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文章节奏,是在文本分析工具前吗

请注意,问题是在“写作”而非“娱乐”话题下。
对不住,看错了,重新回答。
作为一个学生,我觉得文章的节奏好像是在社会主义主旋律下随便奏。
有一个话题,我从来没有跟学生们讲过,也没有听到任何语文老师讨论和讲授过,因为它听上去太深奥,太玄妙了——这就是作文的节奏感。
你一定听说唱歌有节奏感:舒缓的、急切的、摇滚呐喊的、蓝调自由的、低回絮语的……跳舞有节奏感:蹦嚓嚓,一二三,进退进……,其实,节奏感无所不在:大自然的鸟鸣风噪、雨潺雷暴、潮起潮落,都是有节奏的。一个人吃饭、走路也有自己的节奏,有的人慢,有的人快。就连笑和哭,也是有节奏感的,
比如哭的节奏吧,我可以这样形容:“先是发出低低的、嘤嘤的声音,压抑着,压抑着;接着,哀凄的哭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响,终于控制不住,爆发出来,哭声扶摇直上,在半空绕回了几匝,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终于,哭声小了,被克制着,收回到了体内,但终究还是发出抽泣的声音,断断续续;最后,戛然而止。”
哭得是不是很有层次,很有技巧,很有讲究,很有节奏?从考场作文来看,您就按照上述“哭的节奏”来写,大抵是没有错的:轻起、推进、高潮、慢回、速结。一部分高考满分作文学生,大胆地采用短句(甚至短词)独立成段来结尾,如:“这,就是我的风景。”“人生,生如夏花。”“起飞,中国!”看起来很突然,但全文推进到这里,水到渠成,就是悟到了800字作文的节奏模本。
作文的节奏感,你说它是高妙的技能也可以,你说是基本的能力也可以,就像一个人吃饭的节奏快了,有可能被噎死一样,一个人写作的节奏感差,其实也让读者有不如去死的感觉。比如读这一段:“春来了,花草的生命充分表现在那嫩绿的枝叶和迷乱的红云般花枝,人的青春也有那可爱的玉般肢体和那苹果似的双颊呈现……”词都是好词,但读起来让人万分难受,气都喘不上来,不想再读下去。反之,朱自清的散文《春》是这样开头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就是一首春之曲的开头,短句形成了轻快感,特别是“盼望着,盼望着”的重复,像心跳、脚步、水滴、冰裂、拔节……总之都是让人期待和愉悦的重复节奏,老一辈的作家有写诗词的功底,非常讲究行文的节奏。
怎么培养作文的节奏感呢?老实说,就像有的人无论怎么训练唱歌,他依然要跑调,而且浑然不觉,不亦乐乎一样,写作的节奏感这东西,大约也是天生的。我教过刚上二年级、年方八岁的秦菡希同学,她写《笑》的作文,是这样开头的:“在大自然里,风是笑的创造者。看,那风开始对柳树施魔法了;听,那柳树开始手舞足蹈起来。沙沙沙……柳树笑了。”骈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的配合,并没有人教给她,但她运用和控制得非常好,这就是节奏感强。
当然,基本的节奏意识也是可以培养的,比如有位同学改写《夸父逐日》:“夸父迈开两条长腿,起身追赶太阳了,太阳就像穿上了风火轮一样,速度快得不是人力可以追上的,但夸父仍然拼尽全力追赶着,眼看就要追上了,但太阳喷射出的炽热火焰把夸父烤得口干舌燥。他一口气喝干了黄河水和渭水,还是焦渴而死。”写得如何呢?我觉得节奏感是不对的。我对这位同学说:“你能不能让夸父跑快一点,死慢一点啊?你看电影上英雄人物的死,不都是用慢镜头的吗?”
他想想,也对,就改成这样:“夸父起身去追赶太阳,那太阳,急忙向西天逃去,飞快地,就像两只风火轮、夸父跑着,追着,快了,近了,就快追上了!突然,太阳放出炽热的火焰,向夸父喷射而去!”这是加快的节奏,增加紧迫感。
“路过大泽的时候,夸父刚要喝水,就感到无比疲惫。夸父的呼吸紊乱起来,心跳也忽快忽慢,最后瞬间停止,他的眼睛失去了光芒,渐渐闭上,在倒下的那一刻,他奋力掷出手杖,那最后的手杖直插进土里,渐渐地长出了一些枝条,枝条上长出了绿叶.一棵,两棵……迅速地繁衍,大地上一片桃红柳绿……”这是放慢的节奏,增加抒情性,往赞美诗上面靠拢。
谢邀。关于字句的节奏,王小波在《我的师承》里,举过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普希金的《青铜骑士》,查良铮先生的译本如下:
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
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
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王小波还列了另一位先生译的《青铜骑士》作为对比:
我爱你彼得的营造
我爱你庄严的外貌我觉得这两组对比,很明显了。作为宏观文本的节奏,其实更接近结构了。布尔加科夫还是谁评论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缺点之一是,他太紧张了,总喜欢不断添加悬念,不断抓住读者,甚至有点神经质。相比起来,托尔斯泰的小说就松弛一些:紧一段后就松,松一段后就紧。说起来,虽然我并不认为《射雕英雄传》是金庸最好的小说,但故事节奏方面,这个小说可能是他最好的。从开始平静祥和的生活,到风雪惊变家破人亡;包惜弱和完颜洪烈小插曲后立刻连江南六怪战丘处机;李萍和郭靖平静生活之后立刻连蒙古诸事,江南六怪出现和荒山夜战,之后是郭靖的练功史相对轻松,接着梅超风崖顶疑阵——这还仅仅是小说不到1 /5,之后起起伏伏,有让人舒心的,有让人揪心的,但大体舒展自如,让人不至于太紧张(《连城诀》就太紧张)也不至于太放松(《侠客行》简直有点散)。或者打个比方,文本的节奏就像跑步时的呼吸,可以急促,但不能乱。大致如此。
大专生,对现在充满迷茫。老是抱怨现在,什么都不愿意做!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中国电视专题片的节奏分析.pdf2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研究生学号:
东牡予荭大孽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电视专题片的节奏分析作者:隋雪
指导教师: 王敏副教授
学科专业: 广播电视艺术学
广播电视艺术与技术
学位类型: 学历硕士
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年月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期:锄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即:东: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范大学可以将
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醴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通讯地址:摘 要
电视专题片是主要的电视节目种类之一,近年来,国内传媒人士对专题片的研究已
经十分成熟。相对于其他节目的综合性,专题片的专门性更加突出,它往往既要求主题
内容的集中和统一,也要求对某一主题和内容作较全面、深入的反映。电视专题片不一
定具有时效性,但是却能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共
鸣。目前,电视专题片的创作题材更加广泛、多样化,拍摄编辑手法更加灵活。追求可
视性、节奏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input type="button" id="qe_btn_emailquerysubmit" name="emailquerysubmit" value="<
请填写您的电子邮箱地址。如果忘记邮箱,请点击“查询邮箱”。
由于 一地纸屑 的隐私设置,你不能访问当前内容
地区:山东 淄博
一地纸屑关注了661人,有740名粉丝, 拥有11692个积分, 263606人访问过TA的空间。
您OUT了!还在使用IE6?
