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下跌原因加剧通缩 中国应该怎么办

国际油价暴跌加剧中国经济通缩风险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油价下跌使得原材料成本下降,此外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在下跌,因此会传导到产成品的下跌,对企业库存造成压力,广义上讲会带来通缩的压力。”莫尼塔投资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2013年10月,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油价下跌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分析人士指出,首先,物流企业、出租车以及私家车的油耗成本明显下降;其次,在油价处于历史低位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国家战略性囤油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不过,油价持续下跌对于中国而言并非百利而无一害。  “国际原油年平均价格每下降10美元,中国就将节省200亿美元进口成本,为经济释放更多的流动性。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而言目前显然利大于弊。”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而中海油一位资深研究员却对本报记者表达了对于油价下跌的担忧:“目前油价下跌对中国整体经济而言确实有利,但三大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近年来购买了很多海外资产,进行大量收购,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三大油的海外投资回报下降、利润空间减少,鉴于三大油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影响,风险还是不容忽视的。”  “油价八连跌”百姓更实惠
(0)(0)(0)相关搜索:..国际油价暴跌加剧中国经济通缩风险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06:30
  2003年,中国开始筹备石油战略储备基地,规划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油库等硬件设施建设,预计2020年形成相当于90天原油净进口量的石油战略储备能力。  中海油资深研究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来,我国原油进口量明显增加,但市场需求以及原油加工量与前几个月相比则并未明显变化。因此预测,大量进口原油应该进入了战略储备项目。  据伦敦咨询公司EnergyAspects估计,中国今年来为战略石油储备购买了8700万桶原油,如果要注满当前所有储备设施,中国可能还会再购买2000万桶原油,分析人士指出,未来中国原油进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将来自中长线角度的战略储备需求。  此外,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到2020年,我国原油进口的比例可能会超过65%,到203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攀升至75%,国际能源机构(IEA)也在11月12日发布报告称,中国将在未来20年内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鉴于中国对于原油依赖度的不断增加,“逢低吸纳”现在无疑是最好的时机。  油价下跌除有利于完成国家的战略储油计划外,也刺激大量中国油企大举“囤油”。  莫尼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大宗商品投资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原油期货处于contango市场,由于即期价格过低,使得远期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购买原油现货即使算上仓储成本,也比购买期货要划算,这也是为什么近期国内很多大型油企开始购买大型油轮,因为陆地仓储可能已经饱和。”
iis_config = {ap : 12178, tp : 1, w : 300, h : 25};
(0)(0)(0)(0)相关搜索:..
iis_config = {ap : 12179, tp : 1, w : 300, h : 65};
iis_config = {ap : 12180, tp : 1, w : 300, h : 25};
iis_config = {ap : 12181, tp : 1, w : 300, h : 65};
iis_config = {ap : 12182, tp : 1, w : 300, h : 25};
->->->【热点推荐】
iis_config = {ap : 12219, tp : 1, w : 300, h : 65};
iis_config = {ap : 12220, tp : 1, w : 300, h : 65};
iis_config = {ap : 12221, tp : 1, w : 300, h : 25};
简版| | ----15-08-16 20:14现货铜:中国通缩加剧 油价助跌现货铜
