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怎样提高自己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论文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论文]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外部研究_(全文)》
下载积分:45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0:49:2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论文]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外部研究_(全文)》.PDF
官方公共微信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教师论文_教育科研_杨庄中心小学
&&当前在线
<font color=#
&&&&&&&栏目导航&&&&
&&共有 4493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日期:日&&
作者:江都市杨庄中心小学
&&&&【编辑录入:】
【摘& 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教育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领头羊,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课堂为阵地,以新课标为指导,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民主宽松氛围树“求新、求异”观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重视实践操作、灵活教学方法、运用成功效应等方面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浅述。
【关键词】& &学生& 信息技术& 创新能力& 培养&
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由信息技术引发的知识经济也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经济,其核心是创新,可以说,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江泽民同志在第三届全教会上也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离不开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信息技术课随着信息时代的变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越来越被重视,它是一门基础课程,又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其特点是:实践性强、内容更新速度快、应用广泛。从这些特点来看,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领头羊。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形势下,在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我们决不能在信息技术课中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课堂为阵地,以新课标为指导,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石。
赞可夫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小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上画画、写文章、上网聊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们已梦想成真,终于能够直接动手操作计算机了,给计算机设置屏幕保护,为计算机美化桌面,在画图中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在Word中输入字母、文字、编辑、排版……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因此我在信息技术课上,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让学生课课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例如:在学习Word之前,我先制作了一副图文并茂的墙报作品,画面生动、颜色鲜艳,当中综合包含了Word的一些知识点和操作方法,在让学生欣赏的同时,激发学生:“你们想不想做出和这一样美丽的墙报?”学生自然是羡慕不已、急不可待。我进一步激发学生:“做这幅墙报需要哪些知识和操作方法?”让学生讨论出需要排版、插入艺术字、插入图片、插入表格等时,我趁势激励学生:你们再过一段时间也能编出这样漂亮的墙报来。于是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想方设法采用最有效、最快捷的学习方式――自主看书、同学间合作探究、查资料、向老师请教等方法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样既唤起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愿,使学生始终满怀信心、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又实现了整个教学过程的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保持学生了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使学生始终爱上电脑课。
二、营造民主宽松氛围,树求新、求异观点,提供创新的土壤。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创新就是要求异,不要雷同。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积极和谐、探索创造的课堂气氛,让所有学生都能愉悦、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意识,敢于参与,敢于提出,就是成功。在教学中不要难倒他们,更不要吓倒他们,我们只介绍操作技能而不是系统的理论课程,只讲“怎么做”而不讲“为什么”。我们要为他们扫清创新活动中所有的障碍,让他们没有任何压力,全身心投入创造活动中去,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而要保护学生的创造勇气和创新精神,着力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大胆的设想和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探寻到具有创新意识的简捷妙法,在不断的探索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比如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同学们面对功能如此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在制作过程中也很少出现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争论。这时,我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通过多媒体教学网,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他们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接着大家一起试一试。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
三、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不要束缚学生的想象力,有想象力才有创造。教师应尽力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鼓励学生充分地想象。讲课时注意形象性,联系实际,把枯燥的内容讲得生动有趣,学生边听边想,把老师讲的形象“再造”出来。如:剪贴板的功能,剪贴板是计算机中保存交换信息的一段临时性存储区域,在进行移动或复制操作时,剪贴板的功能是在“幕后”同时进行的,学生在前台窗口中不能直接观察到,比较抽象,我就把剪贴板比喻成“周转站”,一旦执行了移动或复制操作,“周转站”中就放上了要移动或复制的内容,哪里需要这部分内容,就可以随时从“周转站”中取出来粘贴到相应的位置。这样以来,剪贴板的功能形象化了,从而变得好理解、好记忆。在其他知识的教学中长期坚持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想象力自然就丰富了。拓展了想象的空间,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四、重视实践操作,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教育理论家认为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在这一现代化的学科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代替传统的粉笔和黑板。在课堂上,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则成为他们的“协作者”。如在讲解画图软件时,首先使每一名学生都面对画图软件的界面,让学生熟悉画图软件的界面,了解工具的用途,再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帮助”,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学生在刚开始操作时,感到困难重重,每进行一步操作都会遇到新问题,此时我亲切和蔼地耐心指点,鼓励学生去发现新问题,大胆地让学生去尝试,并适时提供可行的处理办法,使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中,总结出有规律性的方法,在质疑与解疑的实践中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最终学生们通过不断地进行自我创造、自我评价、自我完善,一幅幅美观、精致、富有创造力的作品创作了出来。