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iphone热卖集赞送iphone

责任编辑:小安
相关新闻:
母亲节,茗阳温泉水疗活动
票选自己最爱的旅游线路赢免费日本游
24小时热帖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技术:
&皖B2- &皖ICP备号&
Code&2008-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山西旅游发展探讨&(下)
2.山西品牌工程
(1)地方名片
地方名片的要求是独特、直观、活泼,我们比较习惯于弄点四六句,有些四六句很好,有些未必好。比如原来北京大学给北京做了一个旅游规划,提出北京的名片叫“东方古都、长城故乡”,遭到大家一致反对。去年年初的时候,我们给北京做了一个北京旅游发展纲要,付磊提了一句话叫“现在是北京时间”,这句话大家公认,“现在是北京时间”这句话很通俗,可是越琢磨越发觉有味道。这是2007年1月份时候提出的,去年的1月份奥运倒计时的时候,天安门广场的背板上就是奥运时间、北京时间,这句话就用上了。
比如三亚花了1500万征集城市名片,征集了八个字“美丽三亚、浪漫天涯”,我去年到三亚去讲课,说到这句话,市委书记在台下问,你觉得这句话怎么样?我就说这叫正确的废话,书记一下就站起来了,问我应该怎么改,我说我各改一个字,就叫“美美三亚、浪浪天涯”,至少比你们这句要活泼,而且字面意思更丰富了,更对应现代市场。后来书记就说,我们刚定的话,也不能马上就改。我说的意思是我们每一个地方都需要研究,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这个话我很赞成,而且这个话也传开了,但是还可以对应不同的层面说一些不同的话。比如说,商贸胜地、发财福地,这是对商人说的;文化胜地、休闲福地,这是对文化人说的;激情三晋,欢乐山西,这是对年轻人说的;红红火火过大年,这在北京已经唱出来了,一说中国年在哪儿,在山西,类似这样的要形成一个系列。
(2)品牌工程
由此形成一个品牌工程,我们各地也都涉及到这个问题,品牌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心的凝聚过程,品牌的征集过程就是一个宣传过程。三亚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十几个亿,相当于一个县的财政收入,拿1500万干这个事,真是非常重视,但是它有一个效果,在全世界宣传了一下三亚。所以,我们要避免正确的废话,但是一旦确定,就坚持不懈、全面体现。
3.产品建设工程
(1)品牌产品、普遍市场
这几个产品对应全世界、对应全国、对应哪一个阶层都是实用的。一是遗产旅游遍山西,这里云冈、平遥、五台山是龙头,但是不意味着除了这三个就没有遗产了,所以我就说遗产旅游遍山西,到其他地方只是感受到一个遗产的点,可是在山西是感受了一个遗产的面。二是壶口瀑布中华魂,壶口瀑布体现了这么一个格局,也体现了这个发展的态势,到了现场那种震撼感确实强,所以一说反映中华民族,都离不开壶口瀑布,这是中华魂。三是太行峡谷撼人心,这里边包括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自然峡谷,第二是整个历史过程,尤其是红色旅游,这是一个品牌性的产品,应该说市场对应面非常大。
(2)远程市场、高端产品
第一类是历史文化产品。比如像刚才说的车马坑,挖掘出来的东西太多了,这种历史文化产品有一些东西也不完全是对应远程、对应高端,比如鹳雀楼就是很好玩的东西。但是总体来说不能把自己搞的太低端,把这些东西弄的好一点,实际上吸引力更大,对远程市场自然就有吸引力。比如晋南的这些历史文化,我们总觉得那些东西就是对应华北市场,现在客观的来说也是华北市场,尤其那个地方三省交界,可是如果产品的层次高了一些,实际上对于珠三角市场、长三角市场照样有它的吸引力,也同样会构造出一个区域联动的局面。
第二类是商务会展。商务会展这套东西就眼前而言,现在还不足,但是我相信,随着整个山西产业结构的升级,比如从煤炭基地变成煤化工基地,商务会展旅游这一块会很大程度的发展起来。现在煤博会已经变成了一个品牌,将来不光是煤博会,应该还有化工博览会,包括各类进一步的衍生博览会都可以起来。
第三类是特种旅游。山西的特种旅游前景非常广阔,可是现在严格的说还没有产品。比如太行大峡谷里边可以搞很多特种旅游产品,还可以弄一段河道搞漂流,惊险刺激,这也是特种旅游产品,攀岩、自行车旅游等,诸如此类的都是这样,所以说山西的特种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产品。比如说漂流,全国的漂流大概有两千多处,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湖北鄂西有一段叫“清江闯滩”,那条江就是清江,历史上放木筏放竹排就是清江闯滩,他现在漂流的名称也叫清江闯滩,这个名称听起来真棒,而且那种感觉也很棒,有惊无险,同样是漂流产品,就构造出了他的特点。
