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辛亥革命的文献研究方法有哪些有哪些

《辛亥革命一百年评议》 中央文献研究室 书评 简介 电子书下载 Kindle电子书
无需Kindle设备,您也可以在智能手机、电脑或平板电脑上使用免费 Kindle阅读软件随时随地畅享阅读。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或电子邮箱,获取Kindle阅读软件的下载链接。
亚马逊价格
Kindle电子书
为您精选畅销好书,超值低价,限时秒杀,特价时间为每天00:00-23:59;另外精选10本当周特价,特价时间为每周日00:00至周六23:59。点击购买
或者下载随时随地畅享阅读。
中央文献研究室Kindle电子书¥1.00
中国大历史系列
Kindle电子书¥0.80
冯世杰Kindle电子书¥2.90
丰子恺Kindle电子书¥3.99
Kindle电子书¥1.00
赵凡禹Kindle电子书¥3.90
发售日期: 日
为了&#x7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内部刊物《文献与研究》组织编写并先后刊发了&#x7列文章,包&#x62《&#x4旧民主革命到新民主革命》、《列宁关于西方列强侵略中&#x56和辛亥革命的评述摘编》、《党和&#x56家领&#x5&#x4对鸦片战争以后中&#x56沦为半殖民地半封&#x5社会的历史和辛亥革命的&#x8述摘编》、《孙中山关于中&#x56近代屈辱历史和辛亥革命的&#x8述摘编》、《孙中山晚年对中&#x56革命的认识&#x8述摘编》、《孙中山箴言选录》、《中&#x56近代志&#x58仁&#x4关于救亡&#x56存斗争和辛亥革命的忆述》、《老一辈民主&#x4&#x58关于近代中&#x56救亡&#x56存斗争和辛亥革命的忆述》等。
为了&#x7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内部刊物《文献与研究》组织编写并先后刊发了&#x7列文章,包&#x62《&#x4旧民主革命到新民主革命》、《列宁关于西方列强侵略中&#x56和辛亥革命的评述摘编》、《党和&#x56家领&#x5&#x4对鸦片战争以后中&#x56沦为半殖民地半封&#x5社会的历史和辛亥革命的&#x8述摘编》、《孙中山关于中&#x56近代屈辱历史和辛亥革命的&#x8述摘编》、《孙中山晚年对中&#x56革命的认识&#x8述摘编》、《孙中山箴言选录》、《中&#x56近代志&#x58仁&#x4关于救亡&#x56存斗争和辛亥革命的忆述》、《老一辈民主&#x4&#x58关于近代中&#x56救亡&#x56存斗争和辛亥革命的忆述》等。
版本: Kindle电子书
文件大小: 655 KB
纸书页数: 296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第1版 (日)
语种: 简体中文
ASIN: B00E5BHKK8
品牌: 北京三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生词提示功能: 未启用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Kindle商店商品里排第19,723名 ()
看过此商品后顾客买的其它商品?
&~ 张鸣&Kindle电子书
&~ 张鸣&Kindle电子书
&~ 陈丹青&Kindle电子书
&~ 张鸣&Kindle电子书
目前还没有用户评论
查找其它相似商品
<iframe name="iFrameHMD" id="iFrameHMD" height="0" width="0" style="border:none" src="javascript:''">
如果您需要联系客户服务获取帮助或解答问题,。
您是否想要报告这本书的质量或排版问题?
您认为该书有不恰当内容吗?
