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八中地址通行证可以注册吗

杭州市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
&&您现在的位置:八中要闻
萧山八中2017届高一新生录取名单
来源:办公室 更新日期: 阅读次数:3311
&&& 高一新生的录取通知书已于7月5日寄出,请各位家长注意查收!高一新生报到时间为7月12日(星期六)上午7:30―11:00。
附:萧山八中2017届高一新生录取名单
准考证号& 报名序号& 姓名4006&马国斌4019&周思佳4020&陈洁怡4033&徐梦荧4035&朱晨阳4062&严璐瑶4127&胡宇B4145&陈俊伉4201&沈钰4235&金亦成4248&李博闻4252&董景泽4266&陈丹莹4299&赵开元4301&金灵冰4310&周华钰4321&傅泽凯4331&郑泽宇4336&戴佳伊4339&黄亚楠4385&胥梦莹4013&戴诚4048&方宣淼4100&周晨杨4155&韩梦婷4179&吴浩4182&戚圣杰4191&来思琪4202&任鑫彤4213&叶加铭4214&管智瑜4224&姚伊诺4228&周诗楠4262&王思文4330&陈世艺4343&陈豪钰4397&孙钰瑶4418&毛天扬4448&陈倩瑜4457&钱杰程4491&余程炀4582&汤泽辉4010&徐振宇4032&金舒铭4060&俞凯4132&史子涵4202&蔡淑滢4249&李凯航4331&张雨嫣4338&瞿碧莲4518&王晨铖4561&楼伟峰4570&沈超4578&徐桑仪4594&徐佳丹4001&沈钰滢4019&陈徐红4060&陈丽莎4062&王语慧4084&李影4110&戴雨斌4014&李嘉烨4084&施隆奇4090&杨秋钿4131&傅璐斌4133&高佳炜4033&刘恬媛4043&徐晗岱4064&童俊杰4088&曾晶莹4097&谢简伊4105&黄萧靖4110&张洁4114&张美燕4207&范佳淼4255&杨思寒4264&俞鑫栋4277&朱奕莎4292&陈君怡4297&郑h珑4365&高凌宇4383&黄晓东4419&徐俊哲4018&倪佳昕4041&俞婷婷4051&陈奕炜4064&缪佳昊4070&史楠4084&於妤婕4108&潘雨安4167&杨旭锋4177&朱琳4187&董沁雨4189&顾泽钦4206&盛君俏4218&章泽强4226&蔡莹4243&裴张4244&任敏4259&徐雯焯4282&楼媛媛4340&夏晨阳4019&马静航4024&沈钰熠4032&徐浩4044&陈芳媛4066&童敏娜4070&王炯4087&富敬道4155&徐伊伦4175&胡佳敏4194&王鑫达4198&许婷4203&周洋波4224&娄鑫熠4254&陈鑫磊4256&管金晶4259&胡炯涛4264&吕泽艳4308&钱姝洁4310&孙洳莹4318&杨钱煜4321&喻俊烨4341&蒋烂洁4344&金旭东4354&王子兴4355&夏艺超4361&姚泽君4395&沈航哲4402&杨洋4420&韩薇4421&胡梦娣4437&王泽炜4438&夏晨阳4454&陈蒙4457&陈淼4460&高一帆4462&何丹4472&孙中海4478&徐少杰4008&曹伟浩4009&徐玮4013&潘世伟4032&黄灵灵4035&瞿安颉4037&朱孙洋4124&陈泽清4200&闻霞4206&曹良波4207&徐洁4006&章双丽4064&楼漪4067&楼梦娜4135&章军飞4028&钟瑜佳4075&张雨烨4135&俞思佳4171&马玉燕4177&章圣忠4055&戴伟丽4074&裘洪4166&何玉莲4017&沈梦烨4050&钟鸿涛4068&洪丹4080&蒋依婷4065&张夏阳4069&范晨霏4076&李晓飞4124&倪王珏4131&吴燕4133&陈炜4149&俞炜昊4190&楼洋4196&王浩然4238&王航炜4253&洪洋洋4262&屠程颖4303&胡桂银4310&王佳英4313&夏嘉斐4332&王周峰4338&戴菁清4346&华吕卿4349&鲁宇佳4421&周涛4457&童金超4481&王晓莉4516&孔金锦4522&孙金莉4533&周之易4583&陈佳铭4597&王江铖4027&俞梦楠4046&俞佳丽4061&张飞莹4065&王金兰4022&裘罗荧4040&华露莎4081&陈铭沁4083&王超4095&朱颜清4135&孙奕军4160&张玲莉4318&赵凯4319&田梦洁4001&李韦亮4028&曹益超4045&赵佳波4048&娄欣雨4128&张雷君4162&曹佳瑶4179&李周洁4258&金晨涛4260&周海祥4271&董莹4292&李泽熔4320&杜蓉华4336&葛羽萍4006&袁薇薇4036&倪泽峰4055&徐炜男4063&毛铭达4167&尧圣杰4184&孙超仪4231&吴欣雨4243&华婷4358&陈思薇4366&陈海阳4369&盛迪泳4042&王安琪4103&朱雪玲4110&赵佳楠4122&占凯露4132&曹佳楠4133&黄鑫丽4154&裴凯飞4224&孙逸斐4010&孙明涛4022&章新毅4034&徐依楠4046&马嘉康4081&丁丹英4137&胡陈可钶4141&吴双4152&施淑颖4161&娄意丹4172&刘雨洁4181&沈宇4235&李萍4236&於浩杰4239&王晓青4245&许亚婷4252&王佳妮4004&邵鸿阳4036&单嘉诚4049&訾慧4050&周珂鑫4057&徐长江4089&范利芳4137&张亚飞4162&陈俊胤4220&鲍烨儿4244&封信得4072&王凯咪4092&周成梁4165&沈岚4175&王凯航4188&卢亚洁4206&马冠军4246&包萧缘4271&赵梦滢4272&金楠4277&许昕月4285&施佳意4302&莫振涛4399&徐燕丽4503&王奕锋4008&许冰昕4035&毛辉4046&朱祖琪4047&韩杨烨4050&王莉4051&陈屹栋4025&吴晨阳4039&李佳琳4046&王安妮4050&平泽南4059&张琪瑶4067&任莎婧4078&徐龙4111&饶一然4123&郑泽权4132&沈胡炯4141&吕诗瑶4153&王鑫哲4172&沈浩4181&韩军4183&龚燕莎4188&曾灵敏4196&项烨钦4199&方宇飞4245&张晨h4252&王锡栋4256&李振铎4265&富鑫怡4292&汪焰娣4302&沈宫泽4320&汪莹玉4338&邵依青4347&沈吉成4349&汪佳娜4362&汪鑫4370&沈裕洋4374&王晨4405&沈鸿波4415&沈银岗4431&戚振昊4016&胡键4023&李镇涛4053&任程扬4054&陶乐明4056&孙泓旭4074&徐鲁冰4108&单思杰4109&殷洋洋4111&高杨洋4174&何佳明4180&朱成燕4181&包佳洁4199&冯佳4200&戴莹莹4222&周楚4226&沈莹莹4230&谢颖&7444232&施琪4247&陈金丹4262&施梦婷4270&沈雨琦4274&包梦婷4287&方丽4288&陈海霞4299&杨艺4327&於美嘉4363&莫钰瑕4002&胡益峰4035&俞佳洁4042&周韩鑫4045&周诗意4049&周佳莹4081&卫梦萧4084&戚佩杰4090&方美4095&方宁4121&毛佳煜4158&张洁娣4189&何佳波4210&袁洁4213&王珂欣4220&俞琦4233&韩烨4275&张鑫亿4279&夏东民4311&胡叶青4316&王杨波4323&徐雨萍4339&杨斌炳4344&殷洁4058&管涛4070&谢丽莎4076&方焯4087&许一波4100&俞凌燕4117&郑仁君4131&张佳琪4136&王晨扬4186&莫海洋4190&沈银宁4202&张静4213&吴君南4215