很抱歉,1+1教育社区不再支持IE6以及之前的浏览器。请升级到IE7及以上版本、或使用其他浏览器访问本网站。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难点突破:散文类文本阅读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难点突破:散文类文本阅读
【高考原貌再现】
一、(2013大纲全国,14~17,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林肯中心的鼓声
搬到曼哈顿,与林肯中心几乎接邻,听歌剧,看芭蕾,自是方便,却也难得去购票。
开窗,就可望见林肯中心露天剧场之一的贝壳形演奏台,那里每天下午、晚上,各有一场演出。废了室内的自备音响,乐得享受那大贝壳中传来的精神海鲜。节目是每天和每晚更换的:铜管乐、摇滚乐、歌剧清唱、重奏,还有时髦得名称也来不及定妥又变了花样的什么音乐。我躺着听,边吃边喝听,比罗马贵族还惬意。但夏季没过完,我已经非常厌恶那大贝壳中发出的声音了:不想“古典”的日子,偏偏是柔肠百转的惹人腻烦;不想摩登的夜晚,硬是以火爆的节奏乱撞耳膜。不花钱买票,就这样受罚了。所以每当雷声起,电光闪,阵雨沛然而下,我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
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大雷雨,只能时候一到,关紧窗子。如果还是隐隐传来,便开动自己的音响与之抗衡,奇怪的是,但凡抱着这样心态的当儿,就也听不进自选的音乐。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强求是不会快乐的。
某夜晚,灯下写信,那大贝壳里的频率又发作了,看看窗外的天,不可能下雨,窗是关紧的,别无良策,管自己继续写吧……乐器不多,鼓、圆号、低音提琴,不三不四的配器……管自己写吧……
写不下去了——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疾更疾,忽沉忽昂,渐渐消失,突然又起翻腾,恣意癫狂,石破天惊,戛然而止。再从极慢极慢的节奏开始,一程一程,稳稳地进展……终于加快……又回复凝重的持续,不徐不疾,永远这样敲下去,永远这样敲下去了,不求加快,不求减慢,不求升强降弱,唯一的节奏,唯一的音量……其中似乎有微茫、偶然的变化,变化太难辨识,却使听觉出奇地敏感,出奇敏感的绝望者才能感觉到它。之后鼓声似乎有所加快,有所升强……后又加快升强,渐快,更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到不像是人力击鼓,但机械的鼓声绝不会有这“人”味,是人在击鼓,是个非凡的人,否定了旋律、调性、音色,各种记谱符号。这鼓声引醒的不是一向由管乐、弦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人,除了历来习惯于被管乐、弦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之外,还确有非管乐、弦乐、声乐所能引醒的因素,它们一直沉睡着,淤积着,荒芜着,原始而古老。在尚无管乐、弦乐、声乐伴随时,这些因素出现于打击乐,在漫长的遗弃废置之后,被今晚的鼓声所引醒,显得陌生新鲜。这非音乐的鼓声使我回到古老的蛮荒状态,更接近宇宙的本质。这鼓声接近于无声,最后仿佛只剩下鼓手一个人,而这人必定是遒劲与美貌、粗犷与秀丽浑然一体的无年龄的人——真奇怪,单单鼓声就可以这样顺遂地把一切欲望击退,把一切观念敲碎,不容旁骛,不可方物,把它们粉碎得像基本粒子一样分裂飞扬在宇宙中……
我扑向窗口,猛开窗子,鼓声已经在圆号和低音提琴的抚慰中作激战后的喘息,低音提琴为英雄拭汗,圆号捧上了桂冠,鼓声也将息去——我心里发急,鼓掌呀!为什么不鼓掌,涌上去,把鼓手抬起来,抛向空中,摔死也活该,谁叫他击得这样好啊!
我激动过分,听众在剧烈鼓掌,尖叫……我望不见那鼓手,只听得他在扬声致谢……掌声不停……但鼓声不起,他一再致谢,终于道晚安了,明亮的大贝壳也转为暗蓝,人影幢幢,无疑是散场。
我懊丧地伏在窗口,开窗太迟,没有全部听清楚,还能到什么地方去听他击鼓,冒着大雨我也会步行去的。
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
又不是从来没有听见过鼓声,我是向来注意各种鼓手的,非洲的,印度的,中国的……然而这个鼓手怎么啦,单凭一只鼓就使人迷乱得如此可怜!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福。
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
&&&&&&&&&&&&&&&&&&&&&&&
&&&&&&&&&&&&&&&&&&&&&&&&&&&&&&&&&&&&&&&&&&&&&&&&&&&&&&&&&&&&&&&&&&&&&&&&&&&&&&&&&&&&&&&&&&&&&&&&&&&&&&&&&&&&&&&&&&&&&&&&&&&&&&&&&&&&&&&&&&&&&&&&&&&&&&&&&&&&&&
(2)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福。
&&&&&&&&&&&&&&&&&&&&&&&&&&&&&&&&&&&&&&&&&&&&&&&&&&&&&&&&&&&&&&&&&&&&&&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赏析语言应重点理解语言的深层义、多重义,应从语言的特点、风格、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等方面考虑。(1)理解这个句子含意的关键是理解词语“不能”“被遗弃”。从倒数第3段内容来看,作者想要追寻鼓手,再次听他的鼓声。而从第5段中“在漫长的遗弃废置之后,被今晚的鼓声所引醒,显得陌生新鲜”一句来看,作者受鼓声影响,不想被生活遗弃而要开始新鲜有力的生活。(2)这句话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我承认”的内容,二是“我分不到”的内容。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是说“我”承认的是鼓手的演奏成功,却分享不到当时的愉悦与幸福感。将此内容展开表述即可。
参考答案:(1)&#9312;现场鼓手的演奏结束了,“我”因不能再次听到鼓声和听众一起疯狂而失落;&#9313;受到鼓声的鼓舞,“我”希望能过上一种新鲜有力的生活。
(2)&#9312;鼓声让我相信,这个鼓手是近于自然的,因而也是幸福的;&#9313;作为听众,“我”被鼓手的鼓声吸引,却不能分享他击鼓时的愉悦,这让“我”感到有些遗憾。
2.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鼓声?请简要分析。(6分)
