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商业银行套利业务监管套利?请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套利业务监管套利和我国影子银行套利业务体系之间有何联系!!!

《中国经济周刊》: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有何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图书搜索:
  书 名  
  书代号  
  作 者  
  ISBN  
《中国经济周刊》: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有何影响?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阎庆民 李建华
  中国影子银行对于金融体系是一把双刃剑,既帮助其更高效地运行,又积累了系统性风险,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对金融体系安全性的影响
  影子银行因为自身的业务特点,可能集聚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量资金通过影子银行募集,投向房地产市场或者其他产能过剩领域,以及用于偿还大量政府到期债务。从长远看,影子银行较容易造成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房地产融资风险、&两高一剩&行业风险以及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积累,形成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隐患。
  第二,影子银行业务所具有的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信用风险转移和高杠杆化特征使其具有较高的系统性风险隐患。同时,我国的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影子银行业务受到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支持和隐性担保等,二者业务相互交织。这种紧密联系使得影子银行的风险极易传染到传统银行业。
  第三,影子银行体系通过监管套利削弱了《巴塞尔协议》等微观审慎监管的效果。正如前文分析,影子银行导致监管套利这个过程是无法通过市场自发调节避免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问题。因此,影子银行在这个意义上导致了市场失灵,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众多金融机构争相进入影子银行体系,可能导致原有监管体系的失灵,系统性风险累积。
对传统银行体系的影响
  影子银行对传统银行体系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影子银行业务主要表现为银行体系针对管制和监管的反应。当前的存款利率管制、贷款规模管制以及《巴塞尔协议》(编者注:即资本充足协定)的监管使得银行表内资产和负债的成本提高。伴随着中国商业银行对于金融创新工具的应用,各种表外的资产和负债项目被开发出来。通过金融市场的联系,这些产品在各个金融中介之间流通就成为广义意义上的影子银行。
  第二,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产生了挑战。影子银行产品的大规模开发对于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利差模式形成挑战。新型业务带来的高收益弥补了近年来息差逐渐收窄所导致的对于银行收入的冲击。实际上,这个过程通过改变银行的业务模式为银行进一步市场化改革进行了铺垫。如果商业银行收入过于集中在利息收入,那么存款市场化改革会进一步被拖后。
  第三,影子银行和传统银行业务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产生了较高风险。为了能够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信用,影子银行产品大量依赖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支持和信用增强。这种业务的相互联系实际上增大了银行的风险,但是在现有的会计和法律框架下该风险被隐藏了。
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在资本市场发展方面,影子银行体系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表现在:
  第一,影子银行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由于影子银行需要通过金融市场连接各类金融中介,从而形成完整的业务体系,这就构成了对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另一个需求动力,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回购市场等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推动作用。
  第二,影子银行放大了资本市场的风险。影子银行是一个业务链条,通过各种金融市场连接了各类金融中介。债券市场、短期票据市场、回购市场等都在金融市场链接中相互联系。在传统业务模式中,金融市场主要通过套利行为来联系,这个渠道实际上很好地分散了各个市场的风险。而影子银行提供了另外一种联系渠道,导致各个市场呈现出更强的同步运动性,这就强化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回购市场的挤兑行为通过影子银行体系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停摆。
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影子银行的出现对于金融监管是一个巨大挑战,具体体现在:
  第一,监管的全面性和时变性。由于影子银行是一个由各类金融中介机构通过金融市场连接构成的复杂金融网络,所以对其监管需要涵盖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这就需要监管具有统一性。
  第二,对于影子银行机构的监管提出新要求。对于影子银行机构的监管需要关注由于影子银行体系产生的新的传染性和系统性风险来源,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对于影子银行中的金融中介,监管思路需要超越以往,持续关注新特点和新现象。
  第三,对于影子银行金融产品的监管需要关注以往较为忽略的系统性风险。无论对于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中的理财产品、信托产品,还是未来会更为流行的资产证券化、抵押中介贷款或者回购,这些产品或业务由于影子银行的存在,其风险已经超过了其自身。当前对于产品的监管主要关注于自身发行和交易的规范性,但是未能将之放在整个金融系统中,思考其系统性含义,而这正是在未来监管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四,宏观审慎监管日益重要,需要与微观审慎监管相协调。无论何种形式的影子银行,其最初始的资产都是贷款。因此,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本质上就是对于贷款速度的控制。这正是宏观审慎管理的目的,即控制社会的贷款增速。在影子银行体系日益壮大的环境下,宏观审慎管理的作用更加凸显。目前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需要我国的监管机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落实。在这个进程中,不能忽视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流动性波动。
  第五,数据收集需要进一步强化。有效监管影子银行的前提是有完整的影子银行的统计数据。目前关于影子银行的统计数据来源多样,导致统计口径差异较大,统计指标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我们认为数据收集是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缺乏有关数据已成为监管的头号难题。