&方婷4272&孔志方4275&张兴达4283&周欣蝶4311&王熠雯4337&包梦琪4348&陆梦飞4379&朱徐媛4389&许晨阳4395&陈佳男4406&高佳淇4430&陈如驿4438&李朋4446&蒋梦怡4490&朱依恋4014&李超4019&赵玉婷4030&徐程洋4031&杨亚妮4032&许佳楠4033&单怡洋4043&倪楠钢4056&倪琦佳4060&朱佳煜4063&鲁南威4075&许嘉莹4093&许灿4096&陶康康4112&倪飞飞4119&柳依楠4138&董佳飞4154&许雄超4169&倪敏4183&吴超琪4185&汪涛4188&施恩民4200&许旖婷4202&单梦滢4216&熊焕杰4229&许梦佳4235&高水芳4247&泮轶杰4278&倪楠鑫4285&朱泽曦4293&寿依婷4294&吴银燕4299&茅美美4309&周赐恩4323&高鹰4339&施晓东4341&金烨敏4342&王晨阳4352&王佳琪4353&李颍4389&倪卿囡4393&李佳庆4003&徐纯仪4033&赵红阳4040&赵炕男4046&沈煜斌4056&韩海丽4058&朱利鑫4098&孙璐丹4205&缪煜奇4240&莫金芳4242&金泽锋4325&王晓意4337&李超4352&王飞翔4359&李嘉诚4385&金佳莉4412&宋佳苹4432&沈雨鑫4438&许嵩彪4475&熊李婷4481&柳梦瑶4484&潘凌峰4518&戚兢鑫4016&项泳腾4067&谢姚琪4072&汪佳怡4074&杨列4103&凌佳琪4251&王雨晴4285&丁锦泵4343&李涛4368&沈瑜桑4396&王依4018&丁xx4023&陆秋利4027&芦焱琦4105&宋馨儿4111&高秋源4113&丁凤姣4141&杨凯琦4184&方青红4041&项陈怡4058&傅逻清4077&宋晓琦4091&周冰4098&周泽民4109&李佳恩4126&朱海婷4147&曾令霞4178&胡莹4198&施珂南4213&杨依露4215&兰锦涛4243&曹芙蓉4260&胡佳盈4280&方金丽4290&朱观刚4332&朱亿炜4381&杨嘉铖4028&吴佳俊4078&丁铖锴4096&蒋佳丽4168&高鸿杰4197&蔡泽平4247&高珊珊4270&叶晨钢4294&许婷婷4300&曹殷超4011&禄韬4059&陶金涛4077&陈昊4084&钱帆4123&倪崃玉4130&徐鑫烽4133&吕凯杰4241&冯迪铠4324&桑锦凯4023&金妍4157&徐涵4011&高玮4031&沈佳丽4032&谈伊楠4036&李燕婷4059&胡佳艳4064&宣璐杰4073&徐婷婷4082&倪逸4091&陆凯鑫4119&胡志军4145&胡丹娜4177&陈娇4193&倪宏建4238&朱晨阳4261&倪艳婷4288&钱莹4297&蒋红燕4313&张秋阳4324&李超囡4343&宋青峰4360&孙依囡4384&肖瀚庆4425&倪国乔4009&姜春慧4077&於小丽4116&汪佳棋4269&徐恩波4292&芦静4307&陆沙英4024&陈佳雪4059&陈霜4081&曹娜婷4003&汪煦4005&楼通4273&翁佳箐4350&沈小丹4087&殷雨奇4161&张宁4195&周小琪4208&陈陈4261&钱俊涛4384&田哲元4445&周依濡4446&韩碧纯4642&张昕宇4040&陈缘4059&王昕4065&汤宗凯4162&楼逸4217&樊星雨4235&王鑫涛4304&俞舒清4103&范诗佳4054&徐慧婷4017&韩晨晖4048&俞靖炜4187&谢淳笑4301&姚杰锴4401&徐少杰4426&楼梦捷4118&谢泽锋4191&金宇薇4350&俞诚哲4009&高帅4043&陈慧4367&蔡鲁烽4095&孔锦伟4147&王煜4005&洪思思4161&陈玲炜4196&陈潇蝶4159&单徐琪4007&虞蓉儿4118&陈蕾4143&王金漫4121&张鑫军4024&陆钟毅4096&余清炜4269&陆莉清4132&何成淼4246&沈欣晨4066&陈小倩4254&陈志盈4284&戚奇杰4021&李阳灿4276&余嘉晖4006&沈闻钦
如果看不到动画,请
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
浙江省新课程样本学校
杭州市德育先进集体
杭州市绿色学校
杭州市文明单位
萧山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 各期电子版 ――
2008年第3期
2008年第2期
2008年第1期
2007年第2期
2007年第1期
――各期电子版――
2009年第1期
2008年第4期
2008年第3期
2008年第2期
2008年第1期
2007年第2期
2007年第1期
―― 搜索引擎 ――
―― 校内网站 ――
八中教科研网
八中数字档案室
八中课件网
八中电影网
八中数字图书馆
八中语文教研网
八中数学教研网
八中英语教研网
八中物理教研网
八中政治教研网
八中史地教研网
八中软件网
―― 本地学校 ――
萧山学生网
萧山十一中
―― 考试网站 ――
考试与招生信息
新浪-高考专题
163教育专题
中国国讯网校
101网校课堂版
COL网上学校
考生高考专题
科利华教育
汇文网校中学课堂
中国教育科研网
中国高校网
―― 教育网站 ――
中国基础教育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教研网
浙江教育考试网
杭州教育城域网
杭州教研网
萧山教育信息网
萧山教研网
中小学教育服务网
中学学科网
校务公开总数:10707篇
八中要闻:4483篇
教育要闻:510篇 总访问量: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版权所有:杭州市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 design by tting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学校地址:萧山区瓜沥镇东灵路东灵桥教育园区
电话(传真):
邮编:311241萧山八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萧山八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
&&&&&&&&&&★★★
萧山八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11:39:24
萧山八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又一次深刻的变革,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改革。为全面科学地规划和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萧山八中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分安排与模块设置指导意见》、《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模块开设指导意见》、《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年学分安排指导意见》的要求,立足我校实际,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逐步建立起顺应时代、符合省情、成效显著、充满活力的学校新课程体系,为培养和造就具有终身发展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
