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高数课本 课本《春》中两种春的含义是什么?

青春就像一本太过仓促的书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青春就像一本太过仓促的书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形容时间的快速,也可以形容青春过的太快,还没来得及读懂它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已经完美的解决了我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形容岁月流逝得太快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的意思是?_百度作业帮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的意思是?
词牌名为-钗头凤.意思是:春天还是从前旧时模样,人却凭空瘦了,泪痕打透了红邑蛟绫(织品的一种,可做手帕或衣袖等理解).桃花开尽,花瓣纷落在空着的池塘里,曾经发过的海誓山盟犹言在耳,寄托相思的书信却无处可传递.罢了,罢了,罢了.春在堂全书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春在堂全书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作&&&&者俞樾ISBN9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装&&&&帧精装
作者:俞樾
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第1版 (日)
精装: 6447页
产品尺寸及重量: 29 x 28.4 x 22.8 12 Kg《春在堂全书(套装共7册)(精装)》内容简介: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道光元年(一八二:十二月初二日生于德清县城东门外乌牛山麓南埭圩(今德清城关),卒于光绪三十二年(二九○六)十二月二十三日。俞家世代务农,自俞樾祖父俞廷镳为乾隆时钦赐副贡生,始为书香之家,俞樾父亲俞鸿渐,为嘉庆时举人士一人均有著作行世。
于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年)十六岁时童子试及第,人县学读书。翌年应乡试,中副榜第十二名。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年)中举人。道光三十年(一八五○)举进士,保和殿复试,诗题为“淡烟疏雨落花天”,俞樾以首句“花落春仍在”大为主考官曾国藩称赏而取为第一,赐进士出身,五月授翰林院庶吉士。此为受知于曾国藩之始。咸丰二年(一八五二)授编修,举家迁北京南柳巷。咸丰五年(一八五五)春,奉派充任国史馆协修,八月出任河南学政,十月出都赴任。翌年二月主考。咸丰七年(一八五七)七月,御史曹泽《登庸》弹劾他“试题割裂”,俞樾受到革去学政工追回原籍、永不叙用的处分。俞樾此后一直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
咸丰八年(一八五八)春,南归,居苏州饮马桥,与巡抚赵静山交好,而得主讲于云间书院。此为俞樾正式讲学之始,也是侨寓苏州之始。读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所著《读书杂志》、《经义述闻》、《广雅疏证》、《经传释词》“高邮王氏四种”,遂有承绪王氏之学、研治经学之意。授课之余,得读经典,每有心得则记录之,始撰《群经平议》等。后从经学家陈奂、宋翔凤等,切磋经学。咸丰十年(一八六○)后,因战乱返德清,再辗转绍兴、上虞、宁波、上海等地。同治元年(一八六二)春,抵天津。第一册
国史儒林传
春在堂全害总目
群经平议三十五卷
群经平议序目
周易平议二卷
尚书平议四卷
周书平议一卷
毛诗乎议四卷
周礼平议二卷
考工记世室重屋明堂考一卷
仪礼平议二卷
大戴礼记平议二卷
小戴礼礼平议四卷
春秋公羊传平议一卷
春秋谷梁传平议一卷
春秋左传平议三卷
春秋外传国语平议二卷
论语平议二卷
孟子平议二卷
尔雅平议二卷
诸子平议三十五卷
诸子平议序目
管子平议六卷
晏子春秋平议一卷
老子平议一卷
墨子平议三卷
荀子平议四卷
列子平议一卷
庄子平议三卷
商子平议一卷
韩非子平议一卷
吕氏春秋平议三卷
董子春秋繁露平议二卷
贾子平议二卷
淮南内经平议四卷
杨子太元经平议一卷
杨子法言平议二卷
第一楼业书三十卷
第一楼业书序目
玩易篇一卷
论语小言一卷
春秋名字解解诂铺羲一卷
古书疑羲举例七卷
儿童绿四卷
诗书馀录二卷
精舍自课文二卷
湖楼笔谈七卷
曲园杂纂五十卷
曲园杂纂序
曲园杂纂目录
艮宦易说一卷
达斋书说一卷
达斋诗说一卷
达斋春秋论一卷
达斋丛说一卷
苟子诗说一卷
何劭公论语义一卷
士昏礼对席图一卷
乐记异文考一卷
生霸死霸考一卷
春秋岁星考一卷
卦气直日考一卷
七十二候考一卷
左传古本分年考一卷
春秋人地名对一卷
邵易补原一卷
读韩诗外传一卷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填空。(1)《春》的作者__________,原
填空。(1)《春》的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号__________,后改名自清,字__________。原籍浙江绍兴,后随祖父、父亲定居__________,1927年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本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2)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地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3)课文中有两处引用,请你填写。①“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本列表只显示最新的10道试题。
课文理解,名著赏析
课文理解,名著赏析
课文理解,名著赏析
课文理解,名著赏析
课文理解,名著赏析
课文理解,名著赏析
课文理解,名著赏析
课文理解,名著赏析
课文理解,名著赏析
课文理解,名著赏析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五氧化二磷(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多少?(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是什么?(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两种).-乐乐题库
&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知识点 &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习题详情
21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4.8%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五氧化二磷(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多少?(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是什么?(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两种).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五氧化二磷(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只有熟悉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才能正确解答本题.
