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如何保证出口的原材料是通过出售文物的合法途径径获得,不会对人体完成损害

<a href="http国内对外出口化妆品排行榜-55BBS 我爱购物网
&&国内对外出口化妆品排行榜
国内对外出口化妆品排行榜
对于化妆品有一个很郁闷的问题:
1. 无论是什么牌子的化妆品, 本国买的和出口的,
是绝对不一样的.
2. 往中国出口的往往是抽条的, 成分没有其在本国的好. 3, 而中国往外国出口的化妆品, 都是高质量,高标准, 而且成分都比在中国的好. 所以很多进口化妆品 在他们本国用的很好, 到了中国就出现过敏皮炎等现象, 就是因为成分不一样. 很多国产化妆品 被外国收购以后, 成分也没有原来好了. 对外原因: 中国消费没有外国高. 我现在已经不用 外国的化妆品了,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脸面问题不负责
8条其他回答
从签订外销合同,到租船订舱、检验、产地证、保险、送货、报关、装船出口,直至押汇(或托收)、交单、结汇、核销、退税,是每笔进出口业务必经的过程。 考察等途径来寻找交易对象,增进贸易机会。一、推销进出口商要将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必须先开拓市场,寻找合适的交易对象。可以通过寄送业务推广函电(Sale Letter)或在计算机网络、国外杂志、报刊上刊登产品广告来推销自己,同时也可通过参加商展、实地到国外二、询盘又称为询价。进口商收到出口商的业务推广函电或看到广告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有意进一步洽商的出口商予以询盘(Inquiry),以期达成交易。三、发盘又称为报价。出口商按买主来函要求,先向供货的工厂询盘,然后计算出口报价回函给进口商。这期间可能需要函电多次往返接洽,最后得到关于价格条款的一致意见。四、签订合同国外买主与出口商经一番讨价还价后,就各项交易条件达成一致,正式签订外销合同(Contract或Agreement)。五、领核销单为保证企业严格按照正常贸易活动的外汇需要来使用外汇,杜绝各种形式的套汇、逃汇、骗汇等违法犯罪行为,我国规定企业对外付汇要通过国家审核,实行进口付汇核销制度。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时,进口商须在开证前到外汇指定银行领取《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单(代申报单)》,凭以办理进口付汇手续;其他结算方式下则在付款前领此单。六、申请开信用证进口商填妥付汇核销单后,再开具《不可撤销信用证开证申请书》(Irrevocable Documentary Credit Application),向其有往来的外汇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七、开信用证开证银行接受申请并根据申请书开立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经返还进口商确认后,将信用证寄给出口地银行(在出口国称通知银行),请其代为转送给出口商。八、通知信用证 出口地银行填妥《信用证通知书》(Notification of Documentary Credit),将信用证通知出口商。 报关及装运手续。 报检单》(Application for Certificate of Export Inspection),并备齐商业发票、装箱单等相关文件向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申请出口检验。 商检证书,如品质证书、健康证书等。 十六、办理保险 在CIF术语下,保险由出口商办理,出口商须根据信用证的规定填写《货物运输保险投保单》(Cargo Transportation Insurance Application),并附商业发票向保险公司投保。九、接受信用证出口商收到通知银行送来的信用证后,经审核无误,接受信用证,即可开始备货、装船等事宜。如信用证有误,可要求进口商修改。十、指定船公司在CIF或CFR术语下,出口商一边备货,一边还要寻找合适的船公司,以提前做好装运准备;在FOB术语下,此步骤则应由进口商完成。十一、订舱确定好船公司后,出口商即应根据相应的船期,配合装运期限进行订舱,经船公司接受后发给配舱通知,凭以填制其他单据,办理出口十二、申请检验出口商根据信用证的规定填写《出境货物十三、取得检验证明检验机构经对商品检验合格后,签发《出境货物通关单》;并根据出口商的要求,签发相应的十四、申请产地证出口商填妥相应的产地证明书向相关单位申请签发,其中《原产地证明书》(Certificate of Origin)与《普惠制产地证明书》(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 Certificate of Origin “Form A”)应向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申请,而《输欧盟纺织品产地证》则应向商务部授权的纺织品出口证书发证机构(图上未标出)申请。十五、签发产地证相关机构经过审核,根据出口商的申请,签发相应的产地证书。注意:交易条件如是CIF,保险才由出口商办理;若是FOB或CFR,则应由进口商办理保险。十七、取得 保险 单 保险公司承保后,签发《货物运输保险单》(Cargo Transportation Insurance Policy)给出口商。 法律规定,境内出口单位向境外出口货物,均应当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出口商在报关前,须到外汇管理局申领《出口收汇核销单》。 退税联)给出口商,以便其办理核销与退税。 二十四、取回提单(BL) 船公司须等到货物已装上船(BL上有记载On Board Date),并启航后才签发提单,因此货物出运后,出口商就可到船公司领取《海运提单》(Bill of Lading;BL)。 商检证书、产地证、信用证等),并签发以进口商为付款人的汇票(Bill of Exchange),向出口地银行要求押汇(Negotiation)。以出口单据作为质押,向银行取得融资。十八、申领核销单我国十九、核销备案填妥核销单后,出口商即可凭以向海关申请核销备案。二十、货物送到指定地点出口商办完以上各项手续后,将货物送抵指定的码头或地点,以便报关出口。二十一、报关送出货物后,出口商填妥《出口货物报关单》,并备齐相关文件(出口收汇核销单、商业发票、装箱单、出境货物通关单等),向海关投单报关。二十二、办理出口通关手续海关审核单据无误后即办理出口通关手续,签发加盖验讫章的核销单与报关单(出口二十三、装船出运通关手续完成后,货物即装上船,开航。二十五、发送装运通知出口商将货物运出后,应向买主寄发《装运通知》(Shipping Advice)。尤其是在FOB、CFR术语下,保险由买方自行负责时,出口商须尽快发送装运通知以便买方凭此办理保险事宜。二十六、备齐相关单据办理押汇货物装运出口后,出口商按LC上规定,备妥相关文件(商业发票、装箱单、海运提单、货物运输保险单、二十七、通知结汇,给付收汇核销单 押汇单据经押汇银行验审与信用证的规定相符,即拨付押汇款,通知出口商可以结汇,同时收取一定押汇费用。此外,银行还将出具加盖“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章”的《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给出口商。 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商业发票等)向外管局办理核销,办理完成后,外管局发还出口收汇核销单(第三联)。 退税联)与商业发票前往国税局办理出口退税。 三十一、拨付货款 开证银行审单与信用证条款核对无误后,拨付押汇款(即承兑)给出口地银行。 三十三、付款 进口商向开证银行缴清货款,同时需将之前领取的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单交给银行审核。 