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朱莉联合声明公司一月加班80个小时才拿3000为什么没有人管这些公司

&p&早上,5点半起床,读书至7点;&/p&&p&上午,8点开始写作,至11点半;&/p&&p&下午,1点半开始看书,至5点;&/p&&p&晚上,7点半跑步,至8点半。&/p&&p&晚上,9点半开始看书,至10点半。&/p&&p&晚上,11点,写日记总结,并计划次日安排。&/p&&p&这是我周末两天的时间安排,我怀疑,我甚至比高三时还要努力。&/p&&p&但其实,我可以不用这么努力的。&/p&&p&研究生毕业后,我进了深圳体制内,埋头苦干了近两年后,我终于明白,像我这样的草根,没背景,又不怎么会搞关系,努力是没什么用的,受一些老同志影响,慢慢地也“看开”了,上班喝茶,聊天,上网,开会,以及假装很忙的在工作,下班交际,喝酒,打牌,玩游戏,日子过得倒也很滋润。&/p&&p&就这么混了大半年,每一天过的都不累,但感觉越来越没意思,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从我生命里慢慢溜走,我想要做点什么,但又不知道做什么,只好就这么干耗着。&/p&&p&有一次出差一个多月,回来发现,养得很好的一盆植物快干死了【至今也不知道它叫啥】,我给它浇了点水后,又活过来了,不过,不管怎么摆弄,都只是半死不活,叶子蔫蔫的,黄黄的,乱七八糟,看着闹心。&/p&&img src=&/v2-090ed9fc2a3a8de83ebacc_b.jpg& data-rawwidth=&497& data-rawheight=&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7& data-original=&/v2-090ed9fc2a3a8de83ebacc_r.jpg&&&p&好生伺候了一段时间,没有一点起色,就打算把它扔掉,恰好被一个同事看见了,她说,这种植物生命力顽强着呢,你把叶子全部剪掉,再浇点水,很快就能再长起来。我将信将疑,不过还是按照她说的做了。&/p&&img src=&/v2-dd106fadf4e7_b.jpg&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v2-dd106fadf4e7_r.jpg&&&p&这东西的生命力果真顽强,才几天时间,就抽出了新的嫩芽,这点嫩绿仿佛有着致命的吸引力,那些天,我跟着了魔一样的精心照料它,给它浇水,给它晒少许阳光,甚至跟门卫讨要了点化肥。&/p&&p&十多天时间后,它,又重新活过来了,而且活的很好,很美,一片欣欣向荣,再无之前的不死不活的蔫样!&/p&&img src=&/v2-adb905f50fcbe8f9841e78_b.jpg& data-rawwidth=&519& data-rawheight=&5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9& data-original=&/v2-adb905f50fcbe8f9841e78_r.jpg&&&p&它,浴火重生了。&/p&&p&我很少流泪,但在拍这张照片的那个晚上,我鼻子忍不住的发酸,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内心冲动,为生命的韧性和顽强感动、呐喊!&/p&&p&当时,我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剪掉自己的枯枝烂叶,我要甩掉“体制福利”的包袱,破而后立,静待绽放!&/p&&p&大约一个月后,我正式辞职了,但外面的生活确实很辛苦。&/p&&p&因为工作需要,我曾一个月拿下一项职业考试,当时同批35人只有11个人通过,而且他们正规学习至少3个月以上,我的秘诀只有一个:一天学别人三天的量。&/p&&p&心理学需要大量知识储备,工作时间之外,我一年要看100多本书,还要能对经典做系统的学习笔记。&/p&&img src=&/v2-507a19da4be7f34381cc_b.jpg& data-rawwidth=&506& data-rawheight=&5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6& data-original=&/v2-507a19da4be7f34381cc_r.jpg&&&p&2016年4月份开始玩知乎,至今已有120多个回答,20多篇文章,绝大多数是熬夜挤时间来写的。 &/p&&p&努力,真的很苦。&/p&&p&2013年到现在,我真正的假期,有一个月吗?似乎没有。&/p&&p&但,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会毫不犹豫的再来一次。因为,在2013年的那个晚上,我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p&&p&&b&不努力,我不过是那盆蔫掉的植物,活着,但精气神已经死了。&/b&&/p&&p&上周回深圳原单位,中午处长请我吃饭,我的老领导仍是科级干部,但位置安排在我的下首。晚上跟曾经的同事吃饭,他们讨论着,谁跟谁有矛盾了,哪个科长又傻逼了,谁谁有望提科长,等等,但是,这都是几年前的老话题啊,这么多年了,他们居然还在嚼这个! &/p&&p&听着他们不断感慨,一晃就三十好几,什么都还没干就要变老了,我在心里默默一笑,2013年才是我的奋斗元年,小弟今年才虚5岁呢。&/p&&br&&p&PS:个人公众号“高太爷”,致力于心理、学习,后台回复“笔记”获取笔记合集。勿忘点赞哦~&/p&
早上,5点半起床,读书至7点;上午,8点开始写作,至11点半;下午,1点半开始看书,至5点;晚上,7点半跑步,至8点半。晚上,9点半开始看书,至10点半。晚上,11点,写日记总结,并计划次日安排。这是我周末两天的时间安排,我怀疑,我甚至比高三时还要努力…
1、关闭微信的朋友圈,退出对你没有用处的微信群,只保留10个对你有用的微信号,只要开始做了,立刻就能节省出很大一部分时间。同理,删除微博、今天头条或各种新闻类产品,也有同样的效果,各种热门新闻、明星八卦,除了浪费你的时间,没有什么用处。&br&&br&2、上面很多人提到的停止打飞机,第二天就能精力充沛。&br&&br&3、 假如你有总向你索取而从来不付出的朋友,立刻跟他们断绝来往,做的越快受益越早。&br&&br&4、停止不良的购买习惯,把先消费,后付款,改为先付款,后消费,学会延迟消费。还清信用卡上的债务后,会立刻让你拥有很强的幸福感&br&&br&5、要是平时比较小气,从来没给朋友或家人买过礼物,停止这个习惯,把钱花在别人身上,或者做些慈善,能立刻获得好心情。或者时间越长,收益越大。&br&&br&6、压力太大或无精打采的时候,重新摆个姿势,站直,双手插兜,扬起头颅。身体姿势会影响行为和心情,这能立刻见效。&br&&br&7、停止&strong&说“我觉得”“我认为”。&/strong&这是不自信的信号,说明你怀疑自己。&br&&br&8、别总板个脸,脸上带着笑容,你和他人都感到舒心。大家都会喜欢你!&br&&br&9、在购买物品时,保持&strong&一进,二出原则。&/strong&当你在生活里带进某样新东西时(网上购物,收到礼物),除去另外两件相似物品。&br&&br&10、当你打开一封邮件后,请给出自己立即处理它的空间。阅读、回复、采取行动,或将其存档。不要读完就完了&br&&br&11、吃完饭的时候,不要立刻坐下来,一定要站立15分钟之后再坐下。先把碗洗了,收拾下厨房,还活动下身体,减少拖延。&br&&p&12、停止抱怨。你给别人贴上‘标签’,常常会刺激他按照你给他的冠名来采取行动。&/p&&p&13、女孩子别让男朋友猜你的心思,直接了当说出你的要求或希望,这能让你男朋友立刻获益。&br&&/p&&p&14、准备吵架或发脾气之前,&strong&:暂停一下&/strong&。学会克制自动化反应冲动,让自己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冷静思考,不急着给出自己的判断;而要给对方表达的时间与机会,多收集一点信息,更多地了解对方,给自己作出更好选择的机会。&br&&/p&&p&15、不要每天都不做计划,早上花上5分钟,写下首先要完成的三件要事,当天就能获益。&/p&&p&16、任何一件,2分钟可以完成的事情,立刻去做。&/p&&p&17、领导安排工作的时候,要立刻确认。先明确5W1H(对谁,做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这么做以及怎么做),当时向指标示者请求任务的详细信息。&/p&&p&5分钟内马上开始安排进程和计划。有疑问立刻确认。&br&&/p&&p&18、当你觉得自己拖延症发做的时候,可以先把电脑关了,坐在椅子上,什么也不别做,坚持15分钟,可以用一个手机定时器定时,然后手机倒扣在桌子上。&/p&&br&19、聊天时多使用开放式的问题,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让对方不太可能用一到两个简单的词就回答(因此开放式的问题绝对不是简单地用“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br&&br&20、当你想批评对方的时候,先赞扬对方一处优点,然后再说批评的话。&br&&br&21、喝水少,试着在你的办公桌上放一个足够大的杯子,并每天早上接满水,这会让你多喝水。&br&&br&22、收到对立名片的时候,立刻用印象笔记或名片全能王,扫描一下,几秒钟就能归档,然后还可以写个脚本,直接发封个人介绍的邮件到对方邮箱中。&br&&br&23、如果总喜欢同时做多件事,拒绝一心多用,一次只完成一件事。减少拖拉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而你及时完成工作的能力也会加强。&br&&br&24、当你总做好老人的时候,用破唱片法则来拒绝。它需要你像破唱片一样,一遍由又一遍的重复同样的话:我不同意。&br&&br&&br&25、在介绍对方先说人名,后说身份,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另外在介绍其它人的时,用职业、爱好和一、二件有闪光点的事情,引出他喜欢的话题,会让别人的印象更加深刻,别考虑自己的回报。&br&&br&26、在写邮件时,尽量把”我“改成”你“。 据说,精神病患者使用我这个词的频率要高出常人12倍,一旦把邮件中的我换成你就会让人感觉很舒服、友好。&br&&p&27、总丢东西的人,每次都&strong&让东西各就其位。&/strong&
