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展厅安全文化建设情况况汇报

手机扫描二维码,把小组装进口袋
第三方登录:万年县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万年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发布单位:
生成时间:
公开方式:
索 引 号:
公开时限:
万年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积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全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一名分管领导负责的调研组深入乡村、文化单位进行实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文化基础设施情况。一是县级文化设施情况。我县现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电影院各一个,其中图书馆成立于1988年,现为国家三级馆,拥有办公面积为1200平方米,馆藏图书4万册;文化馆成立于1952年,现为国家三级馆,拥有办公面积900多平方米;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拥有办公面积900多平方米,与2000年成立的文物局合署办公,属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拥有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处(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处(赣东北苏维埃旧址、斋山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7处,馆藏文物共有12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40件;电影院成立于1979年,拥有办公面积4800平方米,其中具有900席位、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的放映大厅。二是乡镇文化站情况。我县现有国家标准的乡镇文化站3个,其中齐埠乡文化站为三层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珠田乡文化站为三层建筑,面积为460平方米;汪家乡文化站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并都落实了“三室一厅一房”的功能要求,即建有用于开展小型演出、文艺排练、游艺等活动的多功能活动厅;用于图书、报刊的借阅的书刊阅览室;用于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和农村实用科技知识培训的培训教室;作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服务室;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管理用房。三是农家书屋情况。我县现有农家书屋45个,每家农家书屋都统一配送了图书1300余种、报刊41种及《管理人员工作细则》、《村民借阅须知》制度牌、100本借书证、《农家书屋管理须知》和《图书资料入库登记表》。四是广播电视村村通情况。我县已基本实现“乡乡镇镇”通有线电视目标,全县有线电视杆路达300多公里,有线电视用户达2万多户,同时还按照中央、省、市要求,对24个已通电自然盲村的240户农户赠送了“村村通”卫星地面接收施。
2、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一是农民集体文化活动“兴”起来了。农民作为农村文化的创造者和受惠者,富足起来的物质生活,使农民逐渐注重生活的质量,参与社会群众文化生活。现在有相当部分的村活跃着农民集体健身、跳舞的身影。陈营镇郊区村的"健身秧歌"既健身又娱乐,群众很喜欢,从开始的十几人发展到如今的10余支队伍几百人。县城锦湖公园,每天早晚时节,出现了几百人共跳健身舞、共练健身剑、共唱健身歌、共做健身操的多彩的景象。壮观的场面,优美的舞姿,甜美的舞曲,使居民和农民群众心旷神怡。二是农民节庆文化活动“闹”起来了。过去农民总是在过年节时舞龙舞狮,现如今不仅过年过节,就是星期六、星期日,乃至村里邻里喜事都或舞龙舞狮、或扭秧歌、或敲锣打鼓庆贺,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乡村的文化生活,已成为农民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三是农村群众艺术“活”起来了。随着农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农民不仅把劳动作为一种健身的方法,而且注重“身动”和“心动”、“智动”的结合。珠田乡珠田村成立了村农民书画协会、农民书法研究会,长年组织本村及邻村农民开展书法和绘画比赛,展览书法和绘画作品,进行书法和绘画交流,陶冶了农民书法和绘画的艺术情操。目前,在县文化部门和文联的指导下,全县有摄影、音乐、书法、舞蹈、吟诵、曲艺、绘画、作家等各类组织和协会30余个,培养了一批艺术新人,他们长年活跃在城乡大街小巷和乡村田间地头,给广大群众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成为我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因为如此,所以当下在我县广大老年农民中流行这么一组口头:“清茶淡饭水当先,看书写字亦悠闲,散步成习不可改,心欢体健乐晚年”。四是农村民俗文化“新”起来了。万年是世界稻作起源地,历史悠久,民俗文化遗存丰富,农耕习俗、节庆习俗、饮食习俗等民俗源远流长,为弘扬传统的民俗文化,万年农村“古习新做”,乐此不彼。苏桥乡跳脚龙灯逢节必舞,为苏桥山村带来无穷欢乐。青云抬阁每当丰收时节,穿街过巷、进村入户,为农民生产生活增添吉祥。石镇上丁村“打连厢”总是农闲、过节时集体“闹”村。陈营社里村“尊贤人”,大力宣扬品高、贡献大的村人事迹,鼓励全村村民向“贤人”学习,积极营造新农村、新农家、新农民氛围,使万年民俗文化得到传承。五是农民休闲文化“旺”起来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好起来了,山绿起来了,水清起来了,路畅起来了,农民“路径健身”活动也热起来了。