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三矿煤矿安全信息平台台网址

济三矿“十大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全覆盖
济三矿“十大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全覆盖
作者:江记文&&&&&&&&&&
发布时间:
&&& 兖矿集团济三矿大力实施科技兴矿战略,以先进实用和安全可靠为原则,深化信息化矿山建设,构建了以安全生产为重点,集安全监测监控、生产自动控制、井下无线通讯、环保节能、自动化办公、党建精细管控等于一体的&十大系统&,实现了安全系统精准化、生产过程视频化、设备控制远程化、内部办公网络化、综合管理数字化。
&&& 该矿在完善煤矿安全生产&六大系统&的基础上,成功应用E矿山综合管理平台,整合了&十大系统&,改变传统煤矿管理方式,在行业中率先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人员定位、灾害预警、安全生产监控、视频查看、信息传递五大功能在手机终端的实时查询,实现了管理远程化、快捷化。
&&& &十大系统&中,重点突出了安全生产。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四大功能,即:实时监测监控井下环境,动态监测监控重大危险源、重大灾害,准确定位人员机车,即时监测灾害天气,提前预报、降雨(雪)量。生产及辅助生产系统主要由工作面设备工况监视、皮带运输、储装运、通风、排水、压风、供电系统工况监测、洗选发运系统组成,全面覆盖,实时监控,实现生产过程视频化。由WIFI通信、泄漏通信、调度电话、Ip扩播系统组成的井下通讯系统,通过无线手机和有线通讯覆盖到井下任一地点,实现了固定地点和流动作业人员与地面的双向通话。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系统,可在出现灾害天气、重大隐患、突发事件等情况时,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到安全生产值班人员和井下作业人员,实现最短时间内将井下作业人员撤离。矢志科学发展硕果累 乘势迈进新征谋新篇
2010年,是济三煤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矿井迎来了张德江副总理来矿视察,迎来了矿井投产十周年。全矿上下围绕全年奋斗目标,肩负重托,克难攻坚,合力共进,整体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矿井投产十周年及“十一五”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是安全工作平稳发展。深化安全预控管理,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素质进一步提升,矿井安全基础更加稳固,实现了跨年度安全生产四周年目标,截至今年1月7日,矿井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736天,安全产煤3690万吨。被命名为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煤炭行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山东省安全培训工作先进单位。二是主要指标计划完成创历年最好。14项指标全部完成公司考核计划,7项超目标计划,其中,商品煤量完成613万吨,超考核计划43万吨,超力争目标3万吨;精煤产量完成209万吨,超考核计划39万吨,超目标计划19万吨;掘进进尺实际完成26885米,同比增加1235米;商品煤完全成本完成292.46元/吨,比计划降低17.43元/吨,完成全年力争目标,各项指标计划完成创出历史最好水平。三是公司规划的重点项目落实有效。矿井承担的公司 “6632”和“1862”工程任务目标全面完成。两大示范工程进展顺利,大断面岩巷掘进单进全年完成1120米,创出单月实进152米的历史最高记录;短壁充填开采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四是生态文明矿井建设成效显著。高标准规划了生态文明矿井建设模式并启动实施。环保节能16项指标全部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被中华环保联合会、中煤加工利用协会评为中华环境友好单位,被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国家级绿色矿山。五是信息化建设行业一流。构建了集中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了安全监测监控、生产集中控制、调度指挥、灾害信息预警、环保节能等子系统在信息中心的集中显示操作。应用了3G网络技术,实现了各类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在手机、电视、电脑等终端的实时查询。六是技术创新成果丰硕。成功研究并掌握了冲击地压解危防治、岩巷快速掘进、井下充填开采等一批先进技术,为矿井安全生产、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煤水分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井筒变形监测技术研究”获山东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七是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天地人和责任文化在矿井层面融合落地,统一了全员共识,成为推动矿井科学发展的活力源泉。矿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通过了省煤监局、国家安监总局验收。矿井被评为中国文化管理百强贡献单位。八是职工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围绕职工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加大劳动防护、福利设施投入,职工的就餐、乘车、洗浴、办公等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九是品牌形象实现新提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视察济三煤矿并给予高度评价。