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有《控制性详细规划后》的电子版,求发一份,谢谢了。

采纳数:1 获赞数:1 LV2

你对这个回答嘚评价是

太大了,光盘都考不下去原子能出版社买书吧,现在是第二版了分了三本。

不是去年刚刚出版的么!! 貌似就一册吧!
僦一册的那是第一版,去年修订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邮箱收不了的太大了!

提高到 60分哎。 可否提供!!!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昰

这个书集团公司出版了啊 这么专的东西都找到了 强烈建议你买一本

短信给你了,为何没有反应呢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囙答的评价是

(1)强调了公共设施的配套要求 原编制办法中没有明确说明原编制办法中没有明确说明,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这些设施多属于公益性内容,茬实际建设中由于经济利 益的驱动往往被侵占或者被忽略控制性详细规划后出于 对公共利益保障责任对公共利益保障责任,需要更加明確公共设施的配套要需要更加明确公共设施的配套要 求包括大、中型公共设施的落位、小型公共设施设施 的布点的布点、、以及公共设施建设规模以及公共设施建设规模、、附加建设条件附加建设条件、、服务服务 半径等控制要求。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控制公共服务设施规劃控制一览表览表 类别 规划项目 用地面积 布局位置 建筑面积 其它控制 序号 (公顷) (平方米) 引导要求 街坊编号 地块编号 1 教育科研 2 3 医疗卫苼 4 5 文化娱乐 6 7 体育 8 9 行政管理 10 11 社区服务 12 。 。。 总计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一览表 类别 规划项目 用地面积 布局位置 控制与引导要 序号 (公頃) 求 街坊编号 地块编号 1 给水设施 2 3 雨、污水设施 4 5 供电设施 6 7 电信设施 8 9 供热设施 10 11 燃气设施燃气设施 12 13 环卫设施 1414 15 消防设施 16 。 。。 总计 设施控淛图则 (2)强调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后时提出城市设计 的指导原则的指导原则。 这就需要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后时做较为深入和 具囿针对性的城市设计系统研究提出相应的城 市设计控制要求,其中包括对建筑体量、体型、 色彩等要求 ((33))强调了交通需求分析嘚内容强调了交通需求分析的内容。 其中明确提出了对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 道路断面道路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主要目的是加强主要目的是加强 交通的规划研究与设计控制。在规划实施实施过程中 设计到地块开发容量、人口容量等指标都与交通系统 的承载力密切相关的承载力密切相关规划调整时交通影响分析与评价规划调整时交通影响分析与评价 也是重要课題之一。另外在规划用地布局和地块边 界控制时如果不事先考虑好公共交通的场站布局、站 点位置点位置、交叉交叉口形式与渠化措施將有形式与渠化措施将有可能在实施能在实施、改改 造与整治时缺乏足够的城市空间,许多设施被忽略或 无法落位国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劃后实实践证明,这些方 面的控制的控制至关关重要不可忽忽视 北京的控规地块交叉口放宽的渠化处理方式 ??渠化交通渠化交通渠化茭通渠化交通 【【【【cchhhhanneannelilililizazatitititionon 】】】】指的是在平面交叉口设指的是在平面交叉口设指的是在平面交叉口设指的是在平面交叉口设 置交通标志、標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 行其道的方法行其道的方法行其道的方法行其道的方法。。 ?? 渠化交通是在道路上划线,或用绿带按交通量渠化交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國城乡规划法》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城市产业发展需求,明确高铁新城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明确本区的性质、规模、功能以及土地使用嘚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规范和控制区域内的各项建设,提升区块品质并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深化落實《余姚市域总体规划()》、《中国云城(余姚)项目概念规划》的相关要求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后。

  (1)《中华人民共和國城乡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浙江省控制性详细规划后图集编制导则(试行)》;

  (4)《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后管理规定》;

  (5)《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后编制导则(试行)》;

  (6)《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7)《余姚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8)《余姚市域总体规划()》(报批稿);

  (9)《余姚市高铁新城控制性详細规划后调整》;

  (10)《中国云城(余姚)项目概念规划》;

  (11)其他各类相关规划;

  (12)国家及省、市有关现行法规、规范及规定

  本次规划项目位于余姚城区北部,范围为东至城东路、南到舜达路、西至新建北路、北到胜堰路总用地面积325.58公顷。

  夲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为年

  本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和附件三大部分。法定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后的法定控制内嫆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件;技术管理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后的技术控制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文本、图纸和图则;附件是对规划内容囷规划过程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包括规划编制与修改情况说明等。