解:(1)理论上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体积为50mL×15=10mL.(2)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可以使注射器内的气体中的氧气与红磷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从而提高了实验结果的精确度.(3)该实验的结果不够精确,可能的原因有: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进行测量等.故答案为:(1)10mL(2)使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3)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进行测量等
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难度稍大.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五氧化二磷(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五氧化二磷(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主要考察你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知识点的认识】该探究是为了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并且是测定其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的.最早是二百多年前,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其体积的1/5的结论.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里氧气大约占其体积的21%. 【命题方向】近几年来,对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是围绕教材中的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中氧气的方法,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而进行的.考查的内容常常有以下七点:1.仪器和药品的选用.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其原因. 3.实验现象及其分析. 4.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5.反推剩余气体(即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6.空气的污染. 7.实验后瓶内液体的酸碱性等等. 中考的考试重点是其中的第2、3、4、5四个考点;题型主要是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出现,当然有时还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解题方法点拨】在解答这类题时,一般是不考虑空气中氧气和氮气之外的其它成分.要理解该实验探究的原理如图所示, 即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里的氧气后,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当打开弹簧夹时,在瓶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水就会被压入瓶中,使液面大约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这样通过有形的水柱体的体积来暗示无形的氧气在瓶内空气里的体积,从而推算出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含量.解答每个考点的方法点拨如下:1.仪器和药品的选用要注意两点:(1)仪器选用要恰当,填写其名称时不可有错别字;特别是燃烧匙中的匙经常被写错.(2)药品选用时,要所选的药品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并且还不能有气体生成.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其原因,要注意以下四点:(1)操作要规范、准确;例如,引燃红磷后一定要迅速地把塞子塞紧;否则,燃烧匙进入装置过程中装置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引起实验误差;还有可能会使白烟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等等.(2)顺序要正确;例如,实验前在集气瓶中先装入少量水,然后将余下部分再划分为五等分,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引起实验误差;再如,实验时一定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引起实验误差或者造成实验失败;又如,实验时还要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否则,红磷燃烧时有部分空气从导管口逸出,引起实验误差偏大或者造成实验失败;还有,要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否则,可能使氮气仍然处于膨胀状态,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等等.(3)实验时引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瓶中,以防生成的白烟过多地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4)红磷和烧杯中的水一定要足量,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小,引起实验误差. 3.实验现象及其分析,需要抓住两点:(1)红磷燃烧的现象--发出黄白色火焰,并有大量的白烟生成,放出热量;这说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其实生成的白烟就是五氧化二磷的小颗粒.(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倒吸进入集气瓶中;且液面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这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4.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要弄清两点:(1)瓶内液面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也就说明了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2)误差偏小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②红磷的量不足;③没待装置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判定了(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④弹簧夹右边的导管中存有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内;⑤红磷熄灭时,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没有完全耗尽,只是氧气的浓度达不到红磷燃烧的要求而已;⑥烧杯中的水可能不足以注满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当然,装置漏气还有可能会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时溢出,从而引起误差偏大;还有,集气瓶装水前,就将其划分为了五等分;这样实验前装的水会增加用来暗示氧气体积的水柱体的体积,从而引起误差偏大.5.反推剩余气体(即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由空气的成分可知,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通过该实验可以推断归纳出氮气的性质有: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常温下氮气是无色气体等等.进而推断出氮气的用途有:氮气常用作保护气,食品包装时充氮可以防腐等等. 6.空气的污染,由于红磷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扩散到空气中,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从而造成空气污染.7.实验后瓶内液体的酸碱性,由于红磷熄灭后不长时间,白烟也就逐渐消失,溶解于瓶内水中,生成了磷酸,导致瓶内液体显酸性;如果滴入石蕊试液会变成红色.
与“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五氧化二磷(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相似的题目:
小丽在观察课本实验“燃烧的条件”(左图)时,经查阅资料知产生的大量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于是对此实验进行改进(右图),将足量的红磷和白磷分别放于两个大试管中,用橡皮塞塞好,然后将两大试管同时浸在盛有80℃热水的烧杯中.(着火点:白磷为40℃、红磷为240℃)(1)试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2)改进后的装置与原装置比较,具有的优点是&&&&.(3)待燃烧完毕,试管冷却后,小丽将试管倒立于水中,取下橡皮塞,可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为&&&&;通过此实验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实验室利用&&&&除去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从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结果往往小于21%,请分析原因(至少答出两条理由):&&&&、&&&&.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甲同学设计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其原因是&&&&.&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水小于15的结果,请你分析可能原因之一是&&&&.(2)乙同学设计计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40℃即可燃烧),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然后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玻璃棒的作用为&&&&;(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接近瓶底)③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现象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五氧化二磷;(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现象均相同)④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⑤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C=60ml,a=10ml,则b=&&&&ml,得出结论,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实验反思:①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④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则主要是&&&&.②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A.装置气密性不好&&&&&&&&&&&&&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在240℃左右)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物质R应该选用&&&&
2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3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用下列哪种物质最为适宜&&&&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五氧化二磷(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多少?(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是什么?(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两种).”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五氧化二磷(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多少?(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是什么?(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两种).”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的含义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