&&&&&&&&&&&&&&&&&&&&&&&&&&&&&&&&&&&&&&&&&&&&&&&&&&&&&&&&&&&&&&&&&&&&&&&&&&&&&&&&&&&&&&&&&&&&&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按照以下步骤:修辞手法+文章内容分析+表达效果。作品用了详尽的笔触从“我”这一听众角度来描写鼓声,在表现手法的运用上主要使用了排比、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回答本题时,除了要答出具体的修辞手法外,还要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分析使用修辞手法描绘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等。
参考答案:&#9312;用排比的手法,表现鼓声的节奏和声音由缓转急、不断强化的过程;&#9313;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鼓手技艺的高超,极大地渲染鼓声非凡的感染力;&#9314;用对比的手法,表现“我”的感情激动和失落的变化,以此突出鼓声对“我”的影响。
3.林肯中心的鼓声唤起了“我”的哪些感悟?请简要分析。(6分)
&&&&&&&&&&&&&&&&&&&&&&&&&&&&&&&&&&&&&&&&&&&&&&&&&&&&&&&&&&&&&&&&&&&&&&&&&&&&&&&&&&&&&&&&&&&&&
&&&&&&&&&&&&&&&&&&&&&&&&&&&&&&&&&&&&&&&&&&&&&&&&&&&&&&&&&&&&&&&&&&&&&&&&&&&&&&&&&&&&&&&&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结合题干要求,找准答题区间,提炼关键词句进行归纳概括。文章在描写鼓声时,穿插着抒情议论,写出了“我”聆听鼓声的感触。考生从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如“人,除了历来习惯于被……淤积着,荒芜着,原始而古老……被今晚的鼓声所引醒”“使我回到古老的蛮荒状态,更接近宇宙的本质”等,对其进行提炼概括,总结出“我”的感悟即可。
参考答案:&#9312;鼓声打破了“我”所习惯的管弦乐和声乐的表现方式,让“我”重新感受到打击乐的原始魅力;&#9313;鼓声唤醒了“我”精神中一直沉睡着、淤积着和荒芜着的因素,让“我”认识到它们的陌生和新鲜;&#9314;鼓声打破了欲望和观念的束缚,让“我”体会到重回自然的自由和幸福,表达了“我”寻求精神动力的愿望。
4.对林肯中心的演出,“我”表现出哪些情感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
&&&&&&&&&&&&&&&&&&&&&&&&&&&&&&&&&&&&&&&&&&&&&&&&&&&&&&&&&&&&&&&&&&&&&&&&&&&&&&
&&&&&&&&&&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这篇散文是按“我”在曼哈顿听林肯中心演奏音乐的感觉来构思行文的。考生只要找到文中表现“我”对林肯中心的演出的情感的词语,如“惬意”“厌恶”“恣意癫狂”“激动过分”等,然后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9312;初来曼哈顿,“我”对能够免费享受林肯中心丰富多样的音乐而感到舒心惬意;&#9313;不久,“我”对从林肯中心传出的、不合意愿却又不得不听的音乐感到痛苦和厌恶;&#9314;最后,“我”被林肯中心的鼓声所吸引,震撼,甚至为之疯狂。
二、(2013福建,13~15,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9312;瓦是屋子上面的田地,一垄一垄,长满了我的怀想。离开好久了,怀想还在上面摇曳着。
&#9313;我不能进入瓦的内部,不知道瓦为什么是那种颜色。在中原,最黄最黄的土烧成的瓦,也还是瓦的颜色。
&#9314;瓦完成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土与火的最本质的认知。
&#9315;当你对瓦有了依赖的时候,你便对它有了敬畏。在高处看,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我拆过瓦,屋顶搭下来的长板上,瓦像流水一样滑落,手不敢怠慢,一块块像码字样将它们码在一起。
&#9316;屋子一直在漏。雨从瓦的缝上淌下来,娘要上到屋子上面去。娘说,我上去看看,肯定是瓦的事。雨下了一个星期了,城外已成泽国,人们涌到城里,挤满了街道的屋檐和学校走廊,后来学校也停课了,水漫进了院子。我说娘你要小心。娘哗哗地踏着积水走到房基角,从一个墙头上到房上去。我站在屋子里,看到一片瓦在移动,又一片瓦动过之后,屋子里的“雨”停止了,那一刻我感到了瓦的力量。
&#9317;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
&#9318;风撞在瓦上,跌跌撞撞地发出怪怪的声音。那是风与瓦语言上的障碍。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风只能改变自己。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
&#9319;屋不嫌瓦丑,屋子实在支撑不住了,将瓦卸下,做好下面的东西再将卸下的瓦盖上去。瓦是最慢的事物,从第一片瓦盖上屋顶起,瓦就一直保持了它的形态,到机器瓦的出现,已经过去了两千年时光。
&#9320;我一直不知道由土而成为瓦,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叫做瓦的物质,竟然那么坚硬,能够抵挡上百年岁月。瓦最终从颓朽的屋顶上滑落,在地上落成一抔土,那土便又回到田地去,重新培养一株小苗。瓦的意义合并着物理和化学双重的意义。
&#9321;在人们走入钢筋水泥的生活前,瓦坚持了很久,瓦最终受到了史无前例的伤害。
一个孤寡老人走了,仅有的财产是茅屋旁的一堆瓦,那是他多年的积蓄,每捡回一片较为完整的瓦,他都要摆放在那里,他对瓦有着什么情结或是寄望?他走了,那堆瓦还在那里等着他,瓦知道老人的心思。
邻家在瓦上焙鸡胗,瓦的温度在上升,鸡胗的香味浮上来,钻进我的嗅觉,我的胃里发出阵阵声响,鸡胗越发黄了起来,而瓦却没有改变颜色。瓦的忍耐力很强。
下雨了,我顶着一片瓦跑回家去,雨在地上冒起了泡泡,那片瓦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快速地跑着,我的头上起了白烟,闪电闪在身后。
瓦藏在草中。一坡萎顿又复生的草,一片不再完整的瓦,不知道谁将它遗失,它一定承受过很长的岁月,没有可去处,不在这里又会去哪里呢?草里埋着各种形态的瓦。这是一个废墟。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
一片瓦在湖上飞。水上起了波澜,波澜变成花朵,瓦沉在花朵下面,等待重新开花。
一条狗衔着一片瓦跑过来。不知道狗对这片瓦有什么情愫,难道它认得这瓦或这瓦的主人?