三十五、到货通知 此时,货物已运抵进口国的目的港,船公司通知进口商来换取提货单。二十八、核销出口商凭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及其他相关文件(出口收汇核销单送审登记表、二十九、出口退税核销完成后,出口商再凭出口收汇核销单(第三联)、报关单(出口三十、议付后交单押汇银行议付后,将押汇单据发送到国外开证银行,要求偿付押汇款。三十二、通知赎单开证银行向进口商要求缴清货款。由于当初进口商在向开证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时,大部分的信用证金额尚未付清,而出口商已经在出口地押汇(抵押融资),所以开证银行通知进口商缴清余款,将押汇单据赎回。三十四、给付单据进口商付款后,自开证银行取回所有单据(即出口商凭以押汇的文件)。三十六、交提单,换取提货单进口商向船公司缴交提单(BL)换取提货单(Delivery Order;DO)。尤其当进口商是在FOB术语下买入货物时,进口商唯有向船公司缴清运费及杂费,并将BL向船公司换取DO,才能向海关提出要求报关,表明进口商已获得船公司同意可以提领货物。三十七、申请检验 进口商填写《入境货物报检单》(Application for Certificate of Import Inspection),并备齐提货单、商业发票、装箱单等文件向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申请进口检验。 报关单、提货单、商业发票、装箱单、入境货物通关单、合同等文件,向海关投单报关。三十八、取得检验证明检验机构经对商品检验合格后,签发《入境货物通关单》给进口商。三十九、报关进口商备齐进口货物四十、缴税进口商向海关缴清各项税款,应纳税捐包括进口关税、增值税与消费税等。四十一、办理进口通关手续海关审单通过,办理进口通关手续。四十二、提货海关放行后,进口商即可至码头或货物存放地提领货物。四十三、付汇核销最后,进口商还要凭进口付汇到货核销表、进口货物报关单及进口付汇核销单到外汇管理局办理付汇核销
1.对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认证是为了满足进口国的各种规定要求。世界各主权国家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保障工农业生产、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和消费者的安全,相继制订有关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的卫生法规,各种机电与电子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涉及安全的消费品的安全法规,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法规,检疫传染病的卫生 检疫法规,规定有关产品进口或携带、邮寄入境,都必须持有出口国官方检验检疫机构证明符合相关安全、卫生与检疫法规标准的证书,甚至规定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与安全卫生保证 体系,必须经过出口国或进出口国官方注册批准,并使用法规要求的产品标签和合格标志,其产品才能取得市场准入资格。许多法规标准,已形成国际法规标准。出入境检验检疫是合理利用国际通行的非关税技术壁垒手段,保证中国对外贸易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的需要。2.对进出口商品的官方检验检疫和监管认证是突破国外贸易技术壁垒和建立国家技术保护屏障的重要手段。世界各主权国家为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工农业生产、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和消费者的安全,相继制订有关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的卫生法规,各种机电与电子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涉及安全的消费品的安全法规,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法规,检疫传染病的卫生检疫法规,规定该产品进口或人员入境,都必须持有出口国官方检验检疫机构证明符合相关安全、卫生与检疫法规标准的证书。甚至规定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与安全卫生保证体系,必须经过 出口国或进口国官方注册批准,并使用法规要求的产品标签和合格标志,其产品才能取得市场准入资格,许多法规标准,已形成国际法规标准,例如出口危险品包装,必须符合联合国海协的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规定。中国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产品或我国生产加工企业的官方检验检疫与监管认证,是突破国外的贸易技术壁垒,取得国外市场准入资格,并使我国产品能在国外顺利通关入境的保证。中国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进口产品的检验检疫和对相关的国外生产企业的注册登记与监督管理,是采用符合国外通行的技术贸易壁垒的做法,以合理的技术规范和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和国家经济的顺利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健康与合法权益,建立起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可靠屏障。3.加强对重要出口商品质量的强制性检验是为了促进提高中国产品质量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利扩大出口。在世界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出口商品如果质量差,必然会影响对外成交,卖不出去或卖不上好价,即使勉强推销出去,也会引起不良影响,遭致退货或索赔,甚至丢失国外市场,使国家遭受经济损失和不良政治反映。特别在当前世界各国大都促出限进,对进口商品 加强限制,消费者对商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对外信誉,有必要对重要的出口商品实施强制性检验,保证质量、规格、包装和数量、重量符合外贸合同和有关 标准要求。4.加强对进口商品的检验是为了保障国内生产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国家对外贸易的合法权益。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进口商品逐渐增多,总的说进口商品的质量还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进口商品中以次充好、以旧顶新、以少冒多,掺杂使假等情况屡有发现,如果不认真检验,不仅会遭受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影响生产建设和人民身体健康。所以有必要对进口商品的质量、规格、包装和数量、重量按照合同和有关标准规定严格检验,把好进口商品质量关。5.在国际贸易中,对外贸易、运输、保险双方往往要求由官方或权威的非当事人,对进出口商品的质量、重量、包装、装运技术条件提供检验合格证明,作为出口商品交货、结算、计费、计税和进口商品处理质量与残短索赔问题的有效凭证。中国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提供的各种检验鉴定证明,就是为对外贸易有关各履行贸易、运输、保险契约和 处理索赔争议,提供具有公正权威的必要证件。