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移动第三方移动支付支付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① 按行业浏览② 按名称或内容关键字查询
① 电话购买拔打中国报告网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007-6266(免长话费) 010- 传真:010-② 在线订购点击&&进行报告订购,我们的客服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③ 邮件订购发送邮件到,我们的客服人员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您可以从网上下载&&或我们传真或者邮寄报告订购协议给您;
通过银行转账、网上银行、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转账底单后,1-3个工作日内;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房山支行帐户名: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帐 号:00
2013年上半年飞亚达A名表销售市场盈利情况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客户电话:400-007-6266(免长话费) 010- 传真:010- &&&&ICP备案:下载:32次
格式:pdf&&&
贡献者:Alice_MBA
上传时间: 14:59
此文档归属以下专题
暂无相关专题
-------------
新增文件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分享到:&&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文件大小:1.36MB
所需积分:& 40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十天内免登录
谢平互联网金融报告连载5: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
  (本文为《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第四章)
  第四章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
  4.1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
  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曾说:&这几十年银行创新唯一做对的是发明了ATM机&。沃尔克的观点在于强调技术的革命性作用,有人认为他的观点过于保守。但如果我们说过去这几十年,金融业最大的创新发生在支付领域,是不为过的。
  一、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主要指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来转移货币价值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移动支付存在的基础是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可移动性是其最大的特色。随着移动终端普及率的提高,在未来,移动支付完全有可能替代现金和银行卡,被人们在商品劳务交易和债权债务清偿中普遍接受,成为电子货币形态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移动支付的特点如下:第一,以移动通信设备为载体,主要表现为手机;第二,运用无线通信技术;第三,电子货币是移动支付存在的基础,电子货币与移动支付是一对孪生兄弟;第四,移动支付是货币形态的表现形式而非货币本质的改变;第五,移动支付的发展依赖于第三方支付。
  在中国,近年来移动支付发展迅速。来自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965.1亿元,移动支付呈爆发性增长,环比增长185.3%。此外,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的保有量为5.8亿台,同比增长60.3%,2013年移动购物在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中占比为38.9%,2013年移动游戏(俗称&手游&)也呈爆炸性增长,市场规模达到了112.4亿元,同比增长246.9%。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发展带动了移动支付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发展,移动支付自身也在变化,形式更加多样化,出现了短信支付、NFC近场支付、语音支付、二维码扫描支付、手机银行支付、刷脸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
  二、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指通过互联网在客户、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银行之间建立连接,帮助客户快速实现货币支付、资金结算等功能,同时起到信用担保和技术保障等作用。来自艾瑞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4205.8亿,环比增速26.7%。其中,支付宝占比达48.8%,财付通以18.7%居第二位,好易联、快钱、汇付天下、易宝支付、环迅支付等发展迅速。
  三、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
  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主要指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过移动终端完成的支付,提供移动支付的主体是第三方支付公司。来自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3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4205.8亿,环比增速26.7%。201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2197.4亿,同比增速707.0%。其中,远程移动互联网支付在整体移动支付中的占比达到93.1%,近场移动支付占比为0.8%。从中可以发现近场移动支付的占比还很低,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语音支付、二维码扫描等支付方式的发展,以及个人账户的逐步集成,这一现状将逐步得到扭转。