一定要培养把东西放在稳定地点的习惯,每一种东西都是自己的使用使用,遵守如下原则:&br&&/p&&ul&&li&用后放回原处&br&&/li&&li&视线之内&br&&/li&&li&同类物品放一起&br&&/li&&li&为所有物品找个家&/li&&/ul&&p&28、每天睡前花15分钟,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提前找到放到床边,把要带出门的东西,放到门口。每次都能节省时间。&/p&&p&29、不要等着哪个条件具备才开始,立刻开始去做。&/p&&p&30、每天早上选择一件压力最大的事情,立刻开始去做,哪怕只做五分钟。&/p&&p&这30条改变坏习惯的建议,都能让你立刻获益,马上看到效果。可以每天尝试一条,坚持30天。&/p&
1、关闭微信的朋友圈,退出对你没有用处的微信群,只保留10个对你有用的微信号,只要开始做了,立刻就能节省出很大一部分时间。同理,删除微博、今天头条或各种新闻类产品,也有同样的效果,各种热门新闻、明星八卦,除了浪费你的时间,没有什么用处。 2、…
&img src=&/v2-2f609254b_b.jpg& data-rawwidth=&459&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9& data-original=&/v2-2f609254b_r.jpg&&很多人在学语言的过程中都会有记了又忘、总是记不住单词、记不住语法的情况。也有人喜欢把语言学习和记忆力等同。没错,记忆的确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乔治城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学者Ullman发表的文章认为人脑的语言机制其实就是依附于记忆机制的(详见:&a href=&/p/&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p/24&/span&&span class=&invisible&&601355&/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语言学习者会在规划语言学习时考虑记忆规律、遗忘曲线等等,希望能使学到的知识长久地保留。&b&虽然人脑的记忆规律是大体一致的,但是对于语言知识和技能来说,又有一些微小的细节可能不为大家所知&/b&。也有一些大家不了解的和语言学习密切相关的关于记忆力的知识。本讲主要涉及语言学习过程中和记忆力密切相关的知识和实验研究,&b&&u&希望能为大家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有一些启发&/u&&/b&。&p&Live入口:&a href=&/lives/217408& class=&internal&&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a& 时间: 20:00(北京时间)&/p&&p& 本次 Live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p&&p&* 人类的不同记忆分类(如工作记忆、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等)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过程中分别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p&&p&* 学语言中常常提到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作用吗? &/p&&p&* 哪些因素影响我们对语言知识的长久保留? * 什么样的间隔学习计划最有利于我们对语言知识的记忆? &/p&&p&* 有人建议使用的记忆术(联想记忆、根据发音相似性的记忆术等)有助于我们记忆吗?&/p&&br&&p&如果大家想在听live的时候体验“激动地”学知识或者“兴奋地”“明白了!”的感受,我建议大家去阅读以下一些比较学术的内容,有助于大家掌握更多的关于记忆和学习、记忆和语言的相关知识:&/p&&p&关于记忆的概述:&/p&&p&&a href=&/p/& class=&internal&&学习与记忆 | 记忆的分类及其理论模型 - 知乎专栏&/a&&br&&/p&&p&&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记忆的本质是什么? - 大脑 - 知乎&/a&&br&&/p&&p&关于工作记忆:&/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单词全认识却看不懂句子怎么办? - 青格乐的回答 - 知乎&/a&&br&&/p&&p&关于长时记忆:&/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技能,普通人只要学会一次就不会遗忘? - 青格乐的回答 - 知乎&/a&&/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女性是否比男性具有更高的语言天赋? - 青格乐的回答 - 知乎&/a&&br&&/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工作后希望重新捡起大学时代学习的语言,是否意味着需要重新学习一遍? - 青格乐的回答 - 知乎&/a&&/p&&p&感谢大家的支持!&/p&
很多人在学语言的过程中都会有记了又忘、总是记不住单词、记不住语法的情况。也有人喜欢把语言学习和记忆力等同。没错,记忆的确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乔治城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学者Ullman发表的文章认为人脑的语言机制其实就是依附于记忆机制的…
&img src=&/v2-e92de5c8b6ef845ea8e8_b.jpg& data-rawwidth=&1439&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39& data-original=&/v2-e92de5c8b6ef845ea8e8_r.jpg&&&p&&b&文 / &a href=&/people/852a80f459d4b2aa80d2& data-hash=&852a80f459d4b2aa80d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852a80f459d4b2aa80d2&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东华君&&@东华君&/a&&/b&&/p&&p&&b&前言: &/b&学习是如何发生的、记忆是如何储存和提取的是脑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近些年,科学家们主要围绕两类重要问题在进行研究:一是各种形式的记忆在大脑内是如何组织的;二是记忆的编码、储存、读出和遗忘是如何实现的。记得导师之前常说“记忆是连接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精神胶水’”,现在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作为科研小白的我斗胆开这个《学习与记忆》专题。希望一方面借此激励自己整理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主要想法。这次开篇明义,介绍记忆的分类及其经典理论模型。&/p&&img src=&/v2-024e872fd5b559a51fa7fb168dbd296d_b.jpg&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2& data-original=&/v2-024e872fd5b559a51fa7fb168dbd296d_r.jpg&&&p&学习与记忆是相互联系的两个过程。简单地说,学习(learning)是获取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过程,而记忆(memory)则是对所获取信息的保存和读出的过程。学习和记忆一般被认为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p&&blockquote&&p&&b&编码&/b&(encoding)是对输入信息的处理与储存,主要分为获取和巩固两个阶段。获取(acquisition)是对感觉通路和感觉分析阶段的输入信息进行登记;巩固(consolidation)是生成一个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强的表征。&br&&b&存储&/b&(storage)是对信息获取和巩固的结果,代表了信息的长久记录。&br&&b&提取&/b&(retrieval)是通过利用所储存的信息创建意识表征或执行习得的行为,如自动化动作。&br&&/p&&/blockquote&&h1&一、记忆的分类&/h1&&p&根据信息维持的时间长短,我们通常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图1)。&/p&&blockquote&&p&&b&感觉记忆&/b&(sensory memory)的维持时间以毫秒或秒计算。