(四) 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对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促进农畜产品的对外贸易和保护人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使其免受国际上重大疫情灾害影响,是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担负的重要使命。对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品,以及装载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品的容器、包装物和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含集装箱)实施强制性检疫。这对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等检疫对象和其他危险疫情性传入传出,保护国家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履行我国与外国签订的检疫协定书的义务,突破进口国在动植物检疫中设置的贸易技术壁垒,从而使中国农、林、牧、渔产品在进口国 顺利通关入境,促进农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五)国境卫生检疫对防止检疫传染病的传播,保护人体健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屏障中国边境线长、口岸多,对外开放的海、陆、空口岸有100多个,是世界各国开放口岸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各种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生和流行,还出现了一批新的传染病,特别是鼠疫、霍乱、黄热病、艾滋病等一些烈性传染病及其传播媒介。随着国际贸易、旅游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出入境人员迅速增加,随时都有传入的危险,给各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 可能传播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实施强制性检疫,对防止检疫传染病的传入或传出,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出入境检验检疫对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贯彻中国的对外交往,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税收是国民财富的第二次分配,是养活政府的奶娘!中国的税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流转税,关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无论是哪种税收形式,它都不外乎包括三个部分: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按征收形式还可分为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所谓超额累进就是指税收超额部分用具体的数字额度来征收,而超率累进则是超额部分按比例来征收。所得税很好理解,几乎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谓的流转税,就是指对商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增值部分进行征税,它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三种。增值税的课税对象主要是指商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增值部分,主要是在生产和加工环节上征收的;营业税主要是针对一些服务性行业,如理发店、水果店、交通运输业、银行业、保险和证券业等。消费税的课税对象是一些高档的消费品,如高档的香烟、化妆品等,目的是让有钱人节约奢侈消费,我认为这个税种很好,因为同样是一元钱,对于有钱人,它的价值可能等同于一根香烟、一支打火机,但是对于一个饿得发慌的乞丐的话,它的价值可能就是一条命!这一元钱对于一个富人和穷人的效用明显是不同的,征收消费税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将有钱人的钱的效用实现最大化,优化资源配置。关税的课税对象是进出海关的商品,还有个人旅游带入境内的非商品。我认为关税的意义不在于钱,而在于它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国家可加重进口关税来保护国内企业的发展,通过出口退税来扩大对外出口。印花税是指对一些合同和契约征收的税收。印花税,由于一些票据上有一个像花一样的标志,由此而得名。生活中个人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之间由于种种利益关系总会相互间订立各种合同和契约,印花税就对这种征税,一般来说,印花税的票据上都会有一朵花一样的标志。现在股市比较热,无论是卖出还是买入股票,当事人都是要交一定的印花税的,因为他们之间达成了一种协议或者订立了一种交割的契约。房地产现在热得不行,中国首富几易其主,但是都出自房地产业。土地增值税的课税对象就是任何环节中土地的增值额,房地产在获得地皮时要缴交土地增值税。上海前阶段推出的对二手房征收差价的20%的税收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土地增值税,是因为土地在流通过程中增值了。我们走入社会后,无论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还是开公司的企业家,都难免与各种税收打交道,所以学些这方面的知识还是有用的
国内外市场被完全分隔开来; 模型分析: 如图所示,企业的产量被分为两部分,分别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由于该厂商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各不相同,厂商所面对的国内外需求曲线的形状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厂商面对的国外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坦,而面对的国内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厂商根据国内外市场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价格销售,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厂商决定其价格与销售分配方案的条件是:MRH=MC=MRF 式中: MRH为厂商在国内市场中销售的边际收益, MRF为厂商在国外市场中销售的边际收益,MC为该厂商的边际成本。 性质:这种倾销行为是为了谋求最大利润,是一种在利益驱动下的企业行为,只要不被限制,就会持续地进行下去。 (2)掠夺性倾销:指为了排除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目的,获取垄断地位后,企业又会重新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性超额利润。 性质:这是一种以打垮对手,追求垄断地位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公平贸易的行为。 6、相互倾销 指由于倾销导致同种产品的双向贸易的情况。即A、B两国相互以低于国内价格向对方国家销售同一种产品。 设国内与国外分别有一个垄断厂商,并且生产相同的产品,两个厂商有相同的边际成本,而且两个市场间的运输成本也相同。如果他们制定相同的价格就不会有贸易,但若使用倾销,贸易就会发生 两个厂商都会限制国内市场的销售量,以控制其产品在国内的价格不下跌,但若某个厂商能在对方市场上以低于其国内的价格销售,因为降价的负面影响转嫁给了对手而不是自己承受,也能增加其利润,因此各厂商都有进占对方市场的动力。并以高于其边际成本但低于其国内价格的售价销售其产品。但若两个厂商都这么做,那么,即使假定产品在两个市场的初始价格一样,并且都支付运输费用,国际贸易也会出现。