  2013年第二季度从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业务交易额情况看,支付宝、拉卡拉、财付通为市场前三甲,市场份额分别为58%,21%和6%。2013年二季度支付宝钱包转账业务增长迅猛,此外阿里外部商户的移动支付交易增长也较快。拉卡拉凭借多年来在便民支付领域积累的品牌认知和用户基础,加上手机拉卡拉推广力度较大,拉卡拉移动支付增长迅速。2013年二季度财付通与微信平台推出微信支付,上线支付产品操作便捷性受到了用户好评。
  4.2基本原理与账户体系
  一、移动支付的原理
  国外的移动支付模式,在发达地区与中国比较相似,而在贫穷地区主要表现为手机银行,一般不需要第三方支付来配合。中国的移动支付模式,如果是由银行推出,则需要开通手机银行,同时为了配合近场支付,可能还需要手机具有NFC功能。如果是三大运营商推出的移动支付,一般是通过在SIM卡植入芯片来完成支付(如手机贴膜卡、翼支付的RFID-UIM卡等)。如果是纯粹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可以不用开通手机银行,就可直接进行支付,如支付宝的&碰碰刷&、微信支付等,其特点就是方便快捷,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速度的要求。但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的移动支付,安全性不及手机银行,多数情况由保险公司来进行承保。
  非洲地区的手机银行作为支付使用时一般需要事先储值(国内的手机银行则有交易额的限制),而国内移动运营商推出的移动支付也需要事先储值。如果是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的移动支付,一般不需要事先储值,如微信支付、支付宝的&碰碰刷&。事先储值影响到了移动支付的便利性,有被淘汰的趋势,未来更多的是不需要事先储值的移动支付。
  手机银行与移动支付又是什么关系?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手机银行侧重于银行业务,但同时也具有移动支付的功能,但由于手机银行对设备和安全性的要求较高,需要事先在银行网点(或者网上银行)来开通此项功能,并且支付时程序也比较繁琐,需要输入一大堆号码,其支付的便捷性远远不如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如微信支付);二是移动支付侧重于支付,正因为对支付的专注,使得其支付的便捷性大大提高,只需要绑定一张银行卡,就可进行支付,并且不需要频繁地输入银行卡号等信息,同时还可以具有金融商品的属性。
  二、第三方支付原理
  第三方支付的产生,使得客户不直接与银行进行支付清算,从而具有如下几点好处:一是在电子商务中可以起到担保作用;二是第三方支付可以集成众多银行,且不用开通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也能进行支付,方便快捷;三是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四是支付与购物、旅游、投资等社会活动相连,具有社会性。
  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的产生,更是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移动支付表面上是把支付终端从电脑端向手机端等转移,但就是这一转移,可能会导致支付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因为支付是货币在不同账号之间的转移,支付本身就蕴含移动的意思,而手机等终端最大的优势也是可移动性,二者不谋而合,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的融合,放大了这一优势。
  在第三方支付产生以前,支付清算体系是客户与商业银行建立联系,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建立联系,中央银行是所有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的对手方,能够通过轧差进行清算。在原有支付清算模式下,由于客户不能与中央银行之间直接建立联系,客户必须分别与每一家商业银行建立联系,支付清算的效率较低。
  第三方支付诞生以后,客户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建立联系,第三方支付公司代替客户与商业银行建立联系。这时第三方支付公司成为客户与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的对手方,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过在不同银行开立的中间账户对大量交易资金实现轧差,少量的跨行支付则通过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来完成。
  第三方支付通过采用二次结算的方式,实现了大量小额交易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轧差后清算,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类似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功能,同时还能起到信用担保的作用。而在移动支付产生以前,客户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建立联接主要通过电脑端实现,移动支付诞生以后,客户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联系逐渐向手机端转移。
  三、账户功能与类别
  支付与账户紧密相连,账户是支付的起点与归属,没有了账户也就没有了支付,在电子货币时代账户尤其重要,国泰君安证券公司董事长万建华认为&未来金融业,得账户者得天下&。支付是将货币从一个账户里转移到另一账户,支付的过程就是货币在账户之间转移的过程。在电子货币时代,要使货币同时具有支付与金融商品的属性,个人账户不可或缺(如果是现金交易则可以不需要)。而能够作为支付手段的金融商品,一般具有低波动率、高流动性的特征(具体见第三章)。