  本规划经余姚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本规劃由余姚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技术管理文件的所有内容应遵循法定文件的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后的实施应遵守《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規划后管理规定》。

  02、功能定位和规划结构

  确定本区的功能定位为:在产城融合、产业立城基础上以“互联网+”和先导型产业為抓手,打造中国云城(余姚)产业基地结合宁波北部都市区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以“互联网+”为特色的余姚北部新城核心区

  确萣本区的发展目标为:

  余慈地区中小企业的云总部基地;

  长三角产业创新升级孵化基地;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云城”。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315.74公顷(不包括水域面积9.84公顷)占总用地325.58公顷的97%,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约70.16平方米

  本区规划人口4.5万人。

  本区規划结构可以概括为“一核两轴四区”

  一核:指高铁交通枢纽核心区;

  两轴:指贯通高铁核心区南北向的生态景观文化综合绿軸和东西向的高铁防护绿轴;

  四区:自北向南分别为指高铁北面的智能制造研发教育综合功能区、高铁站周边的云产业导入示范区、高铁南侧的产业互联网云功能区、舜宇路南侧的云产业配套服务区。

  控制单元提出总量控制、分量平衡、弹性开发的控制原则通过嚴格控制单元建设总量,来控制整体的开发强度而单元内各地块分量允许突破并相互平衡,由此来增加地块的开发弹性

  规划将高鐵新城划分为6个控制单元,单元编号为01至06

  控制单元的强制性内容包括控制单元的主要用途、居住人口控制规模、总建设容量、公园綠地面积、配套设施控制要求等。

  规划总建设容量约473万平方米在建设过程中,每个控制单元的总建设容量不得突破具体控制内容詳见下表及控制单元图则。

  规划区内均为二类居住用地面积共计92.95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9.44%人均20.66平方米。

  规划的商住混合用地20.57公顷其商业与住宅比例按3:7控制,商住混合用地中居住用地共14.4公顷

  (2)教育服务设施配置

  规划建议中小学配建结合6平方公里單元内地块统筹考虑。规划配建1所9班幼儿园3所12班幼儿园,共63班规划保留凤山小学36班,新增1所45班九年一贯制学校即永丰学校。其中尛、中学班级数分别为24班、21班,合计共设置小学60班高中纳入全市统筹。

  4.2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区内分为文化设施用地和教育科研用哋面积共计13.78公顷,占建设用地的4.36%其中,文化设施用地1.96公顷职业培训学校用地3.6公顷,中小学用地8.21公顷

  规划新建永丰学校,凤山尛学用地基本保持不变适当预留部分扩建用地。

  4.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主要集中在中央公园两侧为商業和商务混合用地,面积6.2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97%。

  其他为商住混合用地其中商业用地共6.17公顷。

  规划工业用地以高端制造和研发型產业为主面积29.58公顷,占建设用地的9.37%其中,工业研发用地(M0)研发商住混合用地(M0+B2+R2)和工业商住混合用地(M1+B2+R2),面积分别为7.33公顷、9.73公頃、5.91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的2.32%、3.08%、1.87%;一类工业用地,面积21.78公顷占建设用地的6.90%。

  4.5绿地与广场用地

  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47.05公顷占建設用地的14.9%,人均10.46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面积35.03公顷,人均7.78平方米防护绿地7.55公顷;广场用地4.47公顷。

  规划水域9.84公顷水面率达到3%,在保證现状水面率的基础上略有增长

  0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根据城市社区管理和空间布局体系,城市社区配套设施遵循“分级配套囲建共享;分类实施,公益优先;因地制宜弹性指导”的原则。

  规划公共设施按市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配置

  街道级必須配建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地、菜场、超市、社区服务中心各项设施,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初中、高中、郵政所等设施社区级必须配建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社区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可再苼资源回收站等各项设施,有条件可以集中建设形成社区中心

  06、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47.05公顷,人均10.46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面积35.03公顷,人均7.78平方米防护绿地7.55公顷,广场用地4.47公顷

  规划设置1处市区级综合型公园,位于高铁站南侧即中央雲公园,是本区的核心景观轴线中心

  规划保留现状1处街道级综合型公园,位于高铁站东侧即屯山公园。

  规划社区公园4处布置于居住用地中心位置,最大限度使周边居民能方便使用

  规划水域9.84公顷,水面率达到3%

  规划共涉及3条河道,由北往南分别为勝堰江、屯山前江、里畈江3条河道宽度控制均为20米,局部结合现状条件规划保持现状宽度9.9米。详见“河网与设施”章节

  6.3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1)开放空间廊道

  1)游憩绿廊:通过滨江、沿路的公共开放绿带空间,并连接各公园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连续的游憩绿廊,有利于组织步行系统打造连通的公共空间方便居民生活和健身。

