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厦门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般过程

云南省教科院召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教科研培训活动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
云南省教科院召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教科研培训活动
为加强实验区之间进行课堂教育教学、课题申报与实施、教育科研方法的交流、研讨,2012年11月21日至23在德宏州陇川县组织专家团队一行近二十人开展了云南省教科院教育科研综合改革实验区(县)教科研活动。省教科院调研员王鲁,朱启涛、王春雷、施涌、郑淑英、戴庆华等老师,来自北京、江西、湖北的三位省外培训专家,以及云师大莫国芳教授,五华区五位中小学讲评课老师共同承担了此次培训的任务。来自省教科院综合改革实验县区的近400位教研员和中小学学科教师参加了教研活动及科研培训。
一、教研活动情况
(一)课标解读深入透彻,指导性强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在陇川县教科中心报告厅由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的确定路径、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几个修订框架、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思路、修订工作组构成、修订的主要程序和工作进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学科中的渗透、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巩固和深化阐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方面。同时,从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和我国语文教育优良传统”,进一步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合理地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细致了阐述。此外,他从三个方面谈到对“语文课程界定”的三点理解:一是强调课程的实践性特征,而不是知识性、理论性特征。二是强调课程的综合性特征。三是明确了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核心,即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图1& 语文课标解读会现场
2、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32001201165610
课堂观摩同课异构,
3初中语文观摩课和点评。观摩课展示在陇川民族中学报告厅由陇川民族中学教师余登春和昆明第八中学教师唐凡讲授七年级语文教材(人教版)《散步》。点评首先由授课教师陈述观摩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然后由省教科院戴庆华老师对上述两节课进行点评,对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详细的评析讲解。最后,省教科院王鲁老师也谈了自己对这两节课的想法。
(一)提高了教师对教育科研重要意义的认识
科研培训一开场,省教科院王副书记讲解了教师与教研科研的关系,他指出,作为一名教师没有科研意识,没有科研积累只能是一个教书匠,教师要注重教育科研活动,通过教育科研活动会有很大的收获,希望老师们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掌握科研方法,学会总结,积极撰写论文。
(二)明确省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及管理的过程与步骤
省教科院郑淑英老师作了关于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及管理的报告。她首先讲解要正确认识中小学教育科研,一是要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理论指导和科学方法,是由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二是做教育科研要打消为难情绪,认识其可行性,要着眼校本,立足课堂,聚焦课改,指导实践。三是要认识科研、教研相结合的必要性,目标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形式是立足课堂,基本手段是持续反思。四是消除功利思想,教育科研的核心价值是转变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五是要克服形式主义,要端正思想,消除重申报,轻过程的形式主义。其次,郑老师讲解了课题申报的方法和步骤。申报课题时要明确要求,认真研究申报通知,要搞清楚申报时间、申报对象、课题的类型、申报资格、课题经费以及课题指南。最后,她向参训教师讲解了课题申报书的填写方法,对填写申请书容易填错的地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说明。
图7& 教育科研培训会&&&&& &&&&&&&&&&&&&&图8& 实验县区工作会议
(三)深入学习了中小学教师实用的教育科研方法
培训的第三阶段,省教科院王春雷老师做了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的讲座。她的讲座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教育科研内涵与特点。她用实例说明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教师为什么要做教育科研和教育科研的特点。二是教育科研的类型与方法。她指出开展教育科研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或目的、研究的范围大小而采用不同的方法。随后,她详细介绍了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与访谈法、行动科研法、教育叙事研究法和教学课例法及其应用策略。三是教育科研过程与步骤。她向广大教师说明了开展一项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及在此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做的工作。四是教育科研技巧与策略。她建议中小学教师应该从选题和论文撰写两方面提升课题研究能力和水平。她指出,选题的技巧与策略是新颖、宜小、准确、简短,论文写时在注意避免一些常见问题,并通过日积月累,逐步提高论文写作水平,从而为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展示课题中期检查过程,体验课题研究基本步骤