  我们把与金融相关的账户分为如下几类:一类是个人在传统金融机构的账户,这类账户在支付中目前还处于主导地位。在某家金融机构内部这类账户逐步集成(如招商银行的一网通,国泰君安的君弘一户通账户),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这类账户目前还没有完全集成,但超级网银的出现,使得客户在不同银行间的账户的部分功能实现了集成,如账户余额查询等。同时证券公司的账户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集成,个人在证券公司开户,实际上是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开户,客户的证券账户可以在不同证券公司使用,但前提是需要办理转托管;
  二是客户在第三方支付公司、金融服务公司的账户,如支付宝账户等。2013年7月起支付宝逐渐向第三方应用开放账户体系,如丁丁优惠、iReader等。开放账户体系后,客户通过登录内置第三方应用可以直接调用支付宝账户,免去了注册的繁琐。同时当用户需要在这些应用内进行支付时,也可直接调用支付宝账户信息进行快捷支付,方便又安全;
  三是各种社交网络平台账户,可以使用虚拟货币购买各种虚拟商品,如QQ账户等,目前QQ的账户体系也逐渐向第三方应用开放。
  综上所述,目前各类账户只是在类别内完成部分功能的集成,还没有实现不同类别账户的集成,这大大局限了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账户将逐步集成,未来的个人账户将是一个综合类账户,集成个人所有业务和所有资产负债,这个账户将成为个人金融活动甚至日常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属点(账户还有身份认证功能,能归拢信息,既有助于信用评估,也是金融营销的&抓手&)。账户的集成反过来又促进了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这是因为账户集成后,人们可以在任意可能进行移动支付的地方使用移动支付,如果没有账号集成,有时虽然具备移动支付的基础条件,但苦于没有账户,或者注册账户繁琐,使得人们放弃使用移动支付。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个人的金融账户不再专属于传统金融机构,一些互联网公司也可以提供,如支付宝账户、QQ账户等。在一段时间内账户提供主体将呈现多元化的态势。而随着个人账户的逐步集成,个人账户最终可能由中央银行这类机构来提供(具体见第二章),因为集成后的个人账户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4.3金融商品属性与货币控制
  一、支付与电子货币
  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实质就是电子货币的流转。虽然人们对电子货币有不同定义,但一般来说电子货币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以虚拟账户代表货币价值;二是储存于电子装置,通常是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的服务器,但有时也存于客户的卡或芯片上;三是电子货币有通用目的,是发行机构及其密切的商业伙伴以外的实体可接受的支付手段。
  我们认为电子货币是货币的一种形态,不仅是支付手段,同时也具有交易手段和价值储藏的功能(金融商品属性)。根据电子货币是否与传统商业银行有关,可将电子货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于银行卡的电子货币,发行者是商业银行,如存款和数字支票;或者是需要银行存款和现金与电子货币之间进行转换,如电话卡、饭卡、数字现金等,靳超、冷燕华又把这种类型的电子货币称为电子化货币;第二类是基于虚拟账户的电子货币,如M-PESA、互联网货币等(第五章将专门讨论互联网货币)。
  电子货币不仅可以与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进行转化,同时还可能会脱离中央银行的信用货币而单独存在(比如互联网货币),可能会出现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和中央银行并行发行货币的状态。
  这种由社会约定的货币形式和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如果要逐渐上升为法律规定的货币形式和支付方式,其前提条件是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具有网络规模效应),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时,倒逼法律规定其为货币的一种形态和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当然也包括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受限于网络规模效应,要达到普及的程度还需要一段路要走,而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的融合,可以加速这一进程。移动支付的网络规模效应类似蛋生鸡和鸡生蛋的问题,在初期,由于移动支付没有足够多的使用者,供给者不愿意提供,同时消费者也不愿意使用。要打破移动支付蛋生鸡和鸡生蛋的困境,需要各参与主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大力宣传移动终端的优势和移动支付的前景,进而推广移动支付。在初期,政府可以给予参与者某种意义上的补贴,也可以由政府来推动移动支付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供给者也需要采取各种优惠措施,以此来激励消费者参与到移动支付中来。
  移动支付具有网络外部性,并且是正的外部性。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如移动支付)中得到的效用,依赖于其他消费者对该种商品消费的数量。移动支付网络规模效应的核心是基础用户群的确立。根据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这种支付手段,前提是从移动支付中得到的收益大于其成本。要使这一前提成立,移动支付的使用人数就必须达到足够大的规模,才有可能使得消费者的收益大于成本。而要使移动支付的使用人数达到足够大的规模,消费者的预期就非常重要,消费者预期未来会有很多人使用移动支付,那么移动支付的使用人数才有可能达到一定规模。
  理解移动支付网络规模效应的关键在于消费者对移动支付基础用户群的预期,当人们预期移动支付基础用户群很大时,即移动支付前景一片光明时,人们就愿意参与到移动支付中来,同时人们现在也愿意为之付出更高的价格,因为当移动支付使用人数足够大时,其成本就变得非常低,价格也就低了,甚至逼近零。为了使人们预期未来移动支付的基础用户群会很大,这需要供给者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如由政府来推动移动支付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移动支付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给出一个正面的信号,使人们相信移动支付的前景,同时供给者在初期可以给予消费者更多的优惠,以及更便利地体验,使消费者切身感受到移动支付的好处。
