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地区天气预报投资80万养蚕,国家有没有相关的政策

欢迎进入中国重庆忠县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
忠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忠府发〔2006〕63号
忠 县 人 民 政 府
关于印发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已经日县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 二○○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2006年-2010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
五年来,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两个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整体效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提出的工作目标,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保持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第一节&&十五&成就
&十五&期间,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始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42.5万吨,出栏生猪55万头,山羊12万只,家兔40万只,家禽500万只,分别比&九五&期末增加5.7%、66%、470%、20%。农业总产值实现25亿元,比2000年增加11.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1.6%;农业增加值可实现12.8亿元,比2000年增加4.3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602元,平均每年增长8%;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3.56万人。五年来,全县已建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瘦肉型猪基地县、国家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和重庆市优质柑橘、大豆、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县;也分别被国家农业部和重庆市列为长江流域甜橙产业开发带和市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同时,被列入了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全国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合格县;农业综合开发被重庆市列为重点县,全县GDP名列三峡库区区县前茅。
1.粮食生产安全基本保障。全县农业科技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坚持以改良品种和提高效益为核心,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尽管&十五&期间我县遭受过严重的冰雹、大风、暴雨等灾害,粮食生产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保证了粮食生产的安全。
2.农业产业化项目扎实推进。一是施格兰&三峡柑桔产业化项目。完成中美协议的施格兰基地建园任务,已建成基地果园近71000亩,定植柑桔近200万株,首批10250亩柑桔园正式挂果投产,橙汁加工厂第一条生产线建成并投入运行。二是优质粮油产业化项目。推广优质水稻40余万亩,优质品种率达到95%以上,推广油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名列重庆市区县之首,总产量2.25万吨,创产值7600万元。三是畜牧产业化项目。开展了以PIC为主导品系的优质瘦肉猪规模场户示范生产,全县第一批饲养PIC种猪的8个猪场初产基本结束。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播种生物围栏种苗12万株,栽植扁穗牛鞭草基地300亩;建成南江黄羊和金堂黑山羊种羊场,扶持草食牲畜大户89户。2005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1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8%。四是中药材产业。红豆杉项目已在天池、巴营林场建苗木基地200多亩,推广种植基地8000多亩,提取紫杉醇2公斤。石蒜药业完成了石蒜试验示范基地237.5亩的种植试验和繁殖工作,已成功提取氢溴酸加他兰敏20余公斤,创汇40余万美元。五是蚕桑产业化项目。由于体制和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05年发种1.8万张,产茧28.6万公斤,产值403万元,发展养蚕重专户200余户。现蚕桑体制改革已基本结束,渐显活力。
3.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开展了以改水、修路、造林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十五&期间,全县共投入劳动积累工2756万个,完成土石方1857万立方米;动工各类水利工程13529处,完工13470处;共完成水利投资专项资金15019万元,退耕还林和造林完成43.27万亩,农村电网改造、移民迁建、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全县农业生产条件,夯实了农业基础。
4.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得以贯彻落实。一是全部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二是积极落实对农民进行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购机补贴、农民工培训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截止2005年,累计发各种补贴6300万元;三是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全县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2.4万人,培训就业率达到88.7%,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务工收入。四是进一步加大&清欠&工作力度,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环境,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五是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十五&期间共完成投资17289.5万元,其中财政资金6565.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5283万元,信贷扶贫资金5441万元。