例如,我们可以记起某人刚刚所说的话,即使我们当时并没有刻意去听。&br&&b&短时记忆&/b&(short-term memory)是指那些能够维持几秒至几分钟的记忆。例如,我们拨打他人刚提供的电话号码时的记忆。&br&&b&长时记忆&/b&(long-term memory)是按照天或年来计量的。例如,你可能记得自己小学三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在书桌内偷偷地刻了一个“早”字。&/p&&/blockquote&&img src=&/v2-6dececb529bb77cae2d3_b.jpg& data-rawwidth=&1417& data-rawheight=&5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7& data-original=&/v2-6dececb529bb77cae2d3_r.jpg&&&p&图1. 记忆的分类及与其相关的脑结构。彩色框代表记忆的类型,灰色框代表相关脑区。&/p&&p&&b&1&/b&&b&、感觉记忆&/b&&/p&&p&感觉记忆指的是人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举一个著名的例子:假如你在观看世界杯决赛,踢到最后关键时刻仍然是平局。这时你老爸进入你的房间并对你说了几句话,但是你并没有注意听。突然间,你听到他大声的说:&我的话你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机智如你当然不会承认,而是装模作样的转过身,相当确切的提取出你爸说的最后一句话:&我当然听到了,你说邻居家的猫又跑到我们家的院子里了,让我赶紧和她说说去”&/p&&p&那些语言信息就好像萦绕在你的脑海的回声,即使在你并未刻意注意的时候也存在。当你尝试足够快地提取它时,你会发现它仍在那里。我们称这种记忆为感觉记忆。按感觉类型,听觉上称作声像记忆(echoic memory),视觉上称作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p&&p&&b&2&/b&&b&、短时记忆&/b&&/p&&p&和感觉记忆相比,短时记忆拥有更长的时间进程(几秒至几分钟)和更为有限的容量,一般需要脑内不断复述才能维持。最近几十年兴起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则是短时记忆的一种特殊形式。&/p&&img src=&/v2-7a66e3eec8e45bc96e491_b.png& data-rawwidth=&1310& data-rawheight=&8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10& data-original=&/v2-7a66e3eec8e45bc96e491_r.png&&&p&图2. 不同类型记忆所涉及的主要脑区分布&/p&&p&&b&3&/b&&b&、长时记忆&/b&&/p&&p&被存储相当长时间的信息被称为长时记忆。科学家们通常将长时记忆分成两个主要部分来反应所储存信息的不同特征。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是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过程而接触(或访问)的知识,包括有关个人和世界的知识。相对的,非陈述性记忆(nondeclarative memory)是那些我们无法通过有意识的过程而接触的知识,例如运动和认知技能,知觉启动以及由条件反射、习惯化和敏感化引发的简单的学习行为。两者之间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陈述性记忆容易形成也容易忘记,而非陈述性记忆通常需要多次的重复和练成,但一旦形成则不容易忘记。&/p&&p&&b&陈述性记忆就是我们日常语境下的&/b&&b&“&/b&&b&记忆&/b&&b&”&/b&,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我们回忆自身生活的记忆(情景记忆)和与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无关的但却是事实的有关世界的知识的记忆(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是以时间和空间为坐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event)的记忆。例如,我早上在家喝了一杯牛奶。而语义记忆是指对各种有组织的事实(fact)的记忆,它所包含的信息不受接收信息的具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以意义为参照的,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鲸鱼不是鱼等等。此外,情景记忆比语义记忆更易受到干扰,而且提取信息也较缓慢。陈述性记忆储存在海马、内侧颞叶、间脑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神经网络中。&/p&&p&&b&非陈述性记忆&/b&是在一个不需要有意回想先前经验,但先前经验又确是促进了行为表现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图1显示的记忆分类中,非陈述性记忆又可进一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被称为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学习一些技巧,形成一些固定的行为习惯。例如,我们学习弹钢琴、骑自行车和系鞋带等等。这些关于技巧或习惯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储存在纹状体、运动皮层、小脑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神经网络中。第二类为启动效应或初始化效应(priming)。如果你在某一场合无意识地看见或听见过某一刺激,当这一刺激再次出现的时候,你辨认出它的速度会显著地更快。第三类为联合型学习(经典条件反射 和操作式条件反射)所形成的记忆,储存于小脑、杏仁核和海马。第四类是由非联合型学习(习惯化和敏感化)所形成的记忆,存储在反射回路种。&/p&&p&总而言之,&b&记忆不是单一系统,而是有着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记忆储存在脑的不同位置(图&/b&&b&2&/b&&b&)。&/b&大脑的特定部位受损可能只影响特定类型的记忆,而其他类型的记忆则可能完整无损。&/p&&h1&二、记忆的理论模型&/h1&&p&&b&1、模块模型简介&/b&&/p&&br&&p&人们根据早期的实验数据提出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学习记忆模型,这些模型认为,在学习记忆的过程中,信息加工是可分为相对独立的几个阶段的。其中由认知心理学家Richard Atkinson 和Richard Shiffrin于1968年提出的模块模型(modal model,图3)广受支持。他们的模型认为,信息首先被存储在感觉记忆中,被注意选择的事件将进入短时记忆。一旦进入短时记忆,如果事件被复述则可以进入长时记忆。并且,信息在每一个阶段都可能遗失,其原因可能是衰退、干扰,或者两者的结合。这个模型明确提出了记忆的不同阶段,并且它们有着不同的特征。而且这个模型有着一个明确的顺序结构:信息从感觉记忆计入短时记忆,然后才能够进入长时记忆。&/p&&img src=&/v2-ade10a5a55bd758fd39ebb895fbededa_b.jpg& data-rawwidth=&1417& data-rawheight=&4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7& data-original=&/v2-ade10a5a55bd758fd39ebb895fbededa_r.jpg&&&p&图3. 记忆的模块模型(Atkinson-Shiffrin, 1968)&/p&&p&这个记忆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过程:&/p&&blockquote&&b&注意&/b&&b&:&/b&感觉记忆通过“注意”进入短时记忆。也就是前面说的对于感觉记忆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很快就消失了;如果受到注意,就进入短时记忆阶段。&br&&b&复述&/b&&b&:&/b&短时记忆的保留时间也很短。但是,通过复述(重复背诵)可以使得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更长的时间并且可以存储到更加持久的长时记忆中。&br&&b&传递&/b&&b&:&/b&短时记忆产生后会自动向长时记忆传递。在短时记忆中保留的时间越长,在长时记忆中留下的痕迹也越强烈。不断地重复能加强长时记忆的保留。&br&&b&提取&/b&&b&:&/b&长时记忆的提取和使用,主要有回忆和再认二种基本形式。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再认是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次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再认比回忆简单。&/blockquote&&p&&b&2、模块模型所面临的挑战&/b&&/p&&p&这个模型在提出后就引起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记忆研究领域激烈的辩论(图4)。