我不知道瓦的发音是如何出现的。瓦——,我感到那般亲切。好久听不到这种亲切了,或以后愈加听不到这种亲切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开篇运用比喻,引出“我”对瓦的怀想。“长满”形象地写出“怀想”的丰富,“摇曳”写出了“怀想”的不时浮现。
B.第&#9315;段说“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既形象地写出屋顶上“瓦”的形态,也为下文叙写瓦在人们生活中的种种作用张本。
C.第&#9316;段描写“娘”在雨中修复屋顶这一细节,意在抒发“我”对“娘”的感激之情,表达“我”对“娘”的深切怀念。
D.第&#9318;段说“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突出了瓦坚定不移的品性;“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写出了瓦的灵性。
E.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了瓦的朴实无华与充满力量,启迪人们应该像瓦一样脚踏实地,充实自我,有所贡献。
解析:CE 本题综合考查分析作品结构、表现手法,概括作品主题,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解答这种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分析鉴赏题,要结合文本的具体语境,联系人物形象、主题进行综合分析,要特别注意题干中说得太绝对的地方。C项,描写“娘”在雨中修复屋顶,固然有对“娘”的感激之情和怀念,但描写这一细节的主要目的在于说明瓦的力量。E项,“启迪人们应该像瓦一样脚踏实地,充实自我,有所贡献”主旨概括错,本文主旨应为赞美瓦的无私和力量,同时也为瓦即将被取代而伤感难舍。另外“托物言志”也不妥,从本文来看,瓦的象征意义并不明显。
2.“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作用,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分析文章语句的作用,必须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第&#9317;段说明了“瓦”的保护功能,而“娘是我们家的瓦”正是对第&#9316;段的总结。所以,在内容上,由人们对瓦所具有的强大的保护功能的认识而反映出人们对瓦的依赖和敬畏心理;在结构上,则收束上文,说明瓦的保护功能。
参考答案:&#9312;结构上,收束上文,点明瓦的保护功能。&#9313;内容上,强调瓦对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表达了人们对瓦的依赖与敬畏之情。
3.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话的涵义。(6分)
&&&&&&&&&&&&&&&&&&&&&&&&&&&&&&&&&&&&&&&&&&&&&&&&&&&&&&&&&&&&&&&&&&&&&&&&&&&&&&&&&&&&&&&&&&&&&
&&&&&&&&&&&&&&&&&&&&&&&&&&&&&&&&&&&&&&&&&&&&&&&&&&&&&&&&&&&&&&&&&&&&&&&&&&&&&&&&&&&&&&&&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总的倾向。本题要求探析话语的涵义,这就需要抓住这句话的关键词“时光”“欢乐”“痛苦”。从“时光”来看,文中第&#9314;段写“瓦完成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土与火的最本质的认知”,由此可概括出一点,即瓦是土与火的结晶,先人对此早就有了认知,在漫长的岁月中,瓦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从“欢乐”“痛苦”来看,这属于人的主观情感,作者在文中,写出了人们在生活中对瓦有着复杂的感情,既赞美瓦的无私,感激瓦带来的快乐,也为瓦即将被取代而伤感难舍。将这几方面概括起来就是本题的答案。
参考答案:&#9312;(客观方面)对于土与火的结晶,先人早就有了认知;在漫长的岁月中,瓦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9313;(主观方面)人们在生活中对瓦有着复杂的感情:既赞美瓦的无私,感激瓦带来的快乐,也为瓦即将被取代而伤感难舍。
三、(2013北京,17~20,27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题。
浙江的感兴
我很想追怀自己在浙江的童年,却只记起了一些片断:随着母亲去一个庙里看初期的电影,去曹娥江头看潮水,随着小舅舅到河埠头石桥边的馆子里吃馄饨,那样好吃的馄饨,后来似乎再也没有吃到过。如此等等,连不起来,而且越来越模糊了。
于是我怀疑自己是否配称浙江人。
这一次到杭州,住在西湖旁边,又有幸去了绍兴,看到鲁迅故居,还在咸亨酒店里喝了加饭酒,并且站在店门外吃了一串油豆腐,上面涂了厚厚的一层辣酱,吃着吃着,心里感到不管配不配,我是喜欢这乡土的。
这里主要的色泽是黑和白。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石板路,连木柱子也是黑的,谨严、素净,然而空间是庞大的,人有足够的地方可以移动,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像那间大大的厨房里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书屋里,既有严厉老师的戒方,又有那顽皮学童的小小乐园,而门前的石板路下则是潺潺的流水。
水是浙江的灵秀所在,是音乐,是想象力。
在鲁迅的艺术素描里不是也有这样的黑泥、白石和绿水的配合么?多么朴质,又弥漫着多大的温情!你看他用笔何等经济,总是短短几句话就勾画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生处境,而同时他又总把这处境放在一片抒情的气氛之内。他是最严格的,又是最温情的,这就使得他最平常的叙述也带有余音,富于感染力——他的闰土成为我们一切人记忆中的童年好友,他的乌篷船成为我们每个人梦里的航船,他的忧郁、愤怒和向往也成为几代读者难以排遣的感情。
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点了解了。
回到杭州,又是另一番景色。1981年我第一次来,忙于浏览名胜,但也抽时间陪一位老友去追寻他少年时代的踪迹,走了一个旧的市区。像是有一家过去很有名的布鞋店,那里依然卖着素净而又雅致的黑面白底的舒服鞋。接着进入一家咸肉店。面前是一条长长的洗得白白的木柜台,上面摆着十几块干干净净的咸肉,随你挑选。这铺子的旧式建筑有高高的屋顶,店堂里空空荡荡的,没有现代肉店那种血淋淋的屠场味道,人们从容选肉,大刀切下去,一股醇厚的咸肉香随之而起。
这次重来,我很想再出去看看那些犹有南宋遗风的街道和店铺,却始终不得空儿,只在汽车里匆匆看了一下中心区的主要街道。在我游历过的城市里,我总觉得杭州是最富于中国人情味的,即使车站旁边的闹市也闹而不乱,人行道上人来人往却不拥挤,同时有一些老铺子老字号还以传统的礼貌待客。
杭州难分市区与郊外。环湖的大道既是闹市,又因西湖在旁而似乎把红尘洗涤了。任何风尘仆仆的远来人也是一见湖光山色而顿时感到清爽。
在阳光下,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时候显得清幽。这次因为就住在湖岸上,朝朝夕夕散步湖畔,总算把湖的各种面容看了一个真切。清晨薄雾下,黄昏夕照里,湖的表情是不同的,沉沉夜色下则只见远岸的灯火荡漾在黑黑的湖水里。千变万化,没有太浓太艳的时候,而是素抹淡妆,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
在湖岸散步的时候,抬起头来,看到了环湖的群山在天边耸起,也是淡淡的几抹青色。然而它们都引人遐想,给了西湖以厚度和重量。没有人能把西湖看得轻飘飘的。它是有性格的。从而我也看到了浙江的另一面:水固然使它灵秀,山却给予它骨气。(取材于王佐良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饮食在作者关于故乡的感兴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源于作者无法追怀的童年。
B.作者书写的是对故乡的追忆和游历,感物寄兴,表达了对浙江性格的体悟。
C.作者插叙初次游览杭州的经过,揭示了这座城市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特征。
D.“水”既是浙江灵秀风景的精髓,也是本文组织结构展开叙述的核心线索。
E.文章勾勒出一幅融汇了自然山水、风土人情、历史传承等因素的江南图景。
解析:AD 本题考查归纳要点,概括主旨的能力。A项,“占有重要地位”在文中没有依据。D项,“水”并没有贯穿全文内容,“‘水’……,也是本文组织结构展开叙述的核心线索”错误。
2.文中说:“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点了解了。”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9312;作者从鲁迅的故乡环境中看出了哪些特色?(3分)
&&&&&&&&&&&&&&&&&&&&&&&&&&&&&&&&&&&&&&&&&&&&&&&&&&&&&&&&&&&&&&&&&&&&&&&&&&&&&&&&&&&&&&&&&&&&&
&&&&&&&&&&&&&&&&&&&&&&&&&&&&&&&&&&&&&&&&&&&&&&&&&&&&&&&&&&&&&&&&&&&&&&&&&&&&&&&&&&
&#9313;作者对鲁迅又多了哪些了解?(4分)
&&&&&&&&&&&&&&&&&&&&&&&&&&&&&&&&&&&&&&&&&&&&&&&&&&&&&&&&&&&&&&&&&&&&&&&&&&&&&&&&&&&&&&&&&&&&&
&&&&&&&&&&&&&&&&&&&&&&&&&&&&&&&&&&&&&&&&&&&&&&&&&&&&&&&&&&&
&&&&&&&&&&&&&&&&&&&&&&&&&&&&&
解析:本题考查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先从文中找出有效的答题区间,然后提炼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组织答案。第&#9312;题要求分析鲁迅故乡环境的特色,这就需要在文中找到描写鲁迅故乡环境的内容,关注一些能够体现特色的形容词和相关句子。第&#9313;题要求分析对鲁迅的了解,这就需要找到鲁迅这一形象在这个特定环境中的特征。
参考答案:&#9312;色彩鲜明、谨严素净以及质朴温厚的特色。
&#9313;(要点一)鲁迅创作中即使最平常的叙述也富于感染力,(要点二)鲁迅性格中既严格又不乏温情的一面。
3.作者从湖光山色中感受到西湖的哪些特点?(4分)
&&&&&&&&&&&&&&&&&&&&&&&&&&&&&&&&&&&&&&&&&&&&&&&&&&&&&&&&&&&&&&&&&&&&&&&&&&&&&&&&&&&&&&&&&&&&&
&&&&&&&&&&&&&&&&&&&&&&&&&&&&&&&&&&&&&&&&&&&&&&&&&&&&&&&&&&&&&&&&&&&&&&&&&&&&&&&&&&&&&&&&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文中对西湖的描写主要在文章的后三段,分析时,围绕西湖对这三段分别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如第10段中的“难分市区与郊外”“闹市”“把红尘洗涤了”“清爽”,第11段中的“明媚”“清幽”“素抹淡妆”“天然”,第12段中的“环湖的群山在天边耸起”“淡淡的几抹青色”“厚度和重量”“有性格”。