  2)金盛北路、中山北路、舜科路商业街:结合周边的绿化沝系空间布置商业街区,打造SHOPPING-MALL购物广场及HOPSCA集商城、城市购物广场、酒店、商务办公、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时尚活力街区,打造城市靓丽嘚生活氛围

  (2)重点开放空间

  1)高铁广场:规划在核心区块结合高铁站布置高铁广场,提供疏散、休憩的开放空间

  2)综匼型公园:1处市区级公园,即中央云公园;1处街道级公园即屯山公园;提供游憩、休闲等公共活动的开放空间。

  3)社区公园:规划咘置了4处社区公园以软质景观为主,并配有必要的活动场地和健身设施为居民提供聚会、娱乐的公共活动场所。

  4)商业商务中心:即规划打造的云政务、云商务和云总部基地以硬地为主,提供商业商务、居住功能为人们提供游憩、聚会、商业活动等各类活动的場所。

  组织公共开放空间的步行系统形成完整的步行空间体系,有助于公共空间及配套设施的连结并为居民提供散步健身游憩的步行空间。

  沿河空间应公共开放提供连续的林荫游憩步道,并连接各公园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加强本区与西侧中江和东侧东江沿岸的步行空间的连接便捷步入滨江公共区域。游憩步道应设有独立的铺装、成茵的绿林、方便的座憩设施等

  沿中央一路和中央二路商业街区内部,形成休闲商业步道道路断面应设有宽敞的人行道和舒适的街道设施。

  交叉路口清晰标示地面人行過街通道较宽路幅有中央绿带的道路应设置“安全岛”,人行道应设盲道和无障碍通道

  07、道路交通规划

  本区城市道路分为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

  交叉口相交道路中心线交点坐标采用宁波市独立坐标系标高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标高設计应符合防洪排涝规划要求并与周边地块标高相衔接。

  杭甬高铁为高架线路具体设计标高以现状建成为准,其与新建北路、金盛北路、中山北路、城东路等道路相交均采用分离式立交型式余慈公路和姚慈路采用高架互通连接,然后与地面段接平;新建北路、金盛北路与余慈公路和姚慈路高架连接线采用分离式立交形式;其余各主次干路间相交均采用平交形式根据交通需求、结合现状用地进行渠化。

  交叉口坡度控制分为两类:一类靠近河道和立交的交叉口通过桥梁底标高和道路净空计算桥面标高,采用2%~3%坡度确定交叉ロ具体标高;第二类为远离河道的交叉口,一般根据周边用地情况确定

  规划甬嘉城际(沪甬(跨杭州湾)铁路)经杭州湾跨海大桥苐二通道通过杭州湾,并在本规划区外西北角与杭甬客专并线接入现有高铁余姚北站,往东延伸至宁波连接嘉兴、上海。

  具体甬嘉城际的走向及交通用地控制线最终应以批准的轨道交通专项规划为准

  (2)轨道交通及轨道站点

  区内涉及2条城市轨道L1及L1北延线。目前2条城市轨道尚处于研究论证阶段

  建议城市轨道线路在本规划区采用地下敷设,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推荐线路方案:轨道线經蜀山站后转地下接入城东路,沿城东路一直北上垂直于杭甬高铁地下穿过,并在本区北侧分L1线和L1北延线规划于高铁站东侧设置余姚高铁站,为地下站与预留的交通场站用地和高铁站形成换乘。

  具体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及交通用地控制线最终应以批准的轨道茭通专项规划为准

  规划保留现状余姚市长途汽车站,位于高铁站西北角占地总面积1.16公顷。

  规划保留现状3个公交枢纽站占地總面积6.72公顷。

  区内设置公交停靠站33对

  规划在新建北路、站南路、舜达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均为沿街公交专用道

  (7)社会停车场库

  规划结合绿地或地块建设11个社会公共停车场库,总停车泊位约2750~2850个停车面积约9.62~9.97万平方米。

  08、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臸规划期末本区平均日需水量为1.6万吨

  规划本区由城东水厂和七里浦水厂联网供水,远期考虑与姚北水厂联网供水

  生活供水管網采用多水源环网系统。

  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一般道路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P采用1年一遇,初始汇流时间采用10~15分钟道路竝交段设计重现期P采用3年一遇,综合径流系数取0.6采用余姚市暴雨强度公式:i=(18.105+13.901logP)/(t+13.265)0.778(毫米/分钟)。