7、反倾销税 (1)反倾销税:指进口国政府在确认外国出口商销售到本国市场的商品有倾销行为时,对该出口商的产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 (2)影响: ①可以减少国内对低价进口品的需求; ②使进口品价格上升到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的水平,从而保护了国内同类商品的生产者。 案例8-3:埃及对中国瓷器实施反倾销措施 埃及外贸部本周已做出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瓷器餐具采取反倾销措施,开始征收高达305%的关税。 理由:由于中国瓷器大量涌入埃及市场,已经对本国的同类产品造成冲击,使本地瓷器加工厂生产大幅度下降,库存积压严重。据了解,埃及去年从中国进口瓷器2万吨,占埃及全年进口瓷器的96%。 载扬子晚报日 六、其他非关税壁垒 1、自愿出口限制:指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 自愿出口限制是在进口国的压力下实施的限量出口措施,与配额有相似之处。自愿出口限制的数量是经进口国与出口国之间的谈判确定的。 作用:可以使出口商的优势产品难以进入本国市场。 2、歧视性公共采购:是一国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给予国内供应商优先获得政府采购订单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政府采购优先购买本国商品的规定,形成了对外国销售商的歧视。 3、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国营贸易” 指国有企业或公营企业获得特权,直接经营国际贸易,因而形成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缺点:人为扭曲资源配置,导致过度保护和低效率等后果。 4、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1)技术标准:指进口国为了保证各种商品的进口质量符合一般的技术要求而作出的有关规定。 一些国家为了限制某些商品的进口,常常规定一些外国难以掌握的技术标准,以阻止外国商人进入本国市场。 (2)卫生检疫标准:指一国对进口的动植物及其制品、食品、化妆品等所实施的必要的卫生检疫,以防止疾病或病虫害传入本国。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常常借口进口商品不符合本国的卫生标准为由,将外国产品拒之国门之外。 案例8-4:“伯德补贴”被世贸组织宣布为非法
美国国会于2000年通过的《伯德修正案》,要求美国政府把在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中征收的惩罚性税款直接补贴给利益受到损害的美国公司,而不是上缴美国财政部。 美国通过《伯德修正案》对本国公司实行双重保护,实际上鼓励了本国公司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因而受到贸易伙伴的强烈批评。据报道,2001年和2002年,美国以这种方式向其本国公司补贴了大约5.61亿美元。 美国的这一做法遭到了包括欧盟、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反对。为此,欧盟、日本、加拿大、巴西、印度、韩国、墨西哥和智利于近日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请,要求获准对来自美国的部分产品征收金额相当于美国政府补贴数额的附加关税。
世贸组织于2003年1月最终判定该修正案违反全球贸易规则,并要求美国于当年12月27日前予以废除。但美国并没有执行世贸组织的裁决。 世界贸易组织日授权欧盟等8个成员对美国实施贸易制裁,作为对美国迟迟不肯废除被世贸组织宣布为非法的《伯德修正案》的惩罚。
案例8-5:外观成为贸易壁垒 中国文具遭到美企诉讼 长相相似,也要出问题―――近日,美国著名文具企业Sanford公司指控全球12家企业,认为它们出口美国的标记笔侵犯其“商标和商业外观”,目前已由美国IT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立案。宁波贝发集团等中国4家企业被列上被告席。
据悉,“商业外观”是美国特有的贸易保护主义“337条款”中的一项,除版权、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外,美国有权对进口产品在外观相似性上提出质疑。此次Sanford公司正是凭借此条款,指控中国贝发标记笔侵犯了其“商业外观”。
尽管贝发集团涉案产品在美年销量也不过50万美元,但仍准备耗资150万美元奋起应诉。从经济角度而言,绝对不划算,不过贝发的法律顾问周杰告诉记者,作出如此抉择,基于三点考虑:第一,放弃即是自动认输,放弃了争夺市场的权利;第二,我方应诉,可以捍卫整个行业的利益。因为万一败诉,而ITC的最终裁定又对受制裁的记号笔做笼统描述,则会牵连到国内其他文具企业的出口―――这并非不可能。第三个考虑,则是即便所谓的“商业外观”侵权得以成立,那么也麻烦美方明确界定一下“雷区”范围,省得中国企业不明不白。 对于该指控,中国几家涉案企业都忿忿不平,认为美方纯属刁难。事实上,关于“商业外观”概念,在美国本国都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仅笼统地规定:“消费者根据外观,立刻能辨别出某产品与某著名品牌有类似性的,即属侵权”。而最终裁定,也由法官拍板敲定,颇似“霸王条款”。据了解,中国制笔企业出口前算得小心,进入美国市场前曾到美国专利局、商标库里查询,如此步步谨慎,竟仍防不胜防。
美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利用这一特有的法律频频对中国商品设置障碍,其真正目的不在于保护知识产权,而在于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据了解,贝发涉案的那款笔在沃尔玛上柜仅2个月,其销量就是Sanford公司那款“类似笔”的7倍!贝发认为,消费者绝不会混淆外观,而是因为两种笔质量不相上下但价格相差20%,最终选择了物美价廉的中国笔。耐人寻味的是,在Sanford所指控的另外11家公司中,有韩国企业,也有一些美国的进口商,但沃尔玛亦是贝发的进口商,Sanford却有意避开直接同巨人沃尔玛抗衡。据宁波市外经贸委副主任俞丹桦分析,Sanford猜准中国企业的心思:对中国企业恶意骚扰一下,中国企业考虑到高额官司成本以及在美较低的销售量,大多会放弃应战,那么市场份额便拱手相让了。
可这回,Sanford的算盘可能打错了。周杰告诉记者,贝发准备采取几步走策略。第一步,质问所谓“商业外观”侵权是否成立?按照法律程序,得做民意调查―――是否一眼就会把贝发的产品错认为是某“著名商品”?第一步走不通,再据理力争两种笔有显著差别。因为贝发已非常明显地标有自己商标,在外形上也有明显不同。“不排除裁定的任意性和偏向性,这取决于法官的个人素质,但我们仍要尽最大努力争取权利!”周杰说。
