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的语文学习中我从中音乐老教授那里懂得善意的谎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_现代教育科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文章来源:
作者:{ 未填写 }
浏览量:{ 433 }
发布时间:[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摘要&&&&教育是面向“人”的教育,而生命教育所倡导的“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的教育理念正是当代教育的本真追求。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贯穿生命教育的理念,践行生命教育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时代赋予的使命。&&&&本文以生命教育为视角,从小学语文教材和课程标准入手,归类了其中包含的生命教育内容与理念,分析了语文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语文与生命&&&&&教师教法&&&&&&&&&&&&&&&&&&&&&&&&&&&&&&&&&引言&&&&(一)问题缘起&&&&&“生命教育”自从上世纪末传播到我国,时至今日,其充满人性温暖的教育理念已在我国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其最终目的是使每位学生在“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中得到充分、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查阅资料及阅读相关文献的过程中,笔者越加的被这充满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深深感动着、吸引着。我想,这对于即将走上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我,无疑是激发我不断进取的力量。那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渗透与实践生命教育呢?笔者从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出发,做出了尝试性的探析。&&&&(二)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了解国内外生命教育的发展现状,研读当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思考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所应关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建议。&&&&&2.参与性观察&&&&在听课与自己的实际教学中通过观察与反思,积累了关于生命教育的教学实例,这对于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三)文献综述&&&&&1.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1)国外研究&&&&&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且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和阿南达学校,倡导和实践其生命教育的思想。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实施生命教育的国家,其生命教育的实施已形成一套科学的、完整的体系。1979年,一直从事戒毒辅导工作的澳大利亚牧师特德•诺夫斯在悉尼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ife&educational&center:LEC),该中心是联合国的“非政府组织”(NGO)中的一员。其基本的宗旨是:防制“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日本是亚洲国家中最早重视生命教育的国家之一,在1989年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针对青少年的自杀、欺侮、杀人、破坏自然环境、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同时,日本教育机构从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成长和长足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余裕教育”,其中热爱生命正是“余裕教育”的重要主题。乌克兰2001年开始开设生命科学基础课。时至今日,已有约200个“生命教育中心”遍布全球,包括发源地澳大利亚和英国、美国、南非、泰国等。&&&&(2)&国内研究&&&&&1997年,江苏省实验小学在全国率先提出生命教育研究。2002年1月,该校“小学生命教育”课题被江苏省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为省“十五”重点课题;2003年12月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审批为教育部规划课题。山东省早在2002年颁布的《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中把生命教育列为地方课程开发的四个主要领域之一,强调“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在以张茂聪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在山东省各地市区县的中小学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命教育,教育效果也日趋明显。2003年秋季开始,上海市虹口区开展“生命教育一体化”探索。确定生命教育试点学校,编写了适合小学、初中、高中、特教学校试用的生命教育系列读本。上海2004年开始制定《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2004年4月在杭州市召开的“两岸三地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上,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的40多位专家教授纷纷呼吁,必须重视校园“生命教育”。&日,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上海市这一决定意味着生命教育的逐步成熟。日,辽宁省教育厅颁布了《辽宁省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标志着辽宁省正式启动了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工程。