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三星最新智能手表表gears能发微信吗

[图]2.0英寸弧形Super AMOLED屏幕 三星智能手表Gear S将亮相IFA
随着IFA大会日益临近,继刚刚LG发布圆形智能手表G Watch R预告之后三星也发布预告,表示将会推出弧形屏幕的Gear S手表。三星表示该手表将会配备2.0英寸弧形Super AMOLED屏幕,但同Gear Fit不同是Gear S支持三星自家的生态系统--Tizen。
除了更大的屏幕之外Gear S自身还提供了3G网络连接功能,意味着在同智能手机的连接距离超过蓝牙无线范围之后还能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持连接。根据三星官方描述Gear S将会预安装S Health应用、Nike+ Running软件。
[责任编辑:study875]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智能手表们都别吹,先改套路,再谈颠覆!
智能手表们都别吹,先改套路,再谈颠覆!
不要用做手机的思路做手表,更不要用做手机的套路来做可穿戴,否则做出来的东西大概是这样:我的手表能打电话、能拍照、能发微信还能玩神庙逃亡和愤怒的小鸟呢,你的行么?那有什么了不起,我的手表比你的好,不服来跑个分?
经过了2012年的兴起、2013的酝酿,2014将会是爆发的一年。而智能手表作为可穿戴的代表,在2014年将会有更多的呈现。
笔者前段时间写过一篇《智能手表:做产品之前是否找对了方向?》的文章,文章的基本观点总结就是一句话:”不要用做手机的思路做手表,更不要用做手机的套路来做可穿戴”。具体表述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1、不使用对于手表来说过于庞大的安卓系统;
2、不使用对于手表来说性能过剩、续航鸡肋的通用手机处理器;
3、功能适中,智能手表基于手表做加法好过基于手机做减法,手表的定位应该是手机的协处理器而不是为了取代手机。
此文发布后被多个网站转载,也收到了很多网友的反馈,让我也有机会接触到了一些做相关产品的公司。我本身是一个做嵌入式硬件的应届毕业生,这也使得在一些交流之后一些公司向我伸出了橄榄枝。真正着手去做一个方案是一个知名公司留的面试题目,而我自己也关注很久恰好借这个机会系统的去做个方案,于是最近动手把一些细节落实。
由于之前仅仅是关注,并没有系统的去整理、研究,因此我的方案设计就从研究现有的产品开始。几天的时间内,通过国内外网站的评测视频,拆机图片,论坛讨论,并先后通过网络渠道和做相关产品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沟通,包括做底层开发的,做硬件设计的,做液晶屏开发的,做电子墨水方案的等等,通过产品的对比以及和一些行业前辈们的交流,让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在设计知识本身,更多的是国内外的文化和环境差异,也正是后者,让我忍不住先写了这篇文章:先改套路,再谈颠覆!
1、技术导向还是市场导向
这本身就是非常大的一个命题,学生我也不敢妄自评论,这里讨论的也不是谁是谁非的问题,因此首先允许我先兜个大圈子回到智能手表上来先看看几个产品的对比分析。谈到智能手表自然绕不开几个明星产品。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两个产品。
首先来看索尼的SmartWatch 2(下文简称SW),SW2是索尼近期发布的一个产品,相对上一代SW,SW2已经在屏幕、续航与体验上做了大量的优化,实际表现也非常均衡。我要说的第二款产品是Pebble,这款曾经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一举爆红筹集超过1000万美元的产品。三星的智能手表Galaxy Gear发布后,320×320分辨率的AMOLED屏幕,双核800MHz的处理器、512M和的运行内存与内部存储,这些配置随便都能够查到,然而索尼的SW2可有知道它的配置?什么处理器?多大的内存?Pebble除了知道它用的是电子墨水的屏幕,对于其他配置也是一无所知。
先来回答刚刚的问题,这两个产品并没有明确的找到关于处理器的具体参数,根据目前找到的拆机图,索尼的SW和Pebble用的都是STM32F205RE的处理器,为意法半导体生产的Cortex-M3架构120Mhz的处理器,SW2在处理器上有所提升,目前我没有找到非常清晰的拆机图片,推测应该为STM32F42X的处理器,Cortex-M4架构180MHz的主频。
相信很多人可能一看到一百多兆的主频就该尖叫了,的确,相对现在动辄四核八核,一两个G的主频来说,一百多兆的主频的确是弱爆了,别急,如果我告诉你们这些产品以Kb计算的运行内存,以Mb计算的存储空间不知各位有何感想。
在做具体评论之前再来看看国内的产品,国内已经能够见到产品的智能手表有很多,盛大果壳电子的Geak Watch、智器的Z Watch、Omate的TrueSmart、土曼科技的T-Fire,其中Geak Watch与ZWatch用的是君正JZ4775的方案,Android4.1的系统,TrueSmart、T-Fire还有众多产品用的是联发科的6572,双核1.2GHz,运行Android4.2系统。相对国外有很多使用Cortex-M处理器的那些参数看起来弱爆了的产品,国内的产品则是相对统一,几乎清一色的安卓平台和联发科的方案。
下面就针对这两种方案谈谈我的看法,首先是以使用联发科方案为代表的安卓平台,正如上文我的观点,安卓平台,双核处理器,这样的配置在智能手表上都是过剩的,在这样的组合下无法逾越的续航问题是影响用户体验的最大的问题,同样在这样的组合下,追求低功耗屏幕、无线充电等补救方法都是舍本逐末。
然而平台完善的解决方案,安卓平台强大的软硬件资源,从开发角度上来说恰恰是最省力的方案。SW2和Pebble使用的Cortex-M处理器并没有针对性特别强的软硬件资源可以使用,因此一切需要从底层做起,虽然参数看起来弱爆了,然而却是真正用做手表的套路去做手表,参数看起来很低,实则恰恰代表了研发实力。从产品本身来看,相对较低的价格,其他产品无法企及的续航都是这类产品的优势。
这些问题我一个普通学生能够看得明白,其他人自然也能,下面整理自我和一个在深圳做平板与智能手表研发前辈的对话:
emouse:和国内清一色的安卓方案相比我更认可Pebble与索尼的方案。
前辈:等你出来到了社会上你就清楚了,现在给你讲你也听不进去,你是典型的以技术导向的思维,在学校这种思维还可以理解。
emouse:那些真正想去做颠覆性产品的不应该是技术导向么?深圳那边玩一把就走赚点快钱的太多了,Pebble几个人的团队,典型的技术导向,能够一炮打响,做出有影响的产品,深圳那么多产品能让人记住的有几个呢?