第九章 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 一、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一)经济一体化: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 (二)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案例9-1:与自由贸易区 中国入世3年了,入世3年后,我国一改过去对参与自由贸易区步伐较慢、视野较窄的谨慎态度。放眼看,为了获得自由贸易的好处,世界范围内贸易谈判无所不在。当世贸组织的每一回合谈判都要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时,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逐渐成了潮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终于要在2005年进入一个新时期了,中国是否找到了一个大市场呢?事实是,针对东盟狭小的市场,中国企业也许卖不出更多的产品,但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突破却显示出中国正在步入自由贸易区(FTA)的潮流中。换个角度看,中国将获得更多。
早就有专家认为东盟的市场过于狭小。在东盟的十几个成员国中,既有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坡,还有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地区人口不到6亿,总GDP不高。而且东盟发达国家大都推行出口导向战略,出口产品和中国一样,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从贸易额上看,美国、日本是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也许会在将来卖出更多的中低档日用消费品以及机电产品。与东盟产品相比,中国将在纺织品、食品、谷物、建筑材料等产品上具有明显比较优势,但是自由贸易将带来的更多好处还是东盟国家的。 如果仅从产品出口的角度看待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中国带来的好处也许没有多么大。但是,换个角度看自由贸易,中国也许就收获得很多了。我在这里所说的另一个角度,就是一些经济学提出的“单边自由贸易”的好处。也就是说,哪怕对方采取贸易壁垒的态度,而自己即使单方面开放自由贸易也是有好处的。 最简单的,东盟更为价廉物美的农产品至少让中国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另外,从东盟国家进口的大量能源和原材料也满足了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近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从东盟进口的原材料也有所增加,并且出现较大的逆差现象。 目前,中国还在与澳大利亚、智利、中东和非洲一些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些国家对于中国而言意义并不简单。首先,这些国家分布在各个大洲,几乎可以算是中国开展世界范围内FTA战略的各个地区的前站;其次,这些国家都将可能为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提供丰富的能源和原材料资源,比如澳大利亚的铁矿、智利的铜矿、中东和非洲国家的石油资源等。 即使每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中国带来的直接产品出口量不大,更多的FTA的建立却有可能达到聚少成多的作用,从而部分改变中国的产品出口过于依赖美国和欧盟市场的局面。 再从更复杂的角度讲,即使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在经济利益上不能得到好处,我们也有可能从非经济角度获得优势,进而影响到下一步的经济利益。今年东盟国家共同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就是一个明显的战略胜利,是中国的“早期收获计划”的最大收获之一。而现在澳大利亚与中国开展自由贸易谈判需要考虑的一个前提也正是“是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中国可以更加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还可以参与制定更加合理的游戏规则。缔结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越多,中国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就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1、特点: (1)该经济体组织参加者之间相互取消了商品贸易的障碍,成员经济体内的厂商可以将商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真正实现了商品的自由贸易,但是它严格将这种贸易待遇限制在参加国或成员国之间。 (2)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的对外关税。各成员经济体之间的自由贸易并不妨碍各成员经济体针对非自由贸易区成员国采取其他贸易政策。 (3)采用原产地原则:只有产自成员经济体内的产品才享有自由贸易或免进口税的待遇。 2、原产地产品:指成品价值的50%以上是在自由贸易区内的各成员国生产的产品。(有时规定为60%) (三)关税同盟: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实行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 特点: 1、与自由贸易区的区别: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的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 2、关税同盟实际上是各成员体将关税的制定权让渡给经济一体化组织,因此,对成员经济体的约束力比自由贸易区大。 3、在关税同盟内各经济体中,为了保护本国的某些产业需采用更加隐蔽的措施,如非关税壁垒等。 (四)共同市场:指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特点: 1、成员国之间同时实现了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2、各国之间要实施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间接税制度并且协调各成员国之间同一产品的课税率,协调金融市场管理的法规,以及实现成员国学历的相互承认等。 (五)经济联盟:指不但成员国之间废除了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 特点: 1、成员国之间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它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经济货币联盟:指当各国汇率协调达到一定的程度,以至于建立了成员国共同使用的货币或统一的货币时,这种经济联盟就称为经济货币联盟。 2、各成员国还让渡了所有宏观经济政策干预本国国内经济运行的权利和利用汇率政策干预本国外部经济平衡的权利。 3、在经济联盟内部形成自由的市场经济。 (五)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指成员国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经济一体化形式。 