您认为这个商品侵犯了版权吗?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本帖位置:
·本帖由网友上传,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转帖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如相关单位或相关个人发现问题,请直接与我们联系(传真电话:010-)。
值班斑竹:
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20:03 发表
有着几亿人口和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要发生一场历史性巨大变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革命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要千百万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作出巨大自我牺牲,更不是哪个人或者少数人的鼓吹就能办到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到辛亥革命前夜,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和愤怒已发展到十分普遍的地步。辛亥革命的发生到这时是不可避免的。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进程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这个意义非同小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了不起的事情;在思想领域内也引起十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民主精神高涨和思想得到很大解放。
辛亥革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也没有结束。这是当时中国新旧社会势力的力量对比所决定的,也是中国还不成熟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的。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从正反两个方面教育了中国的先进分子,起了某种阶梯的作用。10年后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显示出中国以往任何政党不曾有过的全新特点。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目为之一新。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它在很多重要方面改变了中国,成为一个新的起点,为中国以后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辛亥革命过后只有7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又过2年多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晚清以前,中国虽不能说停滞不前,但变化十分缓慢。这并不奇怪,农业社会生产的发展本来就是缓慢渐进的。从世界范围内比较,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十分成熟的地步,很多方面已接近凝固。长期以“天朝大国”自居,更形成一种盲目自满的心态。“天不变,道亦不变”,正是这种社会心态的反映。传统是无形的,却常能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如果没有受到异常强烈的刺激,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是不会出现的。
孙中山先生在1904年就讲了:“满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
革命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要千百万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作出巨大自我牺牲,更不是哪个人或者少数人的鼓吹就能办到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到辛亥革命前夜,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和愤怒已发展到十分普遍的地步。1911年5月,长沙税务司伟克非在给总税务司安格联的信中写道:“毫无疑问,大多数老百姓是希望换个政府的。不能说他们是革命党,但是他们对于推翻清朝的尝试是衷心赞成的。”“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他讲得不错:辛亥革命的发生到这时是不可避免的。
( 20:03) 1105字 (回复5/点击23)
( 20:16) 703字 (回复0/点击2)
( 20:40) 1279字 (回复0/点击1)
( 20:56) 846字 (回复0/点击9)
( 21:01) 1133字 (回复0/点击2)
( 21:18) 723字 (回复0/点击1)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23 个阅览者
请选择要上传的图片或音视频文件(小于600K):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如果您希望发贴,请输入您的用户名和口令;
如果您还没有注册,请点击。《辛亥革命一百年评忆》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党的文献》编辑部) _百度阅读
简介:《辛亥革命一百年评忆》内容简介: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内部刊物《文献与研究》组织编写并先后刊发了系列文章,包括《从旧民主革命到新民主革命》、《列宁关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和辛亥革命的评述摘编》、《党和国家...
暂无,预订后到货会第一时间告知!
高品质图书 正版图书,只为给你最好的体验
免费下载 电子书可免费试读,下载到手机
帮您决策 百度大数据告诉您,什么书值得读和买
编辑推荐 《辛亥革命一百年评忆》包括《中国近代志士仁人关于救亡图存斗争和辛亥革命的忆述》、《老一辈民主人士关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斗争和辛亥革命的忆述》、《西方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传教士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活动中的所作所为》、《外国学者关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和辛亥革命的评述》等有关辛亥革命的专题论述摘编和研究文章。重温这些论述、研读这些文章,无疑会有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的历史,更深地认识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从而更加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