  总之,随着移动支付和电子货币网络规模效应的凸显,私人企业发行的电子货币使用范围越来越大,不仅可以购买网络上的虚拟商品,也可以购买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商品。因此,移动支付和电子货币网络规模效应的凸显,使电子货币有取代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的趋势,或者在某种程度上与之并存,这将会对货币控制造成冲击。
  二、支付与金融商品属性
  在电子货币时代,信息技术发展使得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具有金融商品的属性,这是它们区别于其他支付手段的典型特征。支付的金融商品属性不仅增加了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的吸引力,也增加了货币控制的难度。金融商品属性指商品能够为客户带来盈利的可能性,同时作为金融商品要对货币的变化敏感。支付的金融商品属性具有一个典型特点,即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要么本身就是金融商品,要么能够自动在金融商品与支付手段之间进行转换,通过转换来实现价值。
  在贵金属货币时代与电子货币时代,货币在没有进行支付时,都可以成为金融商品。而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在进行支付时,货币与金融商品相互转化的交易成本不同,在贵金属时代货币与金融商品转化的交易成本较电子货币时代要高。此外,在电子货币时代,移动支付的可移动性与支付的移动性特征不谋而合,这本身就大大降低了货币与金融商品转化的交易成本。
  在电子货币时代,只需要拥有一个账户(如支付宝账户),通过电脑或者是移动终端动动手指,就可以把货币与金融商品联接起来。不进行支付时,个人账户上的数字是金融商品,进行支付时,个人账户上的数字是货币,这一过程的转换在瞬间完成,这一切在以前根本无法想象,而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则轻而易举,这就是技术的力量,但这也给货币控制带来了挑战。
  三、支付与货币控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的兴起,从以下几种途径影响货币控制:一是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的低交易成本(支付本身的交易成本低,并且金融商品属性间接降低了交易成本),降低了人们对现金货币的需求;二是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的金融商品属性,模糊了货币层次,会影响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从而影响货币供给;三是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同与之相伴随的电子货币的私人供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构成的货币供给体系,这将对货币供给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第三方支付与移动支付的兴起,其他收益率较高的资产很容易转化为可以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这种现象在电子货币时代尤其明显,这种低转换成本降低了人们对不付息电子货币的需求&&不仅仅是对不付息现金的需求,使得人们可以真正做到无论何时、何地和以任何方式获得金融服务,当然也包括将其他收益率高的资产转化为电子货币,用于交易。人们将电子货币存放在享有利息收入的银行账户/虚拟账户中,只有在交易发生时才会通过简单的电脑/手机操作(当然这一过程完全可能是自动完成)将所需数额的资金从相应账户中兑换成电子货币,然后经由网络传送给对方即可完成交易。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的产生,将减少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同时会加快货币流通速度。
  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模糊了货币各层次之间的界限。客户利用移动终端发送指令,可以快速地实现流动性差的货币与流动性强的货币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使得不同层次的货币差别正在日益缩小,模糊了货币界限,很难分辨货币是活期存款、储蓄存款,还是现金。更有甚者,一些非银行机构也在发行电子货币,并且与银行几乎可以不发生任何关系,如移动运营商使用虚拟账户发行电子货币、互联网货币等,这种电子货币甚至不在原来的货币统计范围之内,这些使得货币控制的难度增加。
  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的出现,伴随着电子货币的私人供给(即私人货币问题)。一些非银行机构可以自主发行电子货币,现实中发行主体主要是移动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由于其发行不受过多的监管,发行电子货币的储备,更多地依靠企业自主决定,也即企业考虑到自己的声誉,发行电子货币时,可能会事先把一定量的货币作为储备,但这只是软约束。中央银行与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并存发行货币,特别是不受监管的企业发行电子货币,出于利润最大化的冲动,可能把发行电子货币的储备降到最低,抑或是根本就没有储备,这对货币供给的冲击将是巨大的。
  总之,电子货币的私人供给(私人货币),虽然在现阶段不会结束中央银行统一发行信用货币的基础制度。但货币需求形式的改变、货币层次的模糊以及货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对中央银行货币控制构成挑战是必然的。
  4.4移动支付模式
  根据移动支付的距离远近,我们把移动支付分为近场支付、远场支付,以及连接线上与线下的O2O移动支付模式。远场支付主要有网上购物支付、各种缴费等,而近场支付主要用于交通支付、超市购物等。而O2O移动支付模式则是介于近场支付与远场支付之间的一种移动支付模式,既包括了远场支付(如网上团购)、也包括了近场支付(如自动售货机购物等),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支付实现线上与线下的闭环,典型代表如扫描支付。本部分对移动支付类型的划分,还达不到严格分类应有的&不重复,不遗漏&标准,主要为讨论问题的方便。