  中博凯天:隔夜中国工业通缩加剧引发需求担忧,欧元宽松以及美元预期,助推美元上涨,压制国际油价和基本金属走低,今日继续关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铜价的影响。整体而言,铜继续在区间震荡整理,在趋势明朗之前主要采取低吸高抛的操作策略。  基本面分析  回顾:隔夜经济数据影响力偏淡,不过无碍美元指数延续强势。除弱势欧元外,其他经济体的宽松预期同样推升着美元。这令全军覆没,纽约原油暴跌超3%,LME金属全线溃败,近日涨幅较大的伦镍跌幅最深,达2.46%。伦铜欧美时段维持弱势,完全回吐前一交易日涨幅,最终收报5760美元/吨,下跌91美元/吨,进入宽幅震荡期。  具体来看:中国CPI和PPI,虽然出乎市场意料,但未改变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这是经济压力较大的直接体现,2015年国内通缩压力依然较大,国内依然处于降息降准周期之内。  欧元区,施行QE第二天几乎所有欧元区国家公债收益率都降至纪录低点,同时一份民调显示大多数人都希望该国与其国际贷方达成协议,以避免希腊退出欧元区,希腊债务危机风险暂缓。眼下欧元区进入了新时代,欧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0714,创下 2003年4月以来低位,欧元下跌对金属形成拖累。因为欧元区宽松购债措施意味着欧元区已经陷入特定水平的通缩困境,也就凸显出欧元区对金属需求降低,对金属形成利空。  方面,1月份的职位空缺数量增加2.4%,达到500万个,创14年新高,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而美国1月批发库存仅微幅回升,而批发销售意外暴跌,创2009年3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销售的意外暴跌则可能拖累经济复苏,美国一季度经济复苏的程度可能受到抑制。但在美国强烈的加息预期、劳动力市场改善和其他经济体疲弱的态势下,所有阻挡美元上涨的阻碍都显得脆弱不堪,美元指数轻松突破98点收于98.64点。  今日重点数据及事件前瞻:  周三继续关注中国2月宏观经济数据。数据的普遍预差较难出乎市场意料,或对亚盘基金属市场情绪仍起负面引导。  结合本月稍早公布的数据看,2月汇丰制造业PMI的产出分项中,2013年7月来首次下滑的产出和新订单分项,正印证着进口数据疲软所释放的内需乏力,也暗示了工业增加值下滑的必然;而同样创下2013年7月来首次下滑的采购活动分项,则可能更多是因春节因素。而这一切都使中国降息降准的趋势更加强化。  同时,今晚欧元区财长会议对希腊援助问题的商讨结果也值得密切留意。面对接踵而至的3笔偿还贷款,希腊方面的态度已转向妥协,但仍谨防或存的变数而惹起的市场不安。  隔夜原油的破位下行,对金属形成拖累,回吐前日涨幅。晚间公布的美油库存数据,恐更激发金属的空头势力。  综上,中国工业通缩加剧,引发市场需求担忧,美元走高压制和原油下跌拖累,金属市场震荡走低,不过整体而言,现货铜继续在区间震荡整理,在震荡区间未被突破之前,继续采取低吸高抛的操作策略,其中以逢高抛空为主。  技术面分析  从现货铜1小时K线图来看,价格在区间形成较为规则的震荡区间,昨日价格上涨至36000承压回落,在35000整数关口获得支撑,眼下价格反弹处于震荡区间中线附近。  从技术指标MACD来看,绿柱代表的空方力量有衰减迹象 ,表明35000下方多方逢低做多力量逐步增强,后市如果绿柱力量完全消失,红柱出现,快慢线金叉买入信号形成,才可顺势做多。  综上,铜价在区间宽幅震荡,震荡区间较为规则,在震荡区间打破之前,区间低吸高抛依然是最稳妥的选择。因此日内继续低吸高抛操作,其中以逢高抛空为主。更多内容敬请关注中博凯天官网:  今日现货铜操作建议:  1.区间做空,目标35100,止损300点;  2.区间做多,目标35800,止损300点。
(责任编辑:HN666)
黄金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和讯声明】和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为商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浙商通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 : >
> > > 正文
原油价格下跌加剧通缩 中国经济受到不少影响
&&&&伴随油价大幅下跌,多个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全球经济动荡不安。而对于中国而言,应势而动,乘势而上,方为良策。
&&&&供需失衡,油价探底漫漫长路
&&&&当前石油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原油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格不仅反映市场供需,也展现全球经济和政治现状。从历史上看,每一次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都和原油供需、经济兴衰或政治冲击有关。
&&&&近期油价下跌引起广泛关注,以国际原油基准价北海布伦特油价为例,2008年7月达到历史峰值144美元/桶,紧接着随金融危机爆发应声下跌,2011年起维持在100美元/桶附近,但从今年三季度起进入下行通道。
&&&&纵观国际原油市场,历史上发生过供给缩减引起的油价上涨和需求不足引起的油价下跌,前者比如中东石油危机,后者比如97年伴随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油价下跌。
&&&&本轮油价下跌与历次油价大幅波动的背景有很大不同,属于全球原油供应量快速增加和需求疲软并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11月能源展望中预计全球石油供应量大幅超出消费量,同时将明年全球的日均需求量向下修正20万桶,源于全球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当前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增长前景依然疲弱,对石油的需求较为平淡,使得油价难以得到支撑。
&&&&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降低工业能源成本,促进工业增速企稳。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石油消费大国,根据BP公司的测算,2013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已占全球总消费量的12.1%。那么,原油价格的下跌能否通过降低非能源部门的工业能源成本,从而在扩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同时,增强制造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盈利的提升呢?