第一编领袖人物的经典评述
列宁关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和辛亥革命的评述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历史和辛亥革命的论述
第二编孙中山的评述
孙中山关于中国近代屈辱历史和辛亥革命的论述
孙中山晚年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些新认识
孙中山箴言选录
第三编亲历者的忆述
近代志士仁人关于救亡图存斗争和辛亥革命的忆述
老一辈民主人士关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斗争和辛亥革命的忆述
第四编学者们的评述
西方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陈学文刘志辉
传教士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活动中的所作所为/童轩
一些外国学者关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和辛亥革命的评述
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金冲及
从旧民主革命到新民主革命/邢贲思
字数 21万字
页数 296页
综合评分: 10分
定价:¥36.00
<img class="photo-holder" src="">
<div class="cnt-wrap max-width">
<span class="author-name single-line" style="margin-bottom:0;">
帮助平台入驻电视文献片《辛亥革命》纪念辛亥百年--《电视研究》2011年10期
电视文献片《辛亥革命》纪念辛亥百年
【摘要】:正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宣部、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了六集电视文献片《辛亥革命》。该片于2009年立项、撰稿,2010年7月启动拍摄。为再现百年前那段激荡风云的历史,一年间,摄制组足迹遍布湖北、湖南、广西等国内20多个省市,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近十个国家,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J952【正文快照】: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宣部、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了六集电视文献片《辛亥革命》。该片于2009年立项、撰稿,2010年7月启动拍摄。为再现百年前那段激荡风云的历史,一年间,摄制组足迹遍布湖北、湖南、广西等国内20多个省市,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鍾健;[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1年12期
王明元;[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袁咏红;[J];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雨汀;[J];纵横;2005年04期
;[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1年06期
,侯桂芳;[J];学术月刊;2001年10期
赵洪涛;[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周云蒸;[J];湖北文史资料;1996年01期
刘大年;[J];近代史研究;1980年03期
;[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双璧;;[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蒋祝平;;[A];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01年
蓝牧羊;;[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雷岳;;[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张宪文;田玄;;[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李文海;;[A];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1年
戴鞍钢;唐国俊;;[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许宗浩;李准亢;;[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陈奇;;[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周声浩;;[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舒晋瑜;[N];中华读书报;2010年
毛丽萍 谢颖;[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王磊;[N];团结报;2011年
耿毅 通讯员
周晓华;[N];湖北日报;2009年
张跃;[N];团结报;2010年
宋兰兰;[N];长江日报;2010年
张彦;[N];云南政协报;2010年
潘衍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于萍 通讯员
周梅;[N];团结报;2010年
;[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曦;[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王佩良;[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霍修勇;[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赵歌东;[D];吉林大学;2006年
戴银凤;[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刘杰;[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彭传勇;[D];吉林大学;2009年