此外,我国的四川、湖南等许多省市也积极开展了生命教育。2005年,黑龙江省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课、思想道德健康课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让学生尊重和爱护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20世纪末,我国台湾教育界也将死亡教育和生死教育引入并整合,称为“生命教育”。它的主旨是:阐释生命的可贵及生命应有的尊严。台湾晓明女中从1998年起,将原来的“伦理教育课”改为“生命教育课”,并有专门的教材和教师手册。台湾还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成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目前台湾还有自己的专门进行生命教育的官方网站:http://life.edu.tw,台湾在生命教育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生命教育起步也较快,编写有《爱与生命》教育系列教材。香港浸会大学在2001年提出“中小学生活及伦理教育研究计划”;中大宗教系及十八乡乡事委员会公益中学在2001年开创生命教育科;香港还设立生命教育委员会,与训辅委员会、联课活动委员会、家校合作委员会及校外团体合作,推行生命教育活动。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也多次举办研讨会,并在2002年明确提出以生命教育整合全校的公民及价值教育。&&&&&2.关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以及一线的语文教师们都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与实践进行了阐述。例如:陈碧波的《点化生命&&润泽童心——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从挖掘语文素材、立足语文特点、关注课堂内外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沈正元先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对生命意识的关注——我的语文教学观》中强调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东北师范大学程会书在其硕士论文《小学语文教材中生命意识内容缺失问题的研究》中对现有小学语文教材中生命意识缺失的教育现象,提出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儿童生命意识的教育内容,强化教育工作者的生命意识教育理念等方法策略。朱洪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从课堂教学策略——小学语文课堂生命化进行了阐述。&&&&这些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但笔者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发现,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与实践的相关研究还是很少,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者更要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来自然而切实的将生命教育融入其中,让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生命在语文课堂中得到灵动和欢畅。&&&&(四)概念界定&&&&&1.生命的内涵&&&&对于生命的内涵生理学家认为,生命是具有进食、代谢、排泄、呼吸、运动、生长、生殖和应激性等功能的系统;现代生物学给生命下的定义: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复合现象。生命的哲学定义:生命是生物的组成部分,是生物具有的生存发展性质和能力,是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应激、进化、运动、行为表现出来的生存发展意识,是人类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生物中发现、界定、彰显、抽取出来的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冯建军则从静态上看本体生命的存在,认为“人实际上有三重生命,一是意识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二是关联自然生理特性的精神生命;三是关联人的肉体和精神而又赋予某种客观普遍性的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作为一个“中介”,将肉体的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人就是由这三重生命构成的具体而完整地生命存在,人的这三重生命是一个互为前提、互为因果、循环往复的生命流程,实现着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交换和协调。”&&&&&&2.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是近几年颇受关注的一个教育课题,人们对生命教育的内涵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许多专家和学者也都提出了白己的看法,如下:&&&&王学凤认为,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对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程红艳认为生命教育就是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关注学生生命,遵循生命发展原则,旨在形成学生健康的生命态度的教育。冯建军认为生命化教育是基于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促进人的发展,提升生命之旅,要敬畏生命、珍视、保护生命、体悟价值与智慧人生、解放儿童,使生命教育融入生命并充满人文关怀。刘慧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视界,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并遵循生命昭示的规律所进行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指回到生命之中、遵循生命之道、关爱生命、生命有爱的教育,成为优质的自己是它的价值追求,关爱生命是它的主题,生命叙事是它的主要存在方式。王北生、赵云红认为,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掌握人完整精神的建构,重视人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有着深厚哲学根基、蕴涵人生大智慧的教育。