(摘选自本书部分章节)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
邮编:100080 电话:010- 传真:010- E-mail:“影”随规模长 “有实无名”套利多――从年报看“影子银行”风险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记者吴雨、陈雯瑾)“如影随形”“有实无名”,这是“影子银行”最大的两个“标签”。在2013年银行的理财、信托等业务大规模增长的同时,摆脱不掉的“影子”也随之长大,而其中潜藏的风险也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银行家们头顶。  理财产品规模大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增 “影子”规避监管套利多  去年年中,“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趁流动性趋紧迅速崛起,不断推高收益率。这使得银行个人存款流失严重,揽储压力增加,银行不得不加紧发布理财产品以应对竞争。  2013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依然延续此前攀升的势头。截至2013年末,非合并的理财产品存量为8380.15亿元,同比增长37.3%;各类理财产品销售总量突破2.46万亿元,同比增长64.5%;全口径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规模为12821.68亿元,比上年增长38.36%。  尽管监管层多次为银行理财产品“正名”,不能将理财产品能全归为“影子银行”。但银行业理财产品仍是监管部门对“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重点。中国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曾明确表示,“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部分为规避监督和实现监管套利的理财业务,表现为影子银行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当下融资需求平稳增长,特别是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融资需求旺盛,而在银行信贷投放受限的情况下,影子银行的发展仍将成为趋势。  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介绍:“一些商业银行,尤其是小银行往往通过资产负债表的腾挪,将贷款转为同业资产,从而规避信贷监管,增加市场间市场融入资金,逐渐将同业资金变成了隐性的贷款投放。”  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货币市场基金同业资金并非都用于解决银行头寸,背后可能是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向了信托、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  表外规模扩张难以抑制 风险已露端倪  2013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各家银行利润增长普遍承压。年报显示,大行去年利润增幅维持在10%至15%,更是下降至个位。  “受资本充足率、贷款规模、存贷比等监管指标的限制,各家银行为求提高资本收益率,吸收存款,规避监管,难抑制扩张表外规模的冲动。”张旭阳说。  信托和理财规模大幅增长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点。数据显示,信托规模从2009年的2.05万亿元攀升至2013年度10.91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从2009年的1.9万亿元陡增至2013年的10.21万亿元。  尽管“影子银行”弥补了金融服务的一些短板,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其“有名无实”,加大了金融体系杠杆比率。由于不透明与监管套利,“影子银行”没有受到相应的监管约束,潜藏的风险日渐暴露。  近年来,银行理财或代销的产品本金或收益无法按约定兑付的事件时有发生,而日前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的兑付问题,着实让不少投资者捏了一把汗。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高速发展中的表外业务出现违约和兑付,应该引起商业银行更多关注。”  张旭阳认为:“存贷比及贷款规模的管制下,商业银行为求更多经营空间,难免通过"影子银行"出现监管套利的行为,不加以约束会导致整个社会系统性风险上升。”  “影子银行”待化解 考验监管能力和改革力度  “尽管我国部分"影子银行"也存在风险隐患,但充其量只能是局部问题。”连平说。  业内人士认为,“影子银行”目前风险不宜过分夸大。目前我国各类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较小,衍生品不发达、杠杆率较低;而监管覆盖面相对较广,其风险可控程度也较高。  “理财业务、信托兑付等"影子银行"风险目前都在可控之列。”行长张建国认为,“影子银行”的监管正在不断完善,监管部门也在着手进行疏导、清理。  银监会在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针对银行理财业务风险防范强调,银行要“建立单独的机构组织体系和业务管理体系,不购买本行贷款,不开展资金池业务,资金来源与运用一一对应。”  “今后银行理财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简单从扩大市场份额和销售规模出发,应当综合考虑资本成本、综合收益和风险防范的问题。”连平建议,应做好表内与表外业务的防火墙,并做好应对预案,有效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事件。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应在透明化及有效监管的基础上,给银行更多市场化经营空间。”张旭阳说,“在为银行松绑前,首先要是银行经营活动透明化,使银行负债表如实反映各项经营活动和风险,以避免监管套利发生。”  专家建议,要想最大程度化解“影子银行”风险,一方面需要监管不断完善,不要给金融机构留可乘之机;另一方面需要深化金融改革,创造一个市场化、更高效的金融环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直接融资渠道,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工具,促进“影子银行”向正规直接融资途径迁移。  作者:吴雨 陈雯瑾点击进入参与讨论
(责任编辑:Newshoo)
主演:唐嫣/李易峰/舒畅/陈伟霆/黄明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
主演:詹妮弗?劳伦斯/乔什?哈切森
主演:周迅/黄晓明/谢依霖/隋棠
TFboys《快乐环岛》
李冰冰质疑冯小刚偏心
刘欢组挑战限时创作
冯绍峰谈与倪妮恋爱事
艾伦曝《五十度灰》片段
张晓龙美容大揭密
奇幻执念师触摸未来
一路惊喜互秀激情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社区热帖推荐
演绎别样性感……[]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_影响及监管
下载积分:75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3:02:3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_影响及监管.PDF
官方公共微信格式:pdf&&&
贡献者:Remlord
上传时间: 14:09
此文档归属以下专题
暂无相关专题
-------------
新增文件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解析和金融监管困境
分享到:&&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文件大小:221KB
所需积分:& 2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子银行体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