以又一个洗雪耻辱的时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日夜,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内灯火通明。23时58分,绿色的葡萄牙国旗和澳门市政厅旗像帆一样滑落,20日零时零分,五星红旗和绿色带有莲花图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准时升起。中葡两国政府在这一刻完成了澳门政权的交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澳门回归之夜,闻一多先生的子孙四代共20多人团聚在北京门头沟的家中,举行家祭,庆贺澳门回归祖国。家中对联高悬:“百年诞辰红烛燃遍举酒慰英灵,九九归一死水微澜昂首新世纪”,横批“澳门回家”。闻一多之子闻立雕说:“父亲期盼骨肉团聚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同乐。”新世纪梦想:祖国的完全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闻一多《一句话》在人类新千年来临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华世纪坛上庄严宣告,在新世纪里,“中华民族将在完成祖国统一和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上实现伟大的复兴!”这是一个民族的百年梦想在世纪之交迸发出的巨大回响,这是一个国家迈向伟大复兴的豪迈宣言。千秋伟业,后继有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完成中国的统一事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们充满智慧的思考、坚定不移的信念、雄浑有力的声音,一直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曾亲身参与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谈判,见证香港回归历程的前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说,纵观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分裂只是短暂地出现在国力衰落的时刻,并进一步把国家拖向深渊。华夏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中华民族不懈寻求统一的内在动力,也是香港和澳门最终回归祖国的精神支柱。时至今日,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振兴的要求,因此是不可抗拒的。回首20世纪,从世纪初的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到新世纪来临时的富强兴盛、骨肉团聚,中华民族谱写了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正如江泽民主席指出的那样:近代中国虽屡遭列强欺凌,国势衰败,但经过全民族的百年抗争,又以巨人的姿态重新站立起来。新中国成立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半个世纪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高达7.7%,是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半。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新中国已经实现跻身世界经济大国的伟大跨越。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不断上升,在世纪之交,中国与一系列国家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新型伙伴关系,并在国际事务和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悠悠百年,沧桑巨变。放眼神州,彻底摆脱百年屈辱的“中华七子”如同一串美丽的珠链环绕在祖国的东海岸。改革开放以来,这些昔日蒙尘的土地已经成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窗口、桥梁和纽带,共同支撑着祖国的发展,也分享着祖国强大的自豪。在北方,当年为实行殖民统治而兴建的小码头大连港,如今已建成一座极具现代色彩的国际性大港,大连市的经济总量居东北各城市之首,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果被树为全国的楷模。英、美、日、荷等国20多家境外金融机构在这里设立了分支机构,大连已成为中国外商投资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在南方,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以后,继续焕发出勃勃生机,与祖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3年来,“东方明珠”香港历经风雨,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的侵袭,继续保持国际商业、贸易、金融、航运中心地位,法治根基坚如磐石,港人自由保障如常,今年香港经济增长预计达10%。随着中国加入世贸进程的加快,港人对香港新世纪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1年来,澳门在特区政府“固本培元,稳健发展”的方针指引下,人心稳定,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旅游兴旺,投资增加,与内地的经贸往来更加紧密,经济一举走出连续4年负增长的阴影,预计明年澳门经济将持续增长2%至3%。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李默庵说,在祖国日益强盛的今天,在香港、澳门已经顺利回归的世纪之交,我们更加思念海峡彼岸的骨肉同胞。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面对新的世纪,海峡两岸同胞更应该携起手来,共同推动祖国的和平统一,共同开创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新纪元。“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自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尽管台湾当局为两岸关系发展设置了种种障碍,但两岸人民往来与日俱增,多领域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从缓和、解冻到对话、交流,两岸关系20年来的发展证明,只有和平统一,振兴中华,才符合两岸共同的和各自的利益,才能实现海内外华夏子孙期盼祖国统一的渴望。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有句名言说得好:宽恕,但不要忘记。一方面,在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关系上,恩怨之事无所不在,如无宽恕之心,就会化为冤冤相报。另一方面,历史的事实和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历史不会简单重复,新的国际关系构架下,歇斯底里的军国主义再也没有了市场。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60多年前的战争离我们并不远,当年日本法西斯之所以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完全是因为中国国弱民穷、经济落后,而今天,导致战争和灾难的文化基因、利益驱动仍然存在,国人还需提高警惕。??目前,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世界经济飞跃发展,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机,历史告诉我们,和平和稳定才能让我们抓住中华民族中兴的机遇。值此抗日战争胜利.