&&& 在培训第四个阶段,陇川县教科中心、陇川二中汇报了3个省级课题开展情况,随后,专家对陇二中的课题进行指导,指出做教育科研要科学,有真实数据支持,调查表设计要科学,对调查表要认真研究。莫国芳教授以陇川县教科中心申报的2个课题《边疆民族地区幼儿教育普遍发展调查研究》和《中小学生禁毒防艾教育研究》为例讲授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论文写作要求:一是教育科研的核心概念界定要准确,概念表述要清晰,研究的范围要明确。二是对近期的文献要进行陈述,已经有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要清楚,教育科研就是要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站得更高,研究得更深。三是讲解了撰写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参考文献的格式。四是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研究目标以及选择研究方法的依据。五是陈述了课题报告写作的模式以及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整理阶段等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使参训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通过培训,教师了解了教育科研申报的程序和步骤,理解了教育科研的内涵与特点、教育科研类型与方法、教育科研的过程与步骤等,这些为他们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云南教育科学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2号 &&&&邮政编码:650000
电话: &&&&传真:等级:书童 |
热门搜索:、、、
高清视频课程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内容
快捷导航:
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4)
来源:233网校&&日&&&【233网校:教育考试门户网站】&&
已有2848人加入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四) (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其遵循的方法,在形式逻辑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是 (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2.★研究的成果往往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的是 (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发展性研究 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D.预测研究 3.下列对顺查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 B.查找时可以随时比较、筛选 C.不太关注问题发展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 D.-般可以查全 4.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这种取样方法是 ( ) A.简单随机取样 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B.系统随机取样 C.分层随机取样 D.整群随机取样 5.下列对外部评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确定资料的客观、可靠性 B.确定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 C.确定资料的真伪 D.只涉及资料的内部 6.在观察活动中要求研究者进行隐蔽性研究观察的是 ( ) A.参与性观察 来源:考试大B.非参与性观察 C.直接观察 D.间接观察 7.对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 A.在实验室中进行 B.有详细的观察计划 C.有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 D.可局部控制 8.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态度的关系调查,属于 ( ) A.现状调查 B.相关调查 C.发展调查 D.预测调查 9.反映测验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 )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考试就到考试大10.“比奈一西蒙智力测验量表”发表于 ( ) A.1890年 B.1902年 C.1903年 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D.1905年 11.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 ) A.深化教育认识,揭示教育规律 B.完善和发展原有的教育理论体系并构建新理论 C.对研究成果进行逻辑证明 D.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 12.研究者了解、理解和再现被研究者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的真实程度,是定性分析中内部刘度中的( ) A.描述型效度 B.解释型效度 C.理论型效度 D.评价型效度 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13.★定量分析的前提不包括 ( ] A.数据资料的客观性 B.数据资料的完整性 C.数据资料的有效性 D.数据资料的准确性 14. 是哪种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 ) A.积差相关系数 B.等级相关系数 来源:C.点二列相关系数 D.等差相关系数 15.★在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时,确定的每个指标应是具体的,都应以可操作化的语言表达,这遵循的要求是 ( ) A.一致性 B.可测性 来源:C.独立性 D.可行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基础研究 17.文献 18.★历史研究方法 19.★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 20.总体参数的点估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方法论原则? 22.简述教育现场观察的利与弊。 23.简述提高实验效度的主要措施。 24.★简述定量分析在教育研究中的用途和局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5.试述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的实施步骤及其优点与缺点。 26.★试述教育研究定性分析过程中资料的审核。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四)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其遵循的方法,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 2.★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发展性研究。发展性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用于教育进步和学校运行的有效策略,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改进”。 3.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顺查法的理解。可用排除法,C项“不太关注问题发展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属于“逆查法”的特点,而顺查法查出的结果基本上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貌。 4.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系统随机取样。系统随机抽样也叫等距抽样、机械抽样。 来源:5.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外部评论。