(3)中程市场、中端产品
首先是观光,这也是我们的主体市场、主体产品,山西观光可观的地方太多了,看不过来,我来了无数次了,都还没看完。可是我们不能这么想,我们只能想客人第一次来山西应该怎么办,第二次怎么办,充其量如果作为一个观光旅游者,能到山西来三次就不错了,就不能想着观光旅游者到山西来三十次。其次是培训,这一类的市场要研究究竟如何操作。第三是自驾车,自驾车市场也是一个主流市场,这几年越来越红火,所以就需要研究。比如北京到大同开车很方便,北京到太原开车也不太远,包括青旅的大巴来的也不少,很多长途大巴到太原,大家现在都不觉得是个事了。
中程市场、中端产品是市场主体,这个市场主体的核心是怎么样让客人更方便。比如自驾车需要一系列的服务,我们这一系列的服务能提供出来吗?比如公路沿途交通标志怎么样,尤其是自驾车的交通标志如何,天天在路上开车的司机,没有标志他都知道怎么走,但是第一次开车来,标志怎么办?地图怎么办?他碰到的各类情况我们能不能解决?大体上一个自驾车服务体系需要九个方面,我们现在都不足,所以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
(4)周边市场、大众产品
对应周边市场的大众产品主要是休闲产品,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点,比如北边是对应河北内蒙,南边就对应河南陕西,中间这一块主要是对应本地。这就意味着休闲的产品是小闲、中闲,小闲是八小时以后,中闲就是大周末,就要研究几个小时的产品,或者一天两天的产品。这里重点是三类:一类是文化,一类是休闲,还有一类是运动产品。文化包括生态、节庆、体验,运动包括森林、山地等等,这一类的东西也需要形成一个体系。
现在是山西人不会休闲呢?还是不爱休闲呢?山西的休闲市场没有起来,比如我们到成都,非常突出的感觉,成都这个城市就叫安逸,到了这个城市之后就不想干活,哪儿都很舒服,哪儿都懒洋洋的,觉得这个地方就是休闲,这个市场就完全起来了。现在是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大家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强,我们现在一定意义上,山西人的休闲需求形成了一个挤出效应,我们本地没有完全消化。另外经济形势不好,大家心里郁闷,休闲的需求也变化了,这两条都需要好好研究。比如成都附近的农家乐有6000个,现在从农家乐已经上升到乡村酒店,乡村旅游目的地,在逐步上升。太原附近肯定也有一大堆,但是绝对达不到这种规模,所以可能地域上、文化方面有差别,但是人性都是一样的,人工作之后都想休闲,这是很自然的。
4.市场开发工程
(1)三类信息
品牌性信息、服务性信息和后续性信息,我们现在一般看重的是品牌性信息。品牌性信息解决的是到哪里去的问题,比如一个北京人,这么多地方可以去,先选择到哪里去,所以这个时候当仁不让,把品牌性信息做好。二是服务性信息,就是怎么去的问题。三是后续性信息,就是要不要再去的问题。如果三类信息我们都到位了,这个市场就好做了。
(2)三吹战略
要敢吹、会吹、经得起吹,全国现在敢吹都可以打一百分,经得起吹现在差不多都及格,会吹普遍都不及格,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吹。所以,钱花了不少,但是实际效果如何都需要我们研究。
(3)近期策略
近期来看,山西以观光市场为基础,以休闲市场为主体,以文化市场为发展,以商务市场为主导,大体上是这么一个策略。不是说强调休闲等于就排斥观光,这是市场一步一步的深化,同时一步一步的提升。
(4)全面营销
一般来说城市营销和旅游营销是连在一起的,城市的品牌主要靠旅游品牌来创造。比如我们到北京去,无论坐飞机坐火车,很习惯的,快到了,广播里就会广播北京有这个有那个,很少会说到北京还有一个石景山商品公司,还有一间燕山石化总厂,没有人数这些,一说就是八达岭、颐和园,顶多再数数北大、清华,所以很自然,就意味着旅游的品牌就是城市的品牌。这样的话政府进行形象宣传,企业跟进产品营销,采取多样化的渠道、多元化的方式,形成一个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