勿忘国耻的相关知识
其他7条回答
老师们、同学们:
我演讲的题目叫《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同学们,想必你们都知道日英法联军闯入北洞芝操和鬲古叉汰常咯京圆明园的事件吧!他们把圆明园内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运;是在运不走的,的就任意破坏。最可恶的是在10月18日和19日他们为了销毁证据,竟放火烧了圆明园。这一艺术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化成一片灰烬。现在给我们留下的只是几根孤零零的柱子和无尽的遗憾与愤怒。
在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也就是九·一八事变。让全国人民陷入了深深的苦难。日至25日一周内,关东军占领辽宁、吉林两省的30座城市,并完全控制了12条铁路线。
日军控制的铁路除南满、安奉两路外,对北(平)宁(沈阳)、中东(由哈尔滨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长春)、沈(阳)海(龙)、四(平)洮(安)、吉(林)长(春)、吉(林)敦(化)、大(虎山)通(辽)、洮(安)昂(昂溪)、吉(林)海(龙)、营(口)沟(帮子)各线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控制。
沈阳是我国的军事基地,就在半天不到的时间就占领了。不是他们攻打占领的,而是我们自己拱手相让给他们的。在这里我们就看出了当时我们中华是多么的懦弱呀,手无扶鸡之力。
在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1年1月英军就侵占了香港岛。
看过《南京大屠杀》这本书和电影的同学,一定难以忘记日本人的凶残。他们杀害了将近30多万人,老人、妇女、儿童一个都不放过。日本人还举行杀人比赛,看谁杀的多。在电影里面说他们是禽兽,这些事是只有禽兽才能干出来的。
外国侵略者给我们留下的痛苦,深深的刻在我们的心里。日本人到现在都没有死心,一直都还想着侵略中国。原来的日本首相小泉,去参见敬过神社后,多个国家表示不满。我感觉他根本看不起我们中国人,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让他刮目相看。现在中国的科技是愈来愈发达,“神州五号”、“神州六号”等都相继飞上了太空,我相信以后的中国肯定会更发达。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新的栋梁,祖国新的花朵,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让祖国更加美好。“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这句话记在我们的心里,永不忘记,激励我们奋发图强。
我的演讲完毕。
师老们,同学们大家好:
在日,我们中国人在广州城里虎门海滩,挖了两个15丈见方的销烟池,来销毁洋人的鸦片。这熊熊大火烧了23天才全部把鸦片销毁。可见洋人是多么想让我们国人变成“东亚病夫”,以便来吞噬我们的祖国啊 !而领导这次销烟的就是林则徐——这位大英雄。
虽然现在洋鬼子不在我们国土上买卖鸦片了,可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一国耻,我们应该牢牢记住: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烈们浴血奋战,不怕牺牲所换来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保护好我们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保护好我们中国的名胜古迹。不要让敌人在我们的土地上胡作非为,也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让他们知道我们变强大了。但是我们要记住: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必动。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重温“虎门销烟”这段历史,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把过去作为镜子,更好地走向未来。回眸“虎门销烟”,就是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就是要牢记发展这个硬道理。
因此我们一定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了!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不怕困难,开括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2) 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曾经有一段屈辱的历史。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肆意妄为,犯下了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拖着沉重的步伐经过了70年。我们又怎能忘却,70年前的那一天,可恶的日本人,在中国烧杀抢掠。三十五万无辜的南京老百姓们,在短短一周内,成为了疯狂的刺刀下的牺牲品,他们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任凭侵略者在他们身上残暴地发泄着。圆明园,一个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就这样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又被一把大火烧毁,付之一炬。那其中凝聚着我们中华儿女多少的心血与智慧啊。那些狰狞的表情,猖狂的笑容,无一不揭示着他们那没有人性的躯壳! 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浴血奋战,洗涮了一百年来被挨打的耻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挽回了我们中华儿女的民族尊严,中华民族由一个背负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重压,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民族,成为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令世人瞩目的民族。乱翻的乌云扫清了,祖国迎来了一个黎明。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望着每天与朝霞一道升起的五星红旗,谁又能忘记在70年前,为了打倒日本法西斯,中国所做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呢?为了祖国领土完事,为了民族的尊严,战士们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怎能可以忘记呢?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忘记了国耻。