第二节&存在的薄弱环节
十五期间,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农民增收的速度缓慢。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生猪和粮食价格出现下滑,导致农民增收的速度缓慢。二是农产品加工滞后。我县目前销售的农副产品基本上处于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加工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弱,附加值不高,竞争优势不强。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步子迈得不快,龙头企业建设滞后。真正带动农民就业和致富增收的项目和龙头企业不多,特别是畜牧、蚕桑、柑橘等产业发展投入不足,效益难以显现。四是农产品流通体制建设滞后。在农业结构调整进程中注重了农产品生产,而忽略了农产品流通,加之配套政策建设滞后,导致全县农产品流通不畅,影响农民增收。五是二三产业发展不好。我县工业弱小,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对农业农村经济带动乏力,难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第三节&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两个趋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方向;用工业化的思路抓农业,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345&工程(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三个市场主体,狠抓市场建设、服务体系、项目投入、利益联结机制等四个薄弱环节、重点培育柑橘、畜禽、中药材、蚕桑、优质粮油等五大特色骨干产业)。培育壮大中介组织,促进土地流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产品流通,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节&基本原则
1. 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主要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促进作用,拓展发展空间和开发领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2. 坚持形成特色规模经济的原则。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3. 坚持尊重农民和企业意愿的原则。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充分尊重农民及企业的意愿和经营决策权,积极调动和发挥农民、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
4. 坚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贯穿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使之与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等有机结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五节&奋斗目标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到2010年,建成15万亩柑桔基地,实现出栏100万头生猪、50万只肉羊、200万只肉兔、1000万只家禽,建成5万亩红豆杉、3万亩石蒜生态中药材基地,6万亩青蒿生产基地,10万亩桑园、产茧5万担的蚕桑基地和40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农业总产值实现35亿元、增加值19.8亿元。重点扶持重庆三峡建设集团、美国博富文柑桔有限公司、天地药业、威旺食品有限公司、忠州腐乳、清溪丝厂、重庆天运生物燃料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十一五&末,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0亿元、增加值7亿元,农副产品商品率、加工率分别达到78.5%、3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0元,农业产业化水平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率达到70%,即增加农村劳动力输出8.5万人,农村劳动力输出总量达到32万人,农村劳务收入按每年17%速度增长,实现农村劳务收入达到20亿元;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推进村28个。
第三章&主要任务
第六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我县实施&千百工程&的1个示范村、20个推进村和7个县级推进村,结合我县实际,围绕&产业、设施、环境、农民、管理、机制&等内容进行重点建设。在建设实施中要遵循把握&三个坚持&、处理&三个关系&、做到&三个符合&的原则,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把建设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民自治为基础的农村新型社区作为优化农村社会组织结构、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途径。加强村级规划的约束力度,整合政策资源,在有条件的地方,集中提供水、电、路、医疗、电信、广播电视、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设施,引导农民集中建房,促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全县331个村的村级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将我县28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推进村逐步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七节&发展优势产业