肖川、徐涛认为,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张云飞认为,生命教育是指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综上所述,笔者比较认同学者刘慧的观点,“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视界,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并遵循生命昭示的规律所进行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指回到生命之中、遵循生命之道、关爱生命、生命有爱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关于爱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孩子学会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在关爱生命中幸福的生活。&&&&(五)研究意义&&&&&“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人们在不断探究的问题。随着越来越深入的探讨,我们已认识到教育要让每位学生学会在“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与社会”中,健康、快乐的去过好每一天。我们要培养拥有健全人格,能够与人为善,能够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将来能做一个善良的人、好妻子、好丈夫、好邻居•••••••这就是教育最朴实最真切的目的。&&&&目前,尽管生命教育的研究已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一切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与实践生命教育,还未被广大师生所熟识。本文将生命教育理论运用到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是对生命教育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是在理论指导下去切实完成教育的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希望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与实践生命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和敬畏生命”;&&&&本文从生命教育的视角挖掘了小学语文的教材及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与实践研究有所借鉴和帮助。&&&&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与生命教育&&&&(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生命教育理念&&&&&在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处处体现着生命教育的理念。具体如下:&&&&&1.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德和谐发展。”P2&&&&&2.语文教育的特点&&&&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P2&&&&&3.阶段目标:&&&&识字部分:&&&&第一学段(1-2年级):&&&&第3条:“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P5&&&&阅读部分:&&&&第一学段(1-2年级):&&&&第6条“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人交流。”&&&&第7条“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P5&&&&第二学段(3-4年级):&&&&第5条“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P7&&&&第三学段(5-6年级):&&&&第7条“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鼓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P9&&&&写话部分:&&&&第一学段(1-2年级):&&&&第1条“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P6&&&&口语交际部分:&&&&第一学段(1-2年级):&&&&第2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P6&&&&第6条&“有表达的自信心。”P6&&&&第三学段(5-6年级):&&&&第1条“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P10&&&&综合性学习部分:&&&&第一学段(1-2年级):&&&&第2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P6&&&&综上表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与实践生命教育,也是语文教育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与追求。&&&&(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的生命教育资源&&&&&“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视界,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并遵循生命昭示的规律所进行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生命教育资源,这为生命教育的渗透与实践提供了条件保障。笔者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分析,发现该版小学语文课文内容包含了大量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生命教育内容。笔者根据生命教育的内涵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分类:关于描写四季景色、动物、自然景观的课文,我将其划分为生命教育中的人与自然关系部分;关于热爱生命,关于描写做人品质:如诚实守信、善于思考探索、立志的课文内容,我将其划分为生命教育中的人与自身关系部分;关于描写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友善相处的课文内容,我将其划分为生命教育中的人与他人关系部分;&&&&课文内容涉及生命教育理念的篇目具体如下:&&&&一年级上册中的第1课《四季》、第5课《爷爷和小树》、第6课《静夜思》、第8课《阳光》、第13课《平平搭积木》、第14课《自己去吧》、第15课《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第18课《借生日》、第19课《雪孩子》、第20课《小熊住山洞》。