山西这些年创了一些经验,比如大企业的结合,国为大企业本身就得抓客源,我们提供产品,这个事就联动起来了。再比如社区营销,有一次香港旅游发展局想在北京搞一次营销,原来也考虑传统模式,正在犹豫,有一家旅行社找他,主动要求来操作这件事情,在北京的望京小区、方庄小区搞了两场活动,就是宣传旅游,又是图片又是歌舞,各种展览都出来了,一个活动搞下来,现场一千多人报名。现在的信息是海量信息,让旅游者从海量信息里一步一步的自己筛选,他没那闲功夫,他能抓到什么是什么,因为选择的余地太大了,社区营销看重的是第一手信息,而且是最鲜活的信息,所以马上就激发了消费者的旅游动机。如果只是看了报纸,看看杂志,或者说看看电视宣传片,没有这么大的动力。社区营销可以马上就买单,跟着就组团,国内的旅行社在现场办手续,这就是从目的地营销转向了客源地建设,转成了一个现场的活动。
比如北京有一个面酷,专门卖山西菜,我的评价是,我走遍山西,没吃过那么好的山西菜,原来是要想吃山西菜就去晋阳饭庄,后来我就说,面酷为什么不挂点山西的风光呢?大家吃完山西菜,一看山西还有这么好的风光,到山西去玩玩,这不就联动起来了吗?就把卖山西的菜、山西的饭和卖山西的旅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在饭口上的时候,卖山西饭菜,饭口结束了,跟着就卖山西风光了,所以无非是我们找个旅行社和面酷或晋阳饭庄合作一下,再配两个旅游工作人员,卖饭的同时卖山西旅游,大家觉得反而收获更大了,这就是一种新的结合方式。
5.重点活动工程
重点活动工程包括十二个“一”:一部电视宣传片、一首主题歌、一套主题宣传口号、一位形象大使、一个吉祥物、一个电台频道、一套系列丛书、一个专题网站、一台常演文化大典、一支口头传唱歌曲、一个网络流行口号、一个著名节庆活动。这十二个“一”很复杂,尤其是有一些东西让大家能传唱,这很不容易,现在大家一唱还是人说山西好风光,那是我这个年龄以上的人会唱,我这个年龄以下的人已经不会唱了。而且现在唱出来反差偏大,你看那汾河的水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现在水在哪儿呢?所以新时代要有新东西,新东西尤其要结合现代的市场需求,包括年轻人的市场需求,形成一个系统的活动。
6.交通工程
交通方式决定了旅游方式,就山西而言,大交通现在问题不大。就航空而言,大机场要发挥大作用,主要客源市场开通航线,客源集中地加密航班,这个现在还做不到,这需要一个培育过程。而且旅游和航空有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谁都希望有客人,但是这客人谁来招揽呢,航空希望旅游招揽,旅游说你没有相应的航班我们没法招揽,现在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了,但是这种矛盾显然是存在的。现在就山西而言,大体上可以达到铁路通达,铁路这里边旅行社的作用很大。对山西来说,尤其是华北市场,高速公路现在交错贯通,这个作用非常大,一定意义上变成了一个主流性的作用。
山西的乡村公路、支线公路在全国处于下游水平,这也算是没办法,多好的路,只要拉煤的卡车一跑,这路就毁了,严格的说乡村公路、支线公路是自驾车最常跑的路,应该是景观路、文化路、生态路、交通路四路合一,现在山西这个恐怕是最差的。我记得有一次在乡宁县,走了大概三四十公里,在全国我都没碰到过这么破的路,甚至比西藏还破,那次是为了云丘山开发,后来我就说,云丘山开发也有一个时限,三年之内不要开,高速公路开通之日,就是云丘山开园之时,要不然都走这样的破路到云丘山,想都不用想,当然,也可以把这种路转换成极限运动公路,也可以做一个转换。咱们看看在这破路上怎么办,也可以转换,对旅游什么招都可以出,对差路有差路的招,照样可以吸引人。
7.节点工程
(1)城市节点体系建设
我们主要的中心城市应该是时尚城、商业城、文化城、健康城四城合一。我们从北往南数一数,或者从南往北数一数,有几个城市能当得起这四句话?不多。同时,主要城市应该是集散中心、休闲中心、会议中心,这些功能要起到,也应该按照这些功能来培育我们城市的节点体系。
(2)资源集中的县城
这里我们强化的不是景区,景区是一个观赏中心、观光中心,但是真正资源集中的地方要把县城做好,县城应该是品牌中心、交通中心、住宿中心、活动中心,这样才可能把收入集中。如果我们过于强化景区,好多事是做不下来的。
(3)旅游小镇建设
一般的原则都是山上游、山下住,所以山下要培育旅游小镇,这种旅游小镇形成特色、文化、生态、效益。比如历山这边是这个县,那边是那个县,应该有两个旅游镇来依托这个山,就不能想着在山上搞多大规模的建设,这么搞把山也破坏了,结果最终效果还起不来,想达到的效益也达不到。
(4)山西不足
这样的城市节点体系我们需要下一点大的功夫,现在国内旅游比较发达的省份若干节点都是非常清楚的。比如云南就是昆明、大丽、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现在腾冲、红河也正在开发,很快就会形成新的节点;四川,包括江苏,都是朗朗上口,在市场上的概念非常清楚,品牌也都出来了;一说山西基本上是大同、太原、运城,再往下数数不出几个来,严格的说三个层次的节点体系的建设现在都没有形成。