A和B属于内部评论的内容,D项错在外部评论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 6.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参与性观察。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参加到所观察对象的群体和活动当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 7.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全结构式教育观察。D项错在全结构式教育观察是可全面控制的观察。 8.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相关调查。相关调查是指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目的是寻找相关因素以便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9.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信度。信度是指可靠性或一致性。在教育测量中,信度是反映测验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0. 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实验研究的历史发展。1905年“比奈一西蒙智力测验量表”的发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遍及欧美各国的“测验运动”。 11. 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此题可用排除法,D选项是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功能之一。 12.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内部效度的分类。内部效度分为选项ABCD四类。C项又称为诠释效度。 采集者退散13.★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量分析的前提。定量分析的前提包括数据资料的客观性、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数据资料的有效性三方面。 14.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考试需熟悉积差、等级和点二列相关系数计算公式。 15.★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循的原则。可测性原则指的是确定的每个指标应是具体的,都应以可操作化的语言表达,并可以进行实际测量或观察获取信息。各类指标界定清晰、便于操作。二、名词解释题 16.基础研究是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 17.文献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以载体形式传递知识。 来源:18.★历史研究方法是借助于对有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19.★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一种研究。 20.总体参数的点估计就是用一个特定值(常常是样本统计量的变换)如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等作为总体的参数估计值。 三、简答题 21.★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方法论原则? 答:(1)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 采集者退散(2)分析和把握教育问题的三个纬度:历史、现实、理论; (3)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 22.简述教育现场观察的利与弊。 来源:答:(1)优点: ①所获资料自然、直观、真实,可靠性高; ②能够获得观察对象的活动或变化规律。 (2)主要缺点有: ①在观察过程中及对观察结果的解释都易受主观因素的干扰; ②需要观察者有较高的协调人际关系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③真正用于观察的时间不是很多。 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23.简述提高实验效度的主要措施。 答:(1)使用设计组加以平衡; (2)用随机、匹配或让实验组兼作自己的控制组以控制被试变量; (3)可以通过设计控制和统计控制等方法控制无关变量。 24.★简述定量分析在教育研究中的用途和局限。 大的美女编辑们答:(1)用途有三个方面: ①数据描述;②数据推断;③数据的综合分析。 (2)局限也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统计分析手段的条件性; ②统计推断的概率特征; ③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导致数量分析的模糊。 来源:四、论述题 25.试述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的实施步骤及其优点与缺点。 答:(1)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的实施步骤一般分为五个方面: ①确定观察内容的结构;②确定观察场地、观察时间和观察对象;③编制记录表;④实施观察和记录;⑤分析资料。 (2)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的优点: ①观察过程严密,结果公正、客观; 考试就到考试大②观察资料系统、科学,并可充分利用数量表达。 (3)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的局限性: ①它要求观察者具有相当的理论知识以及进行全结构式教育观察所需要的相关技术; ②要求实验室的条件较高; 采集者退散③由于脱离场地,观察者对事件的理解和解释可能不够准确。 26.★试述教育研究定性分析过程中资料的审核。 答:资料审核是教育研究定性分析过程的第一步,是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应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1)资料的真实性。对资料真实性的审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从使用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审核,主要看研究者在使用研究方法时有哪些技术性失误可能会导致资料的失真; ②从研究者本身来审核,这主要看收集资料或访谈记录、观察记录中是否带着一定的成见或融人了自己的观点; ③从研究对象方面进行审核,主要分析当时当地的情况可能对研究对象造成的心理影响,以及由此造成资料的失真程度。 (2)资料的准确性。从两个方面进行审核: ①一致率,即不同研究者同时研究同一研究对象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考试就到考试大②吻合率,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研究对象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3)资料的有效性,是指所收集到的资料与研究课题的一致程度,即资料是否“切题”。考试大收集整理专题推荐:
来源:233网校-&&责编:zy&&&
(名师:罗幼芝)
(名师:唐军)
(名师:唐军)
1月11日 13:55
201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于1月11、12日举行。不同专业,不同院校,考试如何复习,期...