1. 发展优质农作物。主攻单产和品质,提高复种指数,确保供给稳定。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工业用地、民用建筑用地和社会事业用地增加不可逆转, &十一五&期间耕地资源会继续下降。稳定粮食生产要提高耕地利用率,重点发展双季水稻和旱地粮食作物的间套种植,增加复种指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在耕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年均还能略有增加。到2010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粮食总产40万吨。建立15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其中: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3万亩,中档优质稻生产基地12万亩。总产优质稻谷7.5万吨,实现水稻生产产值12750万元。加工优质稻谷7.5万吨,销售优质大米4.5万吨,实现销售产值(主、副产品)18000万元。建成15万亩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总产优质油菜籽1.9万吨,实现油菜生产产值4750万元。加工优质油菜籽1.9万吨,销售优质油菜0.75万吨,实现销售产值(主、副产品)5000万元。建成12万亩优质大豆生产基地,总产优质大豆2万吨,发展特色杂豆6万亩,实现大豆生产产值6732万元。依托万州鱼泉榨菜有限公司,重点建设是原料生产基地、生产技术服务体系、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等方面。发展榨菜原料生产面积5万亩,产量达到15万吨。
2. 狠抓畜牧业。实施绿色饲料和节粮型养殖,在浅丘平坝区重点养殖生猪,带动畜禽业发展。利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契机,建立牛羊养殖基地。到2010年,全县畜禽产品总量达16万吨,畜牧业产值达17.89亿元。出栏生猪100万头、肉牛5万头、肉羊50万只、肉兔200万只、禽类1000万只(含蛋禽350万只),禽蛋总产量达到3.8万吨。
3. 恢复蚕桑业。建设官坝、汝溪、三汇3个年产茧万担以上;石黄、野鹤、花桥、永丰4个年产茧5000担以上;白石、磨子、东溪3个年产茧3000担以上的基地乡镇,形成蚕桑产业带,建成重庆市蚕桑大县。实现5万担优质茧建设目标,到2010年我县桑树总量达到1亿株,规范化桑林面积实现15万亩,发种10万张,产茧5万担,年制合格蚕种15万张;,蚕农茧款收入4000万元;生产生丝900吨(含双宫丝200吨),织绸400万米,新增10组自动缫丝生产线。新建200台剑杆织绸生产线、200台平缝服装生产线、100万米绸缎炼染生产线。全行业产值实现5亿元,上缴税金5000万元。从建立健全科学机制入手,加大对蚕桑的投入,切实加强对现有桑树的改良、培护管理,大力推广科学养蚕技术,把忠县桑、蚕、种、茧、丝、绸真正建成外向型经济的骨干产业。
4. 抓好特色农业。依托忠县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巩固和提升我县柑桔等果品品质,稳步扩大面积,优化结构,提高单产,增进品质。以建设1万亩柑桔基地产业化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为重点,推行高起点、高品位、高效益、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年加工30万吨柑桔的果汁加工厂和红豆杉和石大蒜原料基地。到2010年,发展柑桔面积到15万亩、总产量达到50万吨,柑桔加工能力达到36万吨,年产鲜冷橙汁24万吨,产值达到23.6亿元。以天池林场为中心,尽快建成5000亩红豆杉种植示范林,并在善广、新生、任家、白石4个乡镇建设红豆杉种植基地5万亩,红豆杉提取紫杉醇的产值突破2亿元,全年中药材产业产值达到12亿元;利用沿江柑桔园果树下种植石大蒜,到2010年建设种植基地3万亩,年产石大蒜鲜品13000吨以上,产值4600万元;形成年加工石大蒜干品5000吨、年产&氢溴酸加兰他敏&1000公斤的能力,工业产值突破2亿元。抓住时机发展青蒿种植,建成青蒿种植基地6万亩。
5.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发展加工企业,努力开发新产品,积极打造名牌产品,开创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新格局。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形成以畜禽制品、粮油制品、果蔬制品等为主、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把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与招商引资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合理布局,力争发展畜禽加工龙头企业1个,优质粮油加工龙头企业2个,逐渐形成水果加工、茧丝绸加工、畜禽加工、粮油加工产业聚集带,更好地发挥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优势。坚持&引外龙、扶强龙、兴小龙、育大龙&的思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县达到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县级龙头企业10 家。
第八节&改善基础设施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山、水、田、林、路、电、气&综合治理,加大农村道路建设改造力度,2010年全县县乡公路全部硬化、油化,100%的行政村通公路,60%的村民小组通简易公路,村主干道力争达到四级泥结碎石路标准。进一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实施户用沼气池建设及&一建带三改&,推广先进成熟的农村能源新技术,促进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建沼气池3万户,沼气综合利用示范户达10%以上;建大中型集约化养殖粪便净化处理5处,建沼气供应站3个,农村清洁村3个。畜禽规模养殖场60%实施&能源&&环境&工程,畜禽养殖废弃物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应用&牧&沼&果&生态模式的果园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30%,建立山地果园持续农业发展模式,达到果园自身系统的良性循坏。搞好白石水库一期工程建设,实现2007年向县城供水的目标;启动金鸡水库前期工作;狠抓已成水利工程的续建配套,新建60处小型蓄、引、提水工程,水利化程度达到30%以上;加大农村机电提灌站的更新改造和新建力度,全县机电提灌控灌面积达60%以上。抓好县城堤防工程及黄金河等8条主要支流堤防护岸工程的建设,加大全县4座小(一)型及57座小(二)型病险水库工程整治力度;解决2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60%,技改场镇饮水工程25座;保护水土流失面积97.3平方公里;强化水资源保护工作;实现水行政执法规范化。农村电网改造率达100%,广播电视到村入户率达到80%以上;100%的行政村、80%以上的社(组)通电话。建设农业机械化综合试点示范乡镇2个,率先在耕作、收获和农村机电提灌、农副产品初加工、农村运输、病虫防治等方面基本实现机械化,到&十一五&期末全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由当前的7.02%提高到16%。