一个关键问题是记忆是否需要在短时记忆中编码后才可以存储到长时记忆中。换一个角度说,用于保存短时记忆信息的大脑系统是否和存储长时记忆的相同。对脑损伤病例的研究表明,有可能从感觉记忆中得到的信息可以直接编码并进入长时记忆。病人K.F.由于左外侧裂周区皮质受损,导致了短时记忆能力的下降,但是仍保留了形成某种新的长时记忆的能力。相反,被切除了双侧颞叶的病人H.M.保留了短时记忆,但是丧失了形成心得长时记忆的能力。总之,就记忆过程和所依赖的神经解剖基础而言,以K.F.和H.M为代表的两种记忆损伤病人表明,短时和长时信息保存上存在的双分离现象。也就是说,&b&感觉记忆也可以不通过短时记忆,直接转变成为长时记忆&/b&。&/p&&p&事实上,因为脑损伤区域的不精确及病人的特定记忆丧失的并不彻底,所以这些病例是否反应了真实的双分离现象也仍存在争议。另有一种观点则认为,&b&短时记忆是由与存储长时记忆相同的神经网络的激活所支持的,但是就激活的方式和程度而言并不完全相同。&/b&&/p&&img src=&/v2-caf0fffb75fc607d_b.jpg& data-rawwidth=&1417& data-rawheight=&8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7& data-original=&/v2-caf0fffb75fc607d_r.jpg&&&p&图4. 模块模型面临的两大挑战:1、感觉记忆也可以通过巩固直接以长时记忆形式保存。2、部分人提出工作记忆取代短时记忆在模型中的角色。A)正常的模型简化版;B)第一个挑战的示意图;C)第二个挑战的示意图。&br&&/p&&p&1974年心理学家Alan Baddeley和Graham Hitch指出,单一的短时记忆并不足以解释在短时间内对信息的维持和加工。他们提出了一个由三部分构成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系统,包括中央执行系统、语音环路和视觉空间板&b&。工作记忆系统既包括了对信息临时的存储也包括了基本的处理过程,能解释更多人类记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b&,也很好的填补了短时和长时记忆之间关系的空白。近些年来,工作记忆的理论越来越完善,甚至有一些人开始主张要取消短时记忆的理论,用工作记忆来替代。&br&&/p&&p&虽然这个经典的模块模型受到了一些质疑,但是该模型的主体思路仍得到许多实验的证明。并且,该模型也启发了后期大量的记忆领域的研究,所以依旧被认为是记忆领域的经典理论。后期在短时记忆基础上拓展出的工作记忆理论,在人类高层次的认知行为中,如阅读、理解和推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工作记忆是目前记忆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我博士课题的研究方向。&/p&&p&&b&主要参考资料:&/b&&/p&&br&&p&寿天德 (2006).神经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p&&p&Michael S.
Gazzaniga, Richard
B. Ivry, George R. Mangun (2011). 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p&&p&Kandel ER, Schwartz JH,
Jessell TM, Siegelbaum SA, Hudspeth AJ. (2013). &i&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i&. New York: McGraw-hill.&/p&&br&&p&Atkinson, R. C., & Shiffrin, R. M. (1968). Chapter: Human memory: A
proposed system and its control processes. In Spence, K. W., & Spence, J.
T. &em&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em& (Volume 2).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p&Eichenbaum, H., &
Cohen, N. J. (2001)&i& From Conditioning to Conscious Recollection: Memory Systems
of the Brain&/i&.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Baddeley A. 1992. Working memory. &i&Science&/i& 255: 556-59&br&&/p&&img src=&/v2-024e872fd5b559a51fa7fb168dbd296d_b.jpg&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2& data-original=&/v2-024e872fd5b559a51fa7fb168dbd296d_r.jpg&&&b&欢迎阅读我的其他专题文章:&/b&&p&&a href=&/p/& class=&internal&&东华君的知乎《文章目录》&/a&&/p&
文 / 前言: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记忆是如何储存和提取的是脑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近些年,科学家们主要围绕两类重要问题在进行研究:一是各种形式的记忆在大脑内是如何组织的;二是记忆的编码、储存、读出和遗忘是如何实现的。记得导师之前常说…
这个问题我在去年就开始关注,可惜过了这么久这道两千多人关注的问题却始终没有一个我觉得有用的答案。排名第一的答案之前我看过,虽然非常简单易懂,但是思维导图的优势却没有更好的显示出来,而其他的答案动辄就贴一张看似体系庞大的思维导图,对于还没有入门的人来说看着确实有些吃力(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br&
这两天刚好看了&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你的第一本思维导图操作书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这本书之前有回答推荐过,好像答主把书名写错了),然后记起了这道问题,所以就过来把在这本书里学到的东西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顺便也巩固一下自己的思路。&br&&br&&br&&b&高亮,以下图片都来自&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你的第一本思维导图操作书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学习方法从第四条开始。&/b&&br&&br&&b&一、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b&&br&&br&
知道一样东西有用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在另一道问题里&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怎么使用思维导图? - 工作&/a&排名第一的答案已经把思维导图的作用几乎都列了出来我在这里就不做说明了。总体来讲,&b&思维导图的最大的两个好处就是方便记忆和理清思路,同时思维导图特殊的记录方式也便于捕捉跳跃思考。&/b&&br&&img src=&/5d05d15ebb3bef1f80d6cd7_b.jpg& data-rawwidth=&665& data-rawheight=&4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5& data-original=&/5d05d15ebb3bef1f80d6cd7_r.jpg&&&u&上图为“捕捉跳跃思考”的例子,在购买食材的时候会想到相应的调料或工具,在思维导图中可以很方便的加在相应的位置&/u&&br&&br&&br&
其实只要善于使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思考模式来解决,并不必每次都落实在纸上。比如,对于同一件事两个人因为不同观点而产生矛盾,用思维导图的“联想开花”(即所有联想都从同一事物出发,从一个想到多个)方式可以找出两人的共同点从而解决问题。&br&&img src=&/6e3f00acecd9c864b4db7c_b.jpg& data-rawwidth=&711& data-rawheight=&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1& data-original=&/6e3f00acecd9c864b4db7c_r.jpg&&&u&上图为“联想开花”例子,星期六去做什么?&/u&&br&&br&&b&二、思维导图真的需要学吗?&/b&&br&&br&
我的看法是,需要。逻辑是需要锻炼的,人并不是在一开始就有清晰的思路。怎么画能让思维导图便于记忆与阅读,如何对一件事物进行分类,如何开展丰富的联想跳出思维框架……这些都需要我们学习。而且如果之前没有使用经验,一套现成的体系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br&&br&&b&三、如何看思维导图?&/b&&br&