1月9日 22:45
本科的印刷设计概论有复习题吗?
1月9日 17:34
麻烦问一下大家,国际企业管理是否好考呢?有考完的同学么?大家一般都是怎么复习呢?
1月5日 19:47
。。。我准备14年4月自考会计本科,本身是会计专业专科生,想向各位取下经,第一次考该先选哪...
12月30日 9:55
我是浙江的考生 想考韩语本科 但浙江没有韩国语自考 要去山东考试 我觉得交通不方便 不知道...
主讲:罗幼芝&&&&
做题人数:2480人
做题人数:2378人
做题人数:1017人
做题人数:1323人
做题人数:813人
做题人数:23人
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
免费状态:进行中免费状态:进行中免费状态:进行中10元状态:已结束5元状态:已结束2元状态:已结束免费状态:已结束免费状态:已结束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欢迎您!
2007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地理试卷质量分析
&当前位置:
2007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地理试卷质量分析
阅读:5550次&&作者:佚名&& 发表时间:日&&nbsp
  一、 学科评价标准  2007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地理学科试题具有较好的导向功能,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严格按照部颁《地理课程标准》和省颁《2007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地理),以及泉州市的教学实际命题,试题遵循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注重能力,难易适中的原则,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统一,试题对深化素质教育、指导初中地理教学具有较好的指导性。  二、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形式:试卷题型为选择题和综合题,综合题型中包括填空题、简答题、读图分析题。  2、试卷容量:本次考试采用书面闭卷答题的考试方式,试卷卷面为6开纸6页编排。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题量为两大题:选择题40题(40分)、综合题5题(60分)。阅读量字数约3000个字,答题数约150个字。  3、试题内容结构:按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地理科学业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其中地球和地图约占20%,世界地理约占25%,中国地理约占45%,乡土地理约占10%。  4、试题水平目标:试题中基础知识方面的知道(了解)与技能方面的初步学会占约80分,理解部分约占10分,知识方面的掌握(应用)与技能方面的学会约10分,基本符合8:1:1的命题要求。  三、试卷特点分析:  (一)总体特点:  1、图文并茂,主题鲜明,凸显地理学科特色。  本卷保留了近年来的风格,图、文、表融为一体,试题图文并茂。全卷图文资料共15图,有区域地图、景观图、图表资料、时钟图、车牌号示意图等类型,多样活泼。选择题有两题是一图多问、综合题更是以读图为切入点进行设问,充分利用地图语言呈现试题内容。  2、设置情境考查地理知识、地理能力。  试卷通过把初中最基本的地理知识融入到社会生活中的有关试题中,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作答,这种情境设置使试题较为生动和活泼,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感知地理的实用性、生活性,体现有用地理和生活地理的新课程理念。这种情境试题很受师生们的欢迎。如选择题第7题:通过宾馆时钟钟点不同、冬夏季节变化和太阳光照不同等自然现象来设问地球运动的结果这一自然现象。又如第43题综合题,以"我国奥运火炬传递计划路线"为背景,考查火炬线路通过的主要地形区、经过的省区和自然景观的变化及其成因的探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不回避重点内容,注重考查地理主干知识。  试题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力求达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全面考查。考查的内容都是初中地理课程中最重要的基本知识点。如综合题41题,南、北美两大区域的比较,突出考查两大洲的重要自然地理特征,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两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世界最大平原和世界最长山系等内容,这些地理知识都是学生终身受用的地理知识。  4、着重考查学生地理的学习能力。  试题淡化记忆,突出能力,同时根据课标要求,记忆知识重点考查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重要的山脉等地形名称。其他则重在分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分析、比较、迁移、综合等,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过程,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和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  读图能力、问题探究能力、提取信息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本份试题在考查学生从地图、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运用图文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要求方面尤为突出。  5、区域比较的学习方法渗透于试卷当中。  通过区域比较来考查区域特征,是本试卷的一大亮点。从世界地理的南、北美洲的比较、埃及和印度两个文明古国的比较,到中国地理部分的东西部比较以及南方和北方的比较,最后的乡土地理泉州农业规划区域的对比,都体现了地理学科基本的学习方法--区域比较法。通过比较的方式突出了区域的地理特征,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  6、突出乡土性和时代性也是本份试卷的一大特色。  综合题44题关于长江沿岸七省市的废水排放调查结果,紧扣我国节能减排这一时代主题,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有机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育,体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第45题以泉州农业规划图为例说明家乡自然条件对农业区域布局的影响。以乡土地理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7、关注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性发展观。  