  另外,根据移动支付的提供主体,还可以分为银行主导的移动支付,如手机银行支付,移动运营商主导的移动支付,如M-Pesa、翼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公司主导的移动支付,如支付宝的&碰碰刷&、微信支付等。这里重点讨论按移动支付的距离远近分类的移动支付模式。
  论按移动支付的距离远近分类的移动支付模式。
  一、近场移动支付
  近场支付大部分情况可以离线交易,不需要联网。典型代表如NFC移动支付(谷歌钱包)。如果是基于LBS技术的近场支付,则需要网络来配合,典型代表如支付宝的&碰碰刷&,用户双方同时&摇一摇&手机,就能找到对方账号并进行快速支付,不再需要手动输入对方支付宝账号。当然&碰碰刷&也可以通过NFC技术&嘀&一下,即可找到对方,前提需要双方手机都具有NFC功能。
  近场移动支付主要基于如下技术:一是LBS技术,指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Service),是由移动网络和卫星定位系统(GPS)结合在一起提供的一种增值业务。利用移动网络与移动终端的配合,来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二是NFC技术,指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三是RFID,指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cation),如翼支付的RFID-UIM卡,它是一种具有无线射频功能的手机卡。
  此外,近场支付还有红外线、蓝牙等技术。但蓝牙和红外线普及程度不及NFC,这是因为:一是蓝牙和红外线支付在手机没电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支付,而NFC支付则依然可以完成;二是蓝牙建立连接时间较长,红外线则对视距要求比较苛刻;三是NFC相较于RFID技术,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同时NFC技术增加了点对点通信功能,通信的双方设备是对等的,而RFID通信的双方设备是主从关系。
  在移动支付混战的过程中,基于NFC的移动支付逐渐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但基于NFC的移动支付对终端的要求太高,其普及性受到一定影响。对此,基于NFC的移动支付可以和基于LBS的移动支付配合,提高其普及性,如支付宝的&碰碰刷&。
  二、O2O移动支付
  O2O移动支付,是连接线上与线下进行的支付,典型代表如扫描支付,基于LBS技术的移动支付等。看见心仪的商品,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完成支付后即可取走商品,这就是扫描支付,完全自主化。二维码扫描支付可以实现近场支付(自动售货机购物等),也可以实现远场支付(团购等),目前二维码扫描是连接线上与线下的主要纽带。
  O2O移动支付也可以手机刷卡器来完成,手机刷卡器是通过手机音频口与手机连接的移动配件(能够识别不同的IC卡)。这种终端不仅可以实现远场刷卡,如支付宝订单支付,网上购物支付等,也可以完成近场支付,如商场购物刷卡等。
  此外,Facebook推出的Autofill的移动支付信息自动输入功能,使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变得更加便捷。其运作原理如下:如果用户在Facebook上使用信用卡购买,那么用户的信用卡信息将会被记录,用户在使用Facebook账户购物时,将会自动导入其信用卡信息,使购物更加方便快捷。
  三、远场移动支付
  目前大多数移动支付表现为远场支付,典型代表如微信支付、手机银行支付、短信支付、语音支付、支付宝支付,主要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支付。远程支付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模式来实现:一是客户端模式,二是内嵌插件支付模式,三是手机刷卡器模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上述三种分类方法,没有严格的界限,某些移动支付,既可以实现近场支付,也可以实现远场支付,也可以是O2O移动支付。上述三种移动支付模式的密切组合,可以实现近场近付,近场远付,远场远付。
  此外,移动支付的主要问题是标准不统一,比如,国内三大运营商建立了各自的移动支付可信服务平台(TSM:TrustedServiceManager),提供不同行业的支付应用(例如金融、公交等);中国银联与部分商业银行也建设了TSM,向合作的运营商提供金融支付应用。2013年底中国建成的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英文简称&MTP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难题,目前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联、中国移动等7家机构的企业TSM已系统级接入试运行。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的建成,可以实现商业银行、移动通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顶层架构,是移动支付行业的标准,在此顶层架构下可建立多个企业TSM并存的移动金融健康生态环境。
  4.5移动支付案例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几种应用比较广泛、典型的移动支付。第六节和第七节介绍比较特殊的一类移动支付:一是微信支付(融入了社交网络的属性),二是余额宝(第三方支付+货币基金)。
  一、国外典型案例
  (一)谷歌钱包谷歌钱包(GoogleWallet):主要是基于NFC的移动支付模式,不仅集成了客户的信用卡,还集成了客户的会员卡、折扣卡和购买卡等。
  一开始,谷歌钱包主要运用于近场支付,由于受限于NFC终端的不普及(苹果手机不支持NFC),谷歌钱包开始拓展使用范围,不仅仅限于近场支付。推出了实物卡(实物卡和谷歌钱包账号绑定,支付时直接从谷歌账号的余额中扣除),实质是预付卡,该卡既可以在柜员机取款,也可以在商场进行刷卡消费。此外,谷歌钱包还推出了G-Mail邮箱支付等新功能,并且与即时购买公司合作,向其提供购物时必要的用户和信用卡信息,简化用户在线购物的流程。
  (二)PayPalBeacon和Square刷卡器