他们不仅全部掌握了画图软件的基本内容,而且对他们来说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一种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为学生今后能独立地、创造性地使用其他工具软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灵活教学方法,激发创新的欲望。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种教学形式的转换,着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使计算机教学活动成为生动活泼、学生乐于从事的学习实践活动。如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画图中画《森林动物园》;用比喻法讲解“文件”与“文件夹”,把建立新“文件”比喻成新买个“练习本”,在“文件”中输入文字比喻成往“练习本”上写作业,把“文件”的命名比喻成给“练习本”写名字,把“文件夹”比喻成具有多层结构的书包,可以直接装作业本;把“复制”功能比作“复印机” 的功能,把文件的“复制” 比喻成“抄作业”,把文件的“移动” 比喻成“搬家”等。利用生动形象地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理解了这些似懂非懂的概念。用问题学习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有想解决问题的冲动,动手试试的想法。常有疑问,才能常思考,常有创新。创新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产生创新的动机,才付诸于创新的实践活动。如利用计算机查一查你出生那天是星期几?画图时能不能不用“橡皮”把画布擦干净?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实践,从而引发了创造思维。用任务驱动法和协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元旦到来前为同学《制作美丽的贺卡》,为班级《制作图文并茂的墙报》;用成功体验法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展示优秀作品,介绍自己学习电脑中的高招、窍门、新发现等,以此来使之获得成功感、自豪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争取更佳的表现、产生更强的创造欲望。使其创造兴趣得以延续。实践证明,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确实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六、运用成功效应,点燃创新的激情。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一个孩子如果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的……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成功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并通过这种体验激发其继续探索创新的欲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想法,如果这些想法有意义,更应该鼓励并加以引导。例如,在利用“画图”软件让学生画一弯新月时,我让学生尝试着利用画图工具和菜单命令自己画,结果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互相交流,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了新月。有的先画两个交叉的圆,再用橡皮工具擦去多余的部分;有的用曲线工具画;有的用铅笔工具画……对于学生的想法教师都给予了肯定。通过不断的类似的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索成功激发了他们创新的热情,在以后的画图课上每画一个小作品或每教一个新的知识点后,学生都会在规定画的作品中增加自己的想法或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可见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教师应该恰当把握教材,寻找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达到成功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成功,不断激发创新的热情。而且,每当一项任务完成后,我总是把学生制作的富有创意的作品收集起来,在课上进行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得到了肯定,其余学生也受到启迪,全体学生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探索任务中去。
只要我们善于做教学研究的有心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天地,鼓励各种思维方法自由发展并加以引导,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积累、更新,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21世纪人才,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论文参考】& 《江苏教育技术》&& 《江苏电教》& &&&&&&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 热门文章:
&? [1200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Yangzhuang Center Primary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
系统核心:&尘缘雅境& 制作:
页面执行时间:125.000毫秒【论文】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00.0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2页&#165;1.001页&#165;2.004页&#165;2.002页&#165;1.002页&#165;1.005页&#165;3.005页&#165;3.003页&#165;3.004页&#165;3.004页&#165;3.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8203;设&#8203;宽&#8203;松&#8203;、&#8203;平&#8203;等&#8203;和&#8203;谐&#8203;的&#8203;课&#8203;堂&#8203;氛&#8203;围&#8203;,&#8203;会&#8203;让&#8203;学&#8203;生&#8203;在&#8203;心&#8203;理&#8203;上&#8203;感&#8203;到&#8203;安&#8203;全&#8203;,&#8203;从&#8203;而&#8203;保&#8203;持&#8203;心&#8203;理&#8203;自&#8203;由&#8203;,&#8203;以&#8203;非&#8203;常&#8203;规&#8203;的&#8203;思&#8203;维&#8203;方&#8203;式&#8203;分&#8203;析&#8203;理&#8203;解&#8203;问&#8203;题&#8203;,&#8203;充&#8203;分&#8203;地&#8203;表&#8203;现&#8203;和&#8203;发&#8203;展&#8203;自&#8203;己&#8203;的&#8203;发&#8203;散&#8203;思&#8203;维&#8203;,&#8203;进&#8203;而&#8203;迸&#8203;发&#8203;出&#8203;创&#8203;新&#8203;的&#8203;潜&#8203;能&#8203;。&#8203;在&#8203;培&#8203;养&#8203;学&#8203;生&#8203;初&#8203;步&#8203;的&#8203;逻&#8203;辑&#8203;思&#8203;维&#8203;能&#8203;力&#8203;的&#8203;同&#8203;时&#8203;,&#8203;也&#8203;要&#8203;有&#8203;意&#8203;识&#8203;地&#8203;培&#8203;养&#8203;学&#8203;生&#8203;的&#8203;求&#8203;异&#8203;思&#8203;维&#8203;能&#8203;力&#8203;。&#8203;在&#8203;教&#8203;学&#8203;中&#8203;充&#8203;分&#8203;发&#8203;挥&#8203;已&#8203;有&#8203;知&#8203;识&#8203;的&#8203;"&#8203;例&#8203;子&#8203;"&#8203;作&#8203;用&#8203;,&#8203;引&#8203;导&#8203;学&#8203;生&#8203;对&#8203;学&#8203;习&#8203;内&#8203;容&#8203;类&#8203;似&#8203;、&#8203;学&#8203;习&#8203;方&#8203;法&#8203;类&#8203;似&#8203;、&#8203;解&#8203;题&#8203;技&#8203;能&#8203;类&#8203;似&#8203;的&#8203;知&#8203;识&#8203;进&#8203;行&#8203;对&#8203;照&#8203;,&#8203;凭&#8203;借&#8203;知&#8203;识&#8203;方&#8203;法&#8203;的&#8203;共&#8203;同&#8203;点&#8203;,
该文档仅有一页,您已阅读完毕,如需下载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高等教育论文&#x2d;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高等教育论文 教学改革 教育工作 教..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等教育论文-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高创新能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