用之前要先学会看。看思维导图有三个步骤:&br&&blockquote&1、看中心主题,即思维导图位于中间的部分。&br&2、看主干&br&3、看支杆,不懂可以继续向下找线索&/blockquote&&img src=&/d9c7c249a5ed5aa88dcad40_b.jpg& data-rawwidth=&673&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3& data-original=&/d9c7c249a5ed5aa88dcad40_r.jpg&&&u&以上为“全图思维导图”,自我介绍&/u&&br&&br&&br&
“思维导图之所以可以让大脑轻松记住信息,是因为思维导图中图像、颜色和分类这三个特性运作的结果。”所以只要是一张合格的思维导图,按照其所给出的顺序看一般都可以看懂。&br&&br&&b&四、学习思维导图&/b&&br&
下面就开始进入主题。&br&(一)准备工具:&br&1 白纸&br&
完全空白的纸适合大脑不受任何拘束的进行思考,而且从上面的图大家也可以看出来用白纸绘制思维导图更易读,且不受其他因素影响。&br&2 各种颜色的笔&br&
相比较黑白,彩色的文字和活泼的图案更容易被记住。而且根据答主自己的经验来看,好看趁手的文具让人更有动手的欲望。&br&&br&(当然以上两项你也可以都不做准备,&b&一切以实用为主&/b&)&br&&br&(二)动笔:&br&1、画中心主题:&br&
最简单的就是把主题文字写下之后外面画一个圈圈住,但是并不提倡这样做。可以把主题简单的写在一个类似广告牌的图案中。&br&&br&2、画主干:&br&
主干是从中心主题延伸出来的几条分支,是大的分类。主干线条要粗。&br&&br&
Q:主干要如何分类?&br&
首先要明白“为何要画这张思维导图”。以待办事项举例,如果是一周待办事项,可以按照时间分类(可以放在同一段时间处理完的分为一类);如果是搬家待办事项,可以按事件分类(因为有些事不能在一天内处理完);如果是工作代办事项,可以按工作对象分类(以免重复去找同一个人)。&br&&br&3、画支干:&br&
支干是从主干延伸出来的,是小的分类。支干线条要细于主干。&br&&br&4、画插图:&br&
个人认为插图最好画在最需要记忆或者需要特别提醒的位置,以达到方便记忆、利于提醒的目的。&br&&br&*注意:1、思维导图的线条要彼此相连并保持洁净。&br&
2、文字要精简,一律按照从左到右的方式书写。&br&
3、每个主干线条和其之后的支干与文字都要使用同一种颜色的笔,如果不习惯可以都用黑
色。&br&&br&&b&五、思维导图的运用(记笔记)&/b&&br&
经过“四”,其实已经知道怎么画思维导图了(票数最高的答案也是只说到了这一步),但是怎么把它用到学习生活里呢?&br&&br&(一)思维导图的笔记技巧&br&&br&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br&&img src=&/506c2e4b296d0ca4e775dc4f9ad8990e_b.jpg& data-rawwidth=&639& data-rawheight=&2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506c2e4b296d0ca4e775dc4f9ad8990e_r.jpg&&大家划重点的时候是这样的&br&&img src=&/df3add2cd8b6a_b.jpg& data-rawwidth=&657& data-rawheight=&2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7& data-original=&/df3add2cd8b6a_r.jpg&&&br&用平时习惯的方法做出的笔记是这样的&br&&img src=&/53d00faec9abfeb532b37c9_b.jpg& data-rawwidth=&641& data-rawheight=&1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1& data-original=&/53d00faec9abfeb532b37c9_r.jpg&&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找重点的时候是这样的&br&&img src=&/97f6d646a640ea406ce68c7c_b.jpg& data-rawwidth=&664& data-rawheight=&1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4& data-original=&/97f6d646a640ea406ce68c7c_r.jpg&&用思维导图做出来的笔记是这样的&br&&img src=&/1956a01f97a9fba7913a_b.jpg& data-rawwidth=&615& data-rawheight=&2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5& data-original=&/1956a01f97a9fba7913a_r.jpg&&显然思维导图做的笔记更清楚直观也更容易理解。&br&&b&用最少的字、而且用容易吸收的方式来记录最多的重点,是思维导图笔记的最大优势。&/b&&br&&br&&br&用思维导图记笔记的步骤:&br&1、找到关键词。&br&
关键词在整理笔记的时候不仅可以使画面简洁逻辑清晰,也可以帮助我们保留整理的弹性和空间,我们称之为“活口”。&br&&img src=&/d9fa9b0f2239_b.jpg& data-rawwidth=&624& data-rawheight=&4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4& data-original=&/d9fa9b0f2239_r.jpg&&&u&以上图片为“保留活口”的重要性。&/u&&br&&br&&br&2、将关键字组合成一张思维导图。&br&
先从之前标注的重点中找出大的类别做为主干,再依次将其他相关内容分类接在各自主干后面。&br&&br&3、将小思维导图组合为大的思维导图。&br&
整理大的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先将要整理的东西分成几个部分依次整理,比如同一章不同知识点同一本书不同章节等等。这样不仅降低了整理难度,也更便于用零碎的时间做成一张思维导图。&br&
组合成大的思维导图的时候,小思维导图中不重要的东西可以省略。&br&&br&(二)思维导图笔记进阶&br&
看到现在,我相信很多人都觉得画思维导图是一件耗费时间和经历的做法。下面就来介绍一个进阶小技巧“主干式思维导图”。&br&&br&直接放图大家就明白了。&img src=&/b9eae47c318c4876a40e_b.jpg& data-rawwidth=&659&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9& data-original=&/b9eae47c318c4876a40e_r.jpg&&&br&这样的笔记同学们在课堂上也可以做哦~
这个问题我在去年就开始关注,可惜过了这么久这道两千多人关注的问题却始终没有一个我觉得有用的答案。排名第一的答案之前我看过,虽然非常简单易懂,但是思维导图的优势却没有更好的显示出来,而其他的答案动辄就贴一张看似体系庞大的思维导图,对于还没有…
&img src=&/v2-5fad17cdcbca34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v2-5fad17cdcbca34_r.jpg&&&p&下面分享几个学习外语的网站&/p&&ul&&li&&a href=&/?target=https%3A//lingvist.i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ngvist&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b&链接(&a href=&/?target=https%3A//lingvist.i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lingvist.io/&/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s%3A//lingvist.i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earn a language in 200 hours. Free.&i class=&icon-external&&&/i&&/a&)&/b&&br&&/li&&/ul&&br&&p&&img src=&/f7c6baa6dc900cda015edc8_b.png& data-rawwidth=&1270& data-rawheight=&6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0& data-original=&/f7c6baa6dc900cda015edc8_r.png&&号称是学习一门语言只需要200个小时,它牛B方面是能通过计算机算法来确定学习者的学习进度,从而了解每个人的学习难点,你能不能坚持是会影响计算机的判断的,凡是自学,都需要很强的自学能力,如果你是大学生,旁边舍友在打游戏看电影,你在苦逼地学习,会显得格格不入,但是我想告诉你,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想学一些东西注定会很孤独的,然而大学孤独是一种常态!