  一开始,PayPal推出的移动支付主要是手机短信支付,后来逐渐过渡到PayPalBeacon。PayPalBeacon是一款支持蓝牙支付的附件设备,使用蓝牙技术,无需掏出手机即可完成支付(如蓝牙手机通话一样)。PayPalBeacon有两个关键点:一是Beacon无需接入互联网,可以离线交易,既方便了用户支付,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数据的安全;二是能够提前实现商家与用户的互动。当用户靠近支持Beacon的商店时,手机会震动或发出提示音(当然用户也可以取消这一自动提醒功能);同时Beacon不会对用户的位置进行持续追踪,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Square刷卡器,它的本质是读卡器,通过插入手机的耳机连接口+应用程序,就可以完成信用卡的支付。Square还为iPad定制了内置读卡器的托架,通过托架来完成支付。Square刷卡器主要是移动刷卡支付,而Square的目标是取代实物信用卡,因此还提供了通过Square账号直接支付的方式,从而实现真正的无卡支付,其原理如下:Square用户在手机上安装Square应用,便可以在部分商家直接结账(不需要用户掏手机,这点与PayPalBeacon类似)。
  (三)韩国MONETA和K-merce
  MONETA是韩国移动运营商SKT推出的移动支付品牌,包括了MONETAcard(使用红外线技术,可以离线交易)、MONETAbill(在线购物)、MONETApass(乘车卡)、MONETAbank(银行转账等)、MONETAstocktrading(股票交易)、MONETAsign(身份认证)等。
  K-merce是韩国移动运营商KTF推出的移动支付服务,与MONETA类似。可以提供移动银行、移动证券、购物支付等服务。K-merce不但可以通过红外线技术进行支付,也可以通过刷手机支付。
  (四)日本Osaifu-Keitai
  Osaifu-Keitai是日本移动运营商NTTDoCoMo推出的手机钱包业务,该服务主要基于一张被称作Felica的非接触IC智能卡。用户需要事先在NTTDoCoMo申请一个手机钱包账号,并预存一部分金额(是一种预付支付)。用户使用该服务购买商品所付的款项直接从账号里扣除,使用该业务无需输入密码(快捷支付)。此外,Osaifu-Keitai可以远程锁定和擦除你的资料,同时个人材料可以备份到云端,不用担心丢失。
  二、国内典型案例
  (一)手机刷卡器:拉卡拉与快钱
  目前国内手机刷卡器有两类代表:一是拉卡拉手机刷卡器,主要针对个人用户(目前大多数移动支付也主要针对个人用户)。拉卡拉的优势在于便民支付,拉卡拉支持所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刷卡支付。拉卡拉手机刷卡器的业务主要有四大块:银行服务、生活服务、网购支付、娱乐休闲,具体业务包括转账汇款、水电气缴费、话费充值、公益捐款、购买彩票电影票、支付宝充值等;
  二是快钱手机刷卡器,主要针对企业客户,如保险企业、旅游、直销等。快刷类似国外移动支付产品Square,插入智能手机的音频孔建立连接后,即可使用信用卡、银行卡刷卡完成支付。快钱手机刷卡器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无刷卡额度限制。
  (二)电信的翼支付和联通的沃支付
  翼支付是中国电信的移动支付产品,使用的是无线射频技术完成近场支付,但翼支付不仅限于近场支付。用户在中国电信开通翼支付账户并储值后,即可在中国电信联盟商家和合作商户使用。远场支付通过网站、短信、语音等方式进行(远场支付则可以不需要手机),近场支付通过办理翼支付卡(RFID-UIM卡)来完成。
  沃支付是中国联通的移动支付产品,使用NFC功能来完成近场支付。沃支付包括:手机客户端(主要进行远场支付,如团购等)、手机钱包(主要是近场支付,如&刷&手机购物、乘车等)、手机刷卡器&沃刷&(远场与近场支付均可)。
  4.6对微信支付的分析
  一、发展概况
  2013年微信支付诞生以来,迅速席卷全中国。目前支持微信支付的有QQ充值、腾讯充值中心、广东联通、印美图、麦当劳、微团购等。银行理财业务也正在与微信进行合作,财付通已经和多家银行协商展开合作,前期将尝试以风险较小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除此之外,微信支付还延伸至民生支付领域,如由深圳市供电局正式上线的&深圳供电&服务,不仅能为客户提供业务办理指南,还能快速查询电费、电价等各类信息,并可以直接缴纳电费。虽然小额民生支付相对于信用卡还款、电子商务支付等利润微薄,但这可以增加用户黏性。
  为了增加支付的便利性,微信逐渐与一些商家合作推广语音支付,用户可以直接对着手机说出自己想要的商品,并可直接进行支付。此外,微信还可以通过扫描购物,即用户扫描商店里产品的二维码,直接付款购物。在微信支付的过程中,用户不用退出微信再进入其他网页或程序,只要拥有一张与微信绑定的银行卡、一个微信账号,就能通过财付通购买公共账号所提供的商品,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
  然而金融机构在微信支付上的进展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相对较慢。截至2013年12月,已有超过40家基金公司开通微信账户,但主要是余额查询和业务咨询方面,多数不涉及支付,如需购买理财产品则仍需要跳转至基金公司的手机页面。银行业也是同样的情况。此外,微信支付的上线商户基本上是中国内地的商户,暂时只能接受中国内地用户的支付交易,尚未覆盖海外地区,也就是说目前还不能利用微信实现跨国购买产品。
  二、工作原理
  微信支付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来完成的快捷支付,是一种移动创新产品;二是通过银行开通的微信公众号引导到手机银行来完成的支付。我们通常所说的微信支付更多地指
  第一层意义上的微信支付。微信支付不仅整合了社交网络平台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同时也整合了手机银行,能够最大化的满足客户的支付需求。第一层意义上的微信支付的运作过程如下:微信用户首先需要在个人资料里添加银行卡,完成与银行卡的绑定。绑定银行卡时需要输入某张银行卡卡号、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并通过手机号验证身份,以上信息如果准确无误,即可完成绑定。一般情况下,用户需要设定一个微信支付密码,并且这个密码必须与银行支付密码不同。完成与银行卡的绑定之后,就可进行支付。
  关于第二层意义上的微信支付,首先需要银行开通微信公众号,微信用户与银行通过微信进行互动,并通过微信平台把客户引导到手机银行来完成支付,但前提条件是客户需要开通手机银行。
  微信支付的核心是融合了社交网络平台、第三方支付与手机银行,充分利用了社交网络平台的客户优势,第三方支付的开放性以及手机银行功能的多样性。
  三、微信红包
  微信红包是传统&发红包&、移动通讯、社交网络与支付相结合的产物,是由互联网精神催生的新事物,是微信功能的延伸。