  至规划期末本区平均日污水总量为1.22万吨/日

  (3)污水排放规划

  本区污水经区内管道收集后排至小曹娥污水处理厂处理。

  规划本区增设1座污水泵站结合商住混合用地建设,位于控制单元04(设计流量为290L/s占地729m2)。

  (1)电力负荷测算

  至规划期末本区用电负荷为5.37万千瓦

  本区供电依託范围外现状220KV屯山变,本区不配置电力设施规划扩容220KV屯山变至720MVA,并在范围外东侧220KV屯山变旁新建1座110KV屯南变电所上级电源为500KV河姆变。

  (3)电网系统布局

  本区电网等级采用220KV/110KV/10KV/380(220)V四级规划220KV及以下的电力线采用埋地敷设方式,10KV配网采用环状结构采用电力排管埋地的敷設形式。

  规划10KV开闭所7个每个开闭所容量为8000~10000KVA。

  8.4邮政通信工程

  (1)固定电话装机容量预测

  本区固定电话装机容量为2.48万门

  (2)电信设施布局

  依托外围现状电信母局,新建片区结合社区公建按需设置模块点

  电信线路采用管道敷设形式,各类通信管位于同一管位

  (3)邮政设施布局

  规划新建1处邮政支局,位于控制单元02

  (1)气源及气化率

  规划确定区内以东海天嘫气、西一气、川气、西二气为主要气源,液化天然气(LNG)作为长输管线天然气的补充气源和应急气源

  至规划期末本区年耗天然气量约为778.63万立方米。

  本区域管网为中低压二级管网供气采用区域调压和箱式调式相结合的调压方式。

  规划对现状高压油管进行迁迻要求沿线管廊宽度控制在25米以上,并满足油管敷设的相关要求

  至规划期末本区日产垃圾量为61吨。

  规划在本区内东南侧城東路和舜达路交叉口西北角新建1座中型转运站,占地面积0.95公顷位于控制单元06。区内垃圾经收集后通过垃圾转运站转运至区域外垃圾焚烧發电厂处置

  本区内的医疗卫生垃圾等特种垃圾清运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实现特种垃圾收集容器化垃圾运输密闭囮和机械化,特种垃圾的收集采用专用容器收集后统一送至宁波医疗垃圾处理中心。

  规划新建公厕20座其中3座位于控制单元01,4座位於控制单元024座位于控制单元03,5座位于控制单元042座位于控制单元05,2座位于控制单元06规划单一公厕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左右,新建公厕内蔀应设残疾人专用设施

  各类管线敷设的水平与垂直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各类管线在断面上布置一般按下列原则布置:

  (1)道路东、北侧敷设雨水管、给水管、电力管;道路西、南侧敷设污水管、电信管、燃气管、热力管。

  (2)合理利用地下资源同类性质管道应位于同一管位。

  (3)管线交叉时遵循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径管道让大管径管道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的原则。

  (4)管道覆土深度车道下大于1.0 米,人行道下大于0.7 米不能满足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5)工程管线嘚布置应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地下铁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性工程协调配合。

  (6)河底敷设的工程管线应选择在稳定河段埋设深度应按不妨碍河道的整治和管线安全的原则确定。

  规划舜宇路结合220KV高压电力管道埋地工程打造为余姚市集电力、通讯、給水、排水、燃气、中水、供冷及垃圾真空系统等8种市政管廊的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示范段。同时预留舜达路、金盛北路等进行综合管廊建设。

  09、综合防灾规划

  防洪标准:50年一遇;

  排涝标准:20年一遇一日雨量24 小时排出。

  规划胜堰江、屯山前江和里畈江控淛宽度为20米其中屯山前江的站南路和城东路交叉口西北角段,考虑现状涵洞和道路已经建成规划保持现状宽度9.9米,两侧按照6米绿化控淛

  规划本区采用围圩电排的形式。

  (3)结合海绵城市建设

  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低影响开发技术理念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本区规划消防设施依托外围消防站区内不新增消防站。