山西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过于强化景区建设,所以有些景区成名了,但是城市并没有成名。比如现在名气很大,可是在哪儿不知道,总不能再冒出一个市来吧,这些年我们的国内有个现象,由于旅游发展的比较集中比较突出,这个地方就改名了,像武夷山、张家界、九寨沟,包括今年刚改的普尔,都是这种原因,但是反过来说,就是说有时候我们过于重视景区建设,忽略了城市节点体系的培育。二是在市场上应该成为一个体系化的品牌。这两点现在看起来都有薄弱之处。
8.大院工程
(1)山西大院
大院是山西的一个特点,大院是个简称,说大一点叫做古城、古镇、古村、古院,甚至古街区,这就不是三古了,是五古。这里首先有一个定位,我们现在这几个大院,比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曹家大院,这些大院是真棒,可是我们觉得这些大院和我们隔的太远了,乔家大院曾经有个《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电视片,王家大院、曹家大院都不亲和,所以这里边还是传统和现代怎么结合的问题。第一叫生活中的,第二是时尚的,第三是心中的,要研究这个问题。
上次我们做平遥规划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叫做干巴巴的平遥、脏糊糊的平遥,平遥这个地方总体环境也不好,到处都是煤烟味,可是一说丽江是水灵灵的丽江,这就是差距。后来我们说叫做厚重平遥、绚烂丽江、悠远凤凰,可是我们山西的东西如果只是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就会把人压趴下了,所以我们要研究生活、时尚和心中。
(2)大院群落
山西的大院构成了一个大院群落,这种大院群落突出的是古民居风范,现在开的这些大院我去过不少了,但是有一些没开的大院看了感觉更好,那种历史的沧桑感,给人的印象更深刻。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么多大院我们怎么弄,山西这样的院有五六十个,和这个稍差一点的院不知道有多少,形成一个群落,群落有群落的优势。所以这里第一要强调它的独特性,每个院都应该有它文化上的独特性,现在看起来都差不多,专家能看出区别来,问题在于专家的这种区别不能代替市场上的区别。第二要强化这些大院的功能性,现在基本上都是博物馆的这种方式,到这个院也是看看博物馆,到那个院也是看看博物馆。反过来需要研究功能性,在功能性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分工体系,这样才能让这些大院叫做各得其所,各在其位,各发挥其作用。
(3)开发方式
博物馆方式是一个主体方式,但不能是唯一方式,如果是唯一方式,这些大院就会迅速变成了近距离的重复建设,水平都不低,但是近距离的重复建设最终在市场上形成一个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除了博物馆方式,还要研究生活方式,研究参与方式,比如这个院可能都是民居旅馆,到那个院去看,到我这院来住,或者这个院就是一个娱乐院,大家晚上来玩,由此构造一个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形成了,这个院就盘活了。
(4)文物保护
只要强调文物保护就会强调博物馆方式,可是这里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民居都是土木结构的建筑,土木结构的建筑住人才能把房子维护住,这房子住着人再破还都可以再用,只要不住人,这个房子过不了几年就完了。如果我们通通采用博物馆的方式,对保护肯定是不利的,这是我们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所以经常说北京的檀柘寺,始建于晋朝,我从来不问始建,就问最后一次修建于什么时候,修建于清朝,我就认为这是清朝的建筑,修建于民国这就是民国的建筑,中间不知道复建过多少次,翻建过多少次,所以就构成了东方建筑的特点,在国际上专门形成一个奈良模式。原来国际上强调威尼斯模式,就是那种大石头的房子,大石头的房子几千年都那样,修不修都可以,因为它就是用石头落到一起,可是我们东方土木的结构要强调威尼斯模式就不行,所以这个东西不能食洋不化。