陈营镇正大西路、石洋西路、建安西路和“一河两岸”,每天早晚“路径休闲”和“路径健身”的人络绎不绝,或三五成群谈笑而行,或成双成对牵手漫步,或单人健步而走,如今这里已成为陈营镇居民和农民休闲健身的最好去处。同时,还有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在自己建造的小洋楼里辟出健身房,购置了健身器材,进行健身锻炼。所有这些都为我县居民和农村群众“康乐寿”提供了便利条件。六是农民网络文化“酷”起来了。随着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互联网上网越来越便捷,网络文化在城乡日渐壮大。在城乡结合部的一些农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村,电脑也已进入部分农家,部分农民在网上学知识、做生意,享受网络带来的全新的文化享受。七是农民民生文化“热”起来了。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深入开展,全县每个乡镇每年有10场以上文艺演出,有4场以上大型综合性文体活动,每个学校放映电影4场以上,县城社区每周放映数字电影4场以上,每个行政村每年放映电影12场以上。通过努力,我县农村过去流传的“早晨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和“一日三件事,干活睡觉看电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新农村、新农家、新农民时代已经到了。
3、文化队伍建设情况。一是文化系统队伍情况。全局共有在编干部职工128人。其中男80人,女48人;20―30岁的8人、30―40岁的58人、40―50岁的40人、50以上的22人;具有本科学历的有19人,大专学历的有37人;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12人。二是乡村文化队伍情况。全县12个乡镇文化站有工作人员29人,其中具有大专学历的达到85%,具有技术职称的达到60%。随着中央、省、市对农村文化工作日益重视,我县也十分关注农村文化建设,关心农民文化生活,全县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出新出彩,各类自行组织的民间文艺队伍长年活跃在乡村中,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乡村腰鼓队60多支、舞龙舞狮队30多支、秧歌队80多支。
4、体制机制情况。一是文化单位体制机制情况。万年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属正科级政府工作部门,其职责主要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文化广电系列方针政策,加强文化、广电行业管理,繁荣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宣传万年,切实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巩固党和政府的思想文化阵地。局内设四个股级机构,即办公室、文化活动和文化管理股、广播电影电视管理股,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稽查队;下属七个副科级事业单位,即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物局)、文工团(赣剧团)、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电影院、广播电视台。文化馆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开展艺术创作、艺术培训和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组织实施各类文化活动等。图书馆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搜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指导农家书屋建设。文物局(博物馆)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县地上、地下文物和传世、流散文物的征集、保护、管理工作,全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制定保护规划、修缮审批、指导和监察工作。文工团(赣剧团)属定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弘扬赣剧文化,创作编排优秀节目,开展送文艺节目下乡活动,并配合全县大型文化活动。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县电影发行和管理以及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电影院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负责县城电影放映工作。乡镇文化站属乡镇政府管理,主要职能是开展书报刊借阅、时政法制科普教育、文艺演出活动、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和流动服务、体育健身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二是贯彻执行《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情况,主要做到了“三个落实”,即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落实了乡镇文化站建设,到目前为止完成了汪家乡、珠田乡、齐埠乡等三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并配置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需的设备、器材和图书等文化资源;落实了专职人员管理,每个乡镇文化站都配备了1-3名专职工作人员,并明确了乡镇文化站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落实了活动经费,每个乡镇文化站平均每年都有1万多元经费用于开展各式文体活动。
二、我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举措