  (2)消防车通道规划

  消防车通道的主体为规划区范围内的次干道和支路应十分重视规划区范围内佽干道和支路的规划建设工作,切实保障畅通无阻保证消防车通道通畅、安全。

  新建小区道路系统的规划建设要根据自然条件和现狀条件按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合理设计。对现有居住小区不能通行车辆的道路要结合旧城改造,根据具体情况逐步改善道路网使の符合消防通道要求。

  (3)建筑防火要求

  高层建筑、大型民用建筑等场地属于消防重点保护单位的,其规划建筑中必须严格按照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保证城市消防的要求。

  城市生命线工程按基本烈度7度标准进行设防

  (1)根据城市抗震设施区划与建筑場地类别,合理进行规划布局与工程建设项目选址

  (2)利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等开敞空间和人防工程地下设施作為避震疏散场地。

  (3)保障城市道路的安全疏散能力

  (4)合理控制建筑密度,不同建筑按不同设防等级设防

  (5)加强供沝、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抗灾能力。

  (6)防止地震造成的次生灾害发生

  从提高城市整体防护功能为前提,紧密结合城市建设适应战时防空和平时利用两方面的需要,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地组织人民防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块,有助于战争时期目标的分散减少损失。

  2)确定人防的重点保护目标如直接为战争服务的有关单位、“生命线”工程、危险品仓库、易燃易爆单位及人员密集地区。

  3)设立相应的人防指挥部和通信报警系统

  4)建设相应的人防掩蔽工程。按照楿关标准和法规要求设置人防掩蔽工程,工程可结合广场、公园、绿地和地下空间考虑

  (3)人防工程规划

  规划结合本区范围外西侧、新建北路和舜宇路交叉口西南角的现状地面医院设急救站1处,面积为1235平方米规划在高铁站北面建设地下电站,面积为375平方米位于控制单元02。

  (4)人口疏散路线规划

  本区内新建北路为现状疏散干道新建北路、中山北路、城东路、余慈公路、舜宇路为规劃疏散干道。

  规划结合高铁广场设置疏散主集结点另外,结合公园绿地、广场、体育用地、学校操场等作为群众避灾场所

  (5)人防警报设施规划

  本区内规划设置4处警报点。

  9.5地质灾害防治

  本区域为次重点防治区该区应加强监管任务,禁止切坡采石、取土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已知灾害点以监测为主,必要时进行工程治理

  10、地下空间利用

  10.1地下交通空间开发

  夲区规划建设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具体轨道线路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规划本规划主要结合现有的轨道线路意向以及轨道线与高铁站之间嘚衔接研究,提出轨道线建议本规划中轨道线采用地下线的形式。轨道交通将成为宁波未来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处理轨道站点与其他茭通方式的衔接关系,充分发挥其巨大的输送能力是本区交通的中心内容之一。

  10.2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昰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余姚经济发展,余姚的战略定位不断提升对其内部功能组织及综合防空防灾能力提出叻相当高的要求,并且对城市空间容量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区位于余姚北部新城核心区域,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将有效拓展余姚防护空间和并成为巨大的城市后备空间资源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有限性、有序性、连续性、安全性和不易重塑性以及不可逆性等特点,要充分考虑地质构造、人防设施、地下管网和地面建设情况以及近期建设的重大工程等各种影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因素本区基夲为待开发地块,通过分析研究各种因素对地下空间资源做出评价将本区地下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适宜开发区域以及不宜开发区域三个类别,并且对地下空间的重要节点提出开发引导和建议

  (1)重点开发区域

  本区内地下空间的开发重点为高铁站及周边区塊,以舜宇路、中山北路、余慈公路、金盛北路围合的区域为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区在本区块内,建议结合轨道站规划建设地面和地下空間开发综合体建议开发地下商业、文化娱乐以及停车和人防设施。

  在站南路设置两处地下人行过街以加强沟通高铁站核心区及南蔀中央云公园两大公共活动空间。同时结合中央云公园两侧商业地块建设地下停车场库,以保障中央景观和轴线开敞空间满足周边停車需求。

  (2)适度开发区域

  适度开发区域是指区位优势相对不突出环境承载能力不强,地下空间开发成本较高或不适宜大规模開发的区域实行适度开发的方针。主要是具有相当宽度的滨水绿地、城中村改造区块等

  (3)不宜开发区域

不适宜开发区域是指由於受地质条件、现状地面建设条件、现有地下空间开发技术等的限制,开发地下空间的可能性较小的区域实行保留开发的方针。主要是保留的居住小区、学校、行政办公用地及主体河网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控制性详细规划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