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青少年只有将国耻铭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学习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报着“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中国人的苦难与抗争,求索与奋进,创业与搏击,无不可歌可泣,激励今人,昭告后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弘扬,对先辈业绩的追思与兴大,必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流入强大的动力。 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会经受一次又一次的锻炼,迈开沉着而坚定的步伐,向光辉的未来继续前进。最后,让我们高呼“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我们的祖国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摘掉了昔日 “东亚病夫”的帽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在这片东方的土地下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
圆明园是专供皇帝、妃子游乐的。园内非常的美丽,包含了各地的风景名胜,西洋景观,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有狮子林、平湖秋月、安澜园、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并且里面有许多珍贵的文物,从先秦时代到清朝,数不胜数,应有尽有。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可见圆明园是多么美丽了。
可是,这样一座美丽的皇家圆林,这样一座结合了几代人的心血的皇家园林在英法联军的魔爪下,化为了一片灰烬。多少劳动人民的辛劳,才换来了这么美的大公园,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等于烧了我们的自尊,烧了我们几代人的心血,更是烧了他们活在这个世上的资格!圆明园已随风消逝了,不再复存了。这就是侵略者的罪恶。
如今的祖国已变得强盛,不再是那个“东亚病夫”了,一栋栋房屋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四通八达,一座座高山挺拔如峰,一道道风景如诗如画,这都表明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繁荣昌盛,中华民族成了一个强大的民族。
这个世界上的大瑰宝圆明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英法联军,你们所作所为永远记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虽然现在已经过了很多年了,但是我们依然忘记。圆明园被毁灭是因为当时中国人不强大,以后我们一定要渐渐地把中国发扬光大,不能让别人欺负我们!不能让那些屈辱的历史重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辉煌的灿烂文化,还有些强大的发明,比如四大发明里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还有举世文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可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出现了一个百年恶梦,那就是抗日战争,我们多少中国同胞被杀害了,圆明园也毁灭了,这是多么残酷的历史呀! 像南京大屠杀,早在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而这次杀掉了我们多少南京同胞呀!死亡人数都超过30万了,这个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振兴中华,不要让我们中国受别人的侵害。像现在,我国强大了,在号,我国新中国成立了,振兴了中华。在成立以后,我们的科学也发展了,航天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突破,像我们发射了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同步实验卫星”于1984年发射成功,“神州一号”于1999年发射成功,,“神州五号”于2003年10月发射成功,“神州六号”于2005年10月年射成功,还有绕月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发射成功等都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突破,也是值得我们全中国人民的骄傲的事情。 我们一定要鼓起勇气,做一个勇敢地青年,我们也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也要为祖国作出贡献,为航天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新突破,也要为科学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演讲稿400字
演讲稿400字
同学们,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我们为什么而读书”,首先,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你为什么而读书?
依我的理解,同学们读书的目的不外乎下面四种:
一是为读书而读书,没有明显的目的。
二是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
三是为了古人所说的“修身养性”。
四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志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在四种人中,第一种人是最可怜的,因为他(她)没有理想,没有奋斗目标,“不是我想读书,是父母硬要我来读书的”,没有理想的人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她的生命之泉将提前枯竭,留在世上的只是一堆行尸走肉罢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你想这样的人会有怎样的出息,在青少年时代就没有人生理想,这是最可怕的。
我们要坚信:明天的失败都是由于今天不努力。
我们要坚信:今天的努力明天一天会有大收成。
第二种人目标明确,父母花了大价钱把我送进一中,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将来混个好前程,这种人个人的算盘打得好,挺现实的,古人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应该是这类人的追求目标,作为短期奋斗目标,应该无可厚非。
第三种人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
培根说过: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
高尔基说过: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就愈接近完美。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中没有阳光一样。
我国的儒家曾把人生奋斗的目标定为三个层面七个字“修身、齐家、平天下”,所谓修身就是陶冶个人的品质,做社会的一个优秀分子,“齐家”就是说管理好家庭,甚至家族,“平天下”就是说如果你能“修好身、齐好家”的话,那么就把你的才华用来治理社会,为社会作贡献。“修身”是儒家人为自己定的最基本的人生标准。