周敏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皮庆侯;[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韩华;[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钢;[D];吉林大学;2011年
谌德;[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何新;[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李严;[D];兰州大学;2010年
李凤凤;[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贺鹏程;[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黄蓉;[D];扬州大学;2003年
周勇;[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李中福;[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龚春英;[D];扬州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用户名:密码:验证码:&&欢迎你:
>>>中国近代屈辱历史和辛亥革命简述
请选择颜色:
白灰蓝黄红绿
选择字体大小:小中大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中国近代屈辱历史和辛亥革命简述
一、关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蹂躏和晚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的境况
八国联军之役以后,列强对中国天天在宰割。沃野好山,任人割取,灵苗智种,任人践蹈,此所以陷于悲境而无如何也。瓜分之原因,由于中国之不能自立。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
清政府呢?他们既怕洋人,又怕革命。今天列强正合以谋我,清廷牺牲国家领土、换取小朝廷以图苟活。既不能独立自强,又没有外交上的准备,一遇对外交涉,便觉图穷匕见,失败自是意中事。故道光时有鸦片之役,咸丰时有英法联军之役,最近又有甲午之役、庚子之役,……没有一次不是失败;以致领土被占,藩属尽撤。列强不费一兵一弹,只要一纸公文的照会与要求,满清政府就惟命是听,举国防要地的大好军港,拱手而让之外人。这不是丧心病狂,又何致贻外交上以莫大的奇辱呢!列强鉴于其惧外媚外的心理,为求进一步的施行侵略起见,于是更划定势力范围于各省,必至于瓜分中国而后止。
清廷亲贵弄政,舞弊营私,官场黑暗,惨无天日。他们剥民之肤以为衣,吮民之血以为食,简直把四万万的民众,当似他们的鼎俎中物。在这种高压政策之下,谁也是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无论为朝廷之事,为国民之事,甚至为地方之事,百姓均无发言或与闻之权;其身为民牧者,操有审判之全权,人民身受冤抑,无所吁诉。且官场一语等于法律,上下相蒙相结,有利则各饱其私囊,有害则各委其责任。婪索之风已成习惯,官以财得,政以贿成。不论如何不公,如何残暴,在这里是无从申诉的。各省总督从压榨人民中成为巨富。贪污行贿,任用私人,以及毫不知耻地对于权势地位的买卖,在中国并不是偶然的个人贪欲、环境或诱惑所产生的结果,而是普遍的,是在目前政权下取得或保持文武公职的唯一的可能条件。
清廷既知民怨之沸腾,更不惜与民为敌,压迫加甚。居今日而为中国人,生命曾蝼蚁之不若,一举手,一投手(足),动辄必罹刑网,辗转呻吟,毫无生人乐趣。于是有甘受压迫,略加反抗者,则立派大队进剿,清乡洗村,无论妇孺老弱,杀戮殆遍。然此等暴行,不但不足以已乱,而且适足以长乱。
满清政府既是这样压迫,这样的强暴,但是对于外国人,却是懦弱无能,非常的柔顺,事事不能自立,总是受外国的嵌制,揣其意似以为中国的土地人民财产,尽数以转赠外人,“宁赠友邦,毋与家奴”,居心的狠毒与荒谬,当为天下人所共见。在中国所谓清国仅仅是一个名称,国家只是在形式上存在,实际上等于没有国家。不仅如此,将来沦为欧美列强的奴隶的命运,也是不可避免的。
二、关于民主革命的必要性:“革命为唯一法门。”
有一种旨在改造中国的政治运动,名之为少年中国党,欲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倡行新改。予当时不禁深表同情,而投身为彼党党员,盖自信因为国利民福计也。然中国睡梦之深,至于此极,以维新之机苟非发之自上,殆无可望。吾党于是怃然长叹,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图所以倾覆而变更之。
目前中国的制度以及现今的政府绝不可能有什么改善,也决不会搞什么改革,只能加以推翻,无法进行改良。当今之世,中国非改革不足以图存。但与清政府谈改革,无异于与虎谋皮。因此,必须发动民主革命,推翻这个昏庸腐朽的政府,为改革政治创造条件。
中国从前之不变,因不知改革之幸福,以为我中国的文明极盛,如斯已足,他何所求。于今游学志士见各国种种的文明,渐觉得自己的太旧了,故改革的风潮日烈,思想日高,文明的进步日速。现在中国要由我们四万万国民兴起。要用尽我们的力量,提起这件改革的事情来,中国断断乎没有不兴的道理。
革命为唯一法门,可以拯救中国出于国际交涉之现时危惨地位。今日之中国何以必须革命?因中国之积弱已见之于义和团一役,二万洋兵攻破北京。若吾辈四万万人一齐奋起,其将奈我何,我们必要倾覆满清政府,建设民国。其目的所在,欲使中国为世界最强之国、最富之国,又政治最良之国。此种目的,当合全国人民为之,乃可达到。改革之势正在鼓荡,及身可见清王朝崩溃,这是贯彻余多年宿望之秋。
我等今日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当与民变革,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今日为国民革命。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进行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不愿君主一人专利,不愿少数富人专利,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完美的国家。
三、关于辛亥革命的成果
武汉事兴,全国响应,匝月之间东至于海,南及闽粤,风云泱动,天下昭苏。此役所得之结果,一为使国内民族一切平等,无复轧轹凌制之象。二为划除君主专制之迹,使民主政治于以开始。自经此役,中国民族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屹然于世界,不可动摇。自经此役,中国民主政治已为国人所公认,此后复辟帝制诸幻想,皆为得罪于国人而不能存在。此其结果之伟大,洵足于中国历史上大书特书,而百世皆蒙其利者也。
我们推翻了专制政府,改建了共和民国,大家就应知道,专制与共和,到底有什么分别?从前的专制国是皇帝的国家,现在的共和国是人民公有的国家。从前是皇帝在上,人民在下,现在我中华民国人民,要从奴隶的地位变做主人的地位。
今日革命虽已成功,然人民多未明革命真理,故我辈仍不得谓功成身退。
四、关于“共和之空名”及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辛亥革命所得,仅一共和之空名耳,按诸实际,民之无权,与尚未革命时相等也。唯余酷爱之共和,不但须有共和之名,且须有共和之实。以先烈无量之头颅、无量之热血所获得之共和两字,行将归于消灭,是可忍,孰不可忍?