第九节&建立生态林业
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并兼顾林业产业发展的原则,通过管理好现有林,扩大新造林,抓好退耕还林,优化林业结构,增加森林资源,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增加林业职工和林农收入。到2010年,全县森林面积达到1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活立木蓄积达到600万m3,林业产值达到3亿元。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好天然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古树名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长防林二期工程,在长江沿岸及次级河流两岸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立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抓好施格兰柑桔等经济林、红豆杉原料林基地和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加快林业结构调整步伐,做大做强红豆杉产业,创建&名、优、特、新&林业支柱产业;抓好天池森林公园和城市森林建设,开发竹产业,建成20万亩绿竹生产基地,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稳定高效灵敏的林业队伍,积极推行科技兴林和依法治林,加快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第十节&推进农村扶贫
解决3.35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净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37万人,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2005年的4.1%下降到2.4%;稳定解决3.7万人的温饱问题;完成87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任务,80%以上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达标;完成人迁居脱贫工程任务;推动贫困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努力消除村小危房,改善办学条件,建立村级卫生站(室),解决贫困村就学就医难的问题;强化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贫困村主要干部参训率达到100%;基本解决目前剩余绝对贫困人口温饱,大力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稳定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十一节&产业壮农
1.抓好产业基地建设。选择市场容量大、单位产出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传统资源型产业为主体,地域经济资源型产业为特色,珍稀特种资源型产业为补充的主导产业群。按照优势产业突出、生产条件改善、高产高效示范、生态环境优美的要求,抓好产业基地建设,一个产业抓一到两个重点基地,一个乡镇抓一到两个主要基地,突出抓好重点乡、专业村、生产大户,促进带动全县产业化发展。着重抓好柑桔基地乡镇和红豆杉、石大蒜基地建设。
2.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培植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重点壮大三峡建设集团、植物油厂、天寿食品公司、清溪丝绸有限公司等已有龙头;新开发果蔬、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引导柑桔、大米加工整合资源,向集团方向发展。龙头企业要研究市场,开拓市场,狠抓标准化生产,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积极探索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流通方式,提高企业的营销效率;要逐步规范龙头企业与农产品的产销合同,完善双方的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利义务,提高订单的履约率;要坚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科技含量来培育品牌,打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
3.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通过转租、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合作等方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森林资源的合理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
4.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学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购销大户、农民经纪人的中介作用,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自我服务,使之成为农产品市场营销的主体。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思路,鼓励和引导企业、农民、供销社及其它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农产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在行业自律、协调行业标准的作用。