1、立足我校实际,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为新课程的推广积累经验。
2、提高学校研发与管理课程的能力,开发多样的课程资源,逐步建立以校为本、联校开发与共享课程资源的机制,形成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3、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4、探索和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与教学水平监测体系。
5、全面加强教师的新课程培训,提高我校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建立一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优秀师资队伍。
6、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的内涵发展,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我校高中教育质量和规模效益。
三、基本原则
根据新课程要求和我校实际,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采取“积极、稳妥、创新、务实”的策略,形成我校课程方案。形成必修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选修课程由学生选择的基本思路。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
我校新课程实验工作,除了要遵循《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中明确的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一要在课程设置、学生选课指导上考虑实际,二要客观反映实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选择性原则:课程方案要体现高中新课标的精神,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个性化的选择方案、更宽广的学习空间。
3、条件性原则:编制课程方案要结合本校办学条件,科学安排、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设备,发挥其作用,同时积极开发利用校外教育资源为学校课程开设服务。
4、通力合作的原则。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多种渠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争取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共同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重点、难点
1、加强新课程培训
坚持全员培训、“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确保实验教师、学校管理者、职员全都参与新课程培训。要把岗前培训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并以校本培训为主。
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通识培训、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含案例)培训、岗位培训,除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外,采用集体讲座和参与式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校本培训持续于实验过程的始终,学校具体组织实施。要把新课程培训与业绩考核、评估晋级挂钩,并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制定新课程培训方案和质量标准,对内容和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
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学习研修计划,通过课题研究、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合作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2、建立研训一体的校本教研制度
通过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学校要为教师个人的实践和反思、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以及获得多种专业支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在新课程中不断成长。学校加强对校本教研活动的指导,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保证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
学校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逐步打破传统的学科教研组模式,建立以课题为纽带的弹性课题组,以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同时,要改进和创新年级组办公和学科组办公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形式。要根据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班管理的特点,强化学科组建设,探索学科组办公的新形式。
3、重视教材选用和课程资源建设
学校成立由校长、教师和家长组成的教材选用委员会,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规范的程序操作。
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突破口和生长点,引导教师多渠道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要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包括网络资源在内的各种校内外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的协调和共享机制。提高学校建设课程、实施课程和管理课程的能力,建立符合实际、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