特点:类似于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有两种形式: 1、邦联制:各成员国的权利大于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权利。 2、联邦制: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权利大于各成员国的权利。 以上五个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国际一体化组织,根据它们让渡国家主权程度的不同,一体化组织也从低级向高级排列,但这里不存在低一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向高一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升级的必然性。 二、关税同盟理论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分析 1、贸易创造:指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 2、贸易转移:指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替代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上的转移。 如图:世界上有A、B、C三个国家,都生产某一相同产品。但三国的生产成本各不相同,PA>PB>PC,SA表示A国的供给曲线,DA表示A国的需求曲线。 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前,A国对来自B、C两国的商品征收相同的关税t,设A国是一个小国,征收关税后,B、C两国的相同产品若在A国销售,价格分别要加上关税,由于B国的产品价格高于C国的价格,故A国只会向C国进口该种产品,而不会从B国进口。这时A国国内的价格为PC+t,国内生产为OQ1,国内消费为OQ2,从C国进口为Q1Q2。 设A国和B国组成关税同盟,两国建立关税同盟后的共同对外关税仍为t,这时A国对来自B国的进口不再征收关税,但对于来自C国的进口仍征收关税。这时B国产品在在A国的销售价格为PB,低于PC+t,所以B国取代C国成为A国的商品供应者。 由于价格下降,A国生产减少到OQ3。Q1Q2是原来应该从C国进口的产品现在被B国生产所代替,为贸易转移的产品数量。Q1Q3是A国的生产被B国生产所替代的部分,为生产效应。价格下降引起A国消费的增加,消费由原来的OQ2上升到OQ4,消费的净增部分Q2Q4为关税同盟的消费效应。 组成关税同盟后,A国的进口从原来的Q1Q2,扩大到Q3Q4,新增加的贸易为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 =Q1Q3+Q2Q4 贸易转移效应=Q1Q2; 3、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组成关税同盟之后,A国消费者福利得到了改善,生产者福利下降: 消费者剩余的增加=a+b+c+d 生产者剩余的减少=-a 原来从C国进口的关税收入为c+e,现改为从同盟国进口而丧失。 净福利效应=b+d-e 其中: b+d为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 e为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是由同盟内成本高的生产代替了原来来自同盟外成本低的生产所导致的资源配置的扭曲。 结论1:A国的供需价格弹性越大,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明显。 结论2: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的关税水平越高,则组成关税同盟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大。而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就越小。 结论3:B、C两国的成本越接近,则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就越小。 二、关税同盟的扩大出口的效应 如图所示,在图的左半部分为A国的生产、消费和出口的情况,右半部分为B国的生产、消费和出口的情况。 设C国的生产成本固定不变,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前该产品的世界价格为Pw,等于C国的生产成本。B国对来自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一律征收关税,征税后的价格为Pt,此时A国的出口为fg,B国的进口量为ab,其中有一部分来自A国,ac=fg。而剩下的进口量是从C国进口的,进口量为cb。 A、B两国组成关税同盟后,由于B国对A国的进口商品免征进口税,而对C国的进口商品则仍要征收关税,故在B国国内市场上,A国商品的价格要低于C国同类商品的价格。因此B国转而只从A国进口。 由于A、B两国在关税刚撤消时,B国对该商品的进口需求量大于A国在该价格上的出口供给量,B国国内该商品的销售价格会因商品的供不应求而上升。当价格上升时,B国国内的生产量和A国愿意出口的量都会增加,当价格上升到Pu时,A、B两国的贸易达到平衡,A国的出口量等于B国的进口量,即:hi=de,这时两国贸易达到均衡。 结论:加入关税同盟对A国来说,可以扩大出口,增加出口收入,从而有利于A国经济的发展。 三、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1、市场扩大效应:关税同盟建立以后,在排斥第三国产品的同时,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有成员国的国内市场组成了一个统一的区域性市场,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并且可进一步增强同盟内的企业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 结论:关税同盟所创造的市场扩大效应导致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2、促进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 在各成员国组成关税同盟之前,许多部门已形成了国内垄断,几家企业长期占据国内市场,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因而不利于各国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组成关税同盟以后,由于各国市场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谁在竞争中取胜,谁就可以享受大市场需求扩大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利益。否则就会被淘汰。 