1、大力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我县始终把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经常研究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全县总体建设之中,确立了“传承稻作文化,实施后发战略,把万年建设成环鄱阳湖市场导向型经济强县”的战略思路,提出了建设“文化万年、活力万年、生态万年、和谐万年”和“一个世界级、八个国家级”的战略目标。在具体工作中,近三年来共召开全县性的文化工作会议10余次,每次县委、县政府领导都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即使是全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会、全县古籍普查工作会和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工作会,分管领导都亲临大会指导,给了我们从事农村文化工作者以极大鼓舞。尤其是在2007年数字电影放映首映式上,县四套班子领导均亲临首映式,县委书记作重要讲话,县长亲自为首映式开机,这等高规格、隆重的首映式在万年农村文化发展史上记上了厚重的一笔,在全市、全省都产生极大的凡响。2005年省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政策实施后,我县根据省、市关于《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结合实际制定了《万年县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并适时根据调整的相关文件及时修订我县实施细则,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文广局、财政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工作有序地进行,较好地缓解了农民看戏难、看电影难、开展文体活动难的问题,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拥护和喜爱。
2、大力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是设施完善,关键是投入保障。近三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尤其是抓好了文化基础设施的提升,投资几千万元的会展中心已完成土建、消防、绿化、网架、通风及智能化、外装修和80%多的内装修等工程,内部的大会场、展厅已投入使用,现已成为我县标志性建筑;县图书馆投资6万余元改善了办公环境和图书阅览环境,解决了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屋顶漏水”问题、“办公桌椅、书架破旧”问题,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优雅、温馨的读书场所。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3万元用于图书的更新购置;县文化馆建起了馆办培训基地,添置了多部电脑和专用摄像机;县博物馆配套安装了防火防盗设施,对办公楼进行了刷新,添置了电脑和新办公桌椅;县电影院添置了音响灯光设备;县文工团不仅二次新添了灯光音响,而且还更新了十几万元服装、道具;县文工团、县电影公司还分别获得国家文化部和省文化厅配送的大型流动舞台车和12部数字电影放映机;县电影院也获得一部专用数字电影放映机;在获得国家项目的基础上,我县配套48万元完成了三个乡镇文化站建设。省政府副省长孙刚、省文化厅厅长李玉英等省市领导曾于2009年8月专程到万年视察我县乡镇文化站建设,并给予了高度肯定。
3、大力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保障机制。一是着力“创”。近三年来,我县积极引导广大专业、业余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积极创作了一批城乡群众喜闻乐见、反映万年厚重文化底蕴和发展新成就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和精品节目,共有600余件在各类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或市以上艺术活动中展演。其中话剧小品:《我想通了》、《分爹》;音乐及歌曲:《蓝天碧水都是歌》、《家乡云朵飘香果》;民间艺术:《长工耘禾歌》;快板《我们是快乐的房管兵》、《和谐校园安全颂》;相声:《警官日记》、《攀亲》;廉政文化:《迟来的忏悔》;国画:《渔村》、《劲竹》;书法:《行草中堂》;摄影:《龙舞》、《盼》等一批优秀作品获国家省市奖。尤其是在第三届稻作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我县地方特色节目《庆丰年》、《耘禾歌》、《道情――我们万年》和《狩猎舞》,赢得了央视艺术家、省(市、县)领导及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二是强力“办”。坚持面向城乡、面向群众,探索“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新机制,围绕城镇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广泛组织举办民间文艺调演、农民竞技赛、职工和农民运动会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20多次,让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更多地关心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三是大力“送”。主要是发扬“三种精神”,变“粗服务”为“精服务”,深入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即以“地铺精神”的服务宗旨,为广大农民精心演出。县文工团在工作安排上做到“年初有计划、月月有布置、场场有主题”,演出中战严寒斗酷暑,他们自带被褥睡地铺,许多演员因长期奋战在艰苦的条件下而生病,依然带病为农民送去精美的文化大餐,烈日酷暑之际,他们一个个浑身被汗水湿透了仍坚持为农民所需而尽职地工作;以“板车精神”的事业情结,为基层群众放映电影。