4、创新学校管理制度
建立逐步完善的咨询制度特别是学生选课指导制度,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与学生建立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要逐步实行导师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社会、规划未来。
在选课程序上要体现学生主体参与、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在科目设置和课时安排上要考虑效率原则和操作策略。选课指导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了解学生,并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主动的沟通,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课程,并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适时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方案,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积极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逐步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行政班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管理,开展班团活动,加强集体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并解决好走班制教学给学校常规管理带来的新问题,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良好秩序。
大力改革教学常规,制订实施基于模块的个性化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建立学生个性化选课和选课指导制度,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管理制度。
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开展。综合实践课相对于学科课程在活动管理上和落实上难度较大,因此要重视研究,加强落实,着力开展好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及相关学分认定工作。
5、改革评价与考试制度
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和教学监测机制。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发展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业成绩实行学分制管理,学校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探讨符合模块课程特点的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形成校内学分认定的规则和程序;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发展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历程,保证学生成长记录的真实性与可信性。
要在高一学年第一学期初步建立起学生成长记录袋(或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并在学分、学业管理中使用。随着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推进,逐步完善此项工作,使其制度化。
学校要不断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课程学分认定制度。学校可以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规定及其说明,参照一些先行省份实验学校的做法,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建立并逐步完善各课程的学分认定制度。
要建立以促进教师反思为主、使教师专业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将教师教学评价工作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评价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增强评价过程的反思、对话、交流和理解,营造轻松活泼的、富有激励作用的教学环境。逐步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有利于学校不断进步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6、建立以学校为基础、问题为中心的实验工作研究机制
一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二是总结、反思的工作程序;三是表彰激励的工作机制。在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每学期课改办公室和下设的各工作小组、各学科都须向学校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组递交一份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意见,以便于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7、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良好氛围
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编写《告家长书》、《新课程改革问题解答》手册等宣传材料,向学生及其家长和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大意义,宣传普通高中新课改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争取广泛的理解与支持,营造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学校还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的作用,建立与社会、家长的协商、对话制度,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8、创设课改条件,保障新课程顺利推进