矿井先后荣获全国工业企业党建优秀单位、全国煤炭经济研究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理论创新实践教育宣传基地等荣誉称号。被国家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全国煤炭系统唯一一家入选的生产矿井。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济三煤矿承继十年发展经验、全面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起步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济三煤矿将适应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新要求,自觉服从于集团公司大发展的目标要求、服从于煤业公司“二次创业、加快发展”的战略部署,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提升境界,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在做深、做精、做特、做优上下功夫,力争“十二五”期间,把济三煤矿全面建设成为富有内涵发展活力的特色精品矿山,实现矿井发展的新跨越,创造矿井发展的新辉煌。2011年,济三煤矿确定了“5928310”的经营奋斗目标,即: 商品煤量:计划570万吨,目标590万吨,力争600万吨;掘进进尺:计划27500米,目标28500米;商品煤完全成本:计划328.36元/吨,目标318.06元/吨,力争313.24元/吨;洗精煤量:计划220万吨,目标230万吨;安 全:杜绝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二级以上非人身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为零。
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提升境界,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以预控管理为主线,强化基础,提升安全发展保障力。三、以保接续为重点,科学组织,提升复杂条件下生产水平。四、以成本控制为中心,挖潜增效,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五、以低碳发展为方向,突出特色,提升生态文明矿井建设成效。六、以技术创新为保障,破解难题,提升永续发展支撑力。七、以深化管理为着力点,追求卓越,提升整体工作绩效。八、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聚智共为,提升发展活力。
矿工广全景
下井前安全宣誓
现代化的调度指挥中心
慰问困难职工家属
职工篮球赛
老年书画进区队
上一篇:下一篇:兖矿集团济三矿煤质发运科“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研结合
中国煤炭新闻网
9:40:18 & &
&&& 【本网讯】兖矿集团济三矿煤质发运科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煤质发运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学习研讨贯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过程,做到学习、研讨无缝结合,切实把党员干部个人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找准、找具体,确保第一专题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 该科结合营销工作实际,确定&#”学习研讨阶段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主题: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加强“三项”学习: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升理论素养,提高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加强对两级公司和矿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的学习,重点掌握内部市场化建设、大众创新和全员创效“双创”活动等必知必会知识点,坚定发展信心,消除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加强采制化业务知识学习,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确保技术精湛、技术过硬,切实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 该科思考“三个”不足: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做表率,是否上好加强党性修养的“第一课”?党员干部结合两级公司和矿党政领导在专题党课上的讲话,反思自己还存在哪些与党性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和差距?党员干部结合当前开展的“双创”活动、“三减三提”等工作,思考自己是否与实现矿井价值共同提升紧密结合,与应对危机、度危求进紧密结合,与干好本职工作无失误、创新创效显成效紧密结合?开展“三项”活动:开展党员干部对职工进行工作承诺活动,开展职工对党员干部进行绩效考核测评活动,开展党员干部与重点岗位职工“零距离”联系活动,积极听取班组和岗位职工的意见建议,有效解决职工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消除职工的后顾之忧,确保职工身心轻松地工作。实现“三个”目标: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上有提升、思想观念上有更新、工作创新上有成效,实现基层领导班子集体、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各项工作共同进步。
本网通讯员:李 旺
&&&&&编 辑:肖平