县电影公司放映员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精心为广大群众放映电影,送上欢乐,尤其是裴梅镇放映员叶腾宝年逾花甲,在电影放映行业工作四十一个春秋,与电影放映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他硬是用两条腿推着板车步行放映累计行程绕地球两圈之多。他就象爱护自己生命一样爱护电影机,他用旧棉被垫着板车,装着数字放映机,徒步拉车,而电影机从未出现过任何机损故障。他执着的精神被基层群众称为“板车精神”;以“农民所乐”的创新精神,为农民群众搞好活动。结合农村生活习俗,创新活动方式,组织全县各乡(镇)、村(居)委会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体活动,收到了实际效果。我县青云镇李山坞村、梓埠镇椒源村开展了有巧妇烹饪、家庭接力、独轮车运输、夫妻水上运输等趣味赛事,通过比赛营造了团结气氛,使农村邻里关系更加融洽了,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了,从而促进了和谐文化建设。
4、大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人才保障机制。我县一直都重视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培训工作,每年都通过以会代训、专类培训、知识讲座等方式对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农村文化组织人才队伍建设,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办班的形式,经常性对乡镇分管领导、文化站长进行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组织能力,仅近三年来,我县组织了12名乡镇文化站长参加全市培训,培训率达到100%;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农家书屋管理、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等各类综合、专类培训13次,培训人数达160人次;加强业余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书法、美术、声乐、舞蹈等多门类艺术培训班10多期,三年来培训学员1200多人次,有效提高了我县业余文化人才素质;加强民间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机制,确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稻米习俗及贡米生产技术、万年串堂班、张思能烧烫疗法传承人共12名,促进我县非物资文化遗产有效的传承和协调健康的发展。
三、我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困难及建议
主要是:一是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仍很落后。近三年来,我县虽然建成了三个国家标准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但仍有9个乡(镇)只有简单的办场所,没有活动室和活动器材,村级文化设施更是落后。因此,建议上级加大对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资金扶持,尤其是《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所涉及到的有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政策要尽快落实,资金要尽快到位。二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财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永续流传是当急任务之一。我县目前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稻米习俗及贡米生产技术、苏桥跳脚龙灯、万年串堂班、张思能烧烫疗法及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但面临着经费紧缺等困难。建议以省、市政府名义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意见,并将传承人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三是专业人才的极度缺乏。目前县文化馆没有专业创作人员,县赣剧团演员新老断层,长期靠聘请60岁以上的退休老职工才能维持正常的演出。建议政府出台政策,建立文艺人才引进机制,每年固定招聘一定数量的文艺人才,为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下载相关附件:
【】 【】 【】
中共万年县委
万年县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万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万年县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电话: &&邮箱:
技术支持:杭州亿迪安网络 &&赣ICP备 号格式:ppt&&&
贡献者:Mckenzie
上传时间: 12:13
此文档归属以下专题
暂无相关专题
-------------
新增文件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香蜜湖文化风情街规划定位报告
分享到:&&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文件大小:46.57MB
所需积分:& 100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最新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 >
蚌山区文化建设和推进发展情况汇报