引导学生学而践行,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全面的发展。通过阅读有关资料与图表获得有关信息,让学生对有关资源、社会、生活地理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呈现价值取向。  8、试题同时也注重了初高中的知识点、学习方法与学习技能等方面的衔接。  试卷中有的试题侧重于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凸显了本卷的区分度。如经纬网的判读、选择题中等高线题组的设计、通过北美地形剖面图来分析其地势特点等,这些考查内容都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这必将为高中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试题案例分析:  (1)第1-6题,考查世界地理知识,知道基本的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欧洲西部的基本地理知识,了解"温室效应"。  (2)第7--10题,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以及学会解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3)第12--13题,设置情景考查天气符号和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地图。  (4)第15--16题,了解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密切联系,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5)第20--27题,了解中国的人口、 民族、河流、气候以及中国的重大的建设工程。  (6)第28--30题,知道我国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  (7)第32--33题,了解地震知识,懂得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8)第36--39题,通过一题多问,懂得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9)第41题,读图认识南、北美洲,说出南、北美洲的半球位置,巴拿马运河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从地图中指出重要的地理事物--亚马孙平原和科迪勒拉山系,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经纬度位置。指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并描述北美地势特征。   (10)第42题阅读资料和地图,比较埃及、印度两个国家的海陆位置。重要的地理事物--苏伊士运河。运用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读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分析季风对降水的影响。根据地图信息分析归纳地理事物----埃及的城市和文化古迹分布规律。呈现三幅典型景观图,判断其所属的国家,使试题更显活泼。  (11)第43题,以"奥运火炬传递部分路线"为背景。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同时考查该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以及沿途景观的变化及其变化的主导因素。  (12)第44题,以 "长江行动"为背景,呈现地图与信息, 结合文字材料,综合考查阅读、运用地图能力和概括能力、考查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武汉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概括归纳节能减排等知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本题重点考查学生从图表信息和文字材料信息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13)第45题,以乡土地理为载体考查学生阅读能力、读图能力、概括能力、信息的处理能力,了解家乡农业的发展规划。以农业区划为例说明家乡自然条件对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文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家乡的良好情操。  四、泉州市2007年初中地理毕业、升学考试成绩。  表一:网上阅卷全样统计
选择题得分
综合题得分
55.76%   五、答题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市区全样统计得分33.58分得分率为83.95%.重点考察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本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  得分率较低的有7、8、33、37、39题。第7、8题错误率较高的原因有:①审题不认真,对试题设置的情景没有理解透彻②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没能区分清楚,因而两题答案混淆了。第33、39题有些考生方向的概念辨别不清楚,导致方位的判断失分较多。第37题失分人数较多,原因是考生对山地的五种基本地形等高线的判断还是没有灵活掌握,当然这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综合题  综合题共5题,60分,全市平均得分44.41,得分率为74.02%。综合题侧重于地理能力考查,即读图、综合分析归纳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地理文字表述能力等。  第41题,阅读南北美洲地图和沿北纬40°北美洲地势剖面图回答问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的知识与学习方法,要求学生会阅读地图,从图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且读图分析归纳地理规律,同时把地球和地图的部分知识也穿插在这一题当中来考查。这题平均得分为8.66得分率为72.1%。从主要的失分点来看:(1)东、西半球判断没有掌握好、"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混淆;(2)"科迪勒拉山系"许多学生写为"安第斯山",山系和山脉混为一谈,有的学生"科迪勒拉"有少写其中一字的如"科迪拉",还有写错别字如:"迪"写成"笛"。根据评卷原则,图中已经也有明确标明的地理名词学生写错了,改卷时视为错误答案;(3)经纬度书写不规范,仍然存在很多差错,有的东西经、南北纬分不清,有的把字母写在前头如:S23.5、?、 有的学生落掉"?",这样失分很可惜。(5)这一小题考查的是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正确答案是冬季,同学的答案除了正确答案之外 "春季、秋季、夏季"三个错误答案都有出现。