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按照新课程实施要求,学校将不断改善或改造学校规划布局和硬件设施,优化物质教育资源,加大学校场馆、设施、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为新课程实施创造足够的物质条件。
根据新课程要求,学校将进一步重视图书馆、实验室的完善,大力加强校园网资源建设,并与各类教育网站挂接,实现网上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规定参与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大力表彰在课改实验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研组和个人,调动实验教师积极性。
五、组织保障
1、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周光明
副组长:寿伟江& 赵建东
组员:杜伯良、汪洪炎、邬彩芳、徐卫庆、高千里、高利方、余金明、付立军
主要职责:负责对学校新课程实验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加强指导与监控。
2、成立课程改革实施工作小组
组长:寿伟江
组员:杜伯良、陶旭华、汪洪炎、邬彩芳、王建良、徐卫庆、高千里、李国庆、高利方、余金明及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
主要职责:负责教师的培训、课程的编制、教学过程的管理实施与评价,带领全体教师最大限度地参与新课程实验。
3、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
组长:周光明
副组长:寿伟江& 赵建东
组员:汪洪炎、邬彩芳、王建良、余金明及各教研组长各学科备课组长
学分认定委员会是学生学分认定的最终机构。学分认定委员会要制定学分认定标准,统一学分认定程序,要认真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学分认定的公正、公平、公开。学分认定委员会要为每个学生组建学分档案。
学分认定基本程序:(1)监督检查学分产生的全过程。包括学生出勤、检测考试命题、监考、阅卷、评分等。(2)公示学分。接受公众的监督举报并负责调查处理。(3)认定学分并注册。(4)建立学生学分档案。
4、成立选课指导委员会
组长:周光明
副组长:寿伟江& 赵建东
组员:汪洪炎、邬彩芳、王建良、徐卫庆、余金明及各教研组长各学科备课组长
选课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全校统一的学生选课的各种具体政策。指导中心要提供学校详细的课程安排,并对学生的选课提供建议和咨询;要通过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发展趋向,为学生科学选课提供客观依据;教研组负责本学科选课指导、咨询。
六、保障措施
1、构建教师管理与评价体系
1)建立教师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方法,建立多元化、新型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新的教师评价要包括教师对学生选课指导的力度与实效,教学效果,选修课开设情况,校本教材的开发能力与水平,课题研究成果与业务进修,职业道德水平以及学生、家长、社会的反馈与评价。  
2)教学研究管理
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交流与研讨。新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校为本课程研发为载体进行校本课程研究;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等听评课活动,通过具体课程的分析、讨论和交流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组织理论学习,通过专家讲座、教师进修等形式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以教研评价奖励制度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校研的积极性。
3)学科组建设
学科组要促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建立学生个性化的选课指导制度,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制度,要加强对教学班的管理,探讨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2、构建学生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1)建立“全员管理”制
班主任、任课老师全员参与管理,有序地组织教学和有效地指导学生。高中三年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德育管理,开展教育活动,辅之以教学班组织教学,建立“导师制”和“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的管理制度。政教处、教务处相互协调,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常规管理、学业成绩管理等工作。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团委、学生会在管理中的作用,突出我校在学生自主管理方面的优势。
2)行政班管理
高一年级必修课基本上以行政班为单位组织教学,学生的自习课、班会等在行政班进行。进入高二后,根据倾向于理或倾向于文的学生学科选择不同,对行政班进行部分调整。行政班的管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教育外,要注重学生在教学班的表现情况汇报、总结和反馈。班主任负责本班全体学生选课工作的指导、选择、汇总,为每个学生建立并保存选课档案。
3)教学班管理
教学班由选修相同模块的学生组成。教学班的管理工作由任课教师即导师承担。导师负责学生该科目的学业评价。导师承担教学班的班风班貌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评价。管理课堂秩序(如学生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等),导师为每个学生建立管理档案,学段结束时将对学生的操行情况和成长记录与班主任沟通并交班主任留存。
4)对学生进行新课程的教育