&&& 蚌埠市蚌山区是中心城区,是全市政治、文化、金融和商贸中心,北拥淮河,南接凤阳县,西至朝阳路,东临津浦铁路、龙子湖,呈扇形向南延伸。行政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28万,辖天桥、青年、纬二路、黄庄、宏业村5个街道,雪华、燕山2个乡。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区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 一、文化事业建设稳步推进、蓬勃开展 &&& (一)、重在建设,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①是积极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目前,我区2个乡的文化站全覆盖,22个行政村和11个社区的农家书屋全覆盖,是蚌埠市第一个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全覆盖的县区。全区17个社区设立了文化活动站或阅览室,设立科普站15个。 &&& 燕山乡文化站总投资40万元,使用面积3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50人学习、活动。雪华乡综合文化站于2011年8月建设完成,2011年9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文化站总投资48万元,使用面积480平方米。设有书报刊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科技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室2处(文化娱乐室、体育活动室)和文化站办公室。 &&& ②是积极抓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通过市级招投标,投资60万元,在2011年建成了两处“蚌山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级分中心”,并对外开放。 &&& ③是区文化馆已于6月1日免费对外开放。 &&& ④是民生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文广体旅局2012承担两项民生工程:农家书屋(11个),公共电子阅览室(两个)的建设任务。 &&& 11个社区农家书屋的各1张阅览桌、6把椅、3个书柜、2个期刊柜、报架等进行本区招标采购。在6月25日全部配送到位。7月1日起,全面对市民开放。 &&& 燕山乡文化站、同乐园社区2个公共电子阅览室,设备采购于7月18日到市招标采购中心进行招投标,8月底两个公共电子阅览室设备安装完成,9月1日正式对市民开放。市民生办进行了检查验收,蚌埠日报专门进行了报道。 &&& 2012年,已经实现文化站建设覆盖社区90%以上。2013年,争取实现50%以上行政村建基层文化服务网点的目标。 &&& (二)、面向群众,积极开展社会文化活动。 &&& 多年来,为进一步丰富全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 全区28个民间文艺团体活跃在社区,每年自发演出100多场次。丰富了居民节日文化生活,传播了文化知识。 &&& 各乡街、社区能够充分利用社区多功能室等文化活动设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社区建有群众性业余文艺队伍,各类文艺骨干10人以上;利用传统节日、休息日经常性开展社区文体活动,每年组织覆盖全社区的文艺活动2次以上,居民参加率达到35%以上。 &&& “珠城欢乐颂”的品牌演出,我区每年在社区进行演出8场次以上。 &&&& 蚌山区文化馆的翻新改建已全面完成。新装修好的文化馆群团活动室已正常开展活动。由原来的4个群众文艺团体增加到现在的9个,包括时装模特队、京剧票友联谊会及民乐队等,各种不同种类文艺团体近300人,为我们蚌山区文化艺术的餐桌上增添了新的菜式。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在我市相继出台了“文化强市”措施和政策后。中共蚌山区委、蚌山区人民政府也即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书记办公会和区长办公会讨论。这个意见的实施,必将加快推进蚌山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 二、文化产业建设加速推进、茁壮成长 &&&& 1、以花鼓灯嘉年华重大项目为带动,加快培育文化旅游产业。 深入挖掘陶山、燕山、老虎山生态文化资源,率先启动具有传统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花鼓灯嘉年华项目,打造现代创意文化和现代商务游基地。项目以我市特有的民族艺术文化花鼓灯为主题,打造集旅游、休闲、文化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现代文化科技旅游基地,整个项目包括开放广场、儿童乐园、水公园、花鼓灯广场、万国风情街、极限体验区等九大功能区。 在花鼓灯嘉年华项目建设中,蚌山区政府自始至终做好跟踪服务。特别是前期的项目引进、立项、规划设计、土地报批等环节积极主动的为企业服务,使之能够落地建设。项目用地的征迁工作中,区政府等部门在不到一百天的时间,干净利索平稳地完成14万平方米的征迁任务,创造拆迁工作的奇迹、蚌山速度、嘉年华模式。 &&& 花鼓灯嘉年华项目于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目前已经总投资达到9.3亿元。一期项目于日开始狂欢游。6月份接待游客14万8千9百人,营业收入1110.74万元。水上乐园等项目通过一个月的建设,于8月下旬全园正式开业。 &&& 一期建成后,其南端将建设花鼓灯嘉年华二期,以超五星级园林式度假酒店和四季恒温的室内水上乐园为主要内容,将与项目一期形成互补。 &&& 二期星级宾馆和室内水公园前期土地报批、方案设计工作正积极推进。 经文化部批准,该项目已入选2011年国家文化创新工程之一。项目将按照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的相关要求,为花鼓灯保护、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 该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已经上报,作为“十二.五”规划内容,在2013年完成。 &&& 花鼓灯嘉年华项目的建成,无疑是一簇跳动的火种,将深刻改变蚌埠的旅游休闲产业格局,创造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新型模式,并成为蚌埠新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这个火种,她不仅点亮城南,在“城南新区”,将以花鼓灯嘉年华为中心,初步形成了乡村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系列旅游圈,更要带动文化产业版图上的多个项目,点亮整个珠城。 