&&&&一年级下册中的第1课《柳树醒了》、第2课《春雨的色彩》、第3课《邓小平爷爷植树》、第5课《看电视》、第6课《胖乎乎的小手》、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第8课《月亮的心愿》、第9课《两只鸟蛋》、第10课《松鼠和松果》、第11课《美丽的小路》、第12课《失物招领》、第2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第25课《快乐的节日》、第26课《小白兔和小灰兔》、第27课《两只小狮子》、第28课《小伙伴》、第29课《手捧花盆的孩子》、第30课《棉花姑娘》、第31课《地球爷爷的手》、选读课文第2课《好孩子》。&&&&二年级上册中的第1课《秋天的图画》、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第5课《一株紫丁香》、第6课《我选我》、第7课《一分钟》、第15课《小柳树和小枣树》、第16课《风娃娃》、第18课《称赞》、第19课《蓝色的树叶》、第21课《从现在开始》、第22课《窗前的气球》、第26课《“红领巾”真好》、第27课《清澈的湖水》、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第29课《父亲和鸟》、选读课文第4课《小鸟和牵牛花》、第6课《骆驼和羊》。&&&&二年级下册中的第4课《小鹿的玫瑰花》、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第8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第22课《我为你骄傲》、第23课《三个儿子》、第24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第28课《丑小鸭》、选读课文第3课《特别的作业》。&&&&三年级上册中的第3课《爬天都封》、第5课《灰雀》、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第23课《美丽的小心安岭》、第29课《掌声》、第31课《给予树》、第32课《好汉查理》、选读课文第4课《六个矮儿子》、第8课《信箱》。&&&&三年级下册中的第5课《翠鸟》、第6课《燕子专列》、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8课《路旁的橡树》、第13课《和时间赛跑》、第20课《妈妈的账单》,选读课文第5课《七色花》、第6课《妙不可言的沉默》、第8课《除三害》&&&&四年级上册中的第3课《鸟的天堂》、第4课《火烧云》、第9课《巨人的花园》、第10课《幸福是什么》、第11课《去年的树》、第13课《白鹅》、第14课《白公鸡》、第15课《猫》、第16课《母鸡》、第20课《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第21课《搭石》、第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23课《卡罗纳》、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第28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选读课文第4课《迷人的张家界》、第6课《麻雀》、第6课《一个苹果》&&&&四年级下册中的第2课《桂林山水》、第5课《中彩那天》、第6课《万年牢》、第7课《尊严》、第8课《将心比心》、第9课《自然之道》、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18课《永生的生命》、第19课《生命、生命》、第20课《花的勇气》、选读课文第5课《生命的药方》。&&&&五年级上册中的第1课《窃读记》、第9课《鲸》、第10课《松鼠》、第13课《钓鱼的启示》、第14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第15课《落花生》、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第18课《慈母情怀》、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透极了”》、&第20课《学会看病》,选读课文第4课《鞋匠的儿子》、第5课《剥豆》、第6课《你一定会听见》。&&&&五年级下册中的第1课《草原》、第8课《童年的发现》、第14课《再见了,亲人》、第15课《金色的鱼钩》、第16课《桥》、第17课《梦想的力量》、第24课《金钱的魔力》,选读课文第3课《一件运动衫》、第4课《丰碑》、第6课《我们家的男子汉》。&&&&六年级上册中的第1课《山中访友》、第6课《怀念母亲》、第9课《穷人》、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第11课《唯一的听众》、第12课《用心灵去倾听》、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第14课《大瀑布的葬礼》、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第16课《青山不老》、第21课《老人与海鸥》、第23课《跑进来的松鼠》、第24课《最后一头战象》、第24课《金色的脚印》、第25课《伯牙绝弦》、第26课《月光曲》、&&&&通过以上例举可看出,在人教版教学语文课文中,包含了大量的生命教育内容。此外,笔者在对人教版小学语文1—6级教材的阅读过程中,时时被文中那优美与真切的语言文字深深吸引与感动。在看到文中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时,我为之赞叹;在看到文中描写那真诚质朴的人间真情时,我为之动容;在看到描写童年的欢声笑语时,我为之欢乐;在看到文中抒发对生命那热烈而深沉的爱时,我的心更为之澎湃。这更加说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处处涌动着关于生命的真情。&&&&二、语文与生命教育&&&&(一)语言与生命&&&&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其著名的《人论》中提出:“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animal&symboliccm)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人不可能逃避他自己的成就,而只能接受他自己的生活状况。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部分,它们是织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人类在思想和经验之中取得的一切进步都使这些符号之网更为精巧和牢固。”&海然热认为:“运用鼻、舌、声带这些本身便肩负着营养、呼吸和自卫方面的功能的器官以通交际,纯属天性使然。……天性顶多是一种第一习惯。&他指出:“我们提出,在人的概念里,语言能力是应有之义。”&所谓应有之义,就是“记录在人类遗传代码里”&。