&&&&英美国家的经验表明,即使原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但因为供给扩张而导致的原油价格的急剧下跌,有助于降低工业成本、改善工业生产。
&&&&第二次石油危机后,随着OPEC产油国原油产量增长,国际油价逐渐市场化。同一时期,因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石油成本不断下降、产量不断增加,导致石油价格暴跌。1985年11月至1986年7月间,布伦特原油离岸价由29.8美元/桶跌至9.6美元/桶,WTI原油离岸价则由30.8美元/桶跌至11.6美元/桶。
&&&&而伴随石油价格的暴跌,英美等主要工业国家(同时也是石油净消费国)非能源部门的工业能源成本大幅下降,其工业生产同比增速止跌企稳,并缓慢回升。
&&&&第二,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政府财政政策空间。2000年以来,我国原油消费大幅上升,2009年时原油净进口量超过原油产量,意味着原油消费量中约有一半以上来自于进口。
&&&&2013年中国全年净进口原油2.8亿吨,合约17.6亿桶。这意味着国际原油价格每下降10美元,将能为中国企业和居民节省开支1070亿元,约相当于2013年GDP的0.2%、于全部A股上市公司利润的4.5%。因而原油价格下降,将能显著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振消费。
&&&&另一方面,低油价同样有助于改善政府财政收入。1986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使美英等发达国家减少了数百亿美元的石油进口成本,这等同于各国获得了一大笔额外收入,可用于改善财政状况。低油价改善财政状况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降低通胀直接减少赤字,二是通过提升经济增速间接减少赤字。根据NBER测算,198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率每降低1%,预算赤字就可减少50亿美元;而美国经济每增长1%,预算赤字可下降80-100亿美元。
&&&&而对比当前我国财政状况,11年以来财政赤字率不断上升,根据发改委预测,14年财政赤字率将达2.1%。而经济增速不断下行意味着未来财政支出或将不断加码,15年财政赤字率有望升至2.5%。低油价有望改善财政收支状况、缓解赤字压力。
&&&&原油价格下跌加剧通缩
&&&&油价下跌引发全球对通缩的普遍担忧,恶化了低通胀全球蔓延的趋势。而考察几个主要发展中国家的通胀情况,可以发现中国的通胀水平处于最低位。
&&&&近期油价下跌使得国内工业通缩情形雪上加霜。当前中国通胀环境类似于98年,一是房地产拐点已现,二是企业部门负债率高企处于去杠杆阶段,三是制造业产能持续过剩。具体看,通胀水平持续低位运行,PPI已连续33个月处于负值区间,工业品通缩加剧。
&&&&今年以来成品油价格屡屡下调,而炼制油价也持续走低,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已普遍回落至&6元时代&,油价持续下跌带动交通和通信价格回落,也制约非食品价格涨幅。
&&&&然而考察核心CPI,11月跌至1.3%创该数据发布以来新低,已经脱离1.5%左右的稳定区间。表明油价下跌只是恶化了通缩形势,但并不是导致通缩的重要原因,内需低迷才是祸首。
&&&&从历史经验看,猪价涨幅与发电增速高度相关,也从侧面印证经济低迷会制约通胀上涨。我们预测14年CPI为2%,15年CPI仅为1.2%;预测14年PPI为-1.8%,15年PPI降幅扩大至-2.7%。
&&&&货币宽松乘势而上
&&&&虽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但央行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抗通缩。通缩导致实际利率上升、负债率恶化,将加剧经济下行,已成为头号风险。从长期看货币政策放松空间仍大。
&&&&近期人民币出现了显著贬值,很多人担心中国会和印度、俄罗斯一样,贬值以后被迫提高利率。在我们看来人民币贬值与俄罗斯卢布以及印度卢比等的贬值并不具可比性。卢布贬值源于俄罗斯外汇储备主要依赖于石油美元,而卢比贬值源于印度的外汇储备主要依赖于资本流入,在油价下跌和美元升值面前均十分脆弱。而中国外汇储备的根基是庞大的外贸顺差,目前每个月保持在500亿美元左右规模,加之庞大的外汇储备,为热钱流出冲击贬值构筑了巨大的安全垫。加之目前人民币汇率仍处于管制之下,汇率变动背后主要体现的是监管层的意图。
&&&&对于当前国内的流动性而言,短期资金偏紧源于股市暴涨,央行通过传统公开市场、准备金率等工具投放货币投鼠忌器,因而我们猜测央行绕道外汇市场投放人民币,人民币的出售导致了汇率的短期贬值。而这一行为的好处在于既给市场提供了流动性,又不至于产生央行进一步放松的预期,防止刺激金融泡沫的产生。
&&&&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持续宽松而M2持续低增,表明央行货币政策传导受阻。过去放松以后资金从存款流向贷款,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企稳实体经济。而今资金从理财流向资本市场,并未直接进入实体经济,短期实体经济并未受益,货币创造脱实向虚。