(6)地势的分析归纳错误率更高,有的同学把地势和地形混为一谈概念分不清楚,写成"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没有答出地势特征,答出"西高"的比较多,不少人把"中部低"答为"中部平"和"中部底"。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知识的迁移能力必须强化,地理专用名词强调书写。  第42题,读埃及和印度两国有关地图,回答问题。综合考查读图能力,埃及和印度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通过阅读气候数据图表比较两国的气候,说出其影响因素。本题平均9.61分,得分率73.9%,主要错误:(1)错别字较多,阿拉伯的"阿"写成"啊",有的把地中海和阿拉伯海填写的位置对换,也有的学生把"地中海"写为"红海"说明学生没有养成认真阅读地图的习惯,粗心大意连字都抄错。(2)苏伊士运河写成巴拿马运河;(3)失分多,主要的原因有:①"旱雨"写为"春夏"或者"春秋"两季,语言描述不准确②受地形 影响,错误率高,不少人写为海陆因素。(4)考生回答不够到位,如:尼罗河两岸或者尼罗河东岸、尼罗河西岸、尼罗河周边一些地区、沿海。说明学生读图归纳能力差,回答没到位,得分率低;(5)得分率较高,但是也有的学生没按要求填写字母而失分,填写的是中文图名甚至有的写"甲、乙、丙"。  第43题,读"奥运火炬传递部分路线"示意图,回答问题。考查"奥运火炬传递部分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景观的变化以及中国南方、北方分界线。平均得分9.81,得分率75.5%。得分率较低,具体情况:(1)秦岭-淮河出现错别字,写成泰岭 ;(2)将乌鲁木齐的"齐"写成"其"或"奇"、也有错写成是"呼和浩特";(3)天山有的学生错认为是昆仑山,河西走廊失分较多;(4)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景观的判断错误率较高,第(5)小题造成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不少同学答错C地形因素,得分率较低。反映学生对课标要求要熟记的行政区划、中国主要地形区掌握不牢固。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较差,今后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44题,以 "长江行动"为背景来呈现地图与信息, 结合文字材料,综合考查阅读、运用地图能力和概括能力,考查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武汉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概括归纳节能减排等知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平均得分8.96,得分率74.75%。失分情况如下:(1) "三峡工程"有的写成"山峡工程","东海"写成"渤海"或者"上海";(2)轻重工业划分不清楚,湖南的简称"湘"写成是"湖"或"沙";(3)"海陆交通方便"滥用,武汉不是沿海城市,矿产资源丰富有的写成钢铁资源丰富; (4)简单的读图题居然有的学生把重庆的"庆"写错为"厂" 或"广"、把里头的"大"字写成"犬";第(5)小题,学生审题不清楚,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结果答案五花八门,出现了"GDP废水"、"水污染"、"长江人不讲卫生,乱扔垃圾"、"见一个抓一个,罚款、坐牢"等等答案。说明考生读图归纳能力较为薄弱,地理专业名词掌握不牢固,没有理解题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有用的信息能力较差,语言归纳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第45题,以乡土地理为载体考查学生阅读能力、读图能力、概括能力、信息的处理能力,了解家乡农业的发展规划。本题平均得分7.36,得分率73.6%。失分的原因看:考生信息的筛选,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读图概括能力存在不足,学生理不清地理概念和地理专业术语,不能用地理思维、地理语言来表达,解决地理问题。如"水土保持",学生会答成"水土保护"、"保持水土流失";材料中并未提及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有不少学生答题时不看材料,凭空想象;再如第(1)小题,有学生答"西"或"东南"方位判断出错。第(2)小题,平原地形有的答成是丘陵和山地等。第(3)小题地形因素学生的错答成是海陆因素,也有的地形的"形"写错别字"型"。这些问题反映学生读图能力有待于提高,今后教学当中有必要强化训练。  综合以上的分析,从答卷的情况看,学生在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基本的地理学习分析综合能力、地理的学习方法、地理语言表达以及终生学习有用的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培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六、问题分析及对今后教学和考试工作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   今年泉州试卷的基本风格和去年保持一致,试题题量和去年相当,难度设置更接近省考纲8:1:1的要求。全市的整体平均成绩比去年有所提高,说明全市地理教学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目前泉州各个县区都进入了课改,考卷注入了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基本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考试意义来说到达了预定的目标.既达到了普及教育的标准又具有选拔功能,当然仍存在一些教学问题需要今后解决、完善。  1、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学校、家长不理解地理学科的专业特性,存在误区:依然把地理当成是小六科,教地理、学地理最容易了,当地理老师最舒服等等。存在着到总复习时突击背背即可的心态,未能在平时教学打好"双基",培养地理学习能力,掌握地理方法,导致理解应用能力存在不足。  2、教学当中对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落实不够到位。学生的地理能力培养有待于提高,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在教学中只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技能的培训,致使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过差。平时忽视地理表述能力的培养。  3、基本的地理名词没有掌握好。新课程下的考试强化能力考试,弱化记忆的知识,但是并不是否定记忆,基本的地理事物名词还要强调记忆。  4、偏远的学校地理专任教师欠缺,师资力量不足。  