  微信红包分为拼手气群发红包和普通红包两种,基本操作如下:填写红包信息(金额、祝福语等)&微信支付&发送好友(群)。收发红包过程的背后则是财付通的充值功能、银行卡的提现功能和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的整合。一个典型的微信抢发红包的步骤如下:一是建立一个微信群(这相当于&定向增发&);二是绑定自己的银行卡,充入发红包的金额(比如2000);三是随时发送红包(也可以事先告诉群成员发送红包的时间)。红包一经发出,成员就可以在群里&争抢&,并可以在群里晒出各自抢到的金额,互相比拼&人品&和&运气&(因为有红包个数和红包总金额的限制,并且每个红包的金额也是由系统随机生成)。
  来自腾讯方面的数据显示,农历2013年除夕到农历2014年大年初一下午4点,参与抢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平均每分钟超过9000个红包被领取。微信红包之所以受到用户追捧,原因如下:
  一是微信红包具有社交网络的属性,贴近真实世界的人际关系,这是微信红包走红的主要原因;二是拼手气群发红包实质是抢红包,&抢&字意味着竞争,正因为竞争机制的引入,增加了人气,同时也增加了&年味&;三是微信&发&红包符合中国传统的发红包习惯,而&讨&红包则不符合中国人爱面子的习惯,这也是支付宝的&新年讨喜&不及微信红包的原因之一;四是微信红包摆脱了物理位置的限制,虽然相隔千里,同样可以感受到&天涯若比邻&的欢乐。五是微信红包体现了互联网的精神,即共享、平等、普惠、民主等,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不是名利场,有的只是亲情、友情和同学情。如各行各业的精英、企业家们,在抢发红包的过程中也都表现出孩子气的一面。
  通过微信红包活动,微信支付潜在收益如下:一是微信红包活动使微信支付功能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大部分参与&抢红包&的用户都将微信账户与银行账户进行了绑定;二是部分领到微信红包的用户不提现,使得红包成为腾讯的沉淀资金,腾讯可以通过沉淀资金来获益,主要是&吃利息&;三是用户领到微信红包后不提现,使得微信支付账户变成一个类似&支付宝余额&的账户,倒逼腾讯植入更多的增值服务,如话费充值、销售金融产品等。
  四、风险与管理
  微信支付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信息科技风险,即运用微信进行支付时,由于硬件瘫痪、各种软件故障、网络病毒、人员操作失误和数据传输和处理偏差以及各种网络欺诈等造成损失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客户账号和资金的风险。
  对于微信支付的信息科技风险,不能仅仅用单一的手段来管理,需要建立一套整体的风控策略(技术与非技术手段并存)。技术手段比如:单独设立微信支付密码,短息以及语音认证相结合,运用对大数据分析来验证人的身份等。此外,在信息科技风险发生时,要能及时报警并对可疑行为作出合理处理,为用户账户提供实时保护。比如,支付宝从2005年开始就自行研发了一套支付宝账户及交易的智能风险实时监控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地识别信息科技风险,及时提醒用户防范相应风险。非技术手段如由保险公司提供保险等,目前,微信支付已经由国家人保财产全额承保。
  4.7对余额宝的分析
  一、发展概况
  余额宝是由支付宝为个人用户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于日上线,短短几个月余额宝发展迅速。据天弘基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余额宝的客户数达4303万人,基金规模达1853亿元。余额宝的推出,使得天弘基金资产排名从2013年第一季度末的第46位跃居至2013年底的第2位。余额宝以大多数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方式,显著改变了中国基金业的格局。
  余额宝目前主要面对低附加值的货币市场基金和海量的小额投资者,对银行活期存款构成了挑战。聚沙成塔原本是银行特有的功能,余额宝的产生大大弱化了银行的这一功能。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支付宝将可能是一个综合账户,不仅仅是支付和短期理财产品,还包括贷款、存款、购买基金、资管产品等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
  二、基本原理
  余额宝的成功得益于实现了多赢:一是基金公司能够通过支付宝平台扩大基金产品的销量;二是支付宝作为连接中小散户与基金公司的桥梁,可以赚取一定的中介费用;三是散户也能够通过余额宝进行碎片化理财,并且不影响客户的流动性。
  而余额宝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申购与赎回两方面。在申购方面,由于支付宝不具备基金托管人资格,客户资金必须及时从支付宝转移到天弘基金在银行开户的托管账户,这一过程必须实时完成,否则就会有违规嫌疑。客户资金流动实际上分为购买与转移两个环节。在购买环节,首先是支付宝余额转入到余额宝;在资金转移环节,资金转入余额宝账户后,通过信息技术,自动把这笔资金从余额宝转入天弘基金的托管银行账户。
  在赎回方面,余额宝的一大创新,就是实时赎回。如果赎回是申购环节的逆操作,就不存在违规的问题,但这无法实现T+0赎回。要实现实时赎回,还有其他两种方式,不过有违规之嫌:一是支付宝利用自有资金为客户垫付资金,事后天弘基金将资金划转给支付宝;二是天弘基金在支付宝的支付账户中预留部分资金,以备用户实时赎回。
  虽然余额宝绕过了银行销售,但在现阶段还不能脱离银行而单独存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客户信息还需要通过银行来验证,资金划拨和清算需要通过银行系统来完成。
  三、主要风险
  余额宝的宏观影响,主要是改变了全社会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比重,可能使银行存款的平均成本上升。但银行贷款利率主要取决于贷款者的风险溢价和贷款供需力量的
  对比,不一定与存款成本同比例上升。总的效果可能是,银行利差收窄,余额宝的客服分享了原来属于银行的一部分利差收入。一是余额宝不是存款,可能存在由于基金管理能力的下降,导致收益率下降,甚至本金损失的可能性。需要指出的是,余额宝于2013年6月推出后,适逢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利率高企,甚至几度出现所谓&钱荒&局面。这是余额宝能取得较高收益的宏观背景,但这种情况不一定能一直持续下去;二是余额宝可能投资于非货币市场产品等高风险的产品;三是当经济处于下行期,余额宝为实现高收益可能使投资风格更加冒进,增加了市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四、哪些金融产品适合作为支付工具?