&&&&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符号是人的本质”,而作为符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正是语文学科的一大根本特点。语文学习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实现对学生基本素养的提升。学生通过语言学习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智慧、陶冶了性情、完善了人格。也就是说,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正是实现作为“完整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语言的学习本身就是实现“生命”的成长成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本身就是对生命本质的关心和关爱。所以说,学生在语言中得到的身心的健康成长,这就使得作为“符号”的人更加完善与完满。&&&&此外,语言学家海然热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禀赋”。这也说明,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是对学生天赋的一种成全。因为,语言能力,本身存在于学生的生命特性之中。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正是进一步让发现、展示自己本来具有的天性。从这一角度来看,语文教学就是在实现学生生命完整与完善。因此“离开‘人’,‘言’无从依附;离开‘言’,‘人’难以自立。”&语文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语文教育就是要唤醒激活个体生命的语言禀赋。&&&&综上所述,语言与生命息息相关,没有了语言,生命也不完整,语言依附于生命。语言的学习是对人“生命”天赋的挖掘,是实现“生命”完整的重要符号。“语文教育根本任务之一是:使民族后生获得生命能力。生命能力包括,生命意识;认知能力----学会认知;生命敬畏、尊敬、关怀、热爱能力-----学会生活;生命创生能力----学会做人,即学会使自己成为人,并使自己成为大人。•••••••所以,语文教育,就是生命化的教育,也是以培育生命和生命完整性意识与追求为本质规定、目标要求。”&&&&&&(二)文字与生命&&&&每一个文字的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都蕴藏着一个神奇的生命世界。就像德国埃及学家科舍尔神父认为的那样“一种文字,更出色、更高尚、更接近各种抽象。通过字符的巧妙的衔接,或其对当物,一下子就向智者的智慧举荐出复杂的推理、崇高的概念或者深藏在大自然或神灵内的某种非凡的奥秘。”&&&&&具体到汉语来说,“汉字有其特殊的构造方式和结构特征,它独特的形体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文化资源。汉字形体结构具有直观性、象征性等特点,其形体构成与人的思想、情感、生活和行为往往有机地联结一个故事、一种姿态、行为和情致;一个汉字,常常就是关于人的一种智慧,一种情感智慧,生存智慧、生命智慧。如‘字’字的形体结构本身就蕴含着一个有关于人的生命延续的故事,即在一家房子里,一个女子生养了一个孩子。实际上汉字形体结构的每一个笔画,一个线条,一个撇或一个点,往往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汉字的构成就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完形,它有外形和骨架、有思想和神韵、有情感和精神。汉字与文化的这种同构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第二,汉字是表情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情感世界;第三,汉字是象形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形象世界;第四,汉字是审美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审美世界。总而言之,汉字是有灵性的,当你在阅读中与汉字接触时,每个汉字都会直盯着你,呼之欲出,和你交流对话。”&&&&&就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第7课《我爱你,中国汉字》中写到“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看到‘太阳’这个字,你能感触到热和力,而望见‘月亮’,眼前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漂浮感,‘重’字一忘而沉坠。‘笑’字另人欢笑,‘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像散发着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和宁静的院落。当你写下‘人’这个字的时侯,不禁肃然起敬•••••••这些横竖撇捺构成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它们在瞬间走进想象,然后又从想象流出,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这也就是中国文字的魅力,文字背后总有一个奇妙的世界,它激发着人们的想像和情感。所以,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在于,让学生在对语文材料的阅读与学习中去感受人类广阔的文明成就,去学习文本的解读和自由表达,在文字中感受人性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灿烂与辉煌,领略世界的丰富与神奇,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下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语文中的“语言文字”蕴含和承载了许许多多的生命故事,其中有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有关于“人对自身的认识与剖析”、有关于“奇妙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虫鱼兽、山川江河”。学生在优美的语言中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爱,学生在这些传达美好情感的语言文字中,学会了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这些有心而发的美好情感再通过言语、文字表达出来。笔者认为,这就是真正的语文教学,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学生的知识的内化与生命的成长。&&&&教育是关乎生命的教育,是关乎爱的教育。语文是一门关注生命的学问,其教育意义在于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其生命得到完整与完满。