我们强化生活方式和参与方式,这和文物保护并不矛盾,更何况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民居都变成文保单位。苏州现在有相当一批老房子都卖出去了,但是卖的同时提要求,买主不能违背文物保护的要求,可以自己用,比如公司买一个老的私家园林,买完了整修都可以,有文物人员当监工,这样做比眼睁睁的看着老房子塌掉要强的多,到底哪种保护方式好,肯定就涉及到类似这样的问题,所以山西的这些问题很突出,确实需要把这两者的关系协调好。
比如上次在临汾看了一个施家屯,那个村子给我的感觉太好了,可是基本上房子现在都面临着坍塌的局面,当地的积极性也很高,一再的问到底怎么弄,我说第一千万不要申报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了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部门给点钱就收拾一下,要是不给钱就会等着这房子一间一间的塌,因为塌不叫破坏,用就叫破坏,有这个道理吗?我实在想不明白。后来我提了一个建议,把这儿变成一个中国建筑师的大本营,因为它那个建筑格局丰富多彩,不管是院落还是房子,包括各种门楣的雕刻真是丰富多彩,把那儿变成一个建筑师的大本营,变成各个建筑学院的教学基地,按这个思路来做。比如这个院子就给清华大学的建筑学院,他可能破坏吗?他一定搞的比你还要好,然后在这儿召开中国建筑师年会,甚至召开世界建筑师年会,按这么一套思路,这个地方一定能盘活。他们听了觉得这个思路不错,又看了半天,那儿还是个省级文保单位,这个思路是否符合文物保护的要求我不知道。
修旧如旧一定要注意一点,到底是哪个年代的。一次讨论故宫修建问题,当领导就提了一个问题,能不能把恢复康乾盛世,专家们一致反对。故宫是什么时候有的名称?民国之后,民国之前都叫紫禁城,从元大都开始建,一直到清朝,五六百年的时间,你们说修旧如旧,我们如哪个时候旧,我们是如元朝,还是如明朝,还是如清朝,因为历史上已经修了无数次,老强调修旧如旧,到底如哪个时候的旧,如果我们恢复到元大都,那现在的房子都得拆,如果恢复康乾盛世的景象,这不也是个旧吗,当年康熙乾隆国务强盛,把故宫大修了一遍,修的金碧辉煌,现在还有遗迹,那个时候就不是旧吗?最后专家们谁也说不出来。
为什么这个事多说几句呢?因为这涉及到山西整个的遗产旅游的问题,甚至涉及到整个遗产保护的问题,就是我们采用一个什么样的保护模式,在这种保护模式里能不能有商业模式,如果有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能不能多样化,就是我们能不能采用多方式的利用。我的看法应该采用,否则的话大院留不下来,将来也就是留十个八个就完了,当地的老百姓要提高生活水平,有了资源想利用,想借这个机会挣点钱,他们就没有这个权利吗?所以类似这样的问题要深入的研究。
西方是两个概念,一是新老分离,要想保护好这个村子,老村子要保护,在旁边建新村,建了新村,老村才能够保护下来。二是新老分明,比如这个柱子下半截是老的,上半截是新的,老的和新的一定要明显的看出来,这样人才知道什么叫老的。我们现在是修旧如旧,修的不伦不类,不老不新,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在修旧如旧这个大帽子之下,我们不知道毁坏了多少文物。当然,我这也是一家之言,尽可以讨论,但是既然讲旅游,我们就要研究在旅游市场的平台上怎么来促进保护。
现在最棒的是浙江的乌镇,浙江人说这样的古镇浙江有六十多个,这六十多个怎么用,都是江苏周庄那种模式恐怕也不行,实际上乌镇开创了一个又老又新,新老结合非常好的,而且是多元化利用的典型。乌镇的一期工程就是以观光为主,很明确,现在叫东栅。二期工程叫西栅,原来只有一条老街,这条老街很残破,建设的时候每个房子拆了后,每一个砖头瓦块,每一块木头都编号登记,晚上老总画一张草图,第二天工匠施工,拆下来的每一件东西都放上去,二期工程做成了一个特大型的宾馆,六年时间才完工。古人之所以能干出好活,就是因为他有耐心,我们现在哪有这个耐心呀,六年时间建了乌镇的二期,花了六亿,老总就说我得感谢领导,领导对我有充分的信任,才把这个事干下来,然后卖了60%的股份,六亿投资都回来了,相当于花了六年时间净赚了四个亿。按照市场价来说,相当于十个亿,等于这个项目六亿投资,现在回收了十六个亿,是这么一个概念,我们山西哪个大院有这样的概念,所以我们搞大院的这些人都应该到乌镇去看看,看看那套模式。
9.乡村旅游工程
乡村旅游工程要明确分工体系,一村一品。挖掘特色、沟通市场、开拓思路、创造市场、培育重点、创新模式、规范发展、逐步提升。山西的农家乐也不少,但是这些农家乐还属于初级水平,四川的模式就是这样,从农家乐提升到乡村酒店,提升到乡村旅游目的地。我们现在基本上还局限在农家乐模式,包括有些资源很棒,有的环境也不错,有的还有温泉,还处在这么一种初级模式上恐怕不行,要按照我刚才提到的这套思路一步一步来做。
10.旅游购物工程
