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交水利集资,一滴水多少毫升也用不了,怎么办

年年不是涝就是旱,为什么不兴建水利工程,在中国入海口修建大坝,建水库,把淡水留在国内,_百度知道
年年不是涝就是旱,为什么不兴建水利工程,在中国入海口修建大坝,建水库,把淡水留在国内,
把淡水都流在国内,江西也要建鄱阳湖大坝,统筹规划。开挖各县水利工程,不如自己烧烧,连接全国各地。在黄河入海口,也建设一大坝。为什么不在上海建设一大坝。在珠江口也建设一个大坝。反正中国钱也是拿来烧的,给美国人用来烧三峡建了。抬高长江水位。让黄河之水不流到在海里面去
首先,易造成内涝,易造成损失,坝不能建在入海,形成地上河,因为下游多为平原,两岸无山而建。第三你的观点是不对的。第二,下游如建大坝,而且下游多为发达地区,你说黄河口建大坝,这样会造成泥沙堆积,不利大坝的稳定性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2条回答
许多城镇被水淹呢。上海建坝第一个淹的就是上海不行啊,可以前年年发洪水呢,拼了命的想把洪峰排到海里去都来不及。今年是旱了
逆天而行 必死无疑
还是不要改变自然
而是顺着自然 为我所用才是正道
顺其自然,兴利水利工程的目的就是依据客观规律,让天为我所用。要不话的话,怎么会有大禹治水呢?你以为长江是冲出来的呀,是挖出来的。
大禹治水用的是疏字 顺其自然所以成功了
他之前用的是堵 所以失败了那你说三峡是顺其自然的?改变了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所有平衡
找找黄万里的上书看看,他遇见的危害全都严重了
当年的三门峡就是个例证
大河里可不全是水
卵石等等 这些东西正常下都是排入大海的
入海口冲击平原都是淤泥形成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所在的位置:
节约保护好每一滴水――陈川厅长网论节约保护水资源
http://www./作者:
陈川厅长做客浙江在线"问政零距离" 对话网友实录
陈川到达网站准备直播
陈川对话网友现场
陈川给网友题词
320910“”
49551900GDP11371453
245210979590
95560-70%600502230
6.6 20083.8820092.721.521166731.0517141.1431.05
3620.5540.3
6.622.11700982.9306
4000385380030001000140070%9060
140020200304.12113/530170
2023.43920047200552006
410046001&
03130020052007
82.1,284/,1136
来源:温州水利网
【编辑:温州水利网】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综合新闻
岂能让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发布日期:日&&&&&
&&&&&发布单位:[网络宣传信息中心]
&&&&&来源:青海日报
&&&&&阅读次数:753
  最近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这个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治水会议提出,要像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安全,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和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难点。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广告语:“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节约每一滴水,真正做到用水“斤斤计较”?
25945473 位访问者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傅琼华 一滴水折射出代表的责任感
  今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傅琼华在天安门广场拍照留念。资料图片
  傅琼华,49岁,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1983年7月,傅琼华从江西工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本科毕业后,分配到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至今近30年。她曾荣获“江西省优秀青年学者”等称号,并有多个项目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江西省农科教人员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作为一名“老水利人”,傅琼华在这些年的全国“两会”上,总忘不了尽心尽力地为我国水利建设鼓与呼。今年“两会”上,她又提出建议,应尽快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加大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力度。
  投身水利心系民生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不仅直接关系到水质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与社会的稳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今年1月15日,广西龙江镉污染严重威胁柳州市饮用水安全。2月初,江苏镇江水源又遭苯酚污染。这两起严重水体污染事件,如同去年杭州新安江苯酚污染、云南南盘江铬渣污染等事件一样,都引起了公众对于饮用水安全的关注。
  傅琼华向记者介绍道,我国目前只有1989年颁布实施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部分城市水源地的保护办法,已经远不能满足我国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要求。为此,她建议应尽快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傅琼华认为,首先要明确饮用水水源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法律责任等,把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与管理落实到有关部门。其次,对各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严格实施分级管理,全面强化污染源源头控制。
  “同时,我认为,还要加强对饮用水源污染事故的紧急处置,建立紧急处置保障制度,制定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此外,应明确对备用饮用水源地的设立,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两个以上相对独立控制取水的水源地。最后,也应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的生态补偿制度,扩大和加强生态补偿的范围和力度,优化生态补偿资金的分配和管理。”傅琼华说。