本网站新闻版权归中国煤炭新闻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煤炭新闻网()及其原创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实名:中国煤炭新闻网 中国煤炭资讯网
地址:重庆高新区陈家坪一城新界A栋3-3
邮编:400039
编辑部电话:(023)560944
广告部电话:(023)、
业务合作:
Loading...“我是综采一区的李强,我是一名液压支架工,我的岗位职责是……”7月15日,济三矿首届青工岗位描述大赛决赛正激烈上演,陈述环节,选手或深情陈述,或慷慨陈词;答辩环节,评委提问步步紧逼,选手沉着应战,巧妙作答,现场气氛一度达到白热化。
为全面提升青年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济三矿大力实施“三年人才培养计划”,同时结合“大众创新、全员创效”活动,开展以青年职工为主体的首届职工岗位描述大赛,为青工搭建青工“创效”平台,激发青工“创效”热情。比赛内容涉及采煤机司机、液压支架工、综掘机司机、综采维修电工、瓦斯检查员、矿井维修电工、锚杆支护工、电焊工、物资仓库保管员等9个工种,共有10组选手进入决赛。选手们利用PPT课件及部分道具,以生动鲜明的语言对本岗位工作、危险辨识及未来展望等进行描述演示,经过反复的描述,增强记忆,使青工进一步明晰作业对象、作业流程,规避实际操作中的安全风险,增强岗位青工安全作业的可靠性,更以操作熟练度的提升加大岗位贡献率,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通过比赛,我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这会激励我在以后工作中努力查找不足,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虽然现在我只是一名瓦斯检查员,但是五年后,甚至十年后,我要逐步取得瓦斯检查员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称号,铸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一等奖获得者,该矿安监处职工王玺对未来充满信心。
为强化青工安全意识,该矿在比赛过程中播放安全寄语视频,用一名38年无“三违”记录的退休老工人的亲身经历,为广大干部职工敲响警钟,启发和教育一线职工珍爱生命,遵章守纪,远离事故,享受安全。(张明明 龚成军)
下一篇:上一篇:济三矿多举措铺就青工成才路
济三矿多举措铺就青工成才路
作者:李苏华 王伟&&&&&&&&&&
发布时间:
&&& 兖矿集团济三矿本着&人才强企&的原则,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青工培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加强青工思想引导,提升青工技能素质,搭建青工实践平台,使青年人才发展有空间、干事有舞台,有效提升了青年的业务技能和素质,促进了青年成长成才。&&& 加强青工思想引领。这个矿现有青工3314人,占职工总数的52.3%,是生产经营的主力军。为引导青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充分利用QQ群、飞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倾听青工在业务学习、业余生活、职业需求、交友婚恋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帮助青工随时掌握信息知识、汲取正能量。开展&中国梦&企业梦&青年梦&征集、&学习榜样,畅谈梦想&大讨论活动,共收集223条关于矿井经营管理、创新等内容的建议,为矿井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利用青春大讲堂、身边感人事迹、微电影征集、最美青工评选等活动,引导青年提升自我价值,自觉成为文明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成立青年学习阵地、拍客兴趣小组、驴友群等共青团活动阵地,开展好书推荐、心得交流等灵活多样的青年活动,凝聚青年活力。&&& 提升青工技能素质。这个矿实施青年&五强四优三突破&工程,力争三到五年内实现中级工及以上青年技能人才总量由目前的800人增加突破1200人,公司级以上的&优秀技能人才&中青年人数突破100人,省级及以上&青年岗位能手&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他们组建青工创新团队,开展关键工艺攻关、设备创新改造、废物回收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青年兴趣小组、创新工作室、劳模工作室,发挥&五小&和QC小组活动的作用,引导青年职工贡献智慧。每半年组织一次青工队伍建设推进会,开展青工技术培训、技能比武、师徒联袂竞技等活动,分析生产建设情况、推广先进典型经验。组建大学生专业班组,大胆使用道德品质高、业务素质强、职工反映好的青年职工参与班组管理,对于青年职工占比超过60%的班组,通过自愿申请或竞聘上岗的方式,聘任一名30岁以下的大专以上青年职工担任副班长,不断夯实班组建设基础。&&& 搭建青工实践平台。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举办青年技术论坛,通过查看现场、书写措施、交流发布、评选等多个环节,形成常态化的青年技术论坛工作机制质。实施青年技术能力跟踪措施,建立《区队青工技术能力登记表》,指导青工做好申报工作,适时将登记表进行公示,让青工明晰个人的技能现状和奋斗目标,实现青年职工从&要我成才&到&我要成才&的转变。通过&双师带徒&的形式,聘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或在&学练树&、各类比武活动中的优秀人才为&青年技术导师&,徒弟技能的晋升同时奖励老师,使青工业务技能得到明显提升,涌现出兖矿集团第九届十大杰出青年李强、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陈勇等一批优秀青年。在集团公司第六届职工岗位技能比武活动中,该矿勇夺5项个人第一名,获奖数量和综合排名位列集团公司第一,创历届比武最好成绩,56名青工在集团公司技能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36名青工获矿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矿兴盛黑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