&/p&&ul&&li&&a href=&/?target=https%3A///z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usuu&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b&链接(&a href=&/?target=https%3A///z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zh/免费学习英语、日语和其他语言&i class=&icon-external&&&/i&&/a&)&/b&&br&&/li&&/ul&&img src=&/a42ce55a1_b.png& data-rawwidth=&1206& data-rawheight=&5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6& data-original=&/a42ce55a1_r.png&&&ul&&li&&a href=&/?target=http%3A//a./o/simple.jsp%.shuangge.phone.ShuangEnglis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爽哥英语&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链接(&a href=&/?target=http%3A//a./o/simple.jsp%.shuangge.phone.ShuangEnglis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通过英语思维学英语&i class=&icon-external&&&/i&&/a&)&/li&&/ul&&p&这个软件我也是在知乎上看到别人推荐以后使用的,里面的课程很多,不过我试了一下里面的通用英语,这个和国外的通过建立语言思维学习英语的理念很像,在国内来看还算有点亮点&/p&&img src=&/v2-ab0a0d62daa0f792d7b65c4d96223e7c_b.png& data-rawwidth=&875& data-rawheight=&2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5& data-original=&/v2-ab0a0d62daa0f792d7b65c4d96223e7c_r.png&&&br&&ul&&li&&b&&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emrise&i class=&icon-external&&&/i&&/a&&/b&&br&&/li&&li&&b&链接(&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br&&/li&&/ul&&img src=&/2da35d6ea3ac92d20567eddf94454d6e_b.png& data-rawwidth=&1362& data-rawheight=&5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2& data-original=&/2da35d6ea3ac92d20567eddf94454d6e_r.png&&&p&对于小白来说它的反复练习加上联想可能有帮助,但有些语法上是有点理解困难,我个人觉得还没有完善好,而且课程的质量参差不齐,基础比较差的会受欢迎一点,容易简单上手快嘛&/p&&br&&li&&b&&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uolingo&i class=&icon-external&&&/i&&/a&&/b&&/li&&ul&&li&链接(&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学习语言,永远免费&i class=&icon-external&&&/i&&/a&)&/li&&img src=&/v2-aa18cf67ef_b.png& data-rawwidth=&492& data-rawheight=&2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2& data-original=&/v2-aa18cf67ef_r.png&&&br&&/ul&&p&这个名气算是很大的,可以学习多种语言,而且一直都是免费的,应用范围很广泛&/p&&br&&li&&a href=&/?target=http%3A//www.npr.org/about/products/npr-on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PR One&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链接(&a href=&/?target=http%3A//www.npr.org/about/products/npr-on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PR One&i class=&icon-external&&&/i&&/a&)&/li&&img src=&/v2-f1e7f8a90da96fa22bf921ab_b.png& data-rawwidth=&701& data-rawheight=&2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1& data-original=&/v2-f1e7f8a90da96fa22bf921ab_r.png&&
下面分享几个学习外语的网站 链接() 号称是学习一门语言只需要200个小时,它牛B方面是能通过计算机算法来确定学习者的学习进度,从而了解每个人的学习难点,你能不能坚持是会影响计算机…
你学习一般,考上了现在的这所学校,成绩不算好,拿不到奖学金,上课不听讲,上自习不规律,考试靠突击,同学帮一把的话也能每科考到七八十分,但是与优秀总有很大距离。&br&你家境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员工,你在这个城市的生活费是每月一千二,没事下下馆子,一个月添件衣服,想买台相机,咬咬牙才能买双自己喜欢的鞋。&br&你几乎没有特长,不会弹吉他,不会弹钢琴,不会跳舞,不会画画,想学摄影却不会使用图片处理软件,想上台演出却没信心,学校晚会比赛的时候,你经常是站在台下围观的人群里的一员,你与聚光灯环绕的舞台几乎绝缘。&br&你长相一般,不算英俊或者不算美丽,身材不算臃肿但也没什么肌肉或者没什么曲线,平时只是稍稍打扮一下,看上去并不出众,只能算整洁,与人擦肩而过是对方不会多留意你一眼。你的感情也是一般,有时候会遇见自己心仪的那个人,但是总抓不住机会,眨眼间那个人就被其他人俘获,你就开始伤心、抱怨,但是几天之后又开始寻找新的心上人,就这样看着一个个心上人走过,直到你毕业,与其中任何一个都没有发展。&br&总之,你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就和周围的千万个普通人一样。&br&你不甘心拿不到奖学金,看见别人得奖学金的时候你会说那完全是突击的结果,于是你开始上自习,不过你只坚持了一星期。&br&你不甘心自己的父辈平平,于是你批评讽刺自己周围的“官二代”、“富二代”,立志要努力学习争取成功,也好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富二代”,你的热情持续了一个星期。&br&你不甘心自己什么特长都没有,于是你开始学弹吉他、买滑轮鞋、借来摄影方面的书籍,你对着镜子微笑着说:“你是最棒的。” 这份虚假的信心维持了一个星期。&br&你不甘心自己没有伴侣,你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你删掉电脑里的偶像剧肥皂剧,你收拾起床上的懒人桌,把零食袋子统统扔掉,然后洗了个澡并且修饰了一下自己,你往发型上喷了啫喱水,好让自己看起来很精神,你怀揣着一本成功学的书决定出去走走,开始新的生活。这样的状态,你稀稀拉拉地坚持了一个星期。&br&一个星期之后,你还是和周围千万个人一样,你还是和一星期前的自己一样。&br&你逛网络论坛,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二十岁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不应该局限在学校里教室里,应该享受生活。” 于是你相信了,你觉得二十岁的你就应该“随心所欲”,享受“人生中最后的自由时光”;就应该“快乐地去恋爱”“风华正茂”“挥斥方遒”······&br&现在的你,用着父母的血汗钱,用着名牌包、穿着名牌跑鞋、骑着捷安特山地车、用着佳能牌的相机和苹果牌的手机,还经常去星巴克喝喝咖啡体验一下小资情调······&br&那么,请允许我猜测一下你的未来——&br&在大四将要结束时,你考研落榜。你风风火火的参加校园招聘会,很多公司你都看不上,嫌他们不是体制内单位、平台窄、规模小,直到毕业,你还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你收拾好行李回到老家,父母让你试着参加各种招聘考试或者参加当地的应聘会,你不去,因为你觉得那些工作太简单了,不适合你,你应该去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可是,当你去那些你看得上的公司应聘时,你的竞争对手太多了,而且都不差,你表现平平,理所当然地被拒之门外······&br&现在的你,也许还在上大学,也许和恋人恩恩爱爱,每天黏在一起,午饭晚饭一起去吃,晚自习后还会一起在操场散步。你们讨论起未来,最后的结论总是:不要想得太多,认真过好现在就好。 不幸运的话,几个月后,你们就分手了,你凄凄惨惨戚戚,反复问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幸运的话,你们会一直恋爱到毕业,最终,你绝得自己不够优秀没能力去对方所在的城市读研或者工作,所以你们带着不舍和悔恨分手了。&br&现实很残酷,至此,你信了。&br&现在的你喜欢刷微博,你会全力支持那些你赞同的观点,你会激励否定那些你反对的观点。你爱憎分明,看起来很有正义感。