  走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长期以来,“重建设,轻管理”是我国水利事业较为普遍的一个现象。原因主要是小型农田水利投资总量小,投资结构不合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不到位。
  傅琼华介绍说,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主要是乡(镇)水管站,具体承担乡镇防汛抗旱、农村水利建设、水利工程管护、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等工作。然而,近些年一些地方在乡镇机构改革中,片面强调减人减事减支,农业技术推广等机构被简单地撤并,专业人员被大量分流或从事其他工作,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度被削弱。
  这种被分散、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了小型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大,效益严重衰减。由于水管站人员不到位,经费无保障,职责无法履行,基层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加大。如2010年汛期,江西省956座出险水库中有948座水库是小型水库。
  2011年初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的全面部署。受此政策利好,曾是冷门话题的农田水利建设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迅速升温。
  为此,傅琼华在去年两会上建议,首先,要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制定全国性的指导意见,以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健康深入发展。其次,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延伸水利监管体制,发挥水利工程效率。要按照决定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定编定人,将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以消除后顾之忧,稳定基层水利队伍。第三,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尽快制定对小农水建设和管理由农民共同体(用水户协会)、政府补助协管的体制。
  制定灾害避让搬迁政策
  近年来,受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极端灾害性天气及经济社会活动等因素共同影响,我国各地山区洪水、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破坏非常严重。加快山洪灾害防治成为关系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一项重大、紧迫的任务。
  傅琼华介绍,全国有1836个县级行政区具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防治区面积达463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5.6亿。目前,我国已经采取了落实责任、编制预案、监测预警等山洪灾害防御措施。近年来,江西省投入了近8000万元,在56个县加强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体系建设。
  “但是,目前防御山洪灾害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转移人口大,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共有61个县发生329次山洪灾害,通过预警紧急转移93万人。二是山区群众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灾害认识不足,防灾意识淡薄,自救互救能力低。三是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存在困难。四是存在重复建设情况,如有些防汛责任人每天收到很多条内容大致相同的预警短信,无所适从,疲于应付。”傅琼华指出。
  傅琼华认为,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在于移民搬迁和集中连建,应尽快制定山洪灾害防洪避让搬迁和集中连建移民等政策。在考虑群众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基础上,鼓励灾害易发区群众搬迁,主动避灾。对因原址已不宜建房的,参照农村危房改造标准,另行选址搬迁,由财政每户补助1.5至2万元,一次性永久解决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对于集中搬迁连建的,可针对性地制定在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国际性的重要湿地。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江河及湖周区间来水,是一个过水性、吞吐型的湖泊。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在长江流域发挥着巨大的洪水调蓄作用。
  傅琼华认为,由于鄱阳湖湖面辽阔,采用原型观测研究不但点多、线长、耗时,周期长、成本高,且观测资料难以系统、全面;同时,五河尾闾和鄱阳湖水沙运动规律、河床和湖床演变等研究,也都不可能在“原型鄱阳湖”进行试验。
  “因此,只有通过建设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把鄱阳湖‘搬进’实验室,用实体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研究。通过对鄱阳湖的自然现象进行反演、模拟、试验和验证,揭示鄱阳湖的内在自然规律,为流域防洪安全、水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运行调度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傅琼华说。
  自2004年起,江西省水利厅就着手进行了“模型鄱阳湖”基地的前期研究工作,在南昌、宜春等地区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实地勘察和基地选址工作。他们认为建设“模型鄱阳湖”研究基地不仅具有必要性,在技术上也完全可行,且国内外都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2009年10月,江西省发改委也批复了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建设项目的可研报告。
  据傅琼华介绍,该研究基地规划总用地500亩,规划分为两个功能区,即模型试验区和学术交流区。他们将努力把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建成一个集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科普展览、景观旅游的国际开放型高层次的技术平台。
人民法院报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法集资被骗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