这种境界也是相当不错的。只是我们的同学可能还未想到这一层面。相反,很多中老年人读书的目的倒是为了修身养性。
第四种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志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1976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小平同志用他那睿智的手为我国描绘了一幅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蓝图。经小平时代、江-泽-民时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可是,我们要看到,我们国家底子薄,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还只是美国的1/20,日本的1/3,我们要看到,美国人还敢用导弹打我国的大使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还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事业。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在历史上曾有两次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一次是大唐贞观之治,一次是清代乾隆王朝,但是现在我们落后了,而落后是要挨打、受气的。同学们,请把以下三个为什么放在一起思考,看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我国的领导人一再说“稳定压倒一切”,“发展是硬道理”?为什么我国的对外政策一直采劝和为贵”的方针?这次美伊战争,为什么中国也只是嘴上说一说而已?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和北大的校庆发言稿,两次都提到了“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论只有一个,我国执行的是“韬光养晦”的政策,积蓄力量,以待来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google_protectAndRun("render_ads.js::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怎么去复兴我们的民族呢?在这个伟大事业中学生应怎样做呢?现在同学们已进入科技信息时代,国家与国家实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科技之争实际上就是民族之间青年学子比学习的竞争。布什打败萨达姆不是“正义”打败“邪-恶”,而是“高科技”打败“低科技”,“先进生产力”打败“落后生产力”。事实证明,知识就是力量。在今天这个,能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里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二十九卷全部内容从地球的一端传到另一端的信息时代,一个发育的大脑,一份学习的热情以及把知识融合到工作中去的能力是通向未来知识时代的关键。
亲爱的同学们,约一个世纪以前,有一位单瘦的学生在回答老师为什么而读书的时候,充满自信地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并用毕生的心智实现了他的诺言,赢得了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敬重,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亲爱的同学,如果你热爱你的祖国的话,那么,认真读书吧!书籍是全人类的智慧,它可以帮助你跟上时代的步伐,你的祖国母亲正等着你去为她增加力量。
亲爱的同学,如果你热爱生命的话,那么,认真读书吧!因为个人的前途只有和民族、国家的利益紧紧相联的时候,生命之花才能开得灿烂。
让我们心中永远记住这句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读书立志成才
作者:DXCHAO741 566人读过 相关作文 我来投稿
走进图书馆,看见那些吸吮着手指,两眼紧盯着书,热得满脸红光,你就知道他们有多乐了。因为读书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翻开书本,你就能领略到金字塔的辉煌;埃菲尔铁塔的壮观,长城的雄伟,桂林山水的清秀。翻开书本,你可以遨游在远古的文明中,沉浸中现代的科技进步中,畅想于人类美好的未来中,体会到人生美好的哲理…...的确,好书赐给你充盈的脑瓜、高尚的人格。读书是境界的超脱,是书让人乐此不疲。
古有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读书之人。我们大可不必。周恩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从书中获取精神食粮,从书中获取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自己更加卓有成效的干好每一件事。从中获取的知识经过想象力的加工,对将来大有用处。知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读书才会来的。读书如此一座宝藏,挖掘的越深,财富也就越多。励志读书,就意味着你要去开发一座宝藏,虽然很难,但难中有乐,苦中有甜,只要坚持不懈,这座闪闪发光的宝藏就属于你自己,这便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因为这是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颜真卿曾经说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与其浪费自己的时间,还不如多读些书来充实自己,来丰富自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古今中外,哪一名人不爱读书?还记得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吗?”他之所以有这样的体会,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书读多了,文章自然而然的就出来了,正如“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不然他们能写出那么多的名垂千古的文章、而被人们尊称为“诗圣”吗?
鲁迅更是读遍了人间的好书,才使他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可见,读书与成才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缺一不可!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为什麽这位伟大的作家要说读书好?因为书中有知识,有了知识便有了情操有了情操便有了辉煌的人生!
读书是一门学问,读书要读好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传》和曹雪芹的《红楼梦》……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必读不可!
读书好比吃橄榄,嚼尽了苦味,浸渍着你的,是香,是远离了庸俗与低级的清新,淡雅脱俗的香……!