花鼓灯嘉年华项目的建设,为推动蚌埠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显著的贡献。 &&& 2、加快市场建设,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玉文化产业。 &&& 蚌埠古玩玉器市场有浓厚的历史积淀,发展始于80年代。加工、销售、展示等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市场、流通、技术人才等产业要素相对齐全。玉雕工艺、仿古玉器加工和以灵壁石为主的奇石收藏交易享誉全国。 &&& 光彩玉器文化城在2011年正式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市委市政府给予一系列优惠措施来保障项目建设。 &&& 蚌山区作为承办单位,与市文化局、光彩投资公司团结协作,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玉器奇石古玩盆景博览会和第一届中国(蚌埠)玉文化节,玉器文化产业的辐射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集玉器、奇石、古玩、字画的销售、鉴赏、休闲为一体的文化商贸中心。 玉器文化城项目占地315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5亿元,共分为玉器、奇石、古玩市场、书刊市场和花卉市场。 &&& 整个玉器城从2008年年底开始分步建设,共分四期:玉器文化城一期二期(含玉博馆)、书刊市场、花卉市场等)目前已完成全面招商,今年上半年交付使用,8月份全面开业。&&&&&为提升蚌埠(光彩)玉器文化城档次和品位,公司又追加资金1000余万元,对玉器城展厅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建成后的玉博馆成为蚌埠(光彩)玉器文化城一大亮点。其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共分五层,内设精品展厅、多功能大厅、接待中心、大师作品陈列室、拍卖中心、玉文化研究院等。 &&& 整个蚌埠(光彩)玉器文化城建成后,入驻商户达2000余户,年交易额30亿元,上交税收300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1万余人。 &&& 蚌埠(光彩)玉器文化城的建设不仅可以整合、提升蚌埠玉器、奇石、古玩、书刊、字画、花鸟鱼虫市场、发挥集聚优势,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他的建成将为蚌埠玉器、奇石、古玩、书刊、字画、花鸟鱼虫及其它文化艺术品提供一个专业化、上规模、高档次的鉴赏交易平台,又为蚌埠市增添了一处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大景观、大亮点。对弘扬中国玉文化、打造具有蚌埠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促进蚌埠经济和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 南山古玩玉器精品城始建于1999年,前身为南山古玩商城,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总经营面积 1.5万平方米、商铺达270多家,年交易额上亿元规模的专业交易市场。其规模及影响力位居华东第一,也是国内较大的古玩玉器交易市场之一。2004年,被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古玩业商会评为“全国十大古玩市场”之一,这是华东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场;2007年,被安徽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确定为首批“安徽省文化产业基地”;2009年初,又被人民网、搜狐网等网站评为“中国古玩市场最具竞争力十佳诚信企业”;2009年1月被中国联合商报、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社等评为“中国十大影响力古玩城”。 古玩玉器精品城从2008年开始进行扩建、改建。新增加约8000平方米,商铺150家。同时,新增加室内停车场,泊位60辆车,经营功能更加完善。 &&&& 3、注重培育新的文化产业,增强发展后劲。 &&&& 2012年,新增加文化产业招商项目8个。分别是:花鼓灯嘉年华二期、宝兴面粉厂、汇金商业文化广场、金乾宫文化娱乐殿堂、金鹰文化生态旅游科技园、梅花山原生态垂钓娱乐中心、城南新区体育馆和海上明珠农业科技生态园-农家乐。 上半年,花鼓灯嘉年华项目和花鼓灯嘉年华二期、蚌埠(光彩)玉器文化城、金鹰文化生态旅游科技园4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已经完成全年总投资额的134.58%,在全市名列前茅。 &&&& 花鼓灯嘉年华项目和蚌埠(光彩)玉器文化城申报“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正在审批。 &&& 5月18日,在第七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蚌埠金鹰文化旅游生态科技园项目成功签约4.6亿元,这也是我区及我市历年来在中博会上签约的首个文化产业项目。 &&& 本项目规划土地面积5000亩,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一期2220亩,一期项目投资2.6亿元,其中自筹1.4亿元,申请贷款6千万元,申请中央、省、市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资金6千万元。 &&& 主要建设以蓝莓、果树、优质蔬菜等农产品种植区、水产养殖区、观光休闲区、开心农场、商务会议、有氧健身等为主要内容,以深厚的乡土、田园文化气息为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 &&& 金鹰文化生态旅游科技园已经完成概念性规划设计,正在做详规。