今年从师资队伍看,有的县区地理专任教师欠缺,导致地理教师的工作强度太大,不可避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对地理教学和学习方面的建议  考试评卷过程中暴露出学生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地理学习方法没有灵活掌握,知识迁移能力低,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进一步巩固双基,同时更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当成教学重点。  1、重视各类地理图表的教学,突出地理图象的学科特色。  图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等图像信息,地图被称为地理学习的"第二双眼睛"。学会阅读、使用和绘制地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通过地图判断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理解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其规律,这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特色。  2、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注重基础,培养技能,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不要双基,没有扎实的地理知识及地理技能。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应教给学生方法,联系实际,培养技能,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运用地理知识解决身边问题,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能力目标是通过教学中的学法来完成的,指导学生整理出基础知识,总结出知识规律,构建知识网络。学会运用知识,逐步形成综合能力。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也更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  强调地理知识间内在联系,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作用,强调区域间的各地理因素的联系以及互相影响。  3、注重学习方法指导,重视思路点拨,反对题海战术。   初中学生形象思维、简单记忆方面能力较好,而逻辑推理、理解分析方面的能力还不成熟,对于已学知识的迁移应用,以及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提取有用信息去回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弱,许多学生往往理不清答题思路,地理表达的组织能力也较差。因此,在进行适量的练习训练基础上,应加强答题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规范学生用科学性的学科语言进行答题,以提高学生的地理表达能力。  教师要精选资料,要设计贯彻训练学生"信息获取能力"思想的习题,并在练习中注意设置有训练意义的情境。让学生在解题中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研究题目类型,揣摸解题方法,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不断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注意加强地理专用名词书写训练。  从评卷过程看,地理名词错别字不少,平时老师在教学当中应当要注意加强书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规范学生平时的书写  5、加强地理解题技巧的训练  为了避免学生在考试不必要的失分,提高成绩,在平时教学和复习教学中,建议根据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要通过解题技巧的讲解和进一步的训练,以切实提高学生在审题时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思考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述和书写时的条理性、逻辑性和规范性。  (三)考试改革的建议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解决地理现象及相关问题时培养兴趣和情感,包括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探究意识与研究方法,以及独立自主的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体验和人文感悟,以提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这些是地理中考命题改革努力体现的新方向。  1、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倒"或"挫伤"他们,而是让他们通过考试发现不足并及时弥补,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考试的过程,就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  2、关注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  加强命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地理学习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传统考试中那种抽象的、孤立的试题,缺乏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3、注重学生对解决地理问题能力和过程的评价。以能力立意,综合考查学生各项能力。  重视考查地图、图表资料的解读和运用能力。关注地理素养、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的培养。  4、人地关系理论在试题当中依然重要。  人地关系理论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理论和核心内容。加上当前提倡建设和谐社会,那更要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的发展。因此考试也该更多的体现这一方面的内容。  5、力求突出导向作用。  中考地理命题具有"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的导向功能。考试要真正起到正确导向作用,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从试题创设的情境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问题,既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探究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我们今后命题要合理设计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鼓励创新,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渗透"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附: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地理科双项细目表