要全面把握旅游购物的内含,我们原来一说就是旅游商品,就是工艺品、纪念品,这不行。首先是工业品,其次是农副土特产品,尤其是现代社会,大家对农副土特产品,尤其是原生态的这些东西追求的越来越多,就意味着我们传统工艺的农副土特产品在逐步升值。比如联合国粮农组织有一个帽子,叫做世界农业遗产,中国第一个进入世界农业遗产的是浙江的青田,就是稻田养鱼,历史上就是稻田养鱼,现在还是稻田养鱼,因为稻田要养鱼就意味着化肥农药都不能用,他们现在的田鱼卖200块钱一斤,从品种来说就是鲤鱼的品种,但是因为它多年培育的品种,他们说八两重的鱼是最好的,就是200块钱一斤,鱼卖到这价格真是不得了,后来农民开动脑筋想把这鱼养大一点,发现鱼要养大了价格就下来了,所以现在他们每年就是一季稻,这一季稻里养着一季鱼,那鱼确实是好吃。
这就意味着追求的不是产量,最终是追求附加值,就是怎么把附加值提高,所以这一块东西应该是能够拉动农村最大的一块。从产业结构来看,山西农业的这一块已经很低了,可是在山西跑的过程中,觉得农民很多,所以这里边我们要培育产业分工体系,培育市场体系,说一句口号性的话,叫做快乐充满自驾者的心怀,物品装满自驾车的后备箱,要装满一个后备箱不是靠这点工艺品、纪念品能装满的,主要就得靠农副土特产品。所以将来我们这一块的发展余地非常之大,这就是一产转化、附加值提高的概念。
11.延长工程
第一延长全年的经营时间。一年365天你能经营多长时间?我们北方一般也就是半年,这就是北方的一个难处,但是山西不同,山西文化性的东西多,就意味着我们时间是可以延长的。比如说看云冈石窟,夏天看,冬天也可以看,冬天看寒风凛冽,可能对云岗石窟是另外一种感受。再比如像五台山夏天的时候感觉是不错的,冬天满山冰雪,也应该是不错的感觉。这里也在于我们一些观念的转换,你要认为一年只能经营三个月,市场认同你也就是三个月,所以就要塑造新形象:文化胜地、温泉福地、会议新地。
第二延长客人的停留时间。这就需要我们深化产品、丰富内容,怎么样让客人停留的时间更长一点,现在都是走马观花疲劳之旅,急匆匆看的越多越好,实际上现在市场已经开始转向了,所以我们经营者也要开始转向。
第三冬季特殊产品。温泉、冰雪、民俗、娱乐等都是冬季的特殊产品,山西现在没有冰雪概念,但是很多山里边到冬天冰景非常棒,山西缺的是雪,也缺乏相应的气候景观。比如南方,冬天有一个好处,山上一般都有雾凇,而且很漂亮,不只是东北吉林那里的雾凇,冬天到南方山里的雾凇也很漂亮,尤其是黄山,黄山冬天的冰雪景观一绝,可是他们也是原来没有意识到,总是强调夏天,后来发现了,推出冬季黄山,推了五年了,现在冬季黄山已经很见成效。北方最难过的是春节以后,四月份以前,这一段时期基本叫什么办法都没有,冬天还可以做文章,可是这一段时间做不了文章。山西最大的特点,就是我一开始说的,红红火火过大年,这样就把民俗这一套东西真正的推出来了,而且这些民俗里有很多娱乐的内容,这是城里根本见不到的,也感受不到的。
六、旅游工作推动
1.多方推进、全面拉动
(1)三个一体化
发展旅游的过程要研究城市群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城市旅游一体化,这不是两张皮。
(2)三个目标
争取更多的人来,争取人停留更长的时间,争取更多的花费,但是这种花费只能是争取,要让客人自觉自愿的掏,不能去强迫他掏,强迫也强迫不出来,强迫人家都变成强盗了。
(3)三个方向
同时要研究三个方向:常住的客人、常留的客人和常来的客人。常住的客人基本都是商务客人,比如我在太原买房,他就转换了;常留的也是如此,就是商务客很多;常来的客人就是回头客,这都需要研究。
(4)抓住三类人
第一类是客人,第二类是商人,第三类是做官的,这三类人都要抓住。一个地方旅游起来了,当官的来的也多了,我们做地方工作都知道一条“跑部钱进”一个地方旅游发展起来了,很多部长就会前来。一年三百多个副部级干部、三千多个司局长级干部到黄山,平均下来一天一个副部长,十个司局长,所以黄山的事就很好办,经常是人家说你到北京去办个手续吧,用不着跑步,所以这些方面都需要抓。
(5)抓好四个人
最后是抓好四个人:人为经济、人气经济、人文经济、人本经济,这都是旅游的特点。
2.旅游开发
全面整合资源,无中生有、有中生好、好中生优、优中生特。采用市场分层、产品分级、服务分档、开发分时的建设方式。
3.旅游规划
区域旅游规划要从旅游产业规划转向旅游目的地规划,大规划、大旅游、大管理。旅游项目规划从只注重空间布局转向情景规划与体验设计,情景规划注重内容、功能、空间、时间,体验设计注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运动觉、秀觉,达到眼、耳、鼻、舌、身、心、神的全面体验。要关注文化度、舒适度、方便度、满意度四个要点。旅游产品要以城市文化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为依托,以生活文化为核心,达到乐育、教育、体育、文育、美育五育合一。