参考答案:模糊了市区与郊外的界限,虽处闹市,却清净脱俗;明媚但更显清幽、素淡,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因环湖的群山而具有了厚重的性格。
4.有评论者曾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概括本文带给读者的艺术感受。请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并结合本文进行具体阐述。(不少于200字)(12分)
&&&&&&&&&&&&&&&&&&&&&&&&&&&&&&&&&&&&&&&&&&&&&&&&&&&&&&&&&&&&&&&&&&&&&&&&&&&&&&&&&&&&&&&&&&&&&&&&&&&&&&&&&&&&&&&&&&&&&&&&&&&&&&&&&&&&&&&&&&&&&&&&&&&&&&&&&&&&&&&&&&&&&&&&&&&&&&&&&&&&&&&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深层探究的能力。作答本题时,首先需要对情景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并用一些耳熟能详的情景交融的诗词加以论证。然后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具体分析其是怎样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如通过分析浙江的性格与作者的情感的关系体会情与景的关系。
参考答案:情与景是中国传统诗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而“一切景语皆情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一切写景状物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的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因此情因景生,景中显情,景与情相因相成,不可分离。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景物描写中透露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在本文的第八段,作者对杭州旧的市区中的一家咸肉店进行了描写,“洗得白白的木柜台”“摆着几十块干干净净的咸肉”“大刀切下去,一股醇厚的咸肉香随之而起”等描写明显表现了作者对杭州的喜爱之情。
【高分突破方案】
一、考点提示
1.分析综合(C)
&#9312;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9313;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9312;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9313;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9314;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F)
&#9312;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9313;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9314;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透视文本特点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这里的“形”就是指文章所选的材料,“神”就是指文章的主题。“形散”就是指文章选材可以跨越时空,古今数千年,横跨几万里,旁征博引,头绪繁杂,语言灵活,意蕴丰富;“神不散”就是指文章有一个集中的主题思想。
散文之所以形散而神不散,就是用为有一个主题将其凝聚到一起。从形式上看,散文的写作内容,往往借助于一个线索将其贯穿起来,使文章思路清晰。
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文本特点决定了高考散文阅读试题要涉及到文章的选材、主题、线索、语言等方面的考查。
三、2013年题型分类扫描。
从2013年全国各地散文阅读试题的设计,无一不体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可以说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承载了现代文阅读的各个考点。
1.侧重于“形”的考查。
江苏卷: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大纲卷:林肯中心的鼓声唤起了“我”的哪些感性?请简要分析。(重点考查散文的“形”)上海卷:作者多处描述骆驼队,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第&#9312;段由一句话构成,简洁而有画面感,将骆驼队这一描述对象凸现出来。
B.第&#9313;段先写骆驼群的沉默,再写拉骆驼的人头上冒的热气,有比较的意味。
C.第&#9314;段中画线的“但是”一词有强调的作用,语意上与上文没有形成转折。
D.第&#9315;段“屈”、“撅”、“跪”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让人们感觉到骆驼的温顺。
E.第&#9321;段不用对话描写而是转述爸爸的话,改变了表达方式,行文富有变化。
F.第&#9346;段描写了冬天快过完时的骆驼队,暗示“我”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改变。
上海卷: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差异。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上海卷:“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天津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文章结尾处化用了哪两首中国现代诗?以拟声词“扑哧”收尾有何效果?
浙江卷: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
江西卷: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来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浙江卷: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
上海卷:有人评论林海音的文字“细致而不柔弱”,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9318;段画线句。
湖南卷:作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人物对比的两个例子,并分别谈谈其艺术效果。
2.侧重于“神”的考查。
江西卷:请概括本文的主题。
四川卷:塔里木河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请结合文章,就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谈谈你的思考。
浙江卷: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
江西卷: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2)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
四川卷: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负重的河流”?
3. 侧重于“形”与“神”的关系考查。
大纲卷:对林肯中心的演出,“我”表现出哪些情感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重点考查散文的“形”和“神”的关系)
天津卷:“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壶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江西卷: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文中不乏精彩的议论。试分析“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这句议论的作用。
四川卷:文中第&#9317;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浙江卷:第四段中“铁牛”“拖拉”加上引号,有什么特别用意?
湖南卷:文中两处画横线的文字对农民夫妇的描写,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后一处文字对深化作品主题有何意义?
福建卷: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开篇运用比喻,引出我对“瓦”的怀想。“长满”形象地写出“怀想”的丰富,“摇曳”写出了“怀想”的不时浮现。
B.第&#9315;段说“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既形象地写出屋顶上“瓦”的形态,也为下文叙写瓦在人们生活中的种种作用张本。
C.第&#9316;段描写“娘”在雨中修复屋顶这一细节,意在抒发“我”对“娘”的感激之情,表达“我”对“娘”的深切怀念。
D.第&#9318;段说“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突出了瓦坚定不移的品性;“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写出了瓦的灵性。
E.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了瓦的朴实无华与充满力量,启迪人们应该像瓦一样脚踏实地,充实自我,有所贡献。
四、弄清散文特征与考点的关系。
【高分实战演练】
说明:本试题满分100分;测试用时为9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双鞋的影响力
(1)艾维尔年仅20岁,他的父亲在都尔市橡树大街开了一家鞋铺,已经30多年了。艾维尔从小就跟父亲学手艺,父亲临终前对他说:“孩子,你是个鞋匠,鞋匠的一生,就是要做好每一双鞋。”
(2)艾维尔现在每天一大早就打开店门,一边做鞋一边接生意。这天下午,一个不到30岁的女人走进店里:“艾维尔,我来取鞋了!我叫米莉娅,订了一双鞋,那时还是你父亲管着这个铺子。”
(3)艾维尔把父亲留下的账本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没有啊,米莉娅小姐,这里没有你的记录。”“怎么会呢!”米莉娅急了,“我还预付了鞋钱呢,肯定是你父亲忘记写上了。我可是等着这双鞋穿呢!”
(4)艾维尔看看米莉娅,她一身衣服虽然旧了些,倒还过得去,但脚上的鞋实在是太破了,前头的鞋帮和鞋掌已经裂开,像张大的嘴巴。“你别急,米莉娅小姐,”艾维尔说道,“我给你赶做一双鞋。”艾维尔一边说一边给米莉娅量好尺码,“你明天来取吧,但不要太早,胶水晾干需要一段时间。”
(5)这天晚上,艾维尔铺子里的灯光一直亮到后半夜。第二天中午,米莉娅来了。她把新鞋穿上,轻轻跺了跺脚,对艾维尔说,“小鞋匠,你真行,鞋做得不错!