这也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与践行生命教育的最真实目的。反之,倘若我们的语文在教学中忽略了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关注的话,那又如何让学生去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大自然”呢?&&&&三、教师教法与生命教育&&&&(一)将字词放入到现实情境中去&&&&在现今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一些教师常常从“字音、字形、字意”来讲解一个字,教师首先教学生或找同学来正确读字音,接着分析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独体字等,再分析它的偏旁部首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用该字来组词及这个字在该词中的意思,最后试着用某词来说一句话。等学完这些字或词后,让学生多读几遍。最后让学生在生字本上写一写。就这样学生在作业中反复重复写以及在老师的听写测验的帮助下,学生逐渐将这些字词的音、形、意记在自己的脑中,结果一学期下来,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其效果也不佳。&&&&这样的识字教学,对于低中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作业的一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反复的写、记字词。这就导致学生逐渐对字词产生了厌烦情绪,学生从字词中并未体会到学习语言汉字所应带给他们的乐趣。学生学习语言文字逐渐变成了机械、毫无创造力的活动。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教师并没有把发现这些语言汉字中的美,并未把这些字看成一个有生命的活体,教师并未挖掘发现语言文字中所含有的生命世界,我们的教师所教出来的字“干巴巴、硬生生、空洞洞”,学生在学习字词时并未带着自己的真心实意,字词只是从学生脑中过了几遍,而不是真正真正的在学生心里安下了家。那如何将生命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小学阶段的字词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1.以直观形象的手段来教&&&&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幼儿阶段对儿童进行了识字教育,他仅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让孩子们认识了全部字母,并且会写会读词。想想在现今小学阶段,面对识字教学儿童所表现出的吃力、枯燥乏味,苏霍姆林斯基在学前阶段又是怎样做到让孩子乐于学字、较快掌握字词的呢?&&&&教学片断&&&&&苏霍姆林斯基带孩子到树林中旅行,当孩子被草丛中爬行的一只甲虫吸引时并对其进行仔细观察时,苏霍姆林斯基随即将这个甲虫画在了图画本上。在孩子的要求下并在上面写上“甲虫”这个词。好奇的小鬼们便重复着说这个词,并察看起这几个在他们看来像是图画的字母。有友人在沙土上重现了这几个字母——花纹,有人用草秆编了这几个词。每个字母都是孩子联想起几个事物:如“甲虫”这个字母,他们看着就像我们观察过的那只甲虫张开翅膀试图起飞而屡遭失败时的样子••••••&&&&&“我开始同孩子们进行到词语源头去的‘旅行’:让孩子们看到美的世界,并竭力使他们的心感受到词语的乐音。我竭力使词对于孩子们不单纯是事物和现象的标记,而是还包含有情感色彩——它的芳香和微细差异。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想听到美妙的旋律那样聆听词语,要让词语美和词语表达的那部分世界的美能引起对字母的兴趣,也就是对表达人的言语的那些花纹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授,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让学生在学习字词时看到了其身后所代表的生命世界。教师将所要教学生的字词放入的一定的生活情境中来。当学生在看到一个生物时,他教学生一个词,并让学生来画。这样学生在学某个字词时,他的内心会相应的呈现出某一真实的物。与此同时,孩子的心中会踊跃出一种情感,那种情感是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那种情感是使学生发自肺腑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意。苏霍姆林斯基的识字教学是用情境来激发挖掘学生的潜力和情感。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他们的智力生活受着美、故事、音乐、幻想、创造和想像游戏的鼓舞。凡是激动了他们情感并因美而吸引了他们的美都深深地印在了记忆中。使我感到惊讶的是,许多孩子热切希望不仅用话语表达自己的经历,而且还要把它写出来。”&&&&&&“每个字母与孩子意识中都与直观形象相联系着,因此不论整个词还是每个字母都容易记住。”我们的教师也许不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带着孩子去大自然中旅行,但我们也可以在教一些字时拿出一些可让学生感官的东西来。如在学生适宜的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真正的去体会某字词所代表的真实含义,将字词内化的自己的语言中,而不是只简单的知其音、形、意。&&&&&2.结合中国汉字的特点来教&&&&语文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传递文化与情感的,每一个文字中都蕴藏着一个宏大的世界,犹如一沙藏世界,每个词语、句子都诉说着一种情感。对于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中国方块字”来说,它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它是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汉字象形、表意的特点来教学生字。值得高兴地是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部分已提到让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我们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欣赏字的美、还要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背后的意,关注学生面对一个个字词句所伴随的真情实意。&&&&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识字(一)就以中国汉字的象形特点及图形来带领学生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如下图:(略)&&&&这就是结合中国语言文字的象形特点来教学生学习字词的。学生在观察实物与对比象形文字中体会汉字演变的过程,学生能够教直观的捉住现代文字的书写特点。我相信,学生在学习这些文字时,他的内心是惊叹的、是喜悦的。