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学生了解新课程在内容、结构、实施、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新变化而引发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了解新课程给他们带来哪些好处和挑战,掌握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上好必修课,打好基础,并提供具体的选课手册,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地选课,制订三年的高中学习计划。
3、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争取各方力量支持。
积极开拓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教研部门、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联系,认真咨询和听取有关意见,赋予家长委员会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职能作用,探索建立社区、家长、社会力量有效参与课改的新机制,使学校、社区、家长在课改中形成合力。
七、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2至2006.8):
主要任务是为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1、建立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1)成立萧山八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2)成立萧山八中课程改革实施工作小组。
(3)成立萧山八中学分认定委员会。
(4)成立萧山八中选课指导委员会。
(5)制订《萧山八中课程实验工作方案》。
2、组织课程改革培训工作。根据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有关文件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作,按省、市二个层次进行,并按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两个层面的要求分步实施。其中通识培训由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实施,学校培训由各级教研室组织实施。学校制订培训计划,教师在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组织的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基础上,重点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和起始年级实验教师。
3、教学用书选用工作。根据省课改办的要求,学校结合实际选用教学用书。
4、规范开课,合理排课。
5、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6、开发校本课程。
7、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8、修订学校发展规划,努力形成办学特色。
9、做好课程改革的宣传发动工作。选编课程改革学习资料和宣传提纲,通过网络、校刊和宣传窗等媒体,利用多种形式将新课程理念宣传至广大学生家长,创设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06.7至2009.7)
全面实施阶段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和核心工程,事关我校课程改革的成败和实验效果。因这一阶段周期长,我们将分四个具体组织实施:
1、实验前期(2006期年4月至8月)
(1)2006年8月底前基本完成全校行政管理人员、高一年级实验教师的课程改革通识培训;
(2)按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培训计划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部分教学、教研和科研骨干教师参加高层次新课程学科教学专业培训;
(3)2006年8月完成首批参加实验教师的学科教学专业培训。
2、实施初期(2006.9至2007.8):
(1)实验教师在领会课程改革基本精神,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新教材的试教工作;
(2)做好起始年级课程改革的记录、数据分析和资料积累工作;
(3)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课题研究,探索学科新课程教学评价标准研制高中学生素质评价方案;
(4)启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工作;
(5)制订对各学科开展课程改革的评价方法。对一年的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对中后期工作方案、计划作调整和完善。
3、实施中期(2007.9至2008.8):
(1)继续进行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后续培训,初步形成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培训机制;
(2)逐年对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试教工作和实验进行验证,构建新课程标准和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3)课程教学评估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估,完善高中学生素质发展性评价改革办法;
教师文集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教师文集: 下一篇教师文集: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爱运动时尚);(女人三好街); (时尚宝宝baobao)
育心经典旺旺群号:  育心经典QQ群号:&&&&&&
Powered by ,,,BI BI 教育网〓宝贝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编号:     E-Mail: 服务QQ:593807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盛大通行证注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