读书造就了毛泽东网友
在超星数字图书馆里,关于毛泽东的著作目录达上百页之巨,可谓名目繁多,种类齐全。我最近在7月1日今日上架50本新书中,阅读了王炯华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涯》就是其中的一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
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书对他来说就是生命,生活的一部分,不可须臾相离。毛泽东的书可以伴眠,书可以伴行,可以伴厕,连出恭也要看书。
毛泽东的菊香书屋,从1950年到1966年就收藏了书籍十几个书架,多达几万册,,建成一个资料齐全,又适合毛泽东需要的个人藏书室,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鲁迅的全集外,还基本上配齐了一些著名类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四部备要》,《万有文库》(部分),《古今图书集成》,以及各类世界著名翻译丛书等。
google_protectAndRun("render_ads.js::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在毛泽东故居,并排着三十立个高大的木质书橱,单就史书而言,从《尚书》,《春秋》,《左传》,到《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历朝纪事本末》,《读史方舆纪要》,《清史稿》。从明清近代史学家李贽,赵翼,魏源,康有为,章太炎等人的史著,史论,考订到现代史学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等人的历史著作和各种通史,断代史,史论都有所收藏。既有正史,野史,又有历史演义,还有一些省志,县志以及《历史研究》等刊物。毛泽东寓所里没有任何豪华的摆设,唯独藏书,即使学富五车的专家学者也难能与他相比。
毛泽东离家外出,也常常是书籍大搬家。仅以1959年10 月23日外出为例,他指名要带的书籍就有《自然辩证法》等多达近百种。毛泽东离家外出,不管是主持会议还是视察工作,虽然时间并不长,不是搬家,而对他来说,则真正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真是日理万机不废读。
周恩来青少年时期就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高尔基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英国学者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王充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读书造就了毛泽东,毛泽东从农民的儿子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都和他“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有着必然的联系。
《毛泽东读书生涯》向读者清晰地描述了毛泽东一生的读书历程。
毛泽东自幼聪慧,喜欢读书。八岁时在他教书的舅舅家读了《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及《增广贤文》等启蒙读物。在读私塾期间就阅读了“四书”,“五经”,郑观应《盛世危言》,《列强瓜分中国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
毛泽东十六岁时就写下“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豪迈诗句,告别家乡到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读读新学。在那里阅读了《世界豪杰传》,《新民报》,《新民说》等进步书刊,接受新思想。
1912年毛泽东考入省立第一中学,柳先生借给他《御批历代通览辑览》共116卷。读了卢梭的《民约论》,达尔文的《物种的起源》,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赫居胥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培养了他“极有价值”的自学能力。毛泽东在杨昌济先生的影响下还读了《昭明文逊和《韩昌黎全集》等著作。
1918年毛泽东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阅读了大量中外著作,为以后的革命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矗
革命初期读马列。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读了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考茨基著《阶级斗争》,柯卡普著《社会主义史》等著作。
1932年4月,毛泽东率部攻占了福建漳州,驻进省立第三中学,找到了好几担书,用车运回中央苏区,其中有《资本论》,《反杜林论》等经济和革命类书籍。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身处逆境集中读书,阅读了列宁的《两种策略》,《“左”倾幼稚卜,斯大林的《论列宁主义基捶,德波林的《西方哲学史》等著作。为以后的革命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矗
毛泽东在延安期间,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中忙里偷闲,阅读的书籍更多,更广。哲学方面有西洛可夫等著,李达等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塔乐海玛《现代世界观》,艾思奇《哲学与生活》,《哲学选辑》,李达《社会学大纲》等。文学方面有《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鲁迅全集》,《聊斋志异》等,军事方面有《孙子兵法》,《曾、胡、左治兵格言》,克劳维茨《战争论》等。马列方面有《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选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艺术》,《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等。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伟大的理论家,高明的历史学家,优秀的诗人和高超的书法家。
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全面系统,高屋建瓴,逻辑严密,振聋发聩,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虽然没有专门的历史论著,但是从他的许多讲话,文章和批注中,不难看出他的论据充分,说理透彻,识见高明,远远超过了许多历史学家。
毛泽东诗《七律.长征》等,气势磅礴,纵横捭阖,具有屈原、李白的浓厚浪漫色彩,词作《沁园春.雪》等,风格豪放,雄浑奔放,足以与苏轼,辛弃疾相媲美。《贺新郎》细腻委婉,诚挚深沉与秦观,李清照等婉约派词作相比也毫不逊色。
毛泽东的书法具有张旭、怀素风格,笔走龙蛇,惊风泣雨。
《刘向新序.杂事第五》,鲁哀公问子夏曰:“必学而后可以安国保民乎?”子夏曰:“不学而能,安国保民者,未尝闻也。”
正如毛泽东所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毛泽东是博览群书,追求真理的光辉典范。 更重要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设了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三国时期,孙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毛泽东日理万机不忘读书,在信息时代人们没有理由不读书。
《毛泽东的读书生涯》,资料翔实,史料丰富,引人入胜,是不可不读的好书。
如果不是“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就没有后来的伟人毛泽东。读书造就了毛泽东,《毛泽东读书生涯》会给人们多方面的启发。
《演讲稿400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国演讲稿4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