”然后就穿着新鞋神气地走了。
(6)大约两星期后,一个身穿制服的警察来到艾维尔的鞋铺。“你就是艾维尔吗?”警察问。“是的。”艾维尔请那个警察坐下,“您是要做鞋吗?
”“不,我是来了解一件事的。你有没有给一个叫米莉娅的女人做过鞋? ”“米莉娅?”艾维尔想了一下,“我是给她做过鞋,有什么问题吗?
”“她是个骗子。”警察说。“我知道,”艾维尔并不意外,“她从我这儿骗过一双鞋。”
(7)他讲了米莉娅来讨鞋的经过:“我父亲是个非常仔细的人,他一生都没有记错过一次账。”“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给她做鞋呢?”警察很不解。“她太需要一双鞋了。我是鞋匠,不能让一个人穿着那样破的鞋从我这里走出去。”停顿了一下,艾维尔有些不安地问,“米莉娅现在在哪儿?”“她在拘留所里。”“那双鞋是我自己愿意给她的,你们就不要为难她了。”“小兄弟,米莉娅可不只是诈骗一双鞋的事。”警察笑笑,“我只是来了解一下情况。既然那双鞋真是你做的,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市长夫人要请你做鞋。”
(8)两天之后,有人来请艾维尔去一趟市长家。看着这个还是学生模样的小鞋匠,市长夫人问道:“那个叫米莉娅的女人,她的鞋真是你做的吗?”艾维尔点点头。“你知道我为什么请你做鞋吗?”艾维尔摇摇头。“那天我去女子拘留所参加一项公益活动,那些囚犯穿得又脏又破,哪里还像是女人啊。可就在那时,我看到了米莉娅的鞋,一双新鞋,那么精致,那么漂亮。那一刻,我简直有些嫉妒那个女人了。那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请做这双鞋的人给我也做一双,不,是一大堆。”
(9)艾维尔没有说话,但心里甜滋滋的。
“后来我请警察局的人帮我打听一下是谁给米莉娅做了那双鞋,我听他们说米莉娅那双鞋没有给钱,而且你那时候就知道她是讹诈你的,是吗?”艾维尔又点点头。
“那你为什么还把鞋做得那么精致?随便给她一双不就行了吗?”“我父亲说过,我是鞋匠,我的一生就是要做好每一双鞋。”艾维尔说完就开始为市长夫人量尺码,商量鞋的样式。
(12)现在,整个都尔市几乎所有人都想拥有一双艾维尔做的鞋。艾维尔记录订鞋的本子已经用到第9本,最近排队的人想拿到订做的鞋,至少要在两年之后。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小见大,一双制作“精致”“漂亮”的鞋子,揭示出一个道理:人一生只要尽心做好一件事,就能取 得事业的成功。
B.市长夫人“那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请做这双鞋的人给我也做一双,不,是一大堆。”的话,从侧面写出艾维尔制作鞋手艺高超,技术精湛;“艾维尔没有说话,但心里甜滋滋的。”表现出艾维尔,无私帮助别人之后的充实与内心的喜悦。
C.小说的结局告诉我们勤劳朴实善良的人,尽职尽责,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回报。
D.艾维尔的父亲临终前对他说的话中,隐含着父亲对艾维尔继承遗业,发展扩大鞋铺,发扬光大祖业的朴实而美好的愿望。
E.小说通过语言、外貌、心理、侧面描写,塑造了人物形象,揭示了做人要朴实善良、尽职尽责的主题。
2.第四段对米利娅衣着的描写,在语段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结合小说简要概括艾维尔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6分)
4.探究小说中的“一双鞋”,有着怎样的影响力。(8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
四个孩子和一个夜晚之小吕(节选)
小吕很快就对果园的角角落落都熟悉了。他知道所有果木品种的名字:金冠、黄奎、元帅、国光、红玉、祝;烟台梨、明月、二十世纪;密肠、日面红、秋梨、鸭梨、木头梨;白香蕉、柔丁香、老虎眼、大粒白、秋紫、金铃、玫瑰香、沙巴尔、黑汗、巴勒斯坦、白拿破仑……而且准确地知道每一棵果树的位置。有时组长给一个调来不久的工人布置一件工作,一下子不容易说清那地方,小吕在旁边,就说:“去!小吕,你带他去,告诉他!”小吕有一件大红的球衣,干活时他喜欢把外面的衣裳脱去,于是,在果园里就经常看见通红的一团,轻快地、兴冲冲地弹跳出没于高高低低、深深浅浅的丛绿之中,惹得过路的人看了,眼睛里也不由得漾出笑意,觉得天色也明朗,风吹得也舒服。
小吕原来在家里住。七月,果子大起来了,需要有人下夜护秋。组长照例开个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小吕说,他愿意搬来住。一来夏天到秋天是果园最好的时候。满树满挂的果子,都着了色,发出香气,弄得果园的空气都是甜甜的,闻着都醉人。这时节小吕总是那么兴奋,话也多,说话的声音也大,好像家里在办喜事似的。二来是,下夜,睡在窝棚里,铺着稻草,星星,又大又蓝的天,野兔子窜来窜去,鸹鸹悠&#9312;叫,还可能有狼!这非常有趣。张士林曾经笑他:“这小子,浪漫主义!”还有,搬过来,他可以和张士林在一起,日夜都在一起。
他很佩服张士林。曾经特为去照了一张相,送给张士林,在背面写道:“给敬爱的士林同志!”他用的字眼是充满真实的意思的。他佩服张士林那么年轻,才十九岁,就对果树懂得那么多。不论是修剪,是嫁接,都拿得起来,而且能讲一套。有一次林业学校的学生来参观,由他领着给他们讲,讲得那些学生一愣一愣的,不停地拿笔记本子记。他佩服张士林说玩就玩,说看书就看书,看那么厚的,比一块城砖还厚的《果树栽培学各论》。佩服张士林能“代表”场里出去办事。采花粉呀,交换苗木呀……每逢张士林从场长办公室拿了介绍信,背上他的挎包,由宿舍走到火车站去,他就在心里非常羡慕。他说张士林是去当“大使”去了。小张一回来,他看见了,总是连蹦带跳地跑到路口去,一面接过小张的挎包,一面说:“荷!大使回来了!”
组长大老张见小吕剪两下看看他那剪子,剪两下看看他那剪子,心里发笑。有一天,从他的锁着的柜子里拿出一把全新的苏式树剪,叫:“小吕!过来!这把剪子交给你,由你自己使:钝了自己磨,坏了自己修,绷簧掉了——跟公家领,可别老把绷簧搞丢了。小人小马小刀枪,正合适!”周围的人都笑了:因为这把剪子特别轻巧,特别小。小吕这可高了兴了,十分得意地说:“做啥像啥,卖啥吆喝啥嘛!”这算了了一桩心事。
& & 注:&#9312;鸹鸹悠即猫头鹰。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由于小吕热爱这份工作,很快他就对果园的角角落落都熟悉了,他不但知道知道所有果木品种的名字而且准确地知道每一棵果树的位置。
B.到了夜晚,小吕睡在窝棚里,铺着稻草,数着星星,又大又蓝的天,野兔子窜来窜去,鸹鸹悠叫,还可能有狼,住在窝棚里对小吕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
C.小吕非常开心,路人看见他经常轻快地、兴冲冲地弹来跳去,小张一回来,他也是连蹦带跳地跑到路口去。他开心,看见他的人也开心。
D.小吕佩服张士林能“代表”场里出去办事,例如采花粉呀,交换苗木,推销产品,给林业学校的学生上课呀等等,他就在心里非常羡慕。
E.本文用诗意的笔调,用散文化的方式,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传达了一种温馨美好的人生意味,表现了一个男孩初涉人生时的幸福和喜悦。
6.小说中的小吕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举例说明。(6分)
7.果园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8.结合全文,请你从小吕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态度和方式谈谈你对现代人生活态度的看法。(8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25分)
哲学家的小木屋
一直心仪海德格尔的小木屋!