4.旅游经营
(1)建设的商业模式:卖什么
卖理念的载体是规划,卖门票是长期主体收入,卖名气根本是创品牌,卖土地本质是卖升值空间,卖项目是卖溢价区间,卖综合要形成产业链条,卖股份就要求多方式资本运作。
(2)经营的商业模式:做什么
旅游的经营要形成一套商业模式,主要包括品牌、环境、知识、文化、娱乐、商品、体验、成长空间、商业机会等。
5.旅游管理
(1)建立合理机制
旅游不是旅游局的旅游,旅游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大家共同的旅游,所以需要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市场主体、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利益协调、和谐发展,这是一个完整的旅游管理机制。就现在而言,山西很多地方机制不顺,造成有了事情没人管,有了责任没人担,有了利益大家抢,这能行吗?这样造成的必然结果是总体下降。
(2)形成新的领域
旅游是各个部门新的工作增长点,比如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水利旅游、林业旅游等等,因为旅游涉及到的面很多,是各个部门新的工作增长点,所以这里不是一个简单的我们重视旅游是帮旅游的概念。其次旅游要形成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1998年中央决策,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体上到2003年这个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是在山西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培育,进而作为一个支柱产业的培育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就需要建立合理机制,形成新的领域。
(3)加强旅游部门建设
包括职能、编制、经费等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如山西旅游需要宣传,我们一年的宣传费用有多少?现在力度比较大的,杭州市一年5000万,这5000万不是建设的钱,就是搞宣传的钱,他们叫杭州旅游委员会,正是有这么一个力度,所以杭州这些年在全国就是拔尖的,当然,不只是这一个方面,他的招很多。比如杭州2005年的时候提了一个战略,搞一个241工程,什么意思呢?如果客人到了杭州能多停留24个小时,杭州一年的旅游收入就增加100亿,为了241工程,西湖周边的景区,进而杭州的景区取消门票,后来算了一笔帐,西湖周边的景区取消门票,减收6000万,可是整个城市增加收入20亿,这就有一个部门的直接收入和城市的综合收入比较的问题。对城市有好处,对一个部门损失太大了,一年6000万的门票钱没有了,这就是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把这事办下来了。
(4)旅游队伍建设
从教育、培训各个方面市场都需要加强。
6.追求联动效应
(1)挖掘深度价值
旅游的发展有资金回报效应、综合效应和后续效应三个效应。旅游的特点是长线投资,长期回报;综合效应是指旅游可以达到对各行各业的拉动,包括对文化的拉动,对环境的促进;后续效应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作用,从根本上创造深度价值。
(2)构造产业体系
这里构造一个产业体系,完善行、游、住、食、购、娱六要素,进一步拉动大产业发展呢,工业、农业、商业、房地产业都可以通过旅游这个市场进一步的拉动。
发展需要钱,钱从哪里来?钱怎么花?钱如何赚?我们现在老研究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但是怎么花、怎么赚不研究,这是不行的,这三个问题是连在一起的。旅游的特点是长线投资、长远回报,所以现在是旅游投资的时机,在现在这个时机,一是处于经济低谷建设是个时机,因为现在是建设低成本,比如钢材价格比五个月以前下降了一倍多;另外一点,我们现在加强建设,比如明年加强建设,到后年以后有可能市场开始复苏,就可以以新的形象在市场上立起来。但是这里就确实涉及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大体上有五类钱。
1.市场的钱
