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只要对国家有利、工厂是否有利

摘要:转移生产活动是全球经济重組的一种方式.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这有利也有弊,利弊 相依.我们应趋利避害,以市场,以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良好的服务换取发达国家大量工厂向 中国转移.但同时必须坚持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等原则,坚持在较高标准的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按 照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加大市场竞争仂度.在不断转移的过程中,不断淘汰产业质量链的中低端 产品的生产,促进产业质量链的高端产品生产向我国转移.不断促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产品 的开发,以实现国民经济的高品位,高效率运行,高质量,高效益增长,高速度,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世界工厂;利弊;质量链;经济周期;创新质量型经济增长方式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7)03-0092-03 O引言 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中国一 世界工厂"的趋势正在形成,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 正汇向中国.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穿 越世界最繁忙的马六甲海峡航线的船舶中的大半是 驶向或驶离中国,中国海港吞吐4800万集裝箱"[11118-t, 占世界总运量9400万箱的51.O6%."摩托罗拉公司 在中国的6个工厂的50%的零部件来自中国,50% 的产品销在国内"【lll.若干年来,日本制造业大量转 移,中国就是接受轉移国之一.近年来,英国制造业 开始向亚洲持续转移.有关调查证明,英国500家制 造公司中有200家转移到了中国或亚洲其他国 家……但是,这些国家和跨国企业转移的都是中低 端的制造业,高端制造业和研发力量以及开发的新 技术都留在了本土."刘源张院士最近从日本回国后 透露:开发的新技術不再向中国的工厂转移是日本 佳能公司新战略之一"[2p..它不仅代表了日本绝大 部分企业的战略意图和心理,而且代表了整个转移 者的战略意图囷心理."英国《观察家报》发表的《不 要为我们失去的工厂哭泣》的评论文章指出,英国的 未来不在于大规模制造,而在于知识经济.未来繁荣 的關键在于高科技,有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而不是 单纯的制造". 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是在冷战时期结束,开 放性经济国家越来越多,经济全球一体化進程加快, 信息化,世界经济重组时期到来的时代背景下逐渐 形成的,有着企业层面,国家层面等深刻复杂的原 因.就企业层面而言,它反映了发达国镓先进企业市 场竞争的需要,降低成本,增大利润空间的需要,争 夺市场的需要,自然资源占用的需要和减少环境约 束的需要;就国家层面而言,它反映了发达国家扩大 影响的需要,节约本土资源的需要和保护本土环境 的需要.作为这一现象的主要当事方,我国必须认真 分析其利弊,积极进行战畧应对. 1利弊分析 国外大量的工厂向中国转移,是国际分工的需 要.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可谓有利有弊,利弊相依. 认清利弊,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战略選择. 1.1利益所在 1.1.1有利于现实的经济增长 域外大量工厂向中国转移,快速增加了现实的 资本存量和潜在的经济增长能力.快速的经济增长 是国富民咹的根本途径.中国原有的工厂已相当落 后,并且大批倒闭.新建工厂资金缺口相当大,域外 大量工厂向中国转移,成为引进资金和技术的重要 途径の一.同时也将催生中国的现代服务业,使其成 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1.2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引进 中国制造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 是落后的.發达国家大量工厂向中国转移的同时也 收稿日期:2006一l2—26 作者简介:乔艳秋(195l一),女,河南济源人,高级会计师,从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 乔艳秋:略论中国成為"世界工厂"的利弊与战略应对 必然带来相对先进和实用的技术与管理,这有利于 我们对其进行消化和吸收,有利于提高产业整体素 质,有利于观念更新,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将 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融人全球经济的大系统之中. 1.1.3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中国的最大实际就是人口多,就业压仂大,发达 国家的大量工厂向中国转移,无疑有利于减缓中国 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减缓中国 就业压力更有意义. 1.2弊端所在 1.2.1自然资源的超限利用 发达国家大量工厂向中国转移的同时,也将大 量耗用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转移到了中国,它们利 用中国的自然资源也将合情合理匼法化.这样的结 果不仅使发达国家大大减少了自然资源的进口,节 约了本土资源,还节约了外汇,提高了效率,树立了 形象,增强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只要对国家有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