学生在下一次听到、读到、写到这些字时,脑海中会呈现出两种画面,一种是实物,一种是字的演变。学生在这生动有趣的学习中会越加的体会到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乐趣。&&&&3.结合绘画来教&&&&中低年段的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一般而言,具体形象的事物在孩子的心中会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用画笔描绘出身边的事物及心中的美好想象。笔者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所接触的小学生,都很喜欢画画,他们喜欢画花草树木、各种小动物、卡通人物、小房子、一些男同学更喜欢画军事用品等。总之,在欣赏他们的画时,能感受到他们那一个个天真可爱善良的的小生命。所以,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应同绘画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教师可在教学中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勾勒出某字词相对应的物。另一方面,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学习某字词后将自己对该字词的理解与想象用笔画出来。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办关于识字学习的手抄报,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画笔来描绘学过的美妙词语.就如苏霍姆林斯基和孩子们一起完成的《我们的民族语言》。在一次又一次的旅行中“每次都有那个激起了最鲜明的想像、情感和回忆的小朋友在《我们的民族语言》画册里画他的画。谁也没有对本民族语言的美无动于衷;”&。&&&&(二)让学生在体悟语言文字中大胆表达真情实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大胆的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年龄虽还很小,但当他们在面对这些令人感动的文字故事时,其内心也会荡漾起各种思考的波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走进字词句的深处,在咀嚼语言文字中获得对生命的真切理解与感悟。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字润泽中,一切关于爱的教育、关于生命的教育就会默默无声地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在窦桂梅老师的语文教学中处处体现着学生对生命的真情见解,如下:&&&&窦桂梅《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段——感悟,读出人生的滋味&&&&&••••••&&&&师:儿子究竟懂得了要怎样的“好好儿活”呢?读最后一段课文。&&&&生:“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出示: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话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师:我参与你们讨论,咀嚼这句话,儿子懂得怎样“好好儿活”?(生讨论)&&&&生:母亲告诉儿子生活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也可以平平淡淡的。我是从黄色的紫色的花中看出来的、&&&&生:我从“黄色的花淡雅”中也看出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的生命同样是珍贵的。&&&&生:我从“淡雅”这个词语中看出要获得平平凡凡。&&&&生:我从菊花在秋风中“泼泼洒洒,正开得烂漫”,感到人要活得潇洒自在,不要被困难所打倒。&&&&生:我觉得各种菊花比喻个种人,健康人、残疾人,花色不同但同样美丽,人的生命也像花一样各有各的美丽。&&&&师:人不能只有一种活法。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的风格,活出自己的个性!还想说吗?&&&&生:我觉得有时候残疾人比健康人活得更精彩,因为残疾人更要与困难作斗争。&&&&师:“淡雅”也好,“热烈”也罢,“深沉”也行,那都是人生哦!&&&&生:我从“黄色的花高洁”体会到母亲要儿子活得善良。&&&&师:这是你的创造喔,善良就是高尚和纯洁。“我俩”懂得了这样“好好儿活”:酸、甜、苦、辣,幸福与困难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生。••••••&&&&在以上的教育案例中,师生通过对蕴藏着深深母爱地“好好儿活”四个字的领悟,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拥有积极、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与追求的生命个体。学生在“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句话的背后,看到了异彩风尘的生命世界。有的学生说“平平淡淡才是真”,有的说“人要活得潇洒自在”,这是学生对生命的不同理解。教师一句“我参与你们讨论,咀嚼这句话,儿子懂得怎样‘好好儿活’?”和“人不能只有一种活法。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的风格,活出自己的个性!还想说吗?”教师给予了学生感悟和思考的自由空间,于是就有了学生那些发自肺腑的真情表达。&&&&试想,这些小学生们终究会长大成人,有一天,他们会选择出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或平凡、或伟大、或淡然••••••这些抉择都没有错,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拥有自己想要的人生。他们懂得,在这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通过体悟史铁生面对疾病重燃生命的勇气,学生们意识到了,无论将来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应心怀梦想,坚定、自信、勇敢的去面对。这节课,是师生与作者心灵的对白,是教师与学生的对白,更是学生与自己的真心对白。师生一同体会到了生命的美丽,生命的不同凡响。师生共同认识到了,我们应本着对生命负责的姿态与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信念来踏实走好这美妙的一生。