吸引市场的钱,核心是商业模式设计,如果我们都不知道这个事怎么赚钱,还能招商引资吗?那是忽悠人家,我经常看到的招商引资就是一张纸一个项目,这样的招商引资基本上叫没有效果,好的招商引资的项目,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本子,没有这个本子,就说明你自己都算不清楚钱怎么挣,还让人家来投资,怎么可能呢?这是非常普遍的情况,有的算的连小学的算术都不如,违背常识的也在这里讲,这样的招商引资也就是说说而已。所以这里的核心是要把商业模式设计出来,我们一般说景区的商业模式就是一张门票,这不叫商业模式,或者说这叫最初级的商业模式,好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一系列的。
2.政府的钱
政府的钱基本上是三个方面:一有要钱的道理,二有要钱的渠道,三是要钱的技巧。我管过多年的钱,有些地方要钱连个最基本的道理都没有,上来就说我没钱,我要钱,就靠这么要钱能行吗?比如我这个项目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是一致的,又是城乡统筹,又是生态保护,又是新农村建设,又是拉动内需,又是就业,把这些道理都放在里面,这个项目就是个好项目。不能说是旅游项目就找旅游局钱,旅游局是最没钱的部门,就得研究不同的题目不同的渠道。
最后就是要钱的技巧,比如我在国家旅游局的时候,找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要钱,基本的方法是出新题目。这个事已经干了九分了,再扶我一把,就差这一口气,人家会问这个事怎么算呀,事做完了算你的,你要面子我要里子,不能说我是要钱的,里子面子还要一块要,没这个道理。或者我出新题目,这几年我们出几个好题目,下几年再出几个好题目,因为即使在发改委的系统里也涉及到这个问题,不是说每个部门都有钱,也得想题目去争取资金,然后再来分钱,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把这个弄清了。比如最近这一段,大家一说1000亿里有旅游的10亿,明年还有10000亿,里边可能还有旅游的100亿或者200亿,大家现在都削尖了脑袋,可是多数的钱都要不下来,因为没有前期工作。这个时候想起来了,现在要抓规划,现在抓设计,人家的钱早分完了。现在是在推进度、要效率,要实物工程量,这个时候才说去要钱,晚了。所以这种事要未雨绸缪。
3.社会的钱
现在有一个NGO模式,主要是生态、扶贫、就业,扣着这种市场性的,包括公共性的要求,同样可以要一点钱。比如中国的企业家搞了一个阿拉善生态协会,10亿资金,现在还在逐步扩充,就是解决环境问题,实际上里边相当一块放在旅游上了,我还专门为这个事到阿拉善去了一趟。
4.外国的钱
外国的钱有直接投资,也有非投资的,比如像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他们这些基本上也算白给的钱,可是也是这个道理,得有要钱的道理。
5.老百姓的钱
老百姓的钱轻易不能动,因为这些年有一些地方通过老百姓集资,来搞旅游项目,这种模式最好别搞。有的地方是老百姓自己有积极性,自发的集资,这都是牙缝里扣下来的钱,政府要扶一把,有的时候政府必要的时候也得阻拦,因为他们有的时候看不清楚。所以这里的核心是创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这个发展环境创造出来之后,我们旅游的发展应该会有一个更大的前景。
八、结束语:明年趋势
明年毫无疑问是低谷,今年已经是低谷了,明年还会进一步的下滑,滑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也说不清楚。我昨天看了一个观点,现在世界金融海啸只是第一波,明年四月份到九月份是第二波,因为第一波是投资银行破产,第二波是商业银行破产,中国已经很深的纳入到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之中了,到那一步的时候,我们是躲不开的。但是现在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救市,我们也是,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效果要实,这是温总理的话,所以明年这个低谷时期是我们积蓄后劲的时期,或者说大体上一年半的时间是我们积蓄后劲的时期。我相信山西旅游能够以一个新的面目出现在市场上,山西省政协各位常委们如此重视旅游,我做了多年旅游,作为专家向大家表示感谢,也希望通过大家的支持,促进山西旅游再上台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秒赞软件iphone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