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纷纷改善生产经营效率,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增强采用新技术得意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同盟内营造出一种浓烈得竞争气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 3、有利于吸收外部投资 关税同盟的建立意味着对来自非成员国产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国家为了抵消这种不利影响,可能会将生产点转移到关税同盟内的一些国家,在当地直接生产并销售产品,以便绕过统一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样,客观上便产生了一种伴随生产转移而产生的资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 案例9-2:中国-东盟将启动降税进程 正在形成自由贸易区 在10月底于北京举行的中国-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会议上,双方就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最重要的货物贸易协议达成了一致。 根据该协议,自2005年起将全面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进程,双方大部分产品的关税将于2010年降到零。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双方预计于本月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签署货物贸易协议。 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8月,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6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8%,今年双边贸易额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 传统的自由贸易区(FTA)大多集中在货物贸易的自由化上,而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协议除货物贸易自由化外,也重视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其他方面的自由化。《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本身就是以“全面经济合作”命名的。按照这份框架协议,双方将依次完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劳务等方面的谈判,并最终达成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 货物贸易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货物贸易协议的直接目的是降低双边贸易中货物进出口的关税壁垒。通过欧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可知,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逐步深入的进程,降低成员国的贸易关税和壁垒,是最低层次的一体化,也是整体一体化进程的起点。 事实上在此之前,泰国水果已经以零关税的优惠进入中国了。按中泰果蔬产品零关税协议,从日起,两国间188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进出口关税由平均30%降到零。这就是“早期收获计划”的一部分。 从日开始落实的这项被称为“早期收获”的计划,主要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项协定最终完成前,中国对来自东盟的一系列农产品及制成品提早减税。作为回报,东盟提出税务协和制,即中国的农产品如肉类、鱼、水果、牛乳将得到东盟的关税优惠。这将作为通向自由贸易区废除关税的第一波计划。 今年1-8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高速增长便是“早期收获计划”的积极成果。 东盟成员国里农业仍占到了经济基础的相当比重。中国的确十分需要这类产品。同时,为了增加出口量,不少东盟国家也很乐意向中国出口农产品。因此“早期收获计划”使多数东盟国家获益不浅。 随着中国和东盟之间一系列农产品的降税和中泰果蔬零关税的实施,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将为东盟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早期收获计划”的降税包括600项农产品,占总数110,其余90%的项目都包含在货物贸易协议中。其内容的重心也从农产品转到了工业上来,这将是废除关税计划的第二波。 联合国最近颁布的一期贸易及发展报告指出,“受到中国产品出口最严重挑战的,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工业生产部门,其中包括电子产品的组装业,也就是说,东盟国家和墨西哥的中等收入生产者所面临的竞争最为明显。”而货物贸易协议签署以后,中国这些最富竞争力的工业生产部门将在东南亚市场成为最大的获利者。 以新加坡为例,虽然在“早期收获计划”里作为非农业国的新加坡收益不大,但另一方面,过去10年来,新中贸易额增长了4倍。在2004年前4个月,新加坡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50.6%,增幅远远大于与日本的贸易。现在随着货物贸易协定的签署和减税进程的启动,新加坡的获益只会越来越大。 这些数据都在支持中国政府一直表达着的观点,即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并不像美国、欧盟那样只对发达国家有利,开放的中国经济对周边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互惠的。 “中国正创造一种新的地区经济联系格局和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张蕴岭说,东盟地区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袭击,正处于结构性调整,而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新的价值链正在生成”
奕亨进出口贸易有公司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门批准成立的集进出口通关服务河没褪橇捣绞
你们自营出口还是代理出口,自己出口需要到外经贸局办理对外贸易者经营备案表二、出口退税条件(1)必须是增值税、消费税征收范围内的货物。增值税、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包括除直接向农业生产者收购的免税农产品以外的所有增值税应税货物,以及烟、酒、化妆品等11类列举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   之所以必须具备这一条件,是因为出口货物退(免)税只能对已经征收过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已纳税额和应纳税额。未征收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包括国家规定免税的货物)不能退税,以充分体现"未征不退"的原则。  (2)必须是报关离境出口的货物。所谓出口,即输出关口,它包括自营出口和委托代理出口两种形式。区别货物是否报关离境出口,是确定货物是否属于退(免)税范围的主要标准之一。凡在国内销售、不报关离境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不论出口企业是以外汇还是以人民币结算,也不论出口企业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视为出口货物予以退税。   对在境内销售收取外汇的货物,如宾馆、饭店等收取外汇的货物等等,因其不符合离境出口条件,均不能给予退(免)税。(3)必须是在财务上作出口销售处理的货物。出口货物只有在财务上作出销售处理后,才能办理退(免)税。也就是说,出口退(免)税的规定只适用于贸易性的出口货物,而对非贸易性的出口货物,如捐赠的礼品、在国内个人购买并自带出境的货物(另有规定者除外)、样品、展品、邮寄品等等,因其一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处理,故按照现行规定不能退(免)税。(4)必须是已收汇并经核销的货物。按照现行规定,出口企业申请办理退(免)税的出口货物,必须是已收外汇并经外汇管理部门核销的货物。   国家规定外贸企业出口的货物必须要同时具备以上4个条件。生产企业(包括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下同)申请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时必须增加一个条件,即申请退(免)税的货物必须是生产企业的自产货物或视同自产货物才能办理退(免)税