1922年,在弗莱堡大学任讲师和胡塞尔助教的海德格尔在托特瑙山购得一小块地,请人同时自己也亲自动手在那里修建了一个十分简陋的小木屋。从那时起,“托特瑙山就成了他退身于世界之外时的居所,也是他哲学思考的冲锋高地”(萨弗兰斯基语)。每当有空闲时,海德格尔就到他的小木屋去思考和工作,他的许多重要著作就是在这个小木屋里写就的。
不曾有机会亲眼见见这个神奇的小木屋,但看过这个小木屋的照片,诗人王家新描述:“小木屋的背后,是苍翠古老、随着山势起伏的黑森林边缘;小屋左侧的山坡,是冬季的滑雪胜地;小屋以下及对面晴朗的远方,整个狭长幽深的谷底和点缀着三五农家乡舍的开阔山坡,则在一种磅礴的精神大气中呈现。”如此高远、幽深、宁静、孤独的居所,焉能不催生哲学之“思”?
哲学是孤独和宁静的学问。喧哗热闹可以讨论“在场的东西”,譬如关于经济、关于社会问题。但若要思考“不在场的东西”,譬如关于上帝、关于灵魂、关于宇宙的本源,则必须要“走你的孤独之路”,栖身于与宇宙、上帝、灵魂浑然一体的氛围里。
现今要找一个高远、幽深、宁静、孤独的栖身之地谈何容易!哲学家们早已告别坐冷板凳的时代,进入一个空前喧嚣鼓噪的世界。他们满世界飞来飞去,作报告、跑课题、评奖项、发文章、出专著……
一个身心不能独处、不能宁静的人“不复与本源为邻”(荷尔德林语),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思想!常言道,文如其人,其实,文也如境。境不幽、不静,其文也就难免流俗。故有人称,现在是“用最好的纸出废书”!
“哲学家的小木屋”在我已然成为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如同现象学家胡塞尔那样能够长达数十年甘于寂寞、远离名利,在一种宁静退隐状态下一再献身于哲学问题的境界和精神。胡塞尔曾有近十年的时间“几乎什么也没有发表”,他把自己独立于所有的外在的东西,积聚全部的思想能量,去冲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宏大哲学理论:现象学。这要是发生在今天,一定不可思议。在量化考评风行的今天,一个教授如果十年没有成果问世,那他就只有下岗。
胡塞尔有一句话,令我读后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
时代的诱惑太多了!而永恒能值几个钱?
当我们困惑于时代的花里胡哨而忘记了永恒时,当我们厌倦了周围的嘈杂算计而急欲抽身离去时,我们太需要一个“哲学家的小木屋”来安顿我们漂泊迷惘的灵魂!
这个小木屋一定要建在乡野,最好是像海德格尔那样建在苍翠古老的森林边缘。支撑屋子的木头和板壁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屋子里简朴宁静,质朴的书桌旁陈放着一排排自己喜爱的书。小木屋的外面流淌着潺潺清泉,泉边开着不知名的野花。顺着清泉,一条小径通向森林的深处……
(选自《散文》)
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在作者的眼中,海德格尔的小木屋是“神奇”的,是因为它处在古老的森林边缘。
B.文如其人,文也如境,意思是说作者的性格、禀赋、情趣、喜好决定了他的文章风格,而一个人的性格、情趣等又是他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C.文章几次写到现今许多哲学家、教授面临的处境和他们的行为,通过对比,突出了胡塞尔、海德格尔在宁静、孤独中积聚思想能量完成宏大哲学理论的非凡成就,突出了哲学是孤独、宁静的学问这一观点。
D.钱钟书先生说:“大抵学问,是荒村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心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钱先生的“荒村野老屋”与“哲学家的小木屋”有异曲同工之妙。
E.小木屋成就了主人的非凡,也因了主人的不凡而令人心仪,闻名遐迩。
10.文中提到“现在是‘用最好的纸出废书’”,试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6分)
11.综观全文,分析“哲学家的小木屋”这一标题的作用与所包含的深层意蕴。(6分)
12.有人认为当今的社会问题很多,哲学家应该深入社会,贴近时代,从实际出发而走向永恒,而文中引用的胡塞尔的话是“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你认为这两种说法矛盾吗?对此,请谈谈你的见解。(8分)
四、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3~16题。(25分)
人在胡同第几槐
五十八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北京,从此定居此地再无迁挪。
北京于我,缘分之中,有槐。童年在东四牌楼隆福寺附近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那大院后身,有巨槐。那株巨槐,我仰起头,脖子酸了,还不能望全它那顶冠。巨槐叶茂如伞,网住好大一片阴凉。最喜欢它开花的时候,满树挂满一嘟噜一嘟噜白中带点嫩黄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还缠着小脚的老奶奶,指挥她家孙儿,用好长好长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箩新鲜的槐花,而我们一群小伙伴,就会集合到他们家厨房附近,先是闻见香气,然后,就会从老奶奶让孙儿捧出的圆形盖帘上,分食到用鸡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饼……
后来我搬出那四合院了,但依然会在梦里来到巨槐之下,梦境是现实的变形。我会觉得自己在把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举起——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谢后结出的槐豆——如果槐花意味着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着苦涩,过去北京胡同杂院里生活困难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会去采集,将它晾干后卖给药房做药材……在梦里,我费尽力气也揪不下槐豆来,而巨槐顶冠仿佛乌云,又化为火烫的铁板,朝我砸了下来,我想喊,喊不出声,想哭,哭不出调……噩梦醒来是清晨,但迷瞪中,也还懂得喟叹:生存自有艰难面,世道难免多诡谲……
除了院子里的槐树,还有更可爱的胡同路边的路槐。槐树有多种,国槐虽气派,若论妩媚,则似乎略输洋槐几分。洋槐开花在春天,一株大洋槐,开出的花能香满整条胡同。
北京胡同四合院树木种类繁多,而最让我有家园之思的,还是槐树。
东四牌楼附近,现在仍保留着若干条齐整的胡同。胡同里,依然还有寿数很高的槐树,有时还会是连续很多株,甚至一大排。不要只对胡同的院墙门楼木门石墩感兴趣,树也很要紧,槐树尤其值得珍视。青年时代,就一直想画这样一幅画,胡同里的大槐树下,一架骡马大车,静静地停在那里,骡马站着打盹,车把式则铺一张凉席,睡在树荫下,车上露出些卖剩的西瓜……这画始终没画出来,现在倘若要画,大槐树依然,画面上却不该有早已禁止入城的牲口大车,而应该画上艳红的私家小轿车……
过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半城宫殿半城树”一说,倘若单俯瞰东四牌楼或者西四牌楼一带,则青瓦灰墙仿佛起伏的波浪,而其中团团簇簇的树冠,则仿佛绿色的风帆。这是我定居五十八年的古城,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的歌哭悲欢,都融进了胡同院落,融进了槐枝槐叶槐花槐豆之中。
不过,别指望我会在这篇文章里,附和某些高人的高论——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一点都不能拆不能动……城市的改变当然包括着拆旧与建新,拆建毕竟是一种活力的体现,而一个民族在经济起飞期的亢奋、激进乃至幼稚、鲁莽,反映到城市规划与改造中,总会留下一些短期内难以抹平的疤痕。我主张在北京旧城中多划分一些保护区,一旦纳入了保护区就要切实细致地实施保护。在此前提下,对非保护区的拆与建都采取个案分析,该容忍的容忍,该反对的反对。发展中的北京确实有混乱与失误的一面,但北京依然是一只不沉的航空母舰,我对她的挚爱,丝毫没有动摇。
最近我用了半天时间,徜徉在北京安定门内的旧城保护区,走过许多条胡同,亲近了许多株槐树,发小打来手机,问我在哪儿。我说,你该问:岁移小鬼成翁叟,人在胡同第几槐?