你觉得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就应该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你可能从来不会去想一个问题:你的观点,来自哪里?其实,它们绝大部分来自网络,它们已经蚕食了你的判断力。&br&现在,我只想问你一个问题:二十岁的你,有什么资本。&br&你只是千千万万人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人,少了你,地球还是一样会转。&br&我敢打赌,一定很久没人和你说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了吧?&br&你知道“责任”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吗?&br&当你谈论飞翔的时候,你是不是忘记了地心引力的存在?&br&现在的你,如果还是放纵着自己的懒惰与幼稚,虚度着光阴,那么,你就虚度去吧。反正我已经过了二十岁的年纪,我还有未来,我得直奔向前了,不陪你了。&br&再见&br&&br&——《20岁无资本无未来》&br&&br&&br&……………………………………………………………………&br&&br&觉得醍醐灌顶但是却不为此而改变的话,那么这就是一碗鸡汤&br&愿你们可以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你学习一般,考上了现在的这所学校,成绩不算好,拿不到奖学金,上课不听讲,上自习不规律,考试靠突击,同学帮一把的话也能每科考到七八十分,但是与优秀总有很大距离。 你家境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员工,你在这个城市的生活费是每月一千二,没事下下馆子,…
&p&我见过的最不求上进的人,既不是学霸又不全算学渣。&/p&&p&他们课听的迷迷糊糊,作业做一些抄一些。想逃课又心存顾忌,行为也不公开对抗规范纪律。&/p&&p&为现状焦虑,又没有毅力践行决心去改变自己。&/p&&p&三分钟热度,时常憎恶自己的不争气,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p&&p&对感情抱有渴望,又疲于用心追寻与经营。&/p&&p&对曾经的珍视点到即止,直到渐渐松手,淡漠又疏离。&/p&&p&尚未拥有百毒不侵的内心,却提前丧失了热泪盈眶的能力。&/p&&p&偶尔闲暇时间想约人一起,更多时候无人可约就一个人且趴且躺窝上一天。&/p&&p&本想在有限的生命里体验很多种生活,却只会把同样的日子机械重复很多年。&/p&&p&刷着知乎想窥见别人的生活寻求激励,关闭客户端还是该干嘛干嘛去。&/p&&p&终日混迹社交网络,脸色蜡黄地对着手机和电脑的冷光屏,可以说上几句话的人却寥寥无几。&/p&&p&不曾经历过真正沧桑,却还失守了最后一点少年意气。&/p&&p&他们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没在人群中,却过着最最煎熬的日子。&/p&
我见过的最不求上进的人,既不是学霸又不全算学渣。他们课听的迷迷糊糊,作业做一些抄一些。想逃课又心存顾忌,行为也不公开对抗规范纪律。为现状焦虑,又没有毅力践行决心去改变自己。三分钟热度,时常憎恶自己的不争气,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对…
房地产开发导致基层自治/分权压力增加。这一点大家都看得见,但一般不会认为是动摇社会基层结构的大事。&br&&br&过去十余年,尤其是200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一波房地产高潮,我也卷在其中吃了几碗饭。关于这事儿的经济后果,以及地方债、高房价等问题带来的宏观政治后果我就不说了。我只谈谈直观感受到的微观社会结构变化。数据大多是个人估算,不过估算误差真的完全不影响结论的基本面。&br&&br&这一波工业-房地产高潮之前,中国差不多是一亿人住比较完整的楼房住宅小区(家属院),三五亿人住老城区或是城乡结合部的平房或者低层建筑,剩下七八亿人住在农村。那时普通中国人的居住需求以保证能睡觉能做饭为主,对隐私、居住环境的需求较低。而即便是那些比较完整的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也限于简单的水电维修和绿化,一般由牵头建设的部门如企业后勤处管一管就完事。大多数居民要么依照传统社区的规则和邻居打交道,要么把一切交给“单位”。&br&&br&这一轮房地产高潮过后,近一半的中国人离开了传统社区,或是住进了批量建设的商品楼,或是勉力在大城市外围打工,攒钱在家乡的县城买一套楼房。另外一半中国人,除了老人之外,也基本认定住进商品楼是这个时代的基本需求。即便来自再偏远农村的女孩,也不愿意在一套没有下水道和卫生间的房子里举行婚礼。&br&&br&不过,住进商品楼意味着你和邻居密集地挤在一起,生活习惯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厨房漏水、酒后唱歌、阳台养鸡、向楼下弹烟灰……都可能引发邻里冲突。传统社区解体了,传统习俗和传统社区领袖都管不了这些事情,大家需要新的秩序。这个秩序在最核心的层面是法院和公安局,但一般来说日常管理靠物业来实现。&br&&br&物业公司这东西,你说他卑微也卑微,大多数工作人员都得对业主毕恭毕敬。但从性质说起,这东西非常强大:&br&&br&物业公司有税收权——物业费,而且还经常调整税率&br&物业公司有警察权——保安。可以阻止业主违规使用公共空间,禁止不交钱的业主使用物业,当然严重问题还是要找警察&br&物业公司管理“市政”事务——大型住宅区的道路、给排水、绿化、治安都不逊于过去的县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复杂管理。&br&物业公司要对外交涉——大型住宅区必然和外部的政府、市政、铁路有各种关联,从长期来看免不了要有利益互动。只要矛盾不激化到无法调和,这些日常的配合和博弈只能由物业公司来处理。&br&&br&换句话说,物业公司实际上已经承担了相当多的社会职能,在很多方面超出过去的基层政府。随着住宅功能的增加,物业公司的工作复杂性和权力还将进一步增加。&br&&br&那么,物业公司对谁负责呢?理论上说当然是业主。业主应该推举自己的代表,负责和物业公司签订合同,监督物业公司的日常工作。进一步说,业主委员会才是真正的“物业”,只是业主委员会把具体工作承包给具体的物业公司而已。完全可能业主委员会不雇佣传统意义上的物业公司,而是直接雇佣保安负责治安,雇佣绿化公司来种树,雇佣清洁公司来打扫卫生……和包给统一物业公司的区别无非是批发和零售的不同。&br&&br&所以,严格来说,前面说物业公司的所有权利,实际上都是业主代表委员会的权利。他们通过选举制度得到了业主的授权,所以可以全权使用物业费并具体落实上述功能。业主委员会有民主授权,有独立财政,负责管理居民的日常事务。你觉得这算什么?这已经是一个基层政府,而且由于民主授权的存在,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没有上级可以撤换它。即这是一个分权制的基层政府。&br&&br&不要小看这个“政府”。随着房产公司逐渐整合为少数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楼盘规模越来越大。几万或者十几万的大型住宅区恐怕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这至少相当于乡镇-街道级别的基层政府。谁也不能轻视他。而且理论上说,多个业主委员会是可以通过集体投票来合并的,按照协议共享基础设施,共同使用物业费(税收)。这相当于业主委员会可以产生自己的上级政府,比如天通苑业主联盟,或者上海松江区东区联盟等等。类似的联盟如果直接和市政机构谈判,讨论市政服务问题,那已经毫无疑问地是参与中层政治决策了。&br&&br&当然,我说的都是理论可能。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楼盘没有产生业主委员会,很多业主委员会运行的一团糟,内斗和腐败案连续不断。那些完全没有业主委员会,由开发商或政府制定的物业公司维持运行的住宅小区,未必就比有业主委员会的服务质量差。更不要指望业主委员会成立高效的脱产管理机关,乃至和其他业主委员会签订协议了。&br&&br&但这不是才开始吗?&br&&br&新的一轮居住区变革,中国人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进入新的生活空间,和完全陌生的邻居打交道,对业主委员会的权利义务和存在理由都是一头雾水。在这种情况下能搞好才怪。但无论如何,既然居住区已经形成,业主委员会已经开始管理,在法理上谁也无法阻止这个进程向前推进,无法阻止业主委员会在内斗中成熟。不意外的话,我们很快就能在城市基层看到类似欧美的多党(派)政治。&br&&br&以上是我最近几年的观察所得,我不是赞美这种基层民主政治,并非说这是理想制度。我只是在现有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下,业主委员会政治的推行和普及无法阻挡。任何用明规则阻止它落实的政策都会激发难以想象的不满——你凭什么管别人的财产?卖地的钱还不够吗?以至于我想不出政府如何承受伸手干预的政治代价。当然,用经济手段和潜规则来延缓这个趋势的落实或许是可能的。比如说政府通过补贴物业费来提高无业主委员会小区的服务质量,的确可以减少居民对“被人管”的怨言;比如说政府通过鼓励业委会内斗,也可以让居民暂时对业委会失望。物业公司的普遍黑社会化,背后多半也有某些机关的默许。&br&&br&但无论如何,大包大揽意味着承担一切怨气,付出巨额补贴而没有好处。通过补贴获取的声望不会积累成政府的正面资产,只会变成政府的财政包袱。而包揽基层管理,除了财政支持不住之外,还会因为各个区域的需求不同而出现公平问题。从长久来看,业主委员会出面负责居民区日常事务可以说是大势所趋,阻碍这个趋势的成本会越来越高。&br&&br&对于大趋势,我们该怎么看?喜欢民主制的不要着急欢呼。