蒙古国2010年经济发展情况 核心提示:蒙古国2010年GDP(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41540亿图,同比增长6.1%;工业总产值(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18746亿图,同比增长10%,粮食产量35.51万吨;牲畜存栏总头数3270万头只;国家财政预算收入30784亿图;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亿美元;交通运输完成货运2940万吨,完成客运亿人次。 国内生产总值:据初步统计,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度现价计算82551亿图,同比增长25.3%;按2005年可价格计算41540亿图,同比增长6.1%。国内商品批发零售服务业,汽车摩托车维修服务业增长23.4%,加工业增长11.3%,矿产业增长6.3%,以上行业增长对2010年GDP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物价指数:2010年12月消费价格指数比上月上涨2.4%,比上年同期上涨13%。年物价指数平均水平涨幅为10.1%。由于食品类、水类价格上涨5.6%,导致消费价格指数总水平的上涨。货币、贷款、证券交易:据蒙古银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46800亿图,比上月增长18.8%,增长7404亿图;比上年同期增长62.5%,增长18000亿图。年末货币流通总量为5197亿图,较上月末增长9.9%,增长468亿图,较上年同期增长39.8%,增长1479亿图。贷款:截至2010年末金融系统向城乡居民和单位、企业发放贷款余额为32648亿图,比上月增长4.9%,增长1523亿图;较上年同期增长23%,增长6098亿图;超期贷款余额为906亿图,比上月增长0.4%,增长3亿图;较上年同期下降25.6%。下降312亿图;金融系统不良贷款余额为3744亿图,比上月增长0.9%,增长34亿图;较上年同期下降19%。下降876亿图。2010年证券交易共进行253个交易日,交易总额为929亿图,成交证券6450万支。外汇汇率:据蒙古银行公布汇率显示,2009年一直贬值走低的图格里克从2010年3月份开始升值,2010年年均汇率为:1美元=1357.84图格里克,同比升值5.8%;1欧元=1805.08图格里克,同比升值10.1%;1元人民币=200.93图格里克,同比升值4.7%;1卢布=44.89图格里克,同比升值0.8%。.中央财政: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总收入(包括援助资金)为30784亿图。财政预算总支出和偿还外债贷款总额为30763亿图。财政预算总支出为30763亿图,财政预算节余22亿图。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30359亿图,一般预算支出为22712亿图,财政一般预算盈余7647亿图。2010年税收总收入同比增长65%,增长10530亿图。其中产品销售税同比增长2.3倍,增长2366亿图,企业营业所得税 同比增长90.2%,增长1852亿图,增值税同比增长77.1%,增长2513亿图,特别税同比增长61%,增长1018亿图。 非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9%,增长102亿图。原油收入同比增长2.1倍,增长291亿图。增长206亿图。其它收费项目收入 增长2.4倍,增长278亿图。国家股份红利收入下降49.2%,下降534亿图。 对外贸易:2010年与132个国家进行进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总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53.5%,增长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53.8%,增长亿美元;进口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53.3%,增长亿美元。对外贸易逆差为亿美元,同比增长50.1%,增长万美元。出口额中矿产品、针织品、贵金属、化妆品、宝石、皮毛制品和动物产品等出口产品货值占98%。牧业:2010年末全国牲畜存栏总头数为3270万头只。其中马192.03万匹;牛217.6万头;骆驼26.96万峰绵羊1448.04万只;山羊1380.33万只。牲畜存栏总头数同比下降25.7%,下降1130万头只,其中马匹减少13.5%,减少30.1万匹;牛减少16.3%,减少42.33万头;骆驼减少2.7%,减少7500峰;绵羊减少24.9%,减少480万只;山羊减少29.4%,减少580万。2010年度牲畜非正常死亡1030万头只,同比增加860万头只。农业年全国收获粮食35.51万吨,土豆16.8万吨,蔬菜8.23万吨,饲草113.23万吨,3.13万吨饲料。粮食收成同比下降9.3%,下降3.36万吨;土豆同比增长11.1%,增长1.67万吨;蔬菜同比增长5.5%,增长4300吨;饲草同比增长24.1%,增长22万吨;饲料同比增长21.1%,增长5500吨。工业建筑:2010年工业总产值(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为18746亿图,同比增长10%,增长1697亿图。其中原煤、原油、萤石等矿产业同比增长16.7--91.8%;电解铜、金属制品、石灰、液态奶、酸奶、奶制品、饲料、金属构件、面粉、果汁、饮料、啤酒、色酒、白酒、混凝土构件等加工业同比增长11.2--69%;混凝土、铁矿石等生产同比增长2.1--2.3倍。.2010年矿产开采业及加工业较上年同期相比(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原煤增长91.8%,原油增长16.7%,其它矿产品开采增长19.5%。文具办公用增长5.5倍,橡胶塑料制品增长84.4%,非金属制品增长54%,木材、木制品增长35.6%,炼铁生产增长29.6%,食品、饮料类增长24%,化工产品增长18.2%,服装、皮毛制品增长17.5%,传媒业、印刷业、音像业增长7.6%,卷烟增长2.9%,水、电、暖生产增长6.4%。2010年全国建筑业完成3508亿图的建筑工程,其中93.1%(3265亿图)的工程由国内建筑工程公司完成,6.9%(243亿图)的工程由国外建筑工程公司完成。建筑工程同比增长25.6%(714亿图),其中国内企业工程增长30.3%,(759亿图)。.交通运输业:2010年用各类交通运输方式完成货运2940万吨,完成客运亿人次。货运同比增长18.7%,增长460万吨,客运同比增长7.8%,增长1820万人次
河没褪橇捣绞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法途径去台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