&&&&&&&&&&&&&&&&&&&&&&&&&&&&&&&&&&&&&&&&&&&&&&&&&&&&&&&&&&&&&&&&&&&&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就写自己在北京生活了五十八年,其用意是为了强调在北京生活之久,北京与自己一生相伴,密不可分。
B、“梦境是现实的变形”,这一段关于梦中艰难采摘槐豆的情节,作者采用对比手法,为了突出现实生活的美好。
C、“槐”是平民化文字的象征,胡同是作者生命依恋的空间,也是他心灵悸动的源泉。作者以此抒发对北京的眷恋情怀。
D、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质朴、自然、真挚,却不乏画龙点睛之笔,尤其是文章最后两句诗句很有韵味。
14.文章写了不同时期“我”对那株巨槐的感受,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15.作者在文末用两句自创的诗句作结,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6.本文笔墨多集中在槐树上,而倒数第二段却写了作者对北京城改造的内容,你认为这段内容是否可以删去?结合文本,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及解析
一、1.BD&&
(B项,“无私帮助别人之后的充实与内心的喜悦”有误。D项,“隐含着父亲对艾维尔继承遗业,发展扩大鞋铺,发扬光大祖业的朴实而美好的愿望”,夸大了隐含的内容。)
2.&#9312;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一段对米利娅的描写,并引出下文艾维尔为她做鞋,以及警察上门,市长夫人要求做鞋的情节,使故事情节显得更有波澜。&#9313;内容上,从侧面表现了艾菲尔早已识破她的谎言,但仍尽职尽责,更能突出她的善良的品质,使这一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3.勤劳 善良 尽职尽责 纯朴厚道(答出3点3分,举例3分)
4.&#9312;你的职业道德决定你手中饭碗的含金量。&#9313;勤劳朴实善良的人,尽职尽责,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回报。&#9314;人一生只要尽心做好一件事,就能取得事业的成功。(每一点2分,结合现实拓展2分)
(B、这些对小吕来说都很新奇,这正说明他还是个孩子。D、无中生有:推销产品,给林业学校的学生上课呀)
6.答案:快乐开心(在果园中兴冲冲地跳来跳去),天真浪漫或心地单纯(喜欢在窝棚里住),好学勤劳(对果园的每个角落都熟悉,叫得上每种树的名字),对比自己厉害的人衷心佩服(佩服张士林)。(每点一分,例证一分,写出三点即可)
7.(1)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塑造出一个带有世外桃源气息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2)主人公的一切都紧紧围绕果园展开,为主人公单纯爽朗的性格特征的塑造氛围。(3)打造理想环境,塑造理想人物。(每点2分)
8.提示:快乐心态对待生活压力。淡化物质追求,满足内心的精神需求。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心灵回归自然。等等。&
9.CD (A项小木屋“神奇”一是因为远离尘嚣,高远、幽深、宁静、孤独,便于催生哲学之“思”;二是因了主人的不凡而散发出一种令人景仰的磅礴的精神大气。B项“环境”不能说“决定”因素,另外文中的“境”指的是“心境”。E项“闻名遐迩”在文中无据。)
10.一方面是现在的世界喧嚣鼓噪,环境不幽不静,诸如量化考评一类的做法,搅得人难以独立于外在东西之外;另一方面是由于很多学者经不住时代的诱惑,坐不住冷板凳,追名逐利,身心不能独处、不能宁静,致使难以产生真正的思想,作品难免流俗。
11.作用:本文是围绕“哲学家的小木屋”组织材料的,“哲学家的小木屋”在文中起着贯穿线索的作用。意蕴:&#9312;暗示了哲学的重要特征——哲学是孤独、宁静的学问;&#9313;在喧嚣跳动的时代背景之上,竖立起一种境界与精神——甘守寂寞,远离名利,宁静自守;&#9314;为在花哨嘈杂的时代环境中困惑厌倦、漂泊迷惘的灵魂,提供一个理想的安顿之地(或:“哲学家的小木屋”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12.并不矛盾。胡塞尔强调的是哲学研究的问题应该是宇宙、上帝、灵魂这些有永恒意义的命题,寻找的是事物本质而有永恒价值的终极答案,反对为名利、为考评而作的“研究”,哲学家不应该被眼前的利益诱惑,而应为追求永恒甘守寂寞、清贫。“有人认为”是从研究方法的层面说的,指学术研究不能脱离实际,不能不关注社会、生活,研究应服务于民生,有益于时代。两者所说的角度不同。哲学的门类很多,哲学家研究的问题不尽相同,像胡塞尔、海德格尔,研究的是上帝、灵魂、宇宙的来源,必然要追求“永恒”。而研究社会、研究人生的哲学,则必须贴近生活,深入社会。两者并行不悖,但都需要甘守孤独、宁静淡泊的精神,反对汲汲于功名的浮躁与庸俗。
(B作者是借梦境是为了表达现实生活的艰辛。)
14.&#9312;年幼时,“我”感受巨槐树给“我”的荫庇和恩惠;&#9313;搬出了四合院以后,“我”从巨槐身上体会到了生存的艰难、人生的苦涩。
15.&#9312;表达对以槐树为代表的胡同四合院生活的眷恋(或热爱);&#9313;点明主旨;&#9314;使表达更富有文采,令人回味;&#9315;与题目照应。
16.观点一:不该删去。&#9312;文章谈的是槐树,实际上借槐树谈的是对胡同院落和北京传统生活的感情。&#9313;作者表面谈的对北京城改造的看法,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自己对胡同院落的情感不会改变,对北京传统生活方式不会消失的信念。&#9314;写作者对北京城改造的看法,更凸显了作者在构思上的别具匠心。(意思相同即可)
观点二:可以删去,文章的主题是借槐树表达自己对北京传统生活的眷恋,倒数第二段虽然也谈到了对北京的爱,但大段篇幅都在谈旧城改造,略显赘余(或枝蔓),如果删去可使中心更明确,主旨更清晰。因此可以删去。(意思相同即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本分析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