&&&&我们认为金融市场的繁荣为经济的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未来若希望货币政策重新奏效,最核心的是要打通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恢复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让金融反哺经济。而在油价下跌通胀回落的有利背景下,迫切需要全面放开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消除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障碍,加大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而如果央行宽松货币的正常渠道打通,由于外汇市场投放货币导致的人民币贬值也将结束。
&&&&油价下跌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央行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抗通缩。通缩导致实际利率上升、负债率恶化,将加剧经济下行,已成为头号风险。从长期看货币政策放松空间仍大。
本网编辑:萧梦然
跟 油价 相关的文章
(04/07)(04/11)(04/22)(04/25)(04/25)(05/25)(05/26)(03/31)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
······
······
······
()()()()()()()()()()()()()()()
客服:1 客服传真:8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号-1石油消费国别高兴太早:低油价恐加剧通缩风险
每经记者 王辛夷 发自北京
国际油价在上周走出了近3年半最大单周涨幅,但支持油价走高的石油工人大罢工、美国钻井数目减少、利比亚动荡等主要因素都将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因此油价“熊市”的基础仍在。
石油消费国别高兴太早:低油价恐加剧通缩风险
国际油价在上周走出了近3年半最大单周涨幅,但支持油价走高的石油工人大罢工、美国钻井数目减少、利比亚动荡等主要因素都将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因此油价&熊市&的基础仍在。低油价亦是一把&双刃剑&,它使得天然气的经济性逐渐降低,这恐影响天然气未来的市场推广。
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受低油价拖累,政府财政锐减,进而影响大型基建投资。这对中国基建企业出海造成一定阻碍。此外,油价下跌给相关国家带来的进口成本下降的同时,全球性通缩风险正在逐步增加。
昨日(2月10日),欧佩克下调今年原油产量预期,国际油价持续反弹,3月交货的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52.86美元。
尽管国际油价在上周创出了3年半最大单周涨幅,但支持油价走高的三大主要因素&&石油工人大罢工、美国钻井数目减少、利比亚动荡都将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油价熊市的基础仍在。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主要石油消费国短期来看会受益,欧盟官方经济学家亦认为,全球油价的大幅下跌以及欧元贬值,将给今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起到提振作用,因而上调欧元区的经济增速预期。
石油消费国受益低油价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报告中称,油价近日出现的反弹更多只是技术层面的,这种回升难以持续。全球原油市场的基本面将从今年3月起开始继续恶化,供需失衡的态势可能加剧,起码不会出现缓和。
若真如此,上述分析对欧盟等石油主要消费经济体而言不算是个坏消息。根据《欧盟经济预测》报告,欧洲各经济体有望实现增长,原因之一正是油价走低。
这一成因也同样适用于亚洲经济体。渣打银行全球经济学家马德威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油价下跌导致投入价格下降,提高企业利润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
据渣打银行测算,对中国香港而言,假定油价成本变动完全传导至终端消费者,估算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时,全行业企业经营成本将增加0.42个百分点。
马德威亦认为,消费者将受益于油价下跌,因为企业节省下的成本将部分转化成产品价格的下降,间接增加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例如,一旦油价下跌,执行弹性价格体系的经济体的低油价将支撑家庭消费的增长。
韩国政府及其智库开展的研究估测,油价下跌10%对韩国GDP的积极影响约为0.3~0.4个百分点。油价持续性下跌不仅使消费者和企业受益,还推动了企业投资。预计油价持续性下跌10美元还将降低年CPI0.7个百分点。
IMF最新一期报告预计,2015年至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小幅加快,从2014年的3.3%上升至2015年的3.5%和2016年的3.7%。
每经记者 王辛夷 发自北京
每经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每日经济新闻
Copyright (C) 2015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油价下跌受益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