主要考查内容
对应课标要求
我国人口世界第一
说出我国人口的特点
澳大利亚的经济
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事例
说出重要的国际组织
欧洲西部饮食习惯与发达的畜牧业关系
区域环境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欧洲西部最典型的气候类型
说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
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用事实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的周期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识别天气符号举生活实例,说明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选择泉州旅游图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
江西的简称
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台湾与福建的文缘关系
说明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的领土
福建的主要地形
运用图表资料归纳区域的地形特征
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比较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
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懂得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
说出我国人口国策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我国地势对河流、交通、水能的影响
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关系,地形和河流的互相关系
我国大多数外流河注入太平洋
我国大多数外流河注入的海洋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说出黄河的概况
南水北调工程
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我国的气候特点
说出我国主要的自然特征
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说出我国气候环境
青藏高原高寒的自然特征
区域的自然特征
我国南方主要粮食作物
我国地理单元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
水对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
我国地理单元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
非可再生资源的判断
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类型
经纬度的判读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经纬网地图上两地相对方向判断
运用地图上辨别方向
云南的简称
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西双版纳以旅游业为主
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数字比例尺的换算
地图比例尺的换算
等高线地形图中判读地形部位的名称(山脊)
识别等高地形图上的山脊
等高线地形图中判读高度
等高地形图上估算海拔高度
河流流向判断
运用地图上辨别方向
地形图判读
地形图上识别地形
主要考查内容
对应课标要求
阅资料和地图,利用经纬网判断南北美洲的东、西半球位置。南北美洲的海陆位置、河流和地形地势。。读图说出巴拿马运河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用经纬网找出地球表面的某一点。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应用地图说出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说出某一国家地理环境特点。用事实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运用地形剖面图说出某一地区的地势变化。
(1)(2)(5)(6)9分
应用地图说出两国的海陆位置。苏伊士运河。北回归线穿过两国。比较两国的气候特点。埃及城市文物沿河分布。两国的景观图。
应用地图说出某一区域的海陆位置和地理事物。运用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读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举例说出某一国家的旅游业的优势。城市分布特点。
(1)(2)(6)9分
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的行政中心,黑龙江的全称。主要地形区天山、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秦岭淮河一线大体与我国1月份0℃一致。西北与东北景观差异描述极其造成的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比较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1)(2)(3)(4) 12分
长江注入东海,三峡工程。江苏的全称和湖南省的简称湘。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读图分析上海是人均万元GDP污水排放量最少的,重庆是最高的。根据提取地理信息。
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举例说出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根据资料说出某一区域的环境问题。
(1)(2)(5)6分
泉州的农业区域规划布局。泉州的县级行政区,气候类型。举例说明家乡的主要自然灾害农业的影响。
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举例说明家乡的主要自然灾害。
(1)(2)(4)7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教育科学研究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