民国元年那一班革命党人,以为把满清政府推倒,就算革命成功了。这就是没有根本解决的觉悟,所以闹成今日这样田地,其实革命仅做了一半功夫,还没有大成功。革命的事业没有成功,病根便在于调和。调和的意思,本来是大公无私,求和平统一的。无奈一般腐败的官僚和军阀,发起反对共和。民国虽已十年,祸乱相寻,实际未达共和境界,不过将统治权换入腐败官僚和复辟派手中。
中国现局堕落,一至于此,乃革命不彻底之所致。革命之所以不彻底,乃因武昌之成功成得太易太快,致堕革命党之精神。当时同志鼓吹革命,全凭着一腔热血,未曾计划革命成功以后怎样的继续进行,怎样的完全达到我们的目的和主义。所以武昌起义以后,同盟会的同志就不能再往前做去,一般同志都匆卒跑到政界去了,所以这革命的进行就未免半途而废。
反革命的力量过大,抵抗革命,所以革命一时不能成功。距武昌革命不到三个月,我到上海,就听得一种舆论,说是:“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现在看起来,我们的失败就在这个地方。那时革命党就没有继续下去,到后来统一告成,便有许多的党纷纷起来争握政权;而革命党因一时拼命去罗致人才,以致内部十分复杂,中坚人物又冷了心,原来的革命党都退缩出来,所以结果就大大的失败了!本党不能巩固的地方,不是有甚么敌人用大力量来打破我们,完全是由于我们自己破坏自己,是由于我们同志的思想见识过于幼稚,常生出无谓的误解。所以全党的团结力便非常涣散,革命因此失败。
现在的中华民国只有一块假招牌,以后应再有一番大革命,才能够做成一个真中华民国。我等要造成真正民国,还要将辛亥革命未了的事业,做个成功。但欲革命成功,便须巩固基础;基础之巩固,就在主义的坚定与人心之团结。我们以后要团结一致,要把自己的聪明才力贡献到党内来,自己的聪明才力不可归个人所用,要归党内所用。大家团结起来,为党为国,同一目标,同一步骤,像这样做去,才可以成功。
革命是求进步的事。这种求进步的力量,无论在哪一个民族或者哪一个国家,都是很大的。所以革命的力量,无论在古今中外的哪一国,一经发动之后,都是没有止境的。不只是十三年,或者二十三年,三十三年,就是四十三年、五十年,革命一日不成功,革命的力量便一日不能阻止。
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军官学校,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不明白革命主义的军队,究竟不能除却自私自利的观念,如果和他们本身的利害相反,马上便靠不住;所以我们的革命,总是失败。要从今天起,重新来创造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
民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人大多数都是用枪炮来奋斗,很少的用宣传来奋斗。如果我们没有宣传的奋斗,那末,我们用枪炮奋斗得来的结果便不能够保持,这就是十三年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其实革命事业像拆去旧屋建筑新屋一样,这十三年便是旧屋已拆,新屋未成的时期。有人以为旧屋虽然有倾倒之虞,尚可抵御风雨于一时,而以为不应当拆屋,这是何等错误。满清皇帝虽推倒,而数十个小皇帝代兴。故人民不能得安乐,反觉痛苦。
五、关于必须“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
原夫反革命之发生,实继承专制时代之思想,对内牺牲民众利益,对外牺牲国家利益,以保持其过去时代之地位。观于袁世凯之称帝,张勋之复辟,冯国璋、徐世昌之毁法,曹琨(锟)、吴佩孚之窃位盗国,十三年来连属不绝,可知其分子虽有新陈代谢,而其传统思想则始终如一。
解决中国问题,要同时断绝两个祸根,一个是军阀,一个是帝国主义。这两个东西和我们人民的福利是永远不能并立的。
你看愚园路这一带地方,以前都是坟墓,现在都是华丽的洋房了。这些洋房都是我国军阀建筑的。他们割据地方,横征暴敛,开烟开赌,无恶不作,吸尽民脂民膏,来到这里盖起洋房,娶小老婆,打麻雀牌,饮洋酒和吃大菜,弄得工人农民都吃不饱,穿不暖。这样,中国还能不亡国?所以我们非打倒军阀不可。
可知十三年来之战祸,直接受自军阀,间接受自帝国主义,明明白白,无可疑者。反革命之恶势所以存在,实由帝国主义卵翼之使然。
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必须放弃他们应得的那份庚子赔款,否则中国就要像苏联一样采取行动。因苏联已为中国做出了一个国家应怎样摆脱外国威胁和不公平待遇的榜样。
中国人民最恶毒、最强大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者本着“分而治之”的原则,豢养中国军阀,嗾使他们互相混战;各系军阀也只有依靠帝国主义才能存在。如果我们把帝国主义者赶出中国,那么,不必费多大力气,就可以肃清国内的敌人。我们应该重整自己的国家,把帝国主义者连同他们的帮凶――军阀一起驱逐出中国去。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盖必如是,然后国民革命之目的,乃得以扫除障碍之故而活泼进行也。
今日以后,当划一国民革命之新时代,使武力与帝国主义结合之现象,永绝迹于国内。其代之而兴之现象,第一步使武力与国民相结合,第二步使武力为国民之武力。国民革命必于此时乃能告厥成功。
手机阅读:/3G/Book21619/
|收藏到书架|||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辛亥革命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