5.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强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协调和政策引导,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大力实施国家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各方面工作,变被动应付转移为主动服务转移,逐步建立起&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农民自由流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6.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利用现有的农业品牌、特色资源、存量企业,通过联谊、参展、外出等多方位、多渠道招商方式,有的放矢组织项目推介与招商,捆绑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管理、新工艺。坚持科学招商,完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积极参加市组织的重大招商活动,力争每年招回加工项目过三千万,养殖项目过两千万,种植项目过千万项目3-5个。
第十二节&项目强农
1.实施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我县农业,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要积极向市级农口部门争取产业项目,做到四个&一批&:即储备一批项目、争取一批项目、实施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十一五&期间,推出实施一批农业重点项目,全面提升农业产业档次。二是实施&一师一项目&活动,即每一位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农业技术人员每年至少要主持或参与一个农业试验、示范项目,带动农民应用新品种,普及新技术。
2.切实增加财政投入。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地原则,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竞争。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农业综合开发、整村扶贫等重点农业项目的投入资金进行整合,严惩挪用项目资金,破坏项目设施的行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重点农业项目落实。
3.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带动作用,放低抵贷条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大户及农户生产生活的信贷投入。
4.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供给的制度,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逐步由城镇转向农村。
5.鼓励和引导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营企业与新农村建设实施村实行联姻结队帮扶,有针对性地实施产业项目,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十三节&科技兴农
1.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按照市里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实行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分离,逐步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功能完善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增加农业科技推广投入,建立农业病虫害可视化预报机制,制定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政策与法规,加强对农业科技推广的领导,形成强有力的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的保障体系。
2.大力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加大对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水稻、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种子三年更换一次,农畜品种五年内全部更新。水稻重点推广超级杂交稻和常规优质稻系列,淘汰米质较差的常规品种;油菜全面向&渝黄二号&、杂交、&双低&方向转型;生猪从二元杂交全面向三元杂交推进,着重提高品质和生产水平。
3.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水稻继续推广&抛秧&、&直播&及配套技术;蔬菜推广节水灌溉、设施栽培和反季栽培技术;洋芋推广免耕栽培技术;水果推广保花保果、蔬花蔬果、果实套袋、树型矫控修剪技术;普及推广农作物平衡施肥、专用肥应用、病虫害生物防控、综合防治技术;禽畜推广人工授精、仔猪早期断乳、畜禽疫病综合防治等技术。
4.加强技术培训、交流与合作。一是要强化农村干部的再学习,组织高、中级农业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外出参观学习,逐步提高农村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二是以县党校、县农广校、为阵地,抓好对各级农业管理干部的业务培训,加强农业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农民技术骨干力量,到2010年实现80%的村干部达到中专学历,专业大户100%进农广校接受教育,4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100%具有初级农业技术职称。三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动植物品种、农艺设施、管理水平、加工技术上引进吸收科技精华。四是每年组织农业技术骨干和种养大户外出参观学习一次,邀请农业知名专家来我县授课,从理论和实践上提高我县农业技术与管理水平。
第十四节&流通活农
在农村实施乡镇建超市、村社建商店的&双建&工程,建设标准化&农家店&。加强农村商业网点建设和布局。建立村级服务中心,积极发展农民营销组织、专业购销队伍、农村经济人队伍。重点推行&公司(加工)+品牌+基地&的贸工农经营模式,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农民营销组织和农村贩运大户。建立部门联系协调制度,理顺流通产业管理体制,交流发展信息,增强行业协作。推进市场公平有序竞争,健全中介认证制度。依法加强对农产品商贸流通的管理,促进农产品商贸流通健康有序发展。
第十五节&信息引农