因为这未必是你们需要的那种民主。业主委员会不是一人一票,而是根据物业比例和物业费比例来决定的。房子大的、物业费高的,投票权就要大。有多少套房子就有多少投票权。这里有各地业主委员会组织方案的对比:&br&&br&&a href=&///?target=http%3A///fcjf/yezhu/wyh/9101.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首次业主大会上投票权确定的依据__中顾法律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lockquote&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出台的《加强业主委员会管理若干规定》中关于业主的表决权采用的计算方法是:“居住房屋按套计算,每套一票;非居住物业按建筑面积计算,&b&100平方米以上的每100平方米一票&/b&,100平方米以下的,每证一票。”&br&&br&《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业管理条例》第ll条“召开业主大会或者业主代表大会应当有过半数的业主或者业主代表出席。业主大会或者业主代表大会作出的决定,应当有全部投票权数过半数票数同意才能通过。决定通过后应当予以公布。&b&业主投票权数按照业主拥有的物业建筑面积计算&/b&,业主大会或者业主代表大会对业主投票权数可以约定附加条件。”&br&&br&台湾地区的《公寓大厦管理条例》规定,涉及区分所有权人投票表决时,规定须经出席会议业主一定比例以上人数及其出席会议业主的区分所有权一定比例以上通过。这种表决方式并不具体计算每个业主的表决权的数量,而是采用&b&与会业主业权份额比例及其人数比例&/b&总体核算。这种规定仍然使以面积的大小来衡量表决权的大小。&/blockquote&&br&这很好理解。既然是业主委员会,那就是商业行为。商业行为当然要按股份也就是出钱比例来说话,否则就没人愿意多交钱了,没钱了你们还玩什么政治?所以,你在小区里有100套房子,都交物业费,就应该比拥有1套的业主多99票。如果你有51%的房产,那这个小区就是你说了算,别人最多有监督权,绝无可能有决策权。有一万个人租住在这个小区,他们也没有任何投票权,因为业委会只对交物业费的业主开放。如果业主们决定本小区的自行车必须靠左行走(当然不太可能),他们也得遵守。和一人一票的选举相比,这样的选举更符合赤裸裸的资本主义原则,也更难得到普通人的赞美。&br&&br&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会怎样呢?等到大型业委会有了常设机构之后,他们和基层政府的关系又会如何呢?党委能否有引导能力和否决权?&br&&br&这些问题我暂时还不好说,但我可以举别的例子。前几天国家宣布了这么一个制度:&a href=&///?target=http%3A//.cn/n//c8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重点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i class=&icon-external&&&/i&&/a&。注意按照党章和惯例,书记是要本级党代会通过的,第一书记则由上级下派,人事关系不受地方约束。&br&&br&&blockquote&第一书记的主要职责任务是:&b&建强基层组织&/b&、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要&b&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b&,紧紧依靠村党组织,&b&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b&,注意从派驻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blockquote&&br&有朋友问,为什么要派这个第一书记?我也没当过基层干部,不敢乱说。但有一些基层的朋友给我说了一些段子,可以参照一下。&br&&br&&blockquote&“基层现在不好管了,乡长比村长还多。修了村村通公路,搞了行政村合并,一个乡只剩四五个行政村了”&br&&br&“那也不能乡长比村长多啊?”&br&&br&“乡里一个书记,一个乡长,一个资深人大主任,一个县里某个局过来准备接班锻炼的科级副乡长,再加上乡政府里面享受科级待遇的老资格干部,开个乡常委会就得六七个人”&br&&br&“这有什么后果?”&br&&br&“村长坐一块就能把事定了。比你团结,比你有积极性,最重要的是乡长可以撤,村长是选出来的不能免职。乡里不顺着他们,就集体反应你不尊重民意。县里烦了,掂量着调整一个科级干部比换几个村长容易的多,你说领导会怎么选……”&/blockquote&&br&我理解,下派第一书记,脱离农村基层党员的选举权来指定党委(支部)负责人。或许就是应对这种基层失控现象的一种努力。当然农村的问题还相对简单,因为人口流失,年轻人都去城市居住。长期来看,农村分散居民点又浪费土地又不创造价值,是要被消灭的东西。但城市的业主委员会自治却必然越来越发达,越来越无法回避。政府暂时还可以用潜规则抵挡一两届,但长期来看,城市社区新秩序是一个必须应对的严肃问题。第一书记在衰败的农村有没有作用,我不好说。但如果只用类似的方案来应对城市社区自治问题,我估计是不够用的。这个悄悄推进的趋势到底会怎样,咱们拭目以待。&br&&br&&img src=&/f260b131a69fe186d44214abebaf5bb3_b.jpg& data-rawwidth=&1363& data-rawheight=&7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3& data-original=&/f260b131a69fe186d44214abebaf5bb3_r.jpg&&&u&过年回家偶拍。如此激烈拼杀中出来的村长(主任),撤掉可不容易。&/u&&br&&br&此外多说几句,,地方分权在中国是个新生事物。很多人担心地方分权对大工程建设的阻力。我不否认分级分权制会导致一定的交易成本。但就中国现实来说,单一制集权政府面对千家万户搞拆迁、搞说服,对每个钉子户都单独谈判,给出区别的价格,已经制造了巨大的成本。与之相比,成熟的分权基层政权&b&或许有交易成本更低的选择&/b&。&br&&br&比如说,前一阵子杭州的垃圾处理厂事件,因为地方抗议,拖延了。但与其同时杭州已经没什么地方填埋垃圾,必须搞这么一个垃圾处理厂。怎么办?如果是搞拆迁建设的话,永远有人觉得补偿不够,永远有人觉得建在我家附近压低我家的房价,反正市场经济,别人开价低不能说明我漫天要价么。&br&&br&为了应对当前的问题,或许可以在多个分权社区内采取“拍卖”制度。即&b&在垃圾处理厂项目上捆绑好处&/b&,比如说财政补贴,比如说援建幼儿园和公园,比如说降低电价。这些好处是逐步加上去的,由所有相关社区(从垃圾场中受益的社区)的代表得到社区授权后来“竞买”。如果没人买,就逐步增加补贴或补偿项目,直到有某个社区表示接受。然后由基层社区自己去腾出土地,安排项目。&b&所有达成的额外补偿,由其他社区按比例负担&/b&。当然还有另一种竞买方式,就是在垃圾场项目上捆绑足够多的华丽补偿,然后逐步减少补偿,直到只剩一个社区接盘。&br&&br&这样,等于基层社区替国家承担了谈判成本和一部分组织工作,国家可以不必大包大揽地一管到底,可以和基层的权力机构分担责任。哪怕是事情不尽如人意,国家出来接盘收拾局面,至少也由国家一方获得了政治资本。不至于像现在辛辛苦苦做事还要付出政治声誉的代价。分权制度并不必然意味着分裂和低效率,反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国家的行政成本,提高国家的政治声望。&br&&br&当然,以上只是针对垃圾场这种“点”项目的一种考虑。对于铁路这种“线”项目,对于连片工业区这种“面”上的项目,对于大型矿场这种可能影响整个流域的项目,技术对选址组合的限制极大,未必能用如此简单的方案来降低交易成本。所以前面的讨论,权当一种设想吧。但无论如何,业主委员会的选举通知就要在你家楼下贴出来了。&br&&br&参考阅读1:关于国家层面对可控性选举的设计问题:&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说服香港人支持中央关于选举问题的决定?-马前卒的回答&/a&&br&参考阅读2:关于制度变革的问题:&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苏联没能够和平演变美国? - 马前卒的回答&/a&&br&参考阅读3:什么改变了中国&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知青的生活中有什么少为人知或被刻意隐瞒的悲惨经历?-马前卒的回答&/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看待央视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中所描述的成昆铁路铁道兵高死亡率的现象? - 马前卒的回答&/a&
房地产开发导致基层自治/分权压力增加。这一点大家都看得见,但一般不会认为是动摇社会基层结构的大事。 过去十余年,尤其是200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一波房地产高潮,我也卷在其中吃了几碗饭。关于这事儿的经济后果,以及地方债、高房价等问题带来的宏观政治…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7815 人关注
982 条内容
178 人关注
2095 条内容
548 人关注
4871 人关注
409 条内容
130 人关注
426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皮特朱莉联合声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