  余额宝极大刺激了中国基金业,出现了大量&第三方支付+基金&合作的金融产品。这类金融产品试图与支付挂钩,平时作为投资品获取收益(基准是活期存款利率),需要时(比如购物消费时)可以快速转换为支付工具,从而打通了投资与支付的界线、金融产品与货币的界线。这说明,未来随着支付的发展,资金利用效率会越来越高(甚至不会有闲置资金),在流动性趋向无穷大的情况下,金融产品仍可以有正收益,不一定是0。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这类金融产品的规模预计在未来1-2年还会持续增长(特别考虑到银行间市场资金持续紧张局面),如果达到万亿规模,将对中国金融体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讨论,哪些金融产品适合作为支付工具,有什么风险?
  金融产品要作为支付工具,必须具有低波动率、高流动性特点。这两个特点之间有紧密联系,但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同时,金融产品是否具有这两个特点,除自身因素外(比如头寸构成),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环境。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在统计学上,低波动率要求金融产品价格在时间序列上变化不大,特别是亏损时候不多。这样,金融产品就有保值作用,一定程度上接近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有两个途径使金融产品具有低波动率:第一,金融产品本身是一个足够分散的证券组合,从而单个或部分证券头寸的价格波动不会对整个组合的价格产生显著影响:第二,金融产品(或底层证券头寸)的风险比较低,比如:(1)发行人或交易对手的资质比较好;(2)在资本结构中处于优先位置;(3)期限比较短;(4)条款比较标准。
  其次,流动性主要指金融产品(或底层证券头寸)的变现能力,也就是转化为现金、在中央银行储备等能满足支付要求的一般等价物的能力。市场流动性经常用二级市场的买卖价差(bidaskspread)来刻画,买卖价差越小,市场流动性越好。一般而言,证券的风险越低,二级市场越发达(比如成交量大),流动性越好。
  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现金、协议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国债和央行票据等,在通常情况下具有低波动率、高流动性的特点。特别是目前,提前支付不罚息的协议存款在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配置中占了很高的比例。协议存款没有二级市场交易,公允价值的变化来自应计利息的变化,因此波动率很低。协议存款的流动性,主要来自可以提前从银行提取的权利(这相当于一个美式期权)。&提前支付不罚息&则使协议存款在提取时不会遭遇流动性折扣。
  综上所述,货币市场基金最适合与支付挂钩。
  实际上,美国的M2统计中就包括能够签发支票的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和货币市场基金份额。
  但货币市场基金不是无风险资产,也不像存款一样受存款保险保护,不是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具有低波动率、高流动性特点。实际上,2008年9月,全球货币市场基金行业就遭遇很大危机。这说明,要充分认识&第三方支付+基金&合作的金融产品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监管措施。
  本文为近期博鳌论坛发布的《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通往理性繁荣》连载之五。
  该报告课题主持人:谢平
  课题组成员:
  陈超、邹传伟、刘海二、石午光、刘利红、陆婷、苗文龙
  田薇、陈晓文、吴亮、柏亮、李耀东、潘瑾健
  计葵生、范如倩
  陈海、贺斌、宋功武、欧阳海燕、卢瑞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更完整的表述,见《互联网金融手册》一书。
延伸阅读reading
世界是平的,移动互联网令人们的网上行为以气态方式存在,客户来源将逐步从线下转向线上。
更新日期:
  零壹财经推出的互联网金融深度阅读产品,思想性与可读性并具。
更新日期:
  继去年发行的《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3》之后的又一力作。
更新日期:
  零壹财经、零壹数据合作完成,这是国内第一本众筹行业研究专著。
更新日期:
  全景式描述了中国P2P借贷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现状,提出了行业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更新日期:
  本书讲述了LendingCulb在美国的实践,被许多人视为P2P借贷行业启蒙书。
更新日期:
  比特币在中国最受争议的时候,《比特币》出版了。这是一本简明的思想说明书。
热门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支付股票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