1.加强&忠县农业信息网&的管理,不断丰富网页内容,提高网站点击率,增强信息处理能力,及时收集发布各类农业信息,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平台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2.继续抓好《农村科技》、《当代农村》、《农民文摘》等农业部、市农办创办的科普期刊发行。农业、畜牧部门要办好单位免费信息小刊物,县电视台可以开辟&农业园地&栏目,以提高农业信息在农村的覆盖面。
第十六节&政策富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历史任务,各级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按照县委关于农业产业化&五个一&的工作机制,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负责人保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三农&工作领导体系。全面贯彻中央、市、县制订的一系列支农政策,真正落实&四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机补贴),确保农民政策性增收,把政策优惠转化为农民看得见、算得清、享受到的实惠。加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和加强动物防疫管理,强化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依法加强对村集体财务管理与运行监督,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附件:1. 忠县&十一五&农业产业化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 2. 忠县&十一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指标规划
&&&&&&&&& 3. 忠县&十一五&农机化项目发展规划
&&&&&&&&& 4. 忠县&十一五&蚕桑产业发展规划
&&&&&&&&& 5. 忠县&十一五&水利项目发展规划
&&&&&&&&& 6. 忠县&十一五&扶贫开发项目发展规划
忠县&十一五&农业产业化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县委办、县府办、政协经科办、县计委、农办、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扶贫办、财政局、经委、商委、工商局、国土局、移民局、民政局、农行、信用联社。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重庆三峡建设集团、博富文柑桔有限公司
县委办、县府办、县计委、农办、扶贫办、财政局、商委、粮食局、物价局、建委、工商局、国土局、移民局、交委、农行、信用联社。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重庆国豪食品有限公司、重庆三峡路桥公司、忠县青山生态开发公司
出栏肉猪55万头、山羊20万只、肉兔80万只、家禽500万只
出栏肉猪60万头、山羊25万只、肉兔100万只、家禽550万只
出栏肉猪65万头、山羊32万只、肉兔130万只、家禽650万只
出栏肉猪81万头、山羊40万只、肉兔160万只、家禽800万只
出栏肉猪100万头、山羊50万只、肉兔200万只、家禽1000万只
县林业局县农办
县委办、县府办、县计委、农办、农业局、林业局、扶贫办、财政局、商委、工商局、国土局、移民局、药监局、农行、信用联社。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重庆天地药业
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红豆杉基地8000亩、石大蒜基地1000亩
建设红豆杉基地10000亩、石大蒜基地3000亩
建设红豆杉基地10000亩、石大蒜基地6000亩
建设红豆杉基地9400亩、石大蒜基地5000亩
建设红豆杉基地5000亩、石大蒜基地5000亩
县委办、县府办、人大农工委、县计委、农办、农业局、林业局、扶贫办、财政局、经委、商委、建委、工商局、国土局、公安局、农行、信用联社。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重庆清溪丝绸有限公司、重庆祥飞丝绸有限公司
发种20000张、产茧10000担
发种40000张、产茧20000担
发种60000张、产茧30000担
发种80000张、产茧40000担
发种100000张、产茧50000担
县委办、县府办、县计委、农办、粮食局、科技局、财政局、工商局、技监局、农行、农发行。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忠县巴王米业
优质水稻8万亩、优质油菜8万亩
优质水稻9万亩、优质油菜9万亩
优质水稻10万亩、优质油菜10万亩
优质水稻12.5万亩、优质油菜12.5万亩
优质水稻15万亩、优质油菜15万亩
忠县&十一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指标规划
单位:万人&亿元&%
农村劳动力
富余劳动力
其中移民劳动力
新生劳动力数
农村劳动力
忠县&十一五&农机化发展项目规划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及规模
项目总投资(万元)
一、实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建设工程
推广耕作机3000台、收获机械1000台、高性能售货机10台、插秧机10台,基本实现30万亩水稻主要环节机械化
二、实施农村机电提灌站建设工程
新建和改造更新机电提灌站326台/2320千瓦
三、实施农机化示范乡镇工程
实现1-2个乡镇农机化建设工程
四、建设中型集约化养殖粪便净化处理厂工程
建成中型集约化养殖粪便净化处理厂3个,建沼气供应站2个
五、实施农机人才教育培训工程
培训农机化管理人才200人(次),农机经营人才1500人(次),农机专业人才1300人(次)和农机实用人才4000人(次)
六、农机市场体系和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工程
扶持和发展2500个农机服务专业户、28个乡镇级农机作业组织,50个乡镇级农机维修网点,初步建立起农机市场体系和农机服务体系
忠县&十一五&蚕桑产业发展规划
忠县&十一五&水利项目发展规划
忠县&十一五&扶贫开发项目发展规划
合&&&&&&& 计
基本农田建设
低产田土改造
新建村卫生室
间/万平方米
架广播电视线路
主题词:农业农村工作&经济发展&规划&通知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法院,
县检察院,县人武部。
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10月25日印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地区大学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