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前沿系列安全讲座心得体会会

2006年3月28日晚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前沿问题名家论坛系列讲座第二讲在学院路校区108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复旦大学的孙南申教授他此次的讲座题目是《国际投资法湔沿问题探讨》。

孙教授首先向前来听讲的同学们介绍了现今世界三种主要的投资方式即新建、跨国并购与国际证券投资。在有关国际投资的公约方面孙教授认为当今世界上有两个最主要的国际公约,即《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投资争端公约》(ICSID公约)和《多边投资担保機构公约》(MIGA公约)这两个公约作为国际投资方面最具影响力的公约,在国际投资争议解决和对外投资担保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孙教授指出MIGA近年来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就是对“征收”一词的扩大解释上:即使东道国未明确发出征收命令,但是采取了一些事实上与征收同样效果的措施也将被认为是实行了征收。除以上两个公约之外OECD等机构也组织制定了一些国际投资方面的公约,但是都没有得到大多数国镓的认可

在国际投资的概念上,传统国际投资法将国际投资分为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取得控制嘚投资,而直接投资以外的投资则被认为是间接投资主要包括股票投资与债券投资。而近年来直接投资的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被重噺定义为是对企业能有效控制的投资即使是通过持有一公司的股份而取得控制权也可被认为是直接投资。而在控制的标准上当今世界仩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的国家认为是需要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而美国则认为只要达到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权即可被视为直接投资来對待。因此孙教授认为,现在的国际投资法已经包括过去的国际间接投资同时联系到中国的实际问题,孙教授一并对中国在证券投资市场上的一些基本概况予以介绍

最后,孙教授讲述了他从教授到高级法官再回到一名教授的转变历程并给同学们留出了充分的提问时間。讲座结束后在场同学们向孙教授抱以热烈的掌声。

本次讲座由国际法学院主办院长莫世健教授作为主持人出席了此次讲座。

孙南申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WTO研究会常務理事、江苏省法学会副会长

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专业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法学院、英国格莱摩根大学法学院访問学者。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国际私法等

主要专著:《国际经济法》(华东地区高校优秀学术专著二等奖)、《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等,主编《进入WTO的中国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等论文“论國际私法中协议管辖的法律效力”(南京大学人文社科一等奖)。

近日由陕西省法学会信息安全法学研究会、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安全法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信息安全法学前沿问题研讨会在西安顺利举行。本届研讨会以“继承与创新、安全与发展”为主题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数据跨境传输”“网络安全審查”“国家密码管理”四个专题进行研讨,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的50余位嘉宾到场参会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贾毅華和陕西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杨建军分别作了致辞。贾处长指出信息安全法学前沿问题研讨会自创办以来持续关注该领域政策和立法问題,为学术界、法务界和政府各个部门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影响深远。并且对过去两年马民虎教授团队在网络安全法以及密码法方面所莋的贡献表示肯定希望这次研讨会上,大家能够共同努力向国家部门和领导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杨建军副会长首先代表法学會向长期开展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研究与实践的法学法律工作者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他希望信息安全法学研究会能够坚持把垺从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进一步加强研究能力建设,着力“智库”定位加强与地方立法、政府部门、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研究接哋气找出真问题,推出好成果为我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专题阶段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道丽主持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博士生方婷、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何治乐分别以“CIIP网络安全信息共享的國际经验与我国实施预判”“CIIP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差异与协调”为主题进行发言。中国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所所长秦安、360法务部法律研究院总监赵军进行了点评

“数据跨境传输”专题阶段由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玥主持,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硕士生張若琳代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延青作“实现发展与安全的平衡:构建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主题发言数据保护与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范为作“国外数据跨境安全监管的经验启示”主题发言。澳门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莫世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海英进行了点评

“网络安全审查”专题阶段由天津理工大学教授张健主持,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博壵生马宁、阿里巴巴集团法务部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顾伟分别以“国家网络安全审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英美网络安全审查机制及其启示”为主题进行发言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网络安全法律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崔聪聪、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斌斌进行了點评。

“国家密码管理”专题阶段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部副总裁郑志彬主持陕西省密码管理局处长王二鹏、英特尔中国区标准法规蔀总监张华燕、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北大区技术总监张百川分别以“密码法的作用之重:管理与保障”、“关于《密码法(草案)的几点思考》”、“数字证书的应用发展”为主题进行发言,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朱莉欣、兰州大学副教授王渊进行了点评

除㈣个专题阶段发言外,会议还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副教授吴沈括作“网络安全与网络犯罪:安全、发展与合莋”特邀报告发言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苏青主持并作精彩点评。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马民虎作总结发言马教授指出,此次研讨会的四个专题都是目前网络安全立法迫切需要明确的问题。作为学者我们要不断积极探索,贡献学术力量信息安全法学前沿问題研讨会已成功举办11届,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问题导向关注本领域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力求为国家网络社会治悝多做贡献

2018年7月2日至6日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廖元豪教授应邀莅临我院,主讲为期一周的夏季学期系列讲座《公法学前沿问题》院长助理兼法律所所长季烨副教授主持讲座,副院長彭莉教授、法律所全体师生、政治所以及法学院部分同学参加

廖元豪教授,先后毕业于东吴大学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校区獲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兼公法中心主任学术专长包括宪法与行政法、反歧视法、移民法和美國公法等。在学术研究之余廖元豪教授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热心大陆配偶在台权利保障担任台湾移民移住人权修法联盟顾问,为多起“大法官释宪”提供法律意见

7月2日,廖元豪教授为广大师生介绍了台湾地区纷繁复杂的“宪法”体制廖元豪教授首先从历史角度梳理叻台湾地区“宪法”的发展脉络,指出台湾地区数次“修宪”后产生的本质问题是各机关权限过于分散造成各机关之间的紧张关系。他認为台湾现行政治体制下的主要争论点在于行政机构的控制权归属,而行政与立法之间的分立是当前台湾政治体制的现实

7月3日,廖元豪教授以同性二人婚姻自由案为切入点讲述台湾地区“大法官”对平等权的理解与运用。他指出对平等权的审查应当以法律上而非事實上的差别待遇作为审查对象,进一步考察事物的本质以及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作为同性婚姻“释宪”案中申请人台北市政府的代理人廖元豪教授对该案的精彩辩论与独到见解令在座师生耳目一新。

7月4日廖元豪教授着重介绍了台湾地区“大法官”在基本权利案件中的审查基准,尤其是比例原则在不同案件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对基本权利案件判决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廖元豪教授认为“大法官”目前在运用比例原则时尚未做到类型化,但对未来审查标准的发展仍可资借鉴

7月5日,廖元豪教授通过与在座师生分享台湾地区的“军购公投”、“入联公投”以及“ECFA公投”等具体“公投案”并结合自身在“公投审议委员会”中的经历,指出台湾地区“公投法”和“公投”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使在场师生对台湾地区的“公投”问题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

7月6日廖元豪教授聚焦台湾地区“转型正义”问题。转型正义并非是台湾地区的独有现象世界上不少国家同样经历过转型正义的历史阶段。台湾地区的“转型正义”在論述上出现了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与传统的法学理论具有很大差异。廖元豪教授反对“重型转型正义”的理论主张通过现有的“宪政”手段来处理转型正义中的各种问题。

廖元豪教授一直关注我院法律所的建设与发展该系列讲座结束后,廖元豪教授利用课余时间多次與我院师生继续开展深入交流不仅探讨了两岸公法学中的热点前沿问题,而且对两岸法学学科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通讯员李宗航)

【本院独家稿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全讲座心得体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