前辈:你有野心想颠覆这个行业不?有的话可以这么做,要有坚持3-5年不赚钱的打算。
emouse:我觉得既然做了就要由自己的目标和原则,Pebble成功就是一年多的功夫,国内现在的环境和导向不用说出一个苹果了,我觉得能出现Pebble这样的团队都够呛。
类似的交流还有很多,我不厌其烦的向前辈们说了我的观点,也虚心听取他们的看法,他们的看法可以概括为:
1、你这是典型的技术导向,这样做的几年没法赚钱不说,能不能做出来还不一定;
2、你是学生,没有进入社会,自然不懂这些,来深圳走走看看自然会明白,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你这些想法可以理解;
3、安卓那么强大的团队在哪儿(emouse:但是那不是针对手表设计的系统啊),这些事情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以后优化肯定好。
4、按照你这样的方案弄出来,人家产品就上市了,打电话、发微博甚至玩游戏,这些功能你认为是鸡肋,但是用户认啊,你那个观点是适合手表,但是从产品和市场角度来说不合适。
前面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影响国内产品的,更多是这种所谓的市场导向,跟风、生搬硬套,为了就是抢占市场,在这种环境下,要么是压根就没有留意那些产品,要么就是有注意到,但是受市场导向驱动,没有足够的魄力去做开发,更多的我相信还是国内盛行的”拿来主义”,拿现成的平台做方案,拿手机的方案套手表,拿到最后哪还有什么颠覆。
2、手机套路下的奇葩手表
我的手表能打电话、能拍照、能发微信还能玩神庙逃亡和愤怒的小鸟呢,你的行么?
那有什么了不起,我的手表比你的好,不服来跑个分?
用做手机的思路做手表,用做手机的套路做手表,最终出来的就是这些产品,甚至很多人说因为苹果没有推出iWatch大家没的抄,所以就是现在的这个状态。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一些产品,有的产品,把能够打电话、发微信做为卖点,有的甚至把能够运行完整的安卓系统作为卖点,而不管具体是糟糕的体验和鸡肋的续航。一个手表需不需要打电话、拍照、看新闻、发微信这些功能这个我不做评论,但是如果做了,就要给用户优秀的体验,不能够为了添加功能而添加功能,用户要的是体验,而不是功能的堆砌。
智能手表功能和定位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轻率的去限定智能手表的功能和定位,但是我认为硬搬手机那一套到手表上一定是没有出路的。不改变套路用手机那一套做手表,一定不会有好的产品,也不会有很多前辈追求的市场。
3、大谈颠覆,你们自己信不信?
很多产品的宣传语早已耳熟能详:”先进技术、极致设计、卓越品质,全球第一款、国内首款,颠覆设计,颠覆体验”等等,看到这样的宣传我忍不住都想问一句,这样的自信的口号,你们自己相信不相信?我的很多观点并不新奇,只是拾人牙慧而已,而且我毕竟是外行,很多专业的人士肯定更清楚,然而通过国内外产品的对比却让我难以掩饰内心的失望,Pebble成功了,还有后继的Agent SmartWatch,都是完全不同的方案和平台,反观国内的很多团队,更多的是不同形式的复制而已。
相比国内夸张和充满噱头的宣传,国外的很多产品相对务实很多,在产品设计上不追求亮眼的参数,不突出花哨鸡肋的功能,更多的去关心实际体验,整体设计上跳出现有平台依托,细节上追求极致。我并不是崇洋媚外的人,起码在智能手表这个产品上,我认为国内完全可以出现比Pebble这样更为优秀的团队,做出更为优秀的产品。
在跟很多前辈交流的过程中很多问题其实一句话就可以回答:”你来深圳就知道了”。的确,深圳是硬件的天堂,完善的产业链可以使得很多想法和创意在这里变为现实,无数的人在深圳的大浪潮中淘金,但是真正想颠覆,是不是还缺点什么?
不知不觉,突然发现已经是一篇三千五百字的长文,相信很多专业人士看完会和这两天和我交流的某些前辈一样”学生,可以理解”,未来怎样我无法预知,只是对即将踏入社会的我再郑重的说一句”勿忘初心!”
新浪微博:emouse思睿 欢迎各位交流指点。
(关注更多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
(本文系作者@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
第一时间获取TMT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钛媒体」或者「taimeiti」,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钛媒体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emouse 的更多文章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搜索二维码下方的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获取最新鲜的TMT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智能手表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