项目于日动工,目前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2000亩的流转土地已经拉上围墙,土地正在进行大面积整平,部分园区内部项目正在逐步建设实施中,部分瓜果树木已经选种预定,100亩智能温室大棚正在建设中。整体项目计划分一、二、三期进行建设,两年内初具规模。&&&&&投资3000万元的金乾宫文化娱乐殿堂于9月11日开业。 &&& 三、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推进发展计划 &&& (一)、文化事业方面 &&& 1、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坚持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 协调统筹规划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改造规划。加强和改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和使用,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点创建活动,出台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促进各种文化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文化惠民工程的作用。 &&& 2、强化文化事业人才培训,建设高素质的文化事业队伍。 &&& 以造就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为目的,建立区级文化人才档案和信息库,配齐、配强、配优文化专干,培养农村专业和业余文艺队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文化艺术人才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 &&& 3、坚持高标准、高品位原则,重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 规划建设区文化馆、图书馆项目。根据国家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和《文化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规定,我区图书馆、文化馆馆舍建设方案已设计,总投资达800万元。经过多次协商,确定在花鼓灯嘉年华项目内进行配置。目前,方案已经确定。 &&& 4、积极做好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 开展公益性社会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知识讲座、展览、图书阅览等活动;指导乡、街道、机关、学校、文化站等开展好辖区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多主题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辅导并培养业余群众文艺骨干;进行群众文艺创作,建立健全群众文化艺术档案。 &&& (二)、文化产业方面 &&& 1、在坚持各种基本准则的前提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投资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尽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市场融资为主力的文化投入机制, 鼓励、支持、引导、开创多元资本进入蚌埠,大力吸引外来资金,进一步完善投资服务体系。 &&& 2、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队伍建设。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重点是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的需要,改进人才管理、使用制度,建立规范的人才有偿转让和自由流动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 3、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环境,增强产业实力。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建设”原则,全力打造文化产业精品工程。 应以政府规划为指导,以市场调控为基础。促进文化的产业结构升级。要选准重点和切入点,尽快打造一批能够产生品牌效应的知名文化产品和知名文化企业。 &&& (1)重点规划建设玉器文化产业。光彩玉器市场的未来发展定位为:建设集玉器、奇石、古玩、字画的销售、鉴赏、休闲为一体的文化商贸中心,在国内形成“北有京城潘家园、南有深圳古玩城、中有蚌埠光彩玉器文化城”的格局,着力建成中原地区最大的奇石玉器工艺品加工、销售和博览中心;最大的奇石玉器古玩文化、科技、发展交流合作平台;最大的奇石玉器古玩技术、研究中心。 进一步把南山古玩玉器精品城做大做强,做精做优。计划以古玩玉器精品城为依托,坚持以明文化为建筑风格,灰砖、青瓦、红柱、廊道等为主色调。加强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推动南山路文化产业一条街不断发展,使整个区域的古玩玉器经营管理水平和档次全面提升。 &&& (2)全力支持推进花鼓灯嘉年华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室内水公园和星级宾馆设计方案的报审,尽快动工建设;进一步优化施工环境,加快掏山生态植物园的规划和建设,尽早实现开放营运。(蚌山区文广体旅局)
主办单位: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蚌埠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邮编:233040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市政府院内 Email:postmaster@xxzx.&&网站运维电话:&&传真:
皖ICP备号-2&&&&&&&&nbsp您是本网站第位访问者&&&nbs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展厅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