&&&&关于生命教育的素材处处存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教育者的眼睛,对于教育者的心灵,不是缺少资源和条件,而是缺少对生命的那份关注与关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应让学生在看到关于描写的大自然美的语言文字时,心中多些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让学生在看到关于描写人与人之间真情的语言文字时,心中多些温暖与对他人的关爱;让学生在学会做人的同时学会关注自己的生命质量;我们的教学语文教学应在关注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和真实表达的同时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去真实的触摸生命。这就是笔者心中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结语&&&&现实告诉我们,生命教育刻不容缓,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肩负起进行生命教育的责任,让我们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力求让他们从小开始尝试着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惜生命,在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爱社会中享受美好童年所带给他们的欢声笑语,力求让我们的教师能每天看见孩子就微笑,能带着美好心情在课堂中激扬生命,让自己所教的知识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充满快乐。最后呈上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台湾作家杏林子的《生命&生命》课文片段&&&&&“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三卷)我把心给了孩子们[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8[2]李吉林文集卷一情境教学与实验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04)[3]刘慧.生命德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4]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5][美]杰•唐纳•华特士(林莺译)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05)[6]吴靖国.生命教育:视域交融的自觉与实践[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印行,2006(09)[7]张文质等著.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9)[8]肖川.教育的情趣与艺术[M].长沙:岳麓书社,2008(05)二、期刊类:[1]黄加成.刘艳玲.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摭谈[J].山东教育学报,2006,(04)[2]肖川,徐涛.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3]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09)[4]陈碧波.点化生命&&润泽童心——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08(02)[5]王鉴.&课堂重建―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03)[6]檀传宝.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科学,2002(02)[7]曹俊军.论教师幸福的追寻[J].教师教育研究,2006(09)[8]王惠来.生命视野下的教师成长[J].课程•教材•教法,2007(05)[9]张培.让教师诗意地栖居在教育中[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0]朱洪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06)[11]刘建明.田立新.生命课堂&&情真意切——谈语文教学的情感交流[J].基础教育研究,2007(02)[12]王超.构建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特技教师课堂教学片段赏析[J].教育科学论坛,2007&(02)[13]张美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生命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3(01)[14]潘家明.承受生命之重的课堂教学——论语文生命课堂的建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2)[15]马红利.语文课改的生命——课堂活动[J].&新课程•教师版,2007(02)[16]屠建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中国教师报,2003(08)三、学位论文类:[1]刘虹.生命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6(03)[2]程侠.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06)[3]刘智慧.&浅谈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6(12)[4]赵梦影.生命教育视阈中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06)[5]沈瑞红.生命教育与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融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7(09)[6]丁九阳.试论语文教师生命伦理精神的建构[D].四川师范大学,2007(4)[7]王羽.体育教学世界的生命回归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12)[8]梁万峰.中学数学生命化教学取向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6(5)[9]陈丽英.关爱教师——生命教育理念的助推器[D].江西师范大学,2007(5)[10]李艳.台湾地区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与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6(05)
主办:现代教育科学
现代教育科学官方网